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敦煌市地質災害

敦煌市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2-21 11:37:33

『壹』 敦煌的月牙泉是怎麼形成的

您好,我是旅遊包車姜師傅,對於月牙泉的形成,前人曾有「上升泉」、「斷層泉」、「風成湖」、「基岩裂隙泉」、「沙漠地下水溢出泉」、「古河道殘留湖」等六種說法,由於缺乏充分的資料和專門性研究,因此,對月牙泉的形成原因一直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推斷,沒有形成科學的定論。從1997年開始,甘肅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院的地質專家們採用多種方法和手段,對月牙進行了專門性的、全面的、深層次的地質勘查和研究工作,終於解開了月牙泉的形成之謎,從此揭開了月牙泉神秘的面紗。他們認為,月牙泉的形成由以下條件構成:一是地質結構與空間條件。第四紀以來,由於敦煌盆地不斷沉降,從而在盆地骨形成了一套厚度巨大的第四系鬆散沉積物。根據鑽探揭示,月牙泉一帶第四系厚度在650米左右,這種結構單一、厚度巨大的第四系鬆散沉積物無疑為泉域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及貯存提供了有利的空間條件。二是地形、地貌條件。月牙泉東有西水溝,西有黨河,西水溝與黨河在長期的水流作用下,將上游大量的碎屑物質搬運至盆地沉積下來,從而形成了以沙棗園和西水溝為軸心的兩大塊沖洪積扇地形,在兩大沖洪積扇之間,由於堆積物較少,則形成了一低窪地形―扇間窪地地形。而窪地的中心正好是月牙泉的分布位置。黨河與西水溝扇間窪地的形成,實際上為月牙泉的形成提供了有種的地形條件。三是地下水環境。月牙泉域地下水環境的變體主要與敦煌盆地的水文條件有關,從水文條件來看,黨河是敦煌盆地唯一的河流,也是敦煌盆地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在黨河水庫修建前,黨河河水處於自然徑流狀態,河床長年有水,地下水能接受河水汗流滿面不斷的補給。因此,在天然狀態下,區內地下水的水位在空間上的分布普遍較高,四十年代末期,敦煌城及南部地區,地下水位高出目前水位10米左右,在這種高水位的條件下,西北部平原區的地下水通過地下水徑流,在地形較低的扇間窪地溢出,就形成了月牙泉。四是風力地質作用。所謂月牙泉是因其形態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這一獨特地貌的形成,又與區內內力作用對其周邊地形形態不斷修飾有一定關系。第四紀全新世中後期氣候漸趨乾旱,風蝕風積作用加強,人作用使月牙泉南部及其周邊堆積了大量的風砂物質,在地貌上形成了一向南部彎曲的弧形沙丘,風蝕作用使沙丘環抱的內灣部分窪地不斷加深,這種風各與風蝕的綜合作用,形成了鳴沙山和月牙泉這一獨特的沙泉共處的地貌形態。
專家們認為,較低的地形條件和鬆散的地質結構是月牙泉形成的基本條件,而較高的區域地下水位是月牙泉溢出形成的必備條件,也是月牙泉千年不涸的基本保證。
月牙泉在地形上處於一個北西南三面沙山環抱、一面開口的半封閉形窪地中,南北部為高聳的沙山,西部為邊接南北兩山的沙梁,東部為地形低平的開口。其北側為黨河沖積平原,黨河是月牙泉外圍地區唯一的地表水系,該河發源於祁連山團結峰。但由於月牙泉所在地區氣候乾旱,降雨量少,地面無常年性地表水流。地質學家通過調查研究認為;外部環境是月牙泉形成的必要條件,而內部結構則是月牙泉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外部環境方面,北部平原地下水是月牙泉泉水源源不斷的補給來源,高定位的區域地下水水位是月牙泉保持數千年不幹的基本保證。在內部結構方面,泉域古窪槽的形成以及窪槽中沉積的大厚度第四系鬆散堆積物,為泉域地下水的賦存和運移提供了有利的空間條件,盡管現代風沙的堆積在西部和北部構成了泉域與外圍沖洪積平原的分水嶺,但由於現代風沙下部古窪槽地形及大原度第四系鬆散堆積物的存在,使泉域地下水與外圍平原區地下水形成了一種天然的補、排關系和水力關系,其補給和排泄始終保持著一種動態平衡,在這種條件下,北部平原區地下水通過這一地下廊道進入泉域後,在地形較低窪處溢出來,即形成了月牙泉。另外,其西部黨河沖洪積平原中的地下水,均能通過古河道這一天然通道,進入月牙泉並形成補給。
月牙泉為什麼能歷經千年不幹?這與其下部特殊的古地形條件和地質結構密切相關,但更重要的是,如果該地區地下水整體補給量產生變化,區域水位下降,即使有很好的儲水構造,月牙泉也會乾涸。
希望可以幫得到您!

『貳』 西北地區「北斗一號」衛星定位與通訊在野外地質工作中的應用與示範

基於3S技術的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管理與服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2011~2012年開展3S 技術(重點為北斗通訊)的野外測試、示範與研究工作,配合總項目對西安中心結點平台進行運行和維護聯調.對西寧和烏魯木齊野外工作站結點提供支持並建立起大區與工作站常態化協同服務機制,基本形成覆蓋西北大區的野外地質工作管理與服務網格體系並建立大區級示範模式,對所轄的地勘隊伍野外地質調查工作從管理服務、結點資源服務、生產調度、應急救援保障和態勢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示範總結。

兩年來,課題組在西安地調中心選取4個野外項目組,涉及區域地質調查,地質災害詳查、礦產普查等領域,在野外實地培訓並指導地質人員開展北斗通訊應用並針對北斗終端、網格結點開展測試工作。

一、示範項目

(一)青海省門源縣青石嘴地區礦產遠景調查示範項目

工作區位於青海省東北部,行政區劃屬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管轄。地理坐標:東經101°15༼"~102°00༼",北緯37°10༼"~37°30༼」,涵蓋4個1∶5萬圖幅(J47E016022、J47E017022、J47E017023、J47E017024),面積1600km2

工作區ETM+遙感影像圖地貌景觀特徵,大體可分為中高山山地、低山丘陵、盆地河谷三種地貌景觀類型。即高大雄渾的大坂山山脈呈北西向或北西西向蜿蜒展布於工區中部,綿延的主脊橫跨本次工作的四個1:5萬圖幅,其以中高山山地地貌景觀為主;大坂山北側門源盆地廣袤而平坦,盆地南緣大通河自西而東穿流而過,大坂山南西寶庫河及其兩岸為一由近東西轉向南東的小型河谷地帶,造就了山間盆地與河谷地貌景觀;而位於這兩種地貌景觀之間的區域是低山丘陵地貌景觀區。該工作地區主要是在大板山山區內,該地區植被覆蓋十分厚密,交通極不發達,並且山體陡峭,山頂到山腳落差較大,通常在800~1000m之間,難以攀爬,尤其在春冬兩季,山上經常有雪,且覆蓋較為嚴重,給野外工作造成較大困難。

工作區位於祁連山系東段支脈大坂山主脊,大坂山走向北西-南東向,與區域構造線方向吻合,區內山川相間排列,山勢陡峻,河谷狹峭。區內海拔最高4295m,為大坂山,最低2650m,為大通河,一般海拔2900~4100m,比高1200~1654m,屬高山深切割區。

區內水系發育,大通河、寶庫河自北西向南東流經測區,其水量充沛,落差大,河水湍急,人畜無法涉渡,局部有吊橋供人畜通行。另外在大通河、寶庫河兩側發育常年和季節性支流,水系呈北東向、北西向、近南北向羽狀分布。寧張(西寧—張掖)公路、民門(民和—門源)公路分別在西南角和東北角通過,下大坂公路呈南北向穿越測區中部,主要交通較方便,測區內大坂山主脊兩側及東南部樺山一帶坡陡谷狹,地形復雜,交通運輸困難,以牲畜馱運為主。

本區屬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季乾旱少降水,夏季溫暖多雨,每年5~9月為降水期,其中以7~8月最多,山區降水以雪、冰雹為主,盆地河谷以雨為主。區內氣候分帶明顯,氣溫有隨海拔上升而顯著降低的變化規律,山區寒冷潮濕,盆地區溫暖乾燥,氣溫變化大,在海拔3500m 以上的山區年平均氣溫均在0℃以下,年極端最低氣溫可達-30℃,陰坡有常年凍土分布。海拔3500m 以下的盆地河谷區年平均氣溫2~9℃,年最高氣溫在30~34℃之間,全年無霜期在5~8月份,每年10月至翌年4月為結冰期和風季,盛吹西北風。植被發育,灌木林遍布,主要有杜鵑、紅柳、黃刺、黑刺等屬。另外在仙米、克圖一帶有白樺、松樹等林區。

區內盆地及較大河谷兩岸為農業區,居民點分布較密,民族以漢、回為主,少數土族、藏族,從事農、牧業生產。農作物主要有青稞、馬鈴薯及油料作物。山麓地帶為牧業區,牧民以藏、回族為主。

工業以采礦業為主,礦山有鐵邁煤礦,松樹南溝金礦等。青石嘴鎮有小油料作坊,祁連山銅礦電廠,此外,無其他工業。總體來看,本區經濟較為落後,工業不甚發達,屬於貧困山區。

(二)青海1∶25萬巴什庫爾干幅(J46C001001)、茫崖鎮幅(J46C002001)區域地質調查(修測)項目

工作區位於青海省西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交界處,主體為近東西展布的阿爾金山脈,北瞰塔里木盆地,東瀕柴達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5000m,最高峰位於玉蘇普阿勒克塔格西端,海拔6062m。調查區自然環境極為惡劣,交通不便,除茫崖鎮—若羌縣公路(315 國道)北西向穿越調查區外,幾乎沒有車行道,行車極為艱難。項目總體目標任務是採用數字填圖方法,綜合應用區域地物化遙資料,開展區內1∶250000區調修測和專題研究,完成1∶250000區調修測19000km2

工作區位於柴達木盆地的西北邊緣,地處阿卡騰能山與阿喀祁漫塔格山之間。西北緣山呈峰疊的阿爾金山,南依白雪皚皚的昆侖山脈,是青海與新疆的交界之地,海拔3188m。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因遠距海洋和受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影響,加之海拔高、山脈阻隔,因此風多雨少、植被稀疏、空氣稀薄。其含氧量不及平原地區的70%。這里年平均氣溫僅16℃。年降水量50mm以下,日照時間長,年均3320h。無絕對無霜期。氣候極端乾燥,水資源貧乏。自然條件惡劣。礦產資源主要有、鋅、鹽、石膏等,尤其盛產石棉,是中國重要的石棉生產基地。因為有石棉礦工區,公路是茫崖鎮對外交通的唯一依靠。有公路通冷湖鎮、茶卡、敦煌、格爾木市。

(三)青海省玉樹州地質災害詳細調查項目

工作區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地跨昆侖山以南、唐古拉山以北的廣大地區,是青海省主要的牧業區,平均海拔在4200m 以上。工作區范圍為青海玉樹州稱多縣、雜多縣、治多縣、曲麻萊縣行政區劃范圍,總面積18.1877×104km2

示範區域位於稱多縣,該縣地處青藏高原的東部、青海省的南部,玉樹藏族自治州東北部,是國家江河源自然保護區縣之一,也是江河源頭縣之一。昆侖山中支巴顏喀拉山橫亘北方,為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主峰5267m,奔騰不息的通天河水自西向東流去,歷來為一道天然屏障。稱多縣東鄰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北部、西部與曲麻萊縣接壤,東南和四川省石渠縣毗鄰,西南和玉樹縣隔河相望。地理坐標界於北緯32°53ཚ"~34°47ཆ",東經96°02འ"~97°21པ"。東西寬160km,南北寬209km 余,全縣土地總面積1.53萬km2。境內地形復雜,地勢高亢,平均海拔4500m 左右。年均溫3.8℃,年降水量600m m。稱多縣境內河流網布,河床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主要河流有通天河、扎曲、多曲、細曲、德曲等(曲:藏語,意為河),並有湖泊分布。當地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優良牧草60 余種,野生葯用植物200餘種,著名的有冬蟲夏草、川貝母、大黃等;野生動物80餘種,其中以白唇鹿、馬麝、猞猁等著名。礦產資源蘊藏量大,種類多。初步探明的礦點13處,有金、銀、銻等十幾種,礦產儲量大、品位高、開發潛力大。其中砂金資源本縣已有開采,建有黃金礦山企業一個,機械化採金船三條,全縣年產成品金在100kg以上。在公路建設上,全縣已基本形成以縣所在地為中心,以214國道為主骨架,以鄉村公路為輻射的公路交通網。

(四)青海阿爾金打柴溝(J46E005011、J46E005012、J46E005013、J46E006011、J46E006012、J46E006013)等6幅區調項目

工作區位於甘肅省和青海省交界處,行政區劃屬甘肅的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和青海的冷湖鎮管轄,測區地貌為中部高,南北兩側低。南部位於柴達木盆地北緣,北緣位於塔里木盆里東南緣,中部為阿爾金山脈東段,總體海拔較高,在2400~5000m 之間,大多都在3000m 以上,北坡較陡,高差變化較大,南坡相對較緩。

區內水系不發育,僅有間歇性河流,無貫通性主流。北部溝谷深而狹窄,階梯陡壁隨處可見,屬典型的深切割區;阿爾金山脈南坡及山前洪沖積扇中溝谷徑流長,均自然閉流於沙漠或窪地。

工作區屬大陸性荒漠氣候,高原缺氧,氣候惡劣。年平均氣溫4℃以下,晝夜溫差可達25℃。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嚴寒,四季變化很大。6~8月為雨季,年降水量20~50mm。3~8月為風季,多為西北、東南風,最大風力8~10級。

工作區大部分屬新疆阿爾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被極不發育,沿局部大溝谷及匯水窪地附近生長少量的草本植物及胡楊、紅柳、梭梭等耐旱植物;野生動物見有野駱駝、野驢、盤羊、岩羊、黃羊、狼、雪豹、熊、貂等。無固定居民,僅有少量游牧牧民從事放牧。

區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種有金、銅、鉛、鋅、石棉、石膏、芒硝等。除石棉礦正在開采外,其他礦種多處於檢查-普查階段。

二、基於3S技術野外地質工作管理與服務野外示範過程

(一)技術培訓

為確保2012年度將北斗通訊技術盡快應用於野外地質工作並深入推進示範工作的全面實施,於2012年4月16~19日在西安召開「基於3S技術的野外地質工作管理與服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研討暨培訓會議」,重點針對野外示範項目組進行應用培訓並開展技術研討。並邀請了青海西寧野外工作站,新疆烏魯木齊野外工作站參會,一同研討了西安中心結點與西寧和烏魯木齊野外工作站結點相互支持並建立起大區與工作站常態化協同服務機制。

(二)設備配置

1)西安中心機房架設北斗中心指揮機及天線,用於單位及部門領導的監管。

2)3S項目組親赴各個野外駐地,架設普通指揮機,連接筆記本,由項目負責人在駐地進行監管。

3)將野外項目組各分2個分隊,每隊2~3人,分別給司機和野外地質隊員各配備一套掌上機和北斗終端。

(三)制定詳細工作流程

1)項目組每日出野外前,開會詳細制定當日工作任務及工作流程。

2)項目負責人通過北斗普通指揮機將當日工作任務及工作流程發至各個野外小組。

3)野外小組出發離開駐地前分別向指揮機發送出發信息,並打開路線軌跡連續定位。

4)到達野外工區後,野外小組向駐地指揮機以及另一隊野外小組發送平安到達信息及定位信息。

5)野外地質人員手持一套北斗設備展開工作,司機手持一套北斗設備,用於之間的溝通聯絡。

6)野外地質隊員野外調查中隨時將所發現的問題利用北斗終端發送給野外駐地和另一野外小組,相互之間進行磋商。

7)野外小組在野外工作中每隔工作2小時,如果一切順利平安,一鍵按「平安」,向指揮機報告;如果遇到緊急危險,可一鍵按「危險」,向指揮機報告,指揮機接到信息後立刻安排相應的救援。

8)野外小組完成工作後向司機、另一小組及駐地發送工作完畢及位置信息。

9)司機接到野外小組完工信息後,安排接應,接到野外小組後,向野外駐地發送平安報。

10)野外小組都收隊回到駐地後,項目負責人用普通指揮機向項目單位中心指揮機發送平安報。

三、野外示範結果

(一)野外示範軌跡追蹤

2012年7月6日「青海省門源縣青石嘴地區礦產遠景調查」項目野外示範路線軌跡回放圖見圖7-34。2012年7月13~15日西寧至玉樹沿途軌跡跟蹤定位回放圖見圖7-35。2012年7月29日通過數字填圖系統查詢北斗衛星定位工作軌跡回放圖見圖7-36,圖7-37。

圖7-34 青海省門源縣青石嘴地區礦產遠景調查項目野外示範路線軌跡回放圖

圖7-35 西寧至玉樹沿途軌跡跟蹤定位回放圖

圖7-36 數字填圖系統查詢北斗衛星定位工作軌跡回放圖

圖7-37 數字填圖系統查詢北斗衛星定位工作軌跡回放圖

(二)利用北斗衛星設備野外工作溝通交流簡訊息記錄

1)安全報備信息見圖7-38。

圖7-38 安全報備信息

2)業務溝通信息見圖7-39。

圖7-39 業務溝通信息

3)定位坐標信息見圖7-40。

圖7-40 定位坐標信息

『叄』 月牙泉能千年不幹涸的原因

  1. 月牙泉為什麼能歷經千年不幹?這與其下部特殊的古地形條件和地質結構密切相關,但更重要的是,如果該地區地下水整體補給量產生變化,區域水位下降,即使有很好的儲水構造,月牙泉也會乾涸。

  2. 較低的地形條件和鬆散的地質結構是月牙泉形成的基本條件,而較高的區域地下水位是月牙泉溢出形成的必備條件,也是月牙泉千年不涸的基本保證。

  3. 月牙泉在地形上處於一個北西南三面沙山環抱、一面開口的半封閉形窪地中,南北部為高聳的沙山,西部為邊接南北兩山的沙梁,東部為地形低平的開口。其北側為黨河沖積平原,黨河是月牙泉外圍地區唯一的地表水系,該河發源於祁連山團結峰。但由於月牙泉所在地區氣候乾旱,降雨量少,地面無常年性地表水流。

  4. 地質學家通過調查研究認為;外部環境是月牙泉形成的必要條件,而內部結構則是月牙泉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外部環境方面,北部平原地下水是月牙泉泉水源源不斷的補給來源,高定位的區域地下水水位是月牙泉保持數千年不幹的基本保證。

  5. 在內部結構方面,泉域古窪槽的形成以及窪槽中沉積的大厚度第四系鬆散堆積物,為泉域地下水的賦存和運移提供了有利的空間條件,盡管現代風沙的堆積在西部和北部構成了泉域與外圍沖洪積平原的分水嶺,但由於現代風沙下部古窪槽地形及大原度第四系鬆散堆積物的存在,使泉域地下水與外圍平原區地下水形成了一種天然的補、排關系和水力關系,其補給和排泄始終保持著一種動態平衡,在這種條件下,北部平原區地下水通過這一地下廊道進入泉域後,在地形較低窪處溢出來,即形成了月牙泉。

  6. 另外,其西部黨河沖洪積平原中的地下水,均能通過古河道這一天然通道,進入月牙泉並形成補給。

『肆』 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的主要公司

甘肅秦祁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隸屬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具獨立法人資格,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 該公司在區域地質調查、礦產地質勘查、環境地質調查、災害地質勘查及
治理、各種礦產開發、礦產選冶研究、岩礦石分析測試等領域具有很強的技術基礎和施工能力。專業配套、手段先進、資金雄厚,具有豐富的基礎地質、礦產資料及多種先進的勘探、測試儀器設備。該公司控股敦煌金地釩業公司、酒泉金鷹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先後參股甘南刀扎金礦、甘南棗子溝金礦、德融蒙古有限公司、肅北七角井釩礦等多個礦山的勘查及開發,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先後與英國力拓礦業有限公司、加拿大帕格斯勘查公司、聯合資源投資有限公司、特拉維斯特公司、德融蒙古有限公司等多家國內外公司合作進行礦產資源勘查工作,引進外資1.1億元,實現勘查投入3600萬元。並樹立了良好的國際信譽。 甘肅地質賓館隸屬於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培訓中心,位於蘭州市城關區紅星巷121號,曾作為第四屆中國藝術節和首屆中國絲綢之路節重點接待單位,受到中外賓客的好評。
賓館現有營業面積5000平方米,停車場2000平方米,是一家集住宿、餐飲、商務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企業。40年的建館歷史和地質人質朴善良的性格、堅毅不屈的創業精神,鑄就了地質賓館「溫馨細微,物有所值」的服務理念和和諧奮進的團隊精神。2003年賓館按國家星級飯店標准裝飾,環境幽雅清新。賓館設有各類套間、標准間129間/套,大小會議室6個,超大型多媒體會議廳1個;餐廳主營:粵菜、川菜、揚州菜,設有各類風格各異的包房8個,宴會廳1個,可同時供260人就餐。商務服務由東方航空公司代辦各項票務服務。 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是甘肅省地礦局控股的國有綜合性勘查施工企業,甘肅省第二大對外工程承包企業,公司總資產1.2億元。2006年8月甘肅省地礦局、甘肅省地礦局第二勘查院和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依據《公司法》完成了甘肅地質工程總公司股份制改造,三方共同出資5000萬元成立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國內、國外設有八個分支機構。其中五個法人單位:蘭州地質技術開發公司、喀麥隆中國地質工程公司、中國甘肅工程尚比亞有限公司、中國甘肅工程馬拉維有限公司、中非中國地質工程公司;三個分公司:上海分公司、武漢分公司、重慶分公司。
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建設部頒發: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一級、土石方工程專業承包一級、水工建築物基礎處理專業承包二級、隧道工程專業承包二級資質證書;商務部頒發: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對外援助成套項目B級實施企業資質證書;國土資源部頒發: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甲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乙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監理乙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乙級、地質勘查工程施工甲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液體礦產勘查丙級資質證書;甘肅省文物局頒發:文物保護施工二級證書。
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2002年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局長孫礦生在地礦局審計工作會議上講話
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力量雄厚,專業配套齊全,同時擁有先進的機械裝備和高超的勘查施工技術。現有各類技術和管理人員121人,其中教授級職稱2人,副高級職稱19人,中級職稱56人。項目經理32人,其中一級建造師7人、二級建造師18人。裝備完好的各類水井鑽探設備、樁基施工設備、基礎處理設備、災害防治設備等二百多台套。 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憑借先進的勘查施工技術和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在國內、外承擔了一批有影響的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國內項目先後榮獲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中國市政工程「金杯」獎;上海市建築工程「白玉蘭」獎;甘肅省文物局「優質工程」獎;甘肅省地礦局工勘項目成果評比「實施科技進步」一等獎、「實施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重大項目」二等獎、「完成重大項目」三等獎等榮譽。國外項目受到有關國際金融組織、項目業主和喀麥隆、尚比亞、馬拉維、辛巴威政府和人民的普遍贊譽,並獲得了喀麥隆共和國「騎士功勛」勛章。因此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被甘肅省商務廳多次授予「對外經營先進企業」。

『伍』 去敦煌和附近沙漠的注意事項 去過的給點建議

每年的5月至10月是敦煌旅遊的最佳時間。敦煌深處內陸,受高山阻隔,遠離潮濕的海洋氣流,屬極乾旱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9.3℃,7月平均氣溫24.7℃,一月9.3℃。全年乾燥少雨,晝夜溫差極大。每年春季這里還有乾熱風和黑沙暴兩大自然災害,如果此時前往,應早作防備。全市有各型計程車320多輛,晝夜服務。夏利車起步價5元,桑塔納起步價10元。包車可到沙洲大酒店十字路口,或鳴沙路市政府招待所南的小十字路口處,那裡是計程車聚集地。 敦煌的公交線路較少,最實用的有2條,均位於市中心鳴山路上(敦煌飯店附近)。其中3路汽車可以直達鳴沙山,票價1元;敦煌市區到莫高窟的公交車,在汽車站以北、西域路口的敦煌飯店發車,經絲路賓館、敦煌火車站到莫高窟,從早8:30分起,每30分鍾一班,票價8元。莫高窟返回市區的末班車是18:00。雖然有中巴車沿固定線路在市內通行,但標志有些混亂,不易識別。敦煌市區不大,完全可以徒步游覽、或者騎自行車閑逛。在市區鳴山路上,有4個自行車出租點。實在不願意走一走的,可以選擇人力三輪車,市內有300多輛人力車,十分方便。 去玉門關和雅丹地質公園從敦煌市區出發,選擇包車,一天的費用大致為500元。

『陸』 去敦煌旅遊什麼季節最合適

去敦煌旅遊秋天最合適。

  1. 敦煌最美的季節是秋天,金黃色的楊樹葉子,碧藍的天空沒有雲朵,黃色的沙山、灰色的戈壁,還有甜甜的葡萄,空氣清爽,絕對好心情!

  2. 每年的5月至10月是敦煌旅遊的最佳時間。敦煌深處內陸,受高山阻隔,遠離潮濕的海洋氣流,屬極乾旱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9.3℃,7月平均氣溫24.7℃,一月9.3℃。全年乾燥少雨,晝夜溫差極大。每年春季這里還有乾熱風和黑沙暴兩大自然災害,如果此時前往,應早作防備。


『柒』 關於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你覺得該如何保護

我覺得每天應該限制人進行觀看,同時也應該派保安在那裡。保護這些壁畫,以防有人進行破壞。

『捌』 去敦煌旅遊應該注意些什麼

幾個點需要注意的:
1、莫高窟需要提早預訂門票,晚了當天去,只能花100多看倆電影和應急4個窟,是很打折扣的,而且排隊時間很久。(去年暑假,看4個應急窟排隊2小時看窟+電影40分鍾就出來了)
正常的莫高窟參觀是:2個電影+8個窟一組的講解,建議越早越好,人不多的時候不要跟著隊伍走,可以去看看其他隊伍的講解。(俗稱蹭窟)
2、鳴沙山可以二次進出,如果你住在鳴沙山附近,可以登記指紋,進行二次進出。
3、小眾旅遊點不要錯過,例如敦煌博物館。
4、一些景點諸如:敦煌古城、雷音寺,都是不建議去的。
5、敦煌部分景點十分遙遠,需要包車或者一日游前往,諸如非常聞名的:玉門關、陽關、雅丹地質公園、河倉城、懸泉置、榆林窟、西千佛洞等等,對於個人游的人十分困難,要麼你就自己包車去,一天400-500元,要麼就跟團,而且這些景點都離市區很遠(雅丹需要在隔壁大漠跑2小時),因此形成幾條特別的線路:
敦煌東線:懸泉置-榆林窟-東千佛洞
敦煌西線:西千佛洞-陽關-玉門關-河倉城-雅丹地質公園(全部走馬觀花,不然可能跑不完,特別河倉城)
敦煌本線: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敦煌博物館/西千佛洞)
出行時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衣物的准備
a) 如果選擇冬季旅遊的話,當然就只需要帶冬季的必備衣物
b) 如果選擇6-9月出行,記得一定要帶上夏季和秋季的衣服,因為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當地早晚出行的時候還是需要穿上外套,以防凍感冒;中午天氣比較熱所以就不需要外套,夏季的衣物足矣。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注意防曬,太陽鏡和防曬霜是必不可少的,敦煌紫外線特別強,愛美的和不愛美的都要注意防曬,要是被曬成非洲人那就麻煩了。
敦煌深處內陸,受高山阻隔,遠離潮濕的海洋氣流,屬極乾旱大陸性氣候,全年乾燥少雨,晝夜溫差極大。每年春季這里還有乾熱風和黑沙暴兩大自然災害,如果此時前往,應早作防備。
去觀雅丹地貌一定要准備好充足的水,一個人准備4瓶礦泉水應該差不多。
玉門關靠近濕地,蚊子超多,去的時候一定要穿長袖衣服。包的車一定要有空調,否則有中暑的危險。
敦煌旅遊各景點路程較長、景點分散、單調、坐車時間長、火車上的時間長,請准備好食物、撲克等。另外,一雙舒適、合腳、便於行走的鞋也尤為重要。

『玖』 全國地質災害調查規劃的任務和部署

針對不同目的,服務不同領域,採用不同精度,從點、線、面三個層面全面部署全國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圖6.1)。

6.3.1 繼續完成全國山區和丘陵區的地質災害普查(1∶10萬)

至2008年,全面完成全國山區和丘陵區677萬km2的地質災害普查,全面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體系,編制防災預案,從根本上切實保證人民生命安全。

(1)主要任務

1)在「以人為本」的原則指導下,查清地質災害或隱患的分布狀況,進行地質災害區劃;

2)通過調查,對地質災害的形成原因、發生條件、危害特點進行全面分析,劃定地質災害易發區;

3)積極為地方政府減災防災服務,協助地方政府建立健全群專結合的地質災害監測體系;

4)開展信息集成與綜合研究,研究地質災害易發區不同誘發因素對地質災害的影響,研究確定各誘發因素誘發地質災害臨界值的理論和方法,特別是山區降雨與地質災害發生的關系研究,研究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的理論和方法,探索地質災害防治的更有效的手段,提高地質災害的預報預警能力;

5)通過調查,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建立檔案,建設地質災害信息系統。

(2)工作部署

地質災害普查區域為突發性地質災害發育的山區和丘陵區,以縣(市)為基本單元開展普查工作。目前全國山區與丘陵區及其過渡帶面積677萬km2,共計1583個縣(市)。按計劃到2005年,國土資源大調查將部署完成700個縣(市)的調查,面積約208萬km2

2004~2005年,完成84個縣(市)地質災害普查。

2006~2008年,完成883個縣(市),469萬km2的地質災害普查,全面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體系。

6.3.2 開展平原區1∶5萬~1∶25萬地質災害調查

在平原區,針對地面沉降、地裂縫和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開展1∶5萬~1∶25萬地質災害調查。2008年之前,完成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汾渭內陸盆地等地區共計16.1萬km2的地質災害調查;2010年之前,完成松嫩平原、遼河盆地、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共計13.9萬km2的地質災害調查。

6.3.3 開展重要經濟區帶、重大工程區、地質災害高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

2006~2010年,在14個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以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的區域150萬km2,以緩變性地質災害為主的區域20萬km2)、6個重大工程區和重要經濟區帶,為減少災害損失、保證重大工程合理部署和安全,開展1∶5萬地質災害調查,重點是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調查和評價。

(1)主要任務

1)編制「1∶5萬地質災害調查技術要求」;

2)制定「1∶5萬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方法和標准」;

3)開展14個大區和6個重點工程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進行風險區劃,提出防治建議;

4)建立調查資料庫。

(2)工作部署

2006~2007年,進行呂梁山以西的黃土高原區、隴東青南地區、秦巴山地區、川東-鄂西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華北平原區、南水北調西線、西氣東輸、寶成輸油管線(1∶5萬)地質災害調查。

2008~2010年,進行湘西-黔西地區、青藏高原東緣區、橫斷山區、藏東南高山峽谷區、遼東-北京北山區、汾渭地區、江漢地區,中俄輸油管線、澀寧蘭天然氣管線、漢川天然氣管線(1∶5萬)地質災害調查。

(3)各區基本情況

1)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區:

a.呂梁山以西黃土高原滑坡、泥石流區。本區黃土節理發育,濕陷性強,為壟崗梁峁地貌。多暴雨久雨天氣,激發滑坡所需的臨界暴雨強度較低。

b.隴東、青南滑坡泥石流區。西秦嶺山地,海拔在2500~4500m之間,相對高差在1000~2000m之間,中高山地形。岩體類型以變質岩岩組、碳酸鹽岩組為主。西禮盆地、徽成盆地有碎屑岩類和黃土。年降水量一般為600mm。

c.秦巴山地滑坡、泥石流區。強烈上升的褶斷山地。地層岩石以變質岩和岩漿岩為主,並普遍有小面積黃土分布。斷裂發育。年降雨量在800~1200mm之間。

d.川東、鄂西滑坡、泥石流區。該區以中山地貌為主,坡陡谷深。地層從古生界到中生界皆有出露,以沉積岩建造為主,主要為碳酸鹽岩、碳酸鹽岩夾碎屑岩。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1800mm之間。e.湘西、黔西滑坡、泥石流區。該區地貌為高中山、中山,地形切割強烈。降水豐富。岩石以碳酸鹽岩及碎屑岩為主,斷裂發育。

2)礦業城市。東北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許多城市都是因為礦業開采而由小到大發展起來的,遼寧省的阜新、撫順、鞍山及黑龍江省的雞西、鶴崗、雙鴨山等都是這一類型的礦山城市。經過幾十年的開采,有的城市已經面臨著礦產資源枯竭等問題,即使部分城市礦產資源依然豐富,也同樣面臨著長期開采而引發的地質災害問題,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是這類城市主要的地質災害。開展礦山城市地質災害調查,對加速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促進地區經濟穩定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6.3.6 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

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地質災害調查的數據採集、數據管理、綜合處理等全過程實施信息化,使地質災害調查工作能夠有效、快捷地應用地理信息系統、衛星定位系統、遙感技術,使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得到提高,實現地質災害調查數據採集和綜合處理的標准化及快速化,把地質災害調查的傳統工作方式轉變為現代數字化工作方式,提升調查工作的技術水平,為實現野外採集、數據傳輸、數據綜合及信息服務的地質災害調查流程信息化奠定基礎。地質災害調查系統主要由野外採集系統與室內桌面處理系統組成。

其主要工作內容是:

1)基於地質調查移動計算機,選用掌上機或平板電腦,集成GPS技術、移動數據傳輸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根據地質災害野外調查數據模型,建立野外數據錄入系統、調查點定位系統、數據移動傳輸系統、野外素描圖編繪系統及多媒體影像編錄系統。

2)建立野外數據綜合管理系統。提供野外調查線路設計、野外調查工作部署、野外調查數據接受,野外數據集成管理等功能。

6.3.7 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區劃和風險區劃標准體系

建立1∶25萬、1∶10萬、1∶5萬和1∶1萬地質災害區劃和風險區劃指標體系,規范區劃方法和表達形式。

6.3.8 完善地質災害調查技術要求或標准、規范體系

完善1∶25萬、1∶10萬、1∶5萬和1∶1萬地質災害調查技術要求,形成規范的地質災害調查技術標准。

6.3.9 建立地質災害調查制度

建立健全地質災害調查制度,明確調查周期、調查內容、調查責任和資金來源,以保證地質災害調查工作順利開展。

『拾』 去敦煌旅遊需要注意什麼

幾個點需要注意的:
1、莫高窟需要提早預訂門票,晚了當天去,只能花100多看倆電影和應急個窟,是很打折扣的,而且排隊時間很久。(去年暑假,看4個應急窟排隊2小時看窟+電影40分鍾就出來了)
正常的莫高窟參觀是:2個電影+8個窟一組的講解,建議越早越好,人不多的時候不要跟著隊伍走,可以去看看其他隊伍的講解。(俗稱蹭窟)
2、鳴沙山可以二次進出,如果你住在鳴沙山附近,可以登記指紋,進行二次進出。
3、小眾旅遊點不要錯過,例如敦煌博物館。
4、一些景點諸如:敦煌古城、雷音寺,都是不建議去的。
5、敦煌部分景點十分遙遠,需要包車或者一日游前往,諸如非常聞名的:玉門關、陽關、雅丹地質公園、河倉城、懸泉置、榆林窟、西千佛洞等等,對於個人游的人十分困難,要麼你就自己包車去,一天400-500元,要麼就跟團,而且這些景點都離市區很遠(雅丹需要在隔壁大漠跑2小時),因此形成幾條特別的線路:
敦煌東線:懸泉置-榆林窟-東千佛洞
敦煌西線:西千佛洞-陽關-玉門關-河倉城-雅丹地質公園(全部走馬觀花,不然可能跑不完,特別河倉城)
敦煌本線: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敦煌博物館/西千佛洞)
出行時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衣物的准備
a)
如果選擇冬季旅遊的話,當然就只需要帶冬季的必備衣物
b)
如果選擇6-9月出行,記得一定要帶上夏季和秋季的衣服,因為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當地早晚出行的時候還是需要穿上外套,以防凍感冒;中午天氣比較熱所以就不需要外套,夏季的衣物足矣。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注意防曬,太陽鏡和防曬霜是必不可少的,敦煌紫外線特別強,愛美的和不愛美的都要注意防曬,要是被曬成非洲人那就麻煩了。
敦煌深處內陸,受高山阻隔,遠離潮濕的海洋氣流,屬極乾旱大陸性氣候,全年乾燥少雨,晝夜溫差極大。每年春季這里還有乾熱風和黑沙暴兩大自然災害,如果此時前往,應早作防備。
去觀雅丹地貌一定要准備好充足的水,一個人准備4瓶礦泉水應該差不多。
玉門關靠近濕地,蚊子超多,去的時候一定要穿長袖衣服。包的車一定要有空調,否則有中暑的危險。
敦煌旅遊各景點路程較長、景點分散、單調、坐車時間長、火車上的時間長,請准備好食物、撲克等。另外,一雙舒適、合腳、便於行走的鞋也尤為重要。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