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力學創始人

中國地質力學創始人

發布時間: 2021-02-17 05:18:20

A. 中國地質力學的創始人是誰

李四光 啊

B. 地質力學創始人李四光

李四光,湖北黃岡人。早年留學日本。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創建同盟會,16歲的李四光加入了同盟會。孫中山勉勵他說道:「努力向學,蔚為國用。」回國後不久,李四光又去英國留學。1920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和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50年代任地質部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副院長和古生物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協主席。
李四光青年時代懷著「科學救國」的雄心,赴英國伯明翰大學攻讀地質學,開始了他的地質生涯。
三十年代初,為了進一步探討地殼表面各種痕跡的規律,李四光不畏艱險,幾次橫渡大江,跨越秦嶺、南嶺,親自勘探測量,實地觀察地層構造。
1953年,李四光提出了「新華夏構造體系。」1954年,他親自組織隊伍,在松遼平原和華北平原開展石油普查,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相繼發現了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接著,李四光與其它地質工作者共同努力,使我國很快找到了鎢、鉻、鈾、金剛石、煤及稀有金屬礦藏,並在開發地熱、地下水,研究第四紀冰川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李四光的研究涉獵廣泛,在古生物學、冰川學研究上取得很大的成績。他對第四紀冰川遺跡的研究推翻了過去的「中國無第四紀冰川」的斷言。在地質學理論的研究上,最重要的工作是創建了地質力學。他運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把各種構造看作是地應力作用的結果。對於中國東部地區的地質特點,李四光運用地質力學的理論分析,他認為新華夏構造體系的3個沉降帶具有廣闊的找油前景,從而否定了「中國貧油」的觀點。在地震研究中,李四光強調,在研究地質構造活動性的基礎上,要認真觀測地應力的變化。

C. 地質力學的創始人是

李四光,
李四光是我國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始人。

D. 李四光是怎樣創立地質力學的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父親是一個教書先生,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教書之餘種些田地。他為人耿直,樂於助人,他的這種性格給了李四光有益的影響。

李四光的母親是父親的後妻,粗通文墨。從四五歲起,李四光就跟著母親打柴、推磨、擔水,從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習慣。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終,6歲的李四光就立下了發奮學習為國爭光的志向。小學時期,李四光讀書勤奮,肯動腦筋,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1904年,求知心切的李四光便向父母提出去武昌求學的要求。

1904年7月,李四光以優異成績被選送到日本留學,先在弘文學院普通班學習,後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船用機械專科學習。

1910年7月,李四光學成歸國但在戰火連綿的舊中國,他難以找到施展才華的機會,於是憤悶之餘,李四光決定再次出國,到英國留學。

1917年,李四光獲得學士學位。一年後,即1918年5月,李四光憑借《中國之地質》的長篇論文獲得自然科學碩士學位。

1920年5月,李四光婉言謝絕了恩師的挽留和一家印度礦山公司的高薪聘請,毅然回到了祖國,就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

1931年和1932年的夏天,李四光兩次到廬山考察,又發現了一些冰川U形谷和冰川泥礫堆積物。他將野外資料分析整理後,提出廬山在第四紀地質時期,至少經過兩次冰期。中國第四紀冰川主要是山谷冰。1936年8月,李四光又帶著助手第四次赴廬山考察,獲得大量證據:在白石嘴發現了第四紀冰川的確鑿證據——冰溜條痕石。1937年李四光將在廬山考察所得寫成專著《冰期之廬山》,為我國第四紀冰川地質的研究打開了大門。

另外,在研究地殼的起源問題時,李四光不畏國外權威的說教,終於以幾十年艱苦的探索研究,創立了一門新學說——地質力學,從而使李四光成為我國地質學家以創造性思想登上國際地質論壇的第一人。

1952年,地質部成立,李四光被任命為部長。從此,李四光便開始為新中國地質事業忘我的工作了。

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同志就石油遠景問題詢問李四光時,李四光肯定地說:「找油的關鍵不在於『陸相』、『海相』,而在於有沒有生油和儲油的條件。我國有大面積的沉降帶,都有良好的儲油條件,肯定能找到石油。」

國家按照李四光的理論,立即開展尋找石油大會戰。終於在東北、華北、中原一帶發現了儲量豐富的石油。

地震能不能預報?這是地質力學理論面臨的又一個嚴峻問題。

1966年,河北邢台地區發生了強烈地震,給國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損失。周總理多次召集科學家商討對策。李四光認為地震和任何事物一樣,不是偶然的,也是有一個過程的,並且是可以預報的。從此以後,他便投入了探索地震預測的工作。

李四光是我國卓越的自然科學家,世界當代最傑出的地質學家之一。他打開了中國第四紀冰川地質研究的大門,創立了地質力學。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祖國和人民,他的精神永遠鼓舞著中國人民。

E. 地質力學是誰提出的

李四光
李四光是我國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始人

F. '李四光是我國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始人。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黃岡縣的四龍山鎮'的英文翻

簡介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 李四光
1889年10月26日出生於湖北版省黃岡市權(今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的一個貧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領導人。他自幼就讀於其父李卓侯執教的私塾,14歲那年告別父母,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高等小學堂。在填寫報名單時,他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寫下了「十四」兩個字,隨即靈機一動將「十」改成「李」,後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便以「李四光」傳名於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山東大學教務長兼地礦系主任。

G. 李四光是地質學的創始人。這句話正確嗎

不正確
李四光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回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答之一。
地質力學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人類對地質現象的觀察和描述有著悠久的歷史,但作為一門學科,地質學成熟的較晚,從遠古到20世紀60年代經歷了漫長發展,眾多科學家的貢獻,逐漸發展成熟

H. 李四光在什麼時候正式創立地質力學

1947年7月,他代表中國出席第 18屆國際地質大會,第一次應用他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作了題為《新華夏海之起源》的學術報告,引起了強烈反響。從此,地質力學這一由中國人創立的新學科正式載入史冊。

I. 誰是我國地質力學的創始人,它應發現了中國第四冰川遺跡而震驚了全世界。

地質力學的創始人必然是李四光先生了,地質力學概論就是他寫的。錢學森是物理的,童第周是生物的。

J. 地質力學的中國地質力學發展歷程

地質力學在中國是由李四光創立的。
最初是從1921年研究中國北部石炭紀、二疊紀含煤地層開始。
1924年以後,李四光對比了中國南部和北部石炭-二疊紀及地球上其他地區同一時期,特別是古生代以後海進、海退現象,認為大陸上海水的進退,不僅是海面的升降,可能還有由赤道向兩極,反過來由兩極向赤道的方向性的運動。據此,他推斷大陸運動也可能有這種方向。
1926年,李四光發表《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提出「大陸車閥說」。
20年代末,李四光肯定了山字型構造的存在。
1929年發表《東亞一些典型構造型式及其對大陸運動問題的意義》一文,概括了不同類型構造的特殊本質,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為地質力學奠定了基礎。
30年代確定了陰山、秦嶺、南嶺3個巨型緯向構造帶,以及東亞地區華夏和新華夏構造體系、淮陽山字型構造等。
1945年,李四光在《地質力學的基礎與方法》一書中,率先將力學引入地質構造的分析,正式提出「地質力學」這個名詞,地質力學理論始具雛形。
1947年李四光在《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一書中,從應力、應變和岩石物性著眼,研究了構造形跡性質,劃分了構造系統,釐定了構造型式,分析了構造系統的聯合,最後提出解決地質力學問題的途徑。
1948年,李四光代表中國出席在倫敦舉行的第18屆國際地質大會,第一次應用他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作了題為《新華夏海的起源》的學術報告,引起強烈反響。從此,地質力學這一新學科正式載入史冊,李四光成為公認的地質力學奠基人。
1962年,李四光總結自己40餘年地質力學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發表了《地質力學概論》一書,扼要闡述了有關地質構造的若干傳統概念、地質力學的方法、地質力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地殼運動起源問題。把構造體系明確地歸結為三大類型,即緯向構造體系、經向構造體系和各種型式的扭動構造體系。
60、70年代以後,地質力學的理論和方法在中國的地質工作和研究中得到較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