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防災避險宣傳片觀後感

地質災害防災避險宣傳片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2-21 05:36:04

㈠ 什麼是地質災害應急防範「明白卡」

根據已圈定的地質災害危險點、隱患點,由政府部門填制簡易的卡片,統稱版為「明白卡權」。將地質災害的基本信息、誘發因素、危害人員及財產,預警和撤離方式以及政府責任人等,落實到鄉(鎮)長和村委會主任以及受災害隱患點威脅的村民,並向村民詳細解釋具體地質災害防治內容。向地質災害隱患區群眾發放防災避險明白卡。

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

㈡ 防災避險明白卡的作用

1、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可以通過防災避險明白卡,明白當地質災害來臨時該采內取何種避讓措施以及容平時該如何監測、防範地質災害。
2、當災害來臨時可以使受災害威脅的群眾通過卡片的說明,及時、有效地實施避讓,從而保障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
3、防災避險明白卡必須要發放到每一戶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的手中。

㈢ 湟中縣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怎麼填

一、防災避險明白卡的作用及意義:

1、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可以通過防版災避險明白權卡,明白當地質災害來臨時該採取何種避讓措施以及平時該如何監測、防範地質災害。

2、當災害來臨時可以使受災害威脅的群眾通過卡片的說明,及時、有效地實施避讓,從而保障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

3、防災避險明白卡必須要發放到每一戶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的手中。

二、按照以下製表填寫:


㈣ 什麼是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

根據已圈定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由政府部門填制的簡易卡片,統稱為「明專白卡」。將地質災害的屬基本信息、誘發因素、危害人員及財產,預警和撤離方式,以及政府責任人等,落實到鄉(鎮)長和村委會主任及受災害隱患點威脅的村民,並向村民詳細解釋具體的地質災害防治內容。

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

㈤ 怎樣填寫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

一、防災避險明白卡的作用及意義: 1、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可以通過防災避險明白卡,明白當地質災害來臨時該採取何種避讓措施以及平時該如何監測、防範地質災害。 2、當災害來臨時可以使受災害威脅的群眾通過卡片的說明,及時、有效地實施避讓,從而保障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 3、防災避險明白卡必須要發放到每一戶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的手中。二、按照以下製表填寫:

㈥ 誰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和防災工作明白卡的填表說明

http://www.cigem.gov.cn/html/gonggao/mingka/yfmingka.htm

看這個吧

㈦ 防災減災科普宣傳片有哪些

一、地震防護常識
1.1地震是怎麼回事?
你知道地震是怎麼回事嗎?與刮風下雨一樣,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由於地球內部物質的運動,造成地面的震動(搖動、移動)稱為地震。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地面距震最近的地方叫震中,從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離叫震源深度,地面任何一點到震中的距離叫震中距。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發生,而且多到一天要發生一萬多次,一年約五百萬次。但能造成破壞的地震每年約十幾次,至於特別強烈的地震平均每年約一次。因此並不是一有地震發生,就會造成災害的,大可不必「談震色變」。

地震前兆的特徵
地震,特別是強烈地震之前,總會出現一些異常現象,人們把與地震發一有密切聯系的異常現象稱之一地震的前兆。

地震,特別是強烈地震之前,總會出現一些異常現象,人們把與地震發一有密切聯系的異常現象稱之一地震的前兆。
•地下水異常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天雨水質渾,天旱井水冒,
水位變化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動物異常
震前動的有預兆,密切監視最重要,
騾馬牛羊不進圈,鴨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鴿子驚飛不回巢,
魚兒驚慌水面跳,冰天雪地蛇出洞。

•地光和地聲
地光和地聲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時,從地下或地面發出的光亮及聲音,是重要的臨震預兆。 臨震前,一瞬間,地發聲,又發光;見此情,宜果斷,速行動,少危險

•小震報大震
地震有「前震——主震——餘震」型,小震可作為大震的前兆。可謂:
上震鬧,大震到,
一多一少快報告。

怎樣做好地震前的准備?
•了解地震常識,掌握防震應急措施;
•不輕信地震的謠言;
•明確震時疏散路線和避難地方;
•加固室內傢具,高層玻璃窗貼紙條;准備避震用品;如手電筒、干糧、水等;
•外出避震時要切斷電源,關閉煤氣,熄滅爐子。
•地震發生時,應及時採取正確措施,緊急避險。

地震時的求生方法
地震發生時,應及時採取正確措施,緊急避險。

地震後的自救互救
震區群眾,尤其是家庭、鄰里之間的自救、互救,是減少地震人員傷亡的有效手段之一。
被困人員的自救
•要有信心和勇氣,盡快清理身上被壓物,保護呼吸暢通,想法脫離危險區;
•要保持體力,不盲目呼叫,可用敲擊等方法與外界聯系,等待救援;
•要設法擴大安全空間,防止重物墜落壓身;
•要積極尋找代用食品和水,創造生存條件。
互救
•互救時,要注意方法,避免新的傷亡,切實做到:
•聽仔細:要注意傾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物聲;
•挖得准:要大致確定被困人員的位置後再搶救,不要亂挖亂扒;
•救得法:要講究方法,救人宜用「先頭部、後身體」的方法,不要強拉硬拖。

二、防火常識
火給人類帶來光明,促進了社會發展。居家使用火,人人離不開火,但使用不當,也會給人們的生活造成災害。
火災的預防
若要防止火災的發生,平時就應養成良好的防火習慣,提高防火意識。這里向您介紹家庭防火十法,相信它會幫助您消災弭禍,將火神拒之門外。
家庭防火十法
要弄熄火柴梗,把煙頭掐滅在煙缸內,不在酒後或臨睡前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吸煙;
要及時關閉電源開關及燃氣、液化氣總閥門。外出時、臨睡前熄滅室內、外火種;
要教育小孩不要玩火,不要玩弄電器設備;
要在規定區域內安全燃放煙花爆竹;要確保走道、樓梯的暢通,不要在樓層通道和安全出口處堆物、封堵;

不要亂接亂拉電線,防止超負荷用電。使用電熨斗、電熱杯、電吹風、取暖器等家用電熱器具時,人不能離開;也不要用燈泡取暖或烘烤衣物;
不要用明火尋找物品和查漏煤氣、天然氣、液化氣。
不要把點燃的蚊香貼靠在床沿、窗簾處;
不要在房內焚燒迷信物品;不要用塑料桶存放汽油;助動車加油時,不要吸煙。

火災的報警
報警早,損失少。一旦發現火情,在積極撲救的同時,應立即報警。

•迅速奔到就近電話處(包括私人電話),撥打119報警。講清楚著火地址(路名、弄堂、門牌號)和靠近的路口。
•不要急於掛電話,要冷靜地回答接報人員的提問。
•然後派人在路口接應消防車。

初起火災的撲救
火災開始一般都不會很大,也並不可怕。但由於突然起火,當事者思想准備不足,感到驚恐,手足無措,而推動了初起火災撲滅機會,使小火釀成大禍。因此,要及時正確撲滅初起火災。
《滅火應急十招》或許能幫助您減少損失。
滅火應急十招

•發現著火要大聲呼喊並迅速打火警電話119,講清路名、弄堂、門牌號,然後派人去路口迎候消防車;
•撲滅火苗要就地取材,可用乾粉、黃砂、毛毯、棉被覆蓋火焰,然後澆水撲打;
•可及時用面盆、水桶等傳水滅火,或利用樓層內的滅火器材及時撲滅火種;
•個別物品著火,要趕快把著火物搬到室外滅火;
•油銱起火,直接蓋上鍋蓋滅火;
•家用電器著火,要行切斷電源,然後用毛毯、棉被覆蓋窒息滅火,如仍未熄滅,再用水澆;
•電視機著火用毛毯、棉被滅火時,人要站在側面,防止顯像管暴裂傷人;
•煤氣、天然氣、液化氣灶著火,要先關閉閥門,用圍裙、衣物、棉被等浸水後捂蓋,往上澆水撲滅;
•救火時門窗要慢工,以免空氣對流加速火焰蔓延和火焰突然竄出傷人;
•要將著火處附近的可燃物及液化氣罐及時疏散到安全地方。

火場緊急避險
如果您能掌握火場逃生的要點,緊急關頭,或許能使您和您的家人在火場中安然脫險。
火場逃生十要點
•火場逃生過程中,要用濕毛巾等掩住口鼻,並一路關閉你背後所有的門,千萬不要入電梯;
•要躲避煙火,但不要往閣樓、床底、大櫥內鑽;
•火勢不大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服或裹上濕毛毯、濕被褥勇敢地沖出去,但千萬不要披塑料雨衣;

•不要留戀財物,盡快逃出火場,千萬記住,既逃出決不回頭跑;
•要用膝、肘著地,匍匐沿牆壁邊緣前進,以免錯失方向;
•如果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要就地打滾,壓滅身上火苗;
•不要盲目跳樓,可用繩子或把床單撕成條狀連起來,緊拴在門窗檔或重物上,順勢滑下;
•充分利用房內的天窗、陽台、水落管或竹竿等逃生自救;
•樓上居民被火圍困,快向室外扔拋沙發墊、枕頭等軟物或其他小物品,夜間則可打手電筒,發出求救信號;
•若逃生路線被火封鎖,立即退回室內,關閉門窗、堵住縫隙,有條件的向門窗上澆水。
火災逃生十三要訣
逃生預演,臨危不亂; 熟悉環境,暗記出口; 通道窗口,暢通無阻; 撲滅小火,惠及他人;保持鎮定,迅速撤離; 不入險地,不貪財物; 簡易防護,蒙鼻匍匐; 善用通道,莫入電梯; 緩降逃生,沒梯自救; 避難場所,固定待援; 緩晃輕拋,尋求援助; 火已及身,切莫驚跑;跳樓有術,雖損求生。

三、天氣災害的常識
當前,人類對天氣變化規律還沒有完全認識,尤其是突發性災害天氣,難以預測,使人防不勝防,危害性更大。因此,人們應該了解各種災害天氣的特點,掌握不同的防護方法,減少災害天氣造成的損失。

防高溫危害
高溫是指當地最高氣溫達到35。C以上的酷熱天氣。盛夏季節特別是7-8月,杭州常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出現高溫酷熱天氣,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大影響。
高溫的預防措施:
•注意室內通風。
•避免過度勞累,穿透氣衣服,多補充水分,飲食清淡。
•在高溫之前,根據天氣預報做好供電、供水和防暑葯品等供應准備。
•在高溫之時,保證清涼飲料供應,改善休息條件、醫療條件,及時搶救中暑病人。
•發生中暑徵兆,需及時休息,脫離高溫環境,重症狀者應及時就醫。

雷擊的防護
雷擊是怎麼回事?
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天氣,氣象上稱為雷暴。雷暴天氣時,當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強度時,就發生放電現象,閃電擊到了地面造成雷擊。據研究,雷擊的電流強度通常達幾萬安培,溫度可達2萬攝氏度,如此強大的電流和高溫,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雷電當空怎麼辦?

四、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預防常識
什麼是傳染病?
傳染病不同於一般的疾病,不僅給患者本人的生命健康帶來危害,而且又能在人群中互相傳播,暴發流行,給社會造成巨大災害,如鼠疫、霍亂、「非典」、艾滋病等,都是屬於傳染病。
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受到社會、環境、生物、氣象等諸方面因素的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就有可能發生傳染病的流行,2003年爆發的「非典」人們至今記憶猶新。因此要了解傳染病的預防常識,控制傳染病的流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
傳染病流行的環節
傳染病在人群中傳播蔓延,是通過三個基本環節,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者相互存在,相互作用,造成流行。
傳染源——是指有傳染病的人或感染的動物,這是傳染病流行三個環節中的基礎。

傳播途徑——是指傳染病侵入其他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如呼吸道傳播、腸道傳播、接觸傳播、蟲媒傳播等。

易感人群——是指對傳染病缺乏抵抗力的人群。

怎樣預防傳染病?
要有效地預防傳染病的流行,關鍵在於控制和消隊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為此,要切實做到:
•養成良好看衛生習慣,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對傳染病的抵抗力;
•按規定進行預防接種,提高免疫水平;
•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整治環境衛生,消滅傳播疾病的蚊、蠅、鼠、蟑螂等害蟲;
•對傳染病要要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防止交叉感染。
什麼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食用含有毒性物質的食的而引起的中毒。從致病因素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在是致病微生物(細菌、黴菌等)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現為發燒、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另一類是化學毒的(誤食農葯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抽搐、血壓下降等神經系統症狀並伴有胃腸道症狀。
怎樣預防食物中毒?
俗話說:「病從口入」,預防食物中毒的關鍵在於把牢飲食關,搞好飲食衛生。
•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蔬菜瓜果要浸泡洗凈;
•食用生冷盤餚要講究衛生;
•隔餐隔夜食物要回鍋煮透;
•不要把冰箱當「保險箱」。
•做到食用品的三要三不要:
三要:
•生食、熟食要分開;•葯品、儀器要分開;•生、熟刀砧要分開;
三不要:
•不要購買過期食品;•不要食用變質食品;•不要吃喝不潔食品。

發現食物中毒怎麼辦?

㈧ 依託監測示範平台深化災變機理研究切實提高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水平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我國西南、西北及東南沿海地區地質環境問題突出,重大地質災害事件頻發。地質災害已經成為上述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制約因素。近10年來,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部署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工作,立足於區域地質災害調查、區域地質災害分布發育與成災規律研究,針對不同的地質環境背景條件,運用多種地質災害監測手段,開展以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變形特徵研究、地質災害主控因素研究、成災機理研究為主要內容的區域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平台建設,探索建立群專結合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截至目前,已經建立強降雨型、台風型、黃土型等不同地質環境條件的監測預警示範區11個,研究成果在提高區域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方面成效顯著。

一、確定了預警判據,提高了工作區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的准確性

以監測預警示範區地質環境、人類工程活動、氣象以及1:10萬山區丘陵縣(市)地質災害調查、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資料為基礎,建立地質災害基礎信息資料庫。系統分析當地地質環境條件和歷史災情,結合多年典型災害點雨量、形變、壓力等實時監測數據,提出了示範區地質災害突發的預警判據。深化區域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方法研究,提高了預警預報精度,滿足了示範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需求。

二、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為當地民眾生命安全和生產活動保駕護航

一是選取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部署專業監測網路,開展實時監測預警,並以此為依託,指導當地的群測群防體系建設;二是開展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的房前屋後的地質環境調查,開展搬遷避讓新址的地質環境安全評價,為當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地質災害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三是及時處置工作區內新發生的地質災害險情;四是針對工作區內不同對象,開展有關地質災害防災避險科普知識的科普培訓工作,提高了示範區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和老百姓防災避險的意識和能力。如2008年11月,雲南省新平縣示範區的哀牢山東麓南恩河上游小團山發生滑坡,涉及土方量約6萬立方米,可能堵塞南恩河形成泥石流,威脅下游戛灑鎮500餘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新平縣政府緊急成立以副縣長為首的應急領導小組,針對可能出現的險情是否連夜撤離500餘人進行緊急會商。示範區技術人員作為專業技術隊伍,根據現場應急結果,綜合分析滑坡變形特徵及周邊地質環境條件、實時降雨情況和未來兩天的天氣預報,認為該滑坡暫不會形成堰塞湖,在縣委確定立即搬遷受威脅人員的情況下,果斷提出暫不撤離受威脅人員的建議,應急領導小組認真會商後採納了建議,避免了大規模遷移安置老百姓的工作,穩定了人心。

三、示範區研究成果,提高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水平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工作開展以來,吸引了國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到示範區參觀學習,開展技術業務交流和現場考察,對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如,2010年10月31日,全國地質災害防治「五條線」建設現場會在雅安召開,來自全國31個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監測站(院)的代表參觀了雅安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的建設情況。2009年、2010年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技術交流會分別在雲南新平示範區(圖1)和福建德化示範區召開。2011年5月,雲南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在雲南新平示範區召開,全省各個州市、縣國土資源局系統的地質災害防治相關工作人員參觀了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試驗基地。此外,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湖南株洲國土資源局和氣象局、雲南省個舊市國土資源系統、亞太地區地質災害早期預警與會專家等相關部門和技術人員先後到雲南新平示範區進行業務交流和技術研討(圖2)。

圖1 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技術交流會在雲南新平示範區召開

圖2 國內外專家學者在滑坡監測現場進行技術交流

㈨ 地質災害避險明白卡是啥

全稱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
其是專指國土資源部門發放屬給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用來避讓地質災害的簡易卡片。該卡片上說明了避災路線、方法、監測方法以及平時防範地質災害需要注意的要點,當地政府的值班電話,並有對持卡人的基本家庭信息的記錄等等。

㈩ 求防災避險安全教育的觀後感

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貴重物品而延誤時間,如果發現通道被阻,則應關好房門安全教育知識講座聽後感
生命對每次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都是值得我們去珍惜和愛護;不能盲目從窗口往下跳,當被大火困在房內無法脫身時,要用濕毛巾捂住鼻子,阻擋煙氣侵襲,不可以永遠立在風雨中,不可以橫沖直撞.正因生命如,我們就要更加註意安全,錯了,可以重新畫過,應在地上爬行,避免嗆煙和中毒.
通過這次講座,起火後.大火伴著濃煙騰起後,耐心等待救援,並想方設法報警呼救;不能乘普通電梯逃生.高樓起火後容易斷電,這時候乘普通電梯就有「卡殼」的可能,使疏散失敗;不能在濃煙彌漫時直立行走,警鈴、滅火器位置,一旦火災發生,保重健康,健康是無法用金錢來買賣的;生命不是一顆長青樹,或將洗手間的水淋濕牆壁和門阻止火勢蔓延等.同時我們在火災中逃生時的還應該特別注意:不能因為驚慌而忘記報警.進入高層建築後應注意通道,打開窗戶,設法逃生.這就是我聽完安全教育的最大感想,反而會給救援增加困難.正確的做法是應更上一層樓,不要驚慌,不盲目地行動發生火災時,要積極行動,不能坐以待斃,低樓層發生火災後,如果上層的人都往下跑,要立即按警鈴或打電話.延緩報警是很危險的;不能一見低層起火就往下跑.
另外,我還學到了火災自救的有關知識.在火災中,被困人員應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保持鎮靜、地毯等接成繩,進行滑繩自救,如把床單、窗簾.要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利於逃生的東西,我才真正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為我們的明天而努力.遵守規則,不僅是一種美德,還保障我們的安全.珍愛生命,就要重視安全.生命不是畫在紙上的圖畫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