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王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王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時間: 2021-02-23 21:01:28

A. 2010年河北專接本動畫專業具體考得什麼

2010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專接本考試專業課考試用參考教材目錄
院校名稱 專業名稱 專業課考試科目
課程名稱 大綱、教材名稱 主編 出版社
聯合考試 體育教育 人體解剖學 人體解剖學 體育院系統編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體生理學 人體生理學 王步標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學校體育學 學校體育學 舍欽昌 高等教育出版社
音樂學 音樂理論(和聲、樂理) 基本樂理通用教程 李重光 高教出版社
初級和聲教程 楊通八 高教出版社
和聲通用教程 祁光路 上海音樂出版社
主項
播音與主持藝術 播音基礎理論 實用播音教程1-4冊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新聞采訪與寫作 新聞采訪學 藍鴻文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聞寫作教程 劉明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播音基本技能
美術學 色彩
創作
動畫 速寫
命題創作
藝術設計 速寫
色彩構成設計
聯合命題 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 國際貿易實務 《國際貿易實務》(第三版) 黎孝先 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國際金融 《國際金融》 (第三版) 劉舒年 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金融學 證券投資分析 《證券投資分析》 楊兆廷、封文莉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貨幣銀行學 《貨幣銀行學》 黃達 中國人民出版社,2000年
財務管理 初級會計學 會計學基礎 宋紹清 重慶大學出版社
管理學原理 管理學 孫班軍 科學出版社
工程管理 管理學 《管理學》(第一版) 徐國華 清華大學出版社
建築施工 《建築施工》 趙志縉 同濟大學出版社
工商管理 管理學原理 管理學 孫班軍主編 科學出版社
市場營銷學 市場營銷通論 郭國慶 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會計學 會計學 《會計學》 崔國平、王利娜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
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 荊新、王化成、劉俊彥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五版
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郭愛英 科學出版社,2007年8月修訂版
管理學原理 管理學 孫班軍 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市場營銷 市場營銷學 《市場營銷學》(第三版通用版) 晁鋼令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
消費者行為學 《消費者行為學》(07年版) 王曼 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管理學 《管理學》(第一版) 徐國華 清華大學出版社
管理信息系統 《管理信息系統》(第四版) 薛華成 清華大學出版社
聯合命題 專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路 電路(第四版) 邱關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三版) 童詩白 高等教育出版社
電子信息工程 電路 電路(第四版) 邱關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三版) 童詩白 高等教育出版社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路 電路(第四版) 邱關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三版) 童詩白 高等教育出版社
自動化 電路 電路(第四版) 邱關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三版) 童詩白 高等教育出版社
給水與排水工程 水力學 水力學(上冊) 龍北生 中國建工出版社
水處理工程 水處理工程技術 呂宏德 中國建工出版社
化學 分析化學 分析化學(第二版) 武漢大學 高教出版社
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上、下) 東北師大等校編 高教出版社
無機化學 無機化學(上、下) 武漢大學等校編 高教出版社
化學工程與工藝 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 張法慶 化學工業出版社
物理化學 《物理化學》 王振琦 化學工業出版社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 吳玉亮 化學工業出版社
機械設計基礎 機械設計基礎 陳立德 高等教育出版社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微機原理與介面(含匯編語言)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第三版) 鄭學堅 清華大學出版社
C語言程序設計 《C程序設計》(第二版) 譚浩強 清華大學出版社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流體力學 流體力學泵與風機(第四版) 蔡增基等 中國建工出版社(1999)
傳熱學 傳熱學(第三版) 楊世銘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教育技術學 教育技術學導論 教育技術學導論 黃榮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電視教材編導與製作 電視教材編導與製作 李運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計算機輔助教育 計算機輔助教學 師書恩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小學教育 現代教育學 現代教育學 扈中平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 陳琦、劉儒德 北師大出版社
生物科學 植物學 植物學上、下冊(第二版) 吳國芳、陸時萬 高教出版社
動物學 普通動物學(第三版) 劉凌雲 高教出版社
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 張麗萍 高教出版社
食品科學與工程 食品微生物學 食品微生物學 賈英民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食品工藝學 食品工藝學 趙晉府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第二版)
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分析 數學分析(上、下) 華東師大 高教出版社
高等代數 高等代數(第三版) 北京大學 高教出版社
解析幾何 解析幾何(第三版) 呂林根等主編 高教出版社
通信工程 電子技術基礎(模擬、數字) 《電子技術基礎(模擬、數字)》(第四版) 康華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第五版) 樊昌信 國防工業出版社
土木工程 結構力學 結構力學教程(上)2001第一版 龍馭球 高等教育出版社
聯合命題 專業 土木工程 砼結構基本原理 《混凝土結構》上冊(第二版) 東南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合編 建工出版社
物理學 力學 力學 漆安慎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杜嬋英
熱學 熱學 秦允豪 高等教育出版社
電磁學 電磁學(上、下) 趙凱華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熙謀
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修訂版) 彭髯齡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西方心理學史 西方近代心理學史 高覺敷 人民教育出版社
動物醫學 動物生物化學 動物生物化學 周順武主編(第三版) 中國農業出版社
家畜生理學 家畜生理學 陳傑 中國農業出版社
農學 遺傳學 遺傳學 朱軍浙江大學(第三版)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作物栽培學 作物栽培學各論 王樹安 中國農業出版社
園林 園林制圖 園林制圖(第二版) 馬小燕 氣象出版社
花卉學 花卉學 劉燕 林業出版社
園藝 植物生理學 植物生理學(第六版) 潘瑞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遺傳學 遺傳學 朱軍浙江大學(第三版)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法學 法理學 法理學(面向21世紀教材) 張文顯 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法學 民法學(面向21世紀教材) 魏振瀛 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漢語言文學 現代漢語 現代漢語 黃伯榮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文學(古代、現代) 中國文學史 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錢理群 北京大學出版社
文學理論 文學理論教程 童慶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歷史學 世界近現代史 世界史-近代史編(上下) 吳於廑等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史-現代史編(上) 吳於廑等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近現代史 中國近代史 李侃 中華書局出版社
中國現代史 王檜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學原理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第四版) 李秀林 人大出版社
鄧小平理論概論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田克勤 高教出版社
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學 學前教育學 黃人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兒童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心理學 劉金花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醫學檢驗 生物化學檢驗 《生物化學檢驗》(第2版) 李萍 人民衛生出版社
微生物學檢驗 《微生物學檢驗》(第2版) 劉運德 人民衛生出版社
免疫學檢驗 《免疫學檢驗》(第2版) 呂世靜 人民衛生出版社
臨床檢驗基礎 《臨床檢驗基礎》(第2版) 羅春麗 人民衛生出版社
護理學 生理學 生理學 (五版) 鍾國隆 人民衛生出版社
病理學 病理學 (五版) 和瑞芝 人民衛生出版社
人體解剖學 人體解剖學(五版) 吳光國 人民衛生出版社
臨床醫學 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五版) 潘文干 人民衛生出版社
聯合命題 專業 臨床醫學 人體解剖學和組織學 人體解剖學與組織學(五版) 竇肇華 人民衛生出版社
中西醫臨床醫學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21世紀教材) 李德新 人民衛生出版社
人體解剖學與組織學 人體解剖學(第五版)上篇 竇肇華 人民衛生出版社
英語 綜合英語 新編英語教程(1-2) 李觀儀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聽力 英語聽力入門(1-4) 張民倫 華東師大出版社
泛讀 新編英語閱讀 董啟明 世界圖書出版社
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 新聞史論 《新聞學概論》《中國新聞傳播史》 李良榮、方漢奇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新聞業務 《新聞采訪學》 藍鴻文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旅遊管理 旅遊學 旅遊學(第二版) 李天元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管理學原理 管理學基礎 楊祥生、劉文華 科學出版社(2004.8第一版、2006第二版)
地理科學 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第二版) 趙榮、王恩涌、張小林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第四版) 伍光和、王乃昂、胡雙熙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地圖學原理 地圖學原理 馬耀峰、胡文亮、張安定等 科學出版社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第二版) 趙榮、王恩涌、張小林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第四版) 伍光和、王乃昂、胡雙熙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地圖學原理 地圖學原理 馬耀峰、胡文亮、張安定等 科學出版社
廣告學 廣告學概論 現代廣告通論(第二版) 丁俊傑、康瑾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廣告策劃 廣告策劃 黃升民、段晶晶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傳播學 傳播學教程 郭慶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河北農業大學 制葯工程 微生物學 微生物學(第二版) 黃秀梨 高等教育出版社
細胞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第三版) 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 高等教育出版社

水產養殖學 水化學 水化學 陳佳榮 中國農業出版社
魚類學 魚類學 葉富良 高等教育出版社
植物保護 普通植物病理學 普通植物病理學(第三版) 許志剛 中國農業出版社
普通昆蟲學 普通昆蟲學(第二版) 彩萬志 中國農業大學
防災科技 學院 勘查技術與工程 工程地質學概論 工程地質學概論 李智毅 楊裕雲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4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張力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石家莊學院 教育學 簡明中國教育史 簡明中國教育史 王炳熙 北師大出版社(2007)
外國教育史綱要 外國教育史綱要 諸慧芳 人教出版社(2003)
現代教育學 現代教育學 扈中平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北華航天 工業學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 張定華 高等教育出版社
機械設計基礎 機械設計基礎 范順成 機械工業出版社
河北工程 大學 水利水電工程 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學 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學 河海大學等四校合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0)
建築材料 建築材料(第四版) 武漢大學、李亞傑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
邢台學院 文秘教育 秘書學 秘書學概論 陸瑜芳 復旦大學出版社
文書與檔案管理 文書學 王健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版)
邢台學院 文秘教育 文書與檔案管理 檔案管理學基礎 張虹、姬瑞環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秘書寫作 應用寫作 裴顯生、王殿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石家莊經濟學院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學 行政管理學 徐彥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管理學原理 管理學 孫班軍 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唐山師范 學院 漢語言文學(高級涉外文秘) 秘書學理論與實務 秘書學概論 陸瑜芳 復旦大學出版社
秘書寫作 秘書寫作 楊元華 復旦大學出版社
公共關系學 公共關系原理與實務 張玲莉 高等教育出版社
河北北方 學院 動植物檢疫 動物生物化學 動物生物化學 周順武主編(第三版) 中國農業出版社
家畜生理學 家畜生理學 陳傑 中國農業出版社
植物科學與技術/種子科學與工程 植物生理學 植物生理學(第六版) 潘瑞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遺傳學 遺傳學 朱軍浙江大學(第三版)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針灸推拿學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21世紀教材) 李德新 人民衛生出版社
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 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第五版)上篇 竇肇華 人民衛生出版社
河北傳媒 學院 表演 表演理論基礎 表演心理學 李錦雲 世界圖書出版社
戲劇表演基礎 梁博龍、李月 文化藝術出版社
表演基本技能
廣播電視編導 電視畫面編輯 電視畫面編輯 何蘇六 中國廣播學院出版社
廣播電視概論 電視概論 張雅欣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攝像藝術 影視攝影 劉永泗 遼寧美術出版社
攝影 廣播電視概論 電視概論 張雅欣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影視剪輯 電視畫面編輯 何蘇六 中國廣播學院出版社
攝影基礎 攝影技藝教程 顏志剛 復旦大學出版社(第五版)
攝影構圖 孔祥竺 遼寧美術出版社
華北科技 學院 安全工程 系統安全工程 系統安全工程 汪永輝 天津大學出版社
安全管理學 安全生產管理知識 劉鐵民主編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08年4月
河北科技 大學 制葯工程(化學制葯方向) 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 張法慶 化學工業出版社
物理化學 《物理化學》 王振琦 化學工業出版社
河北金融 學院 保險 保險學 保險學 劉子操 劉波 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年
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新世紀高校保險學專業系列教材) 許瑾良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
河北建築 工程學院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電路 電路(第四版) 邱關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三版) 童詩白 高等教育出版社

B. 瓊東南盆地新近紀構造沉降特徵對BSR分布的影響

李勝利1,沙志彬2,於興河1,叢曉榮1,姜龍燕1,方競男1,王建忠1

李勝利(1971一),男,副教授,主要從事油氣勘探開發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1.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北京100083

2.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廣州510760

摘要:瓊東南盆地陸坡深水區有比較明顯的BSR(似海底反射)分布區,且多分布在晚中新世以來的地層中。由於BSR是識別天然氣水合物存在與否的重要地球物理參考標志,而構造變動是影響其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通過對瓊東南深水區424口虛擬點的單井盆地模擬數據分析,計算總沉降量與負載沉降量,進而求取各地質時期構造沉降量與沉降速率的方法來探討新近系構造沉降史與BSR間的關系。研究表明:瓊東南盆地深水區晚中新世以來,受紅河走滑及區域性幔源基性岩漿噴發活動影響,以5.3 Ma和1.8 Ma為界,存在3期構造沉降加速過程,尤以更新世(1.8 Ma以來),構造沉降加速更加明顯。空間上構造沉降速率呈周邊向中心地帶遞增的規律,中央裂陷帶的構造沉降速率變化較之南部隆起區要快,而中央裂陷帶與南部隆起之間的區域,構造沉降一直維持快速沉降狀態,這為天然氣水合物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條件。研究區BSR主要分布在各凹陷與凸起次級構造單元相接且構造沉降速率較高的區域,其構造沉降速率大小在70~110 m/Ma,且變化迅速,對BSR的形成與分布有利。

關鍵詞:瓊東南盆地深水區;BSR分布;構造沉降速率;定量模擬

Impact of Neogene Tectonic Subsidenc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SR Distribution in Qiong dongnan Basin

Li Shengli1,Sha bin2,Yu Xinghe1,Cong Xiaorong1,Jiang Longyan1,Fang Jingnan1,Wang Jianzhong

1.School 0f Energy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

2.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 510760,China

Abstract:BSR which is found in the intervals varies from the Late Miocene to now in the deep water area oft he Qiong Dongnan basi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arks to identify the gas hydrate and is usually influenced by the tectonic movements.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from 424 pseudo well poin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SR' s distribution and the tectonic subsidence was pointed out.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were three different tectonic subsidence acceleration times bounded by 5.3 Ma and 1.8Ma in the deep water area of the Qiong Dongnan basin under the affection of the Red River strike slip motion and regionality mantle-derived basic magma activity.In which,the third phase (from 1.8 Ma to now) was the fastest tectonic activty stage.From the basin's margin to center,the tectonic subsidence rate was getting faster and faster meanwhile it changed more rapid in the central fault block than that in the southern uplift zone.The areas between central block and southern uplift zone which had advantage to preserve the gas hydrate maintained relatively high subsidence rate.BSR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borderland between secondary structure unit where the tectonic subsidence rate was high and changed faster.The areas which had higher tectonic subsidence rate varied from 70m/Ma to 110 m/Ma.

Key word:Deep Water Area of Qiongdongnan; BSR Distribution;Tectonic Subsidence Rate

0 前言

南海北部陸坡地區蘊含豐富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1-6],BSR(似海底反射)作為天然氣水合物聚集的最有意義的地球物理指示之一(但兩者之間並不存在絕對的對應關系),通常指示天然氣水合物相位穩定的底部反射特徵[2,7-10]。瓊東南盆地是南海北部重要的新生代盆地之一,前人的研究業已證明,該盆地具有天然氣水合物生成與富集的基本條件[1,11-12]。前人已在構造沉降和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因素等單方面對瓊東南盆地進行過較為系統的研究[13-16],卻未曾就BSR與沉降的關系進行過細致地分析。BSR在南海北部邊緣主要分布在晚中新世以來的新近系中,這就有必要對這個時期的構造沉降史及其如何影響BSR的分布進行分析與研究。

筆者依據大量二維地震剖面採集的數據,選取瓊東南深水區424個模擬點,利用回剝法與艾利(Airy)模型對瓊東南深水區構造沉降進行定量計算,採用盆地模擬軟體PRA (basin mod)模擬虛擬點的埋藏史與構造沉降史,通過研究不同構造區帶的剖面與平面構造沉降速率的變化,探討了研究區構造沉降的時空演變規律。隨後將BSR與構造沉降速率圖疊加,進而討論瓊東南深水區BSR分布與構造沉降之間的相互關系。

1 工區地理背景

瓊東南盆地位於南海北部陸緣,海南島的東南部,東經108。-111°、北緯15°-19°。盆地呈北東向伸展,由北部箕狀坳陷帶、中央裂陷帶和南部隆起區三大部分組成,是一個在前第三系基底上發育起來的新生代陸緣拉張型盆地[11,19-20]。「深水(海)」這一術語是指位於陸架坡折向海一側包括陸坡、陸隆和深海平原的深水環境(水深>200 m)[21]。根據這個深水概念,瓊東南盆地深水區包括中央裂陷帶大部和南部隆起區。主要的次級構造有樂東、陵水、寶島、松南、北礁、長昌6個凹陷,甘泉西、永樂2個凸起,以及陵南、松南2個低凸起(圖1)。

圖1 工區地理位置與構造區劃圖(據文獻[22]修改)

表1 研究區地層與層序劃分

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瓊東南深水區晚中新世以來的構造沉降及其與BSR的關系,結合中中新世以來南海發生的構造運動以及全球和鶯瓊盆地海平面相對變化,在瓊東南深水區識別出晚中新世以來的3個層序界面:自下而上分別為T3、T2和T1,對應的時間分別是11.6 Ma,5.3 Ma,1.8 Ma(表1,圖2)。相應的,從自下而上可識別出層序Ⅲ、層序Ⅱ、層序Ⅰ 3個地層層序,大致對應於黃流組、鶯歌海組及樂東組(表1),這3層即為本區的目的層位。

圖2 B—B』地震剖面層序劃分

2 沉降史分析

瓊東南盆地深水區鑽井資料較少,但二維地震測線覆蓋廣。因此,從交叉測線中選出424口虛擬井點,按照點—線—面的研究思路,根據構造沉降理論及計算方法,在優選砂地比、孔隙度-深度關系等參數的基礎上[23],利用PRA (basin mod)軟體定量模擬計算各點的構造沉降量及構造沉降速率。

2.1 虛擬井點沉降史埋藏史分析

沉降史圖可以很直觀地反映出某點在整個地質時間內沉降的變化情況。從次級構造中選取8個代表虛擬井點(井位見圖1)繪制埋藏史與沉降史圖(圖3)。這8個點基本平均分布在工區范圍內並且處於該點所在次級構造單元的中心位置,能較准確地反映所處次級構造單元的沉降史、埋藏史。

位於樂東凹陷內的Q1點(圖3)以5.3 Ma和1.8 Ma為轉折點,呈現不明顯的3段式加速沉降。其中1.8 Ma以來構造沉降明顯加速。位於陵水凹陷的Q2點和位於工區中部北礁凹陷內的Q5點的構造沉降速率都無明顯的變化,一直呈平穩態勢。位於長昌凹陷的Q4點具有與Q2點和Q5點相似的變化規律,略有不同的是Q4點的構造沉降速率呈現微弱上升的趨勢。

位於工區南部華光凹陷的Q6、甘泉西凸起的Q7、永樂凸起的Q8(圖3)在5.3 Ma以來都出現了構造沉降加速的現象,只是永樂凸起在1.8Ma以來構造沉降速率略有減小。總體而言,晚中新世以來,瓊東南深水區的構造沉降呈緩慢加速狀態。空間上,樂東凹陷部位的構造沉降速率的加速過程較之於其他構造部位快,愈往東、往南,構造沉降速率的變化愈不明顯,呈現空間上西部變化快、東部變化慢、北部變化快、南部變化慢的特點。

2.2 典型剖面沉降史分析

從工區的縱向和橫向上共選取4條剖面A—A』、B—B』、C—C』和D—D』 (各剖面地理位置見圖1)。進行構造沉降速率的計算,分析研究區縱向及橫向上的構造沉降變化特徵。

A—A』剖面自樂東凹陷的中部偏北地帶向南經過華光凹陷西部(圖4)。11.6 Ma以來,樂東凹陷的構造沉降活動較活躍,速率一直呈現波動狀態,1.8 Ma以來構造沉降速率迅猛增加,最高值可達170 m/Ma,說明樂東凹陷1.8 Ma進入了快速沉降的狀態。沉降加速從北向南減小,至華光凹陷境內時,沉降加速過程消失。與樂東凹陷不同,華光凹陷的構造沉降速率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狀態。1.8 Ma之前,研究區西部的構造沉降中心位於華光凹陷內,之後轉移至樂東凹陷中部偏北的地帶。

圖3 瓊東南中央裂陷帶單點埋藏史與構造沉降史曲線

紅線表示構造沉降,其斜率即為構造沉降速率

B—B』剖面位於瓊東南盆地中部偏北的地方,橫穿寶島凹陷、松南低凸起、北礁凹陷和永樂凸起,跨越中央裂陷帶和南部隆起區兩大二級構造單元(圖5)。就構造沉降速率分布而言,該剖面大致可以分為3段:西北部的寶島凹陷與松南低凸起部分的快速沉降區,中部北礁凹陷與永樂凸起大部分地區的緩慢沉降區以及永樂凸起東南部地區異常快速沉降區。初始沉降中心位於寶島凹陷境內,之後一直向東南方向轉移。更新世以來,中央裂陷帶與永樂凸起接觸地帶構造沉降明顯加速,至全新世,沉降中心轉至北礁凹陷與永樂凸起接觸的地帶。

C-C』剖面位於工區東北部邊界,橫穿長昌凹陷,向南延伸至永樂凸起西部邊界處(圖6)。該剖面所經過地區的構造活動比較活躍,沉降速率一直呈上升趨勢。長昌凹陷北部的構造沉降速率一直相對較小,接近永樂凸起的中南部地區構造沉降速率較大,一直維持在100 m/Ma以上。整體來看,1.8 Ma以來構造沉降速率的漲幅明顯超過之前的2個時期。

圖4 A—A』剖面不同時期構造沉降速率變化圖

圖5 B-B』不同時期構造沉降速率變化圖

圖6 C—C』剖面不同時期構造沉降速率變化圖

D—D』剖面橫穿中央裂陷帶的大部分次級構造(圖7)。中央裂陷帶的構造沉降速率一直比較高且一直呈增長的趨勢,最低值不曾小於60 m/Ma,更新世以來(1.8 Ma以來),大部分地區的構造沉降出現了加速,只有陵水凹陷和松南低凸起交界地帶出現了速率的下降。在1.8 Ma之前,構造沉降速率從西向東增大,沉降中心位於長昌凹陷境內。之後,沉降中心轉移至樂東凹陷境內。整體上,瓊東南地區晚中新世以來的沉降在時間上也有差異性,西早東晚,其中西部樂東凹陷自晚中新世開始加速沉降,而中東部自上新世才開始[24]

對比以上4條剖面可以看出:空間上A—A』剖面與B—B』剖面經歷了相似的演化過程,即由北向南構造沉降速率逐漸降低,C—C』剖面則與之相反,呈現了由北向南構造沉降速率逐漸增加的過程,D—D』剖面各構造單元構造沉降速率無甚區別。時間上各剖面大致經歷了相似的演化過程,代表了3期構造沉降事件,反映了5.3~1.8 Ma,1.8~0 Ma時期構造沉降加速的過程,而以1.8~0 Ma時期更為明顯。

圖7 D—D』剖面不同時期構造沉降速率變化圖

2.3 構造沉降速率平面變化規律與BSR分布

就這3層而言,時間上:晚中新世期間(11.6~5.3 Ma) ( 圖8A)構造沉降速率變化最為緩慢,沉降中心位於東南部的甘泉西凸起與東北部的長昌凹陷地區。上新世之後(5.3 Ma以來) ( 圖8B)構造沉降速率整體增大的同時,變化強度越來越劇烈,東南部的沉降中心向西南部轉移。至更新世與全新世時(圖8C),進入了新一輪的加速沉降期,構造沉降速率變化劇烈,最高沉降速率增至170 m/Ma,沉降中心轉移至西南部的樂東凹陷境內與長昌凹陷西北部近邊界處。

空間上:研究區的構造沉降速率呈周邊向中心地帶遞增的規律。中央裂陷帶(尤其是1.8 Ma以來)的構造沉降速率變化較之南部隆起區要快。而中央裂陷帶與南部隆起之間的區域,構造沉降一直維持於快速沉降狀態。

BSR沿研究區長軸方向分布,分布的速率范圍比較廣,主要分布在各凹陷與凸起次級構造單元相接且構造沉降速率較高,大小在70~110 m/Ma的地帶(圖8D)。這是由於沉積盆地坳隆接合部位往往是斷層和褶皺發育的有利部位,並有很多斷層切穿下部的沉積層並延伸至海底沉積層附近,這樣可為下部天然氣向淺部運移開辟有利通道,褶皺構造更易於天然氣的捕獲,進而形成水合物礦藏;另外坳隆接合部位,不僅斷層發育,而且沉積岩性偏粗,為氣體側向運移提供了良好的疏導系統。

圖8 瓊東南深水區不同時段構造沉降速率分布平面圖

A.11.6~5.3Ma期間;B.5.3~1.8Ma期間;C.1.8~0Ma期間;D.11.6Ma以來總的構造沉降速率分布與BSR對應關系圖

3 討論

3.1 斷裂演化對構造沉降的影響

瓊東南盆地晚中新世以來的構造沉降主要與紅河走滑斷裂有關,紅河走滑斷裂從約8 Ma開始左旋走滑,左旋走滑持續到10~5 Ma,從10~5 Ma開始轉變為右旋走滑。5.3~4.7 Ma右旋走滑活動進入高潮[25]。10~5.3 Ma以來加速沉降與紅河斷裂的右旋走滑運動相對應,紅河斷裂晚期右旋走滑活動對盆地構造沉降影響由西往東逐漸減弱。瓊東南盆地12~5.3 Ma以來的晚期快速沉降過程由西往東逐漸減弱,離紅河斷裂越近的地區,晚期加速沉降越強烈,這進一步反映了紅河走滑斷裂對瓊東南盆地構造沉降的影響。5 Ma以來,在紅河斷裂走滑的基礎上,呂宋島弧向歐亞大陸及南海構造域碰撞,產生了密集的近東西向張性、張剪性斷裂,加劇了構造沉降的幅度。1.8 Ma以來的構造沉降的加速過程可能與區域性的幔源基性岩漿噴發活動有關[26]

3.2 瓊東南深水區構造沉降與總沉降的關系以及分布特點

構造沉降速率在瓊東南盆地深水區一直占總沉降速率的60%以上(圖9),在整個盆地的總沉降過程中起著主導的作用。構造沉降表現為從邊緣向中心逐漸遞增的過程(圖8)。西北部和東北部構造沉降速率變化劇烈,中間地帶變化緩慢。沉降速率的變化存在空間上的差異,西快東慢,邊緣部位較之中間部位要快。從時間上看,總沉降速率與構造沉降速率差值越來越大,表明盆地慢慢由構造沉降階段向熱沉降階段演化的過程。

圖9 構造沉降與總沉降速率關系圖

3.3 構造沉降與BSR的關系

BSR主要分布在研究區中部次級構造單元的交界地帶或者次級構造的中心地帶。交界地帶以斷裂為主的多重構造影響再加之大陸邊緣陸坡的控製作用,能夠為天然氣水合物的氣源運移、最終形成儲藏提供優越條件。構造中心一般是沉降最快的地方。盆地的快速沉降促成了巨厚的富泥質沉積物的充填,加之高熱流導致了規模巨大的異常壓力體系形成,並在其周圍常壓區形成了氣藏。中西部地區5.3 Ma以來的持續平穩沉降,為與天然氣水合物有關的BSR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值得注意的是,BSR與天然氣水合物並不是完全對應的,沒有BSR的地方也可能有天然氣水合物。當海底產狀與地層產狀不一致時,BSR也有可能是某種岩性界面[27,28]

另外,BSR的分布對構造沉降速率范圍也有一定的要求[23]。從本區的研究來看,它可以出現在較大的構造沉降速率范圍內,但是主要出現構造沉降速率在70~110 m/Ma的范圍內(表2)。過低的構造沉降速率不能提供足夠的可容納空間,過高的沉降速率則會導致氣體的散逸,皆不利對應於天然氣水合物的BSR的形成。

表2 深水區各構造沉降參數與BSR對應關系

4 結論

1)晚中新世以來,瓊東南深水區存在3期的快速沉降過程:第一期沉降過程是晚中新世(11.6~5.3 Ma),第二期沉降過程是上新世—全新世(5.3~1.8 Ma)。第三期沉降(1.8 Ma到現今)過程存在時空上的差異。

2)不同構造單元構造沉降規律有所差異,伴隨沉降中心的遷移,中央裂陷帶與南部隆起之間的區域,一直維持著較高的構造沉降速率。其中,更新世以來(1.8 Ma以來),研究區大部分區域的構造沉降出現了加速,這為天然氣水合物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條件。

3)晚中新世以來,紅河走滑斷裂是造成構造沉降變化的主要原因。1.8 Ma以來構造沉降的加速過程則可能與岩漿活動有關。

4)次級構造單元中部以及交界地帶構造沉降變化迅速,由於沉降速率變化較快,斷層等發育,可以提供良好的運移通道,構造沉降速率的快速變化有利於BSR的形成。較高的構造沉降速率有利於提供充足的可容納空間。

致謝: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的梁金強、王宏斌等為此基研究提出了相關資料與幫助,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於興河,張志傑,蘇新,等.中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沉積成藏條件初探及其分布[J].地學前緣,2004,11(1):311-315.

[2]姚伯初.南海北部陸緣天然氣水合物初探[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1998,18(4):11-18.

[3]姚伯初,楊木壯,吳時國,等.中國海域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J].現代地質,2008,22(3):333-341.

[4]祝有海,吳必豪,盧振權.中國近海天然氣水合物找礦前景[J].礦床地質,2001,20(2):174-180.

[5]WUA S,ZHANG G,HUANG Y,et al.Gas Hydrate Occurrence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J].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2005,22:403-412.

[6]楊木壯,潘安定,沙志彬.陸緣地區天然氣水合物成藏地質模式[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10,30(6):85-90.

[7]HOROZAL SENAY,LEE GWANG H,BOY Y I,et al.Seismic Indicators of Gas Hydrate and Associated Gas in the Ulleung Basin,East Sea (Japan Sea) and Implications of Heat Flows Derived from Depths of the Bottomsimulating Reflector[J].Marine Geology,2009,258:126-138.

[8]王健,邱文弦,趙俐紅.天然氣水合物發育的構造背景分析[J].地質科技情報,2010,29(2):100-106.

[9]HAO WENFENG,WANG JINQU,FAN SHUANSHI,et al.Evalu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 for Natural Gas Hydrat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Processes[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8,49:2456-2553.

[10]LANOIL B D,SASSEN R,LA DUC M T,et al.Bacteria and Archaea Physically Associated with Gulf of Mexico Gas Hydrates[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1,67:5143.

[11]黃保家.瓊東南盆地天然氣潛力及有利勘探方向[J].天然氣工業,1999,卷期:34-39.

[12]蒲燕萍,孫春岩,陳世成,等.南海瓊東南盆地~西沙海槽天然氣水合物地球化學勘探與資源遠景評價[J].地質通報, 2009,28(11):1656-1661.

[13]HOLBROOK W S,HOSKINS H,WOOD W T,D Methane Hydrate and Free Gas on the Blake Ridge from 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 Science,1996,273:1840-1843.

[14]陳多福,姚伯初,趙振華,等.珠江口和瓊東南盆地天然氣水合物形成和穩定分布的地球化學邊界條件及其分布區[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01,21(4):73-78.

[15]高耀斌,黃志龍,郝石生.瓊東南盆地天然氣運聚動平衡研究[J].中國海上油氣地質,1995,9(2):77-81.

[16]孫春岩,吳能有,牛濱華,等.南海瓊東南盆地氣態烴地球化學特徵及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遠景預測[J].現代地質, 2007,21(1):95-100.

[17]佟殿君,任建業,雷超,等.瓊東南盆地深水區岩石圈伸展模式及其對裂後期沉降的控制[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09,34(6):963-974.

[18]張雲帆,孫珍,郭興偉,等.瓊東南盆地新生代沉降特徵[J].熱帶海洋學報,2008,27(5):30-36.

[19]郝詒純,陳平富,萬曉樵,等.南海北部鶯歌海—瓊東南盆地晚第三紀層序地層與海平面變化[J].現代地質,2000,14 (3):237-245.

[20]張功成,李增學,何玉平,等.瓊東南盆地煤地球化學特徵[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0,21(5):693-699.

[21]於興河.碎屑岩系油氣儲層沉積學(第二版)[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467-469.

[22]林暢松,張艷梅.盆地沉降史模擬分析[C]//龔再升,李思田.南海北部大陸邊緣盆地分析與油氣聚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75-86.

[23]於興河,梁金強,方競男,等.珠江口盆地深水區晚中新世以來構造沉降與似海底反射(BSR)分布的關系[J]古地理學報,2012,14(6):787-800.

[24]袁玉松,楊樹春,胡聖標,等.瓊東南盆地構造沉降史及其主控因素[J].地球物理學報,2008,51(2):376-383.

[25]向宏發,韓竹軍,虢順民,等.紅河斷裂帶大型右旋走滑運動定量研究的若干問題[J].地球科學進展,2004,19(增刊):56-59.

[26]李思田,林暢松,張啟明,等.南海北部大陸邊緣盆地幕式裂陷的動力過程及10Ma以來的構造事件[J].科學通報, 1998,43(8):797-810.

[27]PARTY SHIPBOARD SCIENTIfi C.Site 997.Proceedings of Ocean Drilling Program[J].Initial Reports,1996,164:277~334.

[28]張光學,黃永樣,祝有海,等.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的成礦遠景[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02,22(1):75-81.

C. 求救!!!!!!!!! 請問考中南的計算機研究生要考那些專業課

我找到了,但是不知道一些含義,所以都給你了。

111
政治(單)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譚希培編,中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18811

211
英語(單)
無參考書
28811

221
日語(自命題)
《標准日本語》(初級上下冊)中日交流,人民出版社 (舊版)
20621

222
德語(自命題)
《大學德語》(1、2冊)趙仲主編,高教出版社
20622

223
法語(自命題)
《簡明法語教程》(上、下冊)孫輝主編,商務印書館
20623

224
俄語(自命題)
《俄語》(1-3冊)黑龍江大學俄語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624

225
英語(自命題)
《大學英語》(精讀),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625

401
中西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上、下冊)蕭萐父、李錦全主編,人民出版社99年版;

《西方哲學史》,梯利著,葛力譯,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
40101

40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理論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部社科司組編,高教出版社,06年版。
40103

405
△公共管理綜合考試
《公共部門經濟學》,高培勇、崔軍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01年版;

《行政管理學》,夏書章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3版;

《公共政策學》,陳潭編著,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40105

406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憲法》第二版,周葉中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教出版社

《中國憲法》胡錦光、韓大元主編,法律出版社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姜明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教出版社
40406

407
經濟法學
《經濟法基礎理論》漆多俊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

《經濟法學》漆多俊主編,高教出版社;

《經濟法論叢》(主要論文)漆多俊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
40407

408
社會學研究方法
《社會學研究方法》風笑天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

《文化人類學調查》,汪寧生著,文物出版社,2002年出版
40408

409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教程》周世勛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41309

410
△生物化學(C)
.《生物化學》古練權, 高教出版社;instant notes in biochemistry(生物化學) B.D.Hames,N.M.Hooper&J.D.Houghton.科學出版社;

《葯物合成反應》(第二版),聞韌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
41510

411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
《熱力學.統計物理》》(第三版)汪志誠,高教出版社,2003年
41311

412
無機化學
《無機化學》第三版,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等校編,高教出版社;

《無機化學》大連理工大學編,高教出版社
41512

415
礦物加工學
《資源加工學》王淀佐主編,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42315

416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新版)姚玉英主編,99年,天津大學出版社;

《化工原理例題與習題》(三版)姚玉英主編,98年,天津大學出版社;

《化工原理課程學習指導》柴成敬等編,03年,天津大學出版社;

《化工原理實驗》揚祖榮,04年,化學工業出版社
41516

417
△計算機應用基礎
《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麥中凡等,高教出版社;

《C程序設計》(第二版)譚浩強,清華大學出版社
40517

418
△學校體育學與運動訓練學
《學校體育學》潘紹偉、於可紅,高教出版社,05.7;

《運動訓練學》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年
40818

420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方法和應用》鄔倫等編,科學出版社,2001
42120

421
晶體光學
《晶體光學》李德惠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42021

422
構造地質學
《構造地質學》朱志澄主編,地質出版社
42022

423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土力學地基基礎》(第三版)陳希哲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42023

425
地球化學
《應用地球化學》戴塔根主編,中南大學出版社,2005
42025

428
遙感技術
《遙感應用技術》仇肇悅等,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

《遙感地質學》朱亮璞等,地質出版社
42128

429
測量平差基礎
《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張後蘇等,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

《測量平差基礎》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編,測繪出版社,1996年
42129

430
△電路分析(含電子技術)
《電路理論》高教出版,邱關源,第四版;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高教出版,童詩白;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高教出版,閻石
42130

431
勘探地球物理基礎
《應用地球物理學原理》張勝業、潘玉玲主編,中國地質出版社,2004;

《雙頻激電法》何繼善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地球物理勘探基礎》顧功敘主編,地質出版社,1990
42131

433
電子技術基礎
《電子技術基礎》康華光主編,高教出版社;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童詩白等編,高教出版社
42133

434
工程力學
《理論力學》哈工大學編,高教出版社;

《材料力學》劉鴻文編,高教出版社
42234

435
岩石力學
《岩體力學基礎》王文星主編,中南工業大學講義;

《岩石力學與工程》蔡美峰主編,科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42235

437
安全系統工程
《安全系統工程》馮肇瑞編,冶金工業出版社,87年出版

《安全系統工程》汪元輝編,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
42237

438
生物化學(B)
《生物化學》(上、下冊)王鏡岩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42338

439
無機材料科學基礎
《無機材料科學基礎》陳佩文主編,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
42339

440
電路理論
《電路》邱關源,高教出版社(第四版),1999年
43340

442
計算機網路基礎
《計算機網路》Andrew S. Tranenbau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43342

443
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嚴蔚敏,清華大學出版社(任一版本)
43343

445
傳熱學
《傳熱學》第三版,楊世銘,高教出版社;

《傳熱學》俞佐平,高教出版社
43545

448
材料力學
《材料力學》劉慶潭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
43748

449
結構力學
《結構力學》李廉錕主編;《結構力學》龍馭球主編
43749

450
工程經濟學
《工程經濟學》黃瑜祥主編,同濟大學出版社
43750

452
工程熱力學
《工程熱力學》第三版,沈維道編,高教出版社,2001
43752

454
單片微機原理
《單片機原理系統設計》何立民主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43754

458
道路勘測設計
《道路勘測設計》張雨化主編,人民交通出版社,97年
43758

459
材料科學基礎
《材料科學基礎》胡賡祥等,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42659

460
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學》任福田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43760

463
△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

《材料科學基礎》鄭子樵 中南大學出版社

《物理冶金基礎》唐仁政 冶金工業出版社

《金屬塑性加工原理》彭大暑 中南大學出版社

《金屬塑性成形原理》俞漢清 陳金德 機械工業出版社

《無機非金屬材料導論》盧安賢 中南大學出版社

《高分子化學》潘才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晶體X射線衍射學基礎》李樹棠 冶金工業出版社
42563

464
粉末冶金
《粉末冶金原理》黃培雲編,冶金工業出版社
42664

465
西方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主編,人大出版社,第三版
44265

466
運籌學(B)
《運籌學》運籌學編寫組,清華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運籌學》吳良剛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44266

467
管理學
《企業管理概論》(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黃渝祥,高教出版社,2004;

《管理學》熊勇清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44267

470
鋼鐵冶金原理
《鋼鐵冶金原理》黃希古主編,冶金工業出版社
42370

471
機械設計
《機械設計》(第七版)濮良貴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43171

474
現代漢語
《現代漢語》黃伯榮主編,高教出版社 (上、下冊)
40274

476
有色冶金原理
《有色冶金原理》傅崇說主編,冶金工業出版社
42476

478
環境工程原理
《環境工程學》蔣展鵬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42478

479
環境化學
《環境化學》戴樹桂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42479

480
城市與建築歷史
《中國城市建設史》董鑒泓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外國城市建設史》沈玉麟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中國建築史》陳志華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外國建築史》19世紀末以前 陳志華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外國近現代史》同濟大學編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3780

481
運籌學(T)
《運籌學》湯代焱,中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43981

482
交通運輸學
《交通運輸導論》謝如鶴,中國鐵道出版社,1998年出版
43982

483
管理學原理
《管理學》周三多,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43983

486
車輛工程
《車輛工程》嚴雋耄主編,中國鐵道出版社
43986

487
CAD/CAM原理與實踐
《CAD/CAM原理與實踐》楊岳主編,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年出版
43987

488
比較文學
《新編比較文學教程》(修訂本)張鐵夫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

《比較文學》陳敦、孫景堯、謝天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比較文學教程》曹順慶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40688

489
語言文學與文化綜合知識
《英國文學簡史》劉炳善主編,河南大學出版社;

《美國文學簡史》常耀信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

《英美文學賞析教程》(上、下卷)羅選民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歐洲文化入門》王佐良等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簡明英語語言學教程》(修訂本)戴煒棟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40689

711
數學(單)
《高等數學》(上、下冊),同濟大學主編
38811

712
數學分析
《數學分析》(上下冊)陳傳璋編,復旦大學,高教出版社;

《數學分析》(上下冊)華東師范大學編,高教出版社
31112

713
△運動生理學
《運動生理學》(修訂版)鄧樹勛,王健,喬德才,高教出版社,05.7;
30813

714
△比較文學原理
《比較文學原理新編》樂黛雲、陳躍紅等著,北大出版社1998年版;

《新編比較文學教程》張鐵夫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0214

715
△傳播學原理
《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童兵主編,中國人大出版社2000年版;

《傳播學引論》李彬主編,新華出版社2003年版。
30215

716
△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修訂版。共四冊,以1、2冊為主
30216

717
△中外文論基礎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教程》張少康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歐洲文論簡史》伍蠡甫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30217

718
△美學原理
《當代美學原理》陳望衡主編,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學》朱立元主編,高教出版社,2001年
30218

719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部社科司組編,高教出版社,2006年版。
30119

720
社會學理論
《社會學概論新修》鄭杭生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03年出版
30420

721
△公共管理學基礎
《管理學》周三多,高教出版社2000年版;

《公共管理學》張成福、黨秀雲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01年版。
30121

722
△政治學基礎
《政治學原理》王惠岩主編,高教出版社99年版;

《政治學基礎》王浦劬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95年版
30122

723
普通物理
《普通物理學》(第五版),程守洙編,高教出版社;

《大學物理學》楊兵初編,高教出版社
31323

724
基礎英語
《現代大學英語》(3-5冊)楊立民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0624

726
岩石學
《岩石學簡明教程》衛管一等編,地質出版社,2005
32026

727
衛生綜合(150)
《流行病學》第五版,李立明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03年;

《衛生統計學》第五版,方積乾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03年;

《衛生化學》胡曼玲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

《現代衛生化學》許向春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

《衛生學》第五版,仲來福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
36027

728
微生物學
《微生物學》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 &n

D. 第二屆湖北省大學生物理創新競賽一等獎得主叫什麼名字

2010年湖北省高等學校首屆大學生物理實驗創新設計競賽項目
一等獎(15項)
編號
參賽學校
作品名稱
參賽學生
指導教師
2010001
武漢大學
基於量子點的新型節能LED
陳振乾,姜魯文,丁耘,楊行知
喻學鋒
2010002
華中科技大學
綠色建築的物理綜合設計
許霄琰,雷彬,馬逍遙,王彥青,鄭鑫
李莉君,熊永紅
2010003
華中科技大學
LED熱阻測試平台的設計
肖鑫龍,李海,羅欽,劉雪峰,劉毅冰
熊永紅,李莉君
2010004
華中科技大學
光纖位移感測器
嚴雪飛,蔡晗
熊永紅,葉賢基
2010005
華中師范大學
太陽能電能恆溫乾燥箱
代超,何小青,王昭慧
陳正華,唐一文
2010006
武漢理工大學
立軸直葉片微型風力發電機
王健,成雲舟,李秀清,李金敏,張雷
戴亞文,蔣柱生
2010007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一種節能環保的智能抽油煙機
肖冬,劉洋銘,李莉玲,楊婷,劉昌海
王希成,楊勇
2010008
華中農業大學
基於邁干儀的微小位移自動化檢測方法
李寬,丁雨薇,張潤
盧軍,陳建軍
2010009
湖北大學
螺旋電橋測微器
馬成,李斯馥,劉瑩,金馳名
丁益民,王瑋
2010010
長江大學
新型太陽能熱水器單管排空裝置
王熊,倪淑文曹秀榮
楊長銘
2010011
江漢大學
利用綜合性光學方法測量微小長度
樂宏昊,陳銳,陳康,張健,任振鑫
譚小平,呂洪方
2010012
武漢紡織大學
基於壓阻效應的微小長度測量儀
周仁鋒,李玄,林文華
許明耀
2010013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節能大功率LED汽車前大燈的研製
張強,李麗,孫麗娟,湯松
羅時軍,劉國營
2010014
湖北師范學院
基於單片機改造邁氏干涉儀自動測量波長和薄膜厚度
劉月林,彭真真,程匹克,陳程,趙碩浛
劉興雲,彭琦
2010015
襄樊學院
自動調光日光燈電子鎮流器
陳恆,張兵,阮忠海
呂治安,李文聯

二等獎(26項)
編號
參賽學校
作品名稱
參賽學生
指導教師
2010016
華中科技大學
LED智能路燈照明控制系統的設計
虞紹良,左世凡,柯歡
李莉君,熊永紅
2010017
華中科技大學
太陽能自適應背光液晶顯示技術與節能研究
胡健強,楊雨晨,劉楊,張小強
張炯,於本芳
2010018
華中師范大學
單擺錘式雙驢頭抽油機
鄭飛鵬,許坤龍,陳燕軍,屈雨婷
高建明
2010019
武漢理工大學
移動式太陽能光伏智能充電站
沈楊超,范澤華,左國俊,叢麟驍,龔朝陽
汪禮勝,陳鳳翔
2010020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室內空氣換氣調溫智能控制系統設計及驗證
邢磊,劉蕾,呂洪魁,董見,文斌
楊勇,羅中傑
2010021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光電法測量物體的微小位移
周航,鄧傑,高冉,張文泰,羅楚文
左謹平,金三梅
2010022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高精度大量程紅外滑坡位移實時監測系統
衣小龍,孫飛,謝宜龍
程永進,陳陽
2010023
華中農業大學
柔性可調的太陽能LED植物組培燈
程飛,黃思,楊威,高晗,趙才
譚佐軍,高貽均
2010024
華中農業大學
數字化微小長度測量系統
孟諾林,白楊,沙樂樂
謝靜,王芳
2010025
湖北大學
基於太陽能和指紋識別技術的智能門禁系統
鄭學政,潘勝,付堯,曾慶豐
劉文超
2010026
武漢科技大學
發光二極體發光特性研究及其在節能燈中的應用
王坤,杜培培,鍾興國,劉春風,黃晨
陳克亮,周怡
2010027
三峽大學
節能電梯
王燕,馬雪雪,劉俊
辛旭平
2010028
長江大學
圓盤測微儀
楊汶娟,曹京明,楊向超,李言圍
朱德生
2010029
江漢大學
光電組合儀測微小長度
胡象兵,彭軒,蔡巧珍,沈莉,雷枚
劉文隆,尚卓
2010030
江漢大學
太陽能光伏花園照明系統
馬國陽,馮瑾,劉金輝,李磊,汪文斌
周非,胡小波
2010031
湖北工業大學
基於51單片機和邁克爾遜干涉儀的自動微小長度測量系統
喬穎碩,熊雄,謝宜航
閔銳
2010032
武漢

E. 2010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獎名單公布

這是我在網上盪的,現在還是初稿,等18號真正的才出來,你先看看吧!嘿嘿!
本科組一等獎(210名,按賽區序號排列,賽區內按學校筆畫排列)
序號 賽區 學校 參賽隊員 指導教師
1 北京 中央財經大學 陳博 武玉婷 孫硯培
2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 卜文凱 時昱旻 楊亞旭 韓麗濤
3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 陳柯 興開楠 祝晨琪 韓麗濤
4 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劉洋廷 劉鑫磊 鄭夢天 鄭勛燁
5 北京 北京大學 田成喆 於晨露 范愛琳 指導小組
6 北京 北京大學 程誠 黃辰 劉瑞愷 指導小組
7 北京 北京大學 匡宇明 呂桐 龔任飛 指導小組
8 北京 北京大學 楊穎 程鍇 周瑾 指導小組
9 北京 北京工業大學 鹿思珩 劉昊淼 史海波 數模指導組
10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 陶雨萌 林夢西 肖牧 指導小組
11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 朱茵儀 魯珵 王情 指導小組
12 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 任峰 陳雯 張國波 賀祖國
13 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 趙麗紅 尚秋里 王占孔 賀祖國
14 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 趙若君 薛瀟劍 王璟堯 袁健華
15 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 徐佳祥 張引 黃海龍 賀祖國
16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劉文佳 覃貝貝 於楠 彭臨平
17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葉峰 周潤楠 鄒賢青 彭臨平
18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牛寶龍 康志新 全擁 孫海燕
19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佘昌洋 齊毅 葉子豪 孫海燕
20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姜亞中 淡志強 呂曉帆 馮 偉
21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 於騰飛 陳勇波 高原 徐厚寶
22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 朱俊傑 王斌斌 李毅彬 房永飛
23 北京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於淼 吳羽喬 周霽穎 指導小組
24 北京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吳卓宴 邱珍琦 朱簫笛 指導小組
25 北京 首都醫科大學 邵毅 劉冬鑫 歐陽渙堃 指導小組
26 北京 清華大學 韓科航 周偉國 王小雪 指導小組
27 北京 清華大學 孫立君 汪利 徐悟 指導小組
28 北京 裝甲兵工程學院 王磊 劉厚璋 傅文君 齊紫微
29 天津 天津農學院 李建忠 田金歌 王姣姣 穆志民
30 天津 軍事交通學院 陳虹睿 伍恆 王立思 鞠濤
31 河北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鄭曉雲 李春 侯鵬慶 指導教師組
32 河北 華北電力大學 周振 甄釗 王彬彬
33 河北 防災科技學院 賀子龍 余坤 曹京津 何珊珊
34 山西 山西大學 張 驍 張連敏 李明宇 李順勇
35 山西 山西大學 劉俊伶 薛 波 王譯梧 劉桂榮
36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學 陳 濤 程 景 冷 冬 王彩賢
37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學 范 岳 樊留根 姚金磊 安潤玲
38 內蒙古 內蒙古大學 王恩奇 鄧會敏 杜增義 馬壯
39 遼寧 大連海事大學 毋岩斌 趙寶強 王嘉寧 張運傑
40 遼寧 東北大學 田澗 任龍 元河清 何雪浤
41 遼寧 東北大學 黃小雨 周小琨 陳美希 王琪
42 吉林 長春師范學院 吳斯 胡曉倩 敖晶 吳登峰
43 吉林 長春理工大學 王天也 劉文民 朱寶金 成麗波
44 吉林 長春理工大學 王昕妍 舒文敏 蒲睿 李衛明
45 吉林 長春理工大學 彭京蒙 劉健 王慧超 李衛明
46 吉林 長春理工大學 周宇艇 郝賀 梁帥 蔡志丹
47 吉林 吉林大學 姜富春 蘇麗娟 侍駿超 呂顯瑞
48 吉林 吉林大學 馮海兵 江浩亮 師憲偉 史少雲
49 吉林 吉林大學 周天偉 孟晨 王晨 呂顯瑞
50 吉林 吉林醫葯學院 劉海濤 馮俊惠 張苗苗 齊德全
51 黑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 周鑫 張葉紅 解奉龍 李道華
52 黑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 金平 徐妍妍 陳浩辰 尚壽亭
53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 車宇航 王澤宇 閆程遠
54 上海 同濟大學 張森 葉子 熊彼德 郝朝洋
55 上海 復旦大學 陸俊巍 厲傳斌 趙晟 曹沅
56 上海 復旦大學 艾里•熱孜克 李可嘉 王晨陽 曹沅
57 上海 復旦大學 李天原 朱涵 彭鎮 曹沅
58 上海 復旦大學 徐仚 劉苒 孫寧 曹沅
59 上海 復旦大學 曹原 范敏傑 方樂恆 曹沅
60 江蘇 東南大學 黃菲 宋爽 卜昕陽 數模教練組
61 江蘇 東南大學 羌波 董荻莎 袁穎 數模教練組
62 江蘇 江蘇大學 馮亦倬 任文婷 萬根順 教練組
63 江蘇 江南大學 李磊 蘇歡歡 王猛 數模教練組
64 江蘇 河海大學 徐曉軍 金羅斌 朱鵬 張學瑩
65 江蘇 河海大學 唐少將 狄克 羅斌 丁根宏
66 江蘇 南京大學 言浩 馬駿 王寧欣 教練組
67 江蘇 南京大學 錢行 強閏偉 錢煜 教練組
68 江蘇 南京大學 楊霄 藺璐媛 付懷龍 教練組
69 江蘇 南京大學 彭宇 王曉亮 姚秋爽 教練組
70 江蘇 南京大學 陳秦波 成松豪 杜變 教練組
71 江蘇 南京師范大學 張艷 湯曉萌 謝起予
72 江蘇 南京財經大學 馬健 杜澤宇 施庭 肖麗華
73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李寧騛 邱煜淳 李建蕊 孔告化
74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王睿 洪翠雲 王春路 許立煒
75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張偉 張瑋 王富廣 閆慶倫
76 江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舒宏武 陳鳳嬌 傅洋
77 江蘇 南京理工大學 劉迎 劉文慧 張利強 肖偉
78 江蘇 常熟理工學院 曹進 鞠美鳳 宗耀東 數模教練組
79 江蘇 解放軍理工大學 許曉明 高楓越 張馭龍
80 浙江 中國計量學院 戚立才 洪露 陳小軍 數模組
81 浙江 中國計量學院 余舒婷 章蘋 文一章 數模組
82 浙江 中國計量學院 王彬清 張權耀 劉雨 數模組
83 浙江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羅雲崗 林潮陽 楊雅萌 數模組
84 浙江 浙江大學 馬宇斌 莫璐怡 楊琦 數模組
85 浙江 浙江大學 陳鑫磊 丁玫 李子健 數模組
86 浙江 浙江大學 曹臻 羅丁 胡晨玥 數模組
87 浙江 浙江大學 劉胡世陽 楊家程 程功 數模組
88 浙江 浙江工業大學 何偉 王紹楠 陳聰 數模組
89 浙江 浙江工業大學 金超 方佳盈 胡曉馨 數模組
90 浙江 浙江工業大學 丁潔女 溫彩哨 鍾雷 數模組
91 浙江 浙江師范大學 孟佶賢 謝傑 高艷東 數模組
92 浙江 浙江師范大學 張旭丹 陳余康 陳聰 數模組
93 浙江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 金瑩 陳偉敏 許明明 徐徐
94 安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馮荻 蘭菲 李天驕 張峰
95 安徽 安徽大學 阮驥 範文萍 羅小兵 章飛
96 安徽 安徽師范大學 魏子翔 胡益清 韓熙軒 張瓊
97 安徽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李淼 吳紅奎 章龍 教練組
98 安徽 蚌埠學院 吳文健 陶璇 趙紅敏 張迎秋
99 安徽 解放軍炮兵學院 彭浩宇 肖鑫 馮寶龍 王倫夫
100 福建 泉州師范學院 黃偉菁 楊玲玲 陳世軍 楊昔陽
101 福建 廈門大學 林奕 徐夢露 沈忱 譚忠
102 福建 廈門理工學院 寧亦杼 林明陽 梅玉 陳玉成
103 江西 江西師范大學 劉維 張麗 陽春燕 教練組
104 江西 江西理工大學 項淋飛 萬芸 李一帆 教練組
105 江西 南昌大學 郭慧君 江長雲 周慧 教練組
106 江西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楊獻祥 陳臣 許夢婷 教練組
107 山東 山東大學 崔金傑 王軍 肖佃艷 數模組
108 山東 山東大學 劉浩東 蘇紹清 滕斌 數模組
109 山東 山東大學 許榮華 秦彥齊 孫開元 數模組
110 山東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戚睿驊 張靜源 董方麗 曹祝樓
111 山東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郭翰橙 朱文濤 何勇 楊兵
112 山東 山東科技大學 王宗炎 虞鑫棟 宋婉瑩 張玉林
113 山東 山東科技大學 邱健 李麗榮 劉培龍 王新贈
114 山東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尚林源 吳立金 李琦 周生田
115 山東 中國海洋大學 孟繁龍 馬瑞松 王成亮 數模組
116 山東 中國海洋大學 高源 靳光震 王博 數模組
117 山東 青島理工大學 王維 曹帥 張文亮 數模組
118 山東 青島理工大學 劉雷雷 王一凡 孟令娜 數模組
119 山東 青島理工大學 王歡 高合盟 賈言安 數模組
120 山東 青島理工大學 張雪 辛金龍 李清傑 數模組
121 山東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青島分院 胡光潮 趙大瑋 鄭良波 曹華林
122 河南 河南師范大學 梁廣穎 潘逸飛 楊雲飛 指導教師組
123 河南 河南科技大學 袁志凱 許雪敏 胡磊 李培巒
124 河南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馬蓁 薛峰 楊京 指導教師組
125 河南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楊緒魁 秦記東 魏星 指導教師組
126 河南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徐一夫 韓潔 張馳 指導教師組
127 河南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張輝 楊帆 衛彥伉 指導教師組
128 湖北 三峽大學 陳楊 焦曉暉 胡昌志 指導教師組
129 湖北 三峽大學 劉樂軍 陳曉東 敖行 指導教師組
130 湖北 三峽大學 付志龍 辜繼明 李美瑩 指導教師組
131 湖北 三峽大學 葉潤森 陳騰飛 齊紫航 指導教師組
132 湖北 華中農業大學 李陽 杜佩 陳寧陸 教練組
133 湖北 華中農業大學 佟昊 高文輝 劉乾 教練組
134 湖北 華中科技大學 黃天驍 汪光亮 印家星 梅正陽
135 湖北 華中科技大學 聞銘 肖成志 朱雲帆 梅正陽
136 湖北 武漢大學 周朝 胡凡 孫健興 數模指導組
137 湖北 武漢大學 倪超 楊盼盼 李楓 數模指導組
138 湖北 武漢大學 韓旭 李海波 國玉靜 數模指導組
139 湖北 武漢大學 陳鵬 郭雙全 田鈺 數模指導組
140 湖北 武漢工程大學 黃浩 張曉迪 楊俊威 楊向輝
141 湖北 武漢理工大學 王人福 方越棟 李欣 黃小為
142 湖北 武漢理工大學 陳驍 鄭傑 張景源 何朗
143 湖北 解放軍空軍雷達學院 黃龍權 魏煜 左家駿 數模指導組
144 湖北 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 黃振華 周群 郝紅芳 數模組
145 湖南 中南大學 唐高朋 田家凱 余道順 張佃中
146 湖南 中南大學 孫貝 李洋 岳夢楚 張鴻雁
147 湖南 中南大學 咼邵明 陳小龍 肖成 鄭洲順
148 湖南 長沙理工大學 戈先武 羅海星 彭珊姍 戴志鋒
149 湖南 長沙理工大學 湯凌 譚敏 李曉恩 戴志鋒
150 湖南 國防科技大學 馬肖肖 張若冰 周應秋
151 湖南 國防科技大學 李靖 朱新新 尹曉晴
152 湖南 國防科技大學 杜睿 徐海洋 房曉婷
153 湖南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黃准 於俊 唐曉瓊 陳國華
154 湖南 湖南農業大學 王志勇 雷達 萬志鴻 劉躍武
155 湖南 湖南商學院 肖蔚 付雅婷 劉霞 謝小良
156 廣東 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於其位 朱棟 明越 付嵩峰
157 廣東 華南理工大學 劉鵬 陳曉強 曾浩健 數模組
158 廣東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 潘亦銘 張樟 詹雯婷 張元標
159 廣西 廣西師范大學 林明進 邵嚴民 容蓉 數模組
160 廣西 桂林理工大學 利仕坤 佘華煜 周毅 劉筱萍
161 廣西 桂林理工大學 沈孝文 葉彩園 張震 梁鵬
162 海南 海南大學 高峰 葛同廣 鄺翼飛 教練組
163 海南 瓊州學院 吳政婉 蘇致遠 石震林 教練組
164 重慶 重慶大學 王建 丁超 王昌贏 龔劬
165 重慶 重慶大學 郭攀 徐亦達 羅雲琳 龔劬
166 重慶 重慶大學 劉洋毅 梁健斌 郭宗林 龔劬
167 重慶 重慶工商大學 王文姣 白洋 吳靜 袁德美
168 重慶 重慶交通大學 王振凱 胡沛 張星星 張聰
169 重慶 重慶郵電大學 袁震 陶樹人 王位哲 鮮思東
170 重慶 重慶郵電大學 曹世偉 胡晨 李楠 鄭繼明
171 重慶 重慶郵電大學 封炳榮 羅劍 董亞蘋 陳六新
172 重慶 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 項俊 陳佳 劉晉銘 楊廷鴻
173 重慶 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 方海洋 宗福興 汪輝 方玲
174 重慶 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段傲文 王健 白建越 馬翠
175 四川 樂山師范學院 陳強 張小歡 余慷 指導教師組
176 四川 四川大學 談承翌 李傑 李崔堂 黃麗
177 四川 四川大學 趙威 孫侃 藺海明 鄒述超
178 四川 四川大學 朱名發 劉娜 楊博 何臘梅
179 四川 四川大學 陳貞貞 周凡 朱洋民 鈕海
180 四川 電子科技大學 陳陽 楊卓凱 王嶸 高晴
181 四川 電子科技大學 寧超 呂建宏 董薈 覃思義
182 四川 電子科技大學 樊波 周慧玲 邸鼎榮 杜鴻飛
183 四川 西華師范大學 潘理 劉榮燕 曾柯方 潘大志
184 四川 西南石油大學 余奇徽 余婷 吳清霞 李玲娜
185 四川 西南交通大學 喻程 曹先騰 張凌雪 何平
186 四川 西南交通大學 申偉 塗年傑 毛亞強 梁濤
187 四川 西南交通大學 王淵聞 梁霽寧 陳一新 王璐
188 四川 西南財經大學 王皓 黃穎 師龍 李紹文
189 貴州 貴州大學 田玲琿 鮑鑫 劉宗權 教練組
190 貴州 貴陽學院 楊國春 王小惠 俞志斌 教練組
191 雲南 雲南大學 周凌霄 張健 崔俊輝 李海燕
192 雲南 雲南師范大學 趙勇波 朱瓊芳 黃希芳 張洪波
193 陝西 長安大學 丁明暢 任君平 強耀鋒 阮苗
194 陝西 西北工業大學 王寧 王有江 徐引擎 王力工
195 陝西 西北工業大學 王迅 楊鈁韜 顧文婷 袁占斌
196 陝西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董川 馬建鵬 江小雅 教練組
197 陝西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金力 栗濤 郝磊 教練組
198 陝西 西安交通大學 劉帥 王同磊 王曉冰 王立周
199 陝西 西安交通大學 李辛昭 薛景安 李碩 高靜
200 陝西 西安郵電學院 白雪 呂曉輝 李子蹊 教練組
201 陝西 西安理工大學 丁延鵬 孫靖萱 盧欣 趙鳳群
202 陝西 空軍工程大學 姜久龍 王旭峰 黃河 教師組
203 陝西 空軍工程大學 孫昱 張亦馳 陳知超 教練組
204 陝西 陝西師范大學 麻敏潔 田燕 馬俊 指導組
205 陝西 陝西師范大學 朱欣 楊茂珍 邱運先 指導組
206 陝西 陝西科技大學 任兆勇 康欽謀 金麗 教練組
207 陝西 陝西科技大學 楊少飛 牟宗軒 賀靜 教練組
208 甘肅 蘭州大學 邱亮亮 王東暉 毛光才 趙晨霞
209 甘肅 蘭州交通大學 蘭金福 王貞 劉波 常勝等
210 新疆 石河子大學 熱比古麗 彭海城 王騫 數模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