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黃光東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黃光東

發布時間: 2021-02-23 22:51:57

Ⅰ 古田縣第一中學的人才培養

建校60年來,古田一中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出色人才。在歷屆畢業生中涌現了諸如北京地質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陳慶壽,著名力學專家、北京大學力學系主任秦壽珪,中國核學會同位素學會理事、復旦大學物理二系主任葉明呂,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賴啟基,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陳則韶,廈門大學化學系主任陳祖炳,中國核工業部原子能研究員、全國鑄魂金懷獎獲得者張洪炎,北京衛星信息工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陳祖齊,國家航天工業部研究員楊長虹、黃真如、金華英,著名醫生、上海胸科醫院內科主任楊承棟、楊開汀,著名書法家、山東藝術學院藝術系主任、教授梁敬泗,飲譽海外、對生物遺傳工程技術有重大科研發明的紐西蘭科學院首席教授高益槐等一批為祖國建設和人類進步作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改革開放以來,又有諸如蘭有然、吳忠、陸開錦、盛葉舟、林墩、黃碧丹、黃朝暉、黃昭波、林燕、余小強、余雲輝、姚國良等100多位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的在不同崗位上奮發有為、頗有成就的年輕校友。在歷屆畢業生中還涌現了諸如在法卡山保衛戰中英勇牲犧的烈士、二等功臣陳守全,榮獲奧運會50米活動靶射擊銅牌和銀牌、連獲北京亞運會3枚射擊金牌的運動健將黃世平,全國勞動模範、特級教師、瑞岩小學校長蘇玉桂,光榮當選為中共十六大代表、濟南軍區160醫院副院長甘景梨等一批英雄模範人物;還有在黨政軍界任領導要職的卓榮邦、趙守箴、王繼旭、李育興、黃裕鏡、魏鑒串、包海妹、張小華、肖新建、陳春禹、黎明等校友。古田一中可謂桃李滿天下,英才遍五洲。歷任領導 陳祖澤,1912年2月生,古田大橋鎮中村人。青少年時代勤奮讀書,20歲參加全省中學會考獲取第三名。1942年秋畢業於廈門大學教育系,供職於省教育廳師范股。陳祖澤為古田縣立初級中學創始人。1943年6月,他應召回古田籌辦縣立中學,被任命為教務主任,代行校長職務,在鳳埔創辦初級中學。時值抗日戰爭艱苦年代,經濟困難,物資匱缺,祖澤提出「勞動創校」主張,要求學生帶鋤頭入學建校,並身先士卒,日夜操勞,與師生一起點桐油燈,吃糙米飯;率師生白手起家,辟操場,建校舍,學校規模初具。招收5個班200名學生於是年9月9日正式開學。1945年9月,學校遷至縣城龍首山重建校園,祖澤再次發動師生艱苦創業,建成勤業齋以作教室,並利廢修舊,把山上破屋修繕一新,作為禮堂和膳廳。
1946年初中首屆學生畢業,祖澤慮及學生到外地升學有諸多困難,即與陳贊湯商議,並聯絡社會人士討論創辦高中事宜。有賴海外僑胞和地方人士鼎力捐資創辦了私立玉田高中,於1947年2月開辦一個高一班,招生40名,由祖澤兼任校長。是年秋,華僑大廈建成,又招收一個新生班,次年報福建省教育廳立案批准。1952年,玉田高中與縣立初中合並稱為福建省古田縣中學,祖澤繼任校長至1954年9月。此期間自1949年11月至1953年3月祖澤當選為第一、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副主席。
其後,他在南平師范任數學組組長,曾獲南平市教育先進工作者稱號。1958年冬,他被錯劃為「不純分子」,開除公職,在三明和故里參加勞動生產達20年之久,直至1979年得以平反,恢復幹部待遇,作退休安置。1979-1981年復返古田一中任教師范班,1981年當選為縣政協委員,並任政協文史委員會主任,主持征編1-10輯《古田文史資料》,並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參加社會活動。 黃先修,出生於1911年1月1日,古田鶴塘村人。1936年7月畢業於福建協和大學化學系,40年代初、中期任德化縣建設科科長,1947年任福建省建設廳秘書兼第一科科長。1949年春聘為玉田高中校長。50年代初參加北上招聘團到北京任中國建材部陶瓷研究所研究員,評為三級教授,60年代兼任國家建材部硅酸鹽學會委員和《硅酸鹽研究》學術刊物編委。「文革」初期被誣為「通匪」遭受批鬥,後下放到河南「五七」幹校勞動達4年,1973年經組織落實政策平反,回原單位工作。至1988年退休。1994年4月24日病逝於北京中日友好醫院,享年83歲。先修不圖名利,熱心地方教育事業和社會工作。在解放戰爭期間,國民政府擬任其為某縣縣長,他堅辭不就,而應聘回家鄉任玉田高中校長,為時雖短而為本縣首所初創私立高中竭盡全力,多方物色聘用教師,聯絡僑胞和地方人士捐資改善辦學條件,籌劃學校管理事宜,並以其學者風范激勵教師勤奮教學,教導學生努力學習。解放初期,古田匪患猖獗,他不顧個人安危參加剿匪斗爭,曾與陳祖澤等隨同時任縣公安局長牛天福到大東一帶輾轉林間山寮,不帶槍支深入土匪穴,說服匪首黃直雲繳械投誠(後黃匪叛離再度上山為匪,1951年被鎮壓)。
先修愛國愛鄉。50年代以來,他長期在北京工作,致力陶瓷研製;同時心繫故土,對家鄉赴京來訪者竭誠相待,歷年縣領導赴京召開多次同鄉聯誼會,他都不辭年邁體弱,熱心參加會議,為家鄉的變化感奮不已。先修潛心科研,在陶瓷研製方面卓有建樹,享受國務院頒發的專家津貼。 閻平,1917年1月生,山東省諸城縣人。1937年高中畢業,40年代曾任小學校長、華東支前司令部會計股長等職,1947年兩次榮立二等功,解放戰爭期間獲得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紀念章,1949年入黨,曾任黨支部書記、總支書記等職。1953-1957年任古田一中副校長、校長,其後在邵武中學、建陽師范任校長,1960年評為南平專區教育先進工作者,1963年重返古田一中任校長,1965年在「四清」運動中蒙受不白之冤而非正常亡故。
閻平先後在古田一中任校長8年,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知識分子政策。50年代,他重視教師思想改造,培養骨幹,在教師中發展黨員,建立校黨支部。1957年反右斗爭雖受擴大化影響,使一些教師受批鬥,但均未定為右派分子,仍以教師待遇量才使用。
60年代前期,他依照上級整頓教育精神,大力抓學校管理和教研教學工作,成立校務委員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多方設法調進一批大學本科學歷的新教師,悉心培養骨幹教師,組建學科教研組,定期開展活動,他還經常深入各組了解情況。同時,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建圖書館,購圖書,蓋過雨亭,築校圍牆,修整操場,為實驗室添置儀器、配備新桌椅,發動師生植樹種果,綠化校園。他關心教師,設法為分居異地的教師解決調動問題,幫助未婚的年輕教師牽線找對象,還為新婚教師主持婚禮;他愛護學生,臨近高考之時,他常帶醫務人員,高三老師到學生宿舍巡查,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他治校3年,學校面貌有很大改觀,高考成績顯著提高。 申慶余,1921年月生,山西沁縣人,高中學歷。系中共老黨員,解放初期參加南下工作團到福建,50年代曾任中共浦城縣委副書記,1958-1962年調任古田一中校長,1964-1968年任中共古田縣委副書記,1970-1973年任古田縣革委會副主任,其後離休。
慶余任古田一中校長伊始,適逢1958年校址隨城搬遷至新城。為盡快完成遷校任務,他全力以赴動員、組織師生發揚勤工儉學精神,安排高一、高二年段學生組成先遣隊駐扎新校,開辟道路,修整校園,隨即組織全校師生用肩扛車拉,往返於新舊城途中,僅7天時間就完成舊校一切物件的搬遷,使學校如期復課。在那「大躍進」年代,他難免受「盲目求快」形勢和「高指標」、「浮誇風」的影響,提出「日產10噸鐵」和「畝產萬斤稻」、「萬斤薯」口號,積極組織師生挑燈夜戰,大煉鋼鐵,大搞「萬斤稻」、「萬斤薯」實驗田;在教學上為了彌補被勞動佔用的時間,片面追求進度,搞單科獨進,雙科並進,大放教學「衛星」,結果教學質量下降,學校被取消省重點中學資格。60年代初,他反思如此辦學違反教育規律,決意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指引下,他一方面妥善堅持勤工儉學活動,大力組織師生養豬種菜以克服物質困難;另方面大力抓教育整頓,經常巡視課堂教學,到教研組與教師談心,關心教師思想生活,虛心徵求意見,並為在「拔白旗」、「反右傾」斗爭中錯挨批鬥的教師恢復名譽。從而調動了教師積極性。他重視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學生團隊組織建設,召開各種學生會議,勉勵青少年走又紅又專道路。經過2年努力,教學質量復又上升,高考取得好成績,各項工作穩健發展,學校恢復了省重點中學資格。
慶余任縣領導工作期間,廉潔勤政,秉公辦事,深入群眾,積極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努力執行上級和縣委的工作部署,為古田經濟和各項事業發展作出較大貢獻。
「文革」初期,他被列為「走資派」首當其沖挨批鬥,但他堅持黨性原則、拒不承認強加予他的罪名,亦不揭發他人所謂問題而被造反派關押於「學習班」,至1970年才恢復工作。1973年離休後,他回原籍安度晚年。 林永棟,1933年4月生,古田灣口村人。1945年在古田縣中讀書,1951年入伍,1956年入黨,先後當過農民、戰士、文書、收發員、保密員、秘書、政治助理員,1962年畢業於福建省級機關業余大學中文系,大專學歷。1963-1972年8月在福州九中、十中任政治教員。1972年9月任古田一中政治教員,1975年-1980年任校革委會副主任、主任。期間,在1976年初「反擊右傾翻案風」中受沖擊批鬥,他堅定不屈,堅持黨性原則。1980年9月調任玉田中學政治教員,並兼任縣政治教研會會長,1988年評為中學高級教師。199年月病逝。
林永棟在古田一中主持校政期間,正值「文革」剛結束之後,百廢待舉。他首先致力抓整頓校風、校紀,恢復和建立各項規章制度,以扭轉學風。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根據當時學生讀書少,程度參差,他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因材施教,既注重抓提高教學質量,又強調加強對差生補缺補漏,促進其努力上進。經2年努力,80屆畢業生高考成績有較大面積提高。他積極貫徹落實黨的有關方針政策,為平反冤假錯案做了不少工作,1978年組織召開追悼會,為在「四清」運動和「文革」期間受害致亡的前校長、教導主任和教師平反昭雪;並澄清了一些教師的歷史問題。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和教學環境,他竭力奔波,敦促興建了學校首座磚混結構實驗大樓,並利用暑期組織師生在學校圍牆外修路1條,既便利校鄰村莊群眾行走,又堵住了校外群眾長期從學校後門通行的道路,使學校安全保衛工作有了保障。
林永棟學有所長,在政治教學方面成績突出。他努力學習政治理論,業務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並帶動學科教師開展教研和教改活動,早在80年就進行「三段教學法」教改試驗,並從理論上進行總結,寫出的《啟發式教育與自我教育》文獲全國德育科研論文二等獎。多年來所寫40餘篇教學論文發表於省級和全國性刊物,其中獲全國三等獎2篇,獲省級獎5篇。 葉茂岩,1923年12月生,福建仙游縣楓亭鎮人。1948年7月畢業於國立廈門大學政教系,1948年4月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59年入黨。1949-1948年在楓亭職業學校任教,1949-1952年相繼在晉江縣文教科、省委幹部學校、省委土改工作隊、省委三反學習委員會等單位工作和學習,1952-1980年輾轉在古田三中、二中、四中、十中學校任教務主任、校長等職;1980年9月調任古田一中校長,至1985年1月離休。其間,曾當選為縣人民委員、縣人民代表、縣政協常委。
葉茂岩任職古田一中校長正值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改革開放初始時期,撥亂反正,百廢待舉。茂岩以其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經驗和廉正,寬厚的作風,積極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各項政策,清除「左」的影響和干擾,調整校領導班子,調動教師積極性,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秩序日趨穩定,教學逐步走上正常化軌道,教育質量逐年提高,連續幾年古田一中高考成績從落後躍居全區前列。1981年校黨支部被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1982年學校被地區評為先進教育單位。 劉琦,1944年9月生,福建永春縣人。1967年7月畢業於福建師范學院數學系,1968年在部隊農場鍛煉,1970-1983年相繼在鳳埔中學、平湖中學和玉田中學任教。1983-1984年任玉田中學副校長。1984-1989年任古田一中校長。1989年調往廈門一中任副校長,後又應聘任廈門一所新辦的英才私立中學校長。系中共黨員,曾任中共古田縣委委員。為中學高級教師,曾被評為縣先進知識分子。
劉琦在古田農村中學執教10餘年,長期兼任班主任和數學教研組組長,多年擔任高中畢業班教學,以其堅實的專業基礎和鑽研精神,授課因材施教,深入淺出,積累有較豐富經驗,教學有特色、有水平,任教班級數學成績有明顯提高,受到學生和家長好評;擔任班主任工作責任心強,深入偏僻山村家訪,注意做過細思想工作,有一學生面臨高中畢業思想包袱沉重,寫下遺書,通過耐心開導,避免了事故發生,不少學生在他的教育下,轉變了思想,進步很快,他還積極組織開展教研組活動,探討教研教改問題,堅持辦好數學園地,舉辦數學講座和競賽,並在任縣數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期間,參與編寫初、高中畢業班復習資料和《高中數學基礎練習》等材料,供學生使用。
劉琦主持古田一中校政期間,更是發揮才幹,銳意進取。他抓住改革開放機遇,發動企事業單位和社會人士捐資助教,改善辦學條件,使學校面貌大有改觀,1985-1987年學校連續4年獲省綠化紅旗單位稱號;他大膽管理,工作認真負責,深入細致,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鼎力革新,任用骨幹教師,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抓好教學改革和常規教學,學校各項工作有較大發展。1985年起學校先後獲省、地、縣文明單位和省教育先進單位等稱號。 黃益盟,1944年12月生,古田松吉鄉浣溪村人。1966年入黨,196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生物系。是年至1970年在部隊農場鍛煉,1970-1976年任福安城關中學教員,1976-1981年先後任泮洋中學教員、副校長。1981年至1986年相繼任古田一中教務處副主任、副校長,1988年評為中學高級教師。1986-1989年任縣教育局副局長。1989-1997年5月任古田一中校長。先後被選為縣第八、九屆人大代表、縣第七、八屆政協委員、常委;還先後被聘為寧德地區中學教師中級職稱評委會副主任、福建省中學高級教師評委會委員;被評為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教師,獲省莊重文優秀校長獎。1997年5月調任漳州市第三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至今。期間被聘為漳州市中學教師中級職稱評委會主任、漳州市教師資格認定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黃益盟執著於教育事業的追求,他以模範共產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起表率作用。70年代末在泮洋中學任教期間,他始當班主任,以其一絲不苟作風,敢抓敢管,耐心引導學生,使所帶班級面貌有很大改變,在年段、學校處於先進地位,後為學校主要負責人,並兼任三門功課教學,他以身作則,注意用教育理論指導工作,團結全體教師齊抓共管,使泮洋中學從亂到治,1979年該校第二屆28個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錄取於大學本科2人,中專3人,名列當時農村中學前列。在古田一中任教務處副主任和副校長期間,他分管教學工作,積極倡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開展教改實驗,經常下班聽課,與教師探討教研問題,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使學校教學質量逐步上升,1985-1986年高考成績名列地區前茅,學校成為全省40年重點中學之一。在古田縣教育局任職期間,他分管人事,思想政治教育、紀檢、中學管理等方面工作,任勞任怨,顧大局,講原則,為穩定教師隊伍,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黃益盟任古田一中校長期間,以「凡是要求教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為行為准則,身體力行,克己奉公,開拓進取,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注重學生德智體美音全面發展,在團結、帶動校班子成員、完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健全學校規章制度、優化課堂教學,建立教學教研信息交流網路和現代化教學管理等方面,嘔心瀝血,努力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領導的藝術性,使學校各項工作不斷躍上新的台階。1993年,古田一中通過省二級達標學校驗收,1997年成為全省22所省一級達標學校之一,1989-1997年8月年間,學校高考上省專線以上人數次居全區第一,學校先後獲省文明學校、省普通中學教學常規管理先進集體等項省級榮譽稱號。 胡嘉謀,1956年12月生,古田縣城關鎮人。1980年7月畢業於寧德師專化學系,分配在古田一中任化學教員,兼任班主任,1982-1987年,相繼被評為校先進教師、地區教壇新秀和優秀青年教師,並通過課余刻苦學習,完成福建師范大學化學系函授本科學業。1990年入黨,1992年評為中學高級教師,1994年任副校長,1998年任校長,並被評為省特級教師,還先後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青年化學獎、省中小學德育先進工作者、寧德地區拔尖人才、閩東十佳科技人才等稱號。
胡嘉謀在教師隊伍中出類拔萃。他朝氣蓬勃,好學上進,一步一個腳印。學生時代就努力學習,品學兼優,任教那一天起就銳意進取,勇挑重擔,連任高三畢業班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不斷學習教育理論,總結教學經驗。10餘年來,積累了幾十萬字教學卡片,堅持精心備課寫教案,課後還寫後記,潛心於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和教學質量的研究,逐步形成自己嚴謹靈活的教學風格。他具有堅實的專業基礎,業務水平高,課堂教學善於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大膽進行教改實驗,注意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所任高中畢業班教學,以優異的學科成績贏得歷屆學生、家長和全校教師的欽佩。他還多次參加省、地、縣質檢命題編寫工作,有60餘篇論文在各級刊物發表或獲全國、省、地優秀論文獎。並主編或參編化學參考書20多本。
胡嘉謀擔任古田一中校長以來,既發揚歷任校長克已奉公、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又勇於開拓進取,向更高的目標攀登。面向新世紀,為爭創進入全國千所示範性高中行列,他提出「建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以自勉,並激勵教師,帶動全校教職員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為先、教學為本,育人為主」的辦學思想,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深入開展整體構建德育體系實驗,形成良好校風;啟動「名師」、「培青」工程,通過目標管理、激勵管理、制度管理、民主管理,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教學過硬的師資隊伍;同時,致力完善辦學條件,實施教改教學興校策略,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優化課堂教學,推進素質教育,促使辦學質量更上一層樓。2000年,學校高考上線人數再次蟬聯全區第一,高中會考成績遙居全區前列,中考成績再創新高,學校德育課題整體構建體系實驗獲全國三等獎,還先後獲25項省級榮譽和9項地區(市)級榮譽。所有這些無不凝聚著這位年輕的省特級教師校長的赤子之心。 古田一中化學教研組有教師16名,其中特級教師1名(胡嘉謀校長),高級教師5名分別為:蘇光東主任(寧德市學科帶頭人,省骨幹教師)、劉雲彬主任(寧德市學科帶頭人)、林紹清組長、謝桂容老師、魏宜貿老師,一級教師5名。他們中有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省市優秀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省級骨幹教師,市學科帶頭人,市級教壇新秀等。化學組是一個團結協作,作風優良的集體,老教師富有經驗、樂於奉獻,青年教師踏實肯干、富有朝氣,新老教師密切配合,為學校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二十多年來,化學組在教育教學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省市都享有盛譽,高考成績在地區名列前茅,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也連年奪魁(其中2003屆學生鄭弢獲全國一等獎並保送到北京大學化學系深造)。
化學組勇於探索,不斷創新,教研氣氛濃厚,在深化課改提高教學質量中不斷創造佳績。由於全組教師的共同努力,自2004年學校開展評選先進教研組活動以來,化學組連續四年獲得先進教研組稱號。 體圖音教研組有教師12人,組長;江建忠(已故),組員;陳祖明、黃昭星、游葉欽、蘭鯤、卓佳康、林傑才劉春宵(美術)、林志勇(美術)、謝平凡(音樂)、姚正曉(音樂),其中高級教師5人。這是一支充滿活力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隊伍。全組教師團結協作,勤奮拼搏,多年來,為古田一中的體育、藝術發展作出貢獻。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撰寫教育教學論文,近年來,教師在各級各類刊物發表或交流文章50餘篇,國家級刊物發表4篇,省級5篇。全組教師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有田徑隊、籃球隊、舞蹈隊、美術興趣小組,他們在國家、省、市級比賽上取得佳績為學校增光。
學校地址: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新城鎮614路456號

Ⅱ 褚寶增的所獲教學與詩詞等榮譽

1、全國地礦系統橋牌比賽冠軍·褚寶增 高曉偉 常榮生 楊建國 陳開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1988
2、校青年教師講課評比三等獎·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1994
3、校第五屆「地光杯」足球賽冠軍計算機系隊主教練·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1996
4、校第三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三等獎·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0
5、指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北京地區二等獎·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0
6、校第一屆「我愛我師」十佳優秀教師·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1
7、校第一屆「足協杯」足球賽冠軍信息工程學院隊主教練·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1
8、校優秀輔導員·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1
9、校第二屆「我愛我師」十佳優秀教師·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2
10、校教學優秀一等獎·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3
11、校第三屆「足協杯」足球賽冠軍信息工程學院隊主教練·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3
12、校第三屆「校慶杯」辯論賽冠軍信息工程學院隊主教練·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3
13、校第三屆「我愛我師」十佳優秀教師·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3
14、校第十一屆「地光杯」足球聯賽最佳教練·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3
15、校教學成果特等獎·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4
16、校第四屆「我愛我師」十佳優秀教師·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4
17、校第五屆「我愛我師」十佳優秀教師·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5
18、校第十四屆「地光杯」足球聯賽優秀主裁判·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6
19、北京八大學院辯論賽冠軍中國地質大學隊主教練·褚寶增·2007
20、校教學優秀二等獎·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8
21、校教學優秀一等獎·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9
22、全國「新中國60年國慶及大閱兵題賀」大賽二等獎·褚寶增·中國詩書畫研究會·北京華夏書香文化發展中心,2009
23、「新中國德藝雙臻藝術家」稱號·褚寶增·中國詩書畫研究會,2009
24、校第八屆「我愛我師」十佳優秀教師·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09
25、校優秀社團指導老師·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10
26、全國「寅虎詠春」詩書畫印四絕大賽詩詞類唯一金質獎·褚寶增·中國詩書畫研究會·中華詩詞文化研究所·河南省古風詩書畫院,2010
27、全國「山水情懷」詩書畫邀請賽金質獎提名(佳作獎)·褚寶增·「山水情懷」全國詩書畫邀請組委會,2010
28、校第九屆「我愛我師」十佳優秀教師·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2011
29、全國「玉兔迎春」詩書畫印四絕大賽詩詞類一等獎·褚寶增·「玉兔迎春」第二屆全國詩書畫印四絕大賽組織委員會,2011
30、中國地質大學「地光杯」足球聯賽二十年特殊貢獻獎·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學生會,2011
31、全國「詩國·中華詩詞」創作優秀獎·褚寶增·詩國社,2011
32、「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當代90位傑出詩詞家」稱號·褚寶增·中國當代文化促進會,2011
33、指導美國數學建模大學生競賽國際二等獎.Baozeng Chu(Wenyi Qiu,Yi Chen,Yangze Song).美國數學與應用學會,2012
34、全國「金龍吟春」詩書畫印四絕大賽詩詞類二等獎.褚寶增.「金龍吟春」第三屆全國詩書畫印四絕大賽組委會,2012
35、校第十屆「地載學體,質蘊師恩」我愛我師十佳優秀教師.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團委、學生會,2012
36、校教學成果一等獎(基於地學人才培養的數學建模教學改革體系建設與實踐). 褚寶增、黃光東、陳兆斗、鄭勛燁、廉海榮.中國地質大學,2012
37、校教學成果三等獎(本科公共基礎數學課教材的改革與實踐).褚寶增、王翠香、王祖朝、吳飛、 鄧燕.中國地質大學,2012
38、校教學成果三等獎(《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王翠香、褚寶增、吳飛、王錫祿、趙俊芳.中國地質大學,2012
39、指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北京地區甲組二等獎.褚寶增(學生:張子陽 何彬 張曉瑋).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2012
40、指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北京地區甲組一等獎.褚寶增(學生:翁傳欣 毛滔 韓穎慧).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2012
41、全國「梅花報春」詩書畫印四絕大賽詩詞類二等獎.褚寶增.「梅花報春」第四屆全國詩書畫印四絕大賽組委會,2013
42、指導美國數學建模大學生競賽國際二等獎.褚寶增.美國數學與應用學會,2013
43、北京市海淀區人大常委會2012年度優秀信息員.褚寶增.海淀區人大常委會研究室,2013
44、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教學名師.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
45、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優秀社團指導老師.褚寶增.共青團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委員會,2013
46、校第十一屆「地載學體,質蘊師恩」我愛我師十佳優秀教師.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學生會,2013
47、全國「黃河魂.中國夢」詩詞藝術大賽二等獎.褚寶增.河南省古風詩書畫院,2013
48、優秀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信息員.褚寶增.中央統戰部六局,2013
49、校第十二屆「地載學體,質蘊師恩」我愛我師十佳優秀教師.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團委、學生會,2014
50、全國「王者之香」蘭花詩書畫專題大賽詩詞類銀獎.褚寶增.中華詩詞文化研究所.河南省古風詩書畫院.詩詞家編輯部,2014
51、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師德師風優秀教師及管理、服務育人先進工作者.褚寶增.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宣傳部,2014
52、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拖拉機撲克大賽冠軍.褚寶增 黃光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會,2014
53、指導美國數學建模大學生競賽國際二等獎.Baozeng Chu(Rong Mao,Suisui Chen,Jiayue Yang).美國數學與應用學會,2015

Ⅲ 褚寶增的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

18、褚寶增.地質領域科技基礎性工作數據資料集成與規范化整編.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2014-01
17、褚寶增 趙俊芳 王翠香 黃光東 耿鳳傑 李明霞 薛濤. 以數學思維提升現代地學人才創新能力的教學研究. 北京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2013-10-31
16、褚寶增.服務於現代地學人才培養的數學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項目.2013-06
15、褚寶增 王祖朝 鄭勛燁 郭翠平 鄧燕 王錫祿 趙琳琳.在大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升學生認知社會能力的研究與實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務處.2013-03
14、褚寶增 王祖朝 王翠香.非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數學學位課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院.2013-01
13、李明霞 褚寶增.熱通量數值重構的高精度和自適應有限元演算法.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優秀教師項目.2012-09
12、廉海榮 褚寶增 王玉鵬.不連續微分系統的定性分析,數值模擬及其應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內基金.2011-02
11、廉海榮 褚寶增 王玉鵬.奇異泛函微分方程邊值問題的定性分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內基金.2011-02
10、廉海榮 褚寶增 趙琳琳.《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研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01
9、王翠香 褚寶增.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務處.2009-11
8、褚寶增 段岩.大慶油田勘探計劃投資管理系統研究.企業委託.大慶油田.2007-10-1
7、何勇強 褚寶增.北京市人口、資源、環境硬約束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分析.事業委託.北京市21世紀議程工作辦公室.2006-10-10
6、褚寶增.孔店南部地區孔店組沉積體系研究.企業委託.中石油東方公司.2006-8-22
5、黃維平 褚寶增 於磊.計算機集群技術.企業委託.中原油田.2003-3-16
4、褚寶增.國內外煤層氣勘探開發現狀調研.企業委託.中石化.2003-10-16
3、褚寶增 姚國清 何勇強 陳堅 陳准.衛星圖象三維處理技術.企業委託.中原油田.2003-3-16
2、褚寶增 段岩 陳昭年.大慶柴北緣油氣運聚綜合研究(c).企業委託.大慶油田.2001-3-16
1、王祖朝 褚寶增 張玉娟.高等數學CAI課件.行業基金.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務處.2000-3-16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