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今年的地質災害哪裡最嚴重

今年的地質災害哪裡最嚴重

發布時間: 2021-02-24 13:34:51

地質災害最多的是哪個省

河南、遼寧吉林、湖北、山西、陝西、甘肅、四川

⑵ 最嚴重的地質災害是什麼

這個好象沒有嚴重之分吧

比如說地震

在無人區的隔壁 荒漠 級數再大的地震也沒什麼

但是在大都市 人口稠密地區就不一樣了

下面給您點地質災害的質料

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它的主要類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等。

滑 坡:是指斜坡上的岩體由於某種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向下滑動的現象。

崩 塌:是指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體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的地質現象。

泥石流:是山區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於降水而形成的一種帶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條件的特殊洪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並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現象。

滑坡發生的前兆:1、泉水復活;2、土體上隆;3、岩石開裂或被剪切擠壓的音響;4、坍塌和鬆弛;5、變形發生突變;6、裂縫急劇擴張;7、動物異常驚恐、植物正常生長發生變化。

泥石流的識別:中游溝身長不對稱,參差不齊;溝槽中構成跌水;形成多級階地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異常變化;地面變形;建築物作響、傾斜、開裂;地面積水引起地面冒氣泡、水泡、旋流等;植物變態;動物驚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區別外,常常還具有相互聯系、相互轉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
1、滑坡與崩塌的關系
滑坡和崩塌如同孿生姐妹,甚至有著無法分割的聯系。它們常常相伴而生,產生於相同的地質構造環境中和相同的地層岩性構造條件下,且有著相同的觸發因素,容易產生滑坡的地帶也是崩塌的易發區。例如寶成鐵路寶雞?綿陽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發區。崩塌可轉化為滑坡:一個地方長期不斷地發生崩塌,其積累的大量崩塌堆積體在一定條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時崩塌在運動過程中直接轉化為滑坡運動,且這種轉化是比較常見。有時岩土體的重力運動形式介於崩塌式運動和滑坡式運動之間,以至人們無法區別此運動是崩塌還是滑坡。因此地質科學工作者稱此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誘發、互相轉化:崩塌體擊落在老滑坡體或鬆散不穩定堆積體上部,在崩塌的重力沖擊下,有時可使老滑坡復活或產生新滑坡。滑坡在向下滑動過程中若地形突然變陡,滑體就會由滑動轉為墜落,即滑坡轉化為崩塌。有時,由於滑坡後緣產生了許多裂縫,因而滑坡發生後其高陡的後壁會不斷的發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著相同的次生災害和相似的發生前兆。
2、滑坡、崩塌與泥石流的關系
滑坡、崩塌與泥石流的關系也十分密切、易發生滑坡、崩塌的區域也易發生泥石流,只不過泥石流的暴發多了一項必不可少的水源條件。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質經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體物質來源。滑坡、崩塌還常常在運動過程中直接轉化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發生一段時間後,其堆積物在一定的水源條件下生成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災害。泥石流與滑坡、崩塌有著許多相同的促發因素。

⑶ 我國的地質災害里最嚴重的有哪些

中國是一個地抄質災害嚴重的國家,因襲為在中國幾乎有著地球上全部的地貌類型,所以各種地貌單元當中常見的地質災害在中國幾乎都有發生,中國最嚴重的地質災害是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其次還有地面沉降、冰崩、雪崩(但這些一般發生在人煙稀少的地區,所以災害性比較小)、歷史上還有河流遷徙改道(如黃河)引發的大洪水,等等。水旱災害一般是氣象因素引起的,所以水旱災害大部分都是氣象災害而不是地質災害。

⑷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是哪個高原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生較頻繁的是:雲貴高原。
由於雲貴高原位於我內國西南地區,處於容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故多地震;且岩石破碎;且由於地形起伏大,受季風氣候多暴雨,且植被破壞嚴重,故導致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多發。
點評: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影響我國的地質災害的分布及影響,滑坡、泥石流多發的原因主要注意以下細節:
(1)地形起伏大;
(2)地表破碎,多碎屑物;
(3)降水集中多暴雨;
(4)植被破壞或不合理的工程建設等人為原因。

中國地質災害的分布

中國地質災害種類繁多,分布廣泛,活動頻繁,危害嚴重。1949年以來,因地震死亡近30萬人,傷殘近百萬人,倒塌房屋1000多萬間;共發生大型崩塌3000多處,滑坡2000多個,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則達40多萬處。全國有350多個縣的上萬個村莊、100餘座大型工廠、55座大型礦山、3000多千米鐵路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嚴重危害。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肅、寧夏、新疆以外的省、區、市都發現有岩溶塌陷災害,總數近3000處,塌陷坑3萬多個,塌陷面積300多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20多個省、區內,發生礦山采空塌陷180處以上,塌陷坑1595個,塌陷面積達1000多平方千米(段永侯等,1993)。各類地質災害每年造成上千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300億元。

地質災害的發育分布與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新構造運動、岩土體類型、水文地質條件、氣象水文及植被條件、人類工程活動等關系密切。因此,我國地質災害的區域分布具有東西分區、南北分帶的特點,華北、東北、西北諸省,荒漠化作用強烈;西南山區降雨多而集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頻繁發生;東部平原區地面沉降、地裂縫廣泛發育;沿海諸省,海水入侵、海岸侵蝕等強烈發育。

從中國大陸的地勢階梯來看,第一級階梯海拔4000m以上,氣候寒冷,凍脹、融沉、泥流、雪崩等災害發育;第二級階梯海拔高度在1000~2000m,在第一與第二級階梯過渡地帶,地形切割強烈,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分布廣泛,災度高;東部廣大平原、盆地區屬三級階梯,地形平緩,人口稠密,人類活動強烈,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塌陷、淤積等災害發育。

2008年1月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一五」規劃》,科學地劃分了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重點防治區。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主要分布在川東渝南鄂西湘西山地、青藏高原東緣、雲貴高原、秦巴山地、黃土高原、汾渭盆地周緣、東南丘陵山地、天山、燕山等地區;地面沉降和地裂縫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主要分布在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汾渭盆地、松遼平原。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有16個,即長江三峽庫區滑坡重點防治區、川滇南北構造帶泥石流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鄂西湘西中低山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湘中南岩溶丘陵盆地地面塌陷滑坡重點防治區、雲貴高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滇西橫斷山高山峽谷泥石流滑坡重點防治區、桂北桂西岩溶山地丘陵崩塌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浙閩贛丘陵山地群發性滑坡重點防治區、陝北晉西黃土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黃土高原西南滑坡泥石流重點防治區、隴南陝南秦巴山地泥石流滑坡重點防治區、新疆伊犁滑坡泥石流重點防治區、珠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長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華北平原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東北中俄界河河岸崩塌重點防治區。

小結

地質災害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經濟屬性,是二者的對立統一體。這是我們了解地質災害,進行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治理,應具有的基本概念。

復習思考題

1.地質災害的涵義是什麼?

2.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是什麼?

3.地質災害的分類分級方案有哪些、內容是什麼?

⑹ 中國地質災害分布圖

西南山區較為典型

⑺ 今年洪災具體哪個省最嚴重呢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統計顯示,截至目前,發生在南方部分省份的今年首次大范圍強降雨已造成貴州、湖南、廣西、江西等省區期48人死亡、25人失蹤,詳細災情仍在進一步核查中。 暴雨襲擊貴州湖南 為全面、積極、主動地應對暴雨洪水防禦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洪澇災害損失,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28日宣布,緊急啟動國家防總防汛Ⅲ級應急響應,並決定派出3個工作組分赴貴州、湖南、江西等省檢查指導抗洪救災工作。 國家防總辦公室副主任程殿龍介紹,27日8時至28日8時,中國西南東部、華南、江南、江淮、黃淮東部、東北等地出現大范圍強降水天氣,湖南、江西、貴州、安徽等地部分地區降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其中江西上栗312毫米,造成上述地區一些中小河流水位迅速上漲,引發山洪、泥石流災害。據預測,這次強降雨過程將持續到5月30日,降雨范圍覆蓋江南、華南的大部地區,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貴州等地,防汛形勢嚴峻。 國家防總要求,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切實落實防汛行政首長責任制,防汛責任人要立即上崗到位,加強統一指揮,加強監測預報,加強防汛應急值守,切實強化水庫防洪保安和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防禦工作,落實群眾轉移安置預案,確保人民生命安全。 各地災情 貴州:30人死亡13人失蹤 記者從28日召開的貴州省政府防汛抗災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1日至27日,貴州局部地區多次遭受暴雨、大暴雨襲擊,累計有長順、平壩、普定、安順、紫雲5縣(市)出現大暴雨,17縣、市(次)出現暴雨,部分地區大雨夾帶冰雹,有8個鄉鎮出現大暴雨,53個鄉鎮出現暴雨。截至27日20時,全省已有25個縣(市、區)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30人,失蹤13人,因災毀損房屋3200多間。部分交通、通信、電力設施損毀嚴重。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災情最為嚴重,截至28日12時的最新統計,全縣受災鄉鎮達14個,境內部分省道干線被嚴重沖毀,交通中斷。同時還有多處光纜桿路被沖毀,影響5個鄉鎮的通信。 湖南:11人死亡9人失蹤 26日晚以來的強降雨導致湖南懷化、湘西、張家界、邵陽、株洲等6個市州不同程度受災,其中沅陵、龍山、古丈等9個縣市的35個鄉鎮受災嚴重。據統計,截至記者發稿時,全省因災死亡11人、失蹤9人,交通中斷5條,毀壞路基47公里。 廣西:4人死亡1人失蹤 28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繼續發布暴雨警報。自治區民政廳28日9時統計,局地強降雨引發的山洪和地質災害,已造成廣西4人死亡,1人失蹤。 江西:3人死亡2人失蹤 記者28日從江西了解到,截至目前,江西遭暴雨洪水襲擊,已造成3人死亡2人失蹤。 汛情預測 長江上游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據湖北省水文部門分析,今年湖北省大部地方降雨量正常略偏少,可能發生伏旱,但鄂東南和江漢平原南部有偏多趨勢,有發生較重局部洪澇災害的可能,長江中游幹流可能出現接近或超過常年均值水位的洪水,上游有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⑻ 為什麼今年的地質災害那麼多

目前人類尚不能在地質現象上施加自己的意志,所以和人力幾乎沒有關系,尤其是地震,這就是地殼活動的結果;
至於今年的情況,那就是在今年大地構造運動非常活躍,故而引發地震。

⑼ 中國哪裡的山區自然災害最嚴重。

西南地區自然災害嚴重,尤其是地質災害
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多發的原因
位於亞版歐板塊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活躍,山體斷裂發育,岩性疏鬆;
地處我國地勢階梯交界處,地勢起伏較大,多陡峭出體;
降水豐富,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采礦、公路建設等大型工程活動和,濫砍濫伐、過度開墾等人類活動造成植被破壞嚴重,岩體松動。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