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工程地質中什麼是傾斜構造

工程地質中什麼是傾斜構造

發布時間: 2021-02-18 07:21:23

『壹』 地質上「節理構造」與「傾斜構造」有什麼包容關系

節理構造是復沒有位移、比較密集、制平直、緊閉、陡傾角的地質構造形跡。
分為兩種,一種是剪性節理,主要特點是,平面上平直、剖面上緊閉、密集、陡傾角;另一種是張性節理,主要特點是,平面上呈鋸齒狀,剖面上呈楔性,節理間常填充方解石等礦物,陡傾角等。
傾斜構造是地層形成後受地殼運動影響,或者區域性斷裂推移沉降等,導致岩層傾斜的一種構造形跡。
兩者相互比較:
節理構造可以賦存或發育於傾斜構造中的某個部位;
傾斜構造規模大,可以是區域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
節理構造規模小,往往集中於某個區域性構造帶某地段的邊緣,或者更小構造帶中。

『貳』 如何在地質圖上區分向斜構造與背斜構造

1、在岩層在形成時,一般是水平的。岩層在構造運動作用下,因受力而發生回彎曲,發生的是答一系列波狀的彎曲變形,就叫褶皺。單個彎曲叫褶曲,褶曲有向斜和背斜兩種。

2、向斜:從形態上看,向斜一般是岩層向下彎曲。因此,從地形的原始形態看,向斜往往會成為谷地。但是,由於向斜槽部受到擠壓,物質堅實不易被侵蝕,經長期侵蝕後反而可能成為山嶺。外形上一般是兩翼指向上方,中央向下屈曲,一般中間岩層較新,兩翼岩層老。

3、背斜:背斜外形上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彎曲,卻會因岩石拉張易被侵蝕而形成谷地。岩層自中心向外傾斜,中心部分岩層較老,兩翼岩層新。

4、因此不能單從外形就判斷是向斜與背斜,應該可以通過判斷岩層新舊來判斷是向斜還是背斜。這樣判斷比較准確而且容易。

如圖:

『叄』 傾斜構造對工程建設有哪些影響

我也問了個,沒人回答、

『肆』 (1)圖中地質構造是______________,其中A為________斜,B為________

褶皺;背;向 (2)流水;侵蝕 (3增加;滑坡和泥石流
4.A 背斜,岩層穩定,不易出儲存地下水
5.A 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

『伍』 地質構造有哪三種基本類型

地質構造是指在地球的內、外應力作用下,岩層或岩體發生變形或位移而遺留下來的形態。地質構造有褶皺、節理、斷層三種基本類型。

褶皺:分為背斜和向斜。背斜:岩層向上彎曲、中心部位岩層較老,兩側岩層依次變新;向斜:岩層向下彎曲、中心部位岩層較新,兩側岩層依次變老。

拓展資料:

主要分類:

地質構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時間分為原生構造(primary structures)與次生構造(secondary structures或tectonic structures)。次生構造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原生構造一般是用來判斷岩石有無變形及變形方式的基準。構造也可分為水平構造、傾斜構造、斷裂和褶皺。

地殼或岩石圈各個組成部分的形態及其相互結合方式和面貌特徵的總稱。地質構造的規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過地質和地球物理資料的綜合分析和遙感資料的解譯才能識別,如岩石圈板塊構造。

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計,需要藉助於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如礦物晶粒變形、晶格的位錯等。貴州位於華南板塊內,處於東亞中生代造山與阿爾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帶之間,橫跨揚子陸塊和南華活動帶兩個大地構造單元。在已知1400Ma地質歷史時期中經歷了武陵、雪峰、加里東、華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5個階段。

『陸』 常見的地質構造有哪些

典型的基本構造形態:
一、水平構造和單斜構造
1.水平構造
未經構造變動的沉積版岩層,其形成時的原始產狀是水權平的,先沉積的老岩層在下,後沉積的新岩層在上,稱為水平構造。
分布:只是局限於受地殼運動影響輕微的地區。
2.單斜構造
原來水平的岩層,在受到地殼運動的影響後,產狀發生變動,當岩層向同一個方向傾斜,形成單斜構造。
分布:單斜構造往往是褶曲的一翼、斷層的一盤或者是局部地層不均勻的上升或下降所引起。
二、褶皺構造
定義:組成地殼的岩層,受構造應力的強烈作用,使岩層形成一系列波狀彎曲而未喪失其連續性的構造,稱為褶皺構造。

褶皺構造是岩層產生的塑性變形,是地殼表層廣泛發育的基本構造之一。
三、斷裂構造
定義:構成地殼的岩體,受力作用發生變形,當變形達到一定程度後,使岩體的連續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壞,產生各種大小不一的斷裂,稱為斷裂構造。

斷裂構造是地殼上層常見的地質構造,包括斷層和裂隙等。
四、不整合
定義:
在野外,我們有時可以發現,形成年代不相連續的兩套岩層重疊在一起的現象,這種構造形跡,稱為不整合。不整合不同於褶皺和斷層,它是一種主要由地殼的升降運動產生的構造形態。

『柒』 地質方面結構和構造的區別是什麼

兩者區別在於概念完全不同,地址結構指岩石構成的特徵,地質結構主要表示礦物或礦物之間的各種特徵。

1、地質結構定義:地質學術語,岩石的結構。指組成岩石的礦物的結晶程度、晶料大小、晶料相對大小、晶體形狀及礦物之間結合關系等,所反映出來的岩石構成的特徵。

2、地質構造定義:構造是地質構造的簡稱。地質構造是指地殼中的岩層地殼運動的作用發生變形與變位而遺留下來的形態。

包括褶皺,節理和斷層等最基本的地質元素,地質元素是岩石圈中構造運動的產物。各種地質構造具有相應的地質現象和工程地質條件。

(7)工程地質中什麼是傾斜構造擴展閱讀:

地質構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時間分為原生構造與次生構造。

次生構造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原生構造一般是用來判斷岩石有無變形及變形方式的基準。構造也可分為水平構造、傾斜構造、斷裂和褶皺。

地殼或岩石圈各個組成部分的形態及其相互結合方式和面貌特徵的總稱。

地質構造的規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過地質和地球物理資料的綜合分析和遙感資料的解譯才能識別,如岩石圈板塊構造。

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計,需要藉助於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如礦物晶粒變形、晶格的位錯等。

貴州位於華南板塊內,處於東亞中生代造山與阿爾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帶之間,橫跨揚子陸塊和南華活動帶兩個大地構造單元。

在已知1400Ma地質歷史時期中經歷了武陵、雪峰、加里東、華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5個階段。

雪峰運動奠定了揚子陸塊的基底,廣西運動使黔東南地區褶皺隆起與揚子陸塊熔為一體,以後又經歷了裂陷作用、俯沖作用,燕山運動奠定了現今構造的基本格局。

『捌』 工程地質,向斜背斜,褶皺構造,對圖中的地形地貌成因進行描述

A是構造斷層線(通常是強烈地震的遺跡),岩層穩定性差,地下水環境回復雜,是工程建設最難搞定的答地帶。
B是構造背斜,它因為長期侵蝕過程,已經與它的構造形態完全不同,現在是山間河谷地帶(過去是隆起的山脈)地帶。這種構造的岩層不是太緊致,一般具有地基穩定性,作為建築基礎場地,最好搞定。
C是向斜構造遺留的山地,在歷史上它與B的高低差別是正好相反的。這個部位的岩層緻密,開挖難度大最大。
D是背斜陷落帶,是B種構造陷落以後形成的谷地,因為海拔姿態低,歷史上的侵蝕作用對它的影響很小,它的中部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但兩側很不穩定,工程建設活動最好避開它,躲不掉就盡量往中間靠,離邊界越遠越好。

『玖』 畫傾斜岩層的地質剖面圖,剖面圖上的岩層的角度怎麼確定啊還有傾斜的方向是/傾斜還是\傾斜,這又怎麼確定

一、地質圖的種類和基本內容

用規定的符號、線條、色彩來反映一個地區地質條件和地質歷史發展的圖件,叫地質圖。它是依據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種地質勘測資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圖上編制而成的,是地質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質圖的種類
1、普通地質圖

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圖為底圖,反映一個地區的地形、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殼運動及地質發展歷史的基本圖件,稱為普通地質圖,簡稱地質圖。在一張普通地質圖上,除了地質平面圖(主圖)外,一般還有一個或兩個地質剖面圖和綜合地層柱狀圖,普通地質圖是編制其它專門性地質圖的基本圖件。

按工作的詳細程度和工作階段不同,地質圖可分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萬〕、小比例尺的(1:20萬~1:100萬)。在工程建設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質圖。

2、地貌及第四紀地質圖

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圖為底圖,主要反映一個地區的第四紀沉積層的成因類型、岩性及其形成時代、地貌單元的類型和形態特徵的一種專門性地質圖,稱為地貌及第四紀地質圖。

3、水文地質圖

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圖為底圖,反映一個地區總的水文地質條件或某一個水文地質條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規律的地質圖件,稱為水文地質圖。

4、工程地質圖

工程地質圖是各種工程建築物專用的地質圖,如房屋建築工程地質圖、水庫壩址工程地質圖、鐵路工程地質圖等。工程地質圖一般是以普通地質圖為基礎,只是增添了各種與工程有關的工程地質內容。如在地下洞室縱斷面工程地質圖上,要表示出圍岩的類別、地下水量、影響地下洞室穩定性的各種地質因素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