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等地質災害如何避險自救
A. 求地震 、洪水等特大自然災害自救和互救常識
大多數破壞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動只是一瞬間,只有強烈的地震才能有長達一分鍾的感覺,而絕大多數破壞性地震只延續幾秒鍾。為此,只有保持鎮定,採取果斷措施來保護自己,才能夠減少你所遭遇災害的損失。下面告訴你在各種環境下怎樣防護的辦法:一、地震時避驗和自救互救方法(一)地震時,在家中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當你感到地面或建築物晃動時,切記最大的危害是來自掉下來的碎片,此刻,要動作機靈的躲避。1.在房屋裡,則趕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書桌、工作台、床底下。單元樓內。可選擇開間小的衛生間、牆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氣管道的支撐,減少傷亡。對於戶外開闊,住平房的職工,震時可頭頂被子、枕頭或安全帽逃出戶外,來不及時,最好在室內避震,要注意遠離窗戶,趴下時,頭靠牆,使鼻子上方雙眼之間凹部枕在橫著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來說,不要跑出建築物,最好就近找個安全處躲避,待地震後,如果需要疏散,再沉著離開。2.地震時,門框會因變形而打不開,所以在防震期間,最好不要關門。夜間地震時,要爭分奪秒向安全地方轉移,不要因尋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誤時間,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斷電源,關閉煤氣,熄滅明燈。照明最子用手電筒,不要用火柴、蠟燭等明火。3.地震時,如已被砸傷或埋在塌物下面,應先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通道,千方百計想辦法出去。若無通道,則要保存體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靜聽外面的動靜,如聽到有人走過的聲音,可敲擊鐵管或牆避使聲音傳出去,以便救援。同時要在狹小的空間里,尋找食物維持生命。(二)地震時,室外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1.地震時在戶外的人,千萬不要冒著大地的震動進屋去救親人,只能等地震過後,再對他們及時搶救。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樓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樓的門口處,以防碎片掉下來砸傷。3.汽車司機要就地剎車剎車,火車司機要採取緊急制動措施,穩媛地逐漸剎車,保證列車和旅客的人身安全。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發生,千萬不要跟著滾石往山下跑,而應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後,同時要遠離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脅。5.在海邊,如發現海水突然後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嘯的突然襲擊,盡快向高處轉移。(三)地震時,在工作崗位上工作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一旦地震發生,在工作、生產崗位上的人員,首先應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的閥門,個人根據所處的環境,當機立斷迅速避震。1.地震時,在辦公樓的工作人員,要趕緊躲在辦公桌下面,震後迅速從樓梯撤離,千萬不要跳樓。2.在廠區上班的工人,地震時,要立即關閉機器、斷掉電源,迅速躲在車床、機床及高大的設備下,絕不要慌忙亂跑。3.井下作業工人,地震時,應立即停止生產,不要急於往外跑,地面下一般較地面上安全。避開巷道或豎井等危險地區,選擇有支撐的巷道避震。地震過後,有組織、有秩序地向地面轉移。4.一些生命線工程中的在崗人員,應根據各自的專業特點、規范,立即採取措施避震。如化工廠在地震時,緊急防止易燃、易爆、有毒氣體和液體外溢,立即關停各種閘門和電源,關閉運轉設備,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四)地震時,在公共場所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在群眾集聚的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最忌慌亂,否則將造成秩序混亂,相互壓擠而導致人員傷亡,而應有組織地從多路口快速疏散。1.如果你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時,要沉著冷靜,特別是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亂擁,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2.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離出去。3.正在上課的學習,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決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後,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震避震。4.正在進行比賽的體育場,應立即停止比賽,穩定觀眾情緒,防止混亂擁擠,有組織有步驟地向體育場外疏散。二、地震後的個人自救方法一次大震發生後,到處是斷坦殘壁,危樓及倒房構成的瓦礫堆。在沒有外來人員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項與死神爭分奪秒的斗爭。時間就是生命,從歷次大地震的經驗得知,地震發生後,一天內扒出的人,救活率可達80%,第二吞們有30-40%,時間越長,存活率越低。地震對人身的傷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壓後,要做到:1.被埋壓在廢墟下時,至關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發生崩潰,要有勇氣和毅力。強烈的求生慾望和充滿信心的樂觀精神,是自救過程中創造奇跡的強大動力。2.被壓埋後,注意用濕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頭部,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及意外事故,盡量活動手和腳,消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用周圍可搬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擴大安全活動空間,保障有足夠的空氣。條件允許時,應盡量設法逃避險境,朝更安全寬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動。3.被埋壓後,要注意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通道,設法爬出去,無法爬出去時,不要大聲呼喊,當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叫,或敲擊出聲,向外界傳信息求救。4.無力脫險時,盡量減少體力消耗,尋找食物和水,並計劃使用,樂觀等待時機,想辦法與外面援救人員取得聯系。三、地震後的群眾互救方法地震後救人,時間就是生命。因此,救人應當先從最近處救起,不論是家人、鄰居、工作崗位上的同事,或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是近處有人被埋壓,就要先救他們,這樣可以爭取時間,減少傷亡。震後救人的原則是:1.在互救過程中,要有組織,講究方法,避免盲目圖快而增加不應有的傷亡。首先通過偵聽、呼叫、詢問及根據建築物結構特點,判斷被埋人員的位置,特別是頭部方位,在開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點點撥,不可用利器刨挖。2.如傷勢嚴重,不能自行出來的,不得強拉硬拖,應設法暴露全身,查明傷情,施行包紮固定或急救。3.在互救中,應利用鏟、鐵桿等輕便工具和毛巾、被單、襯衣、木板等方便器材。4.挖掘時要分清哪些是支撐物,哪些是壓埋阻擋物,應保護支撐物,清除埋壓物,才能保護被壓埋者賴以生存的空間不遭覆壓。5.清除壓埋物及鑽鑿、分割時,有條件的要潑水,以防傷員嗆悶而死。6.對暫時無力救出的傷員,要使廢墟下面的空間保護通風,遞送食品,靜等時機再進行營救。 古往今來,無論人類社會如何發展,災難事故總是不斷發生,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雖然災害事故不可能完全消除和避免,但是國內外的大量實踐證明,災害事故是可以防範的,有效的防護措施能降低災害事故所帶來的損害。面對自然災害,你知道如何進行有效的自救嗎?(1)洪水中的自救暴雨來臨時,如果我們家處在地勢低窪地區,可因地制宜採取「小包圍」措施,如用紅磚砌圍牆、大門口放置沙袋、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如果我們家住在底層則應將家中的電器插座、開關等移到離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觸電傷人。當受到洪水威脅時,如果時間充裕,我們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安全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隻、木排、門板、木床等適合飄浮的物品,作水上轉移。如果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了,我們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牆,作暫停避險。但千萬不要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同時利用各種渠道向外界求援,盡快與當地政府防汛部門取得聯系,告訴他們我們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如洪水繼續上漲,我們暫避的地方已難自保,則要充分利用身邊的救生器材從水上轉移逃生。找一根比較結實且足夠長的繩子(也可用床單、被套等撕開替代),先把繩子的一端拴在屋內較牢固的地方,然後牽著繩子走向最近的固定物(例如樹、水泥柱等),把繩子在固定物上繞若干圈後再走向下一個固定物,如此重復,逐漸轉移到地勢更高的地方。如已被捲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容易暴發山洪。山洪暴發時,一定要保持冷靜,迅速判斷周邊環境,不要沿著行洪道方向跑,要向兩側快速躲避,或盡快向較高地方轉移,以防止被山洪沖走,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如一時躲避不了,應選擇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避洪,千萬不要輕易涉水過河。如被山洪困在山中,應及時與當地政府防汛部門取得聯系,尋求救援。(2)台風中的自救伴隨著台風帶來充足的雨水的同時,台風也總會造成各種破壞,由於它具有突發性強、破壞力大的特點,所以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台風到來時,我們要盡可能待在屋裡,盡量不要外出行走,更不要去台風經過的地區遊玩,不能在台風影響期間到海灘游泳或駕船出海,更不能去海邊觀潮。倘若不得不外出時,應彎腰將身體緊縮成一團,一定要穿上輕便防水的鞋子和顏色鮮艷、緊身合體的衣褲,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帶子扎緊,以減少受風面積,並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緊帽帶,或者戴上頭盔。行走時,應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穩,順風時絕對不能跑,否則就會停不下來,甚至有被颳走的危險;要盡可能抓住牆角、柵欄、柱子或其他穩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築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時,要特別注意落下物或飛來物,以免砸傷;走到拐彎處,要停下來觀察一下再走,貿然行走很可能被颳起的飛來物擊傷;經過狹窄的橋或高處時,最好伏下身爬行,否則極易被颳倒或落水。遇到危險時,及時撥打求助電話(當地政府的防災電話、110、119等)求救。台風中我們萬一不慎被刮入水中,保持鎮定是最重要的,落水時盡量抓住身邊漂浮的木頭、傢具等物品;落水前深呼吸一口氣,下沉時咬緊牙關,藉助自然的浮力使我們浮上水面;大浪接近時可彎腰潛入水底,用手插在沙層中穩住身體,待大浪過後再露出水面;浪頭來到時我們要挺直身體,同時抬頭使下巴前挺,確保嘴露在水面上,保持雙臂前伸或往後平放,讓身體保持沖浪板狀態。浪頭過後一面踩水前游,一面觀察後一個浪頭的動向,然後藉助波浪沖力不斷蹬腿,盡量浮在浪頭上跟隨波浪的趨勢往前沖,力爭向岸邊靠近。(3)地震中的自救地震很少發生,一旦發生將會造成房屋倒塌、大堤決口、大地陷裂等情況,就會給我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嚴重損失。為了能在地震發生時保護自己,我們應當掌以下應急的自救方法:突然發生地震,如果我們在房內,要及時躲到兩面承重牆之間,如廚房、廁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櫃等堅固傢具的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牆角,同時用被褥、枕頭、棉衣、臉盆等物品護住頭部。千萬不能在窗戶、陽台附近停留,更不能試圖跑出樓外,因為時間來不及。等地震間隙再盡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應待在床下或桌下千萬不要移動,要等到地震停止再移出室外或者等待救援。發生地震時,如果我們在公共場所,不能驚慌亂跑。要冷靜下來,觀察周邊環境,馬上躲到離自己最近而且比較安全的地方,如桌櫃下、舞台下,絕對不能停留在高樓下、廣告牌下、狹窄的胡同、橋頭等危險的地方,更不能跑進建築物中去避險。如果地震後我們不幸被埋在了廢墟中,應先想辦法清除壓在身體腹部以上的物體;同時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以防止煙塵窒息;設法找到食品和水,創造生存條件,聽到外界有聲音時,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器具向外界求援,例如用金屬、石塊等硬物相互撞擊,或大聲呼救,但要注意保存體力,以避免體力過早耗盡。
B. 洪水來臨時該怎樣避險自救
首先我們應該找制高點,避免自己不被捲入洪水當中,其次我們可以找一個比較堅固的建築物,或者是樹緊緊的抱住,避免被洪水捲走。
C. 遭遇山洪應當如何自救
山洪是指山區溪溝中發生的暴漲洪水。在山區,突遭暴雨侵襲,河流水量會迅速增大,很容易爆發山洪。山洪具有突然性和爆發性強的特點。
在山區行走和中途歇息中,應隨時注意場地周圍的異常變化和自己可以選擇的退路、自救辦法,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迅速撤離現場。
平原區、低窪處來不及轉移的居民,其住宅常易遭洪水淹沒或圍困。假如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有效的辦法是:
8、安排家人向屋頂轉移,並盡量穩定好他們的情緒。
9、想方設法發出呼救信號,盡快與外界取得聯系,以便得到及時救援。
10、利用竹木等漂流物將家人護送漂流至附近的高大建築物或較安全的地方。
希望大家能夠掌握一定的自救知識,在遇到山洪時,沉著冷靜應對,增加生存幾率!
D. 遇到洪水如何自救呢
一抄個地區短期內連降暴雨,河水會襲猛烈上漲,漫過堤壩,淹沒農田、村莊,沖毀道路、橋梁、房屋,這就是洪水災害。發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l.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隻、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
2.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大樹、高牆,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游水轉移。
3.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用容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沖走,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
4.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5.洪水過後,要服用預防流行病的葯物,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避免發生傳染病。
E. 遇到山洪地質等災害的時候到底該如何逃生
今年註定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份,前有疫情來勢洶洶,甚至到現在也還沒有一個特別好的解決方案;年中的時候多地又有暴雨,接著就引發了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雖然國家在第一時間派出了泄洪戰士,不少人民群眾也自發走上第一線抗洪,但我們從種種媒體上放出的視頻里還是可以看到,人類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多麼地渺小和不堪一擊;學習防災避災地知識又是多麼地有必要。
如果你很不幸地遇見了山洪也不要過於害怕和慌亂,應該保持冷靜,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向樓頂、山頂、避洪台等地勢較高的地方跑。但切記千萬不要從洪水經過的路徑上跑或者是嘗試涉水過洪流,這樣極有可能會直接被洶涌的洪水給帶走。
另外,可以用手機等通訊工具積極向救援中心求救,如果手機沒信號或進水沒法用的話也可以揮動自己身上顏色比較鮮艷的衣服來呼救,方便自己被發現,也節約了救援人員的時間。
F. 遇到地質災害,如何避險自救
滑坡地抄質災害一般指的是指存在襲一定坡度的山坡或者岩體,由於自身重力與坡面摩擦力不足以保持穩定狀態,沿著一個特定的的軟弱層面,層面以上的岩石或者土體等整體向下滑動的現象。泥石流一般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區域,由於暴雨等大量降水或其他自然災害所引發的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對於這兩種種地質災害,最主要的就是預防,滑坡與泥石流一般都是在下雨天容易發生,而且在於坡角較大的,植被覆蓋較少的土地處易發生,所以預防是關鍵,但是真正滑坡或者泥石流的話,有的規模大,發生速度很快,很難有反應時間,對於速度慢的,把握住原則就是向與滑坡或者泥石流流動的方向垂直的兩側逃生,並且盡量向高處避險,而且滑坡一定要逃離滑坡整體,到滑坡面以外去,才算安全,否在大規模滑坡的話,站在整個滑坡體上也是十分危險的,泥石流一定要逃離到流域之外,並且到高處避險,但是也要注意暴雨天的雷電預防!
G. 遭遇山洪如何自救
在山區,突遭暴雨侵襲,河流水量會迅速增大,很容易爆發山洪。山洪具有突然性和爆發性強的特點。
H. 洪水暴發時如何自救
洪水暴發時如何自救
一個地區短期內連降暴雨,河水會猛烈上漲,漫過堤壩,淹沒農專田、村莊,沖毀道路、橋屬梁、房屋,這就是洪水災害。發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l.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隻、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
2.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大樹、高牆,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游水轉移。
3.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用容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沖走,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
4.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5.洪水過後,要服用預防流行病的葯物,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避免發生傳染病。
I. 遭遇洪水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應該如何避險自救
地質災害來臨前有何徵兆?百姓如何避險自救?針對陝西安康市大竹園鎮七堰村「7.18」滑坡和嵐皋縣四季鄉木竹村滑坡等災害事故,近日,陝西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處長朱利平介紹了這方面知識。泥石流發生前兆: 1、河流突然斷流或者水勢突然加大,並夾有較多柴草、樹枝; 2、深谷內傳來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 3、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並有輕微震動感等。發生泥石流時咋辦?當處於泥石流區時,不能沿溝向下或向上跑,而應向兩側山坡上跑,離開溝道、河谷地帶。但應注意,不要在土質松軟、土體不穩定的斜坡上停留,以防斜坡失穩下滑,應在基地穩固又較為平緩的地方暫停觀察,選擇遠離泥石流經過地段停留避險。另外,不應上樹躲避,因泥石流不同於一般洪水,其流動中可能剪斷樹木捲入泥石流,所以上樹逃生不可取。應避開河(溝)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不夠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強的掏刷能力及直進性,這些地方可能被泥石流體沖毀。遇上快速滑坡最好原地抱緊大樹滑坡發生前兆: 1、滑坡滑動之前,在滑坡前緣坡腳處,堵塞多年的泉水有復活現象,或者出現泉水(井水)突然乾枯,井、泉水位突變或渾濁等類似的異常現象; 2、在滑坡體中部、前部出現橫向及縱向放射狀裂縫,它反映了滑坡體向前推擠並受到阻礙,已進入臨滑狀態; 3、滑坡滑動之前,滑坡體前緣坡腳處,土體出現隆起(上凸)現象,這是滑坡體明顯向前推擠的現象; 4、滑坡滑動之前,有岩石開裂或者被剪切擠壓的現象,這種現象反映了深部變形與破裂; 5、滑坡在臨滑之前,滑坡體周圍的岩(土)體會出現小型崩塌和鬆弛現象; 6、如果在滑坡體有長期位移觀測資料,在滑坡滑動之前,無論是水平位移量或者垂直位移量,均會出現加速變化的趨勢; 7、滑坡後緣的裂縫急劇擴張,並從裂縫中冒出熱氣或者冷風。滑坡是否發生,不能靠單一個別的前兆現象來判定,有時可能會造成誤判。因此,發現某一種前兆時,應盡快對滑坡體進行仔細查看,迅速做出綜合的判定。發生滑坡時咋辦?滑坡發生時,應向滑坡邊界兩側之外撤離,絕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如果滑坡滑動速度很快,最好原地不動或抱緊一棵大樹不鬆手。遇上崩塌迅速向兩邊逃生崩塌發生前兆: 1、崩塌處的裂縫逐漸擴大,危岩體的前緣有掉塊、墜落現象,小崩小塌不斷發生; 2、坡頂出現新的破裂形跡,嗅到異常氣味; 3、不時聽見岩石的撕裂摩擦錯碎聲; 4、出現熱、氡氣、地下水質、水量等異常。發生崩塌時咋辦?
J. 遇到山洪暴發時如何有效自救
2020年汛期 南方強降雨 【山洪暴發該如何自救?】山洪是山區溪溝中發生的暴漲洪水,具有突發性、水量集中且流速大、沖刷破壞力強等特點。山洪的水流中挾帶泥沙甚至石塊等,它和它所誘發的泥石流、滑坡等現象常會造成人員傷亡,毀壞房屋、田地、道路和橋梁等,甚至有可能導致水壩、山塘潰決,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 山區是山洪的高發地區。因此,我們在山區行走和中途歇息中,應尤其注意場地周圍的異常變化和自己可以選擇的退路,事先想好自救辦法,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迅速撤離現場。遭遇山洪時,要記住以下幾點: 1. 當感覺降雨太大,有可能受到洪水威脅時,應該有組織地提前向山頂或高地等高處轉移。 2. 在山區突然遭遇山洪襲擊時,要沉著冷靜,以最快的速度撤離。脫離現場時,應該選擇就近安全的路線沿山坡橫向跑開,千萬不要順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3. 山洪流速急,漲得快,不要輕易游水轉移,以防止被山洪沖走,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 4. 被圍困於基礎較牢固的高崗、台地或堅固的住宅樓房時,應耐心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漲陡落的洪水消退。 5. 如措手不及,被洪水圍困於低窪處的溪岸、土坎或木結構的住房裡,情況危急時,可利用通訊工具向當地政府和防汛部門報告受困情況,尋求救援;無通信條件的,可來回揮動顏色鮮艷的衣物以呼救,讓救援人員更容易發現。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利用船隻、木排、門板、木床等漂流物,在水上轉移。 6. 當發現高壓線鐵塔歪斜、電線低垂或者拆斷時,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者接近,防止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