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引水工程地質情況
A. 滇中引水工程的介紹
滇中引水工程是雲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渠首設計流量達每秒145立方米,回輸水答總乾渠線路全長663.9km。工程初擬以迪慶州德欽縣金沙江奔子欄河段為取水水源,最終選擇水源工程地處麗江市玉龍縣石鼓鎮,受水區包括麗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紅河6個州市的30個縣區,其中玉溪境內輸水乾渠長89.9千米,涉及紅塔區、江川縣、通海縣。
B. 雲南滇中引水工程九河香滬山洞子
有利影響:1.增加空氣濕度,調節氣候,有助於周圍地區年降水量的增加。2.促進周邊植被的生回長,一定程答度上有助於緩解土地荒漠化。3.有利於周邊水生動物的生長。繁衍。4.有助於周邊居民生活的提高。不利條件:1.位於板塊交界處,地質構造不穩,地震頻率高。2.地勢高低起伏,修建難度大
C. 今年5月份滇中引水工程香爐山2號支洞己貫通為什麼搞哪么多施工支洞
這個是為了盡可能的擴大受惠面積。
充分發揮工程的作用,造福更多的人民大眾。
政府的考慮是全面的周到的,這就是為什麼建造那麼多的支洞的原因。
就像是大樹要枝繁葉茂,根系發達,才能更好的為人們遮風擋雨。
D. 讀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圖,分析缺水的原因
(1) 滇中是雲南省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區。該區是國家面向東南亞開發開放的橋頭堡,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區域。從表1 中可以看出,滇中區域人口集中、經濟發展十分活躍,是雲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核心區域,但水資源短缺。雖然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區面積僅占滇中全部面積的38%,但人口比例達到59%,地區產值比例更達到75%,受水區所包括的昆明、大理、楚雄、玉溪、紅河等城市群是滇中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目前,受水區人均水資源量僅690m3,約佔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 /3,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1 /10。
(2) 滇中降雨少且時空分布不均,水土資源極不匹配。滇中地處雲貴高原及四大水系分水嶺,約92%面積為山區,8%為平壩,其外圍受橫斷山脈、哀牢山脈及烏蒙山包圍,使孟加拉灣和南海北上抬升的暖濕水氣在到達該區域前已紛紛下沉,產生焚風效應,致使滇中空氣更為乾燥,降雨少且時空分布不均。
滇中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為600 ~ 900 mm,而水面蒸發量為1 400 ~ 2 000 mm,乾旱指數大於2.0。賓川、祥雲等地多年平均徑流深25 ~ 50 mm,蒙自、安寧、呈貢等地也僅100 mm左右,為 常年性乾旱缺水區。
滇中降水時空分布不均。空間看,西北多,東南少; 山區多,河谷、壩區少; 四周多,中間少; 壩子越大降雨越少。賓川、祥雲、元謀光熱資源好,但人均水資源僅139 ~ 560 m3,畝均242 ~ 531 m3。時間上,降雨集中在汛期。滇中多年平均263 億m3 水資源量中,汛期6~ 9 月約200 億m3,約占總量的75%。降雨及徑流時空分布不均,加大了水資源開發利用難度。
受地形限制,滇中區內人口及經濟活動主要聚集在僅占總面積約8% 的平壩區,而這些平壩大部分又位於四大水系的一、二級支流上,源短流少,水土資源極不匹配。滇中主要經濟區存在資源性缺水。
(3) 本區水資源開發程度高,進一步開發利用困難,大范圍看,存在工程性缺水。滇中主要經濟區現狀水資源利用程度已達52%,其中滇池流域利用率達88%,瀘江47%,龍川江37%,達旦河39%。
截至2008 年,滇中僅建成5 座大型水庫,由於缺乏修建大型水庫所必需的庫容條件和來水條件,其餘均為中小型水庫。昆明市所在的滇池流域,除本區水源已開發殆盡以外,還建成了掌鳩河、清水海引水工程及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昆明缺水矛盾,但都因在中小支流上引水,水量少,遠不能滿足昆明市長遠發展需要。滇中迫切需要從區外水資源豐富的河流引水,建設骨幹水利工程。綜上,滇中存在工程性缺水。
(4) 缺水給滇中經濟社會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存在水質性缺水。隨著滇中地區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生活和工業用水增長迅速,城市用水擠占農業和環境用水的情況嚴重。南盤江、龍川江、瀘江已發生過多次斷流,截至2013 年2 月底,杞麓湖水量不足常年的1 /3,異龍湖不足1 /5,兩湖湖面大面積萎縮,陽宗海水位下降5.29 m。因缺乏必要的生態用水,河流、湖泊水質惡化,滇池、杞麓湖、異龍湖水質均為劣Ⅴ類。水質污染導致區內可利用的水量進一步減少,存在水質性缺水。
(5) 滇中地區實施區外調水十分必要。水資源供需分析表明,現狀2008 年受水區缺水16.84 億m3。在充分節水、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以及對區內水資源進一步挖潛條件下,規劃水平年受水區生產、生活仍缺水28.91 億m3,如考慮湖泊補水,缺水量則達37.73 億m3。缺水量大,而區內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很高,實施區外調水十分必要。
綜上所述,滇中地區是資源性、工程性、水質性缺水共存的地區,區內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高,迫切需要實施區外引水。實施滇中引水工程,可支撐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幅度提高城鎮生活、工業供水保證率;增加農業有效灌溉面積。引水後,可利用當地大、中水庫下泄河道生態基流,並可利用滇中引水工程總乾渠空閑容量向滇池、杞麓湖、異龍湖補水近5 億m3,有利於受水區河流及高原湖泊水質改善與生態修復。
E. 滇中引水工程征地補償標准
一畝地怎麼補償
F. 滇中引水工程能否解決安寧太平新城的飲水問題
鄭中引水工程能否解決安寧太平新城的人水問題,陣中引水工程。就是解決呃,這個吃水問題的,嗯,他如果理解嗯是解決這個問題。
G. 滇中引水工程香爐山1號支洞是否貫通
滇中引水工程香爐山1號支洞還沒有貫通。
香爐山一號施工支洞是滇中版引水前期的擴大性權探測試驗工程,一號施工支洞的總長度是1667米,核算工期是36個月。
香爐山隧洞1#施工支洞在香爐山隧洞施工前期作為香爐山隧洞進口的施工通道,運行期作為永久檢修洞和通風補氣洞。根據工程特性和相關規程規范,按3級次要建築物設計。1#施工支洞長1677.10m,平均縱坡1.32%,最大埋深438m。
H. 滇中引水工程楚雄羅茨片區經過那些地方
你能保密嗎?牽扯到拆遷補償,我能
I. 如何查看滇中引水大理路線圖
滇中引水大理路復線圖
滇中引水工程是制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標志性工程,也是中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水資源配置工程。
滇中地區是全國最嚴重乾旱的地區之一,目前人均佔有水資源量僅為700立方米左右,大大低於人均水資源量l700立方米的警戒線,特別是滇池流域僅為166立方米,處於極度缺水狀況。僅在1950至2014年間,滇中發生嚴重乾旱災害的年份就有20餘年,且乾旱發生的持續時間越來越長、造成損失越來越重。水資源極度匱乏已成為滇中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制約瓶頸,滇中人民對水資源的需求愈加迫切和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