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水庫
A. 簡要分析修建劉家峽水庫可能帶來的地質災害及影響
劉家峽水庫位於黃河上游,位於甘肅臨夏永靖縣/城西南1公里處,距蘭州回市75公里,是答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電工程,竣工於1974年。為黃河上游開發規劃中的第七個梯階電站,兼有發電、防洪、灌溉、養殖、航運、旅遊等多種功能。 水庫地處高原峽谷,被譽為「高原明珠」,景色壯觀。
但是劉家峽水庫由於每年都有大量的泥沙淤積於水庫中,整個水庫的實際有效庫容已由建壩時的57億立方米減少到42億立方米,損失庫容15億立方米,嚴重地威脅著水電站的正常運行和使用壽命。
由於劉家峽庫區沿岸植被稀少,水庫岸坡經常發生滑坡、崩塌,水土流失極其嚴重。庫區沿岸的永靖、東鄉、臨夏、積石4縣和臨夏州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開展庫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但劉家峽庫區生態形勢仍然嚴峻。
B. 河南最多發生什麼自然災害
河南地處中原,是平原地帶,一般不會發生大的自然災害,解放以前由於地處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澇災害:全地區有大小26座水庫相繼崩堤垮壩,9縣1鎮東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圍內一片汪洋。400多萬群眾被洪水圍困,10多萬群眾死亡,30多萬頭大牲畜漂沒,300多萬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34·97億元,相當於建專區以來十幾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板橋水庫大壩,位於多災貧困的河南駐馬店地區,三門峽水庫大壩之東南,是大躍進的產物,工程質量粗劣,又無正常維護,至災害發生時,17個泄洪閘只有五座能開啟。1975年8月初,一場台風引發了當地歷史上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河南泌陽縣境內汝河上游的板橋水庫水位暴漲,水庫管理人員在沒有得到上級命令的情況下,不敢大量排水泄洪,而外地區石漫灘水庫的大量洪水急驟流入板橋水庫,加快了板橋水庫水位暴漲的速度。 地質災害通常不會發生但河南地區也有相對的地質災害頻發區:河南地質災害主要涉及南部地區。河南南部市縣鄉鎮有哪些?主要包括:信陽市、駐馬店市、南陽市;確山縣、泌陽縣、桐柏縣、正陽縣、息縣、漢川縣、光山縣、新縣、商城縣、漢川縣、固始縣、淮濱縣;郭家河鄉、戴咀鄉、八里畈鄉、達權店鄉、雷堂鄉、吳河鄉。 通常而言河南大部分地區通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是暴雨引起的內澇和泥石流災害! 但是不排除地震災害的發生,而且一旦發生地震所引起的災害成都將是不可估計的,因為在平原地區地震災害的破壞力比盆地丘陵地區將強上數倍或數十倍!
C. 益陽市山洪地質災害防禦暨水庫搶險演練組織方案
益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安化縣人民政府
(2011年5月)
一、演練時間
初定預演時間:2011年5月21日。
正式演練時間:2011年5月22日。
二、演練地點
安化縣東坪鎮顏家村
三、觀摩台會標和標語
1.會標:
益陽市山洪地質災害防禦暨水庫搶險演練觀摩台;
2.宣傳標語:
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構築防汛安全體系;
加強山洪地質災害防禦,踐行以人為本方針。
四、演練目的
在水庫即將發生潰壩、地質災害點即將發生山體滑坡的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離危險區群眾,做好搶險、救災應急工作。
(1)通過演練,進一步提高群眾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增強防汛和防禦地質災害的安全意識,形成全民動員、群策群防的良好局面。
(2)通過演練,使各級各部門以及危險區的人民群眾熟悉疏散撤離預案的內容,確保在險情出現時,做到有領導、有組織、有秩序、能迅速有效地按預定線路撤離到安全地帶,確保人民生命安全。
(3)通過演練,對應急預案中人員轉移和每個可能影響人民生命安全的環節進行一次檢驗,及時發現問題,完善修訂預案,從而提高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五、演練的任務
本次演練的任務是:在紅岩水庫乾渠道羅文段發生山體滑坡災害,渠道內的來水急劇向羅文水庫下泄,而時段降雨量已達到65毫米,羅文水庫水位急劇上升,隨時有漫壩的可能。演練必須通過緊急措施,下降水庫水位,排除滑坡險情,防護水庫大壩,強制性轉移個體,用最短的時間組織危險區內的群眾快速有序安全撤離。
六、組織機構
在市、縣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市、縣防汛指揮部、市、縣水利局負責指導和協調,東坪鎮人民政府具體組織實施。
(一)主辦單位
益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
安化縣人民政府
(二)承辦單位
安化縣人武部
安化縣水利局
安化縣國土資源局
安化縣東坪鎮人民政府
(三)參加的縣直單位和部門:
縣委辦、縣委宣傳部、縣政府辦、縣農村辦、縣廣播電視局、縣衛生局、縣電力局、縣移動公司、縣交通局、縣公安局、縣交警大隊、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縣建設局、安化公路局。
(四)指揮部成員
成立演練指揮部。由謝壽保、楊光鑫同志任顧問、胡躍龍、符美田同志任政委,羅必勝同志任指揮長,劉立輝同志任副指揮長,黃社開、龔悟雲、賀民生、賈博文、賀剛林、李華山、龍要平、李德輝、李國祥、王運明、陳晚輝、瞿東江、李子升、楊海彪、封曉秋、李志榮、李立安、劉洪品、戴禮雲等同志為成員,王良才同志負責現場轉移演練指揮。戴禮雲負責縣指揮的相關指揮。龔俊負責東坪鎮指揮部相關指揮工作。指揮部辦公室日常工作由縣防汛辦公室和東坪鎮人民政府負責。
七、觀摩和演練人員
(一)主席台觀摩人員
(1)市級領導、市直有關部門領導和各區縣(市)領導;
(2)縣級領導和縣防指主要成員單位領導;
(3)鄉鎮黨委書記。
(二)其他觀摩人員
鄉鎮分管領導、水管站長、國土所長和山洪地質災害危險區村支部書記(建議觀摩地點為觀摩台兩側)。
(三)參加演練人員
(1)縣人武部組織的民兵應急搶險隊30人;
(2)東坪鎮人民政府組織的信號發布員4人(村級指揮所人員,替代現場信息發布員),鳴鑼員2人(此2人在村級指揮所鳴鑼),現場信號發布員另安排7人。
(3)縣水利局組織演練牽引車2人、水庫搶險隊10人(加固子堤)、調控水位設備安裝隊10人、彩條布鋪設人員6人、現場服務人員4人、搶險自備電源2人、後勤安排和相關協調人若干。
(4)縣電力局組織的電力設施搶修隊5人;
(5)縣移動公司組織的通信設施搶修隊5人;
(6)醫療救護隊5人、現場消毒人員4人;
(7)國土部門安排地質災害現場監控處理組10人;
(8)縣公安組織交通管制演練人員5人;
(9)縣交通局組織道路搶修演練5人。
(10)縣民政部門組織救災物資供應演練人員5人。
(11)演練轉移群眾350人左右(包括學生150人);
(12)國土安排幹部30名、水利安排幹部30名、東坪安排幹部40名到演練現場扮演被轉移群眾。
八、正式演練前的組織步驟
(1)5月16日之前落實部門單位和相關鄉鎮的工作責任。
(2)5月19日之前,各部門單位按照流程和分工落實具體的實施方案,報演練領導小組備案。
(3)5月22日前,各部門單位落實預演或正式演練以前的工作。
(4)縣人武部組織的民兵應急搶險隊,東坪鎮政府組織的信號發送員、縣水利組織的演練人員,縣電力局組織的電力設施搶修隊,縣衛生局組織的醫療救護隊、消毒隊,縣移動公司組織的通信設施搶修隊、縣民政組織的救災物資運送隊、公安部門組織的交通管制隊、交通部門組織的道路搶修隊於5月21日上午10時參加預演,5月22日上午10時准時到顏家村參加正式演習。
(5)5月22日上午10時,參加演練單位和部門做好一切准備工作,在原地待命。市級領導、市直有關部門領導和各區縣(市)領導、縣級領導和縣防指主要成員單位領導、全縣各鄉鎮黨委書記進入觀摩台。其他觀摩人員到指定地點。
(6)5月22日上午10時,演習正式開始,按照《益陽市山洪地質災害防禦暨水庫搶險演練流程表》組織實施。
九、重點注意的工作
(1)交通管制從縣城開始,特別是要重點管好沿江路柳溪橋至演練現場的交通、演練結束後群眾疏散的有序撤離。
(2)沿線的環境衛生和秩序保障,特別是在正式演練前一天的公路清障。
(3)觀摩群眾的安置問題(建議為觀摩台後面的山上)。
(4)參與演練學生的安全問題。
(5)現場音響布置的問題。布局要保證每個轉移點和安置點聽到命令。
(6)觀摩群眾與正式觀摩人員進入現場的時間控制問題。
(7)在預演之前,各部門單位要進入現場,落實好分解動作。
D. 三峽水庫蓄水後會加劇地質災害嗎
嗯,近年來國外的很多大壩都被炸掉了,因為明顯改變了中下游的氣候和水情。所以我覺得還是有的,雖說官方不承認。
E. 江山市年水庫搶險和小流域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增強防大汛、抗大災的意識,提高和檢驗我市各級防汛機構應急指揮能力及應急響應能力,進一步規范和理順我市防汛指揮和地質災害應急響應體系和指揮程序。
二、演練背景
近年來氣候異常。去年我市降雨頻繁,全年全市平均降水2656.5毫米,較多年平均降水1820.5毫米偏多46%;其中1~7月,全市平均降水1753.5毫米,較同期多年平均1392.7毫米偏多25.9%。全市主要遭受3月早春汛、4月29日、6月9日、6月22日至24日及8月8日等5次大暴雨的襲擊,給我市的水利、農業、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工農業生產造成了較大的災害。短時強降雨引發的山塘水庫出險、突發性地質災害依然是我們防汛和應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本次演練的背影就是我市大橋鎮普降大暴雨,山塘水庫水位爆滿,小流域山洪暴發,蘇源水庫水位持續上漲,溢洪道發生山體滑坡,泄洪受阻,嚴重影響大壩安全,水庫下游的70名群眾受到威脅需緊急轉移;滑坡體不斷被山洪沖擊,通往庫尾道路也被滑下的泥石堵塞,存在較大的泥石流隱患,有危險的庫區常住村民4戶12人需要轉移撤離;大橋溪發生多處堤防被沖毀、群眾被洪水圍困等險情。
三、演練時間和地點
(1)時間:擬於2013年×月×日8:50;
(2)地點:大橋鎮芳源村蘇源水庫
四、主辦、承辦方
1.主辦單位:
江山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揮部
江山市地質災害應急防治指揮部
2.承辦單位:
江山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
江山市水利局、江山市國土資源局
江山市大橋鎮人民政府
五、參加人員(約200人)
(1)市政府、市防汛防旱指揮部領導、成員單位(32人);
(2)各鄉鎮長(街道辦主任)、分管領導、水利員、國土員,市水利局中層幹部、市國土局地環科人員(70人);
(3)大橋鎮全體幹部,行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水庫下游村兩委幹部(80人);
(4)大橋鎮蘇源水庫庫底附近撤離戶25戶70人,庫區居住撤離戶4戶12人;大橋溪小流域山洪災害撤離戶3戶11人;
(5)新聞單位人員。
六、演練總指揮和主持
(1)演練總指揮:由徐文副市長擔任
(2)主持人:由大橋鎮黨委書記陳國平主持
七、演練內容
模擬大橋鎮范圍連續多日暴雨,小流域山洪暴發,大橋鎮蘇源水庫大壩溢洪道左側山體先出現裂縫,後山體局部發生滑坡阻塞溢洪道,嚴重影響大壩安全,水庫庫尾及下游的70名群眾受到威脅需緊急轉移;滑坡體不斷被山洪沖擊,通往庫尾道路也被滑下的泥石堵塞,存在較大的泥石流隱患,有危險的庫區常住村民3戶11人需要轉移撤離;大橋溪發生多處堤防被沖毀、群眾被洪水圍困等險情,市鎮兩級立即組織分析研判、指揮決策、開展搶險,重點圍繞「防、避、搶、救」開展演練,著重開展巡庫查險、溢洪道疏通、臨時堰壩修築、人員轉移等方面場景。
F. 請分析三峽水庫區可能存在的地質災害類型及其形成原因和防止措施。
地震,泥石流,崩塌。原因:該地位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的東部邊緣,加上水庫存專水量過大,可能超屬過其下岩層的承載力,使岩層發生斷裂,引起地震;泥石流是因為降水量大,附近山區森林破壞,保持水土能力下降,再加上處於岩層易斷裂地區造成的;崩塌是處於岩層易斷裂地區造成。
防止措施是:植樹造林,水庫內不要存水量過大。
G. 地質災害與水庫有關系么
水庫容量的的話,就有可能造成人為的地面沉降,造成人為的地震,水庫會溶蝕周圍的土壤,岩石,造成土地的滑坡,等等。
H. 為什麼建大壩會誘發地質災害還有移民問題還有生態問題生物多樣性減少
第一、對庫區上游的影響:
1、水庫蓄水蓄沙,水質下降,洄遊產卵的生物數量減版少;
2、淹沒農田,居民要離開家權鄉。
第二、對庫區的影響:
1、庫區水質富營養化,水位上升使得地下水上升,蒸發加劇,導致庫區耕地鹽鹼化;
2、蓄水使得庫區壓力增大可能誘發新的地質災害如庫區地震;
第三、對庫區下游的影響:
1、下游泥沙沉積減弱,有機質沉積減少,徑流量減少,工農業生產、生活用水緊張;
2、入海口因沉積減緩,加之海浪侵蝕使得三角洲(海岸線)後退威脅沿海地區;
3、入海口營養物質減少,影響動植物生存。
總之,自然界的變化都是漸進的過程,使得生態系統有時間去適應去改變,從而保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而修建大壩會急劇改變自然環境,生態系統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