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人才引進
①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怎麼樣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質學院籌備委員會,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四光任籌委會主任。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學校決定每年的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12月24日,政務院任命紅軍老幹部劉型為北京地質學院首任院長,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尹贊勛教授任副院長。
1954年後陸續遷入北京西北郊學院路新校址。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時間中,學校停止招生。1970年遷出北京,在湖北辦學。1975年遷址武漢,暫時更名為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原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2月,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北京兩地獨立辦學。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2010年4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0年9月,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2011年9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② 武漢有哪些大學屬於211、985
武漢下列7所大學屬於國家211和985工程:
一,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簡稱武大,是一所位於中國武漢市的綜合研究型大學,其溯源於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中國第一所公立現代大學)。1913年為六大國立高師之一的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於1928年正式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學校坐擁珞珈山,緊鄰東湖,佔地面積5166畝,建築面積256萬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之一。武漢大學是中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二,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於2000年5月26日合並成立。學校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水平一流的高等學府之一,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985工程」建設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位於武漢市,校園總面積7000餘畝。
三,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簡稱地大,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體,應用科學、前沿科學,以及新興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列入"111計劃"和"卓越計劃"。是"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四,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武理工(WHUT),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是「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入選高校,由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國家海洋局共建。學校位於「九省通衢」的武漢市,佔地面積4300餘畝,校舍總建築面積163餘萬平方米。擁有四座功能完備的現代化圖書館,館藏圖書367餘萬冊。 學校部分科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張之洞創立的湖北工藝學堂,現武漢理工大學,由分屬於教育部、交通部、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的武漢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三校在2000年合並組建而成。
五,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師范類、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是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成員,國家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國家師范生免費教育試點高校,是國家培養中、高等學校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六,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生命科學為特色,農、理、工、文、法、經、管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入選「863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是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成員,是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農業現代化建設優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兼有文學、史學、哲學、理學、工學等八大學科門類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由原隸屬財政部的中南財經大學和原隸屬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學院合並組建而成。學校現有兩個校區。
③ 中國地質大學中北京和武漢有什麼區別
一、學校的地址不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二、學校的規模不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截至2018年10月,學校佔地面積1421758平方米,校舍面積815074.58平方米;設有19個學院,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有教職員工3122人,全日制在校學生26103人。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截至2019年3月,學校有17個教學單位,42個本科專業。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工程碩士領域,11個類型的專業學位授權點。在職教職工1400餘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俄羅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餘人。
三、學校的影響力不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列入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資源產業經濟為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等多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位列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
④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北京的哪個更好啊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工程專業全國一家獨大,並且遙遙領先。細心的同學就會發現,高考報專業的時候有兩所中國地質大學,一所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一所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很多同學都會困惑,這明明是同一所大學,填報志願的時候怎麼兩個校區的分數線還是不一樣的,究竟哪所地質大學最好,我們今天就說一說中國地質大學的北京校區和武漢校區有什麼區別。
北京校區:2018全國大學綜合實力排名65位,211工程大學,985工程創新平台,由於文革遷校,1978年地質大學在鄧小平的關懷下在北京復校,我國首次試辦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俄羅斯外籍院士6人。經過幾十年不懈的艱苦奮斗,逐步形成以地質,資源,地學工程技術為主的專業特色大學。
3 各自優勢專業
武漢校區:武漢校區的地質學,煤與煤層氣工程,安全工程是國家級特色專業,也是地質大學最好的專業,資源勘察工程,地球物理學(全球特色專業),寶石與材料工藝學都是地質大學武漢校區相當不錯的專業。
北京校區:北京校區的地球物理學是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土資源管理,地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都是相當不錯的專業,由於地理位置在北京,這也使得北京校區的就業要優於武漢校區。
4 分數線
兩所地質大學同根同源,由於分別獨立招生,兩所大學的分數線也有不小的差異,拿安徽省的錄取線為例,武漢校區2017年錄取線為582最低分,北京校區2017年錄取線為590最低分,由於北京校區的地理位置等原因的因素,北京校區的分數線稍微高於武漢校區,但是論實力,武漢校區還是強一些。
兩所同根同源的大學,因為地理原因才分開辦學導致如今的獨立,兩所大學如今的實力和特色都在我國是頂級的,可以想像當年如果不拆分,如今的實力要多麼強大。不免讓人覺得惋惜!
⑤ 除地大以外,哪些大學有寶石學專業碩士點
除中國地質大學以外還有十所大學也擁有寶石學專業碩士點。
這十所大學回分別為:山東齊答魯工業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桂林理工大學、金陵科技學院、天津商業大學、河北地質大學、長春工程學院、上海建橋學院、同濟大學同科學院、鄭州工商學院。
1、昆明理工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
2、桂林理工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的珠寶學院擁有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3、長春工程學院
長春工程學院的勘查與測繪工程學院擁有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5)中國地質大學人才引進擴展閱讀: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概況
1、課程設置
寶石學的課程為地質學基礎、結晶學與礦物學、晶體光學、寶石學、美術基礎、美術設計原理、寶石儀器及寶石鑒定、首飾設計及效果圖、首飾製作工藝學、寶石切磨加工工藝學。
2、培養要求
寶石學的培訓要求為系統地掌握寶石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寶石學、首飾工藝學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備從事寶石鑒定和寶石學科學研究、首飾設計和首飾加工製作及經營管理的初步能力。
3、就業方向
寶石學的就業方向為各省市質檢站、典當行、珠寶公司(銷售)。
參考資料:網路-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
⑥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mba全日制畢業後,可以以應屆畢業生身份落戶嗎,工作單位有指標
應屆生落戶是最方便的,但社保記錄可以證明不是應屆生身份。你的情況用人才引進也是一樣的。應屆生是特殊群體,享受照顧,如果你能咨詢一下,如果可以當應屆生,那最好!
⑦ 中國地質大學是211或985嗎
中國地質抄大學(北京)是211大學,襲也是985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資源產業經濟為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等多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中國地質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
(7)中國地質大學人才引進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1月,學校有17個教學單位,41個本科專業。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工程碩士領域,11個類型的專業學位授權點。在職教職工1400餘人。
⑧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211大學還是985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211大學,也是985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資源產業經濟為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等多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位列國家「雙一流」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
(8)中國地質大學人才引進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1月,學校有17個教學單位,41個本科專業。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工程碩士領域,11個類型的專業學位授權點。在職教職工1400餘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俄羅斯外籍院士6人。
⑨ 中國地質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18級的地大抄小學弟來晚了!
地大的專業,當然是地質方面的專業比較強。所以我還是推薦地質類的專業!地大的地質工程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是地質學類中的王牌。
專業是校品牌專業,2007年獲得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資助,2008年與2013年獲得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資助。
⑩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區別
國地質大學(北京)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是建國初期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資源產業經濟為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等多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位列國家「雙一流」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2]、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學校是中國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的地質學院,在世界地球科學領域享有盛譽。
截至2018年1月,學校有17個教學單位,41個本科專業。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工程碩士領域,11個類型的專業學位授權點。在職教職工1400餘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俄羅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餘人。繼續教育和網路遠程教育在讀生60000餘人。校友中有37人成為兩院院士,200餘人成為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
(10)中國地質大學人才引進擴展閱讀:
建校初期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適應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1952年,中央根據「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院校,整頓和加強綜合性大學」的方針,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清華大學地學系、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地質工程系和西南交通大學(原唐山鐵道學院)采礦系地質組以及西北大學地質系合並成立了中國地質大學前身——北京地質學院。
1952年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中國著名地質學家、地質部部長李四光在講話中說:「現在新中國辦起了驚天動地的事業,北京航空學院是驚天,北京地質學院是動地。你們就是動地的勇士……你們是新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我代表地質部向你們祝賀。」領導的寄託,前輩的期望,使同學們對地質事業更加熱愛。學校決定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
1957年5月17日,劉少奇同志在中南海接見了學院畢業生代表,進行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親切交談。他說:地質工作者是「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員」,要建設就要搞地質勘探,就要打「游擊」,你們是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偵察兵和先鋒隊。
1960年,學校被評為「北京市文教戰線紅旗學院」,並躋身國務院確立64所全國重點大學之列。
網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