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東營工程地質條件

東營工程地質條件

發布時間: 2021-02-22 03:25:43

工程地質條件的要素是什麼

(1) 地層的岩性:是最抄基本的工程地質因素,包括它們的成因、時代、岩性 相關書籍 、產狀、成岩作用特點、變質程度、風化特徵、軟弱夾層和接觸帶以及物理力學性質等。 (2) 地質構造:也是工程地質工作研究的基本對象,包括褶皺、斷層、節理構造的分布和特徵、地質構造,特別是形成時代新、規模大的優勢斷裂,對地震等災害具有控製作用,因而對建築物的安全穩定、沉降變形等具有重要意義。 (3) 水文地質條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質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動態和化學成分等。 (4) 地表地質作用:是現代地表地質作用的反映,與建築區地形、氣候、岩性、構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關,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風沙移動、河流沖刷與沉積等,對評價建築物的穩定性和預測工程地質條件的變化意義重大。 (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狀況、山坡陡緩程度與溝谷寬窄及形態特徵等;地貌則說明地形形成的原因、過程和時代。平原區、丘陵區和山嶽地區的地形起伏、土層厚薄和基岩出露情況、地下水埋藏特徵和地表地質作用現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徵,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到建築場地和路線的選擇。

② 工程地質條件

你好,根據你的提問,我認為工程地質的條件一般是指在比較平坦的道路上或者是比較適合施工的地質。

③ 東營市地面沉降因素分析

鄒祖光 啜雲香 王德生

(山東省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德州253015)

作者簡介:鄒祖光(1961—),山東蓬萊人,高級工程師,從事水工環地質勘查評價工作。

摘要:東營市地處華北沉降區,新生界厚度大,由於長期開採石油、天然氣、深層地下水,形成了深層地下水降落漏斗,使地層應力增加產生壓縮,形成地面沉降。新構造運動和欠固結土的自重固結作用也對地面沉降有一定的影響。本文分析了東營市地面沉降的現狀、形成因素,提出了防治措施。

關鍵詞:地面沉降;因素分析;石油天然氣;地下水;東營市

東營市地處黃河三角洲地區,是山東省重要的經濟開發區,也是勝利油田的主要採油區。經濟的發展與人類活動的加劇,對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石油、天然氣、地下水資源的過量開發,導致了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和環境地質問題的發生。區內地勢低平,坡降很小,瀕臨渤海,如果地面沉降進一步發展並與海平面上升疊加在一起,將會使城區進一步降低泄洪功能和抵禦風暴潮的能力,極易造成嚴重災害。

1 地面沉降概況

1985年,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山東省地震局,在本區進行了東營-墾利現代形變測量,地面沉降量最大為80mm。2000年,對本區部分高程點進行了高程復測,地面沉降量為248~397 mm。

2002~2003年,通過對區內地面沉降觀測點共43點的監測結果分析,沉降量為30~30mm以上的7點,20~29 mm的14點,10mm及以下的5點,其餘在11~19 mm之間。

區內普遍存在地面沉降,且西部比東部沉降量大。各觀測點平均沉降量為21 mm。西城-六戶-牛庄以西地區,沉降量均大於20mm,東部沿海地區小於10mm(圖1)。

2 地質背景條件

2.1 地形地貌

工作區地處黃河三角洲地區,總的地勢是西高而東低,地形坡降1/10000,高程在12~2 m之間。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特別是黃河的地質作用,形成了崗、坡、窪相間的復雜微地貌景觀。分布有河灘高地、決口扇高地、坡地、窪地、海灘地。

圖1 東營市地面沉降等值線圖

2.2 水文地質條件

本區深層地下水含水層頂板埋深400~500m,底板埋深800~1000m。分布於史口-廣北水庫一線以南的地區。含水層累計厚度20~40m,單層厚度2~5m,單井涌水量500~1000m3/d,礦化度一般小於1g/L,水化學類型主要為重碳酸氯化物—鈉型、重碳酸硫酸—鈉型水。長期的開采使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六戶鎮農開院一場觀測孔,自1991年的平均水位高程為-11.4m,到1997年6月已下降為-31.9m,平均每年下降3.15m,2002年5月已下降到-45.9m(見圖2)。

圖2 深層地下水動態曲線圖

2.3 工程地質條件

該區淺部沉積物為第四系沖積海積物,土黃-灰黃-灰黑色粉土、淤泥質粉質粘土及粉細沙。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壓縮性均較大;深部多為古近系—新近系沖湖積沖海積物,粘土、粉質粘土與中細砂互層。其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壓縮性均相對較小。淺部夾有軟土及易液化飽和砂土。自上而下劃分為3個壓縮層。

3 地面沉降因素分析

本區能夠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有:新構造運動,土的天然固結作用,石油、天然氣、地下水開采等。

3.1 地面沉降與新構造運動的關系

本區地處華北沉降帶,新近紀以來,受新構造運動的影響,地殼緩慢下沉,沉積了巨厚的新近系和第四系。

新近紀初,區內斷裂活動有所減弱,坳陷內的差異變小,凸起、凹陷間的分割性趨於消失,其沉積的館陶組地層厚度較薄(300~400m),分布穩定。這個階段斷裂活動方式表現為反向的逆斷活動,形成了派生的逆牽引背斜構造。

新近紀晚期以來,本區呈總體統一沉降之勢,沉積厚度900~1100m。其中,明化鎮組地層600~800m;第四系厚度300m左右,變化較小。這個階段斷裂活動表現為具有繼承性和新生性的顫動式運動特點。斷裂差異活動逐步減弱,轉以水平扭動、剪切破裂為特徵的地殼構造變形。

由於新構造運動引起的升降差異,地區變化較小,對地面沉降的時空變化具有一定的影響。

3.2 地面沉降與欠固結土固結作用的關系

本區地處黃河三角洲,區內0~30m深度內的地層多為第四系全新統地層,其沉積環境受黃河和海洋交互或共同影響,形成了以細顆粒為主的地層,岩性以粉土最為廣泛,其次為粉質粘土、粉砂、粘土,局部含淤泥質。土的先期固結壓力較低,超固結比為0.5左右,為欠固結土。在自重壓力下,將引起固結沉降。說明自重固結沉降量佔地面沉降總量的比重較小。區內欠固結土的厚度為25~31m,據推算自然地面下降速率為3mm/a。與地面沉降漏斗的關系不明顯。但沿海地區自重固結沉降量占的比重較大。

3.3 地面沉降與油氣開採的關系

本區地處黃河三角洲,油氣資源豐富,自20世紀60年代開采以來,持續高產穩產,成為全國第二大油田。油氣層主要賦存於古近系沙河街組砂岩、頁岩及灰岩地層中,長期的開采使沙河街組地下水形成了巨大的降落漏斗,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埋深在700m左右。區內油田主要有:東營油田、東辛油田、史南油田、梁家樓油田、牛庄油田、現河庄油田、六戶油田、王家崗油田、廣利油田等。

由於油氣資源的長期開采,也容易使地層產生壓縮,導致地面沉降的產生,區內主要油氣開采區多在沉降漏斗區內,如廣利油田沉降漏斗。說明油氣開采是產生地面沉降重要因素(見圖3)之一。

3.4 地面沉降與地下水開採的關系

本市地處黃河三角洲,淡水資源極為缺乏且分布不均,黃河水受季節影響經常供給不足。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開始開采深層地下水,開發初期深層地下水均為自流,一般自流高度大於3m。經過長期超量開采,現在已形成了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圖3 地面沉降與油氣開采關系圖

深層地下水開采分布於史口、電廠以南地區,集中於牛庄、六戶地區,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埋深50m~60m,下降速率2~3m/a。

中層地下水主要受區外影響,已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其漏斗形態與深層地下水相近。

目前,本區的地面沉降漏斗中心與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地區分布基本相符(見圖4)。地面沉降漏斗中心分布在牛庄、六戶一帶,也是深層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位於地下水位降落漏斗邊緣的東城以北及以東地區,地面沉降量較小。所以,深層地下水的開采是目前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

圖4 地面沉降與地下水開采關系圖

4 結語

本區地下水開采、石油、天然氣的開采與地面沉降的關系密切,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外在因素;欠固結土的自重固結作用和新構造運動是引起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但對地面沉降的影響相對較小。

地面沉降是一種緩變性的地質災害,不易被察覺,但是,一旦釀成嚴重後果將難以補救。其危害主要有海水倒灌、鹹水入侵、城市排水不暢、建築物開裂、設備破壞失效等。加強地下水動態和地面沉降監測,合理開采地下水、石油、天然氣資源,實施人工回灌地下水工程,是保護地質環境,預防和控制地面沉降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樊秀峰等.2004.福州市溫泉區地面沉降分析.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6(2):89~92

薛傳東等.2004.昆明市區地面沉降的機理分析.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9(3):47~53

④ 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怎麼分析

工程地質條件分抄析:

工程襲地質條件是指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條件總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質、地質構造、地貌、水文地質、地質作用、自然地質現象和天然建築材料等幾個方面。

主要通過以下幾點對不同地區進行具體分析:

1、對工程場地穩定性與適宜性分析、評價。

2、對工程場地環境工程地質條件評價。在評價場地自然條件的同時,還應預測工程與場地的相互影響及可能引發的工程地質問題。

3、為設計提供地質參數。

4、根據場地地質條件,為設計提供工程措施意見。

水文地質條件分析:

水文地質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種變化和運動的現象。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規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地下水資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和礦山開採的不利影響及其防治等。

因此根據分析地點具體特徵根據以上要素進行分析。

⑤ 什麼是工程地質條件和工程地質問題

工程地質條件
定義:與工程建築有關的地質要素的綜合(或者說各種對工程建築回有影響的答地質因素的總稱).
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地形地貌條件
2.地質結構和地應力
3.岩土類型及其工程地質性質
4.水文地質條件
5.物理地質現象
6.天然建築材料
工程地質問題的定義:與人類工程活動有關的地質問題.
它影響建築物修建的技術可能性、經濟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如建築物所處地質環境的區域構造穩定問題,地基岩體穩定問題,地下硐室圍岩穩定問題和邊坡岩體穩定問題,水庫滲漏問題,淤積問題,浸沒問題,邊岸再造及壩下游沖刷問題,以及與上述問題相聯系的建築場地的規劃、設計和施工條件等方面的問題.工程地質工作的基本任務在於對人類工程活動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種工程地質問題作出預測和確切評價,從地質方面保證建設事業的技術可能性、經濟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⑥ 什麼叫工程地質條件包括哪些內容

工程地質條件是對工程建築有影響的各種地質因素的總稱。

主要包括地形地內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震容、水文地質、天然建築材料以及岩溶、滑坡、崩坍、砂土液化、地基變形等不良物理地質現象。

工程建設前需對建築物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進行調查研究,包括:該場地以往建築經驗,已發生過的工程事故的原因、防治措施和後果,建築物沉降、變形及地基地震效應等;分析和解決主要工程地質問題; 選擇工程地質條件優良的地點; 提出保證建築物的穩定性和正常使用的地基處理措施等。

拓展資料

自然條件是因地而異的,建築物類型和性質也各不相同,因而在不同的情況下作為重點研究對象的工程地質條件也是因地因工程而異,如在山區建築,與場地穩定性有密切關系的地質現象(地層褶皺、斷裂、滑坡、岩溶等)往往是重要的地質條件。

對地下建築來說,地質構造對建築物的穩定性有很大影響,而岩石產狀、斷層、節理和破碎帶的性質與分布等是重要的地質條件。

已有的工程地質條件在工程建築和運行期間會產生一些新的變化和發展,構成威脅影響工程建築安全的地質問題稱為工程地質問題。

由於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多變,不同類型的工程對工程地質條件的要求又不盡相同,所以工程地質問題是多種多樣的。

⑦ 工程地質條件包括哪些因素

(1) 地層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質因素,包括它們的成因、時代、岩性 相關書籍
、產狀版、權成岩作用特點、變質程度、風化特徵、軟弱夾層和接觸帶以及物理力學性質等.(2) 地質構造:也是工程地質工作研究的基本對象,包括褶皺、斷層、節理構造的分布和特徵、地質構造,特別是形成時代新、規模大的優勢斷裂,對地震等災害具有控製作用,因而對建築物的安全穩定、沉降變形等具有重要意義.(3) 水文地質條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質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動態和化學成分等.(4) 地表地質作用:是現代地表地質作用的反映,與建築區地形、氣候、岩性、構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關,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風沙移動、河流沖刷與沉積等,對評價建築物的穩定性和預測工程地質條件的變化意義重大.(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狀況、山坡陡緩程度與溝谷寬窄及形態特徵等;地貌則說明地形形成的原因、過程和時代.平原區、丘陵區和山嶽地區的地形起伏、土層厚薄和基岩出露情況、地下水埋藏特徵和地表地質作用現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徵,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到建築場地和路線的選擇.

⑧ 何謂工程地質條件包括那些方面

工程地質條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下水條件、地球物理條件、物理地質環境和天然建築材料7項。工程地質學裡面第一頁就有提到。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⑨ 什麼叫工程地質條件包括哪些內容

工程地質學中地質因素對土木工程建設有較大影響,因此把這些地質因素綜合稱工程地質條件。
內容包含地區的地形地貌,場地及周圍的岩土類型和性質,地質構造,水文地條件,各種自然地質作用與現象,天然建築材料等

⑩ 一、什麼是工程地質條件,包括哪些方面

工程地質條件是指對工程建築有影響的各種地質因素的總稱。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震、水文地質、天然建築材料以及岩溶、滑坡、崩坍、砂土液化、地基變形等不良物理地質現象。

工程地質條件即工程活動的地質環境,可理解為工程建築物所在地區地質環境各項因素的綜合。一般認為它包括岩土(岩石和土)的類型及其工程性質、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地表地質作用和天然建築材料等。

岩土的類型及其工程性質

這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質因素,包括它們的成因、時代、岩性、產狀、成岩作用特點、變質程度、風化特徵、軟弱夾層和接觸帶以及物理力學性質等。

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是工程地質工作研究的基本對象,包括褶皺、斷層、節理構造的分布和特徵。地質構造,特別是形成時代新、規模大的優勢斷裂,對地震等災害具有控製作用,因而對建築物的安全穩定、沉降變形等具有重要意義。

水文地質條件

這是重要的工程地質因素,地下水是降低岩、土體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又在某些情況下對建築物的某些部位(如基礎)發生侵蝕作用,影響建築物的安全。它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動態和水質等。

地表地質作用

是現代地表地質作用的反映,與建築區地形、氣候、岩性、構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關,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風沙移動、河流沖刷與沉積等等,對評價建築物的穩定性和預測工程地質條件的變化意義重大。

地形地貌

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狀況、山坡陡緩程度與溝谷寬窄及形態特徵等,地貌則說明地形形成的原因、過程和時代。平原區、丘陵區和山嶽地區的地形起伏、土層厚薄和基岩出露情況、地下水埋藏特徵和地表地質作用現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徵,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到建築場地和線路的選擇。

天然建築材料

工程中常用的天然建築材料主要有:粘性土料、砂性土、砂卵礫石料、碎石、塊石石料等,在大型土木及水利工程中,天然建築材料的量、質及開采運輸條件等,直接關繫到場址選擇、工程造價、工期長短等,因此,它也是工程地質條件評價的重要內容,有時甚至可以成為選擇工程建築物類型的決定性因素。

(10)東營工程地質條件擴展閱讀:

這些主要工程地質條件又分為場地地質和地基兩個方面。在不同勘察階段,對這兩個方面的側重應有所不同,但不能偏廢,如在選址和初步勘察階段,勘察工作側重在場地地質,同時也對地基進行一定的研究。在詳勘階段則多側重地基問題,但也要對場地地質作必要的調查研究工作。

自然條件是因地而異的,建築物類型和性質也各不相同,因而在不同的情況下作為重點研究對象的工程地質條件也是因地因工程而異,如在山區建築,與場地穩定性有密切關系的地質現象(地層褶皺、斷裂、滑坡、岩溶等)往往是重要的地質條件;

對地下建築來說,地質構造對建築物的穩定性有很大影響,而岩石產狀、斷層、節理和破碎帶的性質與分布等是重要的地質條件。

工程地質條件的好壞是對建築地區,場址選擇,建築總平面布置,以及主要建築物地基基礎工程的設計與施工都有密切關系和影響,必須在工程建築設計前將該地區的工程地質條件預先查明。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