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雲貴高原易發生的山區地質災害

雲貴高原易發生的山區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2-19 13:04:55

① 貴州省畢節地區發生過哪些的地質災害

畢節地質地貌環境:

貴州省是一個地質災害嚴重多發的地區,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種類多:由於貴州省地處雲貴高原向廣西丘陵平原過渡的斜坡地帶,地質災害中常見的類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而貴州的地裂縫常常是崩、滑、塌在地表的一種反映。其中,對人民生命財產危害最嚴重的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貴州省地質災害以中小規模為主(佔90%以上),大型或巨型較少。但幾乎每年都有重大級以上的地質災害發生。一般情況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質災害規模較小,而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產生的規模則相對較大。1993年以來全省共發生重大級以上的地質災害58起,其中死亡30人以上或經濟損失l000萬元以上的特大級災害有18起,而且或多或少都有人為因素的影子。
(二)分布廣:在地域的分布上,貴州全省9個地(州、市)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質災害發生,但最頻發的主要集中在遵義、畢節、六盤水、黔西南和銅仁地區,其分布與地理地貌、地質構造、岩土結構、氣候等有著密切的關系。經統計分析,全省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5—9月,平均每月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40—60起,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35—90%,是地質災害高發期;其次是4月和10月,平均每月發生地質災害10起左右,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5—l0%左右,是地質災害中發期;1—3月、11—12月兩個時段,每月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1—3起,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0.5—1.0%,是地質災害低發期。
(三)易誘發:根據資料統計,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誘發因素有大氣降水自然因數和人類工程活動影響的作用。由於貴州境內多屬山地,受地形地貌的影響,降雨在區域和季節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除普降暴雨誘發群發性地質災害以外,因為局地暴雨而誘發的突發性地質災害也是貴州省的一大特徵。在工程施工建設中,由於防災意識不強,人們在工程建設中常不自覺地出現一些不合理的工程活動,例如不合理的規劃選址、不切實際的工程設計、不合理的切坡、采砂、採石、地下水開采等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現象也較為突出;隨著礦產資源開發強度的增加,采區內地表移動變形迅速發展;再加上陡坡墾植,植被破壞等原因,導致地質體失穩因素增加或加劇,地質災害隱患呈高速增長的趨勢。特別是貴州省煤炭等礦產資源豐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對資源開發力度高速增長,采空區導致的地面不均勻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日漸突出,甚至還進一步導致邊坡失穩,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產生。在各大礦區各種地質災害在迅速增長,無論在災害隱患點的數量、規模、危險性、危害性都在呈指數級增長的趨勢,受脅人口、受脅的工程設施和財產在不斷增多,危害很大。
(四)影響大:一是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據不完全統計,自1993年以來,貴州全省共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5012起,其中造成有人員傷亡的237起,造成1090人死亡,29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23.98億元。平均每年發生地質災害358起,造成人員傷亡的約17起,死亡80人左右,直接經濟損失接近2億元。二是破壞城鎮、礦山、企業。地質災害的頻繁發生,摧毀了大量城鄉建築設施、耕地、工廠和交通干線。如烏江源頭的大方縣城滑坡、中游地段的思南、石阡、沿河等縣城滑坡,印江縣城的岩口、杉樹完小滑坡,赤水大同滑坡等,滑坡體規模大,危害嚴重。三是破壞鐵路、公路、航道,威脅交通安全。如1996年6月1日,黃平縣重安江泥石流致死22人,失蹤13人,毀橋1座,經濟損失1000萬元;2003年5月11日1時55分,黔東南州三穗縣台烈鎮台烈村三穗至凱里高速公路平溪特大橋3號橋墩附近發生滑坡,造成35人死亡,1人受傷,16間工棚被毀,直接經濟損失大於1000萬元;2003年12月14日13時05分,黔西南州望謨縣在建的岜饒鄉鄉村公路在岜饒鄉頂棚村隴逛組梨樹坪路段發生山體滑坡,造成民工死亡10人,重傷7人,輕傷12人。四是破壞水利、水電工程。如1996年9月19日凌晨1時,印江縣岩口發生山體滑坡,方量260萬m3,造成3人死亡,2人失蹤,滑體阻斷印江河,形成堰塞湖,上游10餘公里的朗溪鎮l座小型電站、2個提水站、4個村1830戶居民房屋及3000畝良田被淹沒,直接經濟損失達1.5億元。五是影響資源開發,阻礙山區經濟發展。隨著經濟工程建設活動的加速發展,與工程建設活動有關而發生人員死亡的地質災害有加劇的趨勢。如2003年發生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災害死亡人數較2002年上升了4.7倍(2002年5起13人,2003年是8起62人)。2004年12月3日凌晨3時40分左右,貴州省納雍縣騌嶺鎮左家營村岩腳組N側400米處陡崖臨空面發生一起山體基岩崩塌事件,造成44人死亡,13人受傷的特大地質災害。造成騌嶺一帶煤礦停采達半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② (10分)【自然災害與防治】讀我國部分地區地質災害分布圖 簡要分析誘發雲貴高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災害的


受夏季風降影響,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位於一二級階梯回交界處,地形起伏大;位於板塊交答界處,多地震;石灰岩廣布,岩石已被溶蝕;河流落差大水流急,侵蝕切割作用強;工農業生產及工程建設,破壞原生地表和植被。(每點有分析有結論得2分,任答5點得10分)

③ 結合中國地形圖分析: 雲貴高原的主要地質災害及原因.

廣西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夏季濕熱多雨,受台風影響,多暴雨.全區年平均降雨
量一般為1250mm-2000mm,多雨區多年平均降雨量則在2000mm以上.受地形的影響,區內分布有十萬大
山、大瑤山、越城嶺至大苗山三個多雨區和桂南的玉林-欽州-東興、桂北的興安-永福-大苗山、桂
東的昭平-蒙山-大瑤山及桂西的凌雲-巴馬-大明山等四個暴雨中心,暴雨中心日最大降雨量達
110mm-600mm.多雨區及暴雨中心區都是突發性地質災害多發地區.
廣西地貌單元屬雲貴高原—東南沿海丘陵過渡地帶,為以山地為主的省區,山地約占總面積71%,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大部分山體切割強烈,高差懸殊,山坡坡度大部分大於30o;在岩溶石
山區岩石裸露,陡壁懸崖,岩溶平原中有孤峰、峰林、殘丘分布.
廣西地質災害的主要災種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另外還有河岸侵蝕、礦坑突水和冒頂、海水入侵等地質災害.據不完全統計,廣西已調查發現地質災害點6000多處,其
中滑坡崩塌約4000處,地面塌陷近2000處,泥石流50多處.
1)、滑坡:主要分布在桂西、桂北、桂東南的層狀碎屑岩出露地區.在調查的滑坡中,
以小型滑坡為主,約佔80%,滑坡規模雖小,卻往往會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如1993年發生的
平樂縣雲盤嶺滑坡,滑坡體積僅5.7萬m3,卻摧毀房屋6間,掩埋街道及公路,導致該縣唯一進出
要道交通中斷2個月,直接經濟損失1200萬元,間接經濟損失6500萬元,治理費用550萬元.
2)、崩塌:在全區均有分布,山區公路邊坡上多見.規模較大的主要分布於桂西、桂東、
桂東北、桂東南.石山區崩塌(落石)主要分布在連片石山區,如馬山、都安、大化、東蘭、
巴馬、鳳山、忻城等地,廣西已調查的崩塌絕大多數為小型.據統計,體積小於2萬m3的崩塌
佔93%,2-20萬m3的崩塌佔6%,大於20萬m3的崩塌佔1%.發生於碳酸鹽岩山區的岩質崩塌規模更
小,多在1000m3以下,但卻造成傷亡人數較多.例如1990年6月9日發生的融安縣浮石鄉蔣村崩
塌,死亡15人,重傷6人,毀房15間,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
3)、地面塌陷(岩溶地面塌陷、礦山采空區塌陷):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區和礦山采空區.
岩溶塌陷多發生在岩溶強發育的岩溶平原、岩溶谷地、地下水淺埋(水位

④ 讀我國部分地區地質災害分布圖簡要分析誘發雲貴高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災害的環境特點

圖中是我國西南地區,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橫斷山區、雲貴高原、四川盆版地山高谷深,地形權崎嶇;位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強烈,多地震,多斷層活動,山體中斷裂發育,岩石破碎,風化嚴重;石灰岩廣布,岩石易被溶蝕;人類活動,破壞植被,加劇災害的發生.
故答案為:
受夏季風降影響,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位於一二級階梯交界處,地形起伏大;位於板塊交界處,多地震;石灰岩廣布,岩石易被溶蝕;河流落差大水流急,侵蝕切割作用強;工農業生產及工程建設,破壞原生地表和植被.

⑤ 雲貴高原可能發生什麼地質災害

雲貴高原可能發生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並且是我國的一個地持災害多發的地區(西南地區)。 原因是位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附近,且地勢起伏大。

⑥ 雲貴高原是地質災害最嚴重的高原嗎

青藏高原才是

⑦ 雲貴陝經濟發生某種自然災害次數最多為什麼是泥石流

我們以地質災害在我國的分布為例,我們發現有些地區地質災害內相對較少,比如我國容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幾乎沒有什麼地質災害;而我國的雲貴高原,卻是地質災害多發的地區,包括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災害都非常普遍。

雲貴高原地處板塊交界處,岩層擠壓嚴重,所以隆起形成的雲貴高原地勢相對崎嶇,而且由於岩層受到擠壓力,所以岩層通常比較破碎。另一方面,由於雲貴高原區域的岩石多為水溶性的石灰岩,當地氣候又是屬於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流水的溶蝕作用明顯,喀斯特地貌發育,加劇了地表的崎嶇程度。綜合上述,雲貴高原地表崎嶇、岩層破碎、地質不穩定、地震多發、降水豐富且多暴雨,這些因素都促使雲貴高原極易發生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再加上人類活動對於地表植被的破壞,使得滑坡泥石流災害更為嚴重。

⑧ 雲貴高原最主要的地質災害

水土流失

⑨ 雲貴高原有什麼自然災害

雲貴高原位於中國西南地區,地處四川盆地和廣西丘陵平原之間的山原地帶,地貌屬於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山高、谷深、坡陡,受地形地貌的影響,氣候變化復雜、多樣,自然災害頻發、多發、損失重,成為全國自然災害損失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幾乎每年都遭受大范圍的自然災害,洪澇、乾旱、冰雹、低溫冷凍等災害日益加重,滑坡、泥石流、岩體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點增多,呈上升趨勢。自然災害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總體分析,雲貴高原自然災害主要呈現呈現種類多、區域性、群發性、頻率高等特點。

從大類上分,既有氣象災害,也有地質災害、生物災害等。從小類上分,可分為冰雹、洪澇、乾旱、雪災、大風、大霧、雷電、滑坡、泥石流、坍塌、地裂、病蟲害、草害等。其中旱災面積最廣,危害也最嚴重,洪澇災害為次,再次為冰雹、低溫、病蟲害、滑坡、泥石流等等。

貴州處於雲貴高原向廣西丘陵平原過度的斜坡地帶,地質災害中常見的類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由於雲貴山區河流坡陡流急,又多強暴雨,洪水來得快退得也快,由於山區地勢起伏大,具有洪流速度快、沖刷力強,歷時短暫,攜帶泥沙量多,來勢兇猛,破壞性大等特點,多造成突發性洪水,並且經常伴生泥石流、滑坡災害。乾旱時間長、范圍廣、旱情重、危害大。旱災是最常見而且較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