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地下水岩石的空隙
❶ 工程地質與土力學的基礎是什麼
岩石、地質構造、抄地下水等工程地質,與水利工程密切相關的一些地質作用與地質現象
土力學的基本知識,主要有土的物質性質、土的滲透性、土中應力、土的抗剪強度等方面的內容,並在此基礎上論述了有關水利工程的地基設計和地基處理的原理和方法
❷ ()是由於水庫蓄水地下水升高引起的工程地質問題
(滲漏)是由於水庫蓄水地下水升高引起的工程地質問題
滲漏是指庫水版沿岩石孔隙、裂權隙、斷層、溶洞等向庫盆以 外或通過壩基(肩)向下游滲漏水量的現象。水庫的作用是蓄水興 利,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水庫蓄水期間及蓄水後會產生滲漏。 對任何一座水庫來說,在未採取有效的工程處理措施的情況下, 如果存在嚴重的滲漏現象,將會直接影響到該水庫的效益。而壩 區的滲漏,在不少情況下往往導致壩基產生滲透變形,威脅到大 壩的安全。所以,庫壩區滲漏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地質問題, 也是最常遇到的問題。國內外都有不少水庫,由於滲漏嚴重,蓄 不住水而成干庫;因壩基出現滲透變形而不得不投人大量人力物 力來進行處理。當然,水庫蓄水後,水域面積比較大,自然條件 又千差萬別,十分復雜,如果要求每座水庫都滴水不漏,顯然不 現實。在工程設計中,一般都要求使水庫的滲漏量小於該河流段 平水期流量的1%-3%。 由此可見,在水庫工程規劃設計中,應充分重視庫壩區周圍地形 地質條件的調查研究,不僅要選擇好壩址,而且應該選擇好庫址。
❸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 地下水有哪些類型
關於地下水按含水層介質類型的分類,目前存在著如下兩種分類方案。
第一種分類方案是以俄羅斯和中國為主的一些國家,承襲了原蘇聯水文地質學者的地下水分類的基本觀點,即以含水介質的空隙類型作為劃分地下水類型的基本依據。該種分類的基本觀點是岩石的基本類型和岩石中的空隙類型之間有著完全的對應關系;而一定類型的空隙(包括粒間孔隙、裂隙和溶蝕孔洞)則賦存一定類型的地下水。按照這一觀點,可把地下水劃分為孔隙地下水(鬆散未膠結岩石)、裂隙水(非可溶性堅硬岩石)和岩溶水(石灰岩、白雲岩等可溶性岩石)三種。由於這種分類能直接反應出岩石類型、貯水空隙類型和地下水類型三者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因此這個分類便成為尋找、勘探、評價與開發地下水資源的理論基礎;也被廣泛用於水文地質教科書及各種地下水勘查規程和水文地質科研、生產中。
地下水按含水介質分類的第二種方案,可以歐美國家為代表,即直接以岩石的類型作為劃分地下水類型的依據。例如筆者從美國Davis和Dewiest所著「水文地質學」(1966年)、加拿大、R.A.Freeze和J.A.Cherry出版的「地下水」(1979年)、以色列J.貝爾所著「多孔介質流體動力學」(1979年)、日本山本藏毅所著「地下水水文學」(1992年)等專著中均可見到。書中雖然沒有專門的地下水分類的章節,但這些學者均按照岩漿岩和變質岩、火山熔岩、沉積岩(或進一步分為砂質岩石和碳酸鹽岩)、沖積層、永凍層等岩石類型來描述其中的地下水特徵,或者按岩石類型來命名含水層(如火成岩變質岩含水層,碳酸鹽岩含水層和碎屑岩含水層等等)。這種分類方案的優點是比較直觀,且易於掌握。但是岩石類型繁多,這種地下水分類就未免五花八門,缺少科學的系統性。同時,這種分類也不能反應出地下水貯、導水性質等重要特徵。
比較以上兩種地下水按介質條件的分類方案,顯然按岩石空隙類型的分類更具科學性。但是,近年來,隨著地下水勘探和開發工作的深入,發現這種單一按含水介質孔隙類型的地下水分類方案仍然不夠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岩石類型、空隙類型和地下水類型之間並無絕對的對應關系。例如裂隙空隙並非非可溶性的堅硬岩石所獨有,鬆散岩石中的黃土和某些粘土也存在大量的裂隙空隙;尺寸較大的孔洞空隙也並非可溶性的碳酸鹽岩石所獨有,某些含有可溶質成分的碎屑岩石(如膠結物或角礫為可溶性的角礫岩),甚至於火山熔岩中也存在各種孔洞及管道空間。
(2)在三大基本岩石類型(鬆散岩石、非可溶性堅硬岩石、可溶性岩石)之間存在一些過渡類型的岩石;它們常具有兩種類型的貯水空隙系統(即雙重孔隙介質)。如我國中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系地層中的許多半膠結(半堅硬)的碎屑岩,既有粒間孔隙又有成岩和構造裂隙的存在。亦即,既含有孔隙地下水又賦存有裂隙地下水。前已提出的某些含可溶質成分的碎屑岩,也可能同時具有成岩、構造裂隙和溶蝕裂隙、孔洞以至管道空間,即既含裂隙水又賦存岩溶水。我國西北地區的黃土亦是如此,既是孔隙含水、也是裂隙(垂直裂隙)含水的雙重孔隙介質。在目前以含水層介質類型為基礎的地下水分類中,並未明確這部分過度類型岩石、雙重性質空隙類型地下水的位置。
(3)近年來在地下水勘探、開發中,發現了一些新的貯水空隙類型。如具有十分重大含水意義的基性熔岩中的大尺寸熔岩隧道、堅井和孔室空間,以及某些玄武岩中的大孔洞層(可能為埋藏的火山灰碴),這些空隙和地下水類型在目前通用的地下水介質分類中也沒有位置。以上問題說明,簡單的按照岩石類型和空隙特徵來劃分地下水類型,既不完全符合地下水賦存形式的客觀實際狀況;也不能概括自然界存在的所有地下水類型。因此,對目前廣泛使用的這個地下水分類仍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對三大類地下水的概念,特別是裂隙水的概念也需重新進行定義。
❹ 工程地質的幾個小習題
第一題:人類工程活動一般都在一級階地,一級階地形成最晚,受到風化作用最專弱,所以應該選A
第二屬題:邊界條件都具備了,然後有誘發因素,滑坡就可以形成。山區河流凸岸主要是沉積作用,不易滑坡。選C
第三題:風化作用波擴物理風化和化學風化。選D
❺ 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有哪些
風化、破碎岩層。風化一般在地基表層,可以挖除。破碎岩層有的較淺,可以挖除。有的埋藏較深,如斷層破碎帶,可以用水泥漿灌漿加固或防滲;風化、破碎處於邊坡影響穩定的,可根據情況採用噴混凝土或掛網噴混凝土罩面,必要時配合注漿和錨桿加固。
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對充填膠結差,影響承載力或抗滲要求的斷層,淺埋的盡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注水泥漿處理;淺埋的泥化夾層可能影響承載能力,盡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一般不影響承載能力。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可能是基礎或邊坡的滑動控制面。
鬆散、軟弱土層。對不滿足承載力要求的鬆散土層,如砂和砂礫石地層等,可挖除,也可採用固結灌漿、預制樁或灌注樁、地下連續牆或沉井等加固;對不滿足抗滲要求的,可灌水泥漿或水泥黏土漿,或地下連續牆防滲;對於影響邊坡穩定的,可噴射混凝土或用土釘支護。
滑坡體。斜坡內可能沿滑動面下滑的岩體稱為滑坡體。滑坡發生往往與水有很大關系,滲水降低滑坡體尤其是滑動控制面的摩擦系數和黏聚力,要注重在滑坡體上方修築截水設施,在滑坡體下方築好排水設施。防止滑坡,經過論證可以在滑坡體的上部刷方減重,未經論證不要輕易擾動滑坡體。
地下水發育地層。當地下水發育影響到邊坡或圍岩穩定時,要及時採用洞、井、溝等措施導水、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對結構面不利交匯切割和岩體軟弱破碎的地下工程圍岩,地下工程開挖後,要及時採用支撐、支護和襯砌。支撐多採用柱體、鋼管排架、鋼筋或型鋼拱架,拱架的間距根據圍岩破碎的程度決定。
岩溶與土洞。當建築工程不可能避開時,可挖除洞內軟弱充填物後回填石料或混凝土。不方便挖填的,可採用長梁式、桁架式基礎或大平板等方案跨越洞頂,也可對岩溶進行裂隙鑽孔注漿,對土洞進行頂板打孔充砂、砂礫,或做樁基處理。
❻ 地下水按孔隙性質劃分為那三種
一、地下水分類的原則
一種是根據地下水的某一特徵進行分類;另一種則是綜合考慮地下水的若干特徵進行分類。
二 、地下水的分類
1、按起源不同,可將地下水分為滲入水、凝結水、初生水和埋藏水。
滲入水:降水滲入地下形成滲入水。
凝結水:水汽凝結形成的地下水稱為凝結水。當地面的溫度低於空氣的溫度時,空氣中的水汽便要進入土壤和岩石的空隙中,在顆粒和岩石表面凝結形成地下水。
初生水:既不是降水滲入,也不是水汽凝結形成的,而是由岩漿中分離出來的氣體冷凝形成,這種水是岩漿作用的結果,成為初生水。
埋藏水:與沉積物同時生成或海水滲入到原生沉積物的孔隙中而形成的地下水成為埋藏水。
2、按礦化程度不同,可分為淡水、微鹹水、鹹水、鹽水、鹵水。
詳見下表:
地下水按礦化度分類表
地下水類型 總礦化度(g/l)
淡 水 <1
微 咸 水 1 ~3
咸 水 3 ~10
鹽 水 10 ~50
鹵 水 >50
3、按含水層性質分類,可分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孔隙水:疏鬆岩石孔隙中的水。孔隙水是儲存於第四系鬆散沉積物及第三系少數膠結不良的沉積物的孔隙中的地下水。沉積物形成時期的沉積環境對於沉積物的特徵影響很大,使其空間幾何形態、物質成分、粒度以及分選程度等均具有不同的特點。
裂隙水:賦存於堅硬、半堅硬基岩裂隙中的重力水。裂隙水的埋藏和分布具有不均一性和一定的方向性;含水層的形態多種多樣;明顯受地質構造的因素的控制;水動力條件比較復雜。
岩溶水:賦存於岩溶空隙中的水。水量豐富而分布不均一,在不均一之中又有相對均一的地段;含水系統中多重含水介質並存,既有具統一水位面的含水網路,又具有相對孤立的管道流;既有向排泄區的運動,又有導水通道與蓄水網路之間的互相補排運動;水質水量動態受岩溶發育程度的控制,在強烈發育區,動態變化大,對大氣降水或地表水的補給響應快;岩溶水既是賦存於溶孔、溶隙、溶洞中的水,又是改造其賦存環境的動力,不斷促進含水空間的演化。
4、按埋藏條件不同,可分為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
上層滯水:埋藏在離地表不深、包氣帶中局部隔水層之上的重力水。一般分布不廣,呈季節性變化,雨季出現,乾旱季節消失,其動態變化與氣候、水文因素的變化密切相關。
潛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潛水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一般埋藏在第四紀鬆散沉積物的孔隙及堅硬基岩風化殼的裂隙、溶洞內。
承壓水:埋藏並充滿兩個穩定隔水層之間的含水層中的重力水。承壓水受靜水壓;補給區與分布區不一致;動態變化不顯著;承壓水不具有潛水那樣的自由水面,所以它的運動方式不是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由流動,而是在靜水壓力的作用下,以水交替的形式進行運動。
❼ 由於地表土質疏鬆多孔一部分什麼積雪融水會滲透到地下土層和岩石的空隙里它們是地下水的主要來源
由於地表土質疏鬆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積雪融水會滲透到地下 土層和岩石的空隙里
❽ 工程地質 小問題
1崩塌是從較陡斜坡上的岩、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山體崩落、滾動,堆積版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權現象
2內力地質作用是因地球內部能產生的地質作用,這類地質作用主要發生在地下深處,有的可波及到地表。它使岩石圈發生變形、變位,或發生變質,或發生物質重熔,以至形成新岩石。
外力地質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產生的,它主要發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 。
❾ 從工程地質角度,根據埋藏條件可將地下水分為( )。
正確答案為:B,D,E選項
答案解析:
本題考點涉及地下水的分類。地下水是內埋藏在地面以下土顆粒之容間的孔隙、岩石的孔隙和裂隙中的水。土中水有固、液、氣三種形態,其中液態水有吸著水、薄膜水、毛細水和重力水,而毛細水可在毛細作用下逆重力方向上升一定高度,在0℃以下毛細水仍能移動、積聚,發生凍脹。從工程地質的角度,根據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又可將地下水分為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
❿ 不同的地下水產生的工程地質問題
先要分清地下水是哪一類,上層滯水、孔隙潛水、承壓水,基岩裂隙水等等,產生的工程地質問題各不相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否更具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