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
① 我想問一下《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和《地質學基礎》哪個學起來比較容易 尤其是對於完全沒有基礎的人而言
地質學基礎,不過你要看是偏向於哪個方向的,有的地質學基礎是偏向於石油地質的。不知道你要看哪個方向的?一般的教材來講,石油天然氣地質學的教材要比後者厚好多~~
所以後者肯定容易一些,你可以從後者看起~~
其實前面的那個,慢慢學期也不是很困難~~~
② 我是11年考研,准備上武漢的地大,專業科目是《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代碼827),請問是不是要看陳昭年版
是陳榮書主編的,1994
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考研,專業課827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到底參考哪本教材
用《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 何生、葉加仁、徐思煌編寫的
④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考研
你准備考哪個學校的?因為報考的學校不同,初試的專業課也不一樣的。但是數二(高數版+線代)英語權和政治都是必須考的。但是如果專業對口的話,你大學所學的都會在復試中考察到。具體的,可以看下目標院校的去年研究生招生大綱,上面給的很詳細的
⑤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的形成和發展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的產生、發展和不斷完善始終與地質學的發展直接相關,同時與油氣勘探實踐緊密相隨。1859 年埃·德雷克先生 ( Edwin Drake)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首鑽的油井,是近代油氣勘探 ( 或工業) 的開始。在其後的最初年代,油氣鑽探只是選擇在天然的油氣苗或先期成功井附近,沒有油氣地質學理論的指導。
19 世紀中葉,加拿大的亨特 ( T. S. Hunt,1861) 、美國的懷特 ( I. C. White,1885)等先後提出了石油儲集的 「背斜學說」,使油氣探井選擇開始有了地質理論的指導,是近代石油地質學的開始,至今仍然具有指導意義。
20 世紀初,1917 年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 ( AAPG) 的成立和 AAPG 簡報的出版,為石油地質學的誕生起了重要促進作用,而且至今仍是最大、最廣泛、最活躍的專業學科的學術團體。埃蒙斯 ( Emmons,1921) 的 《石油地質學》專著,是標志著石油地質學科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里程碑。在隨後的幾十年間,幾部有重要影響的石油地質學論著相繼問世,包括前蘇聯古勃金 ( И. М. Губкин,1937) 院士的 《石油論》,布羅德 ( И. О.Брол) 的 《石油與天然氣礦藏》 以及加拿大地質學家格索 ( W. C. Gussow,1954) 和前蘇聯學者拉賓 ( И. Либин,1959) 對 「差異聚集」原理的論述。1953 年美國學者萊復生( A. I. Levorsen) 的 《石油地質學》問世,這是一部總結性的、集石油地質學各領域之大成的著作,標志著現代石油地質學理論走向系統化。
20 世紀初 60 年代,歐、美一批石油地質和地球化學家,從乾酪根天然熱降解和熱模擬實驗兩個途徑獲得相同的結果,使有機晚期生油說發展為具有獨立證據的石油成因理論,為定量計算生油潛量提供了一種可靠的新方法,在此基礎上逐步深入開展沉積埋藏史、熱 ( 成熟) 史、生烴史、流體壓力史、排烴史的研究,進而發展為盆地規模的成藏過程的數值模擬———盆地模擬。在這一進程中,蒂索和威爾特 ( B. P. Tissot & D. H.Welte,1978,1982) 合著的 《石油形成和分布》、亨特 ( J. D. Hunt,1979) 著的 《石油地球化學和石油地質學》可以說是油氣地質由定性向定量化過渡時期最有代表性的卓越著作。
1980 年出版的 AAPG 地質研究第十號專輯和 1987 年出版的 《沉積盆地中的烴類運移》論文集,標志著 「油氣運移」已成為當時油氣地質研究的焦點,也是油氣資源定量評價和預測研究中最薄弱的環節。20 世紀 80 年代晚期以來,沉積盆地數值模擬成為當代油氣地質學領域中發展迅速的又一個活躍的前沿熱點,它是新地學思維與當代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能以某種逼真度定量地再現含油氣盆地形成和演化的全部動力學過程以及與之伴隨的成烴、排烴和運聚過程,並模擬這些過程的時間配置關系和瞬態變化,從而把油氣地質學從靜態的單因素的定性描述,提升到動態的、整體化的定量模擬。它為含油氣盆地早期評價提供了有效途徑。藉助於地震剖面資料,可早期預測生烴時間、生烴門限、生烴潛力,模擬烴類運聚過程,尤其是對於那些尚未鑽探過的遠景區、地表條件艱難地區或邊遠地區,可以應用衛星遙感信息或機載雷達進行油藏類型和資源量的先期預測。鑒於油氣盆地數值模擬技術在降低勘探風險,提高勘探成功率方面所帶來的巨大效益,國際石油界和跨國公司都競相將其列入優先發展的戰略性研究領域。
1990 年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萊爾歇 ( Ian Lerche) 和他的合作者們率先推出了專著 《用定量方法進行盆地分析》。油氣盆地研究的核心問題都與油氣運聚的定量化有關。1991 年由馬貢和道 ( L. B. Magoon & W. G. Dow,1991) 主編的 AAPG62 號專集 「含油氣系統———從烴源到圈閉」出版,標志著 「含油氣系統」概念形成,它同樣也是油氣地質定量化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新中國成立後,1951 年孟爾盛著 《石油地質學》; 1959 年梁布興和潘鍾祥主編 《石油地質學原理》; 其後北京石油學院和西北大學也編著和出版了相應教材,為我國培養一大批優秀油氣地質專業人才起了重要作用。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是我國石油地質學理論高速發展時期,西北大學石油地質教研室主編的 《石油地質學》1979 年由地質出版社出版發行; 張萬選、張厚福教授及其同事,先後於 1981 年、1989 年和 1999 年在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了三個版本的 《石油地質學》; 1983 年王尚文教授主編的 《中國石油地質學》在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潘鍾祥教授主編的 《石油地質學》於 1986 年由地質出版社出版發行; 陳榮書主編的 《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於 1994 年由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這些教材和著作反映了國內外油氣地質研究的階段性進展,適應了我國油氣工業快速發展的時代要求。
在石油地質學中,一般只是將天然氣當作是生油過程中的伴生物,但隨著天然氣勘探的深入,人們發現了大量的工業性氣藏。天然氣的成因具有多樣性,既有有機的油型伴生氣、石油裂解氣、生物成因氣和煤成氣,還有無機成因氣。其運移聚集和保存條件也與油藏有差別。因此,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人主張將天然氣地質學這一門新學科從石油地質學中獨立出來(維索茨基,1982)。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內外也出版了多部與天然氣地質學有關的著作,其中,有陳榮書(1986,1989)、包茨(1988)和戴金星(1989)等,這些著作的出版發行無疑對推動這一學科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⑥ 求考研資料—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礦產普查與勘探,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本科生考試卷
去他們學校的舊書店找啊,滿地都是。。。
⑦ 2012年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專業考研的參考書是什麼
《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去年出版的,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最新的,考研的話就買這本書沒錯了,徐思煌、何生、葉加仁老師編著
⑧ 考中國石油大學的《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專業研究生
北京的石油大學:政治,英語1,數學2,石油地質學(張厚福版),沉積岩石學(石油工業出版社),構造地質學(地大的那本)
⑨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概念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是研究地殼中油氣藏及其形成條件和分布規律的地質科學。它屬於礦產地質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石油、天然氣勘探與開發相關專業的專業理論課。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油氣藏。油氣藏不僅是油氣地質勘探人員從事油氣勘探的直接對象,而且也是油氣地質研究人員進行油氣成因、運移、聚集和分布規律等油氣地質理論研究的基礎。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的理論和假說,均來源於實踐並直接指導實踐。它是根據對已知的油氣藏的研究、總結出來的實踐成果,並又在油氣藏的勘探實踐中得到檢驗。油氣藏的研究是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的核心內容。
⑩ 哪位大神有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課件和有關考研資料啊能發給我嗎
你好,獲取真題的途徑主要有以下五個:一是直接找該大學的學生學長要;回二是去該大學找找答校內或周邊的復印店,一般復印店都會留有以前的試卷以方便後人來復印;三是去該大學找校內書店、考研代理機構來代購;四是上該校BBS、考研論壇之類的論壇找;五是上淘寶之類的購物網站搜索購買。祝你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