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地質災害監測員申報
Ⅰ 地質災害監測有哪些注意事項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主要確立了如下三項原則:
一是預防為主、避版讓與治理相結合,全權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
二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由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治理;人為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
三是地質災害防治的「統一管理,分工協作」的原則;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管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隨著地質災害信息化建設,地質災害監測及預警體系(威海晶合)也逐漸建立起來。國務院在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中,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和應急體系」的地質災害防治目標。
Ⅱ 在國土局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可以申報什麼職稱
國土資源部門機抄關是不能評職稱的襲。
其下的事業單位,一般按序列評研究員序列,或者工程師級的,當然還有點政工師類的。國土資源系統基本能管的。
如果是單位的工人級別,則按人事勞動部門的要求統一評級。不是系統能管的。
職稱論文發表,聯系找頭像哦~
Ⅲ 地質災害監測員是干什麼的
地質災害監測採用傳統人工監測和遙感監測兩種方法。
人工監測需要監測員到實地考回察。通過目測和藉助一些答簡易監測儀器進行,主要依靠經驗。
遙感監測是在信息化時代建立在互聯網平台上的一種新技術,已經被普遍採用,如晶合微震聲發射技術,可以檢測到土地深處變化,通過觀察這些細微的變化,作出災害預警。
信息化監測系統可以做到在線實時監測,自動運行,出現問題自動報警。地質災害監測員需要對系統進行調試和維護。
Ⅳ 為什麼要進行地質災害監測
地質災害是當前世界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每年因為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都是所有災害中最嚴重的。進行地質災害監測,預先進行人群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唯一有效方法。
Ⅳ 國土資源部關於通報表揚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的決定
國土資發〔2010〕2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形成了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地質災害防治局面。通過群測群防,做到早期預警,提前避讓,有效保護了大批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群測群防監測員肩負著「守護生命、守護家園」的生命任務,踐行服務於國民生命權利的最高價值准則,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涌現出一大批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可歌可泣的先進事跡。為弘揚群測群防監測員大無畏的奉獻精神,鼓勵群測群防監測員繼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監測工作,特通報表揚韓立成等501名同志為「全國地質災害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其中王棟等100名同志為「全國百名特別優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員」,王慧英等10名同志為「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大傑出監測員」。
希望各位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以榮譽為動力,再接再厲,努力工作。希望廣大群測群防工作人員和國土資源戰線所有同志以他們為榜樣,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扎扎實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監測的各項工作,努力開創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新局面,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附件:1.全國地質災害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名單
2.全國百名特別優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員名單
3.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大傑出監測員名單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附件1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附件2
全國百名特別優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員名單
(100名)
北京市:
王棟、王繼銀
天津市:
丁利
河北省:
高占闊、車延國、張濤
山西省:
徐躍幫、陳志靈
內蒙古自治區:
付引兵、王富強
遼寧省:
馬立
吉林省:
郭平、王長會
黑龍江省:
劉波
江蘇省:
戚道志、趙士平、孔國華
浙江省:
王慧英、金秀劍、王國根
安徽省:
談友根、文冬狗、陳朝儒
福建省:
虞祥友、王錦發、卓萬生、陳明乾、王正根
江西省:
郭紅梅、盧全良、洪新明
山東省:
孫志軍、佟琳琳、傅沂慶、王家榮
河南省:
崔軍懷、侯偉、趙常海、張耀亭
湖北省:
陳霞東、楊年喜、鄭志明
湖南省:
李金鋼、闕浩賢、羅衛軍、張先雨、黃孝田、鄧愛華
廣東省:
劉人勇、周月銳、李乾流、屈昌任
廣西壯族自治區:
梁良、梁忠林、雷依麗
海南省:
李榮東、霍青青
重慶市:
董山樑、鄧汝學、李德俊、黃興斗、冉紹平
四川省:
劉如松、楊雲、牟懷清、石祥坤、和金成、肖文啟、盧小松、阿的木呷、毛澤順、舒培源、熊堂英、徐勝、饒玉剛、程忠慶、劉富春、黃傑、廖應祥、王華林
雲南省:
陳立昌、周萬吉、周光偉、高祥明、楊懷志、周艷萍、習紹祥
西藏自治區:
次仁瓊達、旦增
陝西省:
黃鋒、鄧曉衛、張宏舉、張忠平
甘肅省:
馮永明
青海省:
曹有仁、馬升皓、李玉軍
寧夏回族自治區:
周金明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巴合提克·阿班、劉濤
附件3
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大傑出監測員名單
(共10人)
浙江省:
王慧英
福建省:
虞祥友
廣西壯族自治區:
梁良
重慶市:
董山樑
四川省:
劉如松、楊雲、舒培源
雲南省:
陳立昌
陝西省:
黃鋒
青海省:
曹有仁
Ⅵ 國土資源部關於表揚年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的通報
國土資發〔2011〕244 號
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地方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國土資源系統積極努力,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各地通過加強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做到早期預警,提前避讓,避免了大量的生命和財產損失,涌現出一大批在成功預報地質災害、避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方面表現出色的群測群防監測員。他們不畏艱險、不分晝夜、用心監測、及時預報,在最困難、最危險的環境中執行著最崇高的生命任務。為進一步鼓勵群測群防監測員繼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特通報表揚李淑華等 100 名全國優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員 (名單見附件)。
希望各位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以榮譽為動力,再接再厲、努力工作,以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扎扎實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工作,努力開創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新局面,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附件: 2011 年度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名單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附件
2011 年度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名單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1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1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1
Ⅶ 關於組織收看「守護生命、守護家園」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大傑出監測員頒獎晚會的通知
國土資電發〔2011〕11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 (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土資源局、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部機關各司局:
2010 年 12月29日,我 部 在 全國 政 協 禮堂 隆 重 舉 辦 「守護生命、守護家園」———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大傑出監測員頒獎晚會,表彰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先進典型,弘揚生命至上的時代精神。回良玉副總理和司馬義·鐵力瓦爾地副委員長、白立忱副主席出席晚會並為十大傑出群測群防監測員頒獎。中宣部、發展改革委等 16 個部門負責同志一同出席。
頒獎晚會以 「守護生命、守護家園」為主題,通過事跡介紹和文藝節目,展示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員平凡而偉大的工作生活,展現了他們長期堅守地質災害防治一線,執行著崇高的 「生命任務」,踐行著服務於人民生命權利的最高價值准則,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精神風貌和突出貢獻。
為了進一步擴大社會宣傳,我部商請中央電視台定於 2011 年 1月29日(星期六)15:30 在 CCTV -3 綜藝頻道播出頒獎晚會實況錄像。請各省 (區、市)國土資源廳 (局)組織省、市、縣、鄉四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及群測群防監測員收看。請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各直屬單位、機關各司局組織幹部職工收看。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Ⅷ 地質災害監測員變更怎麼寫
地質災害監測採用傳統人工監測和遙感監測兩種方法。人工監測需要監測員專到實地考察。通過屬目測和藉助一些簡易監測儀器進行,主要依靠經驗。遙感監測是在信息化時代建立在互聯網平台上的一種新技術,已經被普遍採用,如晶合微震聲發射技術,可以檢測到土地深處變化,通過觀察這些細微的變化,作出災害預警。信息化監測系統可以做到在線實時監測,自動運行,出現問題自動報警。地質災害監測員需要對系統進行調試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