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崍市天台山地質災害點
❶ 邛崍天台山有多高
四川成都天台山隸屬邛崍山脈,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邛崍市,距成都110公里。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
❷ 成都邛崍市天台山鎮的要修水庫么最近傳得很瘋啊
是呀!
❸ 最近天台山會不會有什麼地質災害
這種問復題就有點那啥了。
第一制,邛崍是丘陵區,具備發生地質災害的條件,包括滑坡和泥石流。
第二,邛崍最近沒有降雨。
第三,我朋友最近正在邛崍做地災評估,但不是天台山那邊。總體上講邛崍地質條件還是比較好的,只要不遇到特大暴雨啊什麼的。
最後,這種東西沒到現場是基本屬於不能判斷的。要發生地質災害需要很多條件的,你以為你運氣這么好么。
放心去吧。
❹ 成都的地質概況主要地質災害及可行的解決措施。。。。。。。
一、前言
我市位於青藏高原東緣與四川盆地過渡地帶,人口集中,降雨充沛,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多樣,相對高差4979米。西部為龍門山強烈隆起斷裂褶皺發育帶,岩性復雜,以構造侵蝕、溶蝕高山和中山、低山地貌為主;東部龍泉山斷裂褶皺帶為構造剝蝕低山丘陵地貌;中部廣為平原。山地和丘陵面積分別佔全市幅員面積的32.26%和27.26%。
由於獨特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條件和強烈的人類工程活動,導致我市每年地質災害頻繁,成為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多發區。
二、2003年我市地質災害概況
2003年我市共發生地質災害64起,其中滑坡45處、泥石流10處、崩塌5處、地裂縫3處、地陷1處。其中成功預報地質災害37起,地質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比2002年下降54%。
汛期降雨誘發地質災害是2003年我市地質災害發育的主要特徵。2003年,我市汛期6—10月平均降雨量達634mm,是全年降雨量839.1mm的75.5%,共誘發地質災害63處,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98%,其中8月份降雨量達351?2mm,佔全年降雨量41.8%,誘發地質災害49處,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76.5%,主汛期是地質災害發生的高發期。
地震活動是2003年誘發我市地質災害的重要原因之一。2003年我市地質災害空間分布主要集中在龍門山區及龍泉山區,龍門山區共發生地質災害34起,占我市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53.1%,而2003年我市共發生2.0—3.1級地震活動142次,都集中發生在龍門山山前斷裂地帶。
2003年我市發生的64處地質災害中,滑坡、崩塌、泥石流三個類型總共60處,占發生災害總數的93.7%。
2003年我市共有504處地質災害危險點納入各級防禦預案,由於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部分地質災害在發生前得到了積極預防,減輕了災害損失。但仍存在防禦重點不突出、區(市)縣防治經費落實不到位、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普及率不高等突出問題,亟待進一步解決。
三、2004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一)預測依據
1、地質環境條件
我市地質環境條件獨特,地質構造復雜、岩石破碎、人類工程活動頻繁。受其影響,地質災害的發育特點表現為時空分布不均、災害類型多樣、規模大小不一,地質環境條件惡劣地段是今年地質災害的易發地區,地質災害類型仍以鬆散層中小型規模滑坡為主。
2、2004年降雨量
根據2004年成都市氣象局預測,今年汛期我市平均降雨量780-78mm,其中7—8月主汛期降雨量大於200mm,汛期和主汛期是地質災害發生的高發期。
3、人類工程活動
我市地形多樣,人口集中,交通發達,人類工程活動頻繁。2004年,在進行地基開挖、開礦採石、挖掘修路等工程活動時,一些地質環境條件較差的地帶,預測可能因人類工程活動誘發產生地質災害。
(二)地質災害類型預測
對我市造成危害較大的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是滑坡,其次是崩塌、泥石流,其它類型相對較少發生。預測2004年我市地質災害發生類型仍然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為主,規模一般為小到中型,但彭州、都江堰、青白江、崇州等部分地區存在發生大型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
(三)地質災害發生時段預測
降雨是誘發我市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預計2004年我市6月—10月降雨充沛,平均降雨量在780-78mm左右,佔全年降雨量的80%。預測2004年我市地質災害發生時段還是主要集中在汛期(6月—10月)時段。
四、2004年地質災害防禦重點
(一)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1、龍門山中、低山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以彭州—都江堰—大邑—邛崍一線以西的中、低山峽谷地帶為主,區內褶皺強烈,斷裂發育,地震頻繁,岩石破碎,降雨充沛,地質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地質災害主要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為主,主要對工業設施、農田耕地、公路、房屋、渠堰、旅遊景區(點)等造成較大危害。其中彭州市小魚洞鎮楊坪村滑坡、彭州市磁峰鎮永華村滑坡、都江堰市麻溪鄉友誼村滑坡、崇州市萬家鎮方店子滑坡、邛崍市天台山馬坪村滑坡,汛期在強暴雨誘發下將會進一步發展。
2、總崗山低山、深丘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成都南側蒲江、新津等縣低山深丘地帶,人多房密,盛夏多暴雨,人類工程活動頻繁,岩性軟硬相間,岩石多破碎,軟弱易滑。地質災害以滑坡為主,對房屋、農田、水利設施、公路交通等造成危害。其中蒲江縣白雲鄉騎龍村滑坡,汛期在強暴雨誘發下將會進一步發展。
3、龍泉山低山地質災害低易發區
我市東部龍泉山脈一線的龍泉、金堂、青白江等區、縣以構造剝蝕低山為主。區內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挖渠、建房、公路修建、農田開墾等人類活動活躍,一些地質環境條件較差地區易誘發產生地質災害,且多以中小型滑坡、崩塌為主,造成房屋變形、牆體開裂、地表下錯、農田掩埋、交通阻塞等危害。其中龍泉驛區山泉鎮大佛村滑坡、金堂縣九龍鎮中心村滑坡、青白江區仁和鄉青林村滑坡等地質災害汛期將會加劇活動。
對以上區域,各地各部門要加強人類工程活動管理,做好退耕還林、邊坡治理,認真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加強監測,做好群測群防和預警預報工作。
(二)地質災害主要危險(隱患)點
據統計,我市現孕育有地質災害危險(隱患)點500餘處,分布在中低山和深丘區地質環境條件脆弱地帶,主要對農戶、學校、礦山、企事業單位、公路、農田、電站、通訊、水利設施、旅遊景區(點)等造成威脅和危害。我市結合地質災害的分布區域、危害程度、規模大小,篩選出25個重大災害點為市級危險(隱患)點,並提出應急防災措施,落實監測責任單位和監測負責人(見附表1)。各責任單位和監測負責人必須認真履職到位,採取切實可行的具體防範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汛前檢查和汛期巡查
各區(市)縣應積極做好汛前檢查工作,查處問題及時整改,要結合全市的氣象預測和當地天氣預報,搞好地質災害預防預報工作,將地質災害危害減少到最低程度。根據我市地質災害的分布發育特點,按照省、市汛前檢查要求,市級有關部門要在2004年5月底之前,合理安排巡查路線,完成對邛崍、蒲江、龍泉、金堂、彭州、大邑、崇州、都江堰、青白江、雙流、新津、新都等區(市)縣汛前檢查,防患在先。
五、2004年地質災害防治主要保障措施
(一)制定落實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各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會同同級建設、水利、交通等部門,開展本區域地質災害調查,擬定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找准主要地質災害點的分布范圍、威脅對象,明確重點防範期、主要措施,落實監測、預防責任人。組織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鄉(鎮)、廠礦企業在汛期來臨前開展對本區域內地質災害普查工作,編制地質災害防禦預案,同時做好《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地質災害避險明白卡》的發放工作。
(二)制定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各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會同同級建設、水利、交通等部門擬定本區域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組建應急機構、明確職責分工、預警報警信號、搶險救援措施等。出現重大地質災害徵兆或發生地質災害時,區(市)縣政府要根據情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疏散群眾,採取措施,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
(三)落實防災責任,加強監測
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394號)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1)35號)的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分管領導為主要責任人(見附表2)。各區(市)縣、鄉、村、社和監測責任人要各負其責,明確各自的責任和任務,建立和完善「群測群防」體系;每個地質災害危險(隱患)點(以下簡稱災害點)要通過簽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書的形式,把監測防治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明確責任人;每個災害點要向受威脅的群眾發放載有地質災害基本情況、撤離線路等內容的「明白卡」,努力避免人員傷亡;對可能發生的、正在活動的災害點,要布置必要的位移動態監測點,汛期遇降雨要實行24小時監測,做好監測記錄。國土資源、防汛、救災、氣象、地震等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根據當地的雨情、水情、震情和各災害點的監測資料,做好地質災害預測、預報工作。
(四)完善地質災害預防工作制度
市級有關部門和各區(市)縣要進一步完善汛前檢查、汛期巡查、汛期值班和災情速報制度。汛前和汛期有關部門要組織檢查,重點檢查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編制、防治責任、防治措施落實情況;災情發生後,要及時按要求報送災害種類、規模、受災人員、財產損失、救災減災措施等信息;汛期國土資源部門要實行24小時值班,確保人員落實、信息暢通。
(五)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普及宣傳工作
市級有關部門和各區(市)縣要加大地質災害防治的宣傳力度,通過舉辦培訓班、專題講座、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四川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等法規,使廣大群眾掌握地質災害發生的一些基本規律和防禦知識;要在地質災害易發區發放《地質災害防治簡介》、張貼防災宣傳畫、組織群眾觀看宣傳片;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廣泛開展宣傳,調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熱情,汛期要在當地電視台播放防災知識片,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提高抗災能力。
(六)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必需的資金
按照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要求,市級有關部門和各區(市)縣要將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地質災害調查、監測、檢查、治理等需要。要在加強監測的基礎上,安排專項資金,確定搬遷標准,及時將受地質災害嚴重威脅的群眾搬遷到安全的區域,防止災害發生時造成損失。
(七)加強工程建設活動的管理
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各類工程活動,要按照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1)35號)的要求,在可行研究階段必須進行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並將評估結果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報告未包含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結果的,有關部門不得批准。
❺ 有沒有邛崍天台山的詳細介紹
四川省邛崍市天台山
四川天台山隸屬邛崍山脈,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邛崍市,距成都110公里。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狀若沖天高台。 作為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緊密結合的天台山,以「山奇、石怪、水美、林幽」而著稱。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森林覆蓋率達94.4%。有上百種國家保護的珍稀動植物,還有帝王蝶等270多個珍貴的蝴蝶品種及17個螢火蟲品種資源,種群數量繁多。景區開展的賞蝶、賞螢活動已成為時下流行的生態觀光旅遊項目。 「高山玩水」是天台山特色旅遊品牌,山有多高水有多長,彰顯了天台山「高山流水」的浪漫情懷,十八里香草溝、小九寨、花石海等景點的十餘個親水玩水項目,讓你在酷暑難耐的夏季與天台山的碧水山泉親密接觸,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清涼愜意。
;茂密的原始森林,使你從喧囂和紛爭的塵世回歸到靜謐純朴的大自然;綿延起伏的山巒和神態各異的奇峰怪石,讓你領略天台山的美麗與神奇;一百零八座廟宇的遺跡與和尚衙門的傳說,展示了天台山曾經的輝煌和歷史的滄桑。 天台山古名東蒙山,遠古洪荒時期,大禹治水路過蜀國時,曾選此山為台登高祭天,故得「天台」之美名。 漢末道家在此相山鑿洞,築壇祭神,正式易其名為「天台山」,天台山便增添了宗教文化內容。三國蜀漢之初,諸葛亮曾到臨邛察看「甲屯」墾植和開掘「火井」情況,乘坐「木椅車」上山眺望,留下了 天台山森林公園
「天車坡」、「望軍頂」等地名。南北朝時期,西遊僧人普達舍耶雲游到此,創建了天台佛寺,隋唐時期,宗教漫延,初唐時火井縣令袁天罡尊崇道教,因而天台山以道家勢力為大。五代時,天台山又修一座規模宏大的城隍廟,兩宋時期,天台山儒、道、佛三教並存,三家爭山奪林,各營院園,道觀佛寺,官房多達百餘處,宗教勢力泛濫,各派矛盾百出,於是出現了州通判、推官駐山主政之事。其時有文同(北宋畫家)、陸游(南宋愛國詩人)等領銜管理天台山宗教事務。宋末及元代,天台山日漸衰微,於是又有明洪武年間「福琛開山」之事。明末(大順三年),張獻忠一支軍馬敗退時路過邛州夾門關,有天台山三千棍僧堵截,張部於是繞青草坡從天台山後山而上襲擊了宗教集團,於是天台山宮觀寺庵盡毀。清代,道家、佛家力圖光復宗教名山,但規模遠不及昔日。民國年間,天台山一帶兵匪肆虐,社會不安定,朝山之事幾乎滅絕。「文革」期間,天台山宗教文化遭到極大破壞。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台山位於「文君故里」四川省邛崍市西南端,屬邛崍山系,距成都110公里,距邛崍45公里,景區面積達192平方公里,山頂面積約40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天台山為國內罕見的箱狀向斜山地,丹霞地貌變化豐富 ,山體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成U字形,山勢亦由低到高,形成三級台地,故有「天台天台,登天之台」之說。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森林覆蓋率達94.4%,動植物種類豐富,有珙桐、紅豆杉、銀杏等20餘種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及大熊貓、紅腹角雉、大鯢等7種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目前天台山已納入四川省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的范圍。 「山奇、石怪、水美、林幽」勢天台山享譽中外的特色。「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水是天台山之靈,金龍河自天台山頂蜿蜒而下,形成長灘、疊溪、瀑布、海子……諸多景物借水幻化,向世人展示出一幅「九十里長河八百川,九千顆怪石兩千峰」的中國山水畫長卷。天台山景色(8張) 天台山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早在遠古時代,天台山即為古「邛」族生息繁衍之地;巴蜀開明時期,古蜀國國王鱉靈在此「登高祭天」;漢代,道家在此相山鑿洞,築壇祭神;宋代,儒、佛、道「三教合流」,道觀、佛寺、官房多達108處,形成龐大的宗教山城。至今,天台山還留存有「和尚衙門」、「和尚街」、「雷音寺」、「第一禪林」等眾多罕見的歷史文化遺跡。天台山也是紅軍長征經過成都唯一戰斗和工作過的地方,成都市唯一的紅色旅遊區,景區的紅軍長征邛崍紀念館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隨著旅遊設施的不斷完善,旅遊活動的不斷豐富,天台山正以秀美的風姿喜迎中外遊客。 主要景點有:肖家灣、等樂安、小磨坊、和尚衙門、小九寨、正天台、秀水山韻和十八里香草溝等30多個景點。
交通指南
成都經雙流、新津至邛崍到景區130公里;經溫江、崇州、大邑至邛崍到景區為145公里。前者在新南門、高筍塘等處上車,後者在金沙汽車站上車。在青羊宮、城北汽車站乘長途汽車也可到達。
當地特產
文君酒、文君綠茶、瓷胎竹編工藝品、邛陶、邛竹枚
主要景點
1、永樂寺(第一禪林) 2、山門 3、長虹瀑布 4、神蜂窟 5、響水灘瀑布 6、白杜鵑 7、觀音橋 8、二台地——等樂安 9、銀頂峰 10、天縫峽(一線天) 11、倒靴石 12、小磨房 13、和尚衙門 14、陸游在天台山 15、花石林地質奇觀 16、小九寨和山茶花 17、第三台地簡介 18、雷音寺 19、千年紅豆杉 20、天台山螢火蟲 21、天台山蝴蝶 22、秀水三韻 23、琴台石 24、流月灘 25、香草疊溪 26、月洞飛水 27、蟠龍瀑布 28、玉霄峰 29、十八里香草溝
❻ 邛崍天台山這兩天去安全嗎
9月份比較合適,一般不會有雷雨天氣,氣溫都在20多度,天台山氣溫更低一些,不用擔心地質災害。去之前最好查詢天氣預報,我查過了,1——3號都是好天氣,4號以後有陣雨,也就是小雨。
❼ 邛崍天台山景區開放了嗎
全天開放。
❽ 成都邛崍天台山能開車上去露營嗎
成都邛崍天台山能開車上去露營,門票價格為65元。
邛崍天台山景區隸屬邛內崍山脈,位於「文君故里」邛容崍市西南端,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距離成都市區110公里,距邛崍45公里,
景區面積達192平方公里,山頂面積約40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為蜀中名山。景區與成都市與雅安名山、蘆山縣雨城接壤,地處邛崍山脈的尾部。
(8)邛崍市天台山地質災害點擴展閱讀:
成都邛崍天台山旅遊注意事項:
1、景區觀光車直接上山,並且上山只能在遊客中心搭乘觀光車,景區大門的觀光車只下山不上山。
2、天台山景區森林覆蓋率達到94%,夏季晚上經常下雨並且空氣涼爽,宜多准備衣物防寒保暖。
3、天台山主要以避暑玩水為主,需要玩水請准備一套換洗的衣物。
4、天台山屬於山區,游覽路線都是沿山修建,所以請穿運動鞋,容易爬山,體力不足的人群可攜帶登山杖。
5、小孩在游覽天台山的時候一定要在大人的陪同之下,以防發生意外。
6、景區屬於原始森林區,在景區內游覽一定要注意防火,最好不要抽煙,以防發生火災。
❾ 邛崍市天台山海拔
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天台山鎮
海拔: 63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