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
① 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的區別問題,在線等!
我是學地質專業的研一的學生。工程地質主要是與工程掛勾,注重工程專施工方面的與地質屬有的問題,比如地基的岩性,岩石的變形程度,受壓系數等等。而水文地質主要與水文掛鉤,注重地下水的研究(因為聯繫到地質的水文基本就是地下水)。而在這兩個專業的教學上面,首先都要學地質學的基礎課程,不同的是一個還要學工程方面的,比如土建等等,一個要學水文方面的,比如流體力學等等!希望對你有幫助!
② 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1、水文地質:地質學分支學科,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種變化和回運動的現象。
2、工程地質:是一答門應用地質學的原理為工程應用服務的學科
二、研究內容不同
1、水文地質: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規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地下水資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和礦山開採的不利影響及其防治等。
2、工程地質:主要研究內容涉及地質災害,岩石與第四紀沉積物,岩體穩定性,地震等。工程地質學廣泛應用於工程規劃,勘察,設計,施工與維護等各個階段。
三、目的不同
1、水文地質:是為研究與地下水活動有關的岩土工程問題和不良地質現象提供資料。例如,興建房屋建築和構築物時,應研究岩土的滲透性、地下水的埋深和腐蝕性,以判明對基礎砌置深度和基坑開挖等的影響。
2、工程地質:為了查明各類工程場區的地質條件,對場區及其有關的各種地質問題進行綜合評價,分析、預測在工程建築作用下,地質條件可能出現的變化和作用,選擇最優場地,並提出解決不良地質問題的工程措施,為保證工程的合理設計、順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③ 《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屬於那個專業大類
我學的就是水文地質與抄工程地質。
好像是按學校分的不一樣。
我們當時是勘察技術與工程,分為「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方向和「地球物理探索」方向。
不過現在學校又改了劃分,把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劃分到環境學院了。差不多的專業還有水利工程專業,水文水資源專業等……
相近專業也包括土木工程,地質學、地質工程等專業……
④ 試述岩土與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的關系
岩土工程偏向於研究地基、基礎間的相互作用與關系,偏設計類,工程地質偏向於研究工程勘察及地質條件,偏勘察類。個人理解,未必詳盡
⑤ 在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幾個階段中,()階段
在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幾個階段中,(B )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選定工程建築物的具體地址,如選壩址和庫址。
A.規劃
B.可行性研究
C.初步設計
D.技施設計
⑥ 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
(1)岩溶揭示
在齊岳山背斜地段施工中,共揭示6個規模較大的岩溶,如表10-24。
(2)岩溶發育特徵
對齊岳山背斜地段所揭示的6個岩溶進行分析,具有以下6個特徵。
表10-24 齊岳山隧道溶洞統計表
1)高頻率發育。如圖10-78,在齊岳背斜DK361+597~DK362+277長680m區段內,共發育6個規模較大的岩溶,平均岩溶間距不到300m,岩溶發育頻度極高,因此,在這種岩溶高發地段,為規避施工風險,採取超前地質預測預報是十分必須的。
圖10-78 齊岳山隧道岩溶分布圖
2)水壓力不高。對施工所揭示的6 個岩溶進行水壓力測試,水壓力值最大不超過0.3MPa,現場實際測試結論與體會與前期勘察設計階段認為存在高水壓力的推斷難以吻合。對於齊岳山隧道不存在高水壓力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齊岳山隧道存在四級夷平面:第一級夷平面高程1700~1800m,第二級夷平面高程1500~1600m,第三級夷平面高程1300~1400m,第四級夷平面高程1100~1200m,背斜西翼岩溶水主要由第二級夷平面向第四級夷平面過渡,由夷平面高程差來看,可能會存在3~4MPa的高水壓力。但在隧道附近發育著規模極大的大魚泉(標高1115 m)、小魚泉(標高1112 m)和朝陽洞(標高1143 m),附近三個規模較大的岩溶洞穴與隧道進口(標高1126 m)高程相比,位於隧道上、下15~20m范圍,因而,泉點與洞穴將襲奪地層中的岩溶水,造成隧道內揭示岩溶水壓力值不高,水壓力值約為0.3MPa,這與洞穴高差相吻合。
3)水量貧富不均。在施工中所揭示的6 個岩溶中,PDK361 +870、DK362 +060、PDK362+144三個岩溶涌水量高達2000m3/h,而另外3個岩溶水量不大,小於100m3/h。富水的三個岩溶位於T1d地層,以及T1d與T1j、P2c的交界面,這能否成為背斜地層岩溶富水特徵值得深入研究。
4)充填介質復雜多樣。由背斜所揭示的6個岩溶來看,充填介質有水、淤泥、粘土和塊石土四種,沒有空腔型干溶洞存在。
5)岩溶賦存於斷層和完整灰岩的交界面。所揭示的6 個岩溶中,PDK361 +597 和DK361+614溶洞位於F3 斷層,其餘的四個溶洞均位於完整灰岩交界面,由此來看,斷層處和完整灰岩交界面是溶洞多發區,這在施工超前地質預測預報中應予以加強。勘察階段,認為在背斜核部F5、F6處岩溶極其發育,但在實際施工中卻未發現。筆者認為,造成背斜核部岩溶不發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受P2w隔水層的限制所致。
6)以管道型和溶槽型發育,未發育大型溶洞。施工中所揭示的6 個岩溶中,除DK362+060為溶槽型外,其餘5個均為管道型,未揭示大型溶洞。根據這一特徵,在背斜地段,遇到溶洞後,為解決工期問題,採取繞越方案會十分有效。
(3)岩溶分類
根據岩溶特徵,可將施工中所揭示的6個岩溶進行分類,如圖10-79。
圖10-79 齊岳山隧道岩溶分類
⑦ 北京市西城區的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狀況
水文地質勘查抄主要是爭對區域內的水環境進行調查,了解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特徵,進行的工作主要是抽水試驗、長期觀測及示蹤法等;工程地質勘查主要是調查工程的岩土體性質,持力層等,解決邊坡的穩定性及地基承載力和地下水的內水壓力等問題。
⑧ 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怎麼分析
工程地質條件分抄析:
工程襲地質條件是指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條件總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質、地質構造、地貌、水文地質、地質作用、自然地質現象和天然建築材料等幾個方面。
主要通過以下幾點對不同地區進行具體分析:
1、對工程場地穩定性與適宜性分析、評價。
2、對工程場地環境工程地質條件評價。在評價場地自然條件的同時,還應預測工程與場地的相互影響及可能引發的工程地質問題。
3、為設計提供地質參數。
4、根據場地地質條件,為設計提供工程措施意見。
水文地質條件分析:
水文地質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種變化和運動的現象。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規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地下水資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和礦山開採的不利影響及其防治等。
因此根據分析地點具體特徵根據以上要素進行分析。
⑨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遙感
遙感地質在工程地質應用上,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對重要的水壩、隧道、電站、運河、橋梁、碼頭以及軍事工程設施所在地段的工程地質環境條件的遙感調查。其中地表及隱伏活動斷裂等構造是主要對象。通過遙感分析來幫助對工區的工程穩定性的評價。圖12-2是規劃中的南水北調中線調水的路線解譯圖。工程中另一個應用是鐵路、運河等重大工程沿線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分析。圖12-3是三峽水庫建設的地質災害調查資料。此外有象岩溶地區和礦山采空地區的地面塌陷調查及與工程地質有關的地下水害調查等。可見,工程地質遙感工作,實際上就是新構造、災害地質等遙感解譯分析資料的應用。
圖12-3 三峽工程庫區巴東縣環境地質遙感解譯圖
圖12-4 根據陸地衛星資料作出的地下水流向示意圖
地下水的存在會引起土壤表面及植被的溫度或輻射強度兩種變化。土壤中水份增加,熱傳導增加,熱容量變化,水份的蒸發造成地面降溫,故白天在熱紅外圖像上呈現冷異常(色調變暗)。淺層地下水的缺失會引起上部植被的生態變化。遙感技術在水文地質方面的應用有:①對岩性、構造和各種地貌形態的含水特點、含水性好壞分析。如對古河道的遙感解譯,在我國華北、天津市等地都有成功經驗。岩溶水文地質研究,崔承禹等人(1985)對廣西灕江桂林、陽朔地段利用夜航成像的熱紅外圖像,查明地下水流出地面再流入灕江,對地下河的排泄地段,對河流的補給,泉水的出露等。②直接或間接探測泉水及淺層地下水。我國李承尊(1985)對大連地區岸邊的泉水遙感解譯,美國在夏威夷群島海岸邊對地下淡水流入海中位置的確定。③對一些水文地質特徵的研究。如A.G.Bobba等人(1992)用冬夏兩個時相陸地衛星數字處理圖像來檢測補給區及溢出區的地下潛流及潛水的流向圖(圖12-4)。利用遙感資料來分析礦區水文地質條件,孫仲安等人(1990)用SAR圖像來分析京西煤田地區水文地質,分別對平原地區及基岩地區的遙感地質應用進行評價。《遙感原理和工程地質解譯》一書(卓寶熙等,1982),對各種類型地下水(如孔隙、裂隙水等)的解譯標志有較詳細介紹。
⑩ 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分別的就業方向
自我感覺水文地質主要從事一些地下水評價管理,數值模擬,基坑降水設計、回滲流分析等工作答。水文地質我的理解是屬於邊緣學科,現在好多都劃分到水文水資源專業,或環境工程中,但是一部分學校裡面地質專業還包含水文地質方向,有的已經成立了一個新的專業叫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幾次雙選會以及一些學長的找工作經歷使我對水文地質這個學科,產生了困惑,水文地質不怎麼好就業,特別是純粹的水文地質專業,主要是水文地質應用性不強,大型的供水、抽水試驗等項目目前基本上沒有,目前我們碰到的好多都是水資源論證、滲流分析等,現在單位招人一般都招工程地質,招水文地質的往往還招水文水資源,而招滲流的往往要水工結構專業,所以目前就水文地質來說,我覺得沒有工程地質有市場,而且這個專業很尷尬,只是一個附屬品!
另外,水文地質現在比較時尚的方向是地下水污染這一塊,搞工程地質,涉及很多水文地質方面的東西,因為主要搞大壩、水庫,滲漏始終是個核心。要想搞好工程地質必須要學好水文地質,比較難的工程項目往往都會與水有關聯。如果要在兩者之中選一個的話,就工程地質吧,不過,適當的學習一些水文地質知識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