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
1.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自然地理考研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自然地理碩士專業,現有教職工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講版師3人,工程師權1人;教師中博士13人,教師平均年齡38歲。自然地理專業是一支結構合理、學歷層次高、具有開拓精神、朝氣蓬勃的師資隊伍。自然地理專業目前在校碩士研究生30餘人。
自然地理專業專業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旅遊地理與旅遊資源調查評價與規劃、地質遺跡資源調查評價、地質公園建設與開發、土地利用與規劃、土地生態與可持續利用、資源資產與市場、土地信息系統等領域。
自然地理碩士專業培養的研究生服務於國土資源各級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科研單位和各級政府部門;自然地理自建立以來立足國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服務地方社會經濟建設,享有很高的聲譽;隨著學科實力的迅速提高,學科在國內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
對英語沒有特殊的要求的。
2.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哪些專業
地學類專業現有地質學、地球化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科學(第四紀地質學)、地質學基地班、地質學(地質調查與開發)等六個專業。資源類專業現有地礦類(資源勘查工程基地班)、資源勘查工程、資源勘查工程(礦產調查與開發)、石油工程、土地資源管理、海洋科學(海洋地質與資源)、煤與煤層氣工程等7個專業 材料化學大類包括應用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及材料化學三個本科專業,實行通才培養。環境學院的專業主要屬於工程類,現有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環境工程(含水資源與環境工程試驗班)、地下水科學與工程三個專業。工程類含勘查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分為岩土工程、地下建築、道路橋梁、建築工程等四個方向),安全工程等三個專業。地球物理學、地質學、信息科學。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的專業屬於地球物理類,前期通識教育課程與學科基礎平台課程模塊全部打通,實行通才培養,後期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進入相應的專業方向進一步深造,同時可選擇指導教師,參與科學研究工作。 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的專業屬於地球物理類,前期通識教育課程與學科基礎平台課程模塊全部打通,實行通才培養,後期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進入相應的專業方向進一步深造,同時可選擇指導教師,參與科學研究工作。地球物理學、地質學、信息科學。機械類包括「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和「工業設計」兩個專業,電氣信息類包括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四個專業。工商管理類下設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旅遊管理5個專業。 信息工程學院現有軟體工程、測繪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地理信息系統、信息工程四個專業,屬信息技術大類數學與物理學院的數學類下設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兩個個專業珠寶學院寶石及材料工藝學(珠寶首飾設計方向)寶石及材料工藝學</b>藝術與傳媒學院現有設計藝術學和傳播學兩個碩士點,環境藝術設計、資訊藝術設計、數字動畫、廣播電視新聞學、音樂製作與傳播、音樂表演與傳播等六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政法學院公共管理大類下設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兩個專業計算機類專業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網路工程三個本科專業。還有體育部,馬克思主義學院
3. 我的專業是區域地質調查及礦產普查,專科,想畢業兩年後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工程勘察專業的研究生。
081827☆★資源管理抄工程
01.資源評價襲的理論與方法
02.資源開發與保護
03.地質工程管理
04.國土資源管理
05.能源資源管理
06.礦產權市場與管理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33礦產勘查理論與方法、882管理學原理選一
4.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資源勘測工程(基地班)和資源勘查工程(固體方向)有什麼區別
地大網站是圖片...我手工幫你打過來的哈..純手工~~
資源勘查工程(基地班)
1996年經國土資源部(原地礦部)批准創辦資內源勘查工程基容地班(固體),是為了適應地球科學發展和實現全球找礦戰略需要,探索培養適應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寬口徑外向型,復合型人才而開設的;主要培養能運用現代地質理論和先進科技手段,從事固體礦產資源勘查評價,開發和管理,並獲得其工程基本訓練的高級研究工程技術人員.是我國地質工科面向現代化,國際化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學校對該基地班學生有特殊的優惠政策:如人均獎學金不低於1000元/年;畢業生免試推薦研究生的指標不低於40%;免費提供計算機上機機時不低於320小時;部分專業課進行英語教學等.該基地班實行末位淘汰,分流與動態補進這一優秀人才培養模式,在全校范圍內擇優選拔補進.
所以可以看出,資源勘查工程(基地班)就是從資源勘查工程(固體方向)的優生中選出來的..
5.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資源勘查工程與地球物理專業
這兩個專業在地大裡面都是絕對的牛逼專業,至於資源勘查工程就是我們資源學院的專業,全國排名第一,就業就不多說了,100%。主要去一些地礦公司,資源勘查單位,如果你讀個研究生,就可以進研究院,會舒服些
6.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勘查工程
資源勘查工程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地質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地質調查與勘探的室內、外工作方法,具有對礦床地質、礦床分布規律等綜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資源勘查、開發(開采)與管理等領域從事固體、液體、氣體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在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外語、計算機等基礎課程的基礎上,主要學習基礎地質、應用地質和現代資源勘查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資源地質調查和找礦勘查室內外工作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綜合分析研究區域地質與礦產地質特徵、礦產分布規律及工業價值,進行資源評價與礦產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本專業在培養方向上可以在礦產資源勘查、礦產資源評價與管理等方面有所側重。
主幹學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主要課程:礦物岩石學、古生物地層學、構造地質學、礦床學、能源地質學、資源勘探學、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資源管理與評價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認識實習、地質填圖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安排34周。
主要專業實驗:常見礦物、岩石、化石等鑒定實驗、礦石(礦產)鑒產與分析、鑽探與取芯、電法與地震資料解釋與分析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地質學、勘查技術與工程
地大的這個專業其實全國第一 國際都排的上的 就業非常好 就是工作會辛苦一點
7.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好還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好啊
肯定是武漢的了,武漢的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是A++的,全國第一啊 。。。 一樓說得太籠統,有宣傳北京嫌疑
8. 中國地質大學中北京和武漢有什麼區別
一、學校的地址不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二、學校的規模不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截至2018年10月,學校佔地面積1421758平方米,校舍面積815074.58平方米;設有19個學院,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有教職員工3122人,全日制在校學生26103人。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截至2019年3月,學校有17個教學單位,42個本科專業。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工程碩士領域,11個類型的專業學位授權點。在職教職工1400餘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俄羅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餘人。
三、學校的影響力不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列入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資源產業經濟為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等多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位列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
9.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地質學是研究什麼的將來就業都幹些什麼謝謝啦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質學[本科]
專業名稱及代碼:地質學 070601 本專業覆蓋原國家教委1993年頒布的專業目錄中的地質學(070601)、構造地質學(070602)和古生物學(070603)三個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有地質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與地質學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科學思維、素養和創新意識;具有進行地質學科學研究、教學和管理的初步能力。培養的學生能成為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中從事基礎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高水平、高層次人才,並能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學習;也能在地學及相關領域的生產部門從事技術開發和技術管理工作。
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具有較好的數學、物理和化學等自然基礎科學知識,具有能聽、讀、寫、及對外交流的外語水平和一定的計算機運用能力。在牢固掌握結晶學與礦物學、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地史古生物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等地質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學習有關資源、工程、環境、地質災害以及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知識,初步掌握與地學研究和工作有關的鑒定、測試、分析的技能和手段。本專業將在地球動力學(構造地質學)、地球表層學(地史古生物學)、地球物質科學(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等方向有所側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現代地質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掌握國土資源調查和區域地質測量的工作方法、技能以及從事這些工作的組織能力;
3、掌握岩礦鑒定、測試的基本技能和岩礦分析的一般技術和方法,具有對礦物學、岩石學、 地球化學和礦床學等地球物質科學進行研究的初步能力;
4、掌握對古生物和微體古生物進行制樣、分析和初步鑒定的技術,並具有對地球歷史演化進行初步研究的能力;
5、掌握地質構造分析的基本理論和工作方法,初步具有將其用於解決地質災害、地質環境、地質工程和地質資源等問題的能力;
6、掌握地質數據的採集、處理、綜合研究和成果解釋等方面的一般技術和方法;
7、掌握資料查詢以及獲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資料歸納、整理和綜合分析並加以正確表達的能力。
主幹學科:地球動力學(構造地質學)、地球物質科學(礦物學、岩石學)、地球表層學(古生物地史學)。
主要課程:普通地質學(地球科學概論)、結晶學及礦物學、晶體光學及造岩石礦物、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古生物地史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概論、資源科學概論、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英語。
主要專業實驗:自學選題課程、黃石專業實習、構造模擬、岩石薄片分析。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根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技能,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主要設置了以下實踐環節:地質認識實習、教學實習二次、地層學現場教學實習、畢業生產實習、畢業論文等。
學制:本科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10.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調查研究院怎麼樣
簡介:中國地抄質大學(武漢)地襲質調查研究院(以下簡稱地調院)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直屬二級單位,全面負責管理中國地質調查局及其各大區項目辦委託(或招標)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組織實施的和參加實施的中國地質調查局及其各大區項目辦委託(或招標)其他地調項目實施單位的地質調查項目(以下簡稱地調項目)。為了適應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的需要,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實施單位資質要求暫行規定》精神,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決定,成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調查研究院(地大發[2000]21號)。自2000年5月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調院正式以學校下設的直屬二級事業單位開始運作。中地大(漢)發[2000]21號、地大發[2004]023號、人字[2000]25號文和人字[2001]18號文分別聘任了地調院相關管理人員。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