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施光海

中國地質大學施光海

發布時間: 2021-02-22 23:57:38

1. 中國美國發現億年前最古老蛙類物種是什麼樣

中美科學家發現四件中生代白堊紀時期蛙類琥珀化石,其中之一被鑒定為全新蛙類物種。在遙遠中生代的緬甸叢林中,生活著和現代完全不同的物種,它們或在水潭或在陸地繁衍生息,直到湮滅。幸運的是,它們生活的記錄以各種形式保留了下來。

中美科研團隊對這些化石進行顯微CT,為琥珀里的「小型蛙類」提供了詳細立體的三維解剖結構。「這在傳統蛙類化石是難以實現的」,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副研究員白明對記者表示,「這批標本中體長2.2厘米那件是最重要的一件,已經暴露出骨骼,有些許腐爛,這種情況對顯微CT等無損設備成像十分有利。通過對CT數據重建、分割和融合,最終得到了所有骨骼的高清3D形態。」

通過分析CT數據,這只蛙很可能還沒成年,從缺失耳柱骨、腕部等區域還未完全骨化推斷,它可能還不到2歲。從它的骨骼結構來看,不屬於樹棲物種,因此被保留下來的幾率並不高,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標本。

根據化石細節,科學家推斷,化石中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個,與現生的產婆蟾超科(Alytoidea)/盤舌蟾超科(Discoglossoidea)蛙類非常相似,但分析其綜合特徵,又有別於以往發現的該科中其他蛙類。

「它前頜骨背突十分顯著且二分叉,『V』字型副舌骨,第2薦前椎上的自由肋(浮肋)以及顎骨缺失,這些綜合特徵均區別於以往發現的其他蛙類,因此將這個標本鑒定為新物種,命名為李墨琥珀蛙(Electrorana limoae)。」邢立達說。

科學家還根據「琥珀蛙」的發現地——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琥珀產區——其他動植物琥珀提供的信息,模擬出它們當年的生境,並據此推斷此次發現的蛙類很可能曾在緬甸地區的「琥珀森林」水潭附近活動,以蚊、甲蟲、蜘蛛等無脊椎動物為食。

來源:新京報

2. 誰能介紹一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的研究生導師的情況

施光海

教授

博士生導師(寶石教研室)

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寶石學

照片上的都是咯如果要考他們的研究生加油哦

3. 中國地質大學寶石學專業跨考研的話,選哪個倒是比較好

我是這個學院畢業的。如果你不打算在北京就業的話。這個專業還不錯。導師也分兩內種,一種是注重學術的,一容種是忙於公務的。個人覺得白峰、施光海和余小燕老師不錯。吳瑞華老師的人脈比較廣,至於是否有時間管學生我也不太清楚。
其實,如果有地質學基礎的話,也不算跨專業。本科的寶石學知識算是比較淺顯的,更注重經驗。如果你是完全不沾邊的專業的話,估計就只能看考研成績了。如果很出色的話,應該也不會被拒掉。其實這里的老師都很好。

祝你成功

4. 《和田玉標本》發布有何意義

都知和田產好玉,你能分清傳統和田玉、新疆和田玉、「國標」和田玉的區別嗎?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王時麒18日表示,籽料來源是困擾大眾識別玉產地、普及玉文化的主要問題。由新疆和田玉行業協會主辦的和田玉產地特徵研討及《和田玉標本》發布會8月18日在北京舉行。20餘位專家學者和玉器行業的專業人士參加此次會議。

為了讓調查研究的成果服務於社會,便於玉器愛好者從實物入手快速掌握辨識、鑒定不同產地的和田玉的知識和技能,專家們按照現行「國標」和田玉的概念標准,選取了11種和田玉玉料,推出了一整套標准化的和田玉標本。各種玉料的特徵說明均為玉器專家實地考察、科學研究的學術成果。

親身參與其中的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徐琳說,11塊玉料既美觀又宜上手觀察結構,玉料均采自原料地,背後費料更多,對玉器研究者、愛好者和玉石行業從業人員具有很高的學習參考價值

來源:中國新聞網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