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防地質災害演練作文

防地質災害演練作文

發布時間: 2021-02-21 23:56:16

① 防火災地震演習作文四百五字

有的蛇顏色很鮮艷,抄比如珊瑚蛇,紅色的條紋像一條條腰帶,但它其實「笑裡藏刀」——它有劇毒。
蛇細細長長,總是蜷著身子,一雙幾乎看不見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接近無限擴大的血盆大口。它一動不動地吐著紅紅的舌信子,探測周圍是否有危險,它也用同樣的方法來探測獵物。
大多數蛇會藉助周圍的環境把自己隱藏起來,等獵物接近,出其不意、快速地將獵物捕到,然後張大嘴巴把獵物整個吞下去。
蛇喜歡吃老鼠、鳥、昆蟲、小動物。
大多數人都害怕蛇,其實蛇有很多用處,它們吃掉成千上萬的老鼠和害蟲。
沒有形形色色的蛇,我們的世界會大不一樣!請保護蛇

② 地震災難與城市安全作文600字

戰爭時代,人們會遇到危急時刻;和平生活中也會發生火災。地震。洪水。風暴等災難,也會遇到車禍,暈倒等突發事件。在2008年,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地震。那一年我上了二年級,5月12日,我們和平常一樣正在上課,突然,我覺得房子好像搖了起來,老師第一個反應過來,讓我們大家趕快下樓,我們開始在老師的帶領下向樓下跑,當時我們都很害怕,我的腳有點不聽使喚,腿有點發軟,有幾個同學摔倒了再起來,就這樣,跌跌撞撞的來到了操場。操場上人聲鼎沸。我們站在操場上,議論著這是怎麼了,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地震了,「地震」這個詞語我第一次聽到,還不太明白怎麼回事,不一會,爸爸媽媽來學校接我,我們走在大街上,好像所有人都在街上,每一輛公交車上都擠滿了人。好多人都再打電話,一臉的焦急。爸爸說:「咋們回家拿點東西。」然後我們就匆匆忙忙的回家了。回到家後,打開電視,新聞上說:這一次地震,許多房屋倒塌,人們都無家可歸,很多小朋友都沒有了父母,解放軍正在搶救那些被壓在石頭下的人。災難是可怕的。經過這一次地震,我對地震。火災等災難有了意識。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是火災還是地震,只要我們沉著冷靜的去對待它們,用我們所知道的逃生方法,就一定可以逃離危險。第2篇:2008年5月12日,當汶川發生地震時,我所在是重慶九龍小學也發生了震盪。只記得當時全校師生正在上課。事情總是那麼突然,只見教室里的天花板上的燈拚命地搖晃著,彷彿要掙脫繩索,彷彿就要墜落下來。老師立馬發覺不對勁,急忙大聲喊道:「發生地震了!」頓時,大家驚恐萬狀,你推我攘,一窩蜂似的湧向操場。而我被眼前左右搖晃的桌子嚇得不知所措,傻傻地杵在原地。不知從哪裡傳來一聲「跑」,我就跟著人群快速地移動。我十分害怕:房子是不是快垮塌了。不過,體育老師沉著地維持秩序。但是大家都想逃命,根本聽不進去。人人心亂如麻,到處像受驚的小鹿,找不著方向似的亂躥。人流不成隊形,混亂的場面如一盤散沙。「哎喲!」「你踩到我的腳了!」「對不起!」「沒關系!」危急時刻總是這樣,同學們不是斤斤計較,而是互相謙讓,互相幫助。一個一年級的小弟弟摔倒在地上,只見高年級的一位大姐姐連忙蹲下身去扶起他,拉著他的小手朝安全地帶跑去。老師繼續以身作則,不慌不忙地帶領同學們逃離危險地區。「同學們,你們不要害怕,在危險面前,你們是最勇敢的孩子喲!」「同學們,我們一定要有秩序地離開,才不會有更危險的事情發生。」一盤散沙匯攏了,整齊的隊伍就像軍隊一樣井然有序。聽了老師振奮人心的一番話,孩子們的心也漸漸平靜了下來,我那七上八下的心也回到了原位。是呀!當危險來臨時,我們應該團結一心,沉著冷靜地應對,才會讓危險不再可怕,才會讓危險遠離我們。

③ 關於地質災害的作文350字

我的家鄉抄在內蒙古的西部,襲那裡有一處很美的風景,就是誓師廣場。馮將軍是我們這里的歷史名人,為了紀念他所以修建了這座廣場及他的雕塑,並且橫跨在一條小河上。當春天來臨的時候,小河的兩邊以及廣場的周圍積雪融化了,春分吹醒了萬物,嫩綠的小草鑽出了地面,柳樹發芽了,芽嫩綠嫩黃的,十分可愛,給廣場增添了許多生氣。夏天來了,河水從廣場下面流過,兩旁的垂柳長的蔥蔥籠籠的,嫩綠的小草鋪滿了地面,樹木茂盛,不時還能聽到青蛙的叫聲,盛開的鮮花吸引了很多蝴蝶,傍晚散步的人也增多了。秋天,秋高氣爽,空氣清新,數也漸漸得變黃了,小草上、花朵上染上了一層霜,雕塑也顯得更加庄嚴了。冬天到了,廣場上被覆蓋了一層厚厚的雪,給廣場披上了銀色的時裝,連水面上也罩上了光閃閃的冰,陽光下耀人眼目。一年四季的廣場真是太美了!我愛我家鄉的這一處美景!

④ 關於地質災害的作文,不少於500字!急急急

把全文都打出來是不可能的啦,告訴你思路,第一,要寫出地質災害的原因,亂砍亂伐啊等。第二要寫出比如來地震啦,該怎麼辦。第三啊,要寫出預防措施。和前兆。最後總結一下,呼籲人們要什麼什麼啊!就完成了啊!!!給我加分!!!

⑤ 面對自然災害的作文

我國地域遼闊,天氣變化萬千,洪水、颶風、龍卷風、地震等不可抗性災難頻發,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的傷害。近50年來,我國每年由地震、地質、旱澇、海洋、疫病等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自然災害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我國防災減災的綜合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一、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的現狀我國目前已建立起了較為完善、廣為覆蓋的氣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等地面監測和觀測網,建立了氣象衛星、海洋衛星、陸地衛星系列,並正在建設減災小衛星星座系統。在氣象監測預報方面,建成了較先進的由地面氣象觀測站、太空站、各類天氣雷達及氣象衛星組成的大氣探測系統,建立了氣象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現代化的氣象通信系統和中期數值預報業務系統。全國已形成了由國家、區域、省、地、縣五級分工合理、有機結合、逐級指導的基本氣象信息加工分析預測體系。為了監測江河洪水,國家組建了由數目眾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組成的水文監測網,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區洪澇災害易發區警戒水域遙感資料庫,將遙感技術在「八五」期間應用於洪災監測。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有些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另外,利用現代科技積極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如農區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這些技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對防災減災發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地震監測和抗震方面,組建了400多個地震觀測台站,「十五」期間進行了數字化改造,由48個國家級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國家數字測震台網和由300多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20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網以及若干個流動數字測震台網、數字強震台網構成了中國數字測震系統,建立了大震警報系統和地震前兆觀測系統,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監測預報系統,編制了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和震害預測圖,確定了52個城市作為國家重點防震城市,對全國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區的工程建築,實施綜合性震害防禦,對城市和大中型工礦企業的新建工程進行了抗震設防,完成了多條鐵路干線、主要輸油管線和多座骨幹電廠、大型煉油廠,一批重點骨幹鋼鐵企業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庫的抗震加固。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加強了對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質災害的勘查防治工作,採取了包括工程防禦體系、生物水保防禦體系、管理防護體系,社會管理體系和預測及報警體系在內的綜合防禦體系,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把生態建設與防災減災相結合,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退田還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極大地防止和減輕了地質災害的危害和損失。全國已建立了25片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實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萬多條水土流失嚴重的小流域,開展了山水田林綜合治理。先後確立了包括「三北」防護林、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沿海防護林、平原農田防護林、淮河太湖流域防護林、珠江流域防護林、遼河流域防護林、黃河中游防護林和太行山綠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業生態工程。此外,還發射了「資源一號」、「資源二號」衛星,廣泛應用於資源勘查、防災減災、地質災害監測和科學試驗等領域。二.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緩慢一是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發展與應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災種的應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別較大,低水平重復研究較多;三是技術手段和裝備落後,監測能力不強,短期預測預報能力還較低;四是缺乏各類災害的科學評估模型和方法,災害信息共享應用和評估的技術急需完善;五是對一些重大災害的認識與防治技術,長期徘徊不前;六是現有科研結合國情實際不夠密切,科技整體支撐能力有待提高等。三.科普宣教力度不夠缺乏統一的防災減災科普規劃,沒有固定的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經常性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使防災減災科普缺乏系統性、連續性,致使我國社會公眾防災減災知識、防災減災意識的科普教育水平較低,全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較差,最終影響我三、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支撐的對策建議四.加強國內外防災減災科技交流與合作鼓勵防災減災科研機構、管理部門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獲得先進的應用技術及管理經驗,追蹤最新技術。在跨國、跨區域的防災減災工程建設中,政府應積極協調,為項目實施提供幫助和保障。

⑥ 關於防災減災的作文

防災減災
在當今的社會中,我們身邊處處存在著隱患。災害可以分為兩種:自然災害、人為災害。
自然災害包括地震、乾旱、洪水、台風等大自然中存在的,人類所無可避免的。當遇到以上情況時,應保持冷靜,盡可能的保護好自己。例如,在地震發生前,會有一些預兆的現象: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並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湧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生地震,以防在先。當地震發生的時候,如果你在家裡,必須馬上鑽到堅硬、並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還有,要貼著堅固的牆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子倒塌後,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築物,不要被砸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的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指揮撤離現場。在商場發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櫃,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住重心,扶好扶手。如果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
而現在全球所面臨的溫室效應、酸雨、水土流失等災害則是人為造成的。溫室效應會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還會引發許多疾病,如腦炎、高燒。並會造成乾旱、洪水,糧食減少,許許多多地方財物損失重大。酸雨,被人們稱為「空中死神」,因為人們的工廠排放出的廢氣,(硫化物)飄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來,就成了酸雨。酸雨會導致湖水變酸,魚蝦類死亡;森林漸漸衰老;農田變貧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跡,珍貴字畫上,馬上會被腐蝕爛……
面對這些災害,人們應盡最大可能去防治。我有如下幾點建議:1、 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2、 工廠不要排放太多廢氣,多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3、 要保護臭氧層,汽車不要排放廢氣。4、 小心用火,不亂丟煙頭。5、 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範意識。6、 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如果先做好了這幾點,會減少災害的發生,或盡可能的挽回更多的人的生命。
我在此發出倡議:用我們的雙手去保護好地球,做好防災減災工作,讓我們的明天更加美好吧!

⑦ 《預防地震減少災害》主題作文

手中拿著筆,心情無比沉重,不知該從何寫起.心中不斷地浮現著那一張張令人發指的圖片,耳邊不時響起那撕心裂肺的呼救聲;那痛徹心肺的哭泣;那歇斯底里對親人的呼喚……
這就是災難,僅僅這兩個字就可以讓所有人恐懼,更別說災難真正降臨在我們身上的時候.災難包括許多種:自然災害,比如,地震、火災、台風、泥石流等.早在古代,人們沒有防範意識,不知如何來防範,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人們懂得用科學道理保護自己,提前預測災害,減少生命危險.本文將告訴大家怎樣用科學的方法來防震減災,保護自己,保護家園.
據調查,全國有許多地方發生大地震,如:1975年遼寧海城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如此多災害,損傷慘重,特別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萬人死亡和受傷.
其實,有些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地震發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正在冬眠的蛇會湧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螞蟻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生地震,以防在先,及早撤離.地震發生了並不是就必死無疑,其實,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在找一些堅硬的木棍或鋼筋撐住身邊的廢墟,以防發生餘震,再找旁邊有沒有食物或水.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家裡,必須馬上鑽到堅固、並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在商場發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櫃,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住重心,扶好扶手.

⑧ 預防自然災害得2000字作文

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這些災害隨時可能發生,所以我們要科學應對、積極防禦,必須堅持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們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上,保護自然環境,加強生態建設,節約資源能源。要尊重自然規律,調整工業特別是對自然環境具有較大影響的工程建設布局。
然而,我們應該如何提升自我防護和生存能力呢?
例如: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家裡,必須馬上鑽到堅硬、並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要貼著堅固的牆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子倒塌後,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築物,不要被砸傷等。
平時我們也要多看看有關急救方面的知識,了解在發生自然災害時,哪些應該做,哪些不該做。其中有許多自然災害是人類自己的「傑作」。所以,我們要有這方面的知識,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災害,還有人造災害。如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類自己砍伐樹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所以,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保護森林,保護水土。
二、減少汽車尾氣
三、小心用火,不亂丟煙頭。
四、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範意識。
五、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我們做好了這幾點,不僅會減少災害的發生,或者一旦災難發生時會挽回不少人的生命。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便是保護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做好防災、減災,提升自我防護和生存能力,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讓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