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防汛放地質災害

防汛放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2-24 12:43:47

❶ 人們常說禍不單行,台風,洪水會引發什麼地質災害

台風,洪水會引發什麼地質災害?
台風帶來狂風和特大暴雨;
洪水往往會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
在山區河谷地帶,地震會造成滑坡,河谷形成的河流會變成堰塞湖,給下游造成危害.

❷ 汛期災害隱患和安全生產工作的排查是指什麼

近期,我鄉受強降雨的影響,部分村、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地質災害隱患,防汛及安全形勢十分嚴峻。為了進一步加強我鄉汛期安全生產管理,防範各類安全事故發生,確保汛期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我鄉提出五項措施,認真做好汛期安全生產工作。
一、加強領導,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我鄉專門召開會議,針對轄區內汛期安全狀況,專門研究制訂了具體方案,成立領導小組,成立了以鄉長任組長,分管安全的副鄉長任副組長,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汛期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做到了早准備、早安排、早部署,明確了目標和任務,確保了各項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實。
二、排查除險,突出重點,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進入六月份以來,我們對全鄉各行政村中存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各中小學校和各個路段進行了全面檢查,對檢查出的隱患進行了逐個登記造冊,對存在的隱患進行了重點監控。一是根據我們山區縣地質災害點多的情況,我們組織各鄉鎮和土地部門進行了大檢查,對我鄉地質災害隱患點實行鄉、村、屯三級「人盯點」責任制度,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嚴密監控,保證一但發生險情能及時疏散群眾,並將險情及時上報。同時和各鄉鎮、村簽訂了責任狀,明確責任,責任到人,並在危險區域設布置警示線。二是對我鄉危房實行鄉、村、屯三級「人盯戶」責任制度,同時緊急疏散還居住在危房中的群眾,將其轉移到安全地帶避險。在危房附近設立警示線,嚴禁群眾接近。三是對全鄉出現不同程度的邊坡塌方、路基塌方、
路面塌方和山體塌方的隱患路段,設立警示牌,布置警示線,提醒過往行人、車輛注意安全。四是要求地處邊坡的學校安排教師24小時值班,並保持信息暢通,一旦發生險情,能及時疏散老師學生。
三、完善預案,落實措施。我鄉針對本行政區域內汛期的特點,修訂了處置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道路交通應急預案等。成立了鄉級搶險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各相關單位責任。在全鄉范圍內開展了預案學習活動,結合各單位實際情況,對防汛重點部位進行了檢查,對查出的問題確定了下一階段的防汛任務。同時對地質災害區所在鄉村村民發放「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做到家喻戶曉。認真落實防汛物料號備和搶險隊伍組建,明確主要負責人,適時進行了搶險演練,增強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
四、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意識。充分利用「安全生產月「活動契機,加強群眾對汛期易引發的各種災害的認識,通過開設宣傳欄、張貼宣傳標語、向群眾發放「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夏季汛期安全生產知識,切實提高群眾的防汛、防災意識和抗災、減災的自救能力。
五、加強值班調度工作。認真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和定期通報制度,建立健全災情速報制度,保障緊急情況信息報送渠道暢通。按時與氣象部門的聯系,密切掌握雨情,認真分析天氣變化形勢。出現較大汛情時,主要領導親自上崗值班,掌握動態,靠前指揮,做到決策、指揮到位。重大汛情、險情及時上報。

❸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崩塌災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1、攔擋:對中、小型崩塌可修築遮擋建築物或攔截建築物。攔截建築物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攔石堤或攔石牆等,遮擋建築物有明洞、棚洞等。

2、支撐與坡面防護:支撐是指對懸於上方、可能拉斷墜落的懸臂狀或拱橋狀等危岩採用墩、柱、牆或其組合形式支撐加固,以達到治理危岩的目的。對危險塊體連片分布,並存在軟弱夾層或軟弱結構面的危岩區,首先清除部分松動塊體,修建條石護壁支撐牆保護斜坡坡面。

3、錨固:板狀、柱狀和倒錐狀危岩體極易發生崩塌錯落,利用預應力錨桿(索)可對其進行加固處理,防止崩塌的發生。錨固措施可使臨空面附近的岩體裂縫寬度減小,提高岩體的完整性。

4、灌漿加固:固結灌漿可增強岩石完整性和岩體強度。一般先進行錨固,再逐段灌漿加固。

5、疏干岸坡與排水防滲:通過修建地表排水系統,將降雨產生的徑流攔截匯集,利用排水溝排出坡外。對於滑坡體中的地下水,可利用排水孔將地下水排出,從而減小孔隙水壓力、減低地下水對滑坡岩土體的軟化作用。

滑坡災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1、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滑坡滑動多與地表水或地下水活動有關。因此在滑坡防治中往往要設法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避免地表水滲入滑體,減少地表水對滑坡岩土體的沖蝕和地下水對滑體的浮托,提高滑帶土的抗剪強度和滑坡的整體穩定性。

2、減重與載入:通過削方減載或填方載入方式來改變滑體的力學平衡條件,也可以達到治理滑坡的目的。但這種措施只有在滑坡的抗滑地段載入,主滑地段或牽引地段減重才有效果。

泥石流災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1、跨越工程:在泥石流溝上方修築橋梁、涵洞跨越避險工程,使泥石流有排泄通道,又能保證道路的暢通。

2、穿越工程:在泥石流下方修築隧道、明硐和渡槽的穿越工程,使泥石流從上方排泄,下方交通不受影響。這是通過泥石流地區的又一種主要工程形式,對於隧道、明洞和渡槽設計的選擇,總的原則是因地制宜。

3、防護工程:對泥石流地區的橋梁、隧道、路基及重要工程設施修築護坡、擋牆、順壩和丁壩等防護工程,從而抵禦泥石流的沖刷、沖擊、側蝕和淤埋等危害。

4、排導工程:修築導流堤、急流槽、束流堤等排導工程,改善泥石流流勢、增大橋梁等建築物的排泄能力。

5、攔擋工程:修築攔砂壩、固床壩、儲淤場、支擋工程、截洪工程等攔擋工程,控制泥石流的固體物質和雨洪徑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以減緩泥石流的沖刷、撞擊和淤埋等危害。

(3)防汛放地質災害擴展閱讀:

誘發地質災害的因素主要有:

1、採掘礦產資源不規范,預留礦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體開裂,繼而發生滑坡。

2、開挖邊坡:指修建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設中,形成人工高陡邊坡,造成滑坡。

3、山區水庫與渠道滲漏,增加了浸潤和軟化作用導致滑坡泥石流發生。

4、其它破壞土質環境的活動如採石放炮,堆填載入、亂砍亂伐,也是導致發生地質災害的致災作用。

❹ 台風、洪水在山區會引發什麼地質災害如何減少這類災害的發生(5分

滑坡、泥石流災害。防止植被破壞植樹造林 修建山區護坡工程

❺ 北京市汛期地質災害應急演習方案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房山區政府

(2011年7月27日)

一、演習目的

為進一步普及地質災害防災救險知識,提高各部門及群眾的防災自救意識,進一步熟悉應急處置程序,提高應急處置的快速反應能力,從而迅速、高效、有序做好地質災害的防災和搶險救災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二、演習任務

本次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習的任務是:受連續降雨和強降雨的誘發,史家營鄉曹家坊村河谷內河水水勢突然加大,並夾有較多柴草、樹木,溝內傳來悶雷般的聲音,有可能發生泥石流地質災害,情況十分緊急。按《史家營鄉災害防禦應急預案》,需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用最短的時間安全地撤離危險區的住戶,盡快採取防災減災的有效措施。

三、演習的原則

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部門配合、密切協作的原則。

四、演習時間

2011年8月2日10:00—12:00(9:30在史家營鄉集中)。

五、演習地點

(1)災害隱患點:史家營鄉曹家坊村。

(2)避災安置點(原曹衛煤礦煤場辦公場所和部分村民家)。

六、參演單位

北京市國土局、房山區政府

史家營鄉防汛指揮部、參加演習曹家坊村民及村幹部50人;

房山國土分局、區應急辦、區水務局、區安監局;

北部山區鄉鎮主管鄉鎮長及科長。

七、演習背景

經多年人為工程活動的影響,史家營鄉曹家坊村後山堆放的大量礦渣和渣土,在大雨後可見渾水滲出,並夾有較多柴草、樹木、渣土,溝內並傳來悶雷般的聲音,目前強降雨仍在繼續,極易發生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嚴重危及史家營鄉曹家坊村村頭15戶居民52人生命財產安全。

八、演習的實施步驟

(一)應急預案演習預備工作

為確保應急預案演習的成功,切實體現統一指揮、迅速、高效和部門協調的一體性,演習於6月29日上午召開協調會議,會議由鄉黨政辦召集,鄉防汛抗旱領導小組成員及相關部門參加。

會議內容:

①介紹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習方案:

②討論應急預案演習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徵求各部門意見;

③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細化分工,任務落實。

總指揮:霍奇國(政府鄉長)

現場指揮:牛振學(政府副鄉長)

王丙祿(政府副鄉長)

村級現場指揮:張進寶(曹家坊村經聯社社長)

(二)各職能組及工作職責

(1)總指揮:霍奇國。①決定啟動應急預案;②全面負責應急搶險部署協調工作。

(2)副總指揮:牛振學王丙祿。①組織協調應急搶險工作;②協調各部門開展各自工作;③指導、協助現場搶險方案的具體實施。

(3)緊急搶險組:組長:邱仲亭(鄉長助理)

金明(鄉長助理)

成員:消防隊20人、礦山巡查隊20人

職責:及時掌握並向指揮部報告現場處置和險情處理情況,盡快組織群眾撤離危險區,搶救受災群眾、幫助群眾盡快進行避讓。

(4)調查監測組:組長:邱仲亭(鄉長助理)

史寶華(鄉長助理)

成員:杜成恩、韓豐清、宋有林

職責:調查、核實災情,組織監測、預測災害發展趨勢和潛在威脅,提出應急對策和措施。

(5)後勤保障組:組長:馬良寧(組織委員)

毛玉營(政府副鄉長)

成員:杜成湖、張翠傑

物資專用車一輛。

職責:安置撤離群眾,解決撤離群眾急需物資供應,(制定群眾撤離路線;准備好一定數量的急救包、手電筒、雨衣、雨鞋;整理各部門聯系電話;安排車輛、司機隨時待命車輛加滿油)做好安置點災民的思想疏導工作。

(6)醫療衛生組:組長:鄭桂彬(政府副鄉長)

成員:於克勇、張永成

救護車一輛。

職責:組織醫療隊進行搶救傷員,提供所需葯品和醫療器械,防止疾病暴發。

(7)治安保衛組:組長:王永民(紀檢書記)

陸忠民(派出所所長)

成員:於存水、張文江、韓朝民

職責:負責封閉公路,維護車輛秩序,災區社會治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8)宣傳報道組:組長:董永利(宣傳委員)

成員:劉振新、史曉嬌、付文輝

職責:及時發布有關搶險救災信息。

(三)演習實施程序

史家營鄉曹家坊村泥石流隱患點,因連續受降雨和強降雨影響,今天早上山體局部發生小滑塌,河谷內水量加大,據氣象部門預報,強降雨天氣還將持續,極易引起大面積泥石流,直接危及下方15戶、52人生命財產安全。情況十分緊急!

演習過程

鄉政府會議室:指揮部成員和會議代表在會議室集中開會。在會議討論其他話題時,史家營鄉曹家坊村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員宋有林電話向牛副鄉長報告災情:牛副鄉長,我是史家營鄉曹家坊村宋有林,我村後山出現泥石流緊急情況,昨天夜裡降暴雨,山體前緣的堆積物局部發生小滑塌,發生大面積泥石流的各種徵兆比較明顯,直接威脅我村下方15戶52人生命財產安全。牛副鄉長:「你繼續做好監測工作,要密切關注情況的發展,並做好組織人員撤離准備,我們馬上向上級匯報,並派人到現場協助你們」。牛副鄉長掛斷電話後,按照預案的要求通知相關部門,立即到防汛指揮部召開緊急會議。霍鄉長:「防汛指揮部緊急會議現在開始,下面請牛鄉把史家營鄉地質災害有關情況介紹一下」牛副鄉長昨天夜裡下了一場暴雨後,曹家坊村地質災害隱患點出現臨災險情,直接威脅15戶52人生命安全,已派出調查小組趕赴現場,建議啟動防災應急預案。霍鄉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第一,我同意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鄉防汛指揮部要做好重大險情搶險准備,通知人武部、應急分隊、衛生院、派出所及有關部門,做好搶險准備,要馬上組織危險區域人員撤離,組織鄉應急分隊隊員成立應急搶險組,現場由牛副鄉長任指揮,馬部長、鄭鄉長負責組織後勤保障組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王丙祿鄉長負責調查監測工作,大家立即行動。並按程序上報區防汛指揮部,必要時尋求支援。

鄉政府操場,指揮部成員和參加會議人員下樓到鄉政府門口,總指揮對參演人員進行動員。

鄉政府操場,全體人員集中出發趕赴現場

史家營鄉,調查組到達現場與村地質災害檢測員一起開展調查和跟蹤監測。

史家營鄉現場指揮部全體人員到達現場後,指揮部成員馬上在「現場搶險指揮部」集中。調查組向現場指揮部匯報當前情況:「史家營鄉曹家坊山體前緣於今天早晨發生滑塌,可能會發生大面積山體滑坡或大面積的泥石流等災害,嚴重威脅村莊下方15戶52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現場指揮部副總指揮牛副鄉長:「緊急搶險組和村幹部組織村民向安全區撤離;治安保衛組封鎖村兩頭道路交通;調查組繼續做好跟蹤監測;後勤保障組做好保障准備;醫療衛生組原地待命;各組立即行動,請馬上執行!」各組回答「是!」

指揮部緊急搶險組組長邱仲亭向應急分隊下達命令;「現在史家營鄉後山出現地質災害臨災險情,請大家執行以下任務:①兩名隊員到村莊內發布預警信號,十八名隊員和村幹部組織村民撤離到安全地帶;②其他隊員在路口設置警戒,立即執行!」應急分隊隊員:「是!」

曹家坊村 兩名應急分隊隊員帶上「禁止通行」的牌子和警戒繩跑步到村莊兩頭對道路設置警戒,調查組繼續監測。

曹家坊村 兩名應急分隊隊員到村莊內吹哨和鳴鑼發布預警信號。

曹家坊村 其他應急分隊隊員和村幹部分兩組跑步進入村莊組織村民向安全地方撤離(村民隨手帶著生活用品走出村莊,應急分隊引領村民到撤離點)。

後勤保障組向災民發放方便麵等生活必需品。

常務副總指揮報告災情情況、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情況。

指揮部 總指揮向調查組詢問泥石流情況,向防汛辦詢問氣象情況後下達命令。總指揮:「現在災情情況如何?」「現在沒有加大的趨向和明顯滑動跡象。」「氣象情況如何?」牛副鄉長:「該地區已累計降雨達80毫米,未來3小時無降雨,防汛指揮部已解除警報。」鄉長宣布演習結束。

市國土局領導點評;區領導講話。

演習過程中救援隊員沿標識牌轉移當地群眾

救災演習現場

搶險隊員組織群眾轉移

群眾轉移在臨時避災點進行登記

❻ 住建局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領導發言稿怎麼寫

健全機構,來強化地質災害自防治基礎工作。縣市、鄉鎮要成立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定期與不定期的對地質災害重點監測點和重要隱患點、公路沿線、重大建設工程區、采礦可能引發的滑坡和泥石流等區域進行巡查和排查,不留死角。督促各鄉鎮所認真執行汛期動態巡迴檢查,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早發現、早處理、早避讓、早治理。縣局、各鄉鎮所嚴格實行汛期24小時值班制、領導帶班制度、日報告制度。

❼ 全國26省份遭受洪澇災害 分別是哪些

記者從國家防總獲悉,截至7月3日統計,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受災人口3282萬人,緊急轉移148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蹤45人,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
6月30日以來,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及江淮、西南東部等地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給部分地區造成嚴重洪澇災害。其特點:一是雨區覆蓋范圍廣。降雨區域覆蓋雲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南、湖北、陝西、河南、安徽、江蘇、山東、上海、浙江、廣東、廣西等15個省(區、市),大於100毫米、50毫米的雨區面積分別達29和69萬平方公里。二是過程累計雨量大。安徽中南部、湖北東部、江蘇南部超過200毫米;最大累計點雨量安徽六安前畈480毫米、湖北黃岡張家畈460毫米,最大日雨量湖北黃岡岐亭325毫米,安徽金寨泗洲河24小時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三是中小河流洪水漲勢猛。受強降雨影響,湖北、安徽、河南、江蘇、浙江等省有91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28條河流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安徽西河、永安河、豐樂河、二郎河,湖北舉水5條河流發生超過歷史最高水位的洪水。受前期高水位疊加影響,長江、淮河和太湖水位快速上漲, 7月1,長江出現今年第1號洪水,三峽入庫洪峰流量超過50000立方米每秒;3日3時,長江下游幹流大通站水位超警,長江第2號洪水形成。7月3日8 時,太湖水位漲至4.61米,高於警戒水位0.81米;江蘇無錫、坊前等11站超歷史,其中大運河蘇州站2日10時最高水位超保0.60米,列1977以來第一位。四是部分地區洪災重。此次強降雨共造成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7省(市)163個縣687萬人受災,因災死亡14人、失蹤8人,倒塌房屋0.9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710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約91億元。湖北武漢新洲黃陂多處民圩潰口,安徽省中小河流堤防、病險和小型水庫、一般圩堤發生各類險情374處。
針對這次強降雨過程,國家防總、流域防總和有關地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強降雨防範應對工作。一是加密會商部署和督查。國家防總加密會商研判,先後發出7個緊急通知,提前做出防禦部署,對強降雨防範工作進行分類指導和重點安排,對14省(區、市)省、市、縣三級防辦和3個流域機構防辦,共67個單位進行防汛值班抽查。二是靠前指揮加強指導。災區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深入抗災一線,靠前指揮。國家防總提前派出4個工作組,在強降雨前分赴湖南、江蘇、浙江和水陽江流域協助開展防汛抗洪工作;根據雨情水情變化,及時向江蘇、安徽、山東、湖北、四川、重慶等省(市)加派8個工作組、專家組。湖北省派出22個工作組、安徽省派出5個工作組,赴各地指導防汛工作。三是及時啟動應急響應。6月30日14時,國家防總將防汛應急響應從Ⅳ級提升至 Ⅲ級,太湖防總啟動Ⅱ級響應,長江防總啟動Ⅲ級響應,淮河防總啟動Ⅳ級響應,共同應對流域汛情。湖北、湖南、安徽、江蘇、貴州4省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重慶、河南兩省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全力開展抗洪搶險工作。四是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各地積極採取措施控泄洪水,提前騰庫迎洪,科學調度水利工程。長江三峽水庫提前預泄220億立方米防洪庫容,按照30000立方米每秒的出庫流量,有效控制長江今年1號洪水,最大削峰率40%,降低下游水位1.5-2 米。6月19日入梅以來,太湖防總通過調度太浦閘和望亭水利樞紐排泄太湖洪水6.82億立方米,江蘇、浙江兩省利用長江和杭州灣口門搶排河網澇水 16.77億立方米,有效減緩了河湖水位的上漲。安徽省啟用東大圩蓄洪區,分蓄洪水2.3億立方米,減輕了巢湖防洪壓力;通過淮南磨子潭、梅山、響洪甸等水庫攔蓄洪水,削峰率分別達87%、91%和87%。湖北省防指調度水庫調泄洪水6億立方米。五是抓好險情搶護。各地加強巡查值守和險情搶護,迅速啟動軍地協同機制,科學處置潰口、決堤、脫坡、崩岸、滲流和管涌等各類險情。安徽省組織動員4萬名幹部群眾巡堤查險,累計處置險情374處,搶排澇水17.7億立方米;湖北省各地搶排澇水,各類泵站合計排水11.8億立方米。武漢市5600多名幹部群眾、武警和民兵預備役全力搶護,有效控制了多處民圩潰口險情。六是提前預警轉移。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六省(市)充分發揮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作用,及時轉移受威脅群眾,共緊急轉移 15.8萬人,避免和減少了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人員傷亡。安徽省提前轉移東大圩蓄洪區1002名群眾,無一人傷亡;湖北省多處民圩潰口,9000 多名群眾安全轉移並妥善安置。
截至7月3日統計,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942千公頃,受災人口3282萬人,緊急轉移148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蹤45人,倒塌房屋5.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與2000年以來同期均值相比,受災面積、受災人口、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分別偏少6%、33%、47%、76%,直接經濟損失偏多51%。
預計今年主汛期全國降水總體偏多,主要多雨區位於江南、江淮、黃淮、西南、東北等地,長江、松花江、淮河發生較大洪水的可能性較高,登陸台風個數偏少,但強度偏強,可能有強台風登陸我國並深入內陸。未來10天,還將有2次強降雨過程,其中2~4日,長江中下游沿江及西南東部、江淮、黃淮南部、華南西部南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5~9日,主要降雨區逐步北抬至江淮北部、黃淮中南部、西南東部等地,雨量一般為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3日8 時,今年第1號台風「尼伯特」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較常年首個台風生成時間偏晚約110天),並向我國東部沿海靠近。受其影響,7~8日,福建北部、浙江、上海、江蘇南部沿海將出現較強降雨和大風天氣過程。
受近日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中下游幹流蓮花塘至大通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3~5日將全線超警;太湖水位3日將超過保證水位4.65米,並繼續緩漲;淮河上中游幹流近日可能發生超過警戒水位的洪水。防汛形勢嚴峻。
當前,我國防汛工作已進入關鍵階段。下一步,國家防總將從最不利情況出發,從降雨和洪水的最惡劣組合著手,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全力做好各項防禦工作,進一步加強監測預警預報,密切監視雨情、水情、汛情的發展變化,滾動分析預報,強化會商研判和應急值守,科學精細調度防洪工程,做好堤防、水庫及穿堤涵閘、泵站等建築物的隱患排查,發現險情及時搶險處置。根據流域當前水情汛情以及可能發生的強降雨過程,不斷完善防禦洪水的各項措施,嚴格執行水庫調度運行計劃,留足防洪庫容,全力做好應對流域超標准洪水的准備;提前部署搶險隊伍,備足搶險物料。
各流域防總和各地防指要進一步密切溝通聯系,充分發揮流域防總的綜合協調、指揮決策作用,要著力做好山洪災害防禦、水庫安全度汛、城市防洪排澇等重點工作,及時轉移危險區群眾,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要加強與解放軍、武警部隊的溝通聯系,軍地聯動、軍民聯防,合力做好抗洪搶險救災工作。
摘自(中國網),謝謝。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