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電大水利工程地質試題

電大水利工程地質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2-16 23:14:22

❶ 關於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基礎知識考試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管理機構,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總專後基建營房部注冊工程師管理屬機構:
根據人事部、建設部、水利部《關於印發<注冊土木工程師(水利水電工程)制度暫行規定>、<注冊土木工程師(水利水電工程)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和<注冊土木工程師(水利水電工程)資格考核認定辦法>的通知》(國人部發[2005]58號)的文件精神,全國勘察設計注冊土木工程師(水利水電工程)資格考試大綱已經全國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管理委員會審定,現予以公布。
本大綱范圍:
1.1 水靜力學
1.2 液體運動的一元流分析法
1.3 液體的流動型態(層流、紊流)及水頭損失
1.4 恆定有壓管道均勻流動
1.5 恆定明渠均勻流動
1.6 明渠恆定非均勻流動
1.7 堰流及閘孔出流的水力計算
1.8 泄水建築物下游的水力銜接與消能
1.9 隧洞的水力計算
1.1 0滲流
1.1 1高速水流

❷ 電大 環境水利學 答案 要快啊 拜謝拜謝

環境水利學 作業一

本次作業對應於文字教材1至2章,應按相應教學進度完成。
一、問答題(簡要回答,每題4分,共44分)
1、 環境與環境保護的概念是什麼?
環境的含義是:以人類社會為主體的外部世界的總體,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是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體,社會環境則指人類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所創造的人工環境。
環境保護就是利用現代環境科學的理論與方法,在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並掌握污染和破壞環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計劃的保護環境,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保護人體健康,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造福人民,貽惠於子孫後代。
2、 環境水利學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環境水利學的基本內容包括:緒論、水環境與生態學基礎知識、水體污染與水體自凈、水質模型與水環境容量、水環境保護與管理、水利工程環境影響分析、水利建設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期的環境管理。
3、 環境水利學課程的任務與特點是什麼?
課程任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 要了解環境水利的發展過程,認識水環境干擾與變化的規律,掌握水環境保護與修復的基本知識和技術、水利水電工程的環境影響極其評價方法,了解水利水電工程的環境管理,為從事與環境有關的專業技術工作打下基礎。
學習特點:環境水利學是水利科學與環境科學密切結合、相互滲透的新科學,是環境學建立以後,向水利工程學滲透而形成的一個分支。環境水利學是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是研究水利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以及變化的環境給水利科學提出的新問題的一門學科。
4、 現代水利與傳統水利的差異有哪些?
現代水利是對傳統水利的發展,是立足於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形成的系統的水利發展理論體系。與傳統水利相比,現代水利以水資源的管理、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優化配置為重點,突出了水資源與人口、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關系。現代水利在治水原則、水功能的開發和利用、防洪減災的手段、管理機構的設置、水資源的利用等方面都將體現其先進性、科學性和合理性,也必然對水利的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5、 簡述生態平衡的含義?
通常把生態系統的這種結構與功能都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叫生態平衡。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平衡,一方面系統內外因素的改變、干擾總是會是平衡狀態破壞,另一方面遭破壞的生態系統又能通過自我調節機制向平衡狀態過渡。生態平衡也是有條件的平衡。只有在滿足輸入輸出物質數量平衡,結構、功能穩定的基礎上,生態系統才可能成為一個個因素相互適應、協調的平衡系統。
6、 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表現在那幾個方面?
生態系統的功能也就表現在生態系統中有規律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
7、 闡述食物鏈在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中所起的作用。
能量在生態系統中的流動就是通過食物鏈這個渠道來實現的。食物鏈上的各個環節叫營養級。一般生態系統有4~5個營養級。所有的食物鏈中,都是以綠色植物為基礎環節。通常能量在生態系統中大都沿著:綠色植物——食草動物——小型肉食動物——大型肉食動物這條最典型的食物鏈逐級流動。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有兩個特點,一是能量在流動過程中數量逐級遞減;二是能量流動的方向是單程不可逆的。
8、 在環境水利中,水體與水有何不同?
水體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或自然綜合體,除了貯水體中的水外,還包括水中的懸浮物、溶質、水生生物和底泥。
9、 什麼是生態系統?它由哪幾部分組成?
生物群落與其周圍非生物環境的綜合體就是生態系統,即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環境共同組成的動態平衡系統。它由四種基本成分構成: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10、 為什麼說氧平衡指標是影響水質變化的關鍵指標?
氧平衡指標是影響水質變化的關鍵指標,他表示水中溶解氧的情況,反映水體被有機物污染的程度。
11、 水質本底的含義與作用?
通常把未受污染的自然狀態下,水體中某種污染物質的固有含量成為該物質的背景含量或水質本底。通過水質現狀與水質本底的對比,便可確定河、湖以及其他水體遭受污染的程度。受不同地域的影響,不同水體在各自生態平衡狀態下的水質本底各不相同,但有一定的變化范圍。

二、填空題(每題3分,共33分)
1.水中溶解氧的來源一是 氧氣溶於水 ;二是 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
2.污染物在水體中遷移轉化是水體具有 自凈 能力的一種表現。
3.生態系統的功能由 物質循環 、 能量流動 和 信息傳遞 三部分組成。
4.水資源要用 物理指標 和 化學指標 兩個指標衡量。
5.在水質指標中,1L水中還原物質(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在一定條件下被氧化時
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毫克數稱為 化學耗氧量(COD) 。
6.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環是通過河、湖、海等地表水的 蒸發 ,植物葉面 蒸騰,
使水以水蒸氣的形式進入 進入大氣 ,然後又通過 雨、雪 或其他降水形式重返地球表面,
從而完成水的循環。
7. 水 是導致濕地的形成、發展、演替、消亡與再生的關鍵。
8.以食物關系把多種生物聯系在一起的鏈環稱為生態系統中的 食物鏈 。
9.生態系統中的信息聯系形式主要有四種,分別是 物理信息、 化學信息 、 營養信息 和 行為信息 。
10.如果水體中氮、磷的濃度過高,就會使浮游植物 生長加速 ,造成水體的 富營養化 。

三、選擇題(單項選擇,每題1分,共5分)
在所列備選項中,選一項正確的或最好的作為答案,將選項號填入各題的括弧中。
1.在生態系統中,( D )是一級消費者。
A.狐狸 B.狼
C.豹 D.兔子
2.一個成年人體重中含有( C )的水。
A.20%-30% B.40%-50%
C.60%-70% D.80%-90%
3.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循環途徑,最基本的也是與環境關系最密
切的是( B )三種物質的循環。
A.氧、硫、氮 B.水、碳、氮
C.水、硫、磷 D.氧、碳、鐵
4.化學物在水環境中吸收了太陽輻射波長大於290nm的光能所發生的分解反應稱為
( D )。
A.水解反應 B.化學反應
C.氧化還原反應 D.光解反應
5.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發生的凝聚沉降屬於( B )。
A.沉積作用 B.水解作用
C.氧化還原作用 D.生物降解作用
四、判斷題(每題3分,共18分)
判斷以下說法的正誤,並在各題後的括弧內進行標注,正確的標注√,錯誤的標注×。
1、COD為生化需氧量,BOD為化學需氧量。 ( × )
2、水體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該污染物的背景值。 ( √ )
3、水質指標都是直接用水中所含該種雜質的量(即濃度)來表示。( × )
4、溶解氧是反映天然水中氧的濃度指標,其值越低表明水質越好。( × )
5、BOD為生化需氧量,其值越高表明水質越好。 ( × )
6、細菌學指標可以用大腸桿菌數來間接判斷水質被污染的情況。( √ )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