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談談我對地質災害趨避的認識

談談我對地質災害趨避的認識

發布時間: 2021-02-16 02:24:47

⑴ 請結合資源勘查專業談談對災害學學習得認識

地質災來害是指在自然或認為自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對人身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板塊運動直接引起的一些列災害,比如火山,地震,大斷裂,地熱災害,以及間接引發的一些列災害,比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等等。還有一些人為因素引起的,比如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土地沙漠化,沼澤化,土壤鹽鹼化,水土流失等等。還有一些自然因素引起的比如煤層自燃,黃土濕陷,岩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等等

⑵ 談談你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認識 。

多級攔截壩、防護網,很耗錢 沒有個幾千萬別想搞這個

⑶ 談談對環境保護的認識

說到環境保護,盡管大家都知道他的重要性,但很多單位或個人為了一時的利益還是全然不顧環境保護,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類社會飛速發展,給環境帶來的壓力愈來愈大。但很多人並沒有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就拿我們平時常見的花草樹木來說吧。雖說花草並不起眼,但花草樹木既美化環境,又能遮擋風沙,吸附空氣中的灰塵,減少空氣污染,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凈化空氣;還能調節氣溫,降低噪音,減少水土流失,對人類的健康起著特殊的保護作用。現今不斷出現的沙塵暴,酸雨,臭氧層空洞,水土資源的嚴重流失等環境問題,都是由於人類不注意身邊的環境保護引起的。像時常破壞花草樹木,隨意丟棄廢舊電池,使用一次性筷子以及不可降解的快餐盒等,這些都會造成環境的破壞。動植物的大量毀滅對人類將產生嚴重的不良後果,造成生態嚴重不平衡,從而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小時候家鄉的河流還都是清澈見底的,很多人都還會去洗菜洗衣服,一到夏天還有很多人去游泳。但看看現在的河,渾濁油膩,有時還漂滿了垃圾。這樣的河誰還敢去洗東西,更別說游泳了。我們有時經常會開玩笑說, 人掉進去不是被淹死的,而是被臭死的或是憋死的。現在人們治理的速度遠趕不上被破壞的速度,哪裡去談可持續發展呢。
環境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這是許多人都認識到的問題,而真正實現它卻要依靠教育的力量,尤其是小學教育,不僅可以影響一個孩子的成長,更可以影響一個家庭,甚至是社會。應該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積極植樹造林,愛護花草,為凈化自然環境做貢獻。保護環境的事還有很多很多,有些還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一同來管理和維護,才能徹底對我們的環境進行改觀和完善。但是我所說的上面這些事,確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只需要我們用一點心,用一點力,就可以為保護環境付出我們的一點努力,為我們的環境創造更多有利於人類的良好條件,為人類的生存增添更多的發展和活力。學校應該拓展一個良好的衛生環境,讓學生自覺地產生環境保護意識。習慣是後天形成的,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衛生環境,學生會不自覺地養成不講衛生的習慣。如果環境優美,學生在優美的環境里生活學習,慢慢地也會形成一種講衛生的良好習慣。當然,光靠自覺是不夠的。所以學校還應該開展各種評比活動,以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比如,開展班級創文明班活動,以班集體的力量監督每個學生的行為。環境保護不是靠個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靠的是大眾的力量。我們相信,從每個人做起,那保護環境就不會僅僅是一種口號。

⑷ 古代對地質災害認識除了天譴論還有什麼

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一種非常強大的神獸,據山海經記載龍有眾多種類,地龍其中就是一種,正專所謂「天屬龍吐霧,地龍翻身。蛟龍嬉,黃龍蛻。」其實就是形容的各種大自然災害,因為古人無力去抗拒這些災害,故將此類災害神話了。簡而言之,"地龍翻身"就是地震

⑸ 談談對環境的保護和認識普通話

範文一: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類社會飛速發展,給環境帶來的壓力愈來愈大。但很多人並沒有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就拿我們平時常見的花草樹木來說吧。雖說花草並不起眼,但花草樹木既美化環境,又能遮擋風沙,吸附空氣中的灰塵,減少空氣污染,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凈化空氣;還能調節氣溫,降低噪音,減少水土流失,對人類的健康起著特殊的保護作用。
現今不斷出現的沙塵暴,酸雨,臭氧層空洞,水土資源的嚴重流失等環境問題,都是由於人類不注意身邊的環境保護引起的。像時常破壞花草樹木,隨意丟棄廢舊電池,使用一次性筷子以及不可降解的快餐盒等,這些都會造成環境的破壞。
環境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這是許多人都認識到的問題,而真正實現它卻要依靠教育的力量,尤其是小學教 育,不僅可以影響一個孩子的成長,更可以影響一個家庭,甚至是社會。應該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積極植樹造林,愛護花草,為凈化自然環境做貢獻。
動植物的大量毀滅對人類將產生嚴重的不良後果,造成生態嚴重不平衡,從而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保護動植物,使世界變得更美好!

範文二:

二十世紀中葉以來,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整個地球的一大危機。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受到了嚴峻挑戰,資源的迅猛開發與有效利用,使其在日益枯竭,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造成了各種污染事故頻頻發生。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之一,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關注。人類必須意識到,人的生存無不依賴於自然生態系統。人類文明與大自然的命運已緊密結合在一起,就如同心靈和軀體一樣密不可分。今天,人類不能再以一個征服者的面目對自然發號施令,而必須學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覺充當維護自然穩定與和諧的調節者。從一個號令自然的主人,到一個善待自然的朋友,這是一次人類意識的深刻覺醒,也是一次人類角色的深刻轉換。實現這一角色的轉換不僅需要外在的法律強制,更需要人類的良知和內在的道德力量。我們應該倡導一種保護自然、拯救自然的實踐態度,今天,人類比任何時候都能領略到氣候變化的威脅。如果人類再不行動,那麼100年後,巨大的熱浪將會席捲地球每一個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將有可能融化得無影無蹤。保護自然,修復自然,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和諧,應當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真能如此,新世紀的人們將會迎來新的希望,人類文明將會走向光輝的彼岸。

⑹ 地質災害研究方面的意義

我國災害之重、災史之長、災域之廣、災種之多是世界少有的。地質災害已內給我國經濟及人民容生命財產的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失。近40年來,每年由氣候、水文、海洋及地震等類型的突發性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當年新增國民生產總值的25%~35%,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災害死亡的人數逾萬人。以地震為例,本世紀全球死亡萬人以上的地震共29次,我國佔了5次;死亡20萬人以上的共2次,這2次全在我國發生。地質災害問題已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人類社會所必須解決的一個嚴重問題,迫切需要基礎研究的深化和地球系統科學理論的指導。

對地質歷史時期尤其是重大地質事件多發的中新生代進行生物古海洋事件方面的研究,無疑會進一步深化對全球地質事件、全球地質構造運動及其動力學機制的認識,這對於解釋由岩石圈構造運動所引起的地震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地質系統科學理論方面的突破可以為准確地預報地質災害的發生提供理論基礎。只有準確地預報地質災害的發生,才能夠對即將發生的地質災害制定出相應的應急措施,減輕由其所造成的損失。

⑺ 談談對環境保護的認識800字

有一句話相信大家都知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珍愛生命,保護環境。」記得有一個廣告畫面是這樣的:一個由於過度採伐、工業、生活污染嚴重而被破壞殆盡的地球,痛苦地流下了兩滴淚。看到這則廣告使我感觸很深,是人類使地球流淚了嗎? 
工業的發展給經濟帶來快速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富裕的生活。科技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前進和人類進步。使人們的交流更加便捷,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互聯網能使人們盡早的了解國家大事,時事新聞,在家飽覽群書。還有交通工具的發展,能使在遠方的親人到異地去看望親人。醫學的發展更使人們脫離了疾病的困擾。現代的進步促進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改善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條件,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加快社會生活的節奏,把我們帶入信息時代。現代化的交通、通訊等手段,使地球變小,人們交往方便、快捷。 
然而,任何事情總是具有兩面性。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成了強者,而「溫和的自然」卻成了容易受傷的對象。於是,「溫和的自然」變為「凶惡的自然」。觸目驚心的環境污染隨處可見:天空昏暗、空氣污濁、污水橫流、垃圾圍城……連遠在冰天雪地的南極企鵝體內也發現DDT等農葯殘余,藍天碧水已經成為許多人兒時的記憶和遙不可及的夢想。南極臭氧空洞,是因為過去氟利昂用量過多,排放到空氣中造成的,會有大量紫外線照射地球,皮膚癌等發率升高;美國的原始森林遭破壞,有很多樹木都是被人為砍伐的,造成很多動物流離失所,甚至有些物種滅亡。城市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這是許多人都認識到的問題,而真正實現它卻要依靠教育的力量,應該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積極植樹造林,愛護花草,為凈化自然環境做貢獻。有些還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一同來管理和維護,才能徹底對我們的環境進行改觀和完善。只需要我們用一點心,用一點力,就可以為保護環境付出我們的一點努力,為人類的生存增添更多的發展和活力。 

⑻ 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勘查為例,談談地質災害勘察技術的認識。並說明它與岩土工程勘察的異同

勘查基本是純地質 一般不動鑽機 地調為主
岩土工程一般是結合其他勘察手段的 入物探什麼的 純地質的成分沒那麼大

⑼ 談談你對環境污染的認識

談談你對「生態環境惡化」的理解。

1)生態環境惡化有以下表現:森林銳減版,土地沙漠化,土壤侵蝕權,積水和鹽漬化,臭氧消耗,全球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2)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於環境資源使用的外部性;也有政府幹預失靈的原因。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