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幹部任前公示

中國地質大學幹部任前公示

發布時間: 2021-02-17 21:10:03

1. 歷任中國地質大學校長都有誰

劉型 1952
高元貴 1958
1972
王復煥 1976-
王鴻禎 1980
趙鵬大 1983
以上制為北京地質學院、湖北地質學院、武漢地質學院歷任校長(即中國地質大學前身)
朱訓 1988.
趙鵬大 1994
2005年三月,撤銷中國地質大學總部,至此不再有中國地質大學校長,只有各校區的校長。

2.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關於貫徹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情況的匯報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書記 王鴻冰

(2012年10月11日)

教育部檢查組:

首先,我代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和行政,對檢查組各位領導蒞臨學校指導檢查工作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

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60年來,學校歷經了創建、發展、搬遷、重建和振興的曲折辦學歷程。期間,1975年遷至武漢,1978年在鄧小平同志直接關懷下,在北京地質學院原校址恢復辦學。1987年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在京漢兩地相對獨立辦學並成為我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1997年首批進入「211工程」建設行列,2000年由國土資源部整體劃轉教育部管理。2005年大學總部撤銷,京漢兩地獨立辦學。2006年,教育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建學校,並享有「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項目。目前,學校已發展成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相結合的多科性大學,是國家培養高層次地學人才的搖籃和產出高水平地學研究成果的重要基地。學校現有教職工12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1.6萬餘人,其中本科生8000餘人、研究生近8000人。今年恰逢建校60周年,學校不久將隆重舉行成立慶典活動。檢查組於校慶前夕蒞臨我校,不僅對我校貫徹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情況進行檢查,更是對學校事業發展和精神風貌的檢閱,必將給學校事業發展帶來有益的指導和幫助。

一、總體情況

學校黨委、行政認真貫徹執行《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直屬高校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意見》,不斷加強「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建設,健全和完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確保決策制度的貫徹落實。凡屬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運作事項均通過集體研究做出決定,確保決策效果的民主科學,有力推進了學校各項事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一)「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健全

學校黨委、行政高度重視「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及配套制度的建設,先後修改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33項,清理廢除9項。在此基礎上,學校認真研究制訂了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了「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總體要求、主要范圍、基本程序和保障機制。

學校建立並實行「三重一大」決策迴避制度,印發了《貫徹落實<廉政准則>和「十不準」的實施意見》、《領導幹部廉潔自律規定》、《黨員領導幹部防止利益沖突暫行辦法》和《機關黨員幹部廉潔自律工作制度》,對於涉及相關利害關系或其他可能影響公正決策的情形,參與決策或列席人員均做到主動迴避。

學校還建立了「三重一大」決策公開與查詢制度,印發了《黨務公開實施辦法》、《校務公開實施辦法》、《關於加強督查工作的通知》,推進黨務公開、校務公開以及決策報告和決策執行督查制度。除涉密事項外,「三重一大」決策事項均按規定通過會議紀要、文件、校園網、宣傳欄、校報等形式予以公開。

學校重視並發揮工會、教代會在學校重大工作事項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作用。學校黨委專門研究並印發了《關於加強和改進工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工作的意見》,讓廣大教職工特別是專家學者參與學校決策過程,確保與群眾關系密切的重大決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學校還制定了「三重一大」決策責任追究制度,把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作為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重要內容寫進領導幹部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把執行「三重一大」制度的情況,作為年度工作總結及述職述廉的重要內容。截至目前,未發現學校領導幹部有違反「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情況。

(二)「三重一大」決策程序規范

學校堅持將黨委全委會、常委會和校務會作為「三重一大」事項的決策形式,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委通過全委會、常委會抓大事、把方向,行政通過校務會具體實施並負責教學科研等工作運行。黨委切實負起領導責任,校長依法獨立行使職權,領導班子團結共事、共謀發展。

學校重視並不斷健全決策程序,制定了《黨委全委會會議規則》、《黨委常委會會議工作規則》、《校務會會議工作規則》。這些議事規則對學校黨政主要會議的職責任務、出席人員、組織工作、會議記錄和紀要、決定事項的落實,以及會議文件立卷歸檔等均做出了詳細規定,為健全民主決策機制、規范集體決策程序和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三重一大」決策機制良好

學校堅持「三重一大」事項以會議形式集體研究決策,避免以傳閱會簽或個別徵求意見等方式代替會議決定。會議決策「三重一大」事項,堅持與會人數符合規定。黨委討論決定重要幹部任免事項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到會,並保證與會人員聽取情況介紹、充分發表意見。會議表決嚴格按照規定,應到會成員超過半數同意才能形成決定。紀檢監察部門負責人、其他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根據會議議題內容列席有關會議。

學校研究決定「三重一大」事項,堅持一題一議,與會人員充分討論,黨政主要負責人集中與會人員的意見並提出結論性意見。會議決定的事項、與會人員及其意見、表決情況、結論等內容,均形成了完整而詳細的記錄並按規定存檔。

二、主要做法

近年來,學校在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方面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共決策事項123項。其中,黨委(常委)會決策事項65項,校務會決策事項58項;重大決策事項95項,重要人事任免10項(涉及23名中層以上幹部),重大項目安排12項,大額度資金使用6項(涉及金額579.99萬元)。

(一)加強學習,提高對「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認識

學校黨委重視「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學習,把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作為學習的重點群體,促進領導幹部深入理解和主動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

學校把「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作為重要內容列入校、處兩級黨委中心組學習計劃,通過多種方式組織領導幹部學習討論。學校主要領導在中層幹部會、幹部培訓會等重要場合反復強調貫徹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重要性,其他領導在部署工作時也都強調有關要求。學校還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多渠道的學習教育提高了各級領導幹部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自覺性和執行力,同時也強化了師生員工的監督意識。

(二)民主規范,保障重大事項決策科學合理

學校長期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凡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全局和廣大師生員工切身利益,依據有關規定應當由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的重要事項,均被列入重大決策事項范疇。重大事項提交集體決策前,均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論證,廣泛聽取並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與師生員工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通過教代會或其他形式聽取廣大師生員工意見和建議。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要事項,事先進行專家評估論證,技術、政策法律咨詢,提交論證報告或立項報告。一年來,決策與師生關系密切的事項吸納教職工意見301條,決策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事項前召開專家委員會會議8次。

重大事項確定議題前,我和鄧軍校長先進行充分溝通,再提交會議研究決策。會議研究重大事項時,與會人員充分討論,提出明確意見並說明理由。這樣既發揚了民主,又進行了集中,一旦形成決議即按責任分工抓緊落實。

需要指出的是,學校在「十二五」規劃編制過程中對規劃的主題主線、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等廣泛地聽取和徵求意見。不僅班子成員通過暑期學習、黨委常委會等形式多次進行專題研究,還在全校范圍內充分徵求教師、學生、各二級單位、民主黨派、離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意見,特別是公開徵求了全體教授的意見。「十二五」規劃經過近一年的起草編制,最終由教代會審議通過,充分體現了學校重大事項決策的科學與民主。

(三)嚴格程序,保證重要人事任免公開公正

學校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嚴格執行幹部選拔任用有關規定,不斷完善幹部選拔任用程序,全面實行處級領導崗位公開競聘,收到了較好效果。學校幹部聘任工作逐步實現程序化、規范化,體現出「四新」和「四強化」特點。「四新」即:一是在教學單位的處級崗位聘任中增加競聘答辯環節;二是在競聘答辯環節採用排序計分方法;三是採用函詢方式徵求紀委對擬任用幹部的意見;四是將科級幹部作為處級後備幹部納入幹部管理工作范圍。「四強化」即:一是強化細節,充分醞釀討論,制定縝密工作方案;二是強化程序,規范操作,保證過程公平、公正和公開,增強聘任工作公開性和透明度;三是強化民主,堅持民主集中,充分聽取多方意見;四是強化實績,以素質論人才、以實績用幹部,把政治素質、工作能力、工作業績作為衡量幹部的主要標准。

2011年上半年,學校集中開展了新一輪處級崗位聘任工作。期間,發布公告8次,發布處級幹部擬任職公示7次,召開專題研究幹部問題常委會7次。任命的實職處級幹部136人,均經過黨委常委會集體研究決定,並在任命前書面徵求了紀委意見。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還就幹部任免事項書面徵求紀委意見18人次。

(四)充分論證,確保重大項目安排科學合理

學校重大項目安排的決策均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保證了決策的科學合理。

在基本建設方面,學校根據「校園建設發展規劃」組織實施基建項目。基建部門組織專家評估論證後提出項目選址、定點等初步意見,報校務會研究決定後進行前期手續辦理等工作。在設計方案選擇上,學校遵循「尊重設計、准確定位、集體決策」原則,由設計單位出具多套設計方案,由校務會集體研究並最終確定。學校「十一五」期間完成的綜合科研樓、逸夫實驗樓、交流中心配套樓、綜合游泳館等項目均獲「北京市建築結構長城杯」金獎或銀獎,受到廣大師生一致好評。

在物資設備采購方面,學校對凡入圍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信息類產品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協議供貨、定點采購和網上競價制度,對其他非通用設備採取公開招標方式進行采購,資金節約率在10%以上。學校成立了由主管校領導任組長,財經、審計、紀檢、資產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公開采購領導小組,批量或單價5萬~50萬元的設備由領導小組按照政府采購規定進行采購,50萬元以上由學校委託資質、信譽、服務良好的招標公司以公開招標方式進行委託采購。學校在設備采購過程中,重點做好3方面工作:一是關口前移,把好儀器設備入口關。10萬元以上設備須經專家集體論證、部門層層把關、主管校領導審批等環節。二是陽光運作,把好儀器設備選擇關。資產部門參與采購全過程,其他部門介入,紀檢部門全過程監督。三是細致入微,把好儀器設備驗收關。近年來,學校物資設備采購工作始終堅持規范運作,未收到任何投訴和舉報。

在合作辦學方面,學校與境內外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的合作均以互惠共贏為基本原則,緊扣學校實際,確定合作方向和領域。一年來,學校與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國內單位簽署了合作協議,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續簽教育合作協議並合作開設工商管理(地球科學與商務方向)「2+2」國際班,與英國愛丁堡大學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與美國內華達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這些對外合作事項均經過黨委常委會或校務會討論決定。2011年11月,劉延東國務委員見證了學校與納米比亞大學、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三方簽署合作備忘錄以及學校與納米比亞大學創建孔子學院意向書。

(五)加強監管,確保大額度資金使用安全規范

學校重視財務管理、預決算制度建設,嚴把預算關,集體決策大額資金使用事項,不斷規范大額資金使用程序,先後印發了《財務管理制度》、《資金審批制度》、《內部審計規定》等規章制度,並將財經制度匯編成冊。

根據教育部批復的學校年度預算「一下」控制數,校內部門預算編制須經過「兩上兩下」程序。預算草案提交校務會充分討論並進行修改,報黨委常委會審議後執行。每年年終,校務會均專題審議學校年度決算報告。

對預算調整事項、預算機動費和追加預算的審批,由財經部門根據各部門提出的預算調整內容(包括調整原因、項目情況、調整金額等)進行匯總,按照「三重一大」規定和《資金審批制度》報黨委常委會或校務會決策後執行。此外,根據教育部要求,學校認真組織開展了科研經費自查並形成報告上報教育部,校務會還就加強科研經費管理進行了專題研究。

學校加強內部財務管理和監督,實施財務信息公開,每年向教代會報告年度財務預算執行和決算情況。另外,學校還加強內部審計,對5萬元以上修繕及基建項目均實施審計,確認大額資金支出的真實性、准確性,確保資金使用安全。

三、成效與體會

學校黨政高度重視「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貫徹落實,始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提升領導班子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能力和水平,確保權力的陽光運行,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一是形成特色制度體系。學校始終堅持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建立了「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機制、議事規則和監控機制,按照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法制化的要求,逐步完善了具有學校特色的「三重一大」制度體系。二是顯著提升制度執行力。學校始終堅持把提升制度的執行力作為關鍵環節,明確責任主體、責任內容、責任分工、考核方式和責任追究的具體內容,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了「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有效落實。三是促進學校事業協調發展。學校始終堅持把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與加強學校科學管理相結合,與規范學校辦學行為相結合,實現了重大決策事項的民主決策、科學決策,使學校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四是有效推進和諧校園建設。學校始終堅持依法治校、陽光治校的理念,積極推進黨務公開、校務公開,堅持以人為本,認真傾聽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維護群眾利益,和諧校園建設成效明顯。

在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際工作中,我們深切體會到:實施「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是教育部黨組貫徹落實中央要求,著力推進高校科學民主決策、促進高校科學發展做出的重要決定;「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執行,有利於推進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落實、增強領導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和治校理教能力,有利於加強黨員幹部的教育管理、規范權力運行,有利於健全決策和監管機制、保障師生員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是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根本,制度及程序的不斷健全是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保障,認真落實決策事項是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關鍵。

四、不足與建議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學校在貫徹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方面與教育部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全面推動校內各二級單位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全校范圍內「三重一大」制度的學習、宣傳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

為進一步推動「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在部屬高校深入落實,我們建議:第一,通過此次檢查,要及時總結部屬高校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並加以推廣。第二,進一步加強「三重一大」決策配套制度建設,最好能制定下發部屬高校二級單位,特別是學院層面貫徹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指導意見。

尊敬的檢查組各位領導,我們將以此次檢查工作為契機,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以對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事業、對廣大教職員工高度負責的態度,進一步做好學校「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貫徹執行,為學校事業的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以優異成績迎接建校60周年和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謝謝大家!

3. 關於印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務公開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

(中地大京黨發〔2012〕39號)

各分黨委、黨總支、直屬黨支部,各單位、各部門:

現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務公開工作實施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學習並遵照執行。

附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務公開工作實施辦法

中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委員會

2012年6月21日

附件: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務公開工作實施辦法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根據《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印發<北京市關於黨的基層組織實行黨務公開的意見>的通知》、《北京市黨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北京市關於黨的基層組織實行黨務公開的意見實施細則>的通知》和《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黨務公開工作的意見(試行)》,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黨務公開的含義及重要意義

(一)黨務公開的含義

黨務公開,是指黨內工作、黨內生活的內容、程序、結果等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布,包括上級黨組織向下級黨組織乃至全體黨員的公開,黨組織領導班子的活動、決定等向所屬下級黨組織和黨員的公開,黨組織做出的重大決策,涉及廣大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的,還應面向黨外公開。

(二)推進黨務公開的重要意義

實施黨務公開,是進一步推進黨內民主的重要基礎,是落實黨內監督的關鍵環節,是現代大學實現科學管理、自主管理的重要條件。通過開展黨務公開,在校內構建公開、公平、公正的政治氛圍,有利於廣大師生黨員更好地發揮民主權利,保障黨員的知情權、監督權,促進民主管理、科學管理和依法管理,進一步加強和諧校園建設。

二、黨務公開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尊重黨員主體地位,推進黨內基層民主建設,最大限度地擴大黨員群眾對黨內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努力增強黨的工作和黨內事務的開放度和透明度,促進學校各級黨組織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不斷提高學校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為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提供堅強保證。

(二)基本原則

1.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黨務公開工作要服從和服務於學校中心工作,充分調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參與學校發展的積極性,為學校科學發展營造健康和諧的良好環境。

2.積極穩妥,依紀依法。處理好公開與保密的關系,黨內事務除依規不宜公開或不能公開外,應按照黨紀黨規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向我校全體黨員公開。不斷完善黨務公開的制度體系,加強對黨務公開的監督檢查。

3.真實公正,規范科學。堅持實事求是、公開透明,保證內容真實、程序公正、公開適時,尊重和保障廣大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

4.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採取適當形式重點公開事關學校發展的重大決策、涉及師生利益的重大事項和師生、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增強黨務公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黨務公開的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

(一)公開內容

凡屬《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等法規要求公開的內容,凡是學校黨員、群眾關注的重大事項的決策、部署和重要工作的開展、落實情況,只要不涉及黨和國家秘密,都應依紀依規在適當范圍以適當方式、適時予以公開。

1.基本情況。校黨委領導機構設置情況及工作職責,領導班子構成及職責分工。

2.黨組織決議、決定及執行情況。主要包括黨組織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的決議、決定及工作部署的情況,研究制定涉及學校改革發展和群眾利益的重大改革、重大項目、重大投資等重要決策及執行情況,黨組織任期目標、階段性工作部署、工作任務及落實等情況。

3.黨的思想建設情況。主要包括黨組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學習計劃及落實、黨員幹部教育培訓計劃及落實等情況。

4.黨的組織建設情況。主要包括黨組織的設置、主要職責、機構調整、換屆選舉,發展黨員、民主評議、創先爭優,黨費收繳、管理和使用,黨務工作經費管理和使用,黨員權利保障等情況。

5.領導班子建設情況。領導班子職責分工、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執行民主集中制,召開民主生活會,年度考核評價等情況。

6.幹部選任和管理情況。幹部選拔任用、輪崗交流、考核獎懲,幹部監督制度及執行等情況。

7.聯系和服務黨員群眾情況。聽取、反映和採納黨員群眾意見和建議,幫助黨員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接待來信來訪、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辦理涉及黨員群眾切身利益重要事項等情況。

8.黨風廉政建設情況。執行廉潔自律規定、落實黨內監督制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處理違紀黨員等情況。

9.其他應當公開的事項。

(二)公開程序

1.制定目錄。根據上級黨組織要求,進一步明確公開內容、范圍、方式和時限等。

2.實施公開。黨(紀)委職能部門按照工作分工,依照目錄實施公開。對列入黨務公開目錄的事項,按目錄規定的方式和時限,公開有關內容。如有目錄外需要公開的事項,經報請學校黨委審核同意後進行公開。黨務公開內容的真實性、可靠性,由提供公開內容的部門負責。

3.收集反饋。學校通過設立電子信箱、公布聯系電話等方式,收集全校黨員對黨務公開情況的意見和建議。

4.歸檔管理。建立健全黨務公開檔案,對黨務公開內容和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處理落實情況要及時歸檔。

(三)公開方式

堅持簡便易行、靈活多樣、便於監督的原則,堅持固定內容長期公開、常規工作定期公開、階段性工作逐段公開、動態工作隨時公開、熱點問題及時公開,將黨務公開工作貫穿於學校黨內重要事務醞釀、決策、實施的全過程。

1.對黨組織內部公開的事項,可主要通過黨內有關會議、文件、簡報等形式進行公開。

2.對校內公開的事項,可主要通過黨務公開欄、情況通報會、簡報、校園網及其他宣傳媒體進行公開。

3.對社會公開的事項,主要通過網路、報紙等媒體進行公開。

(四)公開時限

1.長期公開。指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的工作,需在長時間內對黨員群眾公開,應長期公開。

2.階段公開。指階段性工作或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的常規性工作,應適時公開。

3.即時公開。指動態性、臨時性、應急性的工作,如領導活動和講話、幹部考察預告、任前公示、發展黨員公示等,應根據情況每月公開一次或隨時公開。

四、黨務公開工作保障制度

(一)例行公開制度

列入黨務公開目錄的事項,應按照職責分工和有關規定,及時主動公開。暫時不宜公開或不能公開的,報上級黨組織備案。公開事項如需變更、撤銷或終止,由學校黨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批准並備案後及時公布並做出說明。

(二)依申請公開制度

黨員按有關規定向黨組織申請公開的相關黨內事務,對可以公開的,要及時向申請人公開或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對暫時不宜公開或不能公開的,要及時向申請人說明情況。申請事項及辦理情況按規定報學校黨委備案。

(三)信息反饋制度。

按照「誰公開、誰負責,誰收集、誰反饋」的原則,收集整理黨員群眾圍繞黨務公開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涉及重要事項和重大問題,要認真討論研究,並根據需要實行再次公開。

五、黨務公開的組織領導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1.學校成立黨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黨委書記任組長,黨委副書記任副組長,黨(紀)委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負責領導全校的黨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黨委辦公室),具體負責黨務公開的組織、協調工作。

2.學校各分黨委(黨總支、直屬黨支部)應成立黨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設立黨務公開工作信息員,積極穩妥地推進有關工作。各分黨委(黨總支、直屬黨支部)書記是黨務公開的第一責任人。

3.學校黨(紀)委職能部門承擔黨務公開的具體任務,各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是黨務公開的具體責任人。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把加強宣傳作為推進黨務公開的先導,充分運用校內報刊、校園網等媒體,大力宣傳推進黨務公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宣傳推進黨務公開的做法、經驗和成效。

(三)加強黨務公開平台建設

遵循實用、牢固、醒目的原則,設立黨務公開欄,做到定期維護。充分利用校園網、電子顯示屏等公開載體,提高黨務公開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四)健全制度,規范操作

把加強制度建設作為推進黨務公開的基礎,建立健全黨務公開工作保障制度,著力構建推進黨務公開工作的長效機制,不斷推進黨務公開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

附件:中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委員會黨務會開目錄

附件:中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委員會黨務公開目錄

續表

續表

續表

4. 地大申請專利的流程是怎麼樣的

1、申請專利前,發明人應進行專利與非專利文獻檢索,確定擬申請專利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 2、發明人根據文獻檢索結果與專利要求保護的范圍,編寫專利申請案說明書初稿及其它文件,同時填寫《理化所專利申請表》。 3、發明人將編寫完的申請案說明書初稿及其它文件的電子版,與《申請表》一起交業務處。 4、業務處對發明人遞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形審後,委託專利代理公司代理申請。 5、專利代理人根據申請案說明書初稿,撰寫正式申請文件。期間,專利代理人有權向發明人了解與申請案有關的技術資料,並對申請內容負有保密責任。 6、所有申請文件經發明人確認後,專利代理人將按專利局規定的格式完成填寫、列印、復制等,然後正式向專利局遞交申請。 7、對於符合受理條件的申請,專利局將予以受理,確定申請日、申請號,發出受理通知書。 8、業務處收到受理通知書後,為該專利申請建檔立案,繳納各種申請費用。 9、業務處將在所內網上辦公系統中披露相關受理信息,同時為研究組提供受理通知書復印件,並為研究組查詢、復印該專利申請其他相關文件提供方便。 10、專利局對受理的專利申請進行初審,認為合格,發給初審合格通知書,自申請日起十八個月,即行公開;認為不合格,通知補正,補正合格,予以公開,不合格,駁回該申請。 11、自申請日起三年內,向專利局提出實質審查請求,專利局將根據自己的工作安排,對專利申請進行實審,並做出授權決定或審查意見通知書。 12、業務處收到審查意見通知書後,及時通知發明人,配合專利代理人,在指定期限內對審查員的意見進行答復。 13、業務處在收到專利局的授權通知後,在法定期限內,辦理專利登記手續,繳納各種費用。 14、專利局收到繳納的各種登記費用後,對此專利予以授權登記和公告,並發給專利證書。 15、業務處收到證書後,將在辦公網上予以公布,發明人見到此信息後,可到業務處領取證書復印件。所有原件由業務處留存。 16、每年初,業務處集中徵集授權3年以上專利的處理意見,對於發明人建議放棄的專利,徵得所長同意後,予以放棄,其他專利及時交納年費,維護專利權的存續。 17、每年3月,對上一年授權專利的發明人予以獎勵。

5.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務處主任是誰

貌似叫楊倫。。。

6. 吳淦國的任職

1987年01月至1989年08月,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礦產地質系副主任。
1989年08月至回1991年05月,任中國地答質大學(武漢)礦產地質系系主任。
1991年05月至1993年02月,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科研處處長。
1993年02月至1995年01月,任地礦部地質力學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
1995年01月至1998年02月,任地礦部地質力學研究所所長。
1997年07月至1998年03月,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書記兼副校長,中國地質大學副校長。
1998年03月至2000年01月,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書記兼常務副校長,中國地質大學副校長。
2000年01月至2005年05月,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書記、校長,中國地質大學副校長。
2005年06月至2010年9月,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
2010年9月 因年齡問題退休離任 俄羅斯工程院院士,
北京地質學會副理事長,
中礦聯礦業城市工作委員會主任,
全國地學哲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長期從事構造地質、地質力學、礦田構造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

7. 中國地質大學隆重舉行建校周年慶祝大會

地學搖籃,甲子華章。2012年月20日上午,中國地質大學建校60周年慶祝大會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體育館隆重舉行。

教育部、國土資源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人事局、北京市委市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以及部分省(市)的國土資源廳、兄弟高校等單位向學校發來賀信,向地大師生和海內外的校友表示熱烈祝賀。

中共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杜玉波,北京市副市長洪峰,全國政協原秘書長、原地質礦產部部長、中國地質大學首任校長朱訓,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汪民,安徽省委副書記孫金龍,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前進,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邵鴻,武警黃金指揮部政委楊繼明,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鍾自然,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書記劉建,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姜沛民,原地質礦產部副部長夏國治,原地質礦產部副部長張宏仁,原地質礦產部副部長陳洲其,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蔣承菘,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壽嘉華,原中央紀委駐國土資源部紀檢組組長董道華,中國地質調查局原局長、中國地質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孟憲來,國家海洋局原局長嚴宏謨,國務院參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閃淳昌,國務院參事、國土資源部原總工程師張洪濤,科技部原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原社長張景安,科技日報社原社長焦洪波出席慶祝大會。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代表劉光鼎、李德生、馬宗晉、傅家謨、歐陽自遠、葉大年、李廷棟、趙鵬大、殷鴻福、於崇文、翟光明、湯中立、汪集暘、盧耀如、胡見義、張本仁、翟裕生、鍾大賚、謝和平、李曙光、康玉柱、王鐵冠、金振民、楊文采、莫宣學、翟明國、馬永生、舒德乾等28人出席大會。

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杜玉波,北京市副市長洪峰分別在慶祝大會上講話,向中國地質大學60年華誕致以誠摯的祝賀,充分肯定學校60年來的辦學成績,並提出了殷切希望。

教師代表顏丹平,學生代表扈恆暢,校友代表馬永生,兄弟院校代表南京大學校長陳駿,海外高校代表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副校長珍妮特·基斯特納,國際友好人士、納米比亞駐華大使羅納德·納穆巴胡,合作單位代表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局長邵毅分別在大會上致辭。

大會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書記王鴻冰主持。他向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向親身經歷了學校建設和發展的老教師代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王鴻冰說,人才培養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的聲譽和影響也源自所培養的人才,60年來數萬名畢業生走出校門,紮根基層,投身一線,踏遍青山,獻身地質,成為事業發展的棟梁和骨幹,鑄就了地大的輝煌,在此向數萬名校友表示感謝和歡迎。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鄧軍做了題為《傳承地大精神彰顯地學品質為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努力奮斗》的主題發言,回顧辦學歷史、總結建設成就和特色優勢,闡述學校發展思路。

鄧軍在發言中說,中國地質大學的歷史是一部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與行業同起伏共發展的奮斗史;是一部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服務國家經濟建設的創業史;是一部推動地學發展,追求學術卓越的創新史;是一部弘揚先行精神,引領地學文化的光榮史。

鄧軍指出,目前學校正處在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時期,將繼續堅持「品德優良、基礎厚實、知識廣博、專業精深」的人才培養方針和「特色加精品」的辦學理念,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高水平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根本,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關鍵,以管理體制改革和運行機制創新為保證,推進協同創新,不斷增強綜合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深刻領會校友溫家寶總理對母校的殷切希望,努力建設一個更具創造力、貢獻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中國地質大學,最終實現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

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相關司局和直屬單位領導,北京市相關委、辦、局領導,國內外大學和合作單位領導,全體校領導,海內外校友代表、離退休老同志代表和在校師生代表共3000餘人出席慶祝大會。

8. 中國地質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本人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一名大四學生,在這兒想給你介紹幾位來自我們學校的名人。

第一個是歐陽自遠院士。如果你對我國的探月工程有所了解,那麼或多或少聽過他的大名。

歐陽自遠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也就是我們學校的前身。他是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隕石學和天體化學領域的開創者,曾推動我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指導制定了中國月球探測的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他把自己的醫生獻給了祖國,作為小學弟,我非常敬佩這位前輩。

除了這幾個人,地大還有很多有名的校友,他們都秉承著「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的校訓,在各個行業發光發熱。我也為自己是一名地大人而自豪。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你~

9. 中國地質大學呂軍簡歷

1962年5月出生,江蘇人,復中制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院分學位委員會委員、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科技管理協會理事、中國行政管理協會會員。學習經歷:
1. 1981年9月—1985年6月,在中國地質大學學習,礦床學專業畢業,並獲工學學士學位。
2. 2000年9月-2003年6月,在武漢理工大學學習,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並獲管理學博士學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