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徐海軍中國地質大學

徐海軍中國地質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2-17 13:43:34

㈠ 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師德先進個人

於海亮 馬海軍 王廣軍 王翠香 付志強 湯金樹 余曉艷 辛仁臣 沙景華 張彬 張育王 張煥香 武雄 季曉慧 郝舉 侯勝利 徐德斌 黃文輝 黃朝暉 崔彬 薛濤

㈡ 中國最憋屈的十所實力大學有哪幾個

中國最憋屈的十所大學
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家都說它的南遷合肥是失敗之舉,其實得失兼有,若真是還在北京,充其量也就是人大一般已略顯頹勢,但畢竟是損失比較大,勉強排在末席吧。中國科大是老一輩科學家和老一輩革命家共同創辦的新型理工類高校,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唯一一所所高等院校,是我國唯一擁有兩個國家實驗室的高校。
2.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和北京兩個校區,三十三所研究生院之一,擁有一支無與倫比的強大地學隊伍,但近年來屬於偏門冷門專業,長期無人喝彩,就快被人遺忘了。中國地質大學是一所在國際地球科學界享有盛譽的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該校以地球科學和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為中國的地球科學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
3.中國農業大學為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的貢獻之大,非常人能夠想像,中國人總是以帶上農業的帽子而羞於見人,非常優秀的學校就這樣被蒙蔽了。中國農業大學(英譯: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縮寫 CAU),是一所以農學為特色和優勢的綜合性大學,是中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的起源地。
4.哈爾濱工程大學世人只知道哈軍工遷到長沙成了今天的國防科大,卻不知道其實是一分為二,象交通大學一樣。留守的海軍工程系成了今天的哈工程,其實力一直被「隱藏」在同城的哈工大之下。哈爾濱工程大學,建於1953年,校址中國哈爾濱。隸屬於中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是中國一所以工科為主,理、工、管、文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國家「211工程」首批建設學校和國家55所設有研究生院的全國重點高校之一,由中國國防科工委和中國黑龍江省政府重點共建。
5.蘭州大學被美國《科學》評為中國著名的十三所大學之一,每年的SCI名列前十位,但由於地處西北地區,自然條件和人文條件相對落後,難有與其成績相對應的聲譽。蘭州大學是中國西北地區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是經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
6.雲南大學
攜原來西南聯大之餘威,是著名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於缺乏財政支持,幾乎沒落成靠民族政策生存的高校,現在還不如同城的昆明理工能被選上西部建設的十所。
雲南大學,是雲南省最有名的公立大學。雲南大學創建於1922年12月,1923年4月20日開始招生,八十多年來六易校名,從創建之初的私立東陸大學發展成為雲南省唯一的國家綜合性重點大學,已為國家培養各類專門人才七萬多人。目前,雲南大學是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1所「211工程」大學之一

7.西安交通大學老交大的衣缽傳人,至今在工科位置仍居前列,但是遠沒有其上海交大兄弟的良好生源及源源不斷的經費支持,甚至連教育部欽定為九所後地方都無錢供養。西安交通大學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七所大學之一,1999年被國家確定為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的學校。2000年4月,國務院決定,將原屬衛生部已有60餘年辦學歷史的西安醫科大學、原屬中國人民銀行已有40餘年辦學歷史的陝西財經學院並入西安交通大學。8.雲南交通大學唐山交大之餘脈,發配西南建設大三線以來,幾經周折,將這所老牌的工科院校折騰得差不多了,待重振昔日雄風,似這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西南交通大學,坐落在成都市,是教育部直屬、以工為主,工、理、管、經、文、法多學科綜合發展、首批進入國家高等教育重點建設項目「
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學校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優秀評價,被評為全國本科教學優秀學校,是西南地區首家、也是全國16所本科教學優秀學校之一。
9.西北師范大學中國建設的第一所師范院校,但常年紮根大西北,缺乏必要的支持,地處西安的陝西師范大學搶了其風頭,終於沒有成為教育部直屬的師范院校。西北師范大學為中國建設的第一所師范院校,學校為甘肅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重點大學、國家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十四所大學之一。其前身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發端於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
10.四川大學是目前西部規模最大、專業設置最齊全的高校,原來的實力並不弱,好象合並沒有給它帶來很多的實惠,而是不堪重負,難得其應有的聲望。四川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是由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三所全國重點大學於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兩次「強強合並」組建而成。原四川大學起始於1896年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原成都科學技術大學由1954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建立的成都工學院發展而來,與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同為中國科學院直屬三所高校。

㈢ 中國地質大學離武漢海軍工程大學有多遠啊

這個距離要看你從那裡處罰,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有兩校區,一個位於洪山區魯磨路,一個在漢口航空側路.如果從武昌校區出發就在校門口坐車到航空路轉小巴可以到海工門口下車,如果是在漢口校區就打的吧,10元不到.省得轉車那麼麻煩.

㈣ 我考上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海洋科學專業,哪位地大的學長能告訴我這專業怎麼樣,就業如何我有點茫

海洋科學,這個專業在資源學院里,本專業在地大歷史不是太悠久,但由於是地質類專版業,地大有權基礎在啊,現在學校學院都很重視海洋科學學科發展,引進了不少厲害人物。這個專業,說白了,還是搞地質的啊,一般在大三的時候才突出專業特色。海洋科學,說實話,前途無量。現在是上天容易,下地難,入海照樣也難。天天你看新聞在播航天取得了如何成就,載人航天啊,探月啊。但是聽說,在海洋,地下深鑽等方面取得多大成就了嗎?沒有啊。上天,入地,下海。這是人類想了幾千年並且必須要解決掉的難題。現在,航天走的最前。入地,下海,在科學理論基礎和技術上難題重重啊。在國際上就是這樣的,在中國更是這樣。現在隨著海洋利益的爭奪,海洋科學,必須加緊攻關。在中國比較厲害一點的海洋科考就是大洋一號了。不過說實話,也很差。關於就業,地大的地學類專業基本上都不用擔心的。地學類專業,基礎知識都一樣。只要是地學類的就業方向,都是你就業的方向。

㈤ 中國地質大學張海軍老師是教授嗎

不知道你說的是地大(北京)還是地大(武漢)我是地大(北京的)按我們學校的情況版給你介紹一下權吧如果你是本校的一般老師不會難為你的提前跟導師聯系一下就行了如果你是外校的很優秀的話也沒問題的如果是剛過線或者過線不多的話就不好說了畢竟每個學校都會偏向自己學校學生的對自己的學生也比較了解一點另外你本科階段發表的文章對你也是有影響的如果你做過的科技立項得過獎或者發核心期刊的論文了老師會考慮一下

㈥ 海洋科學專業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海洋科學主要有前景的就業方向有:海洋環境保護方向、物理學科研方向、漁業方向。

1、海洋環境保護方向

眾所周知,人類在海洋領域的過度開發已經造成了海洋生物的大批滅絕,而該就業方向就提供了一個保護海洋生物的人才資源和智慧資源。目前該專業看似比較冷門,但在未來,將會逐漸變成一個人才缺口巨大的熱門專業,就業前景也會比較好。選擇該方向,國家有相應的政策扶持,因為該方向需要的是可以艱苦奮斗、不斷在外工作的人員,條件比較艱苦,但是效益也比較大。

總之,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和「互聯網+」創業大賽的推進,海洋科學作為一個「邊緣學科」重新被重視起來了。海南2016年創業大賽的特等獎就是智能化的潛艇,與海洋科學密切相關。因此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該專業可能當下的工作不是很好尋求,但是未來這將是一個十分有前景的專業。

㈦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海洋地質學

地學類專業現有地質學、地球化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科學(第四紀地質學)、地質學基地班、地質學(地質調查與開發)等六個專業。資源類專業現有地礦類(資源勘查工程基地班)、資源勘查工程、資源勘查工程(礦產調查與開發)、石油工程、土地資源管理、海洋科學(海洋地質與資源)、煤與煤層氣工程等7個專業材料化學大類包括應用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及材料化學三個本科專業,實行通才培養。環境學院的專業主要屬於工程類,現有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環境工程(含水資源與環境工程試驗班)、地下水科學與工程三個專業。工程類含勘查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分為岩土工程、地下建築、道路橋梁、建築工程等四個方向),安全工程等三個專業。地球物理學、地質學、信息科學。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的專業屬於地球物理類,前期通識教育課程與學科基礎平台課程模塊全部打通,實行通才培養,後期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進入相應的專業方向進一步深造,同時可選擇指導教師,參與科學研究工作。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的專業屬於地球物理類,前期通識教育課程與學科基礎平台課程模塊全部打通,實行通才培養,後期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進入相應的專業方向進一步深造,同時可選擇指導教師,參與科學研究工作。地球物理學、地質學、信息科學。機械類包括「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和「工業設計」兩個專業,電氣信息類包括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四個專業。工商管理類下設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旅遊管理5個專業。信息工程學院現有軟體工程、測繪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地理信息系統、信息工程四個專業,屬信息技術大類數學與物理學院的數學類下設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兩個個專業珠寶學院寶石及材料工藝學(珠寶首飾設計方向)寶石及材料工藝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現有設計藝術學和傳播學兩個碩士點,環境藝術設計、資訊藝術設計、數字動畫、廣播電視新聞學、音樂製作與傳播、音樂表演與傳播等六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政法學院公共管理大類下設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兩個專業計算機類專業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網路工程三個本科專業。還有體育部,馬克思主義學院

㈧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資源學院的海洋科學專業就業前景好嗎學習吃力嗎

這個好像是新興專業,就業也還可以的。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相結合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是我國最早正式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大學。其前身是1952年由北大、清華、天大、唐山鐵道學院的地質系(科)合並組成的北京地質學院。「文革」期間遷往武漢,1978年經鄧小平同志批准在北京恢復辦學,198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改為現名,分北京、武漢兩個獨立辦學實體,分別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均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大學研究生院所在地。
中國地質大學名師薈萃,桃李芬芳,擁有一大批地學大師,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了大批道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優秀人才,成為我國培養地學人才的搖籃和進行地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國際地質學界知名學府。

海洋專業

主要課程:海洋科學導論、生物海洋學、海洋地質學、海洋調查與觀測技術等。

畢業生能力測試:從事海洋調查和海洋科學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業前景:主要從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資源開發及海洋工程方面的工作。

海洋管理

主要課程:海洋學、海洋觀測與調查、管理學原理、海洋管理導論、海洋法、海岸帶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監察管理、海洋環境保護等。

能力要求:具有良好海洋科學素養,系統掌握海洋管理、海洋法等理論知識,能從事海洋管理及相關教學和研究工作。

就業前景:主要到國家海洋局、各地方海洋局、高等學校、海軍及其相關單位、相關部門從事海洋管理、教學和科研工作。

軍事海洋學

主要課程:海洋學、海洋調查、物理海洋學、軍事海洋學、軍隊管理學、普通氣象學、地理信息系統、軍事指揮學等。

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科學素養和海洋科學技術理論知識,忠誠為部隊建設服務,能從事海洋戰場環境建設與研究,德、智、軍、體全面發展。

就業前景:主要到海軍及相關單位、高等學校、國家海洋局及其下屬各單位、各地方海洋局等從事相關工作。

㈨ 中國地質大學有專科嗎

中國地質大學沒有專科。

㈩ 海軍工程大學是「211」工程嗎

海軍工程大學不是「211」工程而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正軍級編制。

海軍工程大學是與新中國同齡的軍隊院校之一,其前身大連海軍學校創辦於1949年11月,是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親自籌建的海軍第一所正規高等學府。1960年擴建為海軍工程學院,次年接收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海軍系。

1963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69年整體搬遷武漢。1999年與海軍電子工程學院合並組建海軍工程大學,位列全軍五所綜合大學之一。海軍第一個本科專業、第一個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全國重點學科均出自該校。


(10)徐海軍中國地質大學擴展閱讀

海軍工程大學的師資條件:

截至2018年,學校擁有教授、副教授500多名,其中碩士以上學歷佔90%以上。有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馬偉明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琳教授,有軍隊傑出專業人才獎獲得者朱石堅,還有35歲破格晉升教授、求是傑出青年獎獲得者王東、帥長庚等一大批年輕優秀骨幹。

有4人進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進入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次進入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6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先後有4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38人次被評為全軍優秀教師,19人獲得軍隊育才金獎。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