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屬於建
Ⅰ 岩土工程屬於工程地質嗎
岩土工程不屬於工程地質,他們有本質的區別。
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的區別
工程地質學(Engineering Geology)是研究與工程建設有關地質問題的科學(張咸恭等著《中國工程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的應用性很強,各種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都要做工程地質研究,才能使工程與地質相互協調,既保證工程的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正常運行,又保證地質環境不因工程建設而惡化,造成對工程本身或地質環境的危害。工程地質學研究的內容有:土體工程地質研究、岩體工程地質研究、工程動力地質作用與地質災害的研究、工程地質勘察理論與技術方法的研究、區域工程地質研究、環境工程地質研究等。
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處理或改良的科學技術(國家標准《岩土工程基本術語標准》)。岩土工程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工程地質學、岩石力學和土力學;研究內容涉及岩土體作為工程的承載體、作為工程荷載、作為工程材料、作為傳導介質或環境介質等諸多方面;包括岩土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檢測和監測等等。
由此可見,工程地質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門應用科學;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種工程技術。從事工程地質工作的是地質專家(地質師),側重於地質現象、地質成因和演化、地質規律、地質與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從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師,關心的是如何根據工程目標和地質條件,建造滿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決工程建設中的岩土技術問題。因此,無論學科領域、工作內容、關心的問題,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的區別都是明顯的。近年來,許多工程地質人員向岩土工程轉移,結構出身的岩土工程師注意學習地質知識,這是很好的現象,但這種現象不能說明工程地質和岩土工程將 「合二而一」。
Ⅱ 什麼是工程地質學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工程地抄質學工程地質學是研究與人類工程建築等活動有關的地質問題的學科。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工程地質學的研究目的在於查明建設地區或建築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分析、預測和評價可能存在和發生的工程地質問題及其對建築物和地質環境的影響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質現象的措施,為保證工程建設的合理規劃以及建築物的正確設計、順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質科學依據。
摘自:https://ke.so.com/doc/6117018-6330160.html
Ⅲ 什麼叫工程地質條件包括哪些內容
工程地質條件是對工程建築有影響的各種地質因素的總稱。
主要包括地形地內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震容、水文地質、天然建築材料以及岩溶、滑坡、崩坍、砂土液化、地基變形等不良物理地質現象。
工程建設前需對建築物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進行調查研究,包括:該場地以往建築經驗,已發生過的工程事故的原因、防治措施和後果,建築物沉降、變形及地基地震效應等;分析和解決主要工程地質問題; 選擇工程地質條件優良的地點; 提出保證建築物的穩定性和正常使用的地基處理措施等。
拓展資料
自然條件是因地而異的,建築物類型和性質也各不相同,因而在不同的情況下作為重點研究對象的工程地質條件也是因地因工程而異,如在山區建築,與場地穩定性有密切關系的地質現象(地層褶皺、斷裂、滑坡、岩溶等)往往是重要的地質條件。
對地下建築來說,地質構造對建築物的穩定性有很大影響,而岩石產狀、斷層、節理和破碎帶的性質與分布等是重要的地質條件。
已有的工程地質條件在工程建築和運行期間會產生一些新的變化和發展,構成威脅影響工程建築安全的地質問題稱為工程地質問題。
由於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多變,不同類型的工程對工程地質條件的要求又不盡相同,所以工程地質問題是多種多樣的。
Ⅳ 什麼是建設性質
建設性質是基本建設計劃和統計的一個重要指標。按建設項目在固定資產再生產中的不同性質,可劃分為新建、擴建、改建和恢復四種。建設性質按整個建設項目劃分,一個建設項目只能具有一種性質。 建設項目按其總體設計建成之前性質一直不變。
新建項目在完成原來的總體設計後又進行擴建的,擴建工程應另作為一個擴建項目,又進行改建的,改建工程另作為一個改建項目。單純購置設備、工具、器具的單位,因只進行購置活動,不興工動料,均不劃分建設性質。
建設項目劃分建設性質,可以觀察和分析投資使用方面,研究四種性質的建設項目的比重和正確貫徹執行建設方針。
(4)工程地質屬於建擴展閱讀:
建設項目按建設性質分類是為了反映投資的使用方向,研究投資的效果等需要把建設項目劃分為新建、擴建、改建或更新改造、遷建和恢復項目。
1、新建項目:一般是指從無到有,「平地起家」新開始建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單位。有的建設項目原有的基礎很小,經擴大建設規模後,其新增加固定資產價值超過原有固定資產原值三倍以上,也作為新建項目。新建項目主要解決缺門,合理布局生產力或戰略需要等而建設的項目。
2、擴建項目:現有企業在廠內或其他地點,為擴大原有產品生產能力(或效益)或增加新的產品生產能力,而增建主要生產車間(工程)、獨立生產線或總廠之下分廠的項目,事業或行政單位在原單位增建業務用房,如學校增建教學用房,醫院增建門診部、病房,行政機關增建辦公樓等的項目。
3、改建或更新改造項目 (列入基本建設計劃的稱改建項目,列入更新改造措施計劃的稱更新改造項目):現有企業、事業單位,對現有設施、工藝條件進行技術改造或更新的項目。現有企業原有產品生產作業線由於各工序(車間)能力不平衡。
為填平補齊充分發揮原有生產能力而增建或擴建一些附屬、輔助車間或非生產性工程,應作為改建項目。現有企業、事業、行政單位增建或擴建部分公用輔助工程或生活福利設施也按改建項目計算。改建項目將擴大原有固定資產規模,但一般不增加主要產品的生產能力或效益。
4、遷建項目:原有企業、事業單位,由於各種原因,如為改變生產力布局,或由於城市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需要等,經上級機關批准搬遷到另地建設的項目。在搬遷到另地過程中,不論其建設規模是維持原有水平的,還是擴大規模均按遷移項目計算。
5、恢復項目:原有企業、事業單位,因自然災害、戰爭等原因,使原有固定資產全部或部分報廢,以後又投資建設的項目。這種建設不論是按原有規模建設,還是在恢復的同時又進行擴建的均為恢復項目。尚未建成投產的建設項目,因自然災害損壞而重建的,仍按原建設性質劃分。
Ⅳ 工程地質勘察是干什麼的
工程地質勘察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研究、評價建設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所進行的地質測繪、勘探、室內實驗、版原位測試等權工作的統稱。為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據及參數。工程地質條件通常是指建設場地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層岩性、不良地質現象以及水文地質條件等。
勘察內容
主要有以下五項:
①搜集研究區域地質、地形地貌、遙感照片、水文、氣象、水文地質、地震等已有資料,以及工程經驗和已有的勘察報告等;
②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
③工程地質勘探見工程地質測繪和勘探;
④岩土測試和觀測見土工試驗和現場原型觀測、岩體力學試驗和測試;
⑤資料整理和編寫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工程地質勘察通常按工程設計階段分步進行。不同類別的工程,有不同的階段劃分。對於工程地質條件簡單和有一定工程資料的中小型工程,勘察階段也可適當合並。
勘察方法和工作量
主要根據工程類別與規模、勘察階段、場地工程地質的復雜程度和研究狀況、工程經驗、建築物等級及其結構特點、地基基礎設計與施工的特殊要求等六個方面而定。
Ⅵ 一、什麼是工程地質條件,包括哪些方面
工程地質條件是指對工程建築有影響的各種地質因素的總稱。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震、水文地質、天然建築材料以及岩溶、滑坡、崩坍、砂土液化、地基變形等不良物理地質現象。
工程地質條件即工程活動的地質環境,可理解為工程建築物所在地區地質環境各項因素的綜合。一般認為它包括岩土(岩石和土)的類型及其工程性質、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地表地質作用和天然建築材料等。
岩土的類型及其工程性質
這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質因素,包括它們的成因、時代、岩性、產狀、成岩作用特點、變質程度、風化特徵、軟弱夾層和接觸帶以及物理力學性質等。
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是工程地質工作研究的基本對象,包括褶皺、斷層、節理構造的分布和特徵。地質構造,特別是形成時代新、規模大的優勢斷裂,對地震等災害具有控製作用,因而對建築物的安全穩定、沉降變形等具有重要意義。
水文地質條件
這是重要的工程地質因素,地下水是降低岩、土體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又在某些情況下對建築物的某些部位(如基礎)發生侵蝕作用,影響建築物的安全。它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動態和水質等。
地表地質作用
是現代地表地質作用的反映,與建築區地形、氣候、岩性、構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關,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風沙移動、河流沖刷與沉積等等,對評價建築物的穩定性和預測工程地質條件的變化意義重大。
地形地貌
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狀況、山坡陡緩程度與溝谷寬窄及形態特徵等,地貌則說明地形形成的原因、過程和時代。平原區、丘陵區和山嶽地區的地形起伏、土層厚薄和基岩出露情況、地下水埋藏特徵和地表地質作用現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徵,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到建築場地和線路的選擇。
天然建築材料
工程中常用的天然建築材料主要有:粘性土料、砂性土、砂卵礫石料、碎石、塊石石料等,在大型土木及水利工程中,天然建築材料的量、質及開采運輸條件等,直接關繫到場址選擇、工程造價、工期長短等,因此,它也是工程地質條件評價的重要內容,有時甚至可以成為選擇工程建築物類型的決定性因素。
(6)工程地質屬於建擴展閱讀:
這些主要工程地質條件又分為場地地質和地基兩個方面。在不同勘察階段,對這兩個方面的側重應有所不同,但不能偏廢,如在選址和初步勘察階段,勘察工作側重在場地地質,同時也對地基進行一定的研究。在詳勘階段則多側重地基問題,但也要對場地地質作必要的調查研究工作。
自然條件是因地而異的,建築物類型和性質也各不相同,因而在不同的情況下作為重點研究對象的工程地質條件也是因地因工程而異,如在山區建築,與場地穩定性有密切關系的地質現象(地層褶皺、斷裂、滑坡、岩溶等)往往是重要的地質條件;
對地下建築來說,地質構造對建築物的穩定性有很大影響,而岩石產狀、斷層、節理和破碎帶的性質與分布等是重要的地質條件。
工程地質條件的好壞是對建築地區,場址選擇,建築總平面布置,以及主要建築物地基基礎工程的設計與施工都有密切關系和影響,必須在工程建築設計前將該地區的工程地質條件預先查明。
Ⅶ 地勢平坦工程地質良好屬於什麼樣的城市建設
地勢平坦工程地復質良好屬於制適宜城市建設用地。
它是指自然條件優越,能適應各項城市設施建設的需要,一般不需要採取工程措施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就能建設的用地。例如,地勢平坦,土地完整,工程地質條件良好,不受洪水淹沒的用地。
Ⅷ 地質工程專業屬不屬於工程類,與工程地質有什麼區別,能不能報考一級建造師
肯定是工程類,工程地質只是地質工程的一個分支,報考建造師只要是工程類專業就行,但是報考一建需要五年工程經驗
Ⅸ 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屬於工程類專業嗎
關鍵是看你以後走復進哪制個系統的地質工作,因為每個系統中地質工作者所做的不一樣,一般都包括礦山\交通\水利等等.
主要做的也就是你學校里接觸的那些專業課程所接觸的內容.總之一句話,辛苦,有錢
發展方向
研究方向
1.
土體工程地質
2.
地基處理
3.
岩體工程地質
4.
地質災害防治與環境地質
5.
滲流計算與地下水資源
6.
地面沉降研究
7.
城市工程地質與工程環境效應研究
8.
非飽和土力學
Ⅹ 為什麼說工程地質是各地質因素的綜合
因為工程地質學是為工程建築物服務
工程建築物修建的好壞和選址與工程地質條件(如地層、岩性等條件)息息相關
所以工程地質條件是工程地質學的研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