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調查局由誰組成
⑴ 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國企還是央企
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國抄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中國地質調查局下屬分幾大板塊,包括區域地質調查機構、專業地質調查機構、綜合研究支撐與公共服務機構、科技創新與技術支撐機構。
⑵ 地質資料的獲取一般是由哪個部門來勘探
這個有很多
中國地質調查局下屬單位
國家海洋局下屬單位
交通部下屬單位
中科院下屬單位
大專院校
凡是進行地質工作的單位都會勘探地質資料
這是研究的基礎
⑶ 中國地質調查局沈陽地質調查中心的組織結構
綜合管理部門:辦公室、黨委辦公室(紀檢監察審計室)、人事教育處、財務資產處、總工程師室、科技與裝備處、項目監督管理處
技術業務部門:綜合研究室、東北亞地質礦產研究室、信息資料室、東北實驗測試中心(國土資源部東北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基礎地質室、礦產資源室、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室、勘查技術室
其他部門:經營開發部、離退休管理處、物業管理部(後勤服務中心)、地質勘查院、隆豐賓館、寶玉石檢測站
單位規模:中央編制辦批准沈陽地質調查中心(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編制為275人。截止至2006年12月,現有職工440人,其中在職247人,離休16人,退休177人,具有各類高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人員包括基礎地質、資源調查評價、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物化探、遙感地質、GIS、測試分析等專業領域共111人,其中研究員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56人,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55人;具有博士後3人,博士19人,碩士25人,在東北地區國家地質調查工作的實施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單位佔地面積5400平米,房屋建築面積8621平米。中心實驗室包括有國土資源部東北地區實驗測試中心及遼寧省技術監督局授權的遼寧省寶玉石檢測站,擁有各種大型檢測儀器50餘台(套),主要包括X射線衍射儀、X-熒光光譜儀、激光拉曼儀、紅外光譜儀、電子探針能譜儀、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儀、光柵光譜儀、等離子體質譜儀、全普直讀等離子體光譜、原子吸收儀、原子熒光儀、偏反光顯微鏡、離子色譜儀、元素分析儀、地球物理測試及水文地質探測等儀器設備;同時,擁有海事衛星通訊設備、GPS定位儀、全站儀、大型列印機、大型掃描儀等等。中心圖書館藏各類地學專業圖書、刊物近8萬冊,積累了有關我國東北地區區域地質和全國貴金屬地質調查研究方面的大量資料,並存有1999年以來完成的東北地區國家地質調查成果信息。
⑷ 中國地質調查局的介紹
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國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回查規劃,負責答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地質調查、科學研究和信息服務機構,是擁有專業化地質調查隊伍的事業實體,是國家地質基礎信息資料等公益性產品的生產者和提供者,是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的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者,通過地質調查、地學科技創新和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⑸ 中國地質調查局怎麼樣
簡介:中國地質調查局是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負責統一部署版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權、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自然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地質調查、科學研究和信息服務機構,是擁有專業化地質調查隊伍的事業實體,是國家地質基礎信息資料等公益性產品的生產者和提供者,是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的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者,通過地質調查、地學科技創新和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注冊資本:194萬人民幣
⑹ 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隊伍建設問題
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隊伍建設,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各方面也十分關心,但至今10年仍未真正建成,在隊伍結構和數量上,離精兵加現代化,調查與科研相結合,能擔當重大戰略任務,善於攻堅打硬仗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究其原因是:在擬定地勘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時,沒有明確保留各有關專業的一部分骨幹力量,10年來的實踐說明,這方面是有失誤的。主要根據以下事實:一是中國地質調查局有機關行政機構編制,沒有隊伍編制。中編發〔2004〕2號對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規模,只說了逐步組建到位。而國土資源部〔2001〕406號《地質隊伍「野戰軍」組建總體方案》中,關於「野戰軍」總規模為2.5 萬~3 萬人(包括國家、地方和行業精乾的隊伍),國土資發〔2005〕12號明確了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1.5萬人,但都沒有向中編辦申報批准;二是在中央財政支出科目中沒有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經常性事業項目和經費,僅有局機關人頭費。為期12年的地質大調查專項,是權宜性措施,列專項方式也不符合公益性地質工作需要長期穩定的公共財政保障意義;三是中國地質調查局與其歸口管理的27個事業單位,同屬國土資源部的直屬事業單位,體制不順,科研與調查結合差,隊伍結構不合理,沒有首先從整個地勘隊伍中挑選骨幹人員和必要裝備;四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實力不強,大區中心的職能定位變化不定,沒有著力發展自己的直屬隊伍,因此,大部分公益性地質工作項目採取委託和面向社會地勘單位招標承包的辦法,而不是主要依靠相對穩定、調查與科研相結合的自身力量。
分析評論: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隊伍建設,始終存在認識差異。首先是要不要有直屬隊伍上,認識不同;其次是隊伍規模及結構上,意見也有分歧。國土資源部已多次公開宣布,中國地質調查局已經建成、已經完善。但事實上隊伍數量不足、專業不配套、結構不合理、經常性地質工作項目及相應的公共財政支持渠道沒有建立,公益性地質工作大量外包。在自身職能的觀念和行動上,拘泥於姓公還是姓商,不重視找礦和礦產勘查工作,導致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礦產資源補償費(今地勘基金)項目和油氣調查項目等,只能設立專門機構去承擔,連國土資源部內部都不能實現地質工作的統一管理。在這種情況下硬說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建設已經完善,顯然沒有說服力。今後國家要加大對地質工作的投入,中國地質調查局隊伍的不適應,必將更加明顯。要實現在2020年趕上世界一流國家地質調查隊伍的目標,這種局面必須改變。
⑺ 中國地質調查局籌措新成立一個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你知道他什麼時候成立嗎謝謝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成立於2012年12月27日,是我國唯一一支公益性油氣地版質調查專業隊伍。
中權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是承擔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重點地區油氣資源戰略調查以及相關綜合研究工作,為國家油氣資源戰略、規劃、管理以及勘查開發提供基礎支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油氣地質基礎信息資料和公益性服務的正局級事業單位。
⑻ 國土資源部的結構是什麼地質隊 勘察局 地調院 國土資源局等他們間關系是什麼望有高人指點,十分感謝!
部級的部門設置與下面不同。
國土資源部直管國家海洋局和國家測繪局;負責各級專國家土地督察局;直屬管國家地質調查局。
比如國土資源局什麼的是縣市一級的概念,上面還會有省級的國土資源廳,廳級部門由該省政府直管,不在國家的部級框架下面。
地質隊,地調院什麼的是個局就可以成立,看級別。
⑼ 建立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隊伍的財政支持機制和統一管理機制
建立中央政府將中國地質調查局隊伍的經常性支出列入本級財政支出的機制。目內前中國容地質調查局只有人頭費沒有經常性工作事業費,沒有建立相對固定的公共財政支持機制,不可能有計劃地進行公益性地質工作,將無法持續提供公共產品服務。因此,中央財政支出中要相應增列體現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職責的基礎地質調查研究項目和戰略性礦產勘查項目。建議在2010年中央財政支出科目220類「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中與海洋、測繪、氣象一樣,單列「地礦事務」一款。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需要認真規劃,加快結構調整,各大區中心要按地質和成礦單元設調查研究隊伍,利於資料積累和人才成長。盡快改變地勘項目發包的做法。作為國家事業單位,在實行績效工資制的同時,還要按不同地區提高野外津貼水平,制定找礦有功獎和地質調查理論方法有功獎,定期兌現,以穩定專業技術隊伍。國土資源部分散在有關司局管理的能源調查項目、地勘基金項目和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等,需要向中國地質調查局集中,有利於於統一規劃和協調有序,有利於統一管理和組織實施。建立和健全地勘項目統一管理機制,才能提高地質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⑽ 中國地質調查局和地質科學院的區別
中國地質科學院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的科研機構,地調局是地質調查的管理者版和實施者,全國的地質權工作有相當一部分都歸它管,地質科學院是地調局旗下的科研單位,它研究出的東西服務於生產(地質調查),但是它本身並不怎麼進行生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