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中國地質貧困專項河北

中國中國地質貧困專項河北

發布時間: 2021-02-16 10:25:35

㈠ 請問,2013年在河北省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區與武漢校區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你好,目前可以查詢到2013年兩校在河北的出檔線: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文科出檔線591,理科出檔線575;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文科出檔線588,理科出檔線570;
一般來說出檔線就是錄取最低分啦。

㈡ 近代中國地質學創建早期中國學者對河北地質調查的貢獻

杜汝霖牛樹銀孫愛群

(石家莊經濟學院)

河北省(包括北京)位於晚清和民國時期首都北京附近及周圍地區,當時稱直隸省。受北京輻射影響比較大,這一區位的優勢,使其成為中國地質科學發展歷程中的搖籃地區,也是我國開展區域地質調查最早的地區。已有140多年調查歷史,就中國地質學者的調查,已有百餘年的歷史。

在為了迎接即將到來2012年中國地質學會成立90周年和中國近代地質事業發展100年之際。我們會深切緬懷近百餘年左右在中國近代地質事業創建早期的前輩先驅學者,特別是他們在河北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披荊斬棘、艱苦創業,做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積累了較豐富的資料,為當地開發礦業和以後地質工作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近幾年有幸參加《河北省地質科學史稿》的編撰過程,深為前輩學者堅定執著創建的光輝業績所嘆服,更為他們矢志報國、勤奮求實、勇於創新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他們為後輩樹立了光輝的學者風范和學習的榜樣。由此更真切感悟到編撰地質學史所擔負的「承前啟後」的歷史重任和神聖使命,這是一筆留給後代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我們願為河北地質學史的編撰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敬請各位領導和專家多給指導幫助批評指正。現僅就近百餘年到80年前在河北地質調查的中國學者貢獻簡述如下:

1)作為最早對河北進行地質調查和取得成果第一人應該首推直隸省礦政調查局知礦師鄺榮光(1862~卒年不詳)。

1910年,鄺榮光在《地學雜志》第一期(創刊號)出版了著色1:250萬《直隸地質圖》和1911年出版了《直隸礦產圖》,圖長36cm,寬24cm。《直隸地質圖》將地層劃分為太古代、甘布連紀、炭精紀、朱利士紀和黃土(甘布連紀即寒武紀,炭精紀即石炭紀,朱利士紀即侏羅紀)。此外,還劃分出太古代火石、甘布連紀火石和近代火石(火石即火成岩)。圖中甘布連紀廣泛分布於太行山、北京西山和冀東,實際上包括了現在的中—上元古界至奧陶系。《直隸礦產圖》上標明了煤、鐵、銅、鉛、銀、金礦產地,「煤」還大致繪出了煤田的范圍和地層走向。這兩張圖雖說簡單、粗略,但其內容大多是作者實地踏勘結果,而不是照抄李希霍芬和維里士等人的著作,可以說是中國學者自己編繪的第一張地質圖和區域礦產圖。[1]

鄺榮光還是第一位編繪古生物圖版的學者,1910年他在《地學雜志》第一卷第四號中,發表了一幅《直隸石層古跡圖》,標「礦師鄺榮光考察並繪」這也是我國第一張古生物圖版(1)[1]

圖1 直隸石層古跡圖

2)丁文江(1887~1936),他是中國第一篇正式地質調查報告的作者。1913年,丁文江帶隊,與王錫賓、梭爾格一起調查正太鐵路沿線地質礦產,他們填繪了太行山中東部地質圖,調查研究了石炭系煤田和「山西式」鐵礦,取得了重要成果。他們的《調查正太鐵路附近地質礦務報告書》發表於1914年的《農商公報》。這是中國地質學家第一個公開發表的學術報告,值得特別重視。該報告附有三張分幅地質圖,包括1:10萬井陘煤田地質圖等,內容比較詳細,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系統填繪地質圖[2]

3)章鴻釗(1877~1951)、虞錫晉,開創了北京西山地質調查工作。

1914年章鴻釗、虞錫晉兩君率領地質研究所21名學員赴北京西山一帶進行地質調查,南至磨石口、西至門頭溝、北由玉泉山而抵溫泉村,主要項目是地質調查,測繪地層剖面,尋找化石[1]

4)馬秉鐸、劉世才、仝步瀛、陳樹屏在直隸獲鹿、山東嶧縣進行地質調查,趙志新在直隸贊皇縣東北對五台系作了專題調查與研究,並採集了有關化石[1]

5)1919年,丁文江、張景澄對冀晉邊境一帶的煤田進行了調查,著《直隸、山西間蔚縣、廣靈、陽原煤礦地質報告》,並附有1:10萬煤田地質圖,對煤系地層進行了粗略劃分,載於《地質匯報》創刊號中[2]

6)葉良輔(1894~1949)、劉季辰是最早對柳江盆地煤田進行研究的中國學者,1919年他們對直隸臨榆縣柳江煤礦進行地質調查,著有《直隸臨榆縣柳江煤田報告》,刊於《地質匯報》創刊號中[3]

7)李捷(1894~1977)是最早到保定地區進行地質調查的中國學者,1919年4月他由蔚縣至淶源、阜平、曲陽、唐縣、完縣、滿城等地,調查了當時已知的各種礦產,歷時2月余在《地質匯報》第4號上發表了《直隸易唐蔚等縣地質礦產》[4]

8)王烈(1887~1957)於1920年以前,具體年代不詳。他是中國地質學會26名創立會員之一,曾對河北省懷A一帶進行煤田地質調查,著有《河北省懷A縣八寶山煤田地質報告》,是我國地質工作創建早期的重要地質報告[5]

9)1920年,朱庭祜(1895~1984)、李捷到井陘煤田調查,著《調查直隸井陘地質礦產報告》,並附有1:6萬直隸井陘煤田地質圖。此外,1921~1930年間,王景尊、王曰倫、喻德淵也先後到井陘、獲鹿一帶調查。他們對井陘一帶的地質、礦產(特別是煤礦)特徵都有較詳細的記述[3]

10)盧祖蔭(1889~1976)、周贊衡是最早進行鐵礦調查的學者。

1917年盧祖蔭、周贊衡到興隆高板河一帶調查,著有《高板河鐵礦報告》[6]

11)葉良輔等13人是中國同時也是河北第一位撰寫區域地質志的學者

1920年出版的《北京西山地質志》是我國和河北第一部對北京西山進行大區域綜合性系統調查寫出的區域地質專著,對地層、構造、岩漿岩和礦產都有較全面的論述,從而奠定了中國北方地層學的基礎,使北京西山成為中國北方地質工作的搖籃,並使北京西山和河北隣區的地層系統和構造格局,由此初步確定[9][12]

12)李四光是第一位論述華北地區第四紀冰川遺跡的學者。

1922年他在中國地質學者第一次年會上宣讀了題目為「中國更新世冰期的證據」的論文,文中指出在太行山東麓的沙河縣白錯盆地首先發現了一些帶條痕的巨大漂礫,認為是冰川活動遺留的證據,文中還談到了山西大同盆地也有條痕礫石,兩處的冰川遺跡,開創了中國第四紀冰川研究的歷史[8]

13)丁文江是最早在河北進行錳礦調查的學者。

1922年丁文江考察北京昌平西湖村錳礦,認為該錳礦為原生錳礦,所著《京兆昌平縣西湖村錳礦》一文刊於《地質匯報》第4 號。馮景蘭(1927)調查了昌平縣分水嶺金礦[9]

14)1923年田奇

(1899~1975)調查研究了北京南口震旦紀地層層序及上下接觸關系,發表了《南口震旦系之地層層序及古生物》[11],從而確立了北京南口震旦系(上前寒武系)經典剖面,同期刊物趙亞曾還發表了《南口之地質構造》[11]

15)1924年以譚錫疇(1892~1952)為主編人,在中央地質調查所翁文灝等統一規劃領導下,完成了我國第一幅1:100萬的地質圖——《北京—濟南幅》,這是我國首次按國際分幅編制的小比例尺地質圖[10]

16)王竹泉、趙亞曾(1898~1929)、田奇

,1924年,在河北臨城一帶進行煤田地質調查,發表了《直隸臨城煤田地質》,刊於《地質匯報》第6號[3]

17)趙亞曾、田奇

1924年還對河北磁縣及河南六河溝煤田地質進行調查,著有《直隸磁州及河南六河溝煤田地質》刊於《地質匯報》第6號[3]

18)翁文灝(1889~1971)是最早提出燕山運動的學者。

20世紀20年代晚期翁文灝深入研究了華北地區的區域構造特徵和構造運動,1927年,翁文灝以燕山為標志地區首先提出「燕山運動」一名,原義代表侏羅紀末期與白堊紀初期間產生的不整合、岩漿活動和成礦作用。他所創立的燕山運動論點,是對中國構造運動的重要貢獻並產生深遠的影響[7]

19)孫雲鑄(1895~1979)、葛利普等是最早對開平盆地寒武系和奧陶系進行研究的學者。

1920年孫雲鑄、葛利普將開平盆地趙各庄奧陶系劃分為下奧陶統冶里灰岩和珊瑚灰岩。1922年孫雲鑄、楊鍾健創名中奧陶統馬家溝灰岩[13]

1923~1924年,孫雲鑄詳細研究了開平盆地的寒武系,自下而上劃分為饅頭層、張夏層、崮山層、長山層和鳳山層;除饅頭層、張夏層外,統稱上寒武統[22]。1935年,孫雲鑄根據開平、臨城和北京西山等地的資料,將長山層和鳳山層詳分為5個化石帶,並發表了《中國北部上寒武紀之三葉蟲化石》[14]

孫雲鑄等的傑出工作,為華北地區寒武-奧陶系的劃分對比奠定了基礎。

20)舒文博是最早對火成岩侵入體進行調查的學者。

1924年舒文博在《河南武安(今河北省武安縣)紅山火成岩侵入體的研究》中,利用氧化鈣等氧化物等量線圖說明岩石化學組分的同化作用,其方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人們所引用[20]

21)李學清(1892~1977)是最早研究河北礦物的學者,1926年他對河北平山縣剛玉,從礦物學角度進行專題研究,著有《直隸西部平山縣的剛玉》[21]

22)王竹泉(1891~1975)是最早對河北武安涉縣等地進行地質礦產調查的學者。

1927年王竹泉對河北武安涉縣及河南林縣安陽一帶進行地質礦產調查,對武安涉縣地層、構造及煤鐵礦產論述較詳,著有《河南武安涉縣林縣安陽一帶地質礦產》刊於《地質匯報》第九號[3]

23)1927年,黃汲清(1904~1995)在北京車庄一帶寒武系和奧陶系進行較詳細的劃分和對比,奠定了西山下古生代地層的基礎,著有《北京西山之寒武紀及奧陶紀層》[9]

24)王竹泉等是最早研究河北井陘雪花山玄武岩的學者。

從1927年開始,王竹泉對雪花山玄武岩及其下伏的「砂土層」進行了詳細研究,1930年發表了《河北省井陘縣雪花山玄武岩及砂土層之研究》《地質匯報》第15號[3]。詳細地記述了這里的地層、岩石、構造和地貌特點,並在「砂土層」中採到一些腹足類化石,他根據岩性對比和地文期的觀點,認為雪花山「砂土層」與山西省的「三趾馬紅土」相當,因而把雪花山玄武岩及其下伏的「砂土層」歸為晚上新世末期。

25)趙亞曾等是最早對開平盆地煤田及外圍調查的學者。

1928年,趙亞曾等3人到開平煤田及其外圍調查,測有唐山西山至清涼山一帶的1:5萬地質圖和雙鳳山附近的1:1萬地質圖,對區域構造輪廓反映較清楚[6]

26)李春昱(1904~1988)、楊曾威、黃汲清、朱森等1928年研究了北京楊家屯煤系的沉積特徵,將楊家屯煤系分為上、中、下三層,分別與石盒子系、山西系、太原系和本溪系對比[9]

27)王曰倫(1903~1981)等是最早對承德大廟鐵礦進行調查的學者。

1929年,王曰倫、孫健初在北平地質調查所任調查員,曾到承德一帶調查,首次對大廟、黑山斜長岩和鐵礦進行了研究[6][18]

28)譚錫疇、王恆升等是最早對張(張家口)宣(宣化)及外圍地區進行地質礦產調查的中國學者。

1928~1929年,譚錫疇、王恆升、王曰倫和孫健初到張家口地區調查。譚錫疇在《直隸宣化、涿鹿、懷來三縣地質礦產》一文中,闡述了以涿鹿為中心的區域地質特徵。王恆升的《直隸宣化一帶古火山之研究》和王曰倫、孫健初的《宣化一帶地質構造研究》,涉及的范圍與譚文基本相同,可以說是對譚文在岩石學和構造學上的補充[6]。另王恆升在1928年還在《地質匯報》發表了《北京西山妙峰山髫髻山一帶之火成岩》[3]

29)李四光(1889~1971)、趙亞曾等是最早對太行山東麓石炭二疊系進行正確劃分的中國學者。

自從1922年瑞典人那琳根據化石鑒定,在山西太原建立了包括太原系、山西系、石盒子系在內的上古生界剖面,但時代問題並未解決。李四光(1923、1927)經過對華北

科化石研究和趙亞曾(1925、1926)的長身貝研究結果,從而對太行山東麓石炭系進行正確劃分[15],而對二疊系的劃分則沿用山西太原的標准剖面劃分方案,分為山西系和石盒子系。

30)裴文中(1904~1982)是首次發現中國猿人——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學者。

1927年裴文中到北京地質調查所工作,第二年被派往周口店參加古生物化石的發掘工作,從1929年起主持周口店猿人遺址發掘和研究工作,同年12月2日在周口店第1地點首次發現著名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震驚中外,為人類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證據,1931年又確認舊石器和用火痕跡的存在,從而為古人類遺址提供了考古學上的重要證據[16、17]

31)李善邦(1902~1980)在北京西郊最早自建第一個標准地震台,開創了我國地震研究工作。

李善邦是中國近代地震學的開創者,1928年參加實業部地質調查所工作,籌建北平西郊鷲峰山地震台,於1929年建成,並任鷲峰地震研究室主任,1930年9月20日記錄到第一個地震,從此地震台即轉入正式運轉。由於地震台儀器已屬世界一流,加之管理完善,地點合適,記錄數據准確,很受世界地震學界的重視和推崇[19]

32)1930年侯德封(1900~1980)對太行山東麓邯邢一帶煤田地質構造進行了研究,發表了《太行山東麓煤田地質構造研究》一文,刊於《地質匯報》第15號[3]

參考文獻

[1]吳鳳鳴.關於中國古生物地層研究的早期史料.吳鳳鳴文集(第一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11~19

[2]王仰之.丁文江年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20~23

[3]程裕淇,陳夢熊.前地質調查所1916~1950 的歷史回顧,歷史評述與主要貢獻.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98~100

[4]李建初,張建中.保定地區現代地質調查工作簡史.見:地質學史論叢·5·.北京:地質出版社,2009,88~90

[5]於洸.王烈教授在北京大學.見:地質學史論叢·5·.北京:地質出版社,2009,256~261

[6]河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河北省志·第7卷·地質礦產志.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3~8

[7]翁文灝.中國東部中生代以來的地殼運動及岩漿活動.見:潘雲唐編.翁文灝選集.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27,207~226

[8]黃汲清.我國地質科學工作從萌芽階段到初步開展階段中名列第一的先驅學者.見:中國地質事業早期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17~35

[9]北京市地質礦產局.北京市區域地質志.北京:地質出版社,1991,1~4

[10]秦鼐.中國百萬分之一和三百萬分之一地質圖的編輯和出版.見:前地質調查所(1916~1950)的歷史回顧.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59~60

[11]田奇

.南口震旦系之地層層序及古生物.中國地質學會會志,1923,2(1~2):105~110

[12]河北省地質礦產局.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區域地質志.北京:地質出版社,1989,3~4

[13]中國地層典編委會.中國地層典.奧陶系,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67~68,99~100

[14]孫雲鑄.中國北部上寒武紀之三葉蟲化石.見:中國古生物志,乙種,第7號,第二冊.1935,英文84頁,中文2頁,圖3版

[15]李四光.中國北部紡錘蟲化石.見:中國古生物志.乙種,第4號,第—冊.1927,英文123頁,中文10頁,圖24版

[16]吳汝康,吳新智,張森水.中國遠古人類,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93~95

[17]黃汲清.北京猿人學術上的意義(1930).見:翁文灝選集.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9,268~271

[18]孫靜,王德忠,等.河北承德市大廟式含釩鈦磁鐵礦床成礦規律及找礦方法研究.見:2010年河北省地礦局科技大會論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2010,2~13

[19]王仰之.中國地質學簡史.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34~136

[20]舒文博.豫北紅山侵入體的地質調查結果.中國地質學會會志,1924,3(2):117~126

[21]李學清.直隸西部平山縣的剛玉.中國地質學會會志,1926,5(1):77~82

[22]孫雲鑄.開平盆地的上寒武統.中國地質學會會志,1923,2(1~2):93~100

㈢ 河北貧困縣有那些

截至2019年1月河北來省 貧困縣源共有28個

行唐縣、靈壽縣、贊皇縣、大名縣、臨城縣、巨鹿縣、新河縣、廣宗縣、阜平縣、唐縣、淶源縣、順平縣、張北縣、康保縣、沽源縣、尚義縣、蔚縣、陽原縣、懷安縣、萬全區、赤城縣、崇禮區、灤平縣、隆化縣、豐寧縣、圍場縣、武強縣、涿鹿縣(涿鹿縣趙家蓬區)

(3)中國中國地質貧困專項河北擴展閱讀

全國共有585個國家貧困縣(包括縣級行政單位區、旗、縣級市)。國家為扶持貧困地區,設立國家級貧困縣標准,資格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審批工作共進行過三次。少數民族自治地區有不同評定標准,稱民族自治地方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

國家級貧困縣分布於全中國17個省級行政區內,其中以西藏自治區為最多,其後為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陝西省、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甘肅省、山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

㈣ 河北藝術考生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區文化需要多少分

430 左右

㈤ 中國地質大學在河北招生多少啊多少分阿

你是文科還是理科?地大的文理排名相差是很懸殊的。我是地大(武漢)的,綜合排名應版該還沒有過第十三權名。不過如果是單科排名,那麼很多理工專業是名列前茅的,比如地質類、資源類、珠寶、地空、環境,排名第一都不奇怪。但是如果你是文科生那麼勸你慎重。地大的文科只是為綜合辦學而設的,師資、就業都不強,也不怎麼受重視。建議你可以上下學校貼吧,看看學生動向,還有疑問也可以Q我,187191072o(∩_∩)o..
另:我也是河北的,秦皇島~~地大在河北文理都招10人以內,但是到時候也會因為具體情況,比如個別省招不到人而調整。專業要選好,一般每個專業只招1、2人。分數線高於一本A不太多,10分之內。13名肯定不是全省排名,湖北7所211地大還是不錯的

㈥ 河北最差的二本

河北地質來大學華信學院、河北源工程技術學院、燕京理工學院、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河北東方學院。

河北地質大學華信學院位於石家莊市新樂市,成立於2001年,前身為石家莊經濟學院華信學院,2016年3月學院更名為河北地質大學華信學院。學院是經教育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由河北地質大學(原石家莊經濟學院)與石家莊市恆達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合作,按新機制新模式創辦的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辦學類型為獨立學院。


河北工程技術學院成立於1997年,學校坐落於河北省的省會石家莊,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1年改建為石家莊法商職業學院,2011年學院更名為石家莊城市職業學院,2014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河北工程技術學院。

㈦ 中國地質大學好考么我是河北的。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分數比武漢的高些,地質類專業錄取分會高些,這類專業就業好,是地質大學的王牌專業. 大概超重點線20就可以考慮地質大學,但不同專業分數線不同。具體可以看抵達招考網。

㈧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貧困專項計劃可以轉專業嗎

貧困專項計劃以後可不可以轉專業
的規定,大學生進校後,符合條件的可轉專業(系)。
(一)申請轉專業(系)的條件: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學一年級課程,進入二年級之前,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可以申請轉專業:
1、在某一學科方面確有特長的學生。
2、因為身體健康原因,經學校指定的醫療單位檢查證明不能在原專業學習、但尚能在本校其他專業學習者;
3、通過轉專業能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成材,且參加學校的選拔,選拔合格者。
(二)以下情況之一者不能申請轉專業:
1、新生入學未滿一年者;
2、二年級及以上者;
3、各類委培,代培生未經委託單位同意轉專業者;
4、藝術類、體育類考生,跨文、理科類別轉專業者;
5、跨高考錄取批次轉專業者;
6、已辦理試讀手續者;
7、曾轉專業或轉學者;
8、專科升入本科者。
(三)轉專業申請時間和申辦程序:
1、學生轉專業每學年集中審批一次,申請時間在每學年第二學期的最後兩周。
2、教務處於每學年第二學期末,根據轉入專業的辦學條件,分文、理科向全校公布轉入專業的接受名額。
3、為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原則上參加選拔後各專業轉出人數一般不得超過所在專業當年招生數的3-5%,轉入人數不得超過轉入專業當年招生數的3-5%。4、學生本人向所在學院提出申請並填寫《轉專業申請表》,由學院審核同意後統一報教務處。5、經教務處審核通過並辦理相關手續後,申請人(不包括滿足轉專業條件第1、2條者)於每學年第一學期開學前參加教務處組織的文、理科選拔考試,測試成績按文、理科分別排序,並根據排序的結果由申請人依次挑選自己要求轉入的專業。
有的學校開學後可換專業,所以開學後你可與輔導員溝通一下。如果不行,就只有上述辦法了。

㈨ 我是貧困縣的畢業生,被國家專項的河北科技大學錄取了,但是我不想上這個,請問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普通

他給你打電話的時候你說不去了 然後你檔案直接會調到你第二志願

㈩ 河北貧困縣有有哪些

河北共有39個國家級貧困抄縣,名單如下:
1、石家莊市(3):平山縣、靈壽縣、贊皇縣

2、張家口市(10):康保縣、張北縣、陽原縣、赤城縣、沽源縣、懷安縣、崇禮縣、 尚義縣、蔚縣、萬全縣、(涿鹿縣趙家蓬區)

3、承德市(6):平泉縣、灤平縣、隆化縣、豐寧縣、圍場縣、寬城縣

4、秦皇島市(1):青龍縣

5、保定市(4):阜平縣、淶源縣、順平縣、唐縣

6、滄州市(6):東光縣、海興縣、鹽山縣、南皮縣、獻縣、孟村縣

7、衡水市(2):武強縣、武邑縣

8、邢台市(3):臨城縣、廣宗縣、巨鹿縣

9、邯鄲市(4):魏縣、大名縣、涉縣、廣平縣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