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風險一張圖

地質災害風險一張圖

發布時間: 2021-02-19 22:11:12

『壹』 這張地質災害風險評判圖表不符合中國國情,是錯的,為什麼

①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將地質災害危險等級劃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我國地質災害責任主體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不同的地質災害危險等級對應不同的地質災害責任主體和防災預案級別。圖表中地質災害危險等級名稱與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名稱不一致,導致地質災害責任主體不明,地質災害防災預案級別不清楚,職責不明!
②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可知:
a)我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單元是地質災害危險區,而不是危險區內某一承災體。
地質災害易損性是指地質災害承災體抵抗地質災害損毀的能力,用承災體易損系數(損毀率)表示,1=全毀,0=無毀。
地質災害危險區內某1個承災體的易損性可以通過計算求得。
地質災害危險區內承災體易損系數隨地質災害、承災體結構屬性及其位置變化而變化,是無法通過計算求得的。
地質災害危險區內承災體易損系數都不一樣。因此,圖表中地質災害易損性分組不具可操作性。見豆丁網「地質災害易損性分組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b)地質災害危險性是根據險情大小來評判的,地質災害危險區內險情計算公式:
受威脅人數=∑人易損系數×計算單元人口分布密度值×計算單元面積;
受威脅財產=∑物易損系數×計算單元財產分布密度值x計算單元面積。
公式中:
易損系數(損毀率)為地質災害易損性。
地質災害危險性中包含了地質災害易損性,它們是包容關系,不是獨立變數。因此,圖表中出現了地質災害危險性,就不應該再出地質災害易損性,地質災害易損性包含在地質災害危險性中了!
c)中國地質災害承災體易損系數=1,圖表中易損性怎麼分組?
見豆丁網「地質災害風險評價中國內地質災害易損性特徵分析「。
③風險性是概率。
地質災害發生「特大型"、「大型"、「中型「或「小型」危險等級的概率有多大?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風險決策和風險管控工作急需知道的答案。
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指地質災害發生不同險情(危險等級)的概率。這一定義符合中國國情,其內涵:
a)風險性是概率;
b)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單元是地質災害危險區;
C)中國地質災害承災體易損系數=l,按最危險考慮,全毀;
d)風險概率用暴雨頻率代替;
e)地質災害風險性只比地質災害危險性多1個「風險概率「。
圖表中沒有概率,不是風險。
參見豆丁網「中國地質災害風險評價的理論與方法"。

『貳』 地質災害風險區劃

風險評估與自然災害易發地區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關系密切。土地管理部門和各級政府官員在土地利用決策時需要風險評估的結果;投資商在購買土地和土地開發時也要考慮災害風險的影響;建設項目場點的選擇、建築物的類型和材料以及購買保險時更要考慮災害風險的因素。

如果決策者在對災害風險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對災害易發地區的土地利用規劃作出決策,那麼,這樣的決策肯定不可能使土地利用得到可持續發展。在對泥石流易發地區土地利用作出決策時,地方官員應該知道,有多少人可能受到泥石流的危害?有多少房屋可能遭到泥石流的沖毀?有多少基礎設施可能遭到泥石流的破壞?他們也應該懂得,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反過來也會影響泥石流的自然過程,這種影響是有利於泥石流的發生還是抑制了泥石流的發生?這些都需要進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能夠提供可用於成本一效益分析的決策基礎。風險評估不僅可以應用於將來的土地利用規劃,而且可以為現存的土地利用再發展評估提供強有力的工具。

滑坡災害風險區劃就是根據以上計算得出的區域滑坡風險度劃分不同風險等級區域單元的方法,為滑坡地區的風險投資、區域開發和災害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像其他自然災害風險區劃一樣,滑坡災害風險區劃的一般原則為:相似性原則、區域完整性原則、綜合性原則、主導因子原則。

地質災害危險度(H)和易損度(V)是自變數,風險度(R)是因變數,因此,風險度數值及其分級是由危險度和易損度的數值和分級決定的。一旦危險度和易損度的分級確定下來,風險度分級也就相應地確定下來了。危險度和易損度均採用目前處理數值分級的簡單而常用的方法——布拉德福定律中的區域分析方法,即將一定范圍內的數值作等分劃分,在0~1范圍內等分為0~0.2,0.2~0.4,0.4~0.6,0.6~0.8,0.8~1這5個等分數值區域。根據式(1)生成風險度的5個等級:0.00<R<0.04,極低風險區;0.04<R<0.16,低風險;0.16<R<0.36,中等風險;0.36<R<0.64,高風險;0.64<R<1.00,極高風險(圖5-5)。地質災害風險等級的實際管理意義見表5-1和表5-2。

圖5-5 地質災害風險評估分級(分區)

表5-1 定性風險水平的管理含義

(據澳大利亞岩土工程協會,2000)

表5-2 地質災害風險等級的管理意義

『叄』 (2013浙江)如圖為我國西南地區某區域地質災害風險評估略圖.根據相關知識,完成(1)~(3)題.(1)

(1)從圖中高風險區看到該區域斷層發育,相對高度大,坡陡.
(2)自然災害的發生不是回孤立的,各次自答然災害之間、各種自然災害之間往往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暴雨引起洪水和水土流失,暴雨和洪水引發泥石流和湖泊乎滑坡;滑坡和泥石流又可能阻塞河流,破壞堤壩,並造成洪澇災害.
人們遇到泥石流,既不能順著泥石流向下跑,也不能逆流而上,最好的辦法是逃離該山谷,向兩側地勢較高處跑,向地勢低處跑可能泥石流會沿山谷散開而傷害到人.
(3)為減輕滑坡帶來的危害,甲城市應採取的主要防災措施是在易發地段加強監測,盡量避免工程項目在該地段選址和施工;建設護坡、排水工程等.
故答案為:
(1)斷層、坡度.
(2)崩塌、洪災.沿垂直於泥石流運動方向,迅速向高處轉移.
(3)在易發地段加強監測,盡量避免工程項目在該地段選址和施工;建設護坡、排水工程等.

『肆』 國內地質災害風險性定義這張表圖錯在什麼地方

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指地質災害發生不同險情(危險等級)的概率。
這張表圖版在中國是權錯的,錯在:
①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級「極高"、「高」、「中"和「低",與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中地質災害危險等級「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不一致。後者每一個危險等級對應不同的地質災害責任主體與不同級別的防災預案。前者地質災害責任主體不分?那個級別的地質災害防災預案不明?職責不清!
②地質災害易損性是指地質災害承災體抵抗地質災害損毀的能力,用承災體易損系數(損毀率)表示。中國地質災害承災體易損系數=1,其易損性無法分組。
③地質災害危險等級是根據地質災害險情大小來判定的,險情計算指標為承災體密度值及其易損系數。地質災害危險性中包含了地質災害易損性,兩者是包容關系,不是獨立變數。有了地質災害危險性,就不應該出現地質災害易損性,地質災害易損性已含在地質災害危險性中了。
④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概率,該圖表不是概率,不是風險。
參見豆丁網「中國地質災害風險評價的理論與方法"。

『伍』 中國地質災害分布圖

西南山區較為典型

『陸』 地質災害風險評估的表徵

根據Varnes(1984)、(1994),Leroi(1996)以及Lee和Jones(2004)對風險定義,可將風險以如下公式表達:

地質災害風險評估理論與實踐

H為給定參考時期(如年、建築物的設計使用年限)災害發生的概率。災害(H)是空間概率和時間概率的函數。空間概率與坡度、深度等靜環境因素有關;而時間概率與一些坡度、水力傳導系數等靜態環境因素間接相關,與降雨輸入和排水等動態因素直接相關。

V為特定類型承災體在特定類型災害作用下的物理易損性(其值為0~1之間)。

A為特定承災體的數量或價值(如建築物的數量和價值、人員數量等)。

公式(1)兩個加總符號的意思是,對一定類型的災害造成影響的所有承災體的預期損失後果(VA)進行加總,然後再對所有類型的災害造成的預期損失進行加總便可得到總風險。風險公式(1)表面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事實並非如此。不僅要考慮災害事件本身發生的空間影響概率和時間概率,還要考慮災害到達建築物的條件概率以及建築物本身受到破壞的條件概率。當考慮建築物中人受到災害的影響時,還必須考慮人當災害發生時是否在建築物中的條件概率以及建築物中人傷亡的條件概率。當考慮區域風險評估與區劃時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和不確定性,因為准確地確定承災體與滑坡可能發生地之間的位置非常困難。在使用公式(1)時,需要分析區域中一組承災體受到不同規模和類型的災害撞擊的空間概率和時間概率,在此基礎上估計區域中所有承災體的損失程度。

圖5-1是C.J.van Westen;T.W.J.van Asch,R.Soeters給出的基於GIS的大、中比例尺(1∶10000~50000)區域滑坡風險評估流程圖。流程圖的頂部是需要輸入的四個基礎屬性數據層:環境要素、觸發因素、歷史滑坡信息、承災體。

在這些輸入數據中,歷史滑坡信息是最重要的信息,因為通過分析這些信息,可以確定滑坡發生的頻率以及不同規模的滑坡與滑坡災害影響結果之間的關系。滑坡的空間概率既可通過動態模擬獲得,也可通過分析過去滑坡事件發生的位置與一套環境因素之間的關系,利用啟發式或統計方法預測在相似條件下滑坡發生的空間概率。通過將滑坡發生位置的空間信息與環境因素(其中DEM是最關鍵的因素)的結合,確定滑坡發生地帶,再與滑坡的時空概率和影響帶結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滑坡災害圖。

易損性分析是地質災害風險評估的另一重要方面。這涉及人口、建築物、岩土工程、經濟活動、公共設施、基礎設施等承災體信息。根據從歷史損害編錄推導的易損性曲線獲得,也可以經驗推導出的關系確定承災體的易損性。風險評估流程圖最後一個環節是將危險性和易損性評估綜合起來。首先是將某一特定類型滑坡的危險性和某一承災體的易損性綜合起來,然後將所有滑坡類型的危險性和所有承災體的易損性綜合起來最後得出總風險。

圖5-1 滑坡空間風險評估框架圖

『柒』 下圖為我國西南地區某區域地質災害風險評估略圖。根據相關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影響圖中地質災害高風


(1)斷層坡度
(2)崩塌洪災沿垂直於泥石流運動方向,迅速向高處轉移
(3)在易內發地段加強容監測,盡量避免工程項目在該地段選址和施工;建設護坡、排水工程等。

『捌』 武漢地質災害易發區這張圖的真實性有多大,照這畫的

北部在圖上范圍外,中部就是中間那條。

南部就是白沙洲這條。

其中北部中部沒怎版么發生過地質災害。

主要是權南部白沙洲。

2000年左右司法一代發生過一次嚴重的災害。

至於說這個圖嘛,很清楚,容易發生的一代基本是以南湖為邊界延長過來的。也就是南湖大道延長到白沙二路。

看起來呢,這一代白沙二路以南比較安全,安全等級還高過漢陽武昌核心。

災害發生等級較高的是:長江紫都,復地,復地旁邊的保利上城,

佳兆業貌似在魔鬼和天使之間游盪。

忽悠城市忽悠府,清江看起來都是比較安全的。

『玖』 中國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分區圖怎麼運用到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中

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指地質災害發生不同險情的概率。
風險概率為暴雨頻率。
風險概率一暴雨頻率一暴雨強度一地質災害危險區范圍一險情一危險等級。可以進行縣(市)地質災害風險氣象精準預警…

『拾』 下面兩張地質災害風險評判圖(表),你認為那張是對的

左圖不來是概率,不是風自險,是錯的。
①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危險等級是根據地質災害險情大小來判定的。
②險情計算公式:
地質災害危險區內:
受威脅人數=∑人易損系數×計算單元人口密度值×計算單元面積;
受威脅財產=∑物易損系數×計算單元財產密度值×計算單元面積。
易損系數=承災體損毀率=易損性。
地質災害危險性中包含了地質災害易損性,它們是包容關系,非獨立變數。
③圖表中查出的風險性,其實質是地質災害危險性。
右圖是概率,是風險牲,是對的。
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指地質災害發生不同險情(危險等級)的概率。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