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勘察預算表
㈠ 工程地質勘察1畝地大概收費多少錢
勘察是根據工程用途規模大小而分等級的,一二三級需要的鑽孔數目和深度不一樣,另外專根據工屬程的性質,鑽孔的排布也不一樣,勘察都是按進尺算錢,比如600畝地需要5000個鑽孔,每個鑽孔20米的話就是總進尺100000米,每米50元就是5000000元,不過現在的勘察大部分熟知地層情況的條件下,勘察單位一般打三折的優惠。
㈡ 工程地質勘察的工作量
主要根據工程類別與規模、勘察階段、場地工程地質的復雜程度和研究狀況、工程經驗、建築物等級及其結構特點、地基基礎設計與施工的特殊要求等六個方面而定。
㈢ 如何計算地質勘察費用
主要依據《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准》(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建設部2002年修訂本)。
㈣ 項目是建築工程,勘察費怎麼計算的
工程勘察費用一般很少走國家什麼標準的,按當地的行業情況來看。
一般工程勘察費版用是以總進深多少米權計算,如果估算的話,以建築平米計算。 一般地質每平方米約在0.5~0.6元左右,有特殊地質條件的每平方米在1~1.5元左右。
㈤ 工程地質勘查預算標准
以工程建築為目的,對岩石和土進行的各種試驗的總稱。岩土試驗是工程地質勘察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使岩、土試樣脫離母體的取樣試驗和在岩、土體上直接進行的原位試驗。取樣試驗主要測定:①表徵岩、土結構和成分的指標。如岩石的密度、吸水率和飽和吸水率等;土的粒度級配、天然含水率、密度、液限和塑限、脹縮性指標、崩解性指標、毛管水上升高度等。②滲透性指標。③變形性能和強度指標。變形指標,如岩石的各種模量以及土的壓縮系數和變形模量;強度指標,如岩石的單軸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以及岩、土的內摩擦角和內聚力。測定岩、土內摩擦角和內聚力的剪切試驗,分為直剪試驗和三軸剪切試驗。前者是試樣在不同的壓應力作用下直接施加剪應力,並使之沿預定的面發生剪切變形直至破壞。原位試驗主要包括以下項目:①載荷試驗,是在試坑或鑽孔中模擬天然地基條件施加垂直荷載,觀測沉降與荷載的關系。根據荷載與沉降關系曲線確定地基土體的承載力和計算變形模量。②旁壓試驗,是將旁壓器安置在鑽孔中,通入高壓水使旁壓器向孔壁施加水平壓力,孔壁土體發生變形,測量壓力與孔壁土體的變形,繪出壓力-變形曲線,並據以求得地基承載力。③十字板剪切試驗,是將十字板頭(由4塊矩形鋼板呈十字形焊接在軸桿上)壓入鑽孔中,等速轉動軸桿帶動十字板頭,根據對所施加的純扭矩與土體對十字板頭的阻抗力矩相平衡的原理,計算土體的抗剪強度。此種試驗僅適用於飽水的粘性土。④觸探,是將一定形狀的特製探頭壓入或用重錘擊入鑽孔孔底,根據土體對探頭貫入的阻抗力,求得土體的某些工程地質參數。用靜力將錐形探頭壓入土體中的為靜力觸探,由試驗可直接測得貫入阻力以及錐頭阻力和側壁摩擦力。利用它們可以對土體分層,確定土體的承載力,或者通過經驗關系或估算粘性土體的壓縮變形指標、飽水粘性土體的抗剪強度以及砂土的密實度等。用一定質量的重錘將錐形探頭擊入土體中的為動力觸探。動力觸探以一定落矩將探頭擊入土體中一定深度所需要的錘擊數為主要指標。標准貫入試驗實質上是一種管狀探頭(常稱為標准貫入器)的動力觸探。根據不同類型動力觸探的錘擊數,可以確定不同類型土體的地基承載力,或者通過經驗關系,估算粘性土和砂土的抗剪強度,以及粘性土的壓縮變形指標,判斷粘性土的稠度狀態以及砂土的密實度和振動液化的可能性。勘察時對土質取樣試驗後所了解到的信息是後續工程設計、施工等各項工作的基礎,只有知道了土質的情況,才能地基基礎的類型及地基處理的方法,才能准確的設計工程圖紙,也才有可能根據施工圖紙做出准確的工程造價的估算、預算。
㈥ 建設工程地質勘探有多大工程量
建設工程地質勘探有多大工程量,要看工程大小。
工程地質勘察的任務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1、查明工程建築地區的工程地質條件,闡明其特徵、成因和控制因素,並指出其有利和不利的方面。
2、分析研究與工程建築有關的工程地質問題,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評價,為建築物的設計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質資料。
3、選擇工程地質條件相對優越的建築場地。建築場地的選擇和確定對安全穩定、經濟效益影響很大,有時是工程成敗的關鍵所在。在選址或選線工作中要考慮許多方面的因素,但工程地質條件常是重要因素之一,選擇有利的工程地質條件,避開不利條件,可以降低工程造價,保證工程安全。
4、配合工程建築的設計與施工,據地質條件提出建築物類型、結構、規模和施工方法的建議。建築物應適應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施工方法和具體方案也與地質條件有關。
5、提出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質條件的措施和建議。任何一個建築場地或工程線路,從地質條件方面來看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但從工程措施角度來看幾乎任何不良地質條件都是能克服的,場地選完之後,必然要制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質條件的措施。只有在了解不良地質條件的性質、范圍和嚴重程度後才能擬定出合適的措施方案。
6、預測工程興建後對地質環境造成的影響,制定保護地質環境的措施。大型工程的興建常改變或形成新的地質營力,因而可以引起一系列不良的環境地質問題,如開挖邊坡引起滑坡、崩塌;礦產或地下水的開采引起地面沉降或塌陷;水庫引起浸沒、坍岸或誘發地震等,所以保護地質環境也是工程地質勘察的一項重要任務。
㈦ 建築工程地質勘探費用怎樣取費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實操的工程地勘收費根本不會按什麼收費標准來專的,那是紙上談屬兵。
實際的工程地勘都是按進尺量來計量收費的(單位為米),由甲乙雙方協商定出**元/米,最後以實際進尺量結算。
根據地基岩層的軟硬差異,每米的單價也不一樣,地質越硬,地勘鑽孔難度越大,收費越高,從軟土幾十元一米到岩石地基的幾百元一米不等,同時,與鑽孔深度也有關系,越深費用越高。
簡單來說,工程地勘和其他工程分項一樣,都已經是市場化了,競爭很激烈,都需要招標或競爭性談判來確定最優合作夥伴,協商是最重要的環節。
㈧ 如何做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是建築地基基礎設計和施工的重要依據。在保證外業和實驗資料准確可靠的基礎上,文字報告和有關圖表應按合理的程序編制。要重視現場編錄、原位測試和實驗資料檢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證。地基岩土分層是一個重要環節,要根據岩土地質時代、土的成因類型、岩土性質、狀態、岩石風化程度和物理力學特徵合理劃分。岩土的工程力學性質是根據原位測試和實驗資料的數理統計值綜合判定。報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關的工程地質資料,做到內容齊全,論據充足,重點突出,正確評價建築場地條件、地基岩土條件和特殊問題,為工程設計和施工提供合理適用的建議。
關鍵詞:岩土工程勘察 報告 圖表 編製程序 岩土分層
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是工程地質勘察的最終成果,是建築地基基礎設計和施工的重要依據。報告是否正確反映工程地質條件和岩土工程特點,關繫到工程設計和建築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當、經濟合理。當然,不同的工程項目,不同的勘察階段,報告反映的內容和側重有所不同;有關規范、規程對報告的編寫也有相應的要求。下面著重談一談有關工業與民用建築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寫工作,且側重於詳細勘察階段。
1報告的編製程序
一項勘察任務在完成現場放點、測量、鑽探、取樣、原位測試、現場地質編錄和實驗室測試等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即轉入資料整理工作,並著手編寫勘察報告。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寫工作應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後照應,順當進行。不然的話,常會出現現場編錄與實驗資料的矛盾、圖表間的矛盾、文圖間的矛盾,改動起來費時費力,影響效率,影響質量。
通常的編製程序是:
(1)外業和實驗資料的匯集、檢查和統計。此項工作應於外業結束後即進行。首先應檢查各項資料是否齊全,特別是實驗資料是否出全,同時可編制測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統計表和勘探點(鑽孔)平面位置圖。
(2)對照原位測試和土工試驗資料,校正現場地質編錄。這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視,從而出現野外定名與實驗資料相矛盾,鑒定砂土的狀態與原位測試和實驗資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為粘土的,實驗出來的塑性指數卻<17;野外定名為細砂的,實驗資料為中砂,其0.25~0.5mm顆粒含量百分比達50%以上;野外定為可塑狀態粘性土的,實驗出來的液性指數卻<0;野外定為稍密狀態的砂性土,標准貫入擊數卻<10擊;野外定為淤泥或淤泥質土的,實驗出的孔隙比卻<1;野外定為硬塑粘性土的,標貫擊數卻<18擊……產生諸如此類的矛盾,或由於野外分層深度和定名不準確,或試驗資料不準確,應找出原因,並修改校正,使野外對岩土的定名及狀態鑒定與實驗資料和原位測試數據相吻合。
(3)編繪鑽孔工程地質綜合柱狀圖。
(4)劃分岩土地質層,編制分層統計表,進行數理統計。地基岩土的分層恰當與否,直接關繫到評價的正確性和准確性。因此,此項工作必須按地質年代、成因類型、岩性、狀態、風化程度、物理力學特徵來綜合考慮,正確地劃分每一個單元的岩土層。然後編制分層統計表,包括各岩土層的分布狀態和埋藏條件統計表,以及原位測試和實驗測試的物理力學統計表等。最後,進行分層試驗資料的數理統計,查算分層承載力。
(5)編繪工程地質剖面圖和其它專門圖件。
(6)編寫文字報告。按以上順序進行工作可減少重復,提高效率;避免差錯,保證質量。在較大的勘察場地或地質地貌條件比較復雜的場地,應分區進行勘察評價。
2報告論述的主要內容
報告應敘述工程項目、地點、類型、規模、荷載、擬採用的基礎形式;工程勘察的發包單位、承包單位;勘察任務和技術要求;勘察場地的位置、形狀、大小;鑽孔的布置者和布置原則,孔位和孔口標高的測量方法以及引測點;施工機具、儀器設備和鑽探,取樣及原位測試方法;勘察的起止時間;完成的工作量和質量評述;勘察工作所依據的主要規范、規程;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報告應附勘探點(鑽孔)平面位置圖、勘探點測量成果表和勘察工作量表。倘若勘察工作量少,可只附圖而省去表。一個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由下面幾部分組成。
2.1地質地貌概況
地質地貌決定了一個建築工地的場地條件和地基岩土條件,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論述:(1)地質結構。主要闡述的內容是:地層(岩石)、岩性、厚度;構造形跡,勘察場地所在的構造部位;岩層中節理、裂隙發育情況和風化、破碎程度。由於勘察場地大多地處平原,應劃分第四系的成因類型,論述其分布埋藏條件、土層性質和厚度變化。(2)地貌。包括勘察場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態、次一級地貌單元劃分。如果場地小且地貌簡單,應著重論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對高差。(3)不良地質現象。包括勘察場地及其周圍有無滑坡、崩塌、塌陷、潛蝕、沖溝、地裂縫等不良地質現象。如在碳酸鹽岩類分布區,則要敘述岩溶的發育及其分布、埋藏情況。如果勘察場地較大,地
㈨ 工程地質勘察費用作什麼會計科目核算
如果是房地產商品房項目應該計入:開發成本-前期工程費:地質勘察費;
如果是企業購買土地,自建廠房做: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