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勘察問題及對策研究
❶ 邊坡工程地質勘察研究的主要問題及內容有哪一些
(1) 在查明邊坡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基礎上,確定邊坡類別和可 能的破版壞形式;
(2) 提供驗算權邊坡穩定性、變形和設計所需的計算參數值;
(3) 評價邊坡的穩定性,並提出潛在的不穩定邊坡的整治措施和監測方 案的建議;
(4) 對需進行抗震設防的邊坡應根據區劃提供設防烈度或地震動參數;
(5) 提出邊坡整治設計、施工注意事項的建議;
(6) 對所勘察的邊坡工程是否存在滑坡(或潛在滑坡)等不良地質現象, 以及開挖或構築的適宜性做出結論;
(7) 對安全等級為一、二級的邊坡工程尚應提出沿邊坡開挖線的地質縱、 橫剖面圖。
❷ 工程地質勘察的方法
大體的有地質抄方法、物探方法。詳細的襲有很多分類。 在各類建築的勘察工作方面,工程地質的研究內容主要是如何按照勘察階段完成應有的勘察任務,圓滿回答設計和施工方面提出的問題,滿足各種地質資料和計算參數的需要。研究各項勘察方法的配合關系,分清主次。工作量的安排標准:如勘探網點布置原則、 間距、 深度, 取樣數量, 試驗項目, 監測網點布置。 物探快捷而經濟, 如何充分發揮其在探查和測試方面的作用,應注意研究。如何應用新的技術方法提高勘察的可靠性也是要很好加以研究的內容。如工程地質模型和模擬試驗,計算機的應用,以及資料庫、專家系統的建立, 應用各種新的理論與方法 (如模糊數學、 分數維、 灰色理論) 等等, 以提高定量評價的水平。
在工程地質學中專門從事勘察研究的分支學科為「專門工程地質學」或「工程地質勘察學」。此外,結合不同類型工程建築的還有:「鐵路工程地質學」、「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學」 、 「礦山工程地質學」 等。
❸ 對地質勘探資料存在問題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工程地質勘察復的基本任務是;按照工製程建築所處的不同勘察階段的要求,正確的反映工程地質條件,查明不良工程地質作用和地質災害,精心勘察,進行分析,提出資料完整,評價正確的勘察報告。
工程地質勘察的具體任務有;(1)查明建築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對場地的適宜性和穩定性做出評價,選擇優秀的建築場地。(2)查明工程范圍岩土休的分布,性狀和地下水活動條件,提供設計,施工,整治所需要的地質資料和岩土工程參數。(3)分析,研究工程中存在的岩土工程問題,並做出評價結論。(4)對場地內建築總平面布置,各類岩土工程設計,岩土體加固處理,不良地質現象整治等具體方案做出論證和意見。(5)預測工程施工和運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防治措施和整治建議。
❹ 工程地質勘察論文
論堤防工程地質勘察的發展進程與《規程》的執行
在近年來較大范圍的堤防工程地質勘察工作中,一些共性的問題不斷地引起了同行們的關注,很有必要深入探討下去。例如在執行《堤防工程地質勘察規程》時,怎樣理解原則性與靈活性的准確把握,如何處理規程中明顯與工程實際不相符合的條款規定;堤防險情與隱患的分類;堤基工程地質分段分類方法;堤防勘察資料的整理等等,我們都進行了一些粗淺討論。關於堤防工程地質分段分類的問題,一直是各勘測單位頗感難以照顧周全的焦點,我們提出的分類法但願對此有所幫助,並希望有助於堤防工程勘測設計工作的進一步深化。
一、堤防工程地質勘察的過去與現狀
我國已建江河堤防工程總長20餘萬公里,98特大洪水後尚有大量堤防工程正在規劃建設中。許多已建堤防工程過去基本上沒有進行過真正工程意義上的工程地質勘察,更談不上各大江河湖海堤防工程系統化規范性的地質資料的匯編與分析整理工作。正因為如此,許多堤防工程在98特大洪水期間險象環生,出險堤段堤基的地質條件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供搶險分析,為確保萬無一失,只能按最壞情況進行搶險,其人力物力的巨大付出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洪水期間上至中央下到地方的各級領導以及全國人民的精神緊張程度和精力耗費更是無法用實物價值去衡量。如此被動局面,一方面是大自然教訓人類的生動一課,另一方面則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世紀難題。
建國以來,隨著大規模工程建設的需要,工程地質專業從無到有,日益發展壯大,成為國家工程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性專業。工程地質勘察的法規性准則也逐漸成熟與完善,與工程地質相關的規程規范相繼出台,並結合工程實踐的反饋信息進行修訂修編。水利部1997年2月發布了行業標准《堤防工程地質勘察規程》(以下簡稱《規程》,編號SL/T188,同年5月1日起實施),這是我國堤防工程地質勘察的第一部法規性行業標准。而國家標准《堤防工程設計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編號為GB50286-98,自1998年10月15日起施行)則是98特大洪水之後出台的。
如需Q傳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