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調查局海洋處處長

中國地質調查局海洋處處長

發布時間: 2021-02-17 19:21:24

『壹』 最近新京報記者采訪了泥石流專家,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災害處處長張作辰,大家看看他的回答感覺怎樣

中國地質調查局每年有300億的經費專門用於地質災害的普查與防治,很多地方都做過了普查,也探明了地質災害隱患。但只查不治能有什麼用?

『貳』 中國地質調查局科技外事部主任是什麼級別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是承擔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重點地版區油氣資源戰略調查以及權相關綜合研究工作,為國家油氣資源戰略、規劃、管理以及勘查開發提供基礎支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油氣地質基礎信息資料和公益性服務的正局級事業單位。

『叄』 石油地質海洋地質局現在是什麼單位

我給你說說這段歷史。
新星石油公司前身是原地質礦產部石油地質海洋地專質局屬(下屬多個地區石油及海洋調查局,包括廣州和青島)。1996年12月7日,國務院以原地質礦產部石油地質海洋地質局及其所屬石油系統的普查勘探、科研隊伍為基礎,成立了中國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不包括廣州和青島海洋調查機構),擁有西北、西南、東海、東北、華東、鄂爾多斯等油氣勘探開發基地,發現並建設了多個大油田。2000年2月29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進一步深化我國石油工業體制改革,中國新星石油公司整體並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並更名為中國石化集團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

『肆』 外協單位資料移交中的相關問題探討

蔡慶芳

(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國土資源部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

摘要 本文系統闡述了本單位資料館在接收外協單位資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包括移交程序、移交資料質量和數量等3個方面,這些問題影響資料的匯交、接收、歸檔和保存等工作環節,嚴重降低移交人和接收人的工作效率,並造成資源的浪費,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3點建議:①項目合同明確規定資料匯交要求;②設立項目責任人對移交成果質量負責制;③明確資料館對入館材料質量監督責任制,提高資料匯交管理能力。

關鍵詞 資料移交 資料館 外協單位 歸檔

隨著十八大「海洋強國」戰略的提出,本單位作為海洋地質單位所承擔的項目和國家任務逐年增加。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完成和成果質量,越來越多的項目被劃分為若干個子課題,由各研究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協助完成。因此,越來越多的外協單位需要移交資料給本單位資料館,但由於移交人員流動較大且缺乏溝通等原因,外協單位的資料移交工作始終不太理想。因此,確保外協單位移交資料的完整性、准確性和系統性是本單位資料管理工作必須進一步加以解決的重要問題。

1 外協單位及成果移交的意義

本文中的外協單位是指除本單位之外的項目協作單位。外協單位按照課題任務書要求向本單位資料館提交成果資料。

術業有專攻,各項目由不同人員承擔,同一項目的不同子課題亦可能由不同人負責。此外,同一課題不同階段的資料的編寫或整理人也不盡相同,由此導致外協資料移交中出現各種問題,移交的資料不符合資料管理要求,嚴重影響了移交人和接收人的工作效率,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影響了單位資料歸檔的質量和匯交資料的質量,更多地會影響外協成果的接收和保存。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移交程序方面

由於合作次數較少或第一次承擔本單位外協項目,大多數外協單位不熟悉本單位資料館的資料移交相關規定,且與項目負責人或資料館缺乏必要的溝通,所以在資料移交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移交程序缺失等現象,主要有報告號未索取、移交清單未製作等。

報告號是在成果報告相關資料(包括紙質和電子介質)製作前,由移交人或項目負責人到本單位資料館填寫相應表格後獲取的流水號,在成果報告相關資料(如電子文件登記表、載體外標簽等)填寫過程中需要填寫的數字編號。移交清單是資料移交人與本單位資料館接收人之間履行移交手續時必需的移交憑證。而外協單位在資料移交前往往遺漏以上兩個移交程序。

2.2 移交資料數量方面

部分外協單位不熟悉本單位資料館對資料移交的數量規定,且與項目負責人或資料館缺乏必要的溝通,導致資料在資料移交數量方面出現問題,通常出現成果報告、結算報告等資料份數不足或超出要求等現象。

本單位資料館規定外協單位成果報告應提交6份紙質版及2份電子版,結算報告、合同書等原始資料需提交紙質版1份,而部分外協單位提交的資料數目不符合以上規定。

2.3 移交資料質量方面

由於外協項目負責人或資料移交人員存在僥幸心理,不重視移交資料的質量,導致資料在質量方面存在問題。下面就外協單位資料移交中的質量問題進行簡單說明。

2.3.1 蓋章和簽字問題

外協單位移交的資料,需要簽字、蓋章的資料沒有相應的簽字和蓋章。單位規定需蓋章處主要有成果報告扉頁、電子文件登記表、涉密情況登記表和載體外標簽等的落款處,而班報表格、工作方案表格和財物表格等的底部則需相關工作人員或領導簽字。因單位公章不可隨意攜帶,且單位領導肯定不會同行等原因,資料移交人就需要返回單位補充簽字、蓋章等手續。

2.3.2 列印裝訂問題

本單位資料館規定報告目錄之前部分需單面列印,正文部分雙面列印,列印清晰,單冊裝訂厚度不得超過2cm,裝訂需整齊結實。部分外協單位移交資料中通常出現單雙頁列印混亂,圖件公式等列印不清晰,單冊資料厚度遠遠超過2cm等問題,此外,在資料裝訂方面出現裝訂質量差、不整齊等現象,影響資料的順利接收和使用。

2.3.3 圖號、表號編寫格式問題

本單位資料館規定同一份資料中的圖號、表號需採用統一的編寫格式,如圖1、圖1-1或圖1-1-1的格式任選一種,部分外協單位移交的資料中出現混用以上兩種或三種格式的現象。

另外,本單位資料館規定移交資料中的圖、表與圖號、表號與圖表盡量位於同一頁內,當圖、表較長而分居兩頁或更多頁時,應添加續圖、續表號和表名、表頭,部分外協移交資料未按以上要求編寫,導致資料閱讀不方便,需翻回前幾頁獲知圖表名稱,嚴重影響資料服務質量。

3 原因分析

外協單位在移交資料過程中主要表現為不熟悉本單位資料館資料移交規定和存在僥幸心理,企圖矇混過關等現象。

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1)外協單位與本單位合作次數較少或初次合作,未能深入了解本單位資料館資料移交的相關規定。

2)外協單位對資料移交不夠重視,或認為資料應有本單位資料館工作人員編輯成冊,未能在資料准備過程或移交前與本單位項目負責人或資料館溝通移交相關事宜。

3)合同不夠完善,項目負責人未能將資料移交規定及其重要性告知外協單位,包括資料移交的新規定、新要求未能及時傳達至外協單位等。

4)資料驗收制度標准不夠嚴格,問題資料僥幸過關的現象仍有發生。

4 解決辦法

資料移交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導致資料移交和檢查過程出現反復,增加了資料移交人員和接收人員的工作負擔,影響了工作效率。因此,如何減少甚至消除外協單位資料移交中的諸多問題,提高資料移交的成功率迫在眉睫。

下面就外協單位資料移交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4.1 項目合同明確匯交要求

項目負責人與外協單位簽訂項目合同時,應將資料匯交列入合同,詳細說明資料匯交的要求,以引起外協單位對資料匯交的重視,只有從思想上開始重視移交資料的質量問題,才能從行動上避免各種問題的出現,爭取一次性完成資料移交工作,從而節省一大批因資料反復修改而產生的費用,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4.2 設立項目責任人對移交成果質量負責制

項目負責人對外協單位移交的成果質量負連帶責任,將資料移交與項目驗收相結合,如果外協單位不能按資料館規定移交成果,項目負責人需承擔相應的責任,項目則無法通過驗收,督促項目負責人在選擇外協單位的時候考慮外協單位移交成果的情況。因此,項目負責人在與新的子課題承擔人合作時,應把本單位資料館的外協單位資料移交規定傳達給對方,以避免各種資料移交問題的出現。只有項目負責人增加對外協單位資料移交工作的關注,成為移交人和接收人之間的樞紐,才能更好地解決外協單位資料移交中的諸多問題,節約彼此在反復移交資料中所浪費的時間和精力。

4.3 明確資料館對入館材料質量監督責任制,並提高資料匯交管理能力

明確資料館在外協資料移交過程中的監督責任,只有嚴把質量關,才能預防並杜絕移交資料格式亂、標准亂等一切不符合要求的現象發生。具體措施如下:

1)進一步整理並發布《外協單位資料移交規范》,詳細規定移交資料的相關製作規范、移交流程和移交數量、質量等問題,並明確規定資料接收人在外協資料接收中負有監督責任。

2)及時向項目負責人傳達外協單位資料移交規范及其新變化。

3)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努力提高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水平,向全國地質資料館學習先進的資料管理模式和匯交經驗,如全國地質資料館開發的匯交監管平台EDMAKER2014,爭取開發出與本單位資料館實際管理模式相適應的資料匯交監管平台,並逐步向全國地質資料館的管理模式轉變、靠攏。

5 小結

外協單位資料移交不合格,嚴重影響了移交人和接收人的工作效率,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影響了單位資料歸檔的質量和匯交資料的質量,更多地會影響外協成果的接收和保存。

本單位資料館在接收外協單位資料移交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主要表現在移交程序、移交資料數量和質量等三個方面。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三點建議:①項目合同明確規定資料匯交要求;②設立項目責任人對移交成果質量負責制;③明確資料館對入館資料質量監督責任制,提高資料匯交管理能力。

『伍』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的理事成員

第一屆理事會(1996-1999年)
會 長 張 挺 電子工業部原部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常務副會長 馮孟華 國家測繪局副局長
副 會 長 陳毓川 地質礦產部總工程師
王小牧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局副局長
楊文鶴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
王志剛 電子工業部司長
葛治洲 國家地震局副局長
艾長春 國防科工委科技部五局局長
宋春華 原建設部總規劃師
楊燕生 航空工業總公司機載局局長
鄭立中 國家遙感中心副主任
何福祺 國家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第二屆理事會(2000-2003年)
名 譽 會 長胡啟立 全國政協副主席
會 長 王志剛 電子工業出版社社長
副 會 長 張洪濤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
錢榮鈞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局副局長
倪岳峰 國家海洋局司長
岳明生 中國地震局副局長
王兆耀 總裝備部電子信息部航天科技裝備局副局長
洪立波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總工
劉祥林 中航總公司設備系統工程局局長
陳如明 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
鄭立中 國家遙感中心副主任
張志凱 中國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副董事長
第三屆理事會(2004-2007年度)
名譽會長 胡啟立 全國政協副主席
會 長 王志剛 電子工業出版社社長
副 會 長 王兆耀 總裝備部電子信息基礎部航天科技裝備局副局長
錢榮鈞 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總工
邵建平 首信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洪濤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
岳明生 中國地震局副局長
朱三保 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
王 殿 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副司長
陳品祥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鄭立中 國家遙感中心副主任
黃雲康 國家測繪局原副局長
(第四屆)理事會(2008-2011年)
名譽會長: 徐冠華 科技部原部長、中科院院士
會 長 常志海 國家測繪局原副局長
副 會 長 陰朝民 中國地震局副局長
張洪濤 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
楊長風 總裝備部電子信息部副部長、中國衛星導航工程中心主任
邱志高 國家海洋局科技司副司長
郝會民 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總工
高衛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七○四研究所副所長
陳品祥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薛貴江 總參謀部測繪局副局長
第五屆理事會(2012-2015)
名譽會長:
徐冠華 科技部原部長、中科院院士
孫家棟 原航空航天部副部長、中科院院士、國家兩彈一星元勛
徐德明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
會 長:
張榮久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常務副會長:
苗前軍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 博士
副會長:
陰朝民 中國地震局 副局長/研究員
范藝華 總參謀部測繪導航局 副局長
蔡蘭波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 總工程師/副主任
李金發 中國地質調查局 副局長
康 健 國家海洋局海洋科學技術司 副司長
景貴飛 國家遙感中心 副主任/博士
孫承志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衛星測繪應用中心 副主任
徐楓 國家信息中心空間地理中心 主任
溫宗勇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院長
程鵬飛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副院長/研究員
高 衛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九院七零四研究所 副所長/研究員
敖 然 電子工業出版社 社長兼黨委書記
閆忠文 中國東方紅衛星股份有限公司 總裁
李京偉 天地圖有限公司 副總裁
成從武 高德軟體有限公司 總裁
孫玉國 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總裁
郭信平 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宋關福 北京超圖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總裁/博士
高建波 北京天安信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董事長/總裁
張全升 北京星通聯華(集團)公司 總裁
譚超 吉林普華科貿有限公司
周儒欣 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韓紹偉 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總裁/教授
周建輝 黑龍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有限公司 管委辦主任
尤源 嘉興佳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高工
李建成 武漢大學測繪學院 院長/院士
廖定海 廣州市中海達測繪儀器有限公司 總經理
張家同 深圳市賽格導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總經理
張文星 深圳市凱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教授
何占國 西安煤航信息產業有限公司 董事長/教高
胡 莘 西安測繪研究所 副所長兼總工

『陸』 20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科研助理招聘什麼時候報名

2020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科研助理崗招聘4人,申報時間:2020年6月28日至2020年7月15日

『柒』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的領導簡介

溫 寧
局長,黨委副書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獲第四屆全國青年地質科技「金錘獎」,現為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成員。
馬申達
黨委書記,高級工程師。曾獲「地礦部優秀工程勘察院院長」、「全國優秀勘察設計院院長」、「省勞動模範」、「國土資源優秀管理幹部」等榮譽稱號。廣東省第八次黨代會代表。杜林堅
副局長,黨委成員,工程師。
嚴興華
副局長,黨委委員,經濟研究員。曾獲國土資源部先進會計工作者榮譽稱號,為全國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國土資源部財務、預算、審計專家。張光學
副局長,黨委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曾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第九屆全國青年地質科技「銀錘獎」、廣東省直機關十大模範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現為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重大項目專家組成員。李國勝
副局長,黨委委員,理學博士,高級工程師。曾獲中國地質調查局優秀黨務工作者、保密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楊勝雄
局總工程師,黨委委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土資源部「百名人才計劃」首批入選人員,曾榮獲中國大洋協會、國家海洋局「大洋工作有突出貢獻專家」。現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捌』 中國地質調查局下屬的這幾個中心是什麼級別

地調局是副部級的,下面應該是廳或副廳級吧。

『玖』 涉密地質資料清理鑒定工作探討

吳家琦

(廣東省國土資源檔案館,廣州510080)

摘要 本文結合廣東省館的實際,對涉密地質資料清理鑒定工作過程中發現和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總結,闡述了對問題的意見和看法,並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法和措施與大家共同探討。

關鍵詞 館藏地質資料;涉密;清理;鑒定

《地質資料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以來,為充分發揮地質資料的價值,完善地質資料依法及時向社會提供公共利用服務,根據國土資源部、國家保密局《關於開展涉密地質資料清理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6]314號)的部署,全國各省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開展了館藏涉密地質資料的清理工作,各省在此項工作的過程中均遇到一些疑惑或問題,現將廣東省在這項工作中的做法及對遇到問題的處理辦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1 清理鑒定小組人員的組成

由於地質資料的組成復雜,一是地質資料的種類多,到目前為止我國所發現的礦產種類約170餘種,因此,產生的地質資料的種類繁多。二是地質資料內容呈多樣性,地質資料內容的組成不單純是地質要素,有很大部分是國土資源、測繪、海洋、核工業、環境保護工作等方面的成果,主要是測繪資料成果,其要素涉及國家坐標、高程、重力、軍事設施等國家秘密。因此,涉密地質資料清理是一項政策性強、技術性強,十分嚴謹的工作。為確保涉密地質資料清理工作的質量,在清理鑒定小組人員的組成時應充分考慮到各個方面,選擇有各種專業特長的人員參加,並在正式開展工作前進行試點以取得經驗,達成認識一致、做到操作統一。

2 對有關具體問題的處理辦法

(1)清理登記表的製作。在對地質資料清理登記前,登記表的設計是否齊全、科學,直接關繫到資料清理工作的效率,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工作和返工。我們的做法是:先根據清理鑒定的要求設計好清理登記表模版,一檔一頁,在原有地質資料目錄資料庫的基礎上,編制一個小程序,將清理登記表中所需的基本信息數據項直接從目錄資料庫中把有關數據導入登記表中,列印形成清理登記表底稿。這樣做,減少了基本信息手工填寫的工作量,減少了差錯,節約了紙張,減輕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2)簡化清理鑒定登記表填寫。在清理鑒定工作開展前,先組織清理鑒定小組人員對「附件4」中所列涉密種類、涉密事項等內容進行認真學習,盡量理解透徹,同時熟悉每宗地質資料基本是由正文、審批、附圖、附表、附件、其他六大類組成的模式。然後,統一按館藏檔案號(大流水號)以物理件為單位逐宗逐件對照「附件4」進行清理,密級界定到文件級,整宗資料的鑒定結果填寫均不需要書寫文字,以簡單的涉密種類編號和涉密事項編號填入預先列印好的登記表中即可。值得注意的是附圖清理鑒定的填寫:一是不必填寫附圖名稱,只填寫附圖號即可;二是要在工作開始前,大家要統一認定是填寫附圖的圖號還是附圖的順序號;三是將比例尺相同的涉密附圖號列在一起,以免在今後查對時出現疑惑。最後將清理鑒定完的登記表裝訂成冊,這樣做既省去了文字的書寫,又方便了後繼的錄入建庫工作。

(3)對圖件的涉密清理鑒定,地質工作的成果大多是以各種比例尺地形圖為基礎來表現的,所以圖件占涉密資料清理數量的大頭,抓住附圖這個涉密資料清理鑒定重點,在清理鑒定工作開展前請測繪專家或專業人員對清理鑒定小組人員進行什麼是國家等級三角點、高程點?什麼是獨立坐標?什麼是地形圖?什麼叫重力等基本知識進行簡單講解很有必要,可以避免和減少在清理鑒定工作時造成模稜兩可難做決斷的疑惑,增加鑒定的准確率,提高工作效率。對合訂成冊的附圖處理:①對一本圖冊在整套圖件順序中只佔一個順序號的圖冊,我們是以冊為一件來鑒定是否涉密,因為合訂成冊的附圖一般是同一類圖,如坑道平面圖或鑽孔柱狀圖等,所涉面積較小,多數比例尺也相同且沒有坐標,涉密的情況少;②對一本圖冊中每一張圖均在整套圖件順序中佔有一個順序號的圖冊,則以圖冊中每一張圖為一件進行是否涉密鑒定。對一些圖件無法判定是否國家坐標、國家高程時最好查閱正文報告中的測量篇章。

(4)對文字部分的涉密清理鑒定,應先確定是否有特種礦產或有特種礦產篇,如有則按(廳核[1989]283號)進行涉密清理。對其他勘察資料,重點查看正文中的測量章節,情況大致有以下幾種:①主要了解勘探區的測量是否引用的是國家等級的大地坐標點,國家等級的高程點,如果是,則可以判定該測區所測制的礦區地形地質圖,綜合地貌圖等一系列帶有坐標的圖件均為正式的國家坐標圖件,只要比例尺條件符合,面積條件符合就可以定密;②如果勘探區的測量引用的是國家等級的大地坐標點,國家等級的高程點,一般會在正文報告或附表或者附件中列出測量起算點的成果表或稱控制點成果表(也有的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的),該成果表應予以定密。③對於已明確是獨立坐標的地質資料如:附圖、附表、附件包括控制點成果表可以不定密,但正文報告尤其是大礦區的正文報告中的測量篇章必須查閱一下,看是否有關於該獨立坐標與國家坐標系的換算關系,如:換算公式,縱橫坐標平移參數,坐標旋轉參數以及說明等,如有該換算關系必須予以定密,對正文與審批文件合訂的則以正文為一件鑒定是否涉密。

(5)對涉及鈾、釷的地質資料,嚴格按《核工業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廳核[1989]283號)進行涉密清理。對鈾礦地質資料的各種大比例尺(大於1:2000以上)附圖,盡管按《測繪工作國家秘密目錄》(國測辦[2003]17號)的規定不涉密,但如果該圖涉及鈾礦的工業儲量,我們仍從嚴按(廳核[1989]283號)的規定予以定密。

(6)對新舊密級的處理。原定密級的確定以盡量反映資料原貌為原則,對原館藏小庫(保密庫)的資料,如資料正文封面無蓋密級章的則按以下辦法處理:①涉及鈾、釷的資料原定密級確定為機密級;②其餘礦種的資料原定密級確定為秘密級。而新定密級則不論原定密級高低,一律重新按「附件4」標准進行鑒定定密。

(7)資料破損情況清理及錄入建庫,在館藏地質資料涉密清理工作的同時,可與檢查館藏資料破損、模糊程度的工作結合進行並登記在冊。為今後制定資料修復計劃提供依據,並為開展相關工作做好基礎准備。在涉密清理錄入建庫工作中,我們採取的是不論資料是否涉密均逐宗逐件完全錄入,建立起全省館藏地質資料文件級目錄資料庫,為今後實現計算機文件級管理打下基礎。

對部分涉及海洋的地質、地形、地貌及海洋石油地質等勘查資料,為了工作的完整性,在這次涉密地質資料清理工作中,我們也一並予以重新定密,但該部分地質資料密級的最終確定,應以中國地質調查局海洋處及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鑒定的密級為准。

3 意見和建議

(1)通過這次涉密資料清理後總結發現,在館藏的地質資料中,重要的、利用率高的資料涉密率也高,資料收集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利用,為了將地質資料更好更穩妥地為社會服務,希望國土資源部盡早出台操作性強的密級地質資料管理、利用辦法。

(2)建議統一規定涉密資料清理鑒定最小單位到件,而不是到頁,實際管理中和涉密資料數量統計中也只能到件,不可能說我館館藏涉密地質資料有少頁。

(3)在錄入中,當一套資料沒有正文只有圖件時,在正文的備注欄中無法保存說明,建議完善軟體。

(4)多台電腦同時錄入時,原定密級欄時常出現保存不了的情況,須通過伺服器保存才能完成。

『拾』 地質工作新體制的建議

當前中央政府對地質工作的行政管理體系如下圖所示:

地勘工作體制改革實踐調查研究

屬地化地勘單位分別由省(區、市)國土廳和其他工業口的廳局管理,原行政局級的地勘單位直屬省政府,中國地質調查局通過項目聯系,進行業務指導。未屬地化的地勘單位與國土廳只有業務聯系,不享受地方相關政策待遇。這些地勘單位仍保持事業性質,但都開展了面向社會服務的企業化經營活動,經營收入超過財政撥款很多。

由於地質工作多頭管理,國土資源部只能依靠探礦權登記了解全國地勘項目實施情況,無法統籌協調,極大地影響了地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多數地勘專項在具體項目立項後缺乏監督檢查和技術指導,難以保證勘查工作質量和預期效果,不利於人才的成長和地質找礦水平的提高。

理順地質工作新體制,首先要明確,政府負責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負責戰略性礦產勘查,包括能源礦產、非能源礦產和地下水資源的調查和普查評價。由國土資源部統領全國地質工作和礦產開發的行政管理和行業管理,具體抓立法、規劃、制定政策、宏觀調控、指導服務、執法監督。相應調整行政機構,減少職能重復和缺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國土資源部領導下,統一組織實施和管理全國陸地和海洋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按照國發〔2006〕4號文的規定,具體包括:負責全國能源和其他重要礦產資源遠景調查與潛力評價,全國性、跨區域、海域基礎地質和環境地質的綜合調查與重大地質問題專項調查。主要任務是:

(1)戰略性礦產勘查方面。能源礦產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必須放在地質勘查的首要位置,貫徹深化東(中)部、發展西部、加快海域、開辟新區、拓展海外的方針;國內緊缺的非能源礦產(鐵、銅、鋁、鉛、鋅、錳、鎳、鎢、錫、鉀鹽、金),要貫徹東部攻深找盲、中部發揮特色、西部重點突破、境外優先周邊的方針。以上戰略性礦產的勘查,一般做到普查程度,即通常所說的前期礦產勘查工作,以便既降低商業性礦產勘查的風險,又避免與地勘企業或礦山企業在探礦權上爭利。在勘查市場尚未完善的情況下,對急需的礦產資源國家可以投資進一步勘查,以加快開發,但勘查成果要有償轉讓。

(2)基礎地質調查方面。在重要經濟區域、重點成礦區帶、重大工程建設區、重大地質問題區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等,系統開展區域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和遙感地質等綜合地質調查,更新地質圖文,做好各類地質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和傳遞,為社會提供有效快捷的地質信息服務。

(3)海洋地質調查方面。進行海岸帶、大陸架和海底地質情況探測,系統掌握海洋地質基礎數據,摸清海域油氣等資源潛力,並積極參與國際海洋地質調查計劃和國際海底礦產資源勘查活動。同時,開展極地地質考察和研究工作。

(4)拓展社會服務方面。強化地質災害和地質環境調查監測,全面推進農業地質、城市地質、礦山環境地質等的調查工作。推進地質資料開發利用,依法及時向社會提供地質信息服務。

(5)勘查方法技術方面。從傳統方法技術到新方法新技術,推進探測和分析測試技術向更深、更高、更精的層次發展,發展資源立體探查技術;開展替代資源和新能源研發與應用;發展基於「3S」和數值模擬技術的信息、數據集成體系,實現數字地球數字地質的現代化新模式,提高地質工作的效果和質量。

根據以上地質工作任務,組織制度上建議: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副部級國家局,是國家級的地質調查機構的定位,是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的事業單位。應在國土資源部領導下,統一管理中央財政支持地質工作的項目和經費,統一規劃協調、統一組織實施、統一監督檢查,向國土資源部負責,成為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和研究方面的技術支撐。為此將目前歸口中國地質調查局管理的27個部屬院所和事業單位,改為直屬中國地質調查局管理。中國地質調查局與中國地質科學院實行「兩塊牌子、一套機構、一班人馬」,局長就是院長,副局長就是副院長,凡屬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工作用局的名義上對國土資源部下管各事業單位,凡屬地質科研和科技創新方面的工作可用院的名義上對國土資源部、科技部下管各研究所。目前中國地質科學院直屬國土資源部又歸口中國地質調查局管理,實際運作中多了一道程序,還不利於克服調查與研究「兩張皮」現象。進一步充實院屬各所力量,組建油氣地質、非金屬地質和物化探隊伍,以六個大區研究所(中心)和海洋、遙感等隊伍為基礎,從社會公開招聘專業骨幹人才,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大量招聘大學畢業生和研究生,充實野外一線力量,組建東海、黃海和南海海洋地質調查隊伍。按照六個大區各自的地質構造和成礦條件,在國家地質勘查長遠規劃指導下,通過三五年實踐鍛煉,迅速成長為世界一流國家級地質調查隊伍。隊伍規模應該力爭在兩三年內達到3萬人。首先要向中編辦申請擴大編制,各地按需要申報,經中國地質調查局審核後由國土資源部批准。

省級國土資源廳主要負責本地區地質工作和礦產開發的行政管理和行業管理,負責為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基礎地質、礦產地質和環境地質調查,有固定的副廳長(兼任地礦局長)分工管理全省(區、市)地質工作。省級地質調查局(院)受中國地質調查局和省廳雙重領導,除參加和配合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以外,可以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地質礦產條件和已有地質工作程度,自主決定地質工作上的職責許可權、隊伍規模和組織制度。估計全國省級地調院合計3萬~5萬人。

屬地化地勘局、隊和中央企業未屬地化地勘局、隊,必須堅持企業化取向,以省級地勘局和中央企業管理的地勘總局為單元分類重組隊伍。第一步,剝離離退休人員和其他社會職能,使其實現社會化;第二步,事企分開,剝離公益性的地調(局)院,各專業性勘查院由差額撥款逐步向企業發展,主要從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工程勘查、礦產勘查開發和技術服務等,成為地勘市場的主體,也是走出國門勘查開發礦產資源的主體,並在市場競爭中跨地區兼並重組,做大做強。近期和今後相當時間內,通過委託或競爭方式也可承擔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和戰略性礦產勘查任務。各省(區、市)地勘單位企業化要積極引導,循序漸進,方法途徑應該因地制宜,轉制進度不必劃一,可以成熟一個過渡一個。

礦山地質工作,主要由礦山企業自主進行,勘查支出按有關規定據實列支,進入礦山成本。礦山企業應該向上游地質找礦延伸,也可以通過地勘市場,選擇社會地勘單位,承擔礦山地質工作,特別是礦山深部和外圍擴大找礦工作。

理順後的全國地質工作管理體系如下:

地勘工作體制改革實踐調查研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