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地質災害什麼意思
Ⅰ 什麼叫做地質災害氣像風險黃色預警
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響應等級含義:
四級預警:藍色預警,表示預警區內發生專地質災害的風險較低屬。
三級預警:黃色預警,表示預警區內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
二級預警:橙色預警,表示預警區內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高。
一級預警:紅色預警,表示預警區內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較很高。
Ⅱ 地質災害預警級別 地質災害預警什麼意思
地質災害預警制度。預警內容主要包括地質災害可能發生的時間、地點、成專災范圍和影響程度屬等。地質災害預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氣象主管機構發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向社會發布地質災害預警。
按照未來24小時內,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地質災害預警分為五級,分別為
一級:可能性很小;
二級:可能性較小;
三級:可能性較大(通知監測人員和威脅住戶注意);
四級:可能性大(預報階段,停止外業,各崗位人員到崗待命);
五級:可能性很大(警報階段,無條件緊急疏散,密切觀測)。
Ⅲ 天氣預報中的地質災害是什麼意思啊
地質災害,是指自然地質作用和人類活動造成的惡化地質環境,降低了環境質量,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類安全,並給社會和經濟建設造成損失的地質事件。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濕陷、岩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3)黃色地質災害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地質災害的分級
1、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0人以上或潛在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地質災害險情。特大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災情。
2、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大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3、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中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4、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小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Ⅳ 地質災害的定義是什麼
地質災害是指由於自然和人為地質作用,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災害事件。在我國,主版要地質災害包權括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地裂縫、土地沙漠化、火山爆發等,其中除地震、火山爆發等災害外,其他大多數地質現象都是由人為因素引發的。據國土資源部統計,近年來,我國每年因地質災害(不包括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各種自然災害的1/5~1/4。因此,減少或制止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及時採取防範和治理措施,是減少損失的主要途徑。
Ⅳ 地質災害是什麼意思
地質災害復,地質學專業制術語,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Ⅵ 請問地質性災害是什麼意思
地理環境在地質作用的長期影響下不斷變化著的。地理環境的變化有時表現得專異常強烈,當這屬些自然現象破壞了人類生存的環境,危機人類生命財產的時候便形成了地質災害。主要的地質災害有地震,火山噴發,滑坡和泥石流。
Ⅶ 黃色預警 藍色預警 紅色預警 橙色預警 都是什麼意思啊
1、藍色預警
暴雪藍色預警信號: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毫米以上,或者已達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影響。
台風藍色預警信號: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或者陣風8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雷雨大風藍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到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並伴有雷電;或者已經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已達到6—7級,或陣風7—8級並伴有雷電,且可能持續。
暴雨藍色預警信號: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霜凍藍色預警信號:48小時內地面最低溫度將要下降到0℃以下,對農業將產生影響,或者已經降到0℃以下,對農業已經產生影響,並可能持續。
2、黃色預警
黃色暴雨預警信號: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黃色暴雪預警信號: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6毫米以上,或者已達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影響。
臭氧黃色預警信號:未來4小時內可能出現小時平均濃度大於100ppb的臭氧,或已經出現小時濃度大於100ppb的臭氧且可能持續。
森林火險黃色預警:中度危險,林內可燃物較易燃燒,森林火災較易發生。
雪災黃色預警信號:12小時內可能出現對交通或農業有影響的降雪。
霾黃色預警信號:1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於3000米的霾,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於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續。
台風黃色預警信號: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8級以上,或者陣風10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3、橙色預警
橙色暴雨預警信號: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橙色暴雪預警信號:6小時內降雪量將達1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或者已經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較大影響。
橙色冰雹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出現冰雹伴隨雷電天氣,並可能造成雹災。
臭氧橙色預警信號:臭氧濃度超過120ppb。
森林火險橙色預警:高度危險,林內可燃物容易燃燒,森林火災容易發生,火勢蔓延速度快。
雪災橙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出現對交通或農業有較大影響的降雪,或者已經出現對交通或農業有較大影響的降雪並可能持續。
霾橙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於2000米的霾,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於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續。
台風橙色預警信號:12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10級以上,或者陣風12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雷雨大風橙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或陣風9級以上並伴有強雷電;或者已經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達8—9級,或陣風9-10級並伴有強雷電,且可能持續。
4、紅色預警
紅色暴雨預警信號: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紅色暴雪預警信號:6小時內降雪量將達15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或者已經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較大影響。
紅色冰雹預警信號:2小時內出現冰雹伴隨雷電天氣的可能性極大,並可能造成重雹災。
森林火險紅色預警:極度危險,林內可燃物極易燃燒,森林火災極易發生,火勢蔓延速度極快。
雪災紅色預警信號:2小時內可能出現對交通或農業有很大影響的降雪,或者已經出現對交通或農業有很大影響的降雪並可能持續。
霾紅色預警信號:能見度小於5000米,PM2.5濃度大於500微克/立方米。
台風紅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12級以上,或者陣風達14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雷雨大風紅色預警信號:2小時內可能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0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並伴有強雷電;或者已經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為10—11級,或陣風11—12級並伴有強雷電,且可能持續。
(7)黃色地質災害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顏色的圖標正式的名稱為氣象預警信號,一般都有藍、黃、橙、紅四種顏色等級,嚴重程度依次加重,分別表示一般、較重、嚴重、 特別嚴重,藍色為最低級別預警,紅色為最高級別預警。
預警信號分類
16種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台風、暴雨、暴雪、寒潮、大風、沙塵暴、高溫、乾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霾、道路結冰、雷雨大風、森林火險。
發布辦法
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負責全國預警信號發布、解除與傳播的管理工作。
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預警信號發布、解除與傳播的管理工作。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配合氣象主管機構做好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的有關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預警信號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暢通、有效的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渠道,擴大預警信息覆蓋面,並組織有關部門建立氣象災害應急機制和系統。
學校、機場、港口、車站、高速公路、旅遊景點等人口密集公共場所的管理單位應當設置或者利用電子顯示裝置及其他設施傳播預警信號。
國家依法保護預警信號專用傳播設施,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損毀或者擅自移動。
預警信號實行統一發布制度。
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台站按照發布許可權、業務流程發布預警信號,並指明氣象災害預警的區域。
發布許可權和業務流程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另行制定。
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預警信號。
預警案例
2006年06月07日,福建省氣象台發布紅色暴雨預警信號稱,7日全省仍有強降水,南平、三明、福州三市和寧德南部的部分縣市有暴雨到大暴雨,其它地區也有暴雨;由於連續強降水,各地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
根據福建氣象台預報,受弱冷空氣和西南暖濕氣流共同影響,福建省中北部地區持續暴雨天氣,預計7日南平、寧德、三明、福州、龍岩五市天氣陰有中到大陣雨或雷陣雨,部分縣市有暴雨或大暴雨,24小時雨量可達50毫米到100毫米,局部超過100毫米。
2006年06月8日,全省天氣陰有中陣雨或雷陣雨,三明、龍岩、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七市的部分縣市和其餘各市的局部縣市有大雨到暴雨。
2006年06月9日和2006年06月10日,全省天氣陰有陣雨或雷陣雨,龍岩、漳州、泉州、廈門四市的部分縣市和其餘各市的局部縣市有大雨到暴雨。
2006年06月07日,福建省龍岩大部、三明南部和福州北部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等級為三級;三明北部、南平、寧德大部分縣市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等級為四級,其中松溪、政和、建甌、建陽、壽寧、周寧、屏南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等級為五級,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很大。
Ⅷ 氣象預報上的4種顏色分別代表什麼級別的災害
1、藍色預警(一般)
暴雪藍色預警信號: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4毫米以上,或者已達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影響。
2、黃色預警(較重)
黃色暴雨預警信號: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3、橙色預警(嚴重)
橙色暴雨預警信號: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4、紅色預警(特別嚴重)
紅色暴雨預警信號: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8)黃色地質災害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香港天文台在1992年開始使用一套以顏色為標記的「暴雨警告系統」,系統是獨立操作的,與其他氣象警告系統並無關連。
當時暴雨警告系統共分兩個階段、三種信號:
第一階段為黃色暴雨警告:香港天文台是基於預料在未來約6小時內,香港境內可能會有超過50毫米雨量,而發出這個警告。這是向政府部門發出的戒備信號,在這個階段,並不會向市民公布。
第二階段為紅色暴雨警告及黑色暴雨警告,是根據香港境內實際錄得的雨量而發出的信號。紅色暴雨警告表示暴雨已經開始,在剛過去的一小時內,香港廣泛地區錄得超過50毫米的雨量。而黑色暴雨警告則表示在剛過去的兩小時內,錄得至少100毫米的雨量。
在1998年3月28日,香港重新修訂暴雨警告系統,並沿用至今。
Ⅸ 三級地質災害是什麼意思
嚴格講,沒有「三級地質災害」的說法,只有「地質災害三級預警」,也就是說災害發生可能性較大,提醒災害易發地點附近的居民、廠礦、學校、企事業單位密切關注天氣預報,以防天氣突然惡化。
地質災害按危害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四級:
(1)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Ⅰ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0人以上或潛在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地質災害險情為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
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災情為特大型地質災害災情。
(2)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Ⅱ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為大型地質災害險情。
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為大型地質災害災情。
(3)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Ⅲ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為中型地質災害險情。
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為中型地質災害災情。
(4)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Ⅳ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為小型地質災害險情。
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為小型地質災害災情。
Ⅹ 什麼是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是指來在自然或自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濕陷、岩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