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凃
① 塗光熾的代表論著
1.塗光熾.1963.乾旱和極端乾旱氣候條件下硫化物礦床氧化帶發育特徵.地質學報,43(4):361—377
2.塗光熾.1973.七十年代自然科學領域中一個新生長點——環境科學.環境地質與健康.北京:科學出版社,1—3
3.塗光熾.1975.疊加與再造——被忽視了的成礦作用.湖南地質科技情報.鐵礦座談會資料匯編(1):68—75
4.Tu Guangchi.1985.Evolution of Precambrian REF Mineralization.Precambrian Research,27(1—3):131—153
6.塗光熾.1987.華南兩個富鹼侵入岩帶的初步研究.見:花崗岩地質與成礦關系.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1—37
7.塗光熾.1988.一些金礦床地質問題的討論.地質找礦論叢,3(1):1—8
8.塗光熾.1989.中國南方幾個特殊的熱水沉積礦床.見: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編.中國礦床學——紀念謝家辰誕辰90周年文集.北京:學術書刊出版社,189—198
9.塗光熾.1990.中國原生金礦類型的劃分和不同類型金礦的遠景剖析.礦產與地質,1—10
10.塗光熾.1991.地球化學走向何方?南京大學學報(地球科學),3(3):203—209
11.Tu Guangchi.1991.Pb?Isotopic—Mineralogic Constraints on the Source of Metals in Certain Skarns Deposits in North China,in 《Skarns——Their Genesis?Metallogency》,99—107,Theophnas?tus Publications S.A.Athens,Greece
12.Tu Guangchi.Zhao Zhenhua.1992.Granitoids as a mobilizing agency in ore formation.Petrogenesis and Mineralization of granitoids Proceedings of 1987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Symposium,Science Press,713—720
13.塗光熾.1993.關於砂金礦床形成條件及砂金礦床與厚生金礦床空間關系的討論.見:中國金礦地質地球化學研究.第一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2—27
14.塗光熾主編.1993.新疆北部固體地球科學新進展.北京:科學出版社
15.塗光熾.1995.回顧30年來的礦床學.見:王鴻禎主編.中國地質學科發展的回顧.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26—134
16.Tu GuangChi.1995.Some Problems pertaining to Superlarge Ore Deposits of China.Episodes,IUGS 18(1—2):83—86
17.Tu Guangchi(editor?in?chief).1996.Low?Temperature Geochemistry.Science Press
18.Tu Guangchi(editor?in?chief).1996.Geochemistry of Strata?bound Deposits in China.Science Press
19.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編.1998.高等地球化學.北京:科學出版社.其中「緒論——兼論地球化學領域近十餘年來的若乾重要進展」系塗光熾執筆
20.Tu Guangchi.1998.Comments on isotope geochemistry as related to mineral deposits in (editors?in?chief) Tu Guangchi,T.J.Chow.Isotope Geochemistry Researches in China.Science Press,368—374
21.塗光熾.1998.貴金屬找礦的若干問題討論.見:陳毓川主編,當代礦產資源勘察評價的理論與方法(186—191).北京:地質出版社
22.塗光熾.1998.試論非常規超大型礦床物質組成、地質背景、形成機制的某些獨特性——初談非常規超大型礦床,中國科學(D輯)28卷增刊,1—6
23.塗光熾.1999.初議中亞成礦域.地質科學,34(4):397—404
② 塗光熾的研究探索
塗光熾從事地學研究近70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論、新觀點,為地球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20世紀50年代在祁連山及西北乾旱地帶作綜合地質考察。60年代從事華南花崗岩類有關礦床及鈾礦地質研究,70年代除繼續此項研究工作外,著重從事富鐵礦床研究。80年代主要研究層控礦床,後期側重新疆北部及黃金地質並持續至今。90年代開始超大型礦床、低溫地球化學及分散元素成礦研究。1982年,「華南花崗岩類地球化學」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85年,獲中國科學院「竺可楨野外工作獎」;1987年「中國層控礦床地球化學」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93年,「中國金礦主要類型、成礦模式及找礦方向」獲國家黃金管理局一等獎(以上著作中為第一作者);199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地球科學);1996年,《中國礦床》專著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擔任鉛鋅礦床部分)。
「紀念塗光熾先生誕辰90周年大會暨塗光熾學術思想研討會」定於2010年4月12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召開。「設想要海闊天空,觀察要全面細致,實驗要准確可靠,分析要客觀周到,立論要有根有據,推論要適可而止,結論要留有餘地,文字要言簡意賅。」這是已故中科院院士塗光熾對科技人員和研究生的要求。在今天舉行的塗光熾誕辰90周年大會暨學術思想研討會上,歐陽自遠院士引用了這段話,以警示後來者。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在給大會發來的賀信中也引用了此語,希望今天的科技界銘記。
塗光熾是我國著名的礦床學家、地球科學家和我國地球化學學科的奠基人。他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和地球科學事業的發展以及地球化學優秀人才的培養做了卓越的貢獻。他的足跡遍布除南極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六大洲,汗水灑在了除台灣、西藏以外的我國各地,他的考察遍布國內外的600多個礦床——塗光熾的院士稱號是他用雙腳一步一步「丈量」出來的。
歐陽自遠說,塗光熾具有「赤誠的愛國熱忱、求實的研究作風、持續的創新精神、一貫的嚴謹學風,終生追求真理」;徐冠華院士贊許塗光熾一生「坦坦盪盪做人,勤勤懇懇做事,嚴嚴謹謹做學問」;路甬祥則稱塗光熾是「地學大師,學界楷模」。
塗光熾院士桃李滿天下,由他親手培養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包括:歐陽自遠(院士),趙振華(中科院廣州地化所),劉叢強(院士),李獻華(中科院地質所),周永章(中山大學),黃偉林(美國),胡耀國(廣東),吳豐昌(北京),陳振樓(上海),黃琳(美國),魯觀清(加拿大)等。
他指導的博士後包括:胡瑞忠(中科院地化所),周懷陽(同濟大學),陳衍景(北京大學),倪師軍(成都理工大學),王京彬(中國有色),肖榮閣(地大北京)胡斌(中南大學)等
③ 喜出望外,外強中干,肝腦塗地,地大物博,博大精深,深惡痛絕,(),(),合家歡樂。
喜出望外,外強中干,肝腦塗地,地大物博,博大精深,深惡痛絕,(絕後空前),(前仰後合),合家歡樂
希望能幫到你!
④ 我是湖北的,高考考了剛過一本1分。572分理科生,報考什麼樣的學校比較穩當呢。本人是想去南京那邊的。
來重慶交通大學吧,我是湖北的,這個學校在全國13個省市招一本生源的專業,在湖北都是招二本,分數線接近一本,雖然讀不上最好專業,但絕對不虧,寧外給你些資料參考,(好得話就頂一下)中國的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後,大學之路由獨木橋變成了陽光道。如今,各種性質、各種層次的大學突破了2 000所,招生人數超過了600萬。按理,現在上大學不再是讓人擔心的事,因為如今的小孩只要進了高中就能讀上大學。可是家長們卻說,現在考大學難,比以前更難!家長們說的「難」,一是「一本院校」的門檻很難跨過;二是「二本院校」的專業很難選擇。
經過了幾十年「先選學校還是先選專業」的爭論之後,大家好像達成共識:「一本院校」(特別是「985」重點大學)應該先選學校,「二本院校」必須先選專業!可是,如何選擇到滿意的專業,卻成了考生和家長們無從下手的一道難題。確實,占據半壁河山的二本院校,人文環境差異不大,而專業設置卻各有千秋。有的專業名稱時髦,但是些門面專業,實力一般;有的專業名稱「老土」,但含金量很高,實力甚至超過了不少一本院校。
怎樣才能找到這些好專業呢?下面我們總結出了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並推薦出了一些黃金專業,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看「重點學科」
「重點學科」分國家級重點學科和省部級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是國家在高等院校中,對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二級學科進行詳細考核後,擇優確定並安排重點建設的學科。它代表了一所學校一個地區學科建設的最高水平;「省部重點學科」僅次於「國家重點學科」,它也可以體現有關學校的學術地位、科研能力及培養學生的實力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我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專業設置是按「學科門類」「學科大類」(一級學科)「專業」(二級學科)三個層次來設置的,而國家重點學科屬於二級學科範疇,因此,讀到某所大學被評定為「國家重點學科」的專業,你將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在同樣的時間里學到與別人不一樣的知識和技能,從而為將來的就業鋪好道路。
案例共享
2004年,湖南常德理科考生楊春生同學高考成績踩在二本分數線上,當時不知如何填報志願,在我們的幫助下,他被錄取到甘肅農業大學,就讀草業科學專業。四年後他去了深圳,在一個高爾夫球場工作。前段時間他告訴我們他的事業已小有成就。
該同學為何那麼順利地成就了事業呢?關鍵的是他讀到了一個好專業,甘肅農業大學的草業科學是國家重點學科,號稱為草業界的黃埔軍校,在全國風起雲涌的高爾夫球熱中,甘肅農業大學草業科學的畢業生成了香餑餑。
專業推薦
部分二本院校擁有「重點學科」及「專業含金量」,見表1:
院校名稱專業推薦推薦理由專業含金量
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擁有省部級重點學科教育部「學科」排名(斜線後為參評高校數)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工程光學工程光學工程7/2624K
沈陽工業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機與電器機械工程41/7024K
重慶郵電大學通信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信息與通信工程30/4118K
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道路與鐵道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交通運輸與工程13/2218K
南京林業大學木材科學與工程林業工程林業工程2/824K
武漢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48/7018K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水產養殖學水產2/1024K
山東輕工業學院輕化工程(皮革化學與工程)皮革化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9/1522K
成都中醫葯大學中葯學中葯學中葯學2/1324K
河北大學化學分析化學化學18/5018K
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工程水利工程水利工程6/1924K
山東科技大學采礦工程測繪工程采礦工程、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14/19、測繪科學與技術7/1014K
天津工業大學紡織工程紡織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31/69程24K
中國民航大學交通運輸(空中交通管理)交通運輸與工程交通運輸與工程15/2222K
河南農業大學作物生物技術作物學農林經濟管理11/2022K
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13/4018K
天津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發酵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8/3324K
中北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儀器科學與技術9/2022K
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工程(道路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交通運輸與工程12/2218K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建築學建築設計及理論土木工程25/4218K
二看「重點實驗室」
這里說的重點實驗室包括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組織高水平科學研究、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國內外高層次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它除了擁有國家財政資金的強有力支持,更集中了一批高素質的科研隊伍;「省部重點實驗室」是次於國家級的實驗室,其學術水平、實驗水平和管理水平在相關領域也處於領先地位。二者對於大學理工類專業的學生至關重要,因為大學里的實驗往往與所學專業結合得非常緊密,優越的實驗室條件無疑會給同學們的學習帶來巨大的幫助。
一般來說,擁有國家級、省部級實驗室的專業是這個學校實力最強的專業。因此,選擇有「重點實驗室」的高校就讀是明智的選擇,在這樣的學校里讀到相對應的專業,只要努力,前途將不
可限量。
案例共享
2006年,江西贛州理科考生曾偉同學高考發揮失常,差1分才上二本分數線。我們給他推薦了西南石油大學,專業是「油氣儲運工程」。幸運的是他被西南石油大學錄取了。因為該校當年在贛招生因生源不足,最後採取降分措施才完成招生計劃。進入大學的他拚命學習,由昔日的「差生」變成了最優秀的學生。四年後他通過「托福」考試,成功地去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
該同學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自身的努力;二是他讀到了該校的王牌專業,而且與學科專業相配套的「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給他鞏固與升華所學的知識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專業推薦
部分二本院校擁有「重點實驗室」及「專業含金量」,見表2:
院校名稱專業推薦推薦理由 專業含金量
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擁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山西大學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24K、
24K
廣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24K
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
石油工程油氣儲運工程
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24K
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4K
山東農業大學農學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4K
沈陽葯科大學葯學
制葯工程
創新葯物研究與設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8K
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材料研究開發與評價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8K
蘭州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有色金屬新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8K
上海海洋大學航海技術航運管理航運技術與控制工程交通部重點實驗室18K
青島科技大學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橡塑材料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8K
湖南工業大學包裝工程包裝新材料與技術中國包裝總公司重點實驗室22K
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光電技術與智能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8K
安徽工業大學冶金工程冶金工程與資源綜合利用安徽省重點實驗室14K
南京郵電大學通信工程無線通信江蘇省重點實驗室18K
湖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發酵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8K
河南理工大學安全工程煤礦災害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4K
福建醫科大學口腔醫學口腔醫學福建省重點實驗室14K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石油工程石油化工遼寧省重點實驗室14K
太原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冶金設備設計理論與技術山西省重點實驗室14K
浙江理工大學紡織工程先進紡織材料與制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2K
三看「特色專業」
這里說的「特色專業」包括國家級特色專業和省市級特色專業。「國家特色專業」又稱為「特色專業建設點」,是教育部、財政部在「十一五」期間給予一定的專項經費支持,立項建設的重點專業;「省市特色專業」是各高校擇優遴選,優先發展的專業。二者都是高校的特色與品牌專業。
這些專業除了有一定的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等支撐,而且還是國家緊缺或急需發展的專業。因此,直接瞄準有關專業填報,是條不錯的求學捷徑。
案例共享
2005年,山東泰安理科考生邱玉林同學高考成績一般(僅高出二本分數線9分)。我們指導他填報了雲南師范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本科畢業後他考取了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應
用數學專業)。
要問他的成功秘訣是什麼?一是他的數學基礎好;二是學習刻苦努力;三是讀到了好專業。他就讀的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其所在學院被譽為「紅土高原上數學教師的搖籃」。
專業推薦
部分二本院校擁有「特色專業」及「專業含金量」,見表3:
院校名稱 專業推薦推薦理由 專業含金量
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擁有省市級特色專業
大連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車輛工程14K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建築工程方向)建築學土木工程14K
內蒙古科技大學冶金工程
土木工程冶金工程土木工程14K
沈陽建築大學建築學
城市規劃建築學土木工程14K
哈爾濱商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制葯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制葯工程14K
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焊接技術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14K
南京工程學院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14K
中國計量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
產品質量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產品質量與工程14K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
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14K
浙江海洋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
海洋科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海洋技術14K
大連工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紡織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輕化工程紡織工程
服裝設計與工程14K
福建農林大學生物科學
蜂學生物科學蜂學14K
14K
華東交通大學土木工程
道路與鐵道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14K
江西理工大學采礦工程
礦物加工工程采礦工程冶金工程14K
濟南大學化學類
材料類應用化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14K
雲南師范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物理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14K
江蘇工業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
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14K
武漢紡織大學紡織工程
服裝設計與工程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14K
廣西工學院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車輛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車輛工程14K
武漢工業學院輕工紡織食品類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14K
小結教育部、財政部在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先後公布了6批國家特色專業,加上各省市的特色專業,二本院校中的特色專業已近2 000個!同學們只要結合自身的情況,按圖索驥,揀含金量高的專業填報,讀到好大學好專業是件非常容易的事。
⑤ 塗光熾的成長之路
「地學大師,學界楷模」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為《紀念塗光熾院士九十誕辰文集》的題詞。
塗光熾先生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他所鍾愛的地球科學事業,在礦床學和地球化學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為中國國民經濟建設和地球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的一生始終和國家、人民的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
塗光熾先生的青年時代正值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時期,他以極大的愛國熱情積極參加了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他離開大學赴陝西參加發動群眾、組織抗日的活動。在黨的領導下,他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中緊張工作,為組織抗日力量作出了貢獻。1938年8月,他受黨指派到延安抗大五期學習,1939年6月畢業後,繼續在陝西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40年,他在回西南聯大學習期間,遵照黨的方針,結交進步同學,幫助中間同學,積極參加學生愛國民主運動。抗戰勝利後他赴美留學,邊學習邊工作,組織並負責留美進步學生組織,團結廣大留美學生,使他們更多地認識和了解祖國革命即將勝利的形勢,為動員、組織中國留學生返回祖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後來,這些留學生中的很多人成為中國建設事業的棟梁,他本人也於1949年8月在紐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說:「我能參加共產黨,這使我政治上有了歸宿。」1950年9月,他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投入到地球科學的建設事業中。他後來總結說:「正是從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開始的60多年的各種實踐,塑造了我的一生。」
在70多年的科學研究生涯中,塗先生始終以國家需求為己任,以國民經濟建設為中心,確定研究所的戰略定位。上世紀60年代,為發展國防和核工業,他組織地球化學所開展了鈾礦資源的調查研究;為滿足國民經濟現代化所需的稀有、有色金屬資源,開展了南嶺地區花崗岩類與成礦綜合研究及四川攀枝花、內蒙古白雲鄂博、甘肅金川等礦床的物質成分、賦存狀態及綜合利用研究;組織開展了富鐵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研究和金礦成礦規律、找礦方向及選冶技術研究。上世紀80年代初,為貫徹國家經濟建設重點逐步西移的戰略,提前為西部大開發作好礦產資源准備,塗先生和孫鴻烈等專家在國家科委領導下,組織了國家攻關項目——「加速查明新疆礦產資源的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綜合研究」(305項目)。塗先生這種堅定不移地以國家需要為己任的精神已深深紮根於兩所幾代科技人員心中,成為科技工作的目標和方向,使兩所在事關中國重大礦產資源基地的礦床物質成分、賦存狀態、綜合利用、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的綜合研究中作出了重大貢獻。
塗先生經常教導我們「要把雙眼緊緊盯在經常變化而又豐富多彩的學科前沿上,結合國民經濟需求提出新方向、新課題」。早在上世紀60年代,塗先生根據鈾礦成礦特點提出「相當多的鈾礦床是改造成礦作用的產物」,這一新觀點成為他後來組織領導中國層控礦床地球化學研究的基礎,這一成果還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世紀80年代後期,塗先生考慮到超大型礦床對解決礦產資源、建立礦業基地的重大意義和國際上剛剛提出超大型礦床全球背景研究的設想,及時提出了在中國開展尋找超大型礦床有關的基礎研究,該項研究被列入國家攀登計劃。在該項目的研究中,他提出了有關超大型礦床的概念、分類、類型選擇及中國超大型礦床時空分布規律、形成機制;在新疆305項目研究中,他提出了世界第三大成礦域——中亞成礦域;在2003年,立足於地球科學的宏觀性和區域性,他又提出了「比較礦床學」。在他因病住院前4個月舉行的全國礦床大會上,他仍提出了二氧化碳與金、鈾的成礦作用,即使在他臨終前的病榻前的衣物中,仍帶著有關二氧化碳與金、鈾的成礦作用的資料。病魔奪去了他寶貴的生命,這項研究成了他生命中的一件憾事!
塗先生對地質科研事業充滿信心。在上世紀90年代初科研體制改革初期,中國地質科研也受到國際礦產資源蕭條的影響,科研經費短缺。在這種形勢下,不少科研人員對工作失去信心,針對這種現象,塗先生從國家需要和學科發展的戰略高度分析形勢,鼓勵大家。他在寫給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全所職工的信中說:「在一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擁有量少、生態環境惡化、災害頻發的國家裡,把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工作搞好是頭等重要的事,任何事業的發展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是起伏不平,高峰與低谷交替。但從長遠看,在調整人與自然關系的事業中,地學佔有很大的分量,而地球化學的貢獻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他要求全所科研人員「以事業為重,想方設法克服困難,開拓思路,堅守陣地,為建立新的人與自然關系的偉大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堅持下去,就是勝利」。塗先生高瞻遠矚的分析和鼓勵,堅定了全所職工克服困難的決心,開創了科研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