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突發山洪及地質災害演練簡報

突發山洪及地質災害演練簡報

發布時間: 2021-02-24 17:23:46

1. 新疆青河縣阿熱勒鄉喬夏村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方案

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

青河縣人民政府

青河縣國土資源局

(2013年9月)

2013年9月25日,新疆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聯合青河縣人民政府、青河縣國土資源局、青河縣阿熱勒鄉人民政府及縣鄉相關部門,在青河縣阿熱勒鄉喬夏村舉辦了一次大規模的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100餘名幹部、群眾參與演練。政府副縣長劉正倫任總指揮,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災害應急中心)、自治區地質學會、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阿勒泰地區六縣一市國土資源局及縣直有關部門代表在現場進行觀摩。

一、演練目的

按照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關於加強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及信息報送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縣市在汛期積極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為進一步健全整體聯動機制,鍛煉應急隊伍反應能力,提升各級政府和各部門的防災救災能力,應對處置地質災害的指揮決策和統籌協調能力;增強社會特別是領導幹部防災救災意識,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加強受威脅群眾防災避險意識,熟悉避險路線,進一步普及防災避險知識開展此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

二、演練任務

新疆青河縣阿熱勒鄉喬夏村泥石流地質災害隱患點,在遭遇強降雨的情況下,有可能發生洪水泥石流災害,威脅到溝口公路、農田及60戶100餘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此次應急演練是在假定由於連續降雨引發泥石流災害,啟動了青河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各相關部門立即按照應急預案相關任務和步驟快速組織受威脅群眾撤離,積極開展防災避險。

三、演練時間地點

時間:2013年9月25日11:10

地點:青河縣阿熱勒鄉喬夏村

四、演練組成機構及職責分工

1.演練指揮機構

總指揮:劉正倫 青河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副總指揮:段守禮 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成員:孔衛山 青河縣政府辦主任,張新華 青河縣國土資源局局長,唐好全 青河縣阿熱勒鄉黨委副書記,胡馬爾別克 青河縣民政局局長,沈涌 青河縣水利局局長,錄波 青河縣公安局黨委委員,桑宗民 青河縣交通局局長,梁宏 青河縣廣播電視局長,哈德力 青河縣衛生局局長,拜布提 青河縣氣象局局長,鄧春霆 青河縣宣傳部副部長,木合亞提 青河縣邊防公安局副大隊長,夏瑞理 青河縣人民醫院院長,李旭龍 青河縣應急辦副主任,楊衛東 青河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羅建峰 青河縣阿熱勒鄉組織委員,拜斯別克 青河縣阿熱勒鄉副鄉長,霍清軍 青河縣阿熱勒鄉武裝部部長

2.演練策劃、綜合協調組

組長:孔衛山 青河縣政府辦主任

副組長:張新華 青河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成員:李旭龍 青河縣應急辦副主任,楊衛東 青河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拜斯別克 青河縣阿熱勒鄉鄉副鄉長,陳廣 青河縣國土資源局地質環境科科長

工作職責:全面負責各項准備工作的協調與籌劃。包括演練方案的制定,參演人員的組織與分工,演練現場的布置和主持人員的落實等。

3.一線臨時指揮部

指揮長:唐好全 青河縣阿熱勒鄉鄉黨委副書記

副指揮長:拜斯別克 青河縣阿熱勒鄉副鄉長

成員:羅建峰 青河縣阿熱勒鄉組織委員,霍清軍 青河縣阿熱勒鄉武裝部部長,海拉提別克 青河縣阿熱勒鄉喬夏村支部書記,賽力克古麗 青河縣阿熱勒鄉國土資源所所長。

工作職責:國土資源所監測員報告災害險情後,由指揮長負責發布演練指令,指揮各組按步驟開展各項演練。

4.搶險救援組

組長:霍清軍 青河縣阿熱勒鄉武裝部部長

副組長:成兆新 青河縣國土資源局礦政科科長

成員:由民兵8人組成

工作職責:落實鏟車1輛,編織袋50個,土方5立方米,並拉運至演練地點。在組長指揮下,負責巡查排除災害隱患,完成受山洪泥石流損壞的泄洪渠道的修補,最大限度減輕可能造成的災害程度。

5.地質災害監測組

組長:楊衛東 青河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副組長:陳廣 青河縣國土資源局地質環境科科長

成員:縣國土資源局6人組成

工作職責:攜帶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具,負責災害現場實時監測工作。

6.轉移安置組

組長:羅劍鋒 青河縣阿熱勒鄉組織委員

成員:阿熱勒鄉幹部10名和喬夏村村民10名組成

工作職責:及時掌握和報告現場處置和險情處理情況,盡快組織受威脅群眾撤離危險區,引領村民轉移到指定安全地帶。

7.醫療救護組

組長:夏瑞理 青河縣縣醫院院長

成員:鄉衛生院醫生和護士5名

工作職責:醫療救護組由阿熱勒鄉衛生院醫生和護士等5名醫務人員組成,提供所需葯品和醫療器械(擔架等),負責與縣人民醫院聯系一輛救護車到位演練現場。在組長的指揮下,負責受傷人員轉移安置及緊急救護工作。

8.後勤保障組

組長:張新華 青河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副組長:楊衛東 青河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成員:范欣 青河縣國土資源局辦公室主任

賽力克古麗 青河縣阿熱勒鄉國土資源所所長

工作職責:由國土資源局10名幹部組成,落實條幅8條、展板10塊、主席台座椅、印製演練指南、各組標牌標旗、引導牌、音響設備准備、步話機7部、後勤車輛2台,落實救援工作所需經費物資及後勤保障任務,負責演習現場的布置。同時負責安排各縣市國土資源局觀摩人員食宿。

9.宣傳報道組

組長:鄧春霆 青河縣宣傳部副部長

副組長:梁宏 青河縣廣播電視局局長

成員:由縣廣電局2名記者組成

工作職責:負責演練工作的現場報道、照相攝像、宣傳報道編寫及發表工作。

10.治安維護組

組長:石得卿 青河縣阿熱勒鄉邊防派出所所長

成員:青河縣阿熱勒鄉派出所幹警4名

工作職責:在組長的指揮下,負責維護演練救援現場及周邊的交通、治安秩序,為救援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五、參演練單位

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青河縣政府應急辦、青河縣國土資源局、青河縣阿熱勒鄉人民政府(黨委)、青河縣宣傳部、青河縣公安局、青河縣衛生局、青河縣民政局、青河縣安監局、青河縣財政局、青河縣氣象局、青河縣人民醫院、青河縣水利局、青河縣環保局、青河縣建設局。

六、觀摩單位

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災害應急中心)、自治區地質學會、阿勒泰地區六縣一市國土資源局、四鄉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部門。

七、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的實施步驟

第一幕:演練情景概述(11:10)

解說詞:本次演練假設:9月24日我縣普遍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區大到暴雨,此次降水過程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大,強降雨主要集中在山區。阿熱勒鄉喬夏村16條支溝和1條主溝內泄洪渠水位持續上升,很可能發生暴雨性泥石流災害。該村地質災害監測員海拉提別克·卡馬力拜進行各泥石流隱患點的監測,發現泥石流溝水量持續增大,不斷侵蝕溝岸,他根據平時掌握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判斷有可能發生泥石流災害,將威脅該溝口喬夏村公路、引水渠及60間房屋、100多位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一旦泥石流災害發生,後果將不堪設想。情況十分緊急,他立即向上級報告災害險情。

接到阿熱勒鄉防災一線指揮部的報告後,總指揮按照「統一領導、部門聯動、分組實施、協調配合、科學決策、及時處置」的原則,立即啟動《青河縣防汛抗旱應急預案》、《青河縣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各組接到命令後,迅速組織力量到指定地點進行集結並趕赴各自職責地點,按照預案分工快速有序地開展救援工作。搶險結束後,指揮部安排人員分組對受災區域開展認真細致地搜尋工作,確保喬夏村所有人員得到有效救助和轉移,確保泥石流溝險情得到徹底排除,最後集結進行總結點評。

第二幕:宣布演練開始(11:20)

唐好全指揮長:「報告總指揮,各演練組已各就各位,請總指揮宣布演練開始。」劉正倫總指揮:「我宣布,2013年青河縣阿熱勒鄉喬夏村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現在開始。」

解說詞:隨著劉正倫副縣長的宣布,青河縣阿熱勒鄉喬夏村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正式開始了,下面讓我們來觀摩演練現場!

第三幕:發現災情(11:25)

監測員:「拜副鄉長,我是國土資源所地質災害巡查員海拉提別克·卡馬力拜,巡查時發現阿熱勒鄉喬夏村北側16條洪水溝水量急增,可能會有泥石流災害發生,對溝口的村民及道路形成了極大威脅,情況十分緊急! 我認為應該立即撤離受威脅人員。」

拜副鄉長:「好的,請你先立即發出警報,並通知村委會領導。」

監測員:打開擴音器發出警報(用哈語向受威脅住戶喊話),並向村委會傳達組織撤離的指令。

解說詞:各位領導、各位嘉賓,阿熱勒鄉國土資源所一名監測人員在巡查地質災害隱患點時,發現阿熱勒鄉喬夏村北側的16條泥石流溝水量急增,威脅到該村溝口部分公路、引水渠及60間房屋、100多位村民的生命財產及安全,需緊急臨時避險。情況十分緊急! 此時,監測人員立即撥通了該鄉拜副鄉長的手機,報告了情況,建議立即撤離受威脅住戶。

同時,監測員立即發出警報,並迅速向村委會通知附近村民撤離受威脅區域。

第四幕:報告災情(11:30)

拜副鄉長:「唐書記,我接到地質災害監測員海拉提別克·卡馬力拜的報告,阿熱勒鄉喬夏村有可能要發生泥石流災害,目前我已到災害現場,請您指示!」

唐書記:「你立即將有關情況向縣國土資源局報告,請相關人員前來調查泥石流險情。同時,給縣政府應急辦打電話報告災情,我立即組織應急隊伍趕到現場。」

拜副鄉長:「好的。」

拜副鄉長:「張局長,我是阿熱勒鄉的拜斯別克,我鄉喬夏村北側出現泥石流災害險情,請你們馬上派出地質災害應急小組到現場進行調查。」

張局長:「好的,我們立即派地質災害應急小組前往現場調查。」

拜副鄉長:「孔主任,我是阿熱勒鄉的拜斯別克,我鄉喬夏村北側出現泥石流災害險情,我們已通知縣國土資源局進行現場調查,唐書記已帶領搶險救援組趕赴現場,現請示是否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孔主任:「好的,經縣領導同意,請你鄉立即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解說詞:拜副鄉長立即向鄉黨委書記唐書記報告了喬夏村北側泥石流險情,掛斷電話後,拜副鄉長立即撥通了青河縣國土資源局張局長的電話,向他報告了險情並請求他們馬上派調查組進行現場調查。同時向縣應急辦報告了險情,請示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第五幕:啟動應急預案(11:40)

拜副鄉長:「唐書記,經請示縣政府,縣領導要求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唐書記:「好的,拜副鄉長,我們現在已經前往喬夏村去實地組織搶險工作,我讓辦公室通知各相關部門趕往喬夏村泥石流隱患點。」

解說詞:唐書記通知鄉辦公室主任,要求其立即通知阿熱勒鄉人武部、派出所、國土所、供電所、衛生院等部門,派搶險救援組前往喬夏村災害點組成臨時指揮部開展搶險救災。阿熱勒鄉領導做了一番部署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救災工作。同時,國土資源局張局長已通知地質災害監測組趕往泥石流隱患現場進行地質災害隱患調查,判斷災情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置意見。

第六幕:各小組准備完畢(11:45)

拜副鄉長:「接鄉政府指示後,我們已立即通知村委會和村民做好安置轉移准備。」

治安維護組長(石得卿派出所長):「治安維護組奉命趕到,請指示。」

指揮長唐書記:「請你們派人加強巡邏,負責維護救援現場及周邊的交通、治安秩序。」

治安維護組長(派出所長石得卿):「是!」

搶險救援組長(霍部長):「報告指揮長,搶險救援組到位,請指示。」

指揮長唐書記:「請你們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疏通泄洪渠,確保溝渠排水流暢,尤其注意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上游泄洪渠的排水情況。」

搶險救援組長(霍部長):「是!」

轉移安置組長(羅委員):「報告指揮長,轉移安置組到位,請指示。」

指揮長唐書記:「請你們立即安排人員組織村民撤離危險區,轉移到指定安全地帶。」

轉移安置組長(羅委員):「是!」

醫療救護組長(鄉衛生院夏院長):「報告指揮長,醫療救護組趕到,請指示。」

指揮長唐書記:「請你們派人了解是否有人員受傷情況,對受傷人員及時進行醫療救治,做好急救准備工作。」

醫療救護組長(鄉衛生院夏院長):「是!」

地質災害監測組長(青河縣國土資源局地質環境科科長陳廣):「報告指揮長,地質災害監測組奉命趕到,請指示。」

指揮長唐書記:「請你們派人加強地質災害監測工作,發現情況及時報告。」

地質災害監測組長(陳廣):「是!」

後勤保障組(范欣):「報告指揮長,後勤保障組奉命趕到,請指示。」

指揮長唐書記:「請你們全力保障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物資的供應。」

後勤保障組(范欣):「是!」

解說詞:在臨時指揮部內,拜副鄉長向指揮長匯報了先前處置情況,各救援組也相繼來到指揮部報到,並聽取了指揮長的指示。按照指示,各救援組分頭展開搶險救災工作。派出所部分人員協助民兵應急分隊在路口進行警戒,還有一部分人員在危險區周邊進行巡邏,保障災害點應急救援任務的順利進行;民兵應急分隊疏通泄洪渠,確保溝渠排水流暢。轉移安置組鄉政府幹部協助村民開始轉移到指定安全地帶。地質災害監測組派人在災害點進行實時監測,嚴密關注災情變化情況;救護車及醫護人員也在安全區待命,隨時准備對可能受傷人員展開醫療救助。

第七幕:應急搶險(12:00)

解說詞:

轉移安置組在幫助村民撤離;地質災害監測組在對災害點進行實時監測;治安維護在路口進行警戒,對危險區周邊進行巡邏。搶險救援組正在檢查並疏通泄洪渠………

第八幕:各小組完成任務(12:15)

搶險救援組長(霍部長):「報告指揮長,搶險救援組已對泄洪渠進行了疏通,目前未發生泥石流災害,請指示。」

指揮長唐書記:「好的,將隊伍帶回指揮部,待命!」

搶險救援組長(霍部長):「是!」

轉移安置組長(羅委員):「報告指揮長,喬夏村受威脅村民已轉移到指定安全地點,請指示。」

指揮長唐書記:「好的,將隊伍帶回指揮部,待命!」

轉移安置組長(羅委員):「是!」

醫療救護組長(夏院長):「報告指揮長,在搶險救災和安置轉移過程中無人員傷亡,請指示。」

指揮長唐書記:「好的,將隊伍帶回指揮部,待命!」

醫療救護組長(夏院長):「是!」

地質災害監測組長(陳廣):「報告指揮長,通過現場排查周邊未發現其他地質災害隱患,目前泄洪渠已疏通,洪水也逐步減小,目前不會形成泥石流災害,可以解除泥石流隱患警戒,請指示。」

指揮長唐書記:「好的,將隊伍帶回指揮部,待命!」

地質災害監測組長(陳廣):「是!」

治安維護組長(石得卿派出所長):「報告指揮長,治安維護組任務已完成,交通和治安秩序良好,請指示。」

指揮長唐書記:「好的,將隊伍帶回指揮部,待命!」

治安維護組長(石得卿派出所長):「是!」

解說詞:此時,搶險救援組已對泄洪渠進行了疏通,地質災害監測組對山洪溝進行全面巡查,排除隱患。安置轉移組已將村民轉移到指定安全地帶。各小組陸續回到指揮部向指揮長匯報工作完成情況。

第九幕:災情解除(12:25)

唐書記:「根據各小組匯報情況及泥石流隱患發展趨勢分析,我宣布此次泥石流應急搶險救援工作順利完成。」

解說詞:

根據目前各組匯報的搶險救災情況,目前泄洪渠已疏通,對泄洪渠進行了加固,降雨和洪水都已經逐步減小,預測分析不會形成泥石流災害,可以解除警戒。經過指揮部商議指揮長唐書記宣布災情解除。

第十幕:演練結束(12:30)

指揮長唐書記:「報告總指揮長,喬夏村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各項步驟已完成,請宣布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結束。」

劉正倫總指揮:「我宣布,2013年青河縣阿熱勒鄉喬夏村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結束。」

第十一幕:專家點評(12:35)

主持人:「下面請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副處級調研員李和生同志對此次演練進行點評」

李和生:………

終幕:按次序退場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2. 防洪應急演練

僅供參考馬家莊鄉防汛應急演練方案 馬家莊鄉人民政府 2009年7月3日 為切實增強廣大幹部群眾的防汛抗災意識,有效提高減災救災能力,確保我鄉安全度汛,根據市政府有關要求,經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特製定本鄉防汛演練方案: 一、時間: 2009年7月3日上午9:30-10:30。 二、地點:大汶嶺村、路庄村,指揮部設在大汶嶺村小學。 三、組織指揮:鄉成立防汛演練指揮部,由鄉黨委書記王樹清同志任政委,鄉長李衛峰同志任指揮長,黨委副書記劉豐生同志任副指揮長,統一組織開展本次演練工作。 四、參加人員:邀請包我鄉防汛工作領導、市交通局梁書記和水利局領導觀摩演練;鄉機關全體人員、各村支部書記、村主任、鄉直部門負責人、大汶嶺、路庄村幹部群眾共計300多人參加演練。武安電視台記者參與宣傳報道。 五、綜合說明 假定預想演練背景,根據《馬家莊鄉防汛總體預案》要求,按照各單位的防汛職責,進行防汛演練。 六、背景設置 解說員: 制木池水庫位於馬家莊鄉路庄村西南,總庫容12.2萬立方米,水庫位於北山溝各行政村的上游,為頭頂病險庫。該水庫引水渠已老化失修,效益不能發揮,壩頂破碎,需封頂處理,壩體滲漏嚴重,大壩安全鑒定為:病險三類庫。 假設:2009年7月1日晚上22時,馬家莊鄉境內普降大到暴雨,至3日凌晨4時30分,制木池水庫積雨面積內的6小時降雨量已超過100毫米。3日8時55分,該水庫水位已達壩頂,大壩發生重大險情。 鑒於上述情況,鄉防汛指揮部根據《馬家莊鄉防汛總體預案》的規定,報經市防汛總指揮部,按程序發出Ⅱ級汛情預警(黃色汛情預警警報),啟動Ⅱ級防汛應急預案響應,應對水庫出現的突發險情。 七、參演任務 (一)報告汛情 副鄉長程向維: 報告指揮長,接到制木池看庫人員報告,水庫出現險情。 指揮長李衛峰: 繼續對水庫進行觀測,立即開啟放水閘門,啟動《馬家莊鄉防汛應急預案》, 解說員: 各包村幹部到崗到位,緊急通知下游各村疏散轉移人員。通知派出所實施交通管制,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洪水威脅區。衛生、民政、電力等有關部門立即向現場派出應急工作組,開展應急搶險工作。 會場外手搖報警器響起……(馬銀林負責) 大汶嶺村擴音器廣播、敲鑼報警。(張丑林負責) 路庄村手搖報警器、廣播、敲鑼報警。(連志華負責) 解說員: 接到指揮長的命令後,疏散組使用手搖警報器向下游群眾發出水庫險情報警信號,大汶嶺村、路庄村使用擴音器廣播、敲鑼、吹哨等方式報警,黨員和村民代表分組疏散群眾,搶險轉移工作全面開始。 (二)疏散轉移 解說員: 鄉機關幹部50多人組成疏散轉移組,向水庫下游各村發出緊急疏散轉移的通知,並組織受威脅的大汶嶺、路庄2個村250戶共900多名群眾(參演群眾140人),按疏散方案向預定的安全地點轉移,並負責攙扶、背送行動不便群眾。 (三)河道搶險 鄉武裝部長裴乃平: 報告指揮長,河道水流太大,危脅大汶嶺村三戶民房 指揮長李衛峰: 馬上組織民兵和鄉村搶險隊員搶險 解說員: 60人組成的搶險隊伍正在搶險,負責裝填、運輸與碼放編織袋。 (人員:鄉機關全體人員、大汶嶺村幹部群眾) (四)秩序維護 鄉派出所所長張增華: 報告指揮長,派出所全體人員已經到位。 指揮長李衛峰: 馬上在路口設立警戒線,安排專人看守,維持現場秩序 解說員: 派出所負責搶險現場和下游轉移區的社會治安秩序維護和交通管制,制止無關人員進入搶險區域 (具體工作內容包括:1、在大汶嶺村至制木池水庫道路入口處設立值勤點負責管制交通和指示道路2、設立警戒線,維持現場的正常秩序)。 (五)電力搶險 鄉供電所所長劉天方: 報告指揮長,大汶嶺台區西主路5#桿至6#桿之間線路被樹枝砸斷,導致供電中斷,供電所第四防汛搶險隊已經到位。 指揮長李衛峰: 馬上組織搶險,確保人員安全 解說員: 搶險現場大風驟起,大汶嶺台區西主路5#桿至6#桿之間線路被樹枝砸斷,導致供電中斷。險情出現後,供電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供電搶修人員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搶修作業人員在所長的統一指揮下,馬上採取安全措施:停電、驗電、掛接地線、懸掛標示牌、疏散人員,設置警示帶,展開現場搶修;斷線綁接完成後,由工作負責人監護,搶修人員登上電桿進行線路架設;全體搶修人員奮力搶修,用25分鍾時間完成受損線路搶修作業,恢復供電,解除了險情。 (六)衛生救護 鄉衛生院院長馬素平: 報告指揮長,大汶嶺村一名群眾突發心臟病 指揮長李衛峰: 馬上組織醫護人員搶救 解說員: 有一名群眾在轉移過程中突發心臟病,救護車進場對病員實施緊急處理後送醫院治療。 鄉人大副主席張傑: 報告指揮長,大汶嶺村、路庄村群眾安全轉移,水位逐漸下降 指揮長李衛峰: 立即向市防汛指揮部報告情況,全體人員原地休整,觀察汛情。 解說員: 經過約30分鍾的緊急搶險,大壩險情得到控制,同時市氣象局通報主要降雨雲團已移出我鄉,庫區及水庫上游降雨已基本停止。經與市防汛指揮部請示,鄉指揮長發布命令,宣布退出Ⅱ級防汛應急預案,各單位按預案要求開展災後重建與恢復生產等工作。 八、講評階段 1、交通局梁書記對整個演練進行講評。 未雨綢繆 安全度汛 ----在馬家莊鄉防汛演練結束時的講話 2009年7月3日 同志們: 根據市政府的統一安排,我們在這里舉行2009年防汛搶險實戰演練。剛才的演練,反應迅速、措施得當、處置有效,做到了安全、有序、及時、正確,達到了預期目的,演練獲得了成功。首先我代表市交通局對這次防汛演練的成功,表示熱烈地祝賀,並對參加演練的全體人員表示感謝和慰問。藉此機會,我講三點意見: 一、嚴陣以待,做好防大汛准備 我市山洪災害防禦和水庫安全度汛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一是天氣形勢復雜多變。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局部暴雨、山洪等極端天氣事件頻發。二是山洪地質災害突發性強,防災避災難度較大。三是監測預報預警能力不夠。加之自2000年以來沒有發生過較大洪水,因而出現大洪水的可能性在增大,防汛形勢趨於嚴峻。因此我們必須增強防汛防災工作的預見性、科學性,切實把握防災抗災的主動權,嚴陣以待,科學防控。 二、嚴密防守,確保萬無一失 目前已進入主汛期,我們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突出水庫安全度汛、山洪地質災害防禦等工作重點,加大力度,強化措施,嚴密防守。 一要確保物資器材和搶險隊伍落實到位。要進一步搞好搶險隊伍的組建和落實,增添必要的搶險設備和工具,險工險段的搶險隊伍要登記造冊。 二要確保預案修訂和實戰演練到位。各村要做好各類預案編制工作,特別是山洪災害易發村,要結合實施過程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各類預案。要通告責任人和危險地段群眾,讓他們熟悉各自的職責,熟悉警報信號、轉移路線及臨時安置地點。各村、各相關單位都要盡快組織一次防禦演練。一旦發生暴雨山洪、水庫出險等緊急情況,通過啟動應急預案,盡力做到險情及時排除,人員及時轉移,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 三要確保防汛搶險知識宣傳到位。要認真組織防汛搶險等基本知識培訓,採取多種形式,組織各村責任人、技術負責人、工程管理人員進行集中學習,提高他們應對突發山洪災害的處置能力;要加強對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幹部群眾的防禦知識教育,各中小學要開展一至二次山洪地質災害防禦知識教育,把防災避災知識普及到每家每戶,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同時加強對群眾的宣傳引導工作,指導群眾如何在危難關頭避災自救,如何做好安全轉移等工作。 三、嚴格責任,錘煉良好作風 防汛抗旱工作直接關繫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秉著對歷史負責、對社會穩定負責、對人民群眾安全負責的精神,切實增強防汛抗災的責任意識,做好防災抗災各項工作。要嚴肅紀律,切實增強防汛抗災的責任意識,做好防災抗災各項工作。 要嚴格實行領導分工負責。鄉村要層層分解責任,實行鄉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片、黨員包戶的防守責任制,明確巡查人員、搶險人員、信號人員等防守人員的職責,確保各項責任落實到人。要強化責任追究制,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對沒有盡到責任而造成嚴重後果的,一律嚴肅處理,決不姑息遷就。特別是對學校等人口稠密的地方,要作為重點,加強力量,嚴密組織,確保安全。 同志們,防禦洪澇災害,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既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也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我相信馬家莊鄉黨委、政府以及各村、各單位都能進一步提高防汛意識,扎扎實實抓好防汛抗災各項工作,堅決奪取今年防汛抗災工作的全面勝利。 謝謝大家! 2、宣布演練結束

3. 忻州市國土資源局在繁峙縣東山鄉伯強溝突發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的方案

忻州市國土資源局

繁峙縣人民政府

忻州市國土局地質環境勘查科

(2013年8月)

一、目的意義

本次演練是一次檢驗性演練。目的為檢驗繁峙縣的縣、鄉級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和協調能力。

(1)完善准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檢查應對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准備情況,發現不足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應急准備工作。

(2)鍛煉隊伍。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之間的協調配合,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

(3)磨合機制。通過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理順工作關系,檢驗應急方案的合理性,完善應急機制。

(4)檢驗應急處置現場和事發地鄉(鎮)和國土部門的信息傳遞程序。

(5)科普宣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普及應急知識,提高公眾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等災害應對能力。

二、地點

(1)災害點現場:東山鄉伯強溝北台峰村

(2)指揮部場所:現場指揮部設在五台山黃金礦業公司門前廣場

三、時間

2013年8月1日 周四9:00—11:00

四、組織機構

(一)組成單位

縣應急辦、縣國土資源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衛生局、縣氣象局、縣水利局、縣武裝部、縣住建局、東山鄉人民政府、縣移動公司。

(二)指揮體系人員名單及分工

總指揮:楊有成

副總指揮:李銀廷、韓海亮

負責應急演練活動全過程的組織領導,下設調查監測組、安全保衛組、搶險救援組、醫療救援組、應急專家組、後勤保障組。

1.調查監測組

由縣國土局、水利局和東山鄉等部門組成。

負責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前期現場調查,分析、研判險情發展態勢,並提出處置建議。

2.安全保衛組

由縣公安局、交警隊、當地派出所等部門組成。

負責組織群眾轉移、設立警戒線、警示牌、維護交通秩序、實施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導,保障救援通道暢通。

3.搶險救援組

由61469部隊13分隊、消防、武警、人武部、國土局、東山鄉政府等有關部門組成。

負責迅速搶救遇險、受傷人員,安全轉移人、財、物。

4.醫療救援組

由縣衛生局、疾控中心、鄉衛生院等有關醫療部門組成。

負責對現場受傷人員的急救和轉運救治,提供醫療救治中必要的技術和裝備支持,並及時向指揮部報告人員傷亡情況。

5.應急專家組

由國土局、水利局和防治專家組成。

負責對地災現場進行踏勘調查,分析災害形成原因、判斷災情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置意見和方案,為指揮部決策提供專業化建議。

6.後勤保障組

由鄉政府、縣國土局、民政局、衛生局、公安、交警、武警、消防、氣象局、縣移動公司等部門組成。

負責調集演練所需物資設備,保障調配車輛,保障人員生活和安全保衛等。

現場調查設備:手持GP S、照相機、攝像機、筆記本電腦。

通訊裝備:手機、無線網卡、便攜列印機、對講機、錄音筆。

安全裝備:安全繩、安全帽、手電筒、雨衣、雨鞋、膠鞋、應急服裝、袖標、警示牌、警戒線、救災帳篷、車載電源轉換器。

搶險、運輸裝備:救護車2輛、應急指揮車1輛、應急通訊車1輛、警車4輛、挖掘機1台、裝載機1台、越野車2輛。

五、應急演練程序

主持人: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眼下正值汛期,是地質災害易發、多發期。《繁峙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已經頒布實施,根據山西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精神,我們精心組織了這次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

這次演練是由忻州市國土資源局、繁峙縣人民政府主辦,市國土資源局地質勘查環境科、市地質環境監測中心、東山鄉人民政府和繁峙縣國土資源局承辦。演練內容為地質災害易發區泥石流避險。目的是通過這次演練加強我縣地質災害應急能力建設,檢驗《繁峙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各部門的綜合協調和快速反應能力,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避險意識,為防禦真正到來的地質災害做好一切應急准備。

我縣是全省地質災害頻發縣之一。今年經專業隊伍排查核查,全縣共查明地質災害隱患點177處,受威脅人數14079人。目前,正值地質災害多發、易發期,因此,這一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具有特殊的現實和教育意義。

副總指揮縣國土局李銀廷局長:「報告楊縣長,繁峙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已全部就緒,請指示。」

總指揮楊有成副縣長:「好,請按預定演練方案執行。」

主持人:「這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的任務是:我們模擬東山鄉伯強大溝上游的北台峰村由於7月25日至31日連續降雨,土壤和山體含水已經飽和,而且據縣氣象局發布的氣象預報稱,今天又有一次大到暴雨的降雨過程。對地處下游的包括北台峰村在內的化塔村和宮黃溝村,共30戶92名群眾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面對險情,我們組織了這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

9:00總指揮楊有成副縣長:「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 我宣布:繁峙縣東山鄉伯強溝突發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現在開始!」

主持人:「天空陰雲密布,大雨傾盆,北台峰村村長帶領村地質災害監測員正在伯強溝進行雨中巡查,發現遠處有石頭碰撞的轟鳴聲和局部溝槽斷流現象,泥石流臨災徵兆顯現。請聽他們的報告。」

9:01北台峰村監測責任人和監測員在雨中巡查時發現險情,立即向東山鄉政府報告,並同時報告東山國土所。

監測責任人:「報告韓鄉長,由於這幾天連續降雨,我們在巡查中發現河水上漲、並且山坡局部出現滑土現象,很有可能發生泥石流,將會威脅到我村和下游化塔村和宮黃溝村共計30戶92人的生命安全,請指示!」

【另一副畫面:監測責任人,報告鄉長後緊接著向東山國土所所長段海元報告,東山國土所所長段海元向國土局局長李銀廷報告著相同的內容】

鄉政府韓海亮鄉長:「請你們立即通知村民們隨時做好撤離、避險的准備,我馬上派鄉應急小分隊前去支援。你們一定要加強監測,保障村民的生命安全!」隨後又撥通了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組組長楊有成的電話。

鄉政府韓海亮鄉長:「楊縣長,剛接到北台峰村的監測責任人的報告,北台峰村由於連續一周降雨,現在已出現泥石流地質災害險情,可能威脅到北台峰村和下游化塔村和宮黃溝村共計 30戶92人的生命安全。我帶領鄉應急小分隊正在趕赴現場。」

副縣長楊有成:「收到,你們一定要把現場情況摸清楚,要絕對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涉及人、財、物,縣里會全力支持你們,同時你們立即向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和縣應急辦報告。」

鄉政府韓海亮鄉長:「是! 我們一定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隨後撥通了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組副組長、縣國土局局長李銀廷的電話。

鄉政府韓海亮鄉長:「李局長嗎,我是東山鄉政府韓海亮。剛接到我鄉伯強溝北台峰村的監測責任人的報告,由於連續一周降雨,現在已出現泥石流險情,可能威脅到包括北台峰村和下游兩個村共計30戶92人的生命安全,情況比較危急。剛剛我已通過電話向楊縣長做了報告,現在我帶領鄉應急小分隊正趕赴現場。」

國土局李銀廷局長:「收到,請你們先趕到現場進行核實,及時啟動你鄉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隱患點應急預案,做好村民撤離避險的准備,並隨時向地災防治領導組辦公室匯報情況。我馬上派調查監測組前去調查。」隨後撥通分管副縣長電話。

李銀廷局長:「報告楊縣長,剛接到東山鄉政府韓鄉長以及我局國土所所長的報告,因連續降雨,東山鄉北台峰村出現地質災害險情,已經威脅到3個村共計30戶92人的生命安全。我已派出調查監測組趕赴現場進行調查核實。現在情況屬實,我建議啟動繁峙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請指示!」

副縣長楊有成:「同意啟動應急預案,並按照預案要求,立即通知各應急小組火速趕赴現場進行處置,並馬上向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組報告,我們到現場會合。」

主持人:「我們看到,由縣國土局地環股、地環中心和水利局有關人員組成的調查監測組正在向現場進發。

伯強大溝1997年曾發生過一起坡面型泥石流災害,致使北台峰村10餘間房屋被毀,1人死亡,多人受傷。泥石流具有突發性、流速快、流量大、破壞性強等特點,如果不及時處置,將嚴重威脅到北台峰村、化塔村和宮黃溝村共計30戶92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縣國土局已作出預報,並向縣委、縣政府做了緊急報告,繁峙縣應急指揮部已經啟動了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現在各有關單位組成的應急救援組正在趕赴現場集結。」

【現場:鄉應急車、縣國土局應急車、縣應急指揮車、救護車等應急車輛相繼鳴笛進入現場。國土所段海元所長、韓海亮鄉長、李銀廷局長、楊縣長和縣應急辦袁紹華主任各自下車後,段海元所長和韓海亮鄉長向縣地質災害防治領導組組長楊有成副縣長、副組長李銀廷局長匯報情況後,首先在安全地帶設立東山鄉伯強溝突發泥石流應急指揮部,並成立了以楊有成副縣長為總指揮,國土局局長李銀廷和東山鄉鄉長韓海亮為副總指揮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李銀廷副總指揮負責調查監測組、安全保衛組、醫療救援組、應急專家組和後勤保障組。韓海亮副總指揮負責搶險救援組。】

【「繁峙縣東山鄉伯強溝突發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牌匾亮出。】

總指揮(對講機):「呼叫調查監測組組長。」

調查監測組組長(對講機):「調查監測組組長收到,請總指揮指示。」

總指揮(對講機):「請報告現場調查監測情況。」

調查監測組組長(對講機):「報告總指揮,經現場調查,發現河水已上漲至河岸,且水中夾帶小石塊等物源,旁邊山坡坡面上有部分滑塌現象。建議請地災防治專家前來詳細調查。報告完畢,請指示!」

總指揮(對講機):「請繼續監測,隨時報告泥石流動態情況!」

調查監測組組長(對講機):「是!」

總指揮(對講機):「呼叫應急專家組組長!」

應急專家組組長:「應急專家組前來報到,請總指揮指示!」

總指揮:「請你帶領其他專家火速趕赴現場,進行專業調查,並就險情發展趨勢做出判斷後立即向指揮部報告!」

應急專家組組長:「是!」

總指揮:「呼叫氣象局!」

氣象局局長:「氣象局前來報到,請總指揮指示!」

總指揮:「氣象情況怎麼樣?」

氣象局局長:「報告總指揮,根據現在最新氣象資料顯示,東山鄉地區在未來8小時內還將有50mm~80mm的強降雨。請指示!」

總指揮:「請繼續加強當地氣象監測,隨時報告最新氣象情況!」

氣象局局長:「是!」

總指揮:「現在請搶險救援組、安全保衛組、醫療救援組、後勤保障組做好應急准備,隨時待命!」

搶險救援組、安全保衛組、醫療救援組、後勤保障組(齊聲):「是!」

主持人:「現在我們看到在縣應急指揮部緊張而有序的指揮下,各應急小組已全部做好各項應急准備,而應急專家組也已抵達險情現場正在進行緊張的踏勘調查工作。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現在天空又下起了小雨。正在大家焦躁不安的時候,突然傳來了專家組的消息。」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指揮部、指揮部!」

總指揮(對講機):「我是總指揮,請講!」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報告總指揮,根據我們進行調查,險情現場出現的情況比原來的更為嚴重。河水剛才突然減少,並且水中夾帶小石塊等物源,旁邊山坡坡面上部分已經出現滑塌現象。而且上游山谷中已經隱約聽到有轟鳴聲,我們判斷泥石流即將發生,情況很危急,建議指揮部立即組織人員撤離避險! 請立即組織人員撤離!!!」

總指揮(對講機):「指揮部明白,請專家組立即組織附近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

總指揮:「副總指揮,請按預案執行,迅速組織撤離受威脅群眾!」

李銀廷副總指揮:「是!」

韓海亮副總指揮:「是!」

韓海亮副總指揮:「搶險救援組注意,請火速趕往險情區域,配合鄉政府、村委組織村民全部撤離、疏散到避險地點!」

搶險救援組:「是! 保證完成任務!」

李銀廷副總指揮:「安全保衛組注意,請立即在下游地區拉起警戒線,禁止任何人員、車輛進入,並告知人們注意防範,現在起實施交通管制並保障救援交通暢通。」

安全保衛組:「是! 保證完成任務!」

李銀廷副總指揮:「醫療救援組注意,請立即在安全區域設立臨時救護站,檢查急救設備,做好隨時搶救傷員的准備!」

醫療救援組:「是! 保證完成任務!」

【現場:北台峰村、化塔村、宮黃溝村響起了一片敲鑼聲、呼喊聲,也聽到了村幹部利用手持高音喇叭的呼喊聲「泥石流快下來了,村民們快撤啊!」】

【 各村村民在聽到喇叭報警聲後,紛紛從家裡跑出,在鄉、村、國土所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沿著疏散路線向避險地點跑去。】

主持人:險情就是命令! 現在雨已經開始越下越大,但各應急救援小組卻絲毫不顧個人安危,冒雨把各村村民安全的轉移到了避險地點的臨時帳篷里。這充分體現了在大災面前有大愛。

就在這時,對講機里傳來搶險救援組的報告

搶險救援組:「報告副總指揮,危險區30戶92名村民連同所有的搶險救援人員已經全部撤到了安全地帶,請指示。」

韓海亮副總指揮:「好,請做好村民的安撫工作。」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報告副總指揮,現在村民已全部安全撤出。而且泥石流已基本形成,已經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安全,請指示!」

李銀廷副總指揮:「馬上通知所有在場專家和監測人員全部撤到安全區域,保證大家的生命安全!」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是!」

李銀廷副總指揮:「各應急小組注意! 所有人員立即撤出險區! 所有人員立即撤出險區!」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報告副總指揮,專家組所有人員現在已全部撤到安全區域。」

主持人:伴著轟隆隆的巨響,泥石流洶涌地迅速蔓延整個溝谷,淹沒了田地,淹沒了樹木,摧毀了的房屋。現場和所有人靜靜地注視著眼前發生的一切,由於指揮部組織得當,沒有發生人員傷亡,保障了人民生命的安全。

六、應急演練評估與總結

主持人:這一險象,讓所有在場的人們為之動容;這一險象,讓所有人感到後怕。是啊,如果說,不是我們及時出手,果斷採取防災減災的有效措施,用最短的時間組織受災村民撤離,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啊。

在指揮部的正確領導下,所有參加演練人員雷厲風行,不顧生死,英勇奮戰,才使得險區群眾無一傷亡,才使群眾的財產損失降到了最低。

這一次演練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以人為本、敬畏生命,人民利益至上的一貫方略,更彰顯了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和人道主義精神,表現了我們與村民之間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

至此,繁峙縣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活動結束!

謝謝!

4. 始興縣年山洪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活動實施方案

始興縣國土資源局 始興縣水務局 羅壩鎮人民政府

(2013年3月18日)

為認真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國家防總關於加強山洪災害防禦工作的意見》,提高我縣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責任部門的快速反應能力、決策應對能力及廣大受山洪地質災害威脅群眾防災避災能力,增強全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完善搶險救災體系。特別是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要從孩子做起,提高在校師生對山洪地質災害的應急能力,進一步提高孩子的防災減災意識,確保學校師生在災害來臨時能從容應對,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為此,始興縣國土資源局、始興縣水務局、羅壩鎮人民政府決定聯合舉辦一次山洪地質災害應急疏散演練。為確保該演練活動圓滿成功,特製定本方案。

一、演練目的和意義

本次山洪地質災害避險應急演練,在於加強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的宣傳和教育,增強學校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學校師生防災抗災自救能力,熟悉逃生路線,達到在發生災害時,有序、迅速的引導學生安全疏散,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通過安全緊急疏散演習,讓學生學到安全防護知識,達到遇事不慌、積極應對、自我保護的目的和提高抗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二、演練的任務

1.模擬情景

受連續強降雨的影響,羅壩河河水暴漲,且多處山體發生大面積崩塌,大量的砂石在山洪沖擊下已形成強大的泥石流,預計1小時後泥石流前鋒到達羅壩中學,正在學校上課的300多名師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情況非常緊急。

2.模擬災情等級

中型地質災害。

3.演練內容

立即啟動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4級響應,迅速組織全校師生在最短時間快速有序安全撤離,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

三、演練時間

2013年3月22日15:00。

四、演練地點

始興縣羅壩中學,疏散管理、疏散的集中地點和路線由羅壩中學負責擬定。

五、演練的組織安排

(一)主辦和承辦單位

始興縣國土資源局、始興縣水務局、羅壩鎮人民政府、羅壩中學。

(二)成立演練指揮領導小組

總指揮長:譚聰禮 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現場指揮長:范立生 縣水務局副局長,主持工作

副指揮長:李祥軍 羅壩鎮人民政府副鎮長,盧海燕 始興縣國土資源局紀檢組長,鍾細油 縣水務局副局長,張宗榮 羅壩中學校長。

成員:縣國土資源局、縣水務局、羅壩鎮政府、羅壩中學相關人員。

指揮領導小組下設綜合聯絡組、應急撤離疏散組、災害監測組、應急救護組、後勤保障組5個工作組。

(三)邀請觀摩的有關部門及領導

(1)縣政府周順明副縣長。

(2)羅壩鎮黨委書記、鎮長和有關領導,縣國土資源局各國土資源所所長,縣水務局有關人員。

(四)工作小組組成與工作職責

(1)綜合協調組:由縣國土資源局盧海燕、華建明,縣水務局鍾細油、萬志文和羅壩鎮李祥軍組成工作組。華建明、萬志文負責演練的統籌和總體布局工作,盧海燕負責演練當天的現場主持工作,李祥軍負責現場處理、音響設備、會場布置、協調、督促和指揮演練活動的相關事宜。

(2)應急撤離疏散組:由羅壩中學安排人員,具體負責組織全校師生快速有序撤離到指定地點。

(3)災害監測組:由縣國土資源局陳展輝擔任組長,抽調5名協管員為組員(李步城、劉旺龍、王縣路、李嘉彬、朱芳),具體負責災害動態監測。

(4)應急救護組:由縣國土資源局聶小英擔任組長,組員由羅壩政府安排3名醫護人員,國土資源局派2名協管員(張俊、熊通);負責提供現場醫療衛生安全保障。

(5)後勤保障組:由縣國土資源局范雪軍擔任組長,抽調8 名協管員為組員(杜義銘、盧德利、莫遠明、鄧貴榮、陳玉嫦、吳怡芬、謝智、朱德華)。負責發放應急安置的撤離學生所需的基本生活保障物品。

(6)交通安全保障組:

由羅壩派出所派人擔任組長。抽調5名警員負責演練現場維護和學生撤離疏散交通安全的保障。

七、演練膳食安排

3月22日上午,演練工作人員午餐安排在鎮政府食堂,具體由羅壩鎮政府李祥軍安排,晚餐視情況再定。

八、演練流程

指揮長宣布演練開始→三防辦、礦管股接到羅壩鎮國土資源所的災情匯報,經實地核實後向指揮長匯報,並建議啟動山洪地質災害應急4級響應→指揮長接到災情報告後,指示立即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4級響應→各工作小組前來向指揮長報道→指揮長下達任務→啟動撤離信號→開始組織撤離→組織撤離小組向指揮長報告撤離情況→指揮長指示妥善安排撤離師生的善後工作→災害監測小組匯報最新災情→指揮長指示做好撤離後的災情監測和評估工作→廣播→指揮長宣布演練圓滿結束→領導點評,具體如下:

(1)指揮長:「現在我宣布始興縣國土資源局、始興縣水務局、始興縣羅壩鎮人民政府、始興縣聯山洪合地質災害應急疏散演練現在開始」。

(2)主持人:「羅壩鎮國土資源所在地質災害巡查中發現,由於連日來的持續強降雨,羅壩河上遊河水暴漲,且多處山體發生大面積崩塌,大量的沙石在山洪沖擊下已形成強大的山洪泥石流,預計1小時後山洪泥石流前鋒到達羅壩中學,正在學校上課的300多名師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情況非常緊急,立即將情況報告了縣國土資源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管理的礦管股和縣三防辦」。

(3)「三防」、礦管股(由萬志文向指揮長報告):「報告指揮長,接羅壩鎮國土資源所報告,由於連日來出現持續強降雨,羅壩河上遊河水暴漲,且多處山體發生大面積崩塌,大量的沙石在山洪沖擊下已形成強大的山洪泥石流,預計1小時後山洪泥石流前鋒到達羅壩中學,正在學校上課的300多名師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情況非常緊急。建議立即啟動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4級響應。」

(4)現場指揮長:「同意立即啟動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4級響應,請各應急工作組馬上開展工作,盡快將全校師生撤離到安全地點。」

(5)災害監測小組(列隊跑步來到指揮長面前,組長報告):「報告指揮長,災害監測小組前來報到,請指示」。

(6)指揮長:「請密切監測泥石流的動向,隨時報告險情」。

(7)災害監測小組(組長):「是」(馬上帶隊跑步撤離)。

(8)應急救護小組(列隊跑步來到指揮長面前,組長報告):「報告指揮長,應急救護小組前來報到,請指示」。

(9)指揮長:「請立即開展應急救護工作,最大限度確保所有受傷人員得到救護。「

(10)應急救護小組:「是」(馬上帶隊跑步撤離)。

(11)後勤保障小組(列隊跑步來到指揮長面前,組長報告):「報告指揮長,後勤保障小組前來報到,請指示」。

(12)指揮長:「請做好應急救援後勤物資的保障,妥善安排撤離人員的生活。」

(13)後勤保障小組:「是」(馬上帶隊跑步撤離)。

(14)應急撤離疏散小組(列隊跑步來到指揮長面前,組長報告):「報告指揮長,應急撤離疏散小組前來報到,請指示」。

(15)指揮長:「請立即組織全校師生撤離到安全地帶,確保在撤離過程中的安全,避免踩踏事故的發生」。

(16)應急撤離疏散小組:「是」(立即帶隊去組織撤離)。

(17)主持人:「全校師生請注意,全校師生請注意,地質災害緊急撤離通知,地質災害緊急撤離通知,請全校師生立即停止所有教學活動,所有學生在任課老師的帶領下,快速有序的撤離到安全地帶,在撤離過程中請老師和同學們不要慌亂,發揚互幫互助的精神,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發出撤離警報:吹哨)

(18)開始撤離。

(19)撤離完畢,應急撤離疏散小組前來報告:「報告指揮長,全校師生共300人,已全部撤離到安全地帶,無一人受傷,請指示。」

(20)指揮長:「請妥善安排全校師生的生活,並繼續監測滑坡體的動向。」

(21)災害監測小組(組長):「報告指揮長,經現場監測,山體滑坡體目前暫時處於穩定狀態,可解除警報,我們將繼續做好監測工作。」

(22)指揮長:「同意解除警報,請盡快做好災害評估,為下一步的治理工作做好准備。

(23)主持人宣布:「演習圓滿結束,下面請縣政府周順明副縣長對本次演習作點評,大家掌聲歡迎。」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5. 永春縣達埔鎮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實施方案

(2010年6月)

一、應急預案演練目的

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方針,假定在全鎮發生大到特大暴雨、我鎮伏溪村可能發生山體滑坡地質災害的緊急情況下,啟動應急預案。通過對應急預案的演練,檢驗防汛各小組職責分工的落實、應急隊伍的協調能力、技術裝備的合理配置、受災群眾的防災自救意識,以進一步熟悉應急處置程序,提高鎮村兩級有關部門應急處置的快速反應能力,從而迅速、高效、有序做好地質災害的防災和搶險救災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建設平安達埔,構建和諧社會。

二、應急預案演練任務

本次防汛搶險救災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是:受連續降雨和強降雨的誘發,我鎮伏溪村山體滑坡地災點後緣裂縫突然加大,前緣局部發生小滑塌,情況十分緊急。鎮防指及時啟動鎮村防汛抗洪搶險應急預案和《達埔鎮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在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組織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用最短的時間組織滑坡危險區內的11戶36名群眾快速有序安全撤離,盡快採取防災減災有效措施。

三、應急預案演練原則

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部門配合、密切協作的原則。

四、應急預案演練背景

達埔鎮伏溪村山體滑坡地質災害隱患險情發生於2005年,幾年來,變形跡象逐步明顯,特別是2006年「6.6」洪災後,變形突然加劇,滑坡後緣出現多條裂縫,且裂縫下錯明顯,頂排7座民房就有5座房後出現不同程度溜塌,涉及11戶居民36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滑體目前處於蠕滑階段,穩定性極差,滑坡後緣裂縫加大,前緣已發生局部小滑塌,遇連續大雨和強降雨極易引起大面積山體滑坡。

該滑坡地質災害點編制有「防汛搶險救災應急預案」,受威脅群眾持有「地質災害避險工作明白卡」。

五、應急預案演練的組織

(1)在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鎮政府組織各部門實施。

(2)邀請觀摩的有關部門及領導:縣國土資源局、水利局、民政局領導及有關人員;各鄉鎮分管領導;鎮有關部門負責人及村主幹。

六、演練時間

(1)預演練時間:2010年5月31日下午2:00

(2)正式演練時間:2010年6月5日下午3:00

七、演練地點

(1)災害隱患點:達埔鎮伏溪村。

(2)臨時指揮部、撤離安置點:達埔鎮伏溪村村部。

八、演練場景總體設想

第一部分:場景設達埔鎮伏溪村村部。①在鎮防災辦,接到上級雨水情明電,啟動防汛應急預案,指揮長王文楊鎮長作防汛准備部署,防災辦主任陳俊傑負責傳達落實;②接到伏溪村地災責任人黃金鍛報告地災點緊急情況,啟動突發地災應急預案,在村會議室指揮長臨時召開防汛領導小組緊急會議,部署赴地災點搶險救災工作。③村部,鎮防汛搶險救災六個工作組及相關人員整裝待命前往地災點。

第二部分:場景設村避災點。①臨時指揮部及領導、嘉賓觀摩點(擺齊桌子、椅子等道具)以及安置點(安裝6個簡易帳篷),設在避災點前空地,重點是指揮部發布命令及六個工作組(用對講機)落實指令過程互動情況;②地災點民房至安置點,重點是搶險隊員將11戶36人分兩條轉移路線安全撤離災區群眾過程互動情況。其中包括臨時出現的四種意外情況:一是出現老人不願轉移採取強制撤離工作場景;二是出現傷病員出動衛生救護組工作場景;三是出現離安置點100米處路口發現一小崩塌,中斷了撤離路線,出動工程搶險組排除路障的工作場面;四是3名已轉移安置點的群眾保家心切跑回災區,情況危險,治安保衛組與應急搶險隊配合,再次將人員強制轉移的工作場景;③清場鎖門場景;④市、縣領導在鎮領導陪同下慰問安置點群眾場景;⑤在臨時指揮部召開點評會場景。

九、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步驟

(一)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

1.召開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會議,進行全面部署

為確保應急預案演練的成功,切實體現統一指揮、迅速、高效和各小組協調的一體性,於5月24日在鎮政府四樓會議室召開各小組負責人及相關人員會議,會議由鎮政府召開,鎮防指成員、鎮直有關單位負責人、伏溪村掛村領導、包村幹部、村主幹、伏溪村國土協管員、各小組參加演練人員參加。

會議內容:

(1)鎮防指總指揮長講話,介紹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方案,指出進行本次防汛抗洪搶險應急預案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准要求,並對有關部門、個人的工作任務、具體分工等情況進行詳細部署;

(2)討論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3)布置演練工作。包括時間進程安排、觀摩人員現場定點定位及車輛安排、物資准備等;

(4)演練工作人員分工。

A.總指揮:王文楊

主要負責:①全面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②決定啟動應急預案;③指揮應急搶險工作。

B.副指揮:陳俊傑

主要負責:①組織應急搶險救災工作;②協調各部門工作;③負責調查、監測及工作的策劃。

C.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陳俊傑

主要負責:①傳達聯絡各部門工作;②協助總指揮長做好各項後勤會務及有關演練物資准備等相關事宜;③負責新聞媒體報道工作。

(5)各職能組及工作職責:

A.綜合組

組長:鄭海東

組員:尤永賢、尤湯生、黃搏林

主要職責任務:傳達上級有關指示精神,通知各單位做好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事項,及時為指揮部提供有關決策依據,協調各機構的工作關系;及時掌握雨情、水情和災情,向指揮部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及時將雨水情、災情、救災辦法和指揮部指令等通知各村及有關單位;嚴密監視暴雨動態,做好抗洪搶險救災的宣傳報道。

B.工程搶險組

組長:黃曉東

組員:黃逢春、黃建福、黃金壽、林少華

主要職責任務:

分析掌握雨、水情、災情、提出調度方案,組織實施工程搶險應急和防護;加強電力、通訊、交通設施的維護與搶修工作,盡快恢復水、電供應和通訊、道路暢通。及時組織災後農業生產自救,做好恢復農業生產工作;指導災區應急處理生活生產供水,幫助災區修復水毀工程和除險加固。

C.轉移安置組

組長:黃聖燒組員:林培揚、吳金丙、搶險應急隊(預備役民兵)20人

主要職責任務:幫助做好受災人員和財產的轉移;組織進行受困人員的搶險轉移;及時掌握災區安置動態,確保受災群眾的搶救轉移,確保受災群眾的日常生活所需,解決衣、食、住等問題;組織災後重建和恢復生產,組織專家提出處理意見,組織人員安全轉移,加強監控,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

具體分工:

1)災區清場和搜救:由林培揚負責組織搶險救災一分隊10人。主要負責災區清場,將受災區群眾安全轉移至指定安置點。

2)安置點組織安排:由吳金丙負責組織搶險救災二分隊10人。主要負責安置點的帳篷搭建,受災人員安置,救災物資發放。

D.衛生救護組

組長:李德鍛

組員:衛生院醫護人員3名

主要職責和任務:配備一部醫護車,安排3名醫護人員,配齊醫護械具,到災區搶救傷病員,組織協調醫療器械和葯品的調運,指導醫療衛生防疫工作;加強災區疫情監測,防止疫情蔓延;做好救災防病宣傳,做到災後無大疫。

E.治安保衛組

組長:王德福

組員:派出所幹警2人

主要職責和任務:做好治安保衛工作,維護防災搶險正常秩序;在必要時,根據指揮部的指令對有關地段實行交通管制,協助搶險和強制群眾撤離。

F.後勤保障組

組長:郭文讀

成員:李光奮、林繼暉、劉華軍、林毅君

主要職責和任務:主要負責搶險救災物資的提供和後勤保障工作。

各小組如果出現領導缺位時,實行依次遞補的辦法。

2.應急預案演練工作準備

(1)綜合組全面負責各項准備工作的協調與籌劃,確定演練具體時間程序及地點,安排觀摩人員線路及地點等。准備好演練有關軟體材料和宣傳材料:

①演練方案若干份(分發相關人員);

②「達埔鎮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演練現場布局平面圖」一張(掛觀禮台現場入口處);

③「達埔鎮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演練大會」橫幅2條,觀禮台現場掛1條,伏溪村頂排房屋牆上掛1條;

④工作牌三種:領導嘉賓牌;指揮部組長以上成員工作牌(達埔鎮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演練大會,××角色,姓名:×××,職務:×××);工作人員牌(達埔鎮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演練大會,工作人員);

⑤指示牌:「領導嘉賓觀禮台」電腦噴字木製插牌1個;「臨時指揮部」、「災民安置點」用電腦噴字貼在帳篷上;「山體滑坡,注意安全」電腦噴字木製警示牌3個,插在實地;「前方山體滑坡,禁止人員通行」警示牌1個,「前方正在演習,車輛減速慢行」警示牌2個,做成電腦噴字木製站牌;

⑥配備對講機10部(指揮人員聯絡用)、高音喇叭2個(工作人員引導用)。

(2)工程搶險組應熟悉伏溪村滑坡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熟記群眾撤離避讓路線、災民臨時安置地點及醫護搶救所的臨時設置地點等有關情況,做好電力搶修、通信搶修車輛及設備調運工作;做好水、電、路以及通信等障礙的搶險排除工作準備。負責准備:小挖機1部,鐵鏟、鋤頭各6把,土箕3個。提前做好觀禮台、臨時指揮部、安置點現場平整工作。

(3)轉移安置組應熟悉伏溪村滑坡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設立監測標志,安排監測安置地點,做好監測記錄等。負責准備:搭建6個帳篷,其中一個帳篷內必須准備床鋪、被子、椅子、水桶、煤氣灶、鍋碗瓢盆等日常生活用具;高音喇叭2個,鑼1面,手電筒、應急燈、雨衣20件,搶險隊員統一著裝迷彩服;負責物色挑選36名災區群眾演員,其中20名村幹部16名蘆洋村群眾,並做好宣傳和訓導工作。

(4)衛生救護組應熟悉災民臨時安置地的有關情況,負責准備:120救護車1部,救護醫療器材設施和葯品,醫護員(著工作服)3名,確保搶險救災或演練應急之用,工作地點設安置點旁。

(5)治安保衛組應熟悉伏溪村滑坡的災害危險性及危險區內的相關情況,負責交通管制及災區安全巡邏保衛,解決有關問題。負責准備:封鎖道路通行隔離帶以及禁止進入危險區的警示標志。

(6)後勤保障組應熟悉演練程序,做好演練物資采購准備工作。准備好臨時指揮部桌2張、凳6條,觀摩領導和嘉賓桌10張、凳60條,大箱礦泉水10箱、現場音響設備等。

(7)鎮武裝部組織應急搶險隊20人,由基層民兵組成,統一著裝,培訓演練。

(8)鎮政府准備中巴車2部,1部組織鎮村幹部觀摩,1部用於參加演練人員及物資調運。

(9)邀請縣廣電局記者參加,做好宣傳報道工作。

(10)後勤組負責安排晚餐。

3.應急預案演練預演工作

為了提高演練的熟練性和成效性,於5月31日下午組織全體參演人員在鎮政府四樓會議室進行角色台詞及模擬場景練習。統一協調有關工作,明確有關部門、單位及有關人員的工作任務、標准和要求,制訂完善並公布有關演練的方案、措施、辦法等,鎮政府召開參加演練區域內的全體群眾會議,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和訓導,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確保各種形象人員落實及演練各種措施。

(二)應急預案演練實施程序

災情總體設想:達埔鎮連續降雨、強降雨24小時,縣防指下令啟動應急預案,全鎮進入防汛抗洪工作。伏溪村滑坡隱患點,因受連續降雨和強降雨影響,滑坡後緣裂縫於今天早晨突然加大,前緣局部發生小滑塌。據氣象預報,強降雨天氣還將持續,及易引起大面積山體滑坡,直接危及11戶36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情況十分緊急!

十、達埔鎮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流程示意表(略)

2011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2011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6. 益陽市山洪地質災害防禦暨水庫搶險演練組織方案

益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安化縣人民政府

(2011年5月)

一、演練時間

初定預演時間:2011年5月21日。

正式演練時間:2011年5月22日。

二、演練地點

安化縣東坪鎮顏家村

三、觀摩台會標和標語

1.會標:

益陽市山洪地質災害防禦暨水庫搶險演練觀摩台;

2.宣傳標語:

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構築防汛安全體系;

加強山洪地質災害防禦,踐行以人為本方針。

四、演練目的

在水庫即將發生潰壩、地質災害點即將發生山體滑坡的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離危險區群眾,做好搶險、救災應急工作。

(1)通過演練,進一步提高群眾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增強防汛和防禦地質災害的安全意識,形成全民動員、群策群防的良好局面。

(2)通過演練,使各級各部門以及危險區的人民群眾熟悉疏散撤離預案的內容,確保在險情出現時,做到有領導、有組織、有秩序、能迅速有效地按預定線路撤離到安全地帶,確保人民生命安全。

(3)通過演練,對應急預案中人員轉移和每個可能影響人民生命安全的環節進行一次檢驗,及時發現問題,完善修訂預案,從而提高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五、演練的任務

本次演練的任務是:在紅岩水庫乾渠道羅文段發生山體滑坡災害,渠道內的來水急劇向羅文水庫下泄,而時段降雨量已達到65毫米,羅文水庫水位急劇上升,隨時有漫壩的可能。演練必須通過緊急措施,下降水庫水位,排除滑坡險情,防護水庫大壩,強制性轉移個體,用最短的時間組織危險區內的群眾快速有序安全撤離。

六、組織機構

在市、縣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市、縣防汛指揮部、市、縣水利局負責指導和協調,東坪鎮人民政府具體組織實施。

(一)主辦單位

益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

安化縣人民政府

(二)承辦單位

安化縣人武部

安化縣水利局

安化縣國土資源局

安化縣東坪鎮人民政府

(三)參加的縣直單位和部門:

縣委辦、縣委宣傳部、縣政府辦、縣農村辦、縣廣播電視局、縣衛生局、縣電力局、縣移動公司、縣交通局、縣公安局、縣交警大隊、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縣建設局、安化公路局。

(四)指揮部成員

成立演練指揮部。由謝壽保、楊光鑫同志任顧問、胡躍龍、符美田同志任政委,羅必勝同志任指揮長,劉立輝同志任副指揮長,黃社開、龔悟雲、賀民生、賈博文、賀剛林、李華山、龍要平、李德輝、李國祥、王運明、陳晚輝、瞿東江、李子升、楊海彪、封曉秋、李志榮、李立安、劉洪品、戴禮雲等同志為成員,王良才同志負責現場轉移演練指揮。戴禮雲負責縣指揮的相關指揮。龔俊負責東坪鎮指揮部相關指揮工作。指揮部辦公室日常工作由縣防汛辦公室和東坪鎮人民政府負責。

七、觀摩和演練人員

(一)主席台觀摩人員

(1)市級領導、市直有關部門領導和各區縣(市)領導;

(2)縣級領導和縣防指主要成員單位領導;

(3)鄉鎮黨委書記。

(二)其他觀摩人員

鄉鎮分管領導、水管站長、國土所長和山洪地質災害危險區村支部書記(建議觀摩地點為觀摩台兩側)。

(三)參加演練人員

(1)縣人武部組織的民兵應急搶險隊30人;

(2)東坪鎮人民政府組織的信號發布員4人(村級指揮所人員,替代現場信息發布員),鳴鑼員2人(此2人在村級指揮所鳴鑼),現場信號發布員另安排7人。

(3)縣水利局組織演練牽引車2人、水庫搶險隊10人(加固子堤)、調控水位設備安裝隊10人、彩條布鋪設人員6人、現場服務人員4人、搶險自備電源2人、後勤安排和相關協調人若干。

(4)縣電力局組織的電力設施搶修隊5人;

(5)縣移動公司組織的通信設施搶修隊5人;

(6)醫療救護隊5人、現場消毒人員4人;

(7)國土部門安排地質災害現場監控處理組10人;

(8)縣公安組織交通管制演練人員5人;

(9)縣交通局組織道路搶修演練5人。

(10)縣民政部門組織救災物資供應演練人員5人。

(11)演練轉移群眾350人左右(包括學生150人);

(12)國土安排幹部30名、水利安排幹部30名、東坪安排幹部40名到演練現場扮演被轉移群眾。

八、正式演練前的組織步驟

(1)5月16日之前落實部門單位和相關鄉鎮的工作責任。

(2)5月19日之前,各部門單位按照流程和分工落實具體的實施方案,報演練領導小組備案。

(3)5月22日前,各部門單位落實預演或正式演練以前的工作。

(4)縣人武部組織的民兵應急搶險隊,東坪鎮政府組織的信號發送員、縣水利組織的演練人員,縣電力局組織的電力設施搶修隊,縣衛生局組織的醫療救護隊、消毒隊,縣移動公司組織的通信設施搶修隊、縣民政組織的救災物資運送隊、公安部門組織的交通管制隊、交通部門組織的道路搶修隊於5月21日上午10時參加預演,5月22日上午10時准時到顏家村參加正式演習。

(5)5月22日上午10時,參加演練單位和部門做好一切准備工作,在原地待命。市級領導、市直有關部門領導和各區縣(市)領導、縣級領導和縣防指主要成員單位領導、全縣各鄉鎮黨委書記進入觀摩台。其他觀摩人員到指定地點。

(6)5月22日上午10時,演習正式開始,按照《益陽市山洪地質災害防禦暨水庫搶險演練流程表》組織實施。

九、重點注意的工作

(1)交通管制從縣城開始,特別是要重點管好沿江路柳溪橋至演練現場的交通、演練結束後群眾疏散的有序撤離。

(2)沿線的環境衛生和秩序保障,特別是在正式演練前一天的公路清障。

(3)觀摩群眾的安置問題(建議為觀摩台後面的山上)。

(4)參與演練學生的安全問題。

(5)現場音響布置的問題。布局要保證每個轉移點和安置點聽到命令。

(6)觀摩群眾與正式觀摩人員進入現場的時間控制問題。

(7)在預演之前,各部門單位要進入現場,落實好分解動作。

7. 廣水市陳巷鎮方略村劉家灣突發地質災害滑坡演練方案

廣水市國土資源局 陳巷鎮人民政府

(2011年8月)

一、應急預案演練的目的

陳巷鎮方略村11組劉家灣滑坡即將發生的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離險區群眾,做好地質災害的防災避災和搶險救災應急工作。通過這次演練,進一步提高鎮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對突發地質災害的應急反應能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一旦臨災能迅速有序安全撤離避讓,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二、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

本次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是:陳巷鎮方略村11組劉家灣遭受連續降雨等因素的誘發,滑坡有可能產生速滑趨勢的緊急情況下,及時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在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組織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用最短的時間組織滑坡危險區內的11戶52名群眾快速有序安全撤離,盡快採取防災減災有效措施。

三、應急預案演練的原則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工作遵照:

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四、應急預案演練背景

滑坡目前處於初期蠕滑階段,遇連續降雨等因素的作用,滑坡隨時可能產生突然滑動,滑坡穩定性極差,有下滑的趨勢。該滑坡隱患點編制有「防搶撤方案」,受威脅群眾持有「防災避險明白卡」。

五、應急預案演練的組織

(1)在陳巷鎮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鎮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2)邀請觀摩的隨州市局領導和廣水17個國土所所長。

六、演練時間

2011年8月26日15:30。

七、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步驟

(一)召開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會議

會議由陳巷鎮人民政府聯合召集,鎮人民政府、鎮應急辦、相關部門領導、方略村村委幹部及生產隊長等參加(會議時間2011年8月24日上午9時在鎮政府會議室召開)。

會議內容:

(1)陳巷鎮人民政府領導講話,通報進行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准要求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任務等情況。

(2)座談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3)演練工作分工:

A.指揮長(汪鎮長)

主要負責:①全面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②決定啟動應急預案;③指揮應急搶險工作。

B.副指揮長(鎮武裝部長)

主要負責:①組織應急搶險救災工作;②協調各部門工作;③負責調查、監測及工作的策劃;④協助總指揮做好各項後勤會務及有關演練物資准備等相關事宜;⑤負責新聞媒體報道工作。

(4)六個應急工作組演練職責:

A.綜合聯絡組:由政府辦公室主任任組長,成員由武裝部、政府辦公室、民政、交管站、水管站、安委辦、派出所、教育辦、衛生院、鎮政府負責人組成。任務為:組織制定應急處理和搶險救災方案,報指揮部審定後送應急搶險小組組織實施;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情況與信息的搜集、匯總形成書面材料向指揮部負責人報告,並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掌握現場搶險救災工作進度,及時預測災情發展變化趨勢,並研究對策;負責聯絡應急搶險組、交通治安管理組、災險情調查監測組、醫療衛生組、後勤物資保障組、災後重建組工作。

B.交通治安管理組:由派出所所長任組長,成員由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為:迅速組建交通治安管理隊伍;維護災害現場社會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負責災區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偵破工作;對地質災害區現場實施戒嚴封鎖;組織災區現場治安巡邏保護。負責疏散受災區內無關人員,協助應急搶險組轉移災區人員及財產;完成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C.應急搶險組:由武裝部部長任組長,成員由武裝部、教育辦、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為:迅速組織救援人員趕赴災區現場組織搶險救災,負責組織、指導遇險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負責統一調集、指揮現場施救隊伍,實施現場搶險救災;負責實施搶險救災工作的安全措施,搶救遇險人員和轉移災害現場的財產;完成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D.災險情調查監測組:由土管所所長任組長,成員由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為組織專家開展現場調查,查明災害形成的條件、引發因素、影響范圍和人員財產損失情況,確定地質災害等級;設立專業監測網點,對災害點現狀穩定性進行監測和評估;對可能再次發生地質災害提出能夠阻止或延緩再次發生災害的措施;提供災害發生地詳細准確的氣象預報;提出人員財產的撤離、轉移最佳路線和災民臨時安置地點的意見;完成市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E.醫療衛生組:由衛生院院長任組長,成員由衛生院鎮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為:迅速組建、調集現場醫療救治隊伍;負責聯系、指定、安排救治醫院,組織指揮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院救治,減少人員傷亡;負責調集、安排醫療器材和救護車輛;負責向上級醫療機構求援;認真搞好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確保在災情發生後不發生各種傳染性疫病。

F.後勤物資保障組:由民政辦任組長,成員為鎮政府主要領導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為:負責搶險救災經費及時足額到位;負責災民的臨時安置工作;負責救災物資的調運、儲存和發放;為災民提供維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搶險救災人員的生活保障。確保搶險救災指揮通訊聯絡的優先暢通。

2.應急預案演練工作準備

(1)綜合聯絡組全面負責各項准備工作的協調與籌劃。

(2)交通治安管理組應熟悉方略村11組的災害危險性及危險區內的相關情況,制訂交通管制及災區安全保衛的措施,解決有關問題,准備封鎖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進入危險區的警示標志。

(3)災險情調查監測組應熟悉的方略村11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設立監測標志,全站儀監測安置地點和監測記錄等。

(4)應急搶險組、後勤保障組應熟悉方略村11組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悉記群眾撤離避讓路線、災民臨時安置地點及衛生搶救所的臨時設置地點的有關情況,做好搶險救災及物資儲備調運及有關設備裝備與調運工作。

(5)醫療衛生組熟悉災民臨時安置地的有關情況,准備救護車及相關救護醫療器材等,確保搶險救災或演練應急之用。

(6)鎮政府組織應急搶險小分隊,小分隊由鎮基層民兵及救援隊組成,人員30人左右,統一著裝,培訓演練。

(7)鎮政府及相關的派出所做好緊急撤離群眾的訓導工作,確定相關典型形象的演練。

3.演練工作程序安排

下午14:00時全體演練單位及觀摩貴賓集中陳巷鎮方略村委會待命。

14:10,接陳巷鎮政府報告:「因昨夜連續大雨,方略村11組出現嚴重險情,簡易監測資料表明滑坡後緣裂縫向兩側不斷延伸,寬度已增大40厘米左右,滑坡有明顯下滑趨勢(跡象),要求市應急辦盡快派人調查處理。」

14:15,鎮土管所領導:

a.向鎮人民政府匯報;

b.向市國土資源局報告;

c.市國土局派出應急小分隊立即趕赴現場開展調查,進行險情評估及應急處理,設立全站儀監測點。

14:25,市國土局領導接應急小分隊報告:方略村11組滑坡活動性增強,後緣裂縫程度達到30米,寬度已增大到0.4米,且裂縫之間出現多處落水洞,直徑最大達0.8米,裂縫兩側發生明顯垂直位移,前緣局部已滲出渾水,據測定裂縫以3厘米/小時左右速度發展,滑坡處於臨滑狀態。建議盡快報告市政府,啟動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14:30,鎮土管所領導向鎮人民政府報告情況,建議啟動鎮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鎮人民政府向市政府匯報,經市長同意,「啟動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成立「鎮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指揮部」,通知「鎮地質災害防災應急指揮部」的各成員單位立即趕赴方略村委會集中待命。

15:00,指揮部設在方略村村委會,方略村委會為集合地點,各組長向指揮部報到,原地待命。

15:10,鎮土管所同志向指揮部介紹該滑坡地質災害有關情況。

市氣象局副局長報告天氣情況。

鎮土管所匯報災情態勢,發展趨勢,提出防患對策及建議。

15:30,指揮部:下達命令。

命令:交通治安管理組進入滑坡危險區,同時設置警戒,除搶險救災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該危險區域,對災區實施治安巡邏,保證災區安全。

應急搶險組:使用音響設備放警報信息緊急通知危險區域的人民群眾按原定路線有序安全轉移,應急搶險組,組織30人的民兵預備役及救援隊人員火速趕往災區,按照原定的編制序列目標任務快速趕到災區實施搶救,迅速組織災區人員和物資快速有序安全撤離到各安置點。

災情調查監測組:繼續跟蹤監測災情,有情況及時報告。

醫療衛生組:組織醫療衛生緊急搶救隊伍進入災區,進行傷、病員的搶救及轉移工作。

後勤物資保障組:負責轉移到各臨時安置點的災民安置工作,認真做好各安置點災民的宣傳思想鞏固工作,解決好災民的吃、穿、住等問題,確保救災搶險指揮的通訊與聯絡的暢通。

15:40,撤離開始。

16:10,撤離完畢。

16:10,應急搶險組報告:全線撤離完畢。已設好警界、切斷電源水源。

交通治安管理組報告:通往危險區的道路已封鎖,警戒工作有條不紊進行。

後勤物資保障組報告:撤離群眾基本安置妥當。

醫療衛生組報告:撤離過程中只有三人因摔跤受輕傷,已得到緊急處理,臨時醫療點已建立,工作正常開展。

災情調查監測組報告:據監測組監測,滑坡變化已趨穩定,降雨也已停止多日,建議召開指揮部會議,研究解除封鎖警界事宜。

16:20,指揮部召開會議,下達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鎖、警界。由災情調查監測組繼續監測,有情況及時報告;災後重建組負責對危房進行鑒定,提出災民回遷和重建方案,報政府批准實施。

16:25,市領導及指揮部領導到各災民轉移臨時安置點看望災民撤離安置情況。

16:40,演練工作講評會。總指揮作演練講評;市領導講話。

17:00,宣布演練結束。

2011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8. 江山市年水庫搶險和小流域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增強防大汛、抗大災的意識,提高和檢驗我市各級防汛機構應急指揮能力及應急響應能力,進一步規范和理順我市防汛指揮和地質災害應急響應體系和指揮程序。

二、演練背景

近年來氣候異常。去年我市降雨頻繁,全年全市平均降水2656.5毫米,較多年平均降水1820.5毫米偏多46%;其中1~7月,全市平均降水1753.5毫米,較同期多年平均1392.7毫米偏多25.9%。全市主要遭受3月早春汛、4月29日、6月9日、6月22日至24日及8月8日等5次大暴雨的襲擊,給我市的水利、農業、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工農業生產造成了較大的災害。短時強降雨引發的山塘水庫出險、突發性地質災害依然是我們防汛和應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本次演練的背影就是我市大橋鎮普降大暴雨,山塘水庫水位爆滿,小流域山洪暴發,蘇源水庫水位持續上漲,溢洪道發生山體滑坡,泄洪受阻,嚴重影響大壩安全,水庫下游的70名群眾受到威脅需緊急轉移;滑坡體不斷被山洪沖擊,通往庫尾道路也被滑下的泥石堵塞,存在較大的泥石流隱患,有危險的庫區常住村民4戶12人需要轉移撤離;大橋溪發生多處堤防被沖毀、群眾被洪水圍困等險情。

三、演練時間和地點

(1)時間:擬於2013年×月×日8:50;

(2)地點:大橋鎮芳源村蘇源水庫

四、主辦、承辦方

1.主辦單位:

江山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揮部

江山市地質災害應急防治指揮部

2.承辦單位:

江山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

江山市水利局、江山市國土資源局

江山市大橋鎮人民政府

五、參加人員(約200人)

(1)市政府、市防汛防旱指揮部領導、成員單位(32人);

(2)各鄉鎮長(街道辦主任)、分管領導、水利員、國土員,市水利局中層幹部、市國土局地環科人員(70人);

(3)大橋鎮全體幹部,行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水庫下游村兩委幹部(80人);

(4)大橋鎮蘇源水庫庫底附近撤離戶25戶70人,庫區居住撤離戶4戶12人;大橋溪小流域山洪災害撤離戶3戶11人;

(5)新聞單位人員。

六、演練總指揮和主持

(1)演練總指揮:由徐文副市長擔任

(2)主持人:由大橋鎮黨委書記陳國平主持

七、演練內容

模擬大橋鎮范圍連續多日暴雨,小流域山洪暴發,大橋鎮蘇源水庫大壩溢洪道左側山體先出現裂縫,後山體局部發生滑坡阻塞溢洪道,嚴重影響大壩安全,水庫庫尾及下游的70名群眾受到威脅需緊急轉移;滑坡體不斷被山洪沖擊,通往庫尾道路也被滑下的泥石堵塞,存在較大的泥石流隱患,有危險的庫區常住村民3戶11人需要轉移撤離;大橋溪發生多處堤防被沖毀、群眾被洪水圍困等險情,市鎮兩級立即組織分析研判、指揮決策、開展搶險,重點圍繞「防、避、搶、救」開展演練,著重開展巡庫查險、溢洪道疏通、臨時堰壩修築、人員轉移等方面場景。

9. 昌吉市菏澤騰達煤礦突發地質災害避災應急演練概要

昌吉市國土資源局

(2011年9月)

一、演練時間

2011年9月8日北京時間12:00。

二、演練地災的類型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三、演練地點

昌吉市菏澤騰達煤礦礦區。

四、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工作原則,突出「以人為本」的工作思路,以突發性地質災害臨災應急救援為重點,強化組織領導,通過認真開展應急演練工作,提高廣大人民群眾應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自救能力和防災意識,健全群測群防體系,更好地指導地質災害易發區地災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五、應急演練的原則

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應遵照以下五項原則:①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②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③反應迅速、決策果斷的原則;④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⑤簡捷高效、安全第一的原則。

六、演練目的

通過應急演練,進一步提高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及單位應對突發地質災害處置的反應能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意識和自救能力,防止災害造成群死群傷。增強工作主動性,認真總結實踐演練取得的效果和經驗,從認識、組織、實踐訓練等方面做好預防和處置准備工作,提高應變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七、演練措施及要求

當發生地質災害險情時,昌吉市菏澤騰達煤礦辦公及職工居住生活區立即做出應急反應,應按地質災害速報制度規定的時間內立即上報,加強地災監測頻率,並不斷地向鄉政府或主管部門報告險情變化趨勢和災情發展情況。

(一)演練措施

(1)當發生險情或災情,救災領導小組及各工作組立即趕赴現場,並立即組建地質災害救災現場指揮部。

(2)現場廣播礦區人員要迅速撤離災區,廣播喇叭不斷發出「鳴--嗚」的地災警報信號,要緊急組織、引導職工,向昌吉市菏澤騰達煤礦辦公及職工居住區附近的安全地帶疏散、撤離。

(3)應急避災組要做好安全、迅速有序的疏散撤離工作,防止人為混亂,降低效率。

(4)地災監測人員要做好監測工作,防止災情進一步擴大化。

(5)宣傳報道組要按有關規定及時向公眾發布災情有關信息,將有關文字、影像資料存檔備查。

(二)演練要求

(1)參加避災演練的人員必須按照避災應急演練指揮部的要求,迅速集合,服從組織,統一指揮。

(2)參加避災演練的阿什里鄉人民政府(包括鄉武裝部、公安派出所、衛生院、民政、企業辦等)、市國土資源局、市應急辦、昌吉市菏澤騰達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煤礦等單位,以及昌吉市菏澤騰達煤礦辦公及職工居住生活區全體職工聽候命令。

(3)觀摩人員按要求到指定地點觀摩,除參加避災演練的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隨意干擾和破壞避災演練活動,避災演練結束前不得離開現場,避災演練結束後,立即召開現場避災應急演練總結大會,總結避災應急演練的實踐經驗,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避災應急演練。

八、參加應急救援演練的單位及人員

昌吉市國土資源局、市應急辦、阿什里鄉人民政府(包括鄉武裝部、公安派出所、衛生院、企業辦、民政、宣傳等)、昌吉市菏澤騰達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煤礦的全體職工等,以及有關部門單位的專、兼職人員參加演練。

昌吉市菏澤騰達煤礦突發地質災害避災應急演練組織機構及任務

一、組織機構

為加強應急演練的組織領導,確保突發地質災害避災應急演練順利進行,並收到預期效果,成立突發地質災害避災應急演練指揮部,指揮部下設應急避災組、醫療急救組、治安保衛組、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組、宣傳報道組共五個工作組。

1.指揮部

總指揮:周賢洋昌吉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成員:朱敏宇昌吉市應急辦主任

唐成天 昌吉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蔡昌建 昌吉市阿什里鄉人民政府副書記

許建平 昌吉市阿什里鄉武裝部部長

阿力克 昌吉市阿什里公安鄉派出所所長

李聚海 昌吉市菏澤騰達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梁吉山 昌吉市菏澤騰達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煤礦礦長

串詞:市國土資源局負責

解說:廣播員

策劃:唐成天

編輯:楊浩禮

演練:昌吉市國土資源局(承辦),昌吉市應急辦、阿什里鄉人民政府等部門單位(協辦),昌吉市菏澤騰達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煤礦(主辦),應急避災演練有菏澤騰達煤礦職工居住區全體人員參加。

2.應急避災分五個工作組

(一)應急避災組

組長:梁吉山礦長

成員:李其平、魯進法、高繼軍、肖鋒、司冠昌等

任務:由昌吉市菏澤騰達煤礦全體職工及家屬等組成的模擬演練人員編為4個疏散撤離區,即煤場為第一片區、生產樓為第二片區、公寓樓為第三片區、車間倉庫為第四片區。以昌吉市菏澤騰達煤礦生產、辦公、居住生活區為模擬演練場地,統一聽從應急演練指揮部演練現場指導組的安排,積極配合突發地質災害避災應急演練全部過程。

(二)醫療急救組

組長:王春新阿什里鄉衛生院院長

成員:救護及防疫人員。

任務:對傷員包紮救助,及時搶救、轉運和醫治受傷人員;做好疫情檢疫工作,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的安全性,採取有效措施防控災區疫情;迅速調集和運送災區所需葯品和醫療設備。

(1)搶救傷員,等待救護傷員(120救護車趕赴現場),協調醫院、血站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

(2)做好傷亡人員家屬思想工作和有關善後處理事宜。

(三)治安保衛組

組長:阿力克阿什里鄉公安派出所所長

成員:公安派出所全體人員

任務:做好現場警戒和治安秩序的維護工作,對地質災害現場實施交通管制;加強災區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災區社會治安秩序,確保避災應急演練工作順利進行;及時疏散可能危及的群眾和圍觀人員。保障一定數量現場通信聯絡設備,對爆炸物品現場進行控制,並負責現場應急處置。

(四)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組

組長:戴永旭總工程師

成員:靳恩光、陳成軍、蔡依強、丁志剛、楊浩禮等

任務:在地質災害現場對災害的趨勢進行跟蹤、預測,充分發揮國土資源部門組織、協調、指導、督促的職能。①對地質災害險情進行調查,確定其等級、成災范圍,查明其形成條件、引發因素,對險情災情進行評估,提出應急處理措施,迅速有效地減緩或防止災情加劇;②對可能出現的險情隱患,分析發生前兆特徵,判斷發生的可能性、災害等級和影響范圍,採取有針對性應急措施,阻止或延緩地質災害的發生;③開展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工作,編制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報告。

做好滑坡體穩定性的動態監測工作,及時匯報監測情況;准確掌握氣象信息和汛期天氣預報,為地質災害預報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做好地質災害預測預警預報工作。

(五)宣傳報道組

組長:黃岩春市國土資源局辦公室主任

成員:蘭蓉、左瓊鴿、潘恆遠、符桂平、那扎爾

任務:①負責聯系的新聞媒體報道人員,組織做好宣傳報道工作;②協調媒體宣傳的其他相關事宜。

二、其他事項

(1)昌吉市菏澤騰達煤礦負責演練橫幅布標、安置調試好報警器裝置,布置演練指揮場地等。

(2)提供播音員、無線話筒等播音設備。

(3)阿什里鄉公安派出所提供警戒帶、布控警力,維護好警戒帶周邊的治安秩序,並對演練場地四周的部分路段實施交通管制。

(4)阿什里鄉衛生院提供救援醫療人員及車輛等。

(4)昌吉市菏澤騰達煤礦辦公及職工居住生活區布設相關標志牌、導向牌等。

菏澤騰達煤礦井上礦工、家屬等人員按照避災路線迅速撤離至地災應急避災安置點

菏澤騰達煤礦搶險人員按照搶險任務及職責迅速到達預定搶險區域開展工作

10. 藍田縣三官廟鎮過風嶺村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預案演練方案

藍田縣國土資源局、三官廟鎮人民政府

(2013年10月)

為進一步提高突發地質災害的應急反應能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根據「十有縣」創建的工作要求,縣國土資源局和三官廟政府決定,在三官廟鎮過風嶺村舉行一次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通過演練,使各部門在發生突發地質災害的情況下,能夠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離危險區群眾,做好地質災害的防災避災和搶險救災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一、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

本次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是三官廟鎮過風嶺遭受連續降雨、強降雨等因素的誘發滑坡,有可能產生速滑趨勢的緊急情況下,及時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在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組織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用最短的時間組織滑坡危險區內的15戶50名群眾快速有序安全撤離,盡快採取防災減災有效措施。

二、應急預案演練的原則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工作遵照:

(1)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3)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4)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三、應急預案演練背景

過風嶺滑坡因遭遇連陰雨可能發生滑坡,將造成房屋等財產毀壞,由於撤離群眾及時,未發生人員傷亡。目前該滑坡坡體長度50~100米,寬0.2米,厚約5~8米,體積約1000立方米。該滑坡的危害性極大,直接威脅著在滑坡(坡腳)體前緣下居住的村民15戶50人生命財產的安全。滑坡體目前處於初期蠕滑階段,遇連續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滑坡隨時可能產生突然滑動,滑坡穩定性極差,有速滑的趨勢。

該滑坡隱患點編制有單點「應急預案」,受威脅群眾持有「防災避險明白卡」。

四、應急預案演練的組織

1.由鎮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2.邀請觀摩的有關部門領導:

(1)市國土局的領導;

(2)縣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成員;

(3)各鎮分管領導和國土所長。

五、演練時間

1.預演練時間:2013年10月30日10:00;

2.正式演練時間由縣國土資源局和三官廟鎮確定(2013年10月30日)10:00—12:00。

六、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步驟

(一)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

1.召開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會議

會議由鎮人民政府召集,鎮政府工作人員、橫嶺國土所、衛生院、派出所,相關部門人員、過風嶺村委會幹部及村民小組長等參加(會議時間暫定10月30日8:00在鎮政府會議室召開)。

會議內容:

(1)鎮人民政府領導講話,通報進行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准要求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任務等情況;

(2)座談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2.演練工作人員分工:

(1)指揮長:張森 三官廟鎮鎮長

主要職責:①全面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②決定啟動應急預案;③指揮應急搶險工作。

(2)副指揮長:夏建良 三官廟鎮副書記

主要職責:①傳達聯絡各部門工作;②協助總指揮做好各項後勤會務及有關演練物資准備等相關事宜;③負責新聞媒體報道工作。

(3)副指揮長:陳余浩 黨委委員副鎮長

主要職責:①組織應急搶險救災工作;②協調各部門工作;③負責調查、監測及工作的策劃。

(4)六個應急工作組演練職責:

綜合聯絡組:由許恩朝任組長,成員由武裝部、鎮政府辦公室、派出所、國土所、衛生院等組成。任務:組織制定應急處理和搶險救災方案,報指揮部審定後送應急搶險小組組織實施;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情況與信息的搜集、匯總形成書面材料向指揮部負責人報告,並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掌握現場搶險救災工作進度,及時預測災情發展變化趨勢,並研究對策;負責聯絡應急搶險組、交通治安管理組、災險情調查監測組、醫療衛生組、後勤物資保障組、災後重建組工作。

交通治安管理組:由派出所所長何平利任組長,成員由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迅速組建交通治安管理隊伍;維護災害現場社會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負責災區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偵破工作;對地質災害區現場實施戒嚴封鎖;組織災區現場治安巡邏保護。負責疏散受災區內無關人員,協助應急搶險組轉移災區人員及財產。完成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應急搶險組:由夏建良任組長,成員由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迅速組織搶險隊和民兵預備人員趕赴災區現場組織搶險救災,負責組織、指導遇險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負責統一調集、指揮現場施救隊伍,實施現場搶險救災;負責實施搶險救災工作的安全措施,搶救遇險人員和轉移災害現場的國家財產;完成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負責群眾的有序、快速撤離,安全到達指定地點。負責協助群眾撤離牲口。(3頭牛、5隻羊)負責協助群眾搬運生活用品(2輛架子車、鍋灶等)。

災險情調查監測組:由國土所所長邵國權任組長,成員由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為組織專家開展現場調查,查明災害形成的條件、引發因素、影響范圍和人員財產損失情況,確定地質災害等級;設立專業監測網點,對災害點現狀穩定性進行監測和評估;對可能再次發生地質災害提出能夠阻止或延緩再次發生災害的措施;提供災害發生地詳細准確的氣象預報;提出人員財產的撤離、轉移最佳路線和災民臨時安置地點的意見;完成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醫療衛生組:由衛生院院長程續濤任組長,成員由衛生院及其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迅速組建、調集現場醫療救治隊伍;負責聯系、指定、安排救治醫院,組織指揮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院救治,減少人員傷亡;負責調集、安排醫療器材和救護車輛;負責向上級醫療機構求援;認真搞好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確保在災情發生後不發生各種傳染性疫病。(①准備醫療器械、葯品等救護工具,完成簡單的救治、包紮。②負責借還2個擔架,並負責撤離2名傷員(用擔架抬傷員到救護室)。③安排衛生院准備4名醫護人員,並要求著白大褂,聽診器)

後勤物資保障組:由許恩朝任組長,成員由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負責搶險救災經費及時足額到位;負責災民的臨時安置工作;負責救災物資的調運、儲存和發放;為災民提供維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搶險救災人員的生活保障。確保搶險救災指揮通訊聯絡的優先暢通。①負責借還帳篷,並搭建拆除;②向災民發放救災物品(礦泉水、麵包等)。

會務組:由陳余浩任組長,成員有程勤、薛新峰。任務:負責橫幅的懸掛和回收;救災帳篷的編號和黏貼;會場的布置,音響、桌椅的借還擺放;會議報到、接待參會領導。

(二)演練場地分布

1.設置救災演練觀摩台一處(設桌子三個,椅子五把,擴音設備)

上懸橫幅:三官廟鎮過風嶺突發性地質災害預案演練觀摩台

2.設救災演練指揮部一處(設桌子一個 椅子兩把 擴音設備)

上懸橫幅:藍田縣三官廟鎮過風嶺突發性地質災害預案演練指揮部

3.現場

上懸橫幅:西安市藍田縣三官廟鎮過風嶺村突發性地質災害預案演練現場會

4.四頂災民臨時安置帳篷

1頂醫療救助帳篷。(內設四條板凳、兩張床),1頂放牛養牲口的場地。

5.觀摩督導領導車輛停放。

沿路有序停放(掉頭後停好)

6.應急預案演練工作準備

(1)綜合聯絡組全面負責各項准備工作的協調與籌劃。

(2)交通治安管理組應熟悉過風嶺村災害危險性及危險區內的相關情況,制訂交通管制及災區安全保衛的措施,解決有關問題,准備封鎖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進入危險區的警示標志。

(3)災險情調查監測組應熟悉過風嶺村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設立監測標志和監測記錄等。

(4)應急搶險組、後勤保障組應熟悉過風嶺村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悉記群眾撤離避讓路線、災民臨時安置地點及衛生搶救所的臨時設置地點的有關情況,做好搶險救災及物資儲備調運及有關設備裝備與調運工作。

(5)醫療衛生組熟悉災民臨時安置地的有關情況,准備救護車及相關救護醫療器材等,確保搶險救災或演練應急之用。

(6)鎮政府組織應急搶險小分隊,小分隊由鎮基層民兵組成,人員30人左右,統一著裝,培訓演練。

(7)做好緊急撤離群眾的引導工作,確定相關典型形象的演練。

7.應急預案演練預演工作。

10月30日上午召開演練預備會議,統一協調有關工作,明確有關部門、單位及有關人員的工作任務,標准及要求,制訂完善公布有關演練的方案、措施、辦法等,廣播站等,鎮政府、派出所、國土所、衛生院和過風嶺村委會、村民小組召開參加演練區域內的全體群眾會議,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確保各種形象人員落實及演練各種措施。10月30日10:00時進行預演。

七、演練工作程序

1.應急演練

10月30日8:00—8:30鎮政府會議室召開演練工作協調預備會議,參加人員:鎮政府工作人員、橫嶺國土所、衛生院、派出所,相關部門人員和過風嶺村幹部、村民小組長等。

(1)鎮政府領導講話;

(2)鎮分管應急工作演練工作的安排。

2.三官廟鎮過風嶺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流程;

(略)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