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地震的預防
❶ 常見工程地質有哪些問題與防治
工程地質問題是指已有的工程地質條件在工程建築和運行期間會產生一些新的變化和發展,構成威脅影響工程建築安全的地質問題稱為工程地質問題。由於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多變,不同類型的工程對工程地質條件的要求又不盡相同,所以工程地質問題是多種多樣的。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質問題包括:(1) 地基穩定性問題:是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它包括強度和變形兩個方面。此外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質作用和現象都會影響地基穩定。鐵路、公路等工程建築則會遇到路基穩定性問題。(2) 斜坡穩定性問題:自然界的天然斜坡是經受長期地表地質作用達到相對協調平衡的產物,人類工程活動尤其是道路工程需開挖和填築人工邊坡(路塹、路堤、堤壩、基坑等),斜坡穩定對防止地質災害發生及保證地基穩定十分重要。斜坡地層岩性、地質構造特徵是影響其穩定性的物質基礎,風化作用、地應力、地震、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對斜坡軟弱結構面作用往往破環斜坡穩定,而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是影響其穩定的重要因素。(3) 洞室圍岩穩定性問題:地下洞室被包圍於岩土體介質(圍岩)中,在洞室開挖和建設過程中破壞了地下岩體原始平衡條件,便會出現一系列不穩定現象,常遇到圍岩塌方、地下水涌水等。一般在工程建設規劃和選址時要進行區域穩定性評價,研究地質體在地質歷史中受力狀況和變形過程,做好山體穩定性評價,研究岩體結構特性,預測岩體變形破壞規律,進行岩體穩定性評價以及考慮建築物和岩體結構的相互作用。這些都是防止工程失誤和事故,保證洞室圍岩穩定所必需的工作。(4) 區域穩定性問題:地震、震陷和液化以及活斷層對工程穩定性的影響,自1976年唐山地震後越來越引起土木工程界的注意。對於大型水電工程、地下工程以及建築群密布的城市地區,區域穩定性問題應該是需要首先論證的問題。
❷ 地震的防範措施有哪些
1、在室內 躲在桌子等堅固傢具的下面,並緊緊抓牢桌子腿。沒有桌子等藏身處,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如果在做飯,要立即關火,關掉正在打開的電視等。
2、不要慌張地向樓下沖或跳樓 樓梯擁擠危險,碎玻璃、磚瓦、廣告牌、水泥預制板牆等砸下來,也很危險。可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3、在戶外 要保護好頭部,避開玻璃窗、門柱、牆壁、售貨亭等危險之處,要蹲在空曠處。在高樓群區,應根據情況進入低矮建築物中躲避。
4、在學校、商場、劇場時 應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不發生混亂。
5、正在搭乘電梯時 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萬一被關在電梯中,馬上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求助。
6、汽車靠路邊停車 停車避開十字路口。為了不妨礙疏散人群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 注意收聽汽車里的廣播,附近有警察的話,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7、離開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 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離開。 8、避難時要徒步 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嬰幼兒要抱著背著。
9、不聽信流言飛語 不輕舉妄動,從廣播、電視和攜帶的電腦等中獲取正確的信息。
❸ 地震有什麼預防措施
一、做好地震預報。
地震之前是有預兆的。現在我們所知道的這種預兆是:地下水變渾、翻花、冒泡、變味;雞鴨豬羊亂跑亂叫;老鼠外逃,魚兒在水面亂跳。這種情況預示著地殼將彎曲、摺皺斷裂,就要發生地震了。目前全世界任何國家都難以准確預報地震,我國的地震預報可以說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大多數地震預報能夠指出某個地區在某一段時間內有可能發生地震。1976年,在唐山地震前,遼寧省海城地區曾發生過6級以上的地震,臨震前,政府多次催促把室內的人全部安置在地震棚里,並反復宣講地震知只,結果傷亡人數減少到了最低限度。所以,預防地震的關鍵在於預報及時、准備充分、掌握地震時的救護知識。
二、制定家庭防震計劃。
一旦發生地震,就可能使我們的供電、供水、供熱系統,交通系統,生活必需品供應系統,信息系統,以及醫療衛生系統遭到某種程度的破壞,影響人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我們應該制定一個家庭防震計劃。
首先要排除室內高處的懸吊物,櫃子上、木架上垂直擺放的物品,改變其擺放位置和方式,使其不易震倒傷人。同時要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床要搬到離玻璃窗遠一些的地方。窗上貼上防碎膠條。防震用具包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為脫離危險,你也許只有抓取一件物品的時間,急用物品都在其中,它會幫你度過難關。這些物品中包括現金、飲用水、防流感和痢疾等的葯品。
三、學校應做好地震前的准備。
在中、小學應該普及防震知識,震區學校應有防震訓練的方案,若正在上課時發生地震,老師應馬上給學生一個簡單明確的指令,讓學生就地閉眼伏在課桌下。一個地區,在某一段時間內可能發生地震時。家庭和學校要經常溝通。震區有條件的學校應備救災物品,如:急救醫葯用品、防寒防雨用品、工具等,並按班級或教室分配,直到個人手中。
如果發生了地震怎樣保護自己呢?
一旦發生了地震,若是在外邊,千萬不要靠近樓房、煙囪、電線桿等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築物或樹木,要離開橋梁、立交公路,到空曠的田野較為安全。地震雖然是造成人口傷亡的天災,但也不是不可預防的。如果能把握時機、運用防震知識就可以保護自己如地震發生前觀察到鳥、動物的異常躁動;地震發生時蹲在桌子下面都可以減輕地震帶來的傷害。可見,學習地震知識非常重要。
❹ 工程地質中如何解決潛在地震災害
這是個難題,應該來說主要還是解決地面結構的地基抗震,比如像隧道除了洞口外即使考慮地震荷載也對洞身影響較小。對不良地質段進行預報,做好地震防範,如果是滑坡的話,可以考慮地質加固,但費用較高。
❺ 怎麼有效的預防地震!
強裂地震,時間短、地區廣、破壞性大,可造成人群各種嚴重的綜合傷害。在6小時內因創傷死亡人數可在50%。其中有10~15%的人可以救活。多數在1小時內因大失血、氣道梗塞(1~2分鍾)、缺氧所致昏迷而死。
我國處於瀕太平洋地震與歐亞地震交匯地帶,地質結構相當活躍,約有1/3的國土受到襲擊。本世紀以來,全球共發生7級以上地震1200餘次,1/10發生在中國。新中國成立40年來,發生11次7級以上地震,死亡達40萬人。
一、地震前動物預兆
1.這首民謠是群眾在長期預測地震中的總結,細讀一下,對觀察地震是有極大好處的。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圈,釺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亂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貓攜著小貓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綜合異常作預報。
2.動物為什麼能事前知道地震?因為許多動物的器官對自然災害特別敏感,它們比人能提前知道災害的來臨。如1975年2月4日海城、營口發生的7.3級地震前一個半月,就有冬眠的蛇出洞;許多鵝驚慌失措,亂叫不進窩,有的還飛起來。震前一兩天豬不吃食,用力爬牆、拱門。地震前兩天小獵互相亂咬,十幾條小豬的尾巴都被咬掉。一隻黑母雞就在2月4日地震時飛上了樹。一條雌馬甲魚在埒前20分鍾突然翻騰,躍出水面,並發出尖叫聲。營口一生產隊有6條牛,震前頭一天,有4頭牛打呆拼角,2頭牛拚命用蹄子刨地;鹿場的一群梅花鹿突然亂跑亂竄,有的前腿被擠骨折。
中國科學院對鴿與地震關系進行了實驗觀察,發現鴿子的脛骨的腓骨之間骨膜附近,有種橢球狀小體,比小米還小,約有百餘顆,有神經連著,形如一串葡萄。它們對震動十分敏感,刺激振幅達十分之幾微米,就引起神經電發放。生物物理所用100隻鴿子實驗。將50隻鴿子腿上的小顆粒切除,另50隻保留不動,在4級地震前,後者驚飛不已,前者安靜如常。說明切除腿部顆粒後與中樞神經失去了聯系。
3.植物在地震前有反應嗎?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異常反應。如1971年12月30日長江地區發生4.75級地震前,一顆包好的黃芽菜,在頂部抽心開花;青菜在葉子上開花,芹菜應在春天開花,提前在12月即開了花;山萸藤也開了花;竹筍在農歷九月就開了花。1975年2月4日在營口地震前一年的11月下旬杏樹也開了花。
二、地震時應攜帶什麼東西
首先應帶水、干糧,急救葯品、貴重物品,照明手電筒,換洗衣服、衛生用品,有嬰兒的家庭要帶奶粉、尿布以及防潮濕的雨布和雨傘等。這些東西平時或接到地震預報後,立即准備好。經驗證明,平時有準備的家庭,能安全度過災害期。平時家人商定好地震時預防措施,聯系方式,攜帶什麼東西都應有詳細安排,以備災時之需。
三地震時應怎麼辦
1.立即關閉電源、火源。
2.住平房者速跳出外到比較寬廣的處,住樓房者可躲在桌子下面或有支撐和管道多的室內。
3.頭部最好頂安全帽、塑料盆等,以便保護頭部。
4.不要靠近狹窄的夾道、壕溝,峭壁和岸邊等危險地方。
5.居住在海邊的居民要防海嘯,防止海水倒流的水災。
6.居住近山者,要警惕山崩和泥石流的發生。
7.跑散時不要過度驚慌,要有序不紊。講究衛生。
8.注意餘震,但不要聽信謠言。
四、急救
1.組織急救。由現場幹部、群眾、部隊等自動組織起來,根據傷者的呼叫和他人提供的情況,先把壓在廢墟下的傷者刨、挖出來。刨挖進要快、准、穩,以免再受傷。先把傷者頭面露出,並清理口鼻內異物,以利呼吸。
2.重傷者如呼吸、心跳停止,大出血,頭部,內臟受傷應優先搶救。
3.有大批受傷者,必須向急救站、醫院、領導機關,通過電話、電報、傳真等方式迅速報告。
4.送醫院急救,應採用汽車、火車、飛機,盡快將傷員送到。在途中應有專人照料,詳細觀察病情,盡快地急救傷員,減少痛苦和死亡。
❻ 如何預防地震
(1)學習地震知識
——學習地震知識可使你在地震時不害怕、不驚慌,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了解家庭、學校和辦公房所處的地質構造情況。
——掌握基本的地震防禦辦法。
——注意身邊自然界的異常現象。
——不要聽信和傳播地震謠言。
(2)室內防震措施
——高櫃要和牆體固定在一起,以免傾倒砸人或堵塞逃生之路。
——較高的傢具上面堆放笨重物品。
——最危險的是組合傢具,可用角鐵或結實的木條固定各部分,再和牆體連接,或乾脆拆除。
——固定底座帶輪子的傢具或物品,如鋼琴等。
——固定桌面上的貴重物品,如計算機等。
——系緊或加固懸掛物,如燈具、掛鍾鏡框和廚房用品等。
——取下陽台圍欄上的花盆、雜物。
——卧室,尤其是老人或兒童的卧室,盡量少放傢具和雜物,尤其不要放高大物品。
——有條件的家庭,可設計一個室內避震空間。如重點加固一間居室或在床上增設結實的抗震框架等。
——每個家庭成員都要熟悉電、水、氣閥門的位置,掌握正確的關閉方法。
——不要把易燃、易爆物或農葯、有毒物品放在屋內。
(3)室外防震措施
——正門、樓道、走廊不堆放雜物,以利人員疏散。
——選擇疏散避震的安全場地。場地應就近、寬敞,應避開高大建築物、電線桿、磚牆、路燈和變壓器。
——發布臨震預報的地區,應按政府安排,按指定地點修建臨時防震棚。在外期間注意衛生,防火,儲備飲用水等,遵守和維護社會秩序。
(4)准備一個防震包
——防震包應足夠結實,內裝食品、水、急救葯品等基本生活用品。因為是備用應急,所以應按保質期及時更換食品和水。另外,還應准備小鐵鏟、鉗子、改錐等工具,可以在你自救或救人時發揮作用,准備一哨子,可以幫助救援人員發現你被埋地點。
❼ 關於地震介紹及預防
【地震起因】
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稱為構造地震(圖 1—1)。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葯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2公里。
地震不能預防,只能防護~
內容太多,參見以下鏈接:
http://ke..com/view/781.htm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