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甘南八月會不會發生地質災害

甘南八月會不會發生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2-22 13:23:00

Ⅰ 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是怎麼樣爆發的 原因何在

泥石流的形成
泥石流的形成需三個基本條件:有陡峭便於集水集物的適當地形;專上游堆積有豐富屬的鬆散固體物質;短期內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來源。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發條件和搬運介質(動力來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庫潰決水體等形式。我國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長時間連續降雨。

這次泥石流災害的發生有很大的偶然性。

第一,這次強降雨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間,降雨達到了將近100毫升,在這個地區來講屬於一個極端的事件。

第二,這個地區本身的地質結構就是鬆散層比較多,而且是兩山加一溝。所以在這種地形里很容易在強降雨的作用下,很容易使這些鬆散物質在洪水的作用下移動,移動以後形成泥石流。所以這種條件加上這種強降雨的極端事件就容易發生這種特大型的地質災害

Ⅱ 七月甘南多雨不會不會發生泥石流之類的。

應該會下雨的,那時候那邊是雨季。泥石流也會發生的,但是這個就要看你自己運氣了,多注意一下天氣預報。像去老李自由行這些網站看看,他們都會有甘南那邊路況的最新情況的。

Ⅲ 甘肅舟曲發生的特大泥石流的緣故是什麼

專家是這么分析的:
據新華社甘肅舟曲8月9日電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在9日下午召開的國土資源系統舟曲搶險救緊急會議上說,舟曲泥石流災害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
地質地貌原因。舟曲是全國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質災害多發區。徐紹史說,舟曲一帶是秦嶺西部的褶皺帶,山體分化、破碎嚴重,大部分屬於是炭灰夾雜的土質,非常容易形成地質災害。
「5·12」汶川地震震鬆了山體。徐紹史說,舟曲是「5·12」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地震導致舟曲的山體松動,極易垮塌,而山體要恢復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5年時間。
氣象原因。徐紹史說,今年,國內大部分地方遭遇嚴重乾旱,這使岩體、土體收縮,裂縫暴露出來,遇到強降雨,雨水容易進入山縫隙,形成地質災害。
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由於岩體產生裂縫,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深入岩體深部,導致岩體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地質災害自由的特徵。徐紹史說,地質災害隱蔽性、突發性、破壞性強。今年國內發生的地質災害有三分之一是監控點以外發生的,隱蔽性很強,難以排查出來。所以一旦成災,損失很大。
8月7日晚11時左右,舟曲縣城東北部山區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達97毫米,持續40多分鍾,引發三眼峪、羅家峪等四條溝系特大山洪地質災害。

報紙上是這么分析的:
舟曲破壞環境三宗罪
一宗罪:亂砍濫伐
中國園林網8月13日消息:在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舟曲曾經是水草豐茂、山林蔥翠的隴上江南,但在持續大規模砍伐後,失去植被的山體逐漸風化流失,每遇狂風暴雨就會出現泥石流甚至塌方。據統計,從1952年8月舟曲林業局成立到1990年,累計採伐森林189.75萬畝,許多地方的森林成為殘敗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亂砍濫伐、倒賣盜用,全縣森林每年以10萬立方米的速度減少,植被破壞嚴重,生態環境遭到超限度破壞。
此外,當地地少人多,生計所迫,開荒種地、伐木為田的行為時常發生,森林面積萎縮,失去植被的保護,導致水土流失嚴重。
二宗罪:胡亂開采
白龍江沿線都是高山峻嶺,資源豐富,也成為不少人的發家之所。據舟曲網友介紹,白龍河沿岸山上常年有上幾千台機器都在挖,山料、玉石都是寶貝,好料一年挖不到幾塊,看不過眼的連俄料和青海料都不如,山都被挖得一塌糊塗。此外,在山上挖玉石也要冒一定風險,上去幾乎是一個月不用洗澡,只喝雪水,吃點餅干、牛肉什麼的。生活艱苦的,還很容易摔死。
三宗罪:過度開發
一條白龍江,沿線水利工程無數。舟曲網友介紹,從下游的四川廣元開始,一直到上游的文縣、舟曲,一條江有無數個梯級水電大壩,還有幾個采礦場,本來就狹窄的河道一半多被礦渣填了。江中還有無數台淘金挖沙的挖掘機以及卡車,整條白龍江水比黃河都還黃。
「隴上江南」今何在
四川九寨溝,與甘肅舟曲縣僅一山之隔。九寨溝的山清水秀,讓很多到過那裡的人都流連忘返。然而就在直線距離約60公里外的甘肅舟曲,卻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山不見翠綠,水不顯清澈。
記者從九寨溝尋車前往舟曲,盡管價格開的不低,但很多司機還是不願意跑。問其原因,幾乎眾口一辭地答說「泥石流」。從九寨前往舟曲必須繞行300多公里的山路,這一路不少地方都是泥石流頻發地段,非常危險,記者沿途就看到不少山體滑坡或泥石流留下的痕跡,有些路段還因此必須繞行。
甘南地區,素有「隴上江南」之美譽,氣候宜人,生態優美素來讓甘南人備感自豪。然而泥石流過後的舟曲縣,卻讓記者怎麼也無法將其場景與「隴上江南」聯系起來,滿目瘡痍的城區,傷痕累累的山體,就連當地居民也直言「慘不忍睹」。
近些年來,甘南地區已成為地質災害多發地帶,不少盤山公路也因此改道或加固。每當雨季來臨,很多司機都不願意再跑那條饒不完彎的山路。舟曲縣也可謂是多災多難,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處在地震帶尾巴上的舟曲縣就是重災區之一。不少舟曲的居民都說,這場歷史罕見的泥石流,跟地震多少也有些關系。
舟曲的資源優勢,以水力和礦產為主。如何開發這兩項資源,又如何保護生態環境,素來都有不少爭議。從舟曲縣城穿流而過的白龍江,近年來興建了不少水電項目,而這也被認為與此次泥石流災害有著一定的聯系。舟曲出產的木材材質十分優良,是甘肅省天然用材林的主要分布區之一,泥石流是否與林業資源的過度開采有關,也讓外界充滿疑問。而分布在山間的各種金、鐵、煤礦,除了給舟曲帶來經濟效益,也難免造成了一定的水土流失.
希望能幫到你~~

Ⅳ 8·7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的災情狀況

截止至8月9日14時,已成功解救受災群眾1242人,受傷住院41人,其中特重傷8人,8月9日下午四點半,所有傷重病員已送往蘭州接受治療,門診治療208人。
截至8月10號17時,共有702人死亡,1042人失蹤,58人重傷,門診治療304人,1243人獲救。
截至11日17時20分,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特大山洪地質災害共造成1117人遇難,重傷住院64人,其中轉院58人,出院5人,門診治療567人;已解救人員1243人,失蹤627人。
截至12日16時30分,甘南州舟曲縣特大山洪地質災害共造成1144人遇難,重傷住院64人,其中轉院58人,出院5人,門診治療567人;已解救人員1243人,失蹤600人。水毀房屋307戶、5508間,其中農村民房235戶,城鎮職工及居民住房72戶;進水房屋4189戶、20945間,其中農村民房1503戶,城鎮民房2686戶,機關單位辦公樓水毀21棟;損壞車輛38輛。
截止13日16時,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中,遇難1156人,失蹤588人
截止14日16時,舟曲泥石流災害遇難人數上升為1239人,505人失蹤。
截至15日16時,泥石流致使1248人遇難,496人失蹤,受傷住院 66人,累計門診治療1498人,解救1243人。
截至17日16時,泥石流致使1270人遇難,474人失蹤,住院70人,累計門診治療1754人,解救1243人。
截至19日16時,泥石流致使1364人遇難,401人失蹤,已解救人數1243人。
截至21日,泥石流災害中遇難1434人,累計門診治療人數2062人。
截至22日,泥石流災害中遇難1435人,失蹤330人。
截至28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1463人遇難,失蹤302人,受傷住院人數72人,其中轉院治療59人,治癒出院10人,現有住院3人,累計門診治療2244人,已解救123人,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區已經安置受災群9852人,受災群眾都得到了初步安置。
截至9月7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已造成1481人遇難,1824人受傷,284人失蹤

Ⅳ 甘南舟曲泥石流災害是怎樣的

2010年8月7日夜,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發生特大泥石流,致使1434人遇難,失蹤內331人。舟曲5千米容長、500米寬區域被夷為平地。

舟曲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是全國「5•12」特大地震的重災縣,也是全國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質災害多發區。此次發生特大山洪地質災害的三眼峪溝、羅家峪溝、硝水溝和寨子溝位於縣城的北部。

8月7日晚11時左右,舟曲縣城東北部山區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達97毫米,持續40多分鍾,引發三眼峪、羅家峪等四條溝系特大山洪地質災害,泥石流長約5千米,平均寬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總體積750萬立方米,流經區域均被夷為平地。

此次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質災害共造成舟曲縣城區1850多間商戶被掩埋或遭受水淹,總面積超過了4.7萬平方米,經濟損失高達2.12億元人民幣。

其中,被泥石流沖毀掩埋650間,面積1.2萬平方米,經濟損失3200萬元人民幣;被洪水淹沒商鋪1200間,面積3.5萬平方米,經濟損失高達1.8億元人民幣。

Ⅵ 2010年七八月份中國發生了什麼自然災害(要詳細的)

無人機航拍舟曲復泥石流圖片制2010年8月7日22時許,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突降強降雨,縣城北面的羅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沖向縣城,造成沿河房屋被沖毀,泥石流阻斷白龍江、形成堰塞湖。截至12日16時30分,甘南州舟曲縣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共造成1144人遇難,重傷住院64人,其中轉院58人,出院5人,門診治療567人;已解救人員1243人,失蹤600人。

Ⅶ 舟曲為什麼會發生泥石流

舟曲破壞環境三宗罪

一宗罪:亂砍濫伐

中國園林網8月13日消息:在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舟曲曾經是水草豐茂、山林蔥翠的隴上江南,但在持續大規模砍伐後,失去植被的山體逐漸風化流失,每遇狂風暴雨就會出現泥石流甚至塌方。據統計,從1952年8月舟曲林業局成立到1990年,累計採伐森林189.75萬畝,許多地方的森林成為殘敗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亂砍濫伐、倒賣盜用,全縣森林每年以10萬立方米的速度減少,植被破壞嚴重,生態環境遭到超限度破壞。

此外,當地地少人多,生計所迫,開荒種地、伐木為田的行為時常發生,森林面積萎縮,失去植被的保護,導致水土流失嚴重。

二宗罪:胡亂開采

白龍江沿線都是高山峻嶺,資源豐富,也成為不少人的發家之所。據舟曲網友介紹,白龍河沿岸山上常年有上幾千台機器都在挖,山料、玉石都是寶貝,好料一年挖不到幾塊,看不過眼的連俄料和青海料都不如,山都被挖得一塌糊塗。此外,在山上挖玉石也要冒一定風險,上去幾乎是一個月不用洗澡,只喝雪水,吃點餅干、牛肉什麼的。生活艱苦的,還很容易摔死。

三宗罪:過度開發

一條白龍江,沿線水利工程無數。舟曲網友介紹,從下游的四川廣元開始,一直到上游的文縣、舟曲,一條江有無數個梯級水電大壩,還有幾個采礦場,本來就狹窄的河道一半多被礦渣填了。江中還有無數台淘金挖沙的挖掘機以及卡車,整條白龍江水比黃河都還黃。

「隴上江南」今何在

四川九寨溝,與甘肅舟曲縣僅一山之隔。九寨溝的山清水秀,讓很多到過那裡的人都流連忘返。然而就在直線距離約60公里外的甘肅舟曲,卻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山不見翠綠,水不顯清澈。

記者從九寨溝尋車前往舟曲,盡管價格開的不低,但很多司機還是不願意跑。問其原因,幾乎眾口一辭地答說「泥石流」。從九寨前往舟曲必須繞行300多公里的山路,這一路不少地方都是泥石流頻發地段,非常危險,記者沿途就看到不少山體滑坡或泥石流留下的痕跡,有些路段還因此必須繞行。

甘南地區,素有「隴上江南」之美譽,氣候宜人,生態優美素來讓甘南人備感自豪。然而泥石流過後的舟曲縣,卻讓記者怎麼也無法將其場景與「隴上江南」聯系起來,滿目瘡痍的城區,傷痕累累的山體,就連當地居民也直言「慘不忍睹」。

近些年來,甘南地區已成為地質災害多發地帶,不少盤山公路也因此改道或加固。每當雨季來臨,很多司機都不願意再跑那條饒不完彎的山路。舟曲縣也可謂是多災多難,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處在地震帶尾巴上的舟曲縣就是重災區之一。不少舟曲的居民都說,這場歷史罕見的泥石流,跟地震多少也有些關系。

舟曲的資源優勢,以水力和礦產為主。如何開發這兩項資源,又如何保護生態環境,素來都有不少爭議。從舟曲縣城穿流而過的白龍江,近年來興建了不少水電項目,而這也被認為與此次泥石流災害有著一定的聯系。舟曲出產的木材材質十分優良,是甘肅省天然用材林的主要分布區之一,泥石流是否與林業資源的過度開采有關,也讓外界充滿疑問。而分布在山間的各種金、鐵、煤礦,除了給舟曲帶來經濟效益,也難免造成了一定的水土流失。

慘痛的教訓已經有了,究竟孰輕孰重,今後又何去何從,應當到認真考慮的時候了。

今天的結果不是每個人願意看到的,這也許就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沉痛打擊.忘各位兄弟姐妹節哀.

Ⅷ 打算到甘南臨潭縣上班,但又擔心地質災害,不知道現在八月份去合適不

沒有問題,臨潭人民歡迎您,八月算是甘南最好的季節了。臨潭的地質災害不算太多,不要擔憂。

Ⅸ 2010年8月7日22點左右,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發生特大泥石流,泥石流沖進縣城,並形成堰塞湖。

寫「黨的關懷之舟曲篇」。才一年的時間,舟曲已經變了樣,街面大都修復好了,還建了許多新房子。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