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貴州省地質災害管理部門電話

貴州省地質災害管理部門電話

發布時間: 2021-02-21 23:13:49

⑴ 求貴州省關於拖欠農民工工資有關部門電話以及能為農民工討薪的媒體電話

媒體不是討薪的法定管理部門,媒體只是關注熱鬧,你把事情搞熱鬧了他才關注,不熱鬧的討薪,你打電話去他們不會理你的,你不要太天真了,你看了有關討薪的報道,就認為媒體是為農民工討薪的,你搞錯了,他才不管討薪,他只是關注熱鬧而已。
你要想媒體關注你,你得把事情搞熱鬧點,例如「跳樓」或者扛個炸葯包討薪,這樣媒體就關注你了,不需要你打電話,他們會主動上門采訪你。
延伸拓展
刑法修正案(八)規定:
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構成惡意欠薪罪,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回答者評論:該規定對還有一定資金的老闆有威懾力,對一屁股兩肋骨債務的窮老闆作用不大,他們死豬不怕漲水燙,要判刑就判,要錢沒得。

推薦黑白道討薪方案:
一、欠工資白道的解決方案如下:
1、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撥打熱線12333。
2、去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申請勞動仲裁。
3、去當地人民法院打官司,申請支付令。
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七十七條 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二、黑道的解決方案如下:
找幾個同志者設法弄到其人,問其要支付工資還是留下手腳,或者留下兩個耳朵做紀念。如果你有唐雎的勇氣,一個人也可以討薪,唐雎曰:「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侵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要工資給你就是了」。

回答者評論:黑白解決方法各有其優缺點。白的解決方法優點是安全,缺點是見效慢,麻煩,是否能夠三兩月解決還是未知數。
黑的解決方法是見效特快,最多一天就可以完全解決,缺點是搞不好自己會有麻煩事。
其他的「跳樓」討薪方案,這方案討薪之路實在走的太悲慘,不推薦。
以上是最佳方案,沒有更好的了,如都不管用,那隻有自認倒霉了。

⑵ 環保局的投訴電話

環保局復的投訴電話是制12369。

12369是環境保護的舉報熱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設立。12369的受理范圍:

1、一般程度的污染問題由轄區環保局受理,遇到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可直接向「12369」市指揮中心舉報。

2、屬於環保部門管轄范圍內的,如屬於市本級的,則有市本級處理;如果屬於某區的,則轉交給該區環保部門處理。

3、一些並不屬於環保部門管轄范圍的,例如城市垃圾處置,12369並不會派專人到現場,而會轉給有關部門來處理。

(2)貴州省地質災害管理部門電話擴展閱讀

《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中規定:

第十四條 上級承擔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的機構發現向下級交辦的舉報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及時督辦:

(一)辦結後處理決定未得到落實的;

(二)問題久拖不決,群眾反復舉報的;

(三)辦理時弄虛作假的;

(四)未按照規定程序辦理的;

(五)其他需要督辦的情形。

⑶ 貴州省085183155263電話是什麼部門電話

貴州省這個0851的這個電話是什麼部門都可以查詢的一個電話嗎?應該可以。

⑷ 貴州省地質災害有哪些特點

貴州省地質地理條件特殊,地質環境脆弱,按照國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劃分,全省均為地質災害易發區,是全國地質災害的重災區之一,具有「全、重、多」的特點。根據貴州省已完成的74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全省有高易發區8個,面積3.8萬km2,中易發區16個,面積11.5萬km2,低易發區10千,面積2.3萬km2。目前己查明地質災害點8905處,其中,對人和財產構成威脅的隱患點6618處。據統計,2003~2007年,貴州全省共發生地質災害1933起,直接經濟損失約2.65億元。成功避讓了71起地質災害,避免3429人傷亡和8292萬元的經濟損失。
貴州省是一個地質災害嚴重多發的地區,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種類多:由於貴州省地處雲貴高原向廣西丘陵平原過渡的斜坡地帶,地質災害中常見的類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而貴州的地裂縫常常是崩、滑、塌在地表的一種反映。其中,對人民生命財產危害最嚴重的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貴州省地質災害以中小規模為主(佔90%以上),大型或巨型較少。但幾乎每年都有重大級以上的地質災害發生。一般情況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質災害規模較小,而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產生的規模則相對較大。1993年以來全省共發生重大級以上的地質災害58起,其中死亡30人以上或經濟損失l000萬元以上的特大級災害有18起,而且或多或少都有人為因素的影子。
(二)分布廣:在地域的分布上,貴州全省9個地(州、市)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質災害發生,但最頻發的主要集中在遵義、畢節、六盤水、黔西南和銅仁地區,其分布與地理地貌、地質構造、岩土結構、氣候等有著密切的關系。經統計分析,全省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5—9月,平均每月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40—60起,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35—90%,是地質災害高發期;其次是4月和10月,平均每月發生地質災害10起左右,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5—l0%左右,是地質災害中發期;1—3月、11—12月兩個時段,每月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1—3起,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0.5—1.0%,是地質災害低發期。
(三)易誘發:根據資料統計,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誘發因素有大氣降水自然因數和人類工程活動影響的作用。由於貴州境內多屬山地,受地形地貌的影響,降雨在區域和季節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除普降暴雨誘發群發性地質災害以外,因為局地暴雨而誘發的突發性地質災害也是貴州省的一大特徵。在工程施工建設中,由於防災意識不強,人們在工程建設中常不自覺地出現一些不合理的工程活動,例如不合理的規劃選址、不切實際的工程設計、不合理的切坡、采砂、採石、地下水開采等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現象也較為突出;隨著礦產資源開發強度的增加,采區內地表移動變形迅速發展;再加上陡坡墾植,植被破壞等原因,導致地質體失穩因素增加或加劇,地質災害隱患呈高速增長的趨勢。特別是貴州省煤炭等礦產資源豐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對資源開發力度高速增長,采空區導致的地面不均勻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日漸突出,甚至還進一步導致邊坡失穩,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產生。在各大礦區各種地質災害在迅速增長,無論在災害隱患點的數量、規模、危險性、危害性都在呈指數級增長的趨勢,受脅人口、受脅的工程設施和財產在不斷增多,危害很大。
(四)影響大:一是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據不完全統計,自1993年以來,貴州全省共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5012起,其中造成有人員傷亡的237起,造成1090人死亡,29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23.98億元。平均每年發生地質災害358起,造成人員傷亡的約17起,死亡80人左右,直接經濟損失接近2億元。二是破壞城鎮、礦山、企業。地質災害的頻繁發生,摧毀了大量城鄉建築設施、耕地、工廠和交通干線。如烏江源頭的大方縣城滑坡、中游地段的思南、石阡、沿河等縣城滑坡,印江縣城的岩口、杉樹完小滑坡,赤水大同滑坡等,滑坡體規模大,危害嚴重。三是破壞鐵路、公路、航道,威脅交通安全。如1996年6月1日,黃平縣重安江泥石流致死22人,失蹤13人,毀橋1座,經濟損失1000萬元;2003年5月11日1時55分,黔東南州三穗縣台烈鎮台烈村三穗至凱里高速公路平溪特大橋3號橋墩附近發生滑坡,造成35人死亡,1人受傷,16間工棚被毀,直接經濟損失大於1000萬元;2003年12月14日13時05分,黔西南州望謨縣在建的岜饒鄉鄉村公路在岜饒鄉頂棚村隴逛組梨樹坪路段發生山體滑坡,造成民工死亡10人,重傷7人,輕傷12人。四是破壞水利、水電工程。如1996年9月19日凌晨1時,印江縣岩口發生山體滑坡,方量260萬m3,造成3人死亡,2人失蹤,滑體阻斷印江河,形成堰塞湖,上游10餘公里的朗溪鎮l座小型電站、2個提水站、4個村1830戶居民房屋及3000畝良田被淹沒,直接經濟損失達1.5億元。五是影響資源開發,阻礙山區經濟發展。隨著經濟工程建設活動的加速發展,與工程建設活動有關而發生人員死亡的地質災害有加劇的趨勢。如2003年發生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災害死亡人數較2002年上升了4.7倍(2002年5起13人,2003年是8起62人)。2004年12月3日凌晨3時40分左右,貴州省納雍縣騌嶺鎮左家營村岩腳組N側400米處陡崖臨空面發生一起山體基岩崩塌事件,造成44人死亡,13人受傷的特大地質災害。造成騌嶺一帶煤礦停采達半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⑸ 貴州省國土資源廳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國土資源廳設17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接待、機要、檔案、安全、保密、新聞發布、政務信息等工作的正常運轉、制度建設、綜合協調和督促檢查。
(二)政策法規處。
組織起草土地、礦產、測繪管理的地方性法規草案,承擔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推進國土資源行業依法行政;負責國土資源政務公開工作;負責廳發文件的涉法審核工作;承擔行政復議、行政應訴的有關工作。
(三)調控和監測處。
貫徹國家有關國土資源宏觀調控政策,研究和分析國土資源管理、供需總量平衡、開發利用和保護以及對地方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的影響與規律,提出相關政策、規劃和建議;組織國土資源重大課題調研,承擔綜合統計和廳內專業統計歸口管理工作;承擔有關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協調和組織廳內有關綜合研究工作。
(四)規劃處。
組織擬訂全省國土資源發展規劃,組織編制國土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和地質勘查與礦產開發、地質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地質遺跡保護、基礎測繪等有關專項規劃、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審核各地土地利用、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和省直各行業主管部門涉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規劃;承辦報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審批的涉及土地、礦產規劃的審核工作;承擔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工作;研究提出有關國土資源區域、城鄉統籌協調、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的政策措施。
(五)財務處。
貫徹執行財務會計制度;負責省本級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及專項資金、基金的收繳、核算和監督管理;承擔有關專項資金、基金的管理工作和部門預決算、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支付有關工作;組織擬訂廳財務、資產管理制度,承擔廳機關及直屬單位財務和國有資產的監管以及績效評價工作;承擔廳機關財務工作。
(六)耕地保護處。
貫徹執行耕地特殊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組織實施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組織指導未利用土地開發、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和耕地開發及監督工作;承擔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的有關工作,監督檢查基本農田保護和耕地佔補平衡有關制度落實情況。
(七)建設用地管理處。
承擔農用地轉用、土地徵收徵用工作,組織實施土地用途管制;承辦需經省人民政府或國務院批準的土地徵收、農用地轉用的審核、報批工作;承擔重點建設項目征地的組織、協調和管理工作;負責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的徵收工作;組織實施建設項目用地審批後的監督管理。
(八)地籍管理處。
擬訂並組織實施全省地籍管理辦法;依法管理城鄉地籍、土地確權、土地登記發證等工作;組織開展土地資源調查、地籍調查、變更調查和動態監測工作;調處重大土地權屬糾紛;審核土地登記機構資質;指導地方地籍調查、登記、土地分等定級工作和各類土地登記資料的收集、整理、共享、匯交管理;指導地籍信息系統的建設,提供社會查詢服務。
(九)土地利用管理處。
貫徹執行國家禁止和限制供地目錄、劃撥用地目錄和建設項目用地標准;承擔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轉讓、租賃、作價出資和土地收購儲備、改制企業土地資產處置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流轉管理工作;組織、指導基準地價、標定地價評測工作;管理和監督城鄉建設用地供應、政府土地儲備、土地交易、土地開發和節約集約利用,監測土地市場和建設用地利用情況,監督管理地價,嚴格執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規范和監管土地市場。
(十)地質勘查處。
貫徹執行地質勘查工作標准和規程、規范;承擔地質勘查資格認定、地質勘查審批登記發證和探礦權轉讓審批登記的具體工作;承擔地質勘查行業、地質勘查資質和地下水勘查管理工作;調處探礦權權屬糾紛;承擔組織實施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地質勘查和地質勘查基金項目的管理工作;監督管理礦產資源勘查活動及探礦權市場。
(十一)礦產開發管理處。
組織實施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工作;承擔礦區范圍劃定、采礦權新立、延續、轉讓和變更登記審批的具體工作;編制實施采礦權設置方案;承擔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的備案工作;調處采礦權礦界糾紛;監督管理礦產資源開采活動、礦產品運銷環節和采礦權市場;負責礦山督查和采礦業的統計工作 。
(十二)礦產資源儲量處。
擬訂和組織實施全省礦產資源儲量管理辦法、標准、規程和規范;組織建立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專家庫;承擔礦產資源儲量備案、登記和統計等管理工作;實施礦山儲量動態監督管理,負責礦床工業指標和全省地質資料匯交、借閱及館藏業務的管理工作;承擔國家礦產地管理、壓覆重要礦產資源管理工作;負責礦業權價款評估備案收繳和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組織編制礦產資源年度和重要礦產品價格信息報告。
(十三)地質環境處(省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古生物化石管理辦公室)。
組織協調和監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責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備案和地質災害治理責任認定;負責突發性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綜合信息的收集、匯總和報告;負責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搶險應急指揮部的日常工作和重大災害以上突發性地質災害事件的接警、災情分析、應急方案擬訂及上報工作;管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與地質災害治理勘察、設計、監理、施工單位的資質;組織認定和指導地質遺跡保護區工作;承擔古生物化石產地和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的劃定與監管工作,組織地質遺跡國家地質公園的申報和省級地質公園的建立工作;依法管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和評價工作;指導城市地質、農業地質、旅遊地質的勘查、評價工作;組織檢測、監督防止地下水過量開采和污染造成的地質環境破壞;監督管理礦泉水、地熱水資源開發利用。
(十四)測繪項目管理處。
組織編制全省測繪項目計劃;組織基礎測繪、地籍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等重大測繪項目的實施;管理測繪基準和測量控制系統;審核測繪技術規定;管理全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和測繪成果,指導地理信息社會化服務工作;編制行政區域界線標准樣圖;擬訂推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政策性指導意見;承擔航空、遙感測繪的報審工作。
(十五)測繪行業管理處。
審核測繪單位、測繪人員資格;受理測繪項目備案;監督管理測繪市場、地理信息市場和地圖市場;監督執行國家測繪技術規范和質量管理規定;負責測繪成果資料匯交及其保密的監督檢查工作;審核發布重要地理信息;管理地圖編制出版工作,審核地名在地圖上的表示;審核對外提供測繪成果和外國組織、個人在黔的測繪事項;組織管理和保護測繪標志。
(十六)科技宣傳外事處。
擬訂國土資源科技工作計劃,推進科學技術進步,對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國土資源科技項目的立項、論證和成果的推薦工作;負責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工作;承擔對外科技交流、技術引進和外事接待工作;負責宣傳、新聞發布和法制教育工作。
(十七)人事處。
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管理、勞動工資、目標管理、教育培訓等工作;承擔市(州、地)國土資源局、開發區國土資源分局和直屬單位黨政領導班子建設的具體工作;擬訂國土資源系統人才隊伍建設規劃,並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實施;承辦直屬事業單位有關技術職稱申報評審工作;承辦上級安排及廳組織的本系統出國人員的有關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在築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設置機關黨委辦公室。
離退休幹部處負責機關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紀檢監察機構省紀委派駐省國土資源廳紀檢組、省監察廳派駐省國土資源廳監察室。行政編制4名。其中,紀檢組長1名,紀檢組副組長(監察室主任)1名。
四、人員編制
省國土資源廳機關行政編制為94名。其中,廳長1名,副廳長4名;機關黨委書記1名;總工程師1名,總規劃師1名;執法監察總隊總隊長1名(副廳長級)。處級領導職數28名。
五、其他事項
(一)保留省國土資源廳機關服務中心,為廳屬正縣級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15名,其中,管理人員6名,工勤人員9名。處級領導職數3名,由財政全額預算管理。
(二)貴州省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總隊(執法監察局),為省國土資源廳領導的執法監察機構,履行全省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業務工作的職責。核定事業編制33名、總隊領導職數3名,其內設機構設置、職責等事項另行規定。
六、附則
本規定由貴州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其調整由貴州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按規定程序辦理

⑹ 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的內設機構

1、局辦公室
負責辦公室公文傳遞;負責機關文書、人事檔案綜合管理;負責全局信訪工作;負責辦公網路管理;負責會議管理;負責局應急管理;負責局績效目標管理;負責局機關財務資產管理。
2、黨委辦公室(團青工合署辦公)
負責局黨委日常事務管理;負責黨的組織建設;負責宣傳工作、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統戰工作;聯系黨建扶貧、聯系《貴州地礦》與《杜鵑花》編輯部、聯系貴州地質文聯;負責全局團青工工作。
3、經濟發展處
負責經濟發展計劃規劃管理、地勘隊伍改革與經濟發展、局直屬企業改革與發展;負責法律事務管理、外事外經管理;負責局對外合作管理;聯系《西南地質經濟》。
4、財務資產處
擬定局財務、資產、基本建設等管理制度和辦法並組織實施;編制下達地勘費預算計劃並監督執行;負責財務核算和資金調撥管理;編制全局經濟運行快報和經濟運行分析,監控經濟運行情況;監督管理局屬單位國有資產,保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5、人事教育處
負責全局機構編制管理、職工隊伍建設、工資福利管理、專業技術職務與技術等級管理、人員招錄與調配、社會保障與勞動用工管理;負責幹部管理的日常工作;負責人事工資教育與社會保障綜合統計;負責全局人事檔案綜合協調管理。
6、地質勘查處
負責地質礦產勘查規劃與計劃管理;負責局地質找礦五年計劃的組織實施;負責地質礦產勘查項目評價與質量管理;負責地質礦產勘查項目設計審查與成果報告審查;負責國家、省、局重大項目實施監管;負責全局探礦權管理;負責地質勘查類資質管理、地質找礦技術管理。
7、地質環境處
負責地質環境類調查規劃與計劃管理;負責地質環境類調查項目評價與質量管理;負責重大地質環境類項目設計審查與成果驗收及報告審查;負責國家、省、局重大項目實施監管;負責地熱探礦權管理;負責地質災害類與測繪類資質管理;負責省地下水勘查與開發利用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8、礦業開發處
負責礦業開發與礦業發展規劃與計劃管理;負責局「一隊一礦」計劃的落實;負責探礦權流轉與監督、采礦權管理;組織礦業開發項目立項論證與監督、礦山企業管理;負責局管多種經營企業(項目)管理;負責礦業開發政策法規指導。
9、地質工程處
負責全局探礦工程技術、設備與質量管理、負責重大探礦及施工項目質量監管、負責岩土勘察和工程施工類資質管理、負責重大地質礦產勘查項目設計、野外成果驗收與成果報告審查中探礦工程部分、負責探礦工程新技術新方法的引進及應用。
10、科技信息處
負責地質科技發展與對外科技合作交流規劃與計劃;負責地學前沿新思想、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引進推廣、指導、協調地質礦產研究與科技創新;組織地質礦產科技項目的立項、審查與技術、質量管理;負責地質找礦成果、地質科技成果獎申報與審查、負責地質資料檔案與地質科技情報管理、負責聯系省地質學會和《貴州地質》編輯部。
11、安全保衛處
負責全局安全生產監督與管理;負責安全生產先進技術的推廣與應用;負責職業健康、職業病預防、安全衛生工作;負責全局消防安全工作;負責全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維護穩定工作;負責全局國家安全工作。
12、離退休職工管理處
負責檢查落實離退休職工政治、生活待遇;指導協調全局離退休職工「三個老有」開展;組織全局離退休職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活動;協助機關黨委抓好機關離退休支部建設和黨員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離退休職工信訪接待工作。
13、審計處
負責地勘單位兩年一審計、局直屬公司一年一審計工作。負責法定代表人離任審計。指導各單位審計部門對其管理的經濟實體與企業進行審計。
14、紀檢監察室
負責局紀委的日常工作、對地勘單位紀檢監察工作進行指導。
15、地質工會
指導基層單位工會工作及開展民主管理工作;依法參與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決策,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開展各類勞模先進的評選、表彰和管理工作;組織局職工文化藝術節和職工體育節活動。
16、機關黨辦
負責機關黨委的日常工作;負責局機關目標管理與機關效能建設工作。

⑺ 2016貴州省地質災害搬遷怎麼賠償

2016年度貴州省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394號)有關規定,按照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為切實做好2016年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財產損失,結合我省地質狀況和2016年氣象預測,特製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

2015年,全省共發生各類地質災害163起,死亡27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災害數量減少77.9%,傷亡人數減少67.3%,直接經濟損失減少77.7%。全省地質災害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以自然誘發因素為主,引發157起,占災害總數的96.3%;人為因素引發6起,占災害總數的3.7%。二是規模以小型為主,發生130起,佔79.8%;中型26起,佔16.0%;大型和特大型分別占災害總數的3.1%、1.1%。三是災害類型以滑坡為主,其次為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分別占災害總數的75.5%、19.0%、1.2%、2.5%、1.8%。四是發生災害的時間主要集中在6月和8月,其中6月最為集中,該月共發生地質災害63起,佔全年的38.7%;8月共發生地質災害51起,佔全年的31.3%。五是從空間分布上,地質災害發生數以黔東南州較多,發生64起,占災害總數的39.3%;其次是黔西南州,發生53起,占災害總數的19.1%。除安順市、六盤水市、黔南州、黔西南州外,其他市(州)均有人員傷亡。

2015年,全省累計投入地質災害防治專項經費10.6億元,對251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實施綜合治理。扎實推進受地質災害威脅學校治理行動,完成238所受地質災害威脅學校搬遷治理。強化預警預報,共發布地質災害風險預警信息170期,發送手機簡訊近105萬余條,成功預報並避讓突發性重大地質災害29起,避免4983人傷亡和1.2億元經濟損失。對全省1500餘個鄉鎮國土資源所、2600餘名鄉鎮國土資源所幹部進行了全面輪訓,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業務能力。對已查明的12261處隱患點,全覆蓋完成了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完成了49個高標准「十有縣」建設工作,並獲國土資源部命名。成立了省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實現了人員、裝備、技術「三到位」。

二、2016年地質災害預測情況

根據近年來我省地質災害發生發育規律,考慮極端氣候頻發等各種因素,2016年全省地質災害發生率仍將較高,突發性地質災害佔主要比例,主要引發因素以降雨為主,發生的時間主要分布在汛期的5至9月,高峰時段在6至8月。

(一)主要區域預測。遵義市北部、畢節市中南部、六盤水市、安順市西部和南部、銅仁市、黔東南州北部和西部邊緣以及東部邊緣地區,黔南州東部、黔西南州北部等地質災害多發地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

(二)主要礦山預測。我省西部地區地形切割較深,地貌組合特徵復雜、地層岩性軟硬相間且不均勻,以煤礦開采為主的工程活動較為頻繁,是地質災害的高易發區域。

(三)主要交通干線預測。鐵路以川黔、湘黔、黔桂、內昆、貴昆、水柏、南昆等貴州段沿線為主;公路以G321、G326、G210、G320等國道,貴廣、遵崇、水黃、清鎮、貴新、關興、貴畢、凱麻、鎮勝、貴遵等高速公路和汕昆、廈蓉高速公路貴州段為主;以及在建的高鐵、高速公路工程區域內發生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

(四)重要工程預測。我省北部、東北部地區人口較為密集,在建電煤基地、礦山、水庫(水電站)和已建水庫(水電站)較為集中,發生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

(五)旅遊區預測。遵義市北部、六盤水市、安順市西部和南部、畢節市中南部、銅仁市、黔東南州北部和西部邊緣以及東部邊緣地區、黔南州東部、黔西南州北部等地的旅遊景點景區,陡峻山地內的旅遊景點,特別是溝谷口建有人工游泳池、釣魚池及其他游樂設施的景區易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三、2016年主要工作任務

(一)強化責任落實。各地政府和基層組織要層層簽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書,落實防治工作責任制,建立完善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責任機制,層層傳導壓力,層層落實責任。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組織好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把每個已知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禦責任和監測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人員。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貴州省地質災害防治部門工作責任制度》要求,根據職責分工,組織對本部門管轄范圍內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排查、巡查、復查、監測和治理。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把防災工作落實到具體單位和人員,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

(

⑻ 085183818110是貴州省貴陽市什麼部門的電話號碼

貴州貴陽市嗯,部門的這個電話號碼呢是一個座機電話號碼。

⑼ 急求最新的貴州省地質災害勘察、設計、施工、評估、監理(甲、乙、丙)資質單位名單。謝謝!!!

隧道局的設計院是做這個的,他們好像在都勻有分部,主要搞超前地址預報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