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力學的奠基人李四光導學案

中國地質力學的奠基人李四光導學案

發布時間: 2021-02-19 17:21:55

『壹』 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李四光閱讀答案

對不起答案我沒有,我想作業上的題對你來說是很簡單的,你只是不想做而已,自己要多總結多思考,這樣作業對你才能起到提高的作用,作業是對你學過的知識的鞏固和加深了解,請你千萬不要把它當成負擔。

『貳』 《一塊特別的石頭》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地質學家李四光的故事。李四光的發明說明了什麼問題

李四光發明了地質力學理論。

李四光,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版人,蒙古權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

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並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

『叄』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他是什麼的發現者和奠基人

李四光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版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權之一。
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並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

『肆』 李四光的主要貢獻是什麼

李四光為我國甩掉"貧油"帽子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為我國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了突出貢獻 創立地質力學理論

『伍』 李四光做出了什麼貢獻

五、地震預報

20世紀60年代初,廣東新豐江水庫發生地震,尤其是在1966年邢台發生了強震之後,李四光深感地震災害對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之嚴重,在他生命最後的幾年裡,用了很大的精力投入了地震的預測、預報研究工作。

認為地震是一種地質現象,大多是由於地質構造運動引起的。他在邢台地震之後,對河間、渤海灣和唐山等地區孕育發生地震的可能性,提出過一些預測性的意見,後來證明是正確的,可惜這項工作他沒有來得及深入總結,就與世長辭了。

『陸』 地質力學的中國地質力學發展歷程

地質力學在中國是由李四光創立的。
最初是從1921年研究中國北部石炭紀、二疊紀含煤地層開始。
1924年以後,李四光對比了中國南部和北部石炭-二疊紀及地球上其他地區同一時期,特別是古生代以後海進、海退現象,認為大陸上海水的進退,不僅是海面的升降,可能還有由赤道向兩極,反過來由兩極向赤道的方向性的運動。據此,他推斷大陸運動也可能有這種方向。
1926年,李四光發表《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提出「大陸車閥說」。
20年代末,李四光肯定了山字型構造的存在。
1929年發表《東亞一些典型構造型式及其對大陸運動問題的意義》一文,概括了不同類型構造的特殊本質,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為地質力學奠定了基礎。
30年代確定了陰山、秦嶺、南嶺3個巨型緯向構造帶,以及東亞地區華夏和新華夏構造體系、淮陽山字型構造等。
1945年,李四光在《地質力學的基礎與方法》一書中,率先將力學引入地質構造的分析,正式提出「地質力學」這個名詞,地質力學理論始具雛形。
1947年李四光在《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一書中,從應力、應變和岩石物性著眼,研究了構造形跡性質,劃分了構造系統,釐定了構造型式,分析了構造系統的聯合,最後提出解決地質力學問題的途徑。
1948年,李四光代表中國出席在倫敦舉行的第18屆國際地質大會,第一次應用他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作了題為《新華夏海的起源》的學術報告,引起強烈反響。從此,地質力學這一新學科正式載入史冊,李四光成為公認的地質力學奠基人。
1962年,李四光總結自己40餘年地質力學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發表了《地質力學概論》一書,扼要闡述了有關地質構造的若干傳統概念、地質力學的方法、地質力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地殼運動起源問題。把構造體系明確地歸結為三大類型,即緯向構造體系、經向構造體系和各種型式的扭動構造體系。
60、70年代以後,地質力學的理論和方法在中國的地質工作和研究中得到較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柒』 地質力學創始人李四光

李四光,湖北黃岡人。早年留學日本。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創建同盟會,16歲的李四光加入了同盟會。孫中山勉勵他說道:「努力向學,蔚為國用。」回國後不久,李四光又去英國留學。1920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和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50年代任地質部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副院長和古生物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協主席。
李四光青年時代懷著「科學救國」的雄心,赴英國伯明翰大學攻讀地質學,開始了他的地質生涯。
三十年代初,為了進一步探討地殼表面各種痕跡的規律,李四光不畏艱險,幾次橫渡大江,跨越秦嶺、南嶺,親自勘探測量,實地觀察地層構造。
1953年,李四光提出了「新華夏構造體系。」1954年,他親自組織隊伍,在松遼平原和華北平原開展石油普查,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相繼發現了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接著,李四光與其它地質工作者共同努力,使我國很快找到了鎢、鉻、鈾、金剛石、煤及稀有金屬礦藏,並在開發地熱、地下水,研究第四紀冰川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李四光的研究涉獵廣泛,在古生物學、冰川學研究上取得很大的成績。他對第四紀冰川遺跡的研究推翻了過去的「中國無第四紀冰川」的斷言。在地質學理論的研究上,最重要的工作是創建了地質力學。他運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把各種構造看作是地應力作用的結果。對於中國東部地區的地質特點,李四光運用地質力學的理論分析,他認為新華夏構造體系的3個沉降帶具有廣闊的找油前景,從而否定了「中國貧油」的觀點。在地震研究中,李四光強調,在研究地質構造活動性的基礎上,要認真觀測地應力的變化。

『捌』 中國地質力學的創始人是誰

李四光 啊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