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的評估

地質災害的評估

發布時間: 2021-01-22 15:56:04

地質災害評估報告是哪個部門需要

按照之前國土部的規定,建設項目預審中,地質災害評估和壓覆礦產資源評專估是必備的屬申報材料。。但是目前有些省內規定,土地預審可不提供,但是審批階段必須提供。
地質災害評估報告又稱地質災害災情評估是對地質災害活動程度及破壞損失情況進行評定估算的工作。
地質災害的【定義】: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對於已經發生的地質災害,地質災害評估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內容】是調查地質災害活動規模,統計地質災害對人口、財產以及資源、環境的破壞程度,核算地質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與間接經濟損失,評定地質災害等級。
對於有發生可能但尚未發生的地質災害,地質災害評估是預測評價地質災害的可能程度,對此有人稱之為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或地質災害風險評價。
其【基本內容和步驟】是首先分析評價地質災害活動的危險程度和地質災害危險區受災體的可能破壞程度,即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價和災害區的易損性評價,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預測地質災害的預期損失,即進行地質災害的破壞損失評價。

②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級

地質災害危險性是指地質災害危險源危險區范圍及其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地質災害評估等級劃分為三級,是根據擬建工程的重要性和評估區地質環境復雜程度來綜合確定的。

③ 為什麼有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是根據建設項目的重要性,在地質災害可能發生的地區對現有或潛在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對建設項目的影響進行評估,一般說來在地災評估是建設用地審批的一道必要手續。

④ 地質災害評估的目的,類型是什麼

目的: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崩塌、滑坡、回泥石流、地面塌陷答、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對於已經發生的地質災害,地質災害評估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內容是調查地質災害活動規模,統計地質災害對人口、財產以及資源、環境的破壞程度,核算地質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與間接經濟損失,評定地質災害等級。對於有發生可能但尚未發生的地質災害,地質災害評估是預測評價地質災害的可能程度,對此有人稱之為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或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其基本內容和步驟是:首先分析評價地質災害活動的危險程度和地質災害危險區受災體的可能破壞程度,即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價和災害區的易損性評價,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預測地質災害的預期損失,即進行地質災害的破壞損失評價。地質災害評估的基本目的是通過單項指標或綜合指標定量化反映地質災害的主要特點和破壞損失程度,為規劃、部署和實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據。
類型:地質災害評估涉及地質災害種類應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塌岸、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開采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和采礦地表移動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⑤ 地質災害評估報告是什麼

地質災害評估報告抄就是地質災害情況向上級報告的一個文檔。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主要任務為:
1.查明工程建設場地地質環境條件、自然地理及工程概況;
2.查明建設場地地質災害發育類型、現狀、分布及影響因素,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
3.調查、分析評估區內潛在的地質災害、工程建設可能引發或加劇地質災害及其危險性,以及工程建設和建成後可能遭受的地質災害及其危險性,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
4.對評估區內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綜合評估,劃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分區,評估場地適宜性,並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和建議。

⑥ 簡述地質災害的評估

我國是世界上復災害記錄最制悠久、史料最豐富的國家。但將地質災害評估作為災害研究領域中的一項新內容,僅僅是近幾十年來隨著災害損失的日益嚴重和相關學科理論與技術的迅速發展而興起的。目前雖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與方法,但對地質災害災情評估工作卻已取得了重要進展,不但為減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為災情評估逐步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礎。特別是近幾年,為了有效地防災、救災,國家和相關部門加強了災情調查評估,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⑦ 地質災害評估的定義

學科:自然災害復與防制治
詞目:地質災害評估
英文:geological disaster assessment
釋文:地質災害的定義: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對於已經發生的地質災害,地質災害評估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內容是調查地質災害活動規模,統計地質災害對人口、財產以及資源、環境的破壞程度,核算地質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與間接經濟損失,評定地質災害等級。對於有發生可能但尚未發生的地質災害,地質災害評估是預測評價地質災害的可能程度,對此有人稱之為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或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其基本內容和步驟是:首先分析評價地質災害活動的危險程度和地質災害危險區受災體的可能破壞程度,即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價和災害區的易損性評價,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預測地質災害的預期損失,即進行地質災害的破壞損失評價。地質災害評估的基本目的是通過單項指標或綜合指標定量化反映地質災害的主要特點和破壞損失程度,為規劃、部署和實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據。

⑧ 地勘與地質災害評估的區別

地勘是指
地質勘查
,一般是指對礦產、資源、環境進行儲量、可行性等的勘查行為。
而地質災害評估是指運用地質手段,對某區域未來是否會發生地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作出
可行性評價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