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學的創始人李四光

中國地質學的創始人李四光

發布時間: 2021-02-25 11:44:27

A. 大陸漂移學說的創始人是() A.前蘇聯的宇航員加加林 B.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 C.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

大陸漂移學說的創始人是德國的科學家魏格納.
故選:D.

B. 大陸漂移學說的創始人是()A.前蘇聯的宇航員加加林B.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C.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D.

大陸漂移學說的創始人是德國的科學家魏格納.
故選:D.

C. 李四光~資料~差不多4.5行

李四光(1889?——1971)地質學家。湖北黃岡人。字仲揆。
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內。1919年畢業於英容國伯明翰大學,獲碩士學位。 1920年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從事古生物學、冰川學和地質力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建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長、地質部部長、中科院地學部委員、中國科協主席,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D. '李四光是我國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始人。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黃岡縣的四龍山鎮'的英文翻

簡介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 李四光
1889年10月26日出生於湖北版省黃岡市權(今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的一個貧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領導人。他自幼就讀於其父李卓侯執教的私塾,14歲那年告別父母,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高等小學堂。在填寫報名單時,他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寫下了「十四」兩個字,隨即靈機一動將「十」改成「李」,後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便以「李四光」傳名於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山東大學教務長兼地礦系主任。

E.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他是什麼的發現者和奠基人

李四光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版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權之一。
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並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

F. 李四光是地質學的創始人。這句話正確嗎

不正確
李四光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回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答之一。
地質力學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人類對地質現象的觀察和描述有著悠久的歷史,但作為一門學科,地質學成熟的較晚,從遠古到20世紀60年代經歷了漫長發展,眾多科學家的貢獻,逐漸發展成熟

G. 李四光的簡介

李四光抄(1889-1971)地質學家。湖北黃岡人。字襲仲揆。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大學,獲碩士學位。1920年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從事古生物學、冰川學和地質力學的研究...

H. 李四光的資料

李四光簡歷

1889年10月26日 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回龍鎮下張家灣村。

1904—1907 年留學日本,入東京宏文學院普通科學習。

1905年8月 在東京加入中國同盟會。

1907年—1910年7月 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舶用機關科學習造船機械。畢業歸國後任湖北中等工業學堂教師。

1911年10月—1912年8月 先後任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參事,湖北軍政府實業司司長,湖北省同盟會支部書記。

1913年10月—1918年6月 入英國伯明翰大學,先學采礦,後學地質學。畢業時獲自然科學碩士學位。

1920年 歸國,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

1928年1月 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

1931年 英國伯明翰大學授予自然科學博士學位。

1934年—1936年4月 在英講學,接受挪威奧斯陸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37年11月 率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遷廣西桂林。

1948年8月 赴英出席在倫敦召開的第18屆國際地質學大會。

1950年5月 回到北京。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主席。

1951年4月 當選為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

1952年9月 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部長。

1956年2月 成立地質力學研究室,兼室主任,1958年室改成所,兼任所長。

1958年6月 被蘇聯科學院授予國外院士。8月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9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9年4月 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970年8月 任國務院科教組組長。

1971年4月29日 逝世於北京。

I.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資料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國著名地質學家,新中國成版立後第一批傑權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中國地質大學第一任校長,湖北黃岡人,蒙古族[1],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大學並獲博士學位。首創地質力學。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之後李四光的著名事跡也被翻拍為電影。1932年任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代理校長,之後又任重慶大學教授。為中國甩掉「貧油」帽子,創立地質力學理論和中國「兩彈」的研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文名: 李四光
別名: 字仲拱,原名李仲揆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北黃岡
出生日期: 1889年10月26日
逝世日期: 1971年4月29日
創立地質力學理論
為中國氫彈的研製作出重大貢獻
代表作品: 《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地質力學概論》

J. 李四光做出了什麼貢獻

五、地震預報

20世紀60年代初,廣東新豐江水庫發生地震,尤其是在1966年邢台發生了強震之後,李四光深感地震災害對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之嚴重,在他生命最後的幾年裡,用了很大的精力投入了地震的預測、預報研究工作。

認為地震是一種地質現象,大多是由於地質構造運動引起的。他在邢台地震之後,對河間、渤海灣和唐山等地區孕育發生地震的可能性,提出過一些預測性的意見,後來證明是正確的,可惜這項工作他沒有來得及深入總結,就與世長辭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