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工程地質國家重點學校

工程地質國家重點學校

發布時間: 2021-02-21 03:00:52

A. 工程地質專業的排名

其實,學校地專業排名和其學生的出路並沒有直接的關系。中國礦業大回學的地質工程是屬於礦產地答質類的,在該領域,其教育實力領先;但是就工程地質方向和地質學類別綜合能力來說,自然是中國地質大學領先。中國礦業大學的地質工程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礦產地質調查相關工作,而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工程專業畢業的學生主要從事與鐵路,公路,水利,工民建等工程建設有關的勘察設計工作。所以,中國礦業大學的地質工程專業和中國地質大學的地質工程專業根本不是一回事,沒有什麼可比性,很少見過將兩者放在一起比較的。
相對來說,礦產地質類的野外工作條件更為艱苦一些,待遇也更好一點,不過近年來,國家工程建設持續開展,也給工程地質類的畢業生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總的來說,目前,無論是礦業大學還是地質大學的地質工程專業在其各自的方向上都有很好的教育資源和教育能力,其畢業生也都具有較好的就業前景:好的工作崗位,好的收入,就是出差多些,一年少則3、5個月,多則10來個月……

B. 全國重點大學與「211」工程院校區別

全國重點大學與「211」工程院校不一樣,區別如下:

1、「211」工程院校是全國專重點大學的一屬部分:全國重點大學主要包括985、211、雙一流、省部共建的院校,而211工程只是全國重點大學建設的一個項目而已。

下圖為全國重點大學之一的北京郵電大學

2、涵蓋的大學不一樣:全國重點大學除了「211」工程院校之外,還包括了雙一流、省部共建的大學,它所涵蓋的大學數量上要多一些。

3、建設的時間不一樣:全國重點大學前後於1954年建設六所、1959年建設十六所、六十年代擴充68所(包括1960年64所、1963年增加3所、1963年增加1所)1978年建設88所。211工程則於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後正式啟動。

(2)工程地質國家重點學校擴展閱讀:

1978年,國務院確定88所全國重點大學(恢復文革前60所全國重點高等學校,並增加28所高校為重點大學)。從1978年到1981年陸續追加11所全國重點高等學校,至1981年共99所重點大學。在上世紀90年代全國高校體制改革後,」全國重點大學「這一名稱不再被政府官方所使用。

C. 地質系有什麼好大學詳細一點,非常感謝

地質系好大學很多,比較出名的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北京兩個學校)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前身是原北京地質學院的礦產地質與勘探系。擁有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湖北省重點學科、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資源定量評價與信息工程實驗室」、湖北省「油氣勘探開發理論與技術」實驗室)和1個中石化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是 「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體建設單位之一。學院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10個博士學科點和12個碩士學科點(涉及5個一級學科領域:地質工程和資源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海洋科學、地質學、公共管理學)。下設資源科學與工程系、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系、土地資源管理系、海洋科學與工程系、煤及煤層氣工程系、沉積盆地與沉積礦產研究所、國土資源信息系統工程研究所、數學地質與遙感地質研究所等教學和科研單位,為學院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資源勘查類學科群是學校的優勢學科群,目前形成了以趙鵬大院士和胡光道教授為首的"礦產資源定量預測及勘查評價"、姚書振教授、胡明安教授、魏俊浩教授為首的"礦產普查與礦床學"、李思田教授、解習農教授、王華教授為核心的"沉積盆地與沉積礦產"、費琪教授、郝芳教授、梅廉夫教授、陳紅漢教授為核心的"油氣勘探開發新理論、新技術"、吳沖龍教授為首的"地礦信息系統與地質過程模擬"五大科研群體,取得了非常多的具有顯示度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同時以李江風、王占岐教授為核心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以其特色鮮明的學科特點在國內享有較高聲譽。近五年來,我院科研在學校一直保持領先地位,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連續增長,年均經費3000萬;發表文章1600餘篇,其中44篇被SCI檢索、92篇被EI檢索、54篇被ISTP檢索,編撰科技專著共90 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以地質、資源為主要特色,以理為主,理工結合的學科專業體系。學院目前有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含古人類學),地球化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等18個學科,其中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含古人類學),地球化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礦產普查與勘探,構造地質學5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第四紀地質學,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2個學科為省部級重點學科。本科招生有3個專業:地質學、地球化學、資源勘查工程(固體礦產)。學院下屬7個教研室,包括地層古生物教研室,構造地質教研室,地球化學教研室,礦物岩石教研室,礦床與勘探教研室,遙感與地學信息教研室,第四紀教研室。學院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3個博士後流動站。學院在16個學科150個研究方向招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此外根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11工程」建設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學科建設、高層次人才培養、重點實驗室的配套建設,學院在戰略上重點發展地球動力學及全球事件勘查評價與地學信息3個學科群。學院現有在校學生3994人。其中博士生728人,碩士生1329人,工程碩士723人,本科生1214人。學院在地球動力學、地球節律與全球地質事件、岩石探針與深部過程、成因礦物學與找礦礦物學、成礦系統與區域成礦學、非傳統礦產資源發現與開發、地質系統的復雜性、地球化學動力學及造山帶研究等方面已經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行列。近年來,學院教師承擔國家973項目、863項目、科技公關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年均發表三大檢索文章50多篇。學院現有北京市基礎地學實驗教學中心1個,地球化學實驗室(包括流體包裹體實驗室、原子吸收室、化學處理室和儀器室)、遙感與地學信息技術實驗室(地學信息技術實驗室和遙感實驗室)、第四紀生態環境實驗室、資源勘查工程實驗室(包括礦石學與礦相學實驗室、地質學實驗室和資源勘查評價數字化實驗室)。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在國內是最強之一,應該毫無疑問,當然南京大學可以與他一決雌雄。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是我國歷史最久的地質學教育機構之一,至今已培養了大批優秀地學人才,其中兩院院士有23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4名。在八十餘年的歷史中,辦學傳統和特色可以概括為四句話:愛國奉獻,真誠團結,科學民主,求實創新。現每年招收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水文與水資源及地質工程共5個專業。設有理科「
地質學」和工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涵蓋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水文學及水資源、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質工程共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每年招收約90名碩士研究生和40名博士研究生。此外,還設有「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 擁有「地質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和「水文學與水資源」專業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水文學與水資源」專業又屬江蘇省重點學科。有「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地質學系隸屬於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是中國高等學校中設立的第一個地質學系。1909年創辦時稱京師大學堂地質學門。1912年京師大學堂改稱國立北京大學。1913年地質學門暫停招生。1917年恢復招生。1919年改稱地質學系。1937年北京大學南遷至長沙﹐1938年在昆明﹐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成西南聯合大學﹐設地質地理氣象學系。1946年遷回北平後仍稱地質學系。1952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地質學系與清華大學等校有關系科﹐組建了北京地質學院(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設地質地理學系﹐1955年地質學專業恢復招生﹐1978年恢復單獨設立地質學系。何傑﹑王烈﹑王紹瀛﹑李四光﹑謝家榮﹑孫雲鑄等曾任系主任。丁文江﹑章鴻釗﹑翁文灝﹑譚錫疇﹑袁復禮﹑楊鍾健﹑侯仁之﹑樂森潯﹑何國琦等諸多地質學家都曾在該系任教。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於2001年10月26日正式成立。新組建的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由原北大地質學系、地球物理學系的固體地球物理學專業、空間物理學專業、北大遙感所以及城市與環境學系的GIS等專業組成。新成立的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設有5個本科生專業(地質、地球化學、固體地球物理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地理信息系統)、3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授權點,並設有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理學、測繪學四個博士後流動站;學院共有教授51人(其中中科院院士7名,長江特聘教授5名)、副教授40人;設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地質學),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1個(地球物理學),國家重點學科3個(構造地質學、固體地球物理學、地理信息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造山帶與地殼演化重點實驗室),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空間信息集成與3S工程應用),北京市重點學科1個(空間物理學)。它是我國地球科學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承擔著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輸送地質學、地球物理學、空間科學、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測繪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重任,是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一支重要力量。
地質學好大學還有西北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地質學院更名,原五大地院之一)、吉林大學(原五大地院之一的長春地質學院並入)、浙江大學(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前身是1936年由時任校長竺可楨先生創辦的史地系)、中國石油大學(看名字就知道其地質主要偏向了)、中國礦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長安大學(原五大地院之一的西安地院並入)、中山大學、蘭州大學、西南大學、長江大學(也是偏石油地質的)等等
還有海洋地質專業,最強的當屬同濟大學,有汪品先領銜的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實力堪稱一絕;海洋地質還有中國海洋大學也可以
受篇幅限制,先介紹這么多吧,歡迎追問!

D. 請問地質類大學的全球排名哪些國家哪些學校比較好

國內的北大、地大(武漢、北京)、石油大學、礦大、西北、南大、專蘭大、吉大、成都理工屬、中科大。
美國的哈佛、MIT、斯坦福、伯克利、德州奧斯丁、賓州州大、哥倫比亞、加州理工、密歇根、亞利桑那、威大麥迪遜、科羅拉多。
歐洲的劍橋、牛津、帝國理工、UCL、愛丁堡、格拉斯哥、布里斯托、ETH、萊比錫、哥廷根、博洛尼亞、柏林洪堡、隆德、烏特勒支
其他的還有東京大學、澳洲科庭理工、阿德萊德、卡爾加里、阿爾伯塔、麥吉爾、UBC、智利大學

E.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的高校名單

(1)高校分類:傳統「王牌院校」
中國地質大學(原北京地質學院、版武漢地質學院);中南大權學;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原北京礦業學院);河海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同濟大學;
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原成都地質學院);中國石油大學(原北京石油學院)
長安大學(原西安地質學院)等。
(2)學科分類: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地質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吉林大學
礦產普查與勘探(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國礦業大學、西北大學、 石油大學;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南大學;
地質工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長安大學。

F. 地質工程的開設院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吉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南京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同濟大學、西南科技大學、青海大學、西安石油大學、東華理工大學、江西理工大學、重慶交通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海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重慶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蘭州大學、西安科技大學、安徽建築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河北工程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三峽大學、貴州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吉林建築大學、華北科技學院、內蒙古農業大學、石家莊經濟學院、西南石油大學、長江大學、天津城建大學、宿州學院等。
中國地質大學、吉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西北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南大學、長安大學等八所院校的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其中中國地質大學、吉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三所院校的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為一級學科,其他為二級學科。
學科評估(2012年,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10491 中國地質大學 92.011414 中國石油大學 87.010616 成都理工大學 86.010183 吉林大學 84.010290 中國礦業大學 10284 南京大學 78.010533 中南大學 10697 西北大學 77.010710 長安大學 10247 同濟大學 74.0

G. 建國初期五大地質院校是哪五個啊

建國初期五大地質院校是:

1,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創辦時間1952年,建校初期,學校分別在北京沙灘(原北京大學地質館)、端王府夾道(原北京大學工學院)和河北宣化地質學校三處辦學。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質學院籌備委員會,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四光任籌委會主任。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

學校決定每年的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12月24日,政務院任命紅軍老幹部劉型為北京地質學院首任院長,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尹贊勛教授任副院長。

1954年後陸續遷入北京西北郊學院路新校址。

2,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創辦於1956年,由國務院批准建立,原名成都地質勘探學院,以重慶大學地質系、西北大學和南京大學地質系的工科部分為基礎,同時抽調北京地質學院、東北地質學院部分幹部教師組建。

學校組建後,原北京地質學院石油系、二系部分、三系整體,先後成建制遷入。1958年更名為成都地質學院。1960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合並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有色金屬地質職工大學)。學校先後由地質部、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直屬,2000年劃轉四川省。

3,河北地質大學

學校建於1953年,由李四光、何長工選址塞外古城宣化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地質部宣化地質學校;1955年更名為地質部宣化地質學校;1970年更名為河北省宣化地質學校;1971年更名為河北地質學院;

1985年6月,從宣化遷至河北省省會石家莊辦學;1996年5月,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2016年3月,定名為河北地質大學。2016年,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4,長春地質學院

吉林大學始建於1946年,1952年經院系調整成為建國後中國共產黨親手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1960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大學。

2000年,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並組建新吉林大學。2004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轉隸並入。

5,西安地質學校

西安地質學校始建於1953年的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期。1978 年,學校更名為西安地質學院。1996年,又更名為西安工程學院。

2000年4月18日,由西安工程學院、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西北建築工程學院三校合並組建成立了長安大學,西安地質學校的稱呼從此成為歷史名詞。

H. 吉林大學的勘察技術與工程(工程地質方向)怎麼樣,是國家重點學科嗎,實力如何就業如何

挺好!是的,很多單位招地質行業都是招全國五大地質院校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版、北京兩處)權
吉林大學(原長春地院)
長安大學(原西安地院)
石家莊經濟學院(原河北地院)
成都理工大學(原成都地院)
以上五所院校在地質業內稱為五大地院,一般地礦系統的招聘單位比較看重這些學校。再說現在學地質也很有前途,現在很多單位也都需要這樣的人才,進不同單位也就造就你以後的發展方向,並不是只要學這個專業的出路都一樣,不過總體都差不多。不過有點辛苦,你要做好吃苦的精神

I. 誰知道地質工程研究生院校的排名有哪些有名的地質工程研究生導師

有個全國排名,你看看吧: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西北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吉林大學
浙江大回學
長安大學
南京大答學
中南大學
同濟大學
河海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長江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石油學院
北京交通大學
大慶石油學院
合肥工業大學
河北工程學院
其實全國排名信得不得,因為各個學校的方向不一樣,導致他們的研究重點也就不同,其實沒多大可比性,總的來說這幾所學校比較強,根據自己要選擇的方向挑學校,至於導師的話你可以挑准學校後去他們的網站上查,都會有的!
希望幫的到你!

J. 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全國此類學校一共有幾所呢分別是

河海大學、西安理工、武漢大學這三個是國家一級學科,但是他的名字不是水文地址與工程地質,叫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國外叫水文及水資源工程)!
你說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的話那就是中國地質大學、吉林大學、成都理工這三個,也就是原來搞地質比較強的三所高校,其實很多學校都有這個專業,大概有30多所(數字記不太清楚了)!
請問你是學什麼專業的啊?還是想報考?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