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震與地質災害關系

地震與地質災害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2-23 03:35:09

『壹』 地質災害3級和地震有什麼關系

地質災害可以有很多種2,比如泥石流,不單單是地震

『貳』 進年來頻繁的地震災害 和洪水自然災害是否有關系

有一定聯系。地震災害是地質災害,主要是地殼運動或板塊運動的結果。洪水是專氣象災害,跟人類破壞生屬態平衡有一定關系,當然頻繁的氣象災害就有可能引起地質災害。洪水人類是可以有效治理的,但是地震,人類只能預測,目前沒有具體的解決辦法

『叄』 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的關系

地質環境是指自地表面下的堅硬殼層,即岩石圈。地質環境是地球演化的產物。岩石在太陽能作用下的風化過程,使固結的物質解放出來,參加到地理環境中去,參加到地質循環以至星際物質大循環中去。
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二者沒什麼特別的關系吧,就是不好的地質環境易發生地質災害。

『肆』 地震和滑坡這兩種地質災害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嗎

是的。滑坡發生的條件是:地勢崎嶇,岩石破碎,植被覆蓋率低。
而地震就容易使岩體斷裂,也為滑坡提供了動力,這兩者有很強的必然聯系。

『伍』 內動力地質災害與地震

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種類繁多,凡是由地殼運動導致的內動力地質作用危害人類者,統稱為內動力地質作用災害,簡稱內動力地質災害。我國境內內動力地質災害種類繁多,彼此具有共同活動規律,又具有各自活動特徵[3-64]。因此全面認識內動力地質災害與地震的活動關系,對准確預測預報地震具有重大意義,不僅可以減少地震的錯報、漏報,也可以提高地震預報的成功率。

由於本書第三章對內動力地質災害與地震問題,已經做過專門的詳細論述,為了避免重復,僅將相關提綱內容列出作為提示,以便引起大家的重視和關注。

(1)災害類型與排序。

(2)災害活動發展的趨勢性和周期性。

(3)活動構造體系對內動力地質災害分布的控制性:

1)災種分布對構造帶的選擇性;

2)構造帶中多種災害的重疊性;

3)內動力地質災害活動在構造帶之間的遷移性;

4)內動力地質災害活動在構造帶中的補償性與同步性;

5)內動力地質災害的分區性。

(4)人類工程活動對內動力地質災害的影響。

綜上所述,構造體系的A近與現今活動和內動力地質災害研究小結如下[1-64]:①前述構造體系及其A近—現今活動性、深部地質構造以及內動力地質災害都是地震地質研究的內容,也是4類12種內動力地質災害預測預報研究的基礎。②各種內動力地質災害是地殼運動統一整體,都是現今構造活動的表現形式,無論地震預報、煤瓦斯突出預報均必須統一全面研究內動力地質災害及其相互關系,對預報監測資料進行充分分析,對它們之間異常特徵加以區別,以便防止和減少錯報、漏報,吸取過去地震預報中的教訓。③地震預報中全面研究各種內動力地質災害及其相互關系,是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上的一種進步。

『陸』 地質災害就是地震嗎

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柒』 板塊構造與地質災害,火山活動,地震災害的關系

大陸飄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表層的岩石圈並不是整回體一塊答的,而是由多個板塊拼和而成的。全球有6大板塊,它們處於不同的運動狀態中,使海洋與陸地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 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而板塊邊緣地殼運動比較活躍,通常表現為張裂拉伸、俯沖碰撞、斷裂錯動等,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全球有兩大火山地震帶,即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地區眼上百分之九十五的大地震都發生在這兩帶內。

『捌』 地質災害就是指地震么

不是
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它的主要類型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和沉降、地裂縫、土地沙漠化、煤岩和瓦斯突出、火山活動等.

滑 坡:是指斜坡上的岩體由於某種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向下滑動的現象。

崩 塌:是指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體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的地質現象。

泥石流:是山區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於降水而形成的一種帶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條件的特殊洪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並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現象。

滑坡發生的前兆:1、泉水復活;2、土體上隆;3、岩石開裂或被剪切擠壓的音響;4、坍塌和鬆弛;5、變形發生突變;6、裂縫急劇擴張;7、動物異常驚恐、植物正常生長發生變化。

泥石流的識別:中游溝身長不對稱,參差不齊;溝槽中構成跌水;形成多級階地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異常變化;地面變形;建築物作響、傾斜、開裂;地面積水引起地面冒氣泡、水泡、旋流等;植物變態;動物驚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區別外,常常還具有相互聯系、相互轉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
1、滑坡與崩塌的關系
滑坡和崩塌如同孿生姐妹,甚至有著無法分割的聯系。它們常常相伴而生,產生於相同的地質構造環境中和相同的地層岩性構造條件下,且有著相同的觸發因素,容易產生滑坡的地帶也是崩塌的易發區。例如寶成鐵路寶雞?綿陽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發區。崩塌可轉化為滑坡:一個地方長期不斷地發生崩塌,其積累的大量崩塌堆積體在一定條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時崩塌在運動過程中直接轉化為滑坡運動,且這種轉化是比較常見。有時岩土體的重力運動形式介於崩塌式運動和滑坡式運動之間,以至人們無法區別此運動是崩塌還是滑坡。因此地質科學工作者稱此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誘發、互相轉化:崩塌體擊落在老滑坡體或鬆散不穩定堆積體上部,在崩塌的重力沖擊下,有時可使老滑坡復活或產生新滑坡。滑坡在向下滑動過程中若地形突然變陡,滑體就會由滑動轉為墜落,即滑坡轉化為崩塌。有時,由於滑坡後緣產生了許多裂縫,因而滑坡發生後其高陡的後壁會不斷的發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著相同的次生災害和相似的發生前兆。
2、滑坡、崩塌與泥石流的關系
滑坡、崩塌與泥石流的關系也十分密切、易發生滑坡、崩塌的區域也易發生泥石流,只不過泥石流的暴發多了一項必不可少的水源條件。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質經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體物質來源。滑坡、崩塌還常常在運動過程中直接轉化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發生一段時間後,其堆積物在一定的水源條件下生成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災害。泥石流與滑坡、崩塌有著許多相同的促發因素。

『玖』 地震屬於地質災害嗎

地震也可以稱為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的科定義: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專的,對人類生命財產、屬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拾』 地質災害評估與地震災害評估是不是一回事

地質災害評估(
英文:geological
disaster
assessment
),又稱地質災害災情評估。是對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內引發的危害人民容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的評估。評估的方法主要有:發生概率及發展速率的確定方法,危害范圍及危害強度分區,區域危險性區劃等。
地震災害評估(earthquake
hazard
assessment):在不考慮發震可能性的前提下,利用如最大地震震級或地面峰值加速度等單參數進行的災害預測,被稱為確定性震害評估。
從定義可以看出,地質災害評估涵蓋地震災害評估。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