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物探的名次解釋
① 隧道工程的幾個名詞解釋
隧道:
英文:Tunnel。是地下通道的一種,也是最常運用的一種。
設計給交通或其他用途使用,通常用來穿山越嶺,若施做於地面下稱作地下隧道,在台灣習稱地下道。
隧道大部分的功能,為提供行人、腳踏車(自行車)、一般道路交通、機動車、鐵路交通、或運河使用,而部份隧道只運送水、石油或其他特定服務,包括軍事及商業物流等。
按照用途及建造地點,可分為:鐵路隧道、人行隧道、運河隧道、輸水隧道、排水隧道、山嶺隧道、城市地下隧道、水底隧道、海底隧道、過江隧道、電纜隧道……等多種。
物探:
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簡稱,即用物理的原理研究地質構造和解決找礦勘探中問題的方法。它是以各種岩石和礦石的密度、磁性、電性、彈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質的差異為研究基礎,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儀器,探測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場的變化,通過分析、研究所獲得的物探資料,推斷、解釋地質構造和礦產分布情況。目前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等。依據工作空間的不同,又可分為:地面物探、航空物探、海洋物探、井中物探等。
隧道凈空:
隧道凈空是指隧道襯砌內輪廓線所包圍的空間,包括隧道建築限界、通風、照明及其他所需面積。
空間效應:
應該叫隧道空間效應。洞室在掘進過程中,由於受到開挖面的約束,使開挖面附近的圍岩不能立即釋放其全部位移,這種現象稱為空間效應。
噴錨支護:
噴錨支護指的是:借高壓噴射水泥混凝土和打入岩層中的金屬錨桿的聯合作用(根據地質情況也可分別單獨採用)加固岩層。分為臨時性支護結構和永久性支護結構。
隧道圍岩:
隨道圍岩是指隧道(坑道)周圍一定范圍內,對坑道穩定性能產生影響的岩體、土體;坑道周圍的地層,不管是岩體還是土體,統稱為隧道圍岩。
不同的圍岩在修建隧道時會有不同的地質現象。例如,在有些圍岩中開挖坑道後,坑道不會坍塌,能很好的保持穩定。而在有些圍岩中開挖坑道後,坑道不能保持穩定,容易坍塌,為了得到所需要的開挖凈空就必須修築襯砌加以支持。這些說明了在不同的圍岩中開挖坑道,圍岩會表現不同的穩定性。
岩爆
岩爆是指:岩體中聚積的變形能在地下工程開挖中突然猛烈釋放,導致岩石爆裂並彈射出來的現象。
輕微的岩爆僅有剝落岩片,無彈射現象,嚴重的可測到4.6級的震級,並伴有很大的聲響 。岩爆可瞬間突然發生,也可以持續幾天到幾個月。發生岩爆的條件是岩體中有較高的地應力,並且超過了岩石本身的強度,同時岩石具有較高的脆性度和彈性,在這種條件下,一旦由於地下工程活動破壞了岩體原有的平衡狀態,岩體中積聚的能量導致岩石破壞,並將破碎岩石拋出。
隧道建築界限:
隧道是為了人員、車輛、物料等的通過,這些物品有一個設計的最大尺寸(例如公路、鐵路的寬度,管道及支護的的尺寸等),這一尺寸就是「隧道建築界限」,也就是「隧道凈空」必須要能包容的最小尺寸。
新奧法:
新奧法其實是一種施工管理體系。
其核心是:應用岩體力學理論,以維護和利用圍岩的自承能力為基點,採用錨桿和噴射混凝土為主要支護手段,及時的進行支護,控制圍岩的變形和鬆弛,使圍岩成為支護體系的組成部分,並通過對圍岩和支護的測量、監控來指導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設計施工。
岩石質量指標RQD:
應該是:岩石質量指標(RQD)。「岩石質量指標」的英文是「Rock Quality Designation」,其縮寫就是「RQD」。
它是表示岩石完整性的一種指標。
指鑽孔時獲得大於l0厘米的岩心斷裂塊總長度(Lp)與鑽探進尺總長度(L1)之比,即:RQD=(Lp/L1)×100%。實際應用時,根據岩石質量指標將岩石質量分為五類。
鑽孔取芯的方法是:採用直徑為75mm的金剛石鑽頭和雙層岩芯管在岩石中鑽進,連續取芯,四次鑽進。
② 工程前為什麼要進行地質勘測
工程前地質勘測是來為了在對自礦產普查中發現有工業意義的礦床,為查明礦產的質和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提供礦山建設設計所需要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地質勘探」即是通過各種手段、方法對地質進行勘查、探測,確定合適的持力層,根據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類型,計算基礎參數的調查研究活動。
其中物理勘探簡稱「物探」,是以各種岩石和礦石的密度、磁性、電性、彈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質的差異為研究基礎,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儀器,探測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場的變化,通過分析、研究獲得的物探資料,推斷、解釋地質構造和礦產分布情況。
(2)工程地質物探的名次解釋擴展閱讀:
方法:
主要有坑、槽探、鑽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坑、槽探
就是用人工或機械方式進行挖掘坑、槽、井、洞。以便直接觀察岩土層的天然狀態以及各地層的地質結構,並能取出接近實際的原狀結構土樣。
鑽探
是指用鑽機在地層中鑽孔,以鑒別和劃分地表下地層,並可以沿孔深取樣的一種勘探方法。鑽探是工程地質勘察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勘探手段,它可以獲得深層的地質資料。
③ 什麼工程需要地探物探
多層、高層民用建築,工業建築、公路、、鐵路、水利、水庫、大壩等工程專都需要工屬程地質勘探;
地質情況復雜、變化大 的地區,埋藏有地質隱患的地區進行建設就應該進行物探。如 石灰岩地區、斷裂構造發育地區該進行物探。
工程物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的簡稱,它是以地下岩土層(或地質體)的物性差異為基礎,通過儀器觀測自然或人工物理場的變化,確定地下地質體的空間展布范圍(大小、形狀、埋深等)並可測定岩土體的物性參數,達到解決地質問題的一種物理勘探方法。
按照勘探對象的不同,工程物探技術又分為三大分支,即石油工程物探、固體礦工程物探和水工環工程物探(簡稱工程物探),我們使用的為工程工程物探。
工程物探技術方法門類眾多,它們依據的原理和使用的儀器設備也各有不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工程物探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而且新的方法技術不斷涌現,幾年前還認為無法解決的問題,幾年後由於某種新方法、新技術、新儀器的出現迎刃而解的實例是常見的。它是地質科學中一門新興的、十分活躍、發展很快的學科,它又是工程勘察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某種程度上講,它的應用與發展已成為衡量地質勘察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
④ 土木工程地質名詞解釋 孤石
岩石在風化應力的作用下,其結構、成分和性質已產生不同程度的變異,應定名為風化岩。根據風化程度的不同劃分為全、強、中、微四類。已完全風化成土而未經搬運的應定名為殘積土。
一般來說,全風化裡面的強風化、強風化裡面的中風化、中風化裡面的微風化定名為風化夾層。
全風化、強風化裡面的微風化定名為風化球。
殘積土、全風化裡面的中風化、微風化定名為孤石。
(4)工程地質物探的名次解釋擴展閱讀:
岩土分類:
從岩土的分類來看有不同的方面以及標准,主要的分類有成因的分類,還有按堅硬的程度來進行劃分、按完整度來進行劃分、岩土按風化程度進劃分、按岩體結構類型進行劃分、岩體按岩石的質量指標進行劃分、以及按岩體基本質量等級來進行分類。
從開挖的岩土的分級來看,主要的類別是一類土也可以說是松軟土,這種土也叫砂土、粉土、沖積砂土層、疏鬆的程度可以達到種植土、淤泥或是泥炭,堅固系數可以達到0.5-0.6左右,平均容重是6.0-15.0之間,開挖的方法用杴、鋤頭等進行挖掘就可以了。
對於二類土來說也叫普通土,這種土是粉質粘土,也可以是潮濕的黃土、夾有碎石、卵石的砂,粉土混卵碎石的植土或是填土,堅固系數是0.6-0.8之間,平均的容重是11.0-16.0之間,開挖的方法可以用杴、鋤頭進行挖掘,少用鎬翻鬆處理。
三類土是堅土,這種土是軟及中等密實的粘土,重粉質粘土、礫石土、干黃土、含有的碎石卵石的黃土、粉質粘土、壓實的填土,堅固系數是0.8-1.0之間,平均的容重是17.5-19.0之間,開挖的方法主要是用鎬,很少用杴,鋤頭等方式來挖掘,對於部分用撬棍來進行挖掘。
⑤ 物探方法的分類
地球物理勘探(簡稱物探)是用物理方法找水、找礦的一種重要的地質勘探手段。它是以地下岩(礦)石間存在物理性質差異為基礎,用物探儀器觀測天然或人工物理場的分布,用以研究地質構造,尋找地下水源和礦產,以及解決其他地質問題的一門學科。不同的岩(礦)石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例如磁鐵礦具有很強的磁性,金屬硫化物礦具有明顯的良導電性和電化學活動性,各類岩(礦)石間都存在密度差異等。這些物理性質的差異能引起天然物理場(如磁場、電場等)或人工物理場的分布差別(稱為物探「異常」)。用物探儀器測得異常,並研究物探異常與被探測對象間的內在聯系,從而能解決一系列找水和地質問題。
由於岩(礦)石物理性質的多樣性,用於地質研究的物探方法很多。根據岩(礦)石的物理性質,可對物探方法進行分類。主要水文物探方法的分類與應用見下表。
主要水文物探方法的分類與應用簡表
續表
續表
對表中幾種主要水文物探方法的實質解釋如下。
(一)電法
電法勘探在水文工程地質調查中應用廣泛,效果良好。電法勘探是利用岩(礦)石間電學性質的差異,觀測和研究人工或天然電磁場的空間和時間分布規律,進行找水、找礦、解決其他地質問題的一類物探方法。岩(礦)石的電學性質主要有導電性(電阻率ρ)、電化學活動性(激發極化特性和自然電位躍變)、介電常數(ε)和導磁性(磁導率μ)。電法具有利用的物性參數多、場源和裝置形式多、觀測要素多以及應用范圍寬等特點。針對不同的地質任務,為適應不同地質條件,電法勘探形成了許多分支和變種。
(二)地震法
地震勘探是以岩石間的彈性差異為基礎,分析地震波在岩石中的傳播規律,用以查明地質構造和解決水文工程地質問題的一種物探方法。地震波由震源點出發向下傳播過程中,遇到有波阻抗差的分界面時產生反射和折射,並傳播到地面。用地震儀按時間序列記錄返回地面接收點的地震波,用計算機計算彈性波在地層中傳播的速度,計算岩層的產狀和埋深,並推斷地質結構。地震勘探在水文工程地質勘查中,主要用來研究地質剖面和構造,確定含水層的分布和岩土物理力學性質等地質問題。地震勘探廣泛用於尋找油、氣和煤田構造。
(三)放射性法
放射性探測是基於岩(礦)石的天然和人工放射性強度,來尋找有用礦產、找水、研究其他地質問題。岩(礦)石或多或少地含有微量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在不同的物理化學條件下經地下水的長期作用,將發生遷移和富集;不同地質體在人工放射線照射下的反應也不同。這些都為放射性測量尋找有用礦產、探測地下水源以及研究其他地質問題提供了物理前提。
(四)地熱法
地熱能由地球內部源源不斷地向地表傳導,形成天然地熱場。地熱探測法以岩石熱傳導性質的差異為基礎,通過測量並研究天然熱場的分布規律,來推斷地質構造和解決水文地質問題。岩石中溫度異常的形成取決於岩石的溫度特性和構造,並在很大程度上與地下水的運移特性有關。充滿於空隙和裂隙中運動著的地下水,能加速地熱能的對流和遷移,從而形成熱異常,地溫測量是一種有效的水文地質調查方法。
(五)磁法
自然界岩石和礦石常常具有不同的磁性,使得電磁場在局部地區產生變化,出現磁異常。利用磁法勘探,發現並研究磁異常,可以尋找有用礦產、推斷地質構造。磁法勘探可以追索圈定賦水花崗岩風化裂隙帶和斷層破碎帶。微磁測量可以尋找擋水岩脈,圈定火成岩體強風化殼的分布范圍。磁法勘探主要用來預測與區域水文工程地質有關的地質構造和深部斷裂。
(六)重力法
重力勘探是以岩(礦)石的密度差異為前提,用高精度重力儀測量地面的重力異常,來調查地質構造和礦產分布。局部地質體的密度與圍岩有差異時,重力分布與區域正常重力分布產生偏差,它與地殼上層構造和有用礦產有關。重力勘探可用於尋找金屬礦產、預測油氣及煤田構造、尋找地熱與地下水。在有利的條件下,高精度重力測量可以推測溶洞的位置。重力勘探主要用來預測與區域水文工程地質有關的地質構造和深部斷裂。
(七)遙感法
遙感技術屬於特高頻電磁法,以攝像方式為主,目前主要應用航空照片(簡稱航片)和衛星圖片(簡稱衛片)進行判釋,信息量豐富、視域廣闊、效率較高。它對水系分布反映清晰,對地貌反映清楚,對岩脈和破碎帶都有清晰的反映。因此,遙感方法適用於圈定山前沖洪積扇並分析河網與古河床的范圍,以及劃定裂隙位置,便於尋找裂隙水。
按照不同測量空間,物探分為地面物探、地下物探、航空物探等。地下物探主要在鑽孔和坑道中觀測。在鑽孔中進行的各種物探測量總稱為地球物理測井,其主要任務是研究井壁周圍岩層的狀態和性質,劃分鑽孔地質剖面和了解地下水的活動規律。
⑥ 工程地質問題名詞解釋
工程地質問題是指已有的工程地質條件在工程建築和運行期間會產生一些新的變化和發展,構成威脅影響工程建築安全的地質問題稱為工程地質問題。由於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多變,不同類型的工程對工程地質條件的要求又不盡相同,所以工程地質問題是多種多樣的。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質問題包括:
(1)地基穩定性問題:是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它包括強度和變形兩個方面。此外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質作用和現象都會影響地基穩定。鐵路、公路等工程建築則會遇到路基穩定性問題。
(2) 斜坡穩定性問題:自然界的天然斜坡是經受長期地表地質作用達到相對協調平衡的產物,人類工程活動尤其是道路工程需開挖和填築人工邊坡(路塹、路堤、堤壩、基坑等),斜坡穩定對防止地質災害發生及保證地基穩定十分重要。斜坡地層岩性、地質構造特徵是影響其穩定性的物質基礎,風化作用、地應力、地震、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對斜坡軟弱結構面作用往往破環斜坡穩定,而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是影響其穩定的重要因素。
(3) 洞室圍岩穩定性問題:地下洞室被包圍於岩土體介質(圍岩)中,在洞室開挖和建設過程中破壞了地下岩體原始平衡條件,便會出現一系列不穩定現象,常遇到圍岩塌方、地下水涌水等。一般在工程建設規劃和選址時要進行區域穩定性評價,研究地質體在地質歷史中受力狀況和變形過程,做好山體穩定性評價,研究岩體結構特性,預測岩體變形破壞規律,進行岩體穩定性評價以及考慮建築物和岩體結構的相互作用。這些都是防止工程失誤和事故,保證洞室圍岩穩定所必需的工作。
(4) 區域穩定性問題:震陷和液化以及活斷層對工程穩定性的影響
(5)一般工程施工前,先由勘察設計院對地質進行勘察
⑦ 物探解釋是什麼意思
物探的含義
⑧ 物探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用途及其使用條件
你指的復物探,主要還是指工程物制探,而工程物探在岩土勘察中的應用主要包括如下幾種方法,直流電測深、淺層地震、電磁法、探地雷達、井中測試法。一般選擇好正確的物探方法才能較好的解決工程地質問題,通常物探在岩土工勘中,需要結合常規的岩土工程勘察手段,來更好的指導鑽探,提高鑽探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用途一般有如下幾個方面,電法通常用來劃分地層、探測隱伏構造、岩溶、空洞和地下水源、測定場地地下不同深度岩土層的電阻率參數。淺層地震法是指利用人工激發的地震波在地下介質中的傳播特徵,研究與岩土工程有關的地質、構造、岩土體的物理力學問題,解決淺層地質問題的物探方法。音頻大地電場法是利用音頻范圍內的大地電場作為場源, 在地面沿一定的剖面線測量電場分量強度,通過觀測剖面下方電阻率的橫向變化,達到了解地質狀況,解決工程地質問題的目的。 探地雷達主要劃分地層與地質體界面,確定岩溶、土洞、破碎帶、脫空區以及金屬管
線的位置,判斷地下連續牆、水泥土擋牆的施工質量等。
這個問題涉及的內容較多,關於這方面的文獻和資料不少,樓主如有興趣的話,可以查閱一下!
⑨ 名詞解釋:工程地質問題、工程地質條件
所在區域性場地地形、地貌、 岩土的成因類型、各層岩土的力學性能、地下水的成因類型及性質。
⑩ 工程地質現象是什麼(名詞解釋)
一般指因人類工程活動所引起的地質環境改變產生的地質現象,邊(斜)坡變形,滑坡,崩塌,危岩,基坑地質災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