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到我村地質災害

到我村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2-15 22:18:49

『壹』 忻州市國土資源局在繁峙縣東山鄉伯強溝突發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的方案

忻州市國土資源局

繁峙縣人民政府

忻州市國土局地質環境勘查科

(2013年8月)

一、目的意義

本次演練是一次檢驗性演練。目的為檢驗繁峙縣的縣、鄉級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和協調能力。

(1)完善准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檢查應對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准備情況,發現不足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應急准備工作。

(2)鍛煉隊伍。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之間的協調配合,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

(3)磨合機制。通過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理順工作關系,檢驗應急方案的合理性,完善應急機制。

(4)檢驗應急處置現場和事發地鄉(鎮)和國土部門的信息傳遞程序。

(5)科普宣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普及應急知識,提高公眾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等災害應對能力。

二、地點

(1)災害點現場:東山鄉伯強溝北台峰村

(2)指揮部場所:現場指揮部設在五台山黃金礦業公司門前廣場

三、時間

2013年8月1日 周四9:00—11:00

四、組織機構

(一)組成單位

縣應急辦、縣國土資源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衛生局、縣氣象局、縣水利局、縣武裝部、縣住建局、東山鄉人民政府、縣移動公司。

(二)指揮體系人員名單及分工

總指揮:楊有成

副總指揮:李銀廷、韓海亮

負責應急演練活動全過程的組織領導,下設調查監測組、安全保衛組、搶險救援組、醫療救援組、應急專家組、後勤保障組。

1.調查監測組

由縣國土局、水利局和東山鄉等部門組成。

負責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前期現場調查,分析、研判險情發展態勢,並提出處置建議。

2.安全保衛組

由縣公安局、交警隊、當地派出所等部門組成。

負責組織群眾轉移、設立警戒線、警示牌、維護交通秩序、實施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導,保障救援通道暢通。

3.搶險救援組

由61469部隊13分隊、消防、武警、人武部、國土局、東山鄉政府等有關部門組成。

負責迅速搶救遇險、受傷人員,安全轉移人、財、物。

4.醫療救援組

由縣衛生局、疾控中心、鄉衛生院等有關醫療部門組成。

負責對現場受傷人員的急救和轉運救治,提供醫療救治中必要的技術和裝備支持,並及時向指揮部報告人員傷亡情況。

5.應急專家組

由國土局、水利局和防治專家組成。

負責對地災現場進行踏勘調查,分析災害形成原因、判斷災情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置意見和方案,為指揮部決策提供專業化建議。

6.後勤保障組

由鄉政府、縣國土局、民政局、衛生局、公安、交警、武警、消防、氣象局、縣移動公司等部門組成。

負責調集演練所需物資設備,保障調配車輛,保障人員生活和安全保衛等。

現場調查設備:手持GP S、照相機、攝像機、筆記本電腦。

通訊裝備:手機、無線網卡、便攜列印機、對講機、錄音筆。

安全裝備:安全繩、安全帽、手電筒、雨衣、雨鞋、膠鞋、應急服裝、袖標、警示牌、警戒線、救災帳篷、車載電源轉換器。

搶險、運輸裝備:救護車2輛、應急指揮車1輛、應急通訊車1輛、警車4輛、挖掘機1台、裝載機1台、越野車2輛。

五、應急演練程序

主持人: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眼下正值汛期,是地質災害易發、多發期。《繁峙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已經頒布實施,根據山西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精神,我們精心組織了這次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

這次演練是由忻州市國土資源局、繁峙縣人民政府主辦,市國土資源局地質勘查環境科、市地質環境監測中心、東山鄉人民政府和繁峙縣國土資源局承辦。演練內容為地質災害易發區泥石流避險。目的是通過這次演練加強我縣地質災害應急能力建設,檢驗《繁峙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各部門的綜合協調和快速反應能力,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避險意識,為防禦真正到來的地質災害做好一切應急准備。

我縣是全省地質災害頻發縣之一。今年經專業隊伍排查核查,全縣共查明地質災害隱患點177處,受威脅人數14079人。目前,正值地質災害多發、易發期,因此,這一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具有特殊的現實和教育意義。

副總指揮縣國土局李銀廷局長:「報告楊縣長,繁峙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已全部就緒,請指示。」

總指揮楊有成副縣長:「好,請按預定演練方案執行。」

主持人:「這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的任務是:我們模擬東山鄉伯強大溝上游的北台峰村由於7月25日至31日連續降雨,土壤和山體含水已經飽和,而且據縣氣象局發布的氣象預報稱,今天又有一次大到暴雨的降雨過程。對地處下游的包括北台峰村在內的化塔村和宮黃溝村,共30戶92名群眾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面對險情,我們組織了這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

9:00總指揮楊有成副縣長:「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 我宣布:繁峙縣東山鄉伯強溝突發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現在開始!」

主持人:「天空陰雲密布,大雨傾盆,北台峰村村長帶領村地質災害監測員正在伯強溝進行雨中巡查,發現遠處有石頭碰撞的轟鳴聲和局部溝槽斷流現象,泥石流臨災徵兆顯現。請聽他們的報告。」

9:01北台峰村監測責任人和監測員在雨中巡查時發現險情,立即向東山鄉政府報告,並同時報告東山國土所。

監測責任人:「報告韓鄉長,由於這幾天連續降雨,我們在巡查中發現河水上漲、並且山坡局部出現滑土現象,很有可能發生泥石流,將會威脅到我村和下游化塔村和宮黃溝村共計30戶92人的生命安全,請指示!」

【另一副畫面:監測責任人,報告鄉長後緊接著向東山國土所所長段海元報告,東山國土所所長段海元向國土局局長李銀廷報告著相同的內容】

鄉政府韓海亮鄉長:「請你們立即通知村民們隨時做好撤離、避險的准備,我馬上派鄉應急小分隊前去支援。你們一定要加強監測,保障村民的生命安全!」隨後又撥通了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組組長楊有成的電話。

鄉政府韓海亮鄉長:「楊縣長,剛接到北台峰村的監測責任人的報告,北台峰村由於連續一周降雨,現在已出現泥石流地質災害險情,可能威脅到北台峰村和下游化塔村和宮黃溝村共計 30戶92人的生命安全。我帶領鄉應急小分隊正在趕赴現場。」

副縣長楊有成:「收到,你們一定要把現場情況摸清楚,要絕對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涉及人、財、物,縣里會全力支持你們,同時你們立即向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和縣應急辦報告。」

鄉政府韓海亮鄉長:「是! 我們一定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隨後撥通了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組副組長、縣國土局局長李銀廷的電話。

鄉政府韓海亮鄉長:「李局長嗎,我是東山鄉政府韓海亮。剛接到我鄉伯強溝北台峰村的監測責任人的報告,由於連續一周降雨,現在已出現泥石流險情,可能威脅到包括北台峰村和下游兩個村共計30戶92人的生命安全,情況比較危急。剛剛我已通過電話向楊縣長做了報告,現在我帶領鄉應急小分隊正趕赴現場。」

國土局李銀廷局長:「收到,請你們先趕到現場進行核實,及時啟動你鄉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隱患點應急預案,做好村民撤離避險的准備,並隨時向地災防治領導組辦公室匯報情況。我馬上派調查監測組前去調查。」隨後撥通分管副縣長電話。

李銀廷局長:「報告楊縣長,剛接到東山鄉政府韓鄉長以及我局國土所所長的報告,因連續降雨,東山鄉北台峰村出現地質災害險情,已經威脅到3個村共計30戶92人的生命安全。我已派出調查監測組趕赴現場進行調查核實。現在情況屬實,我建議啟動繁峙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請指示!」

副縣長楊有成:「同意啟動應急預案,並按照預案要求,立即通知各應急小組火速趕赴現場進行處置,並馬上向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組報告,我們到現場會合。」

主持人:「我們看到,由縣國土局地環股、地環中心和水利局有關人員組成的調查監測組正在向現場進發。

伯強大溝1997年曾發生過一起坡面型泥石流災害,致使北台峰村10餘間房屋被毀,1人死亡,多人受傷。泥石流具有突發性、流速快、流量大、破壞性強等特點,如果不及時處置,將嚴重威脅到北台峰村、化塔村和宮黃溝村共計30戶92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縣國土局已作出預報,並向縣委、縣政府做了緊急報告,繁峙縣應急指揮部已經啟動了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現在各有關單位組成的應急救援組正在趕赴現場集結。」

【現場:鄉應急車、縣國土局應急車、縣應急指揮車、救護車等應急車輛相繼鳴笛進入現場。國土所段海元所長、韓海亮鄉長、李銀廷局長、楊縣長和縣應急辦袁紹華主任各自下車後,段海元所長和韓海亮鄉長向縣地質災害防治領導組組長楊有成副縣長、副組長李銀廷局長匯報情況後,首先在安全地帶設立東山鄉伯強溝突發泥石流應急指揮部,並成立了以楊有成副縣長為總指揮,國土局局長李銀廷和東山鄉鄉長韓海亮為副總指揮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李銀廷副總指揮負責調查監測組、安全保衛組、醫療救援組、應急專家組和後勤保障組。韓海亮副總指揮負責搶險救援組。】

【「繁峙縣東山鄉伯強溝突發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牌匾亮出。】

總指揮(對講機):「呼叫調查監測組組長。」

調查監測組組長(對講機):「調查監測組組長收到,請總指揮指示。」

總指揮(對講機):「請報告現場調查監測情況。」

調查監測組組長(對講機):「報告總指揮,經現場調查,發現河水已上漲至河岸,且水中夾帶小石塊等物源,旁邊山坡坡面上有部分滑塌現象。建議請地災防治專家前來詳細調查。報告完畢,請指示!」

總指揮(對講機):「請繼續監測,隨時報告泥石流動態情況!」

調查監測組組長(對講機):「是!」

總指揮(對講機):「呼叫應急專家組組長!」

應急專家組組長:「應急專家組前來報到,請總指揮指示!」

總指揮:「請你帶領其他專家火速趕赴現場,進行專業調查,並就險情發展趨勢做出判斷後立即向指揮部報告!」

應急專家組組長:「是!」

總指揮:「呼叫氣象局!」

氣象局局長:「氣象局前來報到,請總指揮指示!」

總指揮:「氣象情況怎麼樣?」

氣象局局長:「報告總指揮,根據現在最新氣象資料顯示,東山鄉地區在未來8小時內還將有50mm~80mm的強降雨。請指示!」

總指揮:「請繼續加強當地氣象監測,隨時報告最新氣象情況!」

氣象局局長:「是!」

總指揮:「現在請搶險救援組、安全保衛組、醫療救援組、後勤保障組做好應急准備,隨時待命!」

搶險救援組、安全保衛組、醫療救援組、後勤保障組(齊聲):「是!」

主持人:「現在我們看到在縣應急指揮部緊張而有序的指揮下,各應急小組已全部做好各項應急准備,而應急專家組也已抵達險情現場正在進行緊張的踏勘調查工作。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現在天空又下起了小雨。正在大家焦躁不安的時候,突然傳來了專家組的消息。」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指揮部、指揮部!」

總指揮(對講機):「我是總指揮,請講!」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報告總指揮,根據我們進行調查,險情現場出現的情況比原來的更為嚴重。河水剛才突然減少,並且水中夾帶小石塊等物源,旁邊山坡坡面上部分已經出現滑塌現象。而且上游山谷中已經隱約聽到有轟鳴聲,我們判斷泥石流即將發生,情況很危急,建議指揮部立即組織人員撤離避險! 請立即組織人員撤離!!!」

總指揮(對講機):「指揮部明白,請專家組立即組織附近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

總指揮:「副總指揮,請按預案執行,迅速組織撤離受威脅群眾!」

李銀廷副總指揮:「是!」

韓海亮副總指揮:「是!」

韓海亮副總指揮:「搶險救援組注意,請火速趕往險情區域,配合鄉政府、村委組織村民全部撤離、疏散到避險地點!」

搶險救援組:「是! 保證完成任務!」

李銀廷副總指揮:「安全保衛組注意,請立即在下游地區拉起警戒線,禁止任何人員、車輛進入,並告知人們注意防範,現在起實施交通管制並保障救援交通暢通。」

安全保衛組:「是! 保證完成任務!」

李銀廷副總指揮:「醫療救援組注意,請立即在安全區域設立臨時救護站,檢查急救設備,做好隨時搶救傷員的准備!」

醫療救援組:「是! 保證完成任務!」

【現場:北台峰村、化塔村、宮黃溝村響起了一片敲鑼聲、呼喊聲,也聽到了村幹部利用手持高音喇叭的呼喊聲「泥石流快下來了,村民們快撤啊!」】

【 各村村民在聽到喇叭報警聲後,紛紛從家裡跑出,在鄉、村、國土所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沿著疏散路線向避險地點跑去。】

主持人:險情就是命令! 現在雨已經開始越下越大,但各應急救援小組卻絲毫不顧個人安危,冒雨把各村村民安全的轉移到了避險地點的臨時帳篷里。這充分體現了在大災面前有大愛。

就在這時,對講機里傳來搶險救援組的報告

搶險救援組:「報告副總指揮,危險區30戶92名村民連同所有的搶險救援人員已經全部撤到了安全地帶,請指示。」

韓海亮副總指揮:「好,請做好村民的安撫工作。」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報告副總指揮,現在村民已全部安全撤出。而且泥石流已基本形成,已經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安全,請指示!」

李銀廷副總指揮:「馬上通知所有在場專家和監測人員全部撤到安全區域,保證大家的生命安全!」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是!」

李銀廷副總指揮:「各應急小組注意! 所有人員立即撤出險區! 所有人員立即撤出險區!」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報告副總指揮,專家組所有人員現在已全部撤到安全區域。」

主持人:伴著轟隆隆的巨響,泥石流洶涌地迅速蔓延整個溝谷,淹沒了田地,淹沒了樹木,摧毀了的房屋。現場和所有人靜靜地注視著眼前發生的一切,由於指揮部組織得當,沒有發生人員傷亡,保障了人民生命的安全。

六、應急演練評估與總結

主持人:這一險象,讓所有在場的人們為之動容;這一險象,讓所有人感到後怕。是啊,如果說,不是我們及時出手,果斷採取防災減災的有效措施,用最短的時間組織受災村民撤離,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啊。

在指揮部的正確領導下,所有參加演練人員雷厲風行,不顧生死,英勇奮戰,才使得險區群眾無一傷亡,才使群眾的財產損失降到了最低。

這一次演練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以人為本、敬畏生命,人民利益至上的一貫方略,更彰顯了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和人道主義精神,表現了我們與村民之間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

至此,繁峙縣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活動結束!

謝謝!

『貳』 我蘇子峪村是地質災害村,現在村民蓋房每人補助五萬二千元,還在舊址蓋,這樣地質災害問題解決了嗎

沒有解決根抄本問題,對於地質災害高發、易發、存在嚴重風險的村莊,最好的辦法是集體搬遷到災害風險低的地區,因為不搬遷的話,客觀上還是存在發生地質災害的地形、地質等因素,比如這個地方山高陡峭、風化嚴重,夏秋季節多暴雨,那麼這個地方夏秋季節就容易發生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不管這里有沒有人住,都容易發生泥石流,想要讓它不發生泥石流,只能改變自然環境,但這非常困難

『叄』 群測群防在農村地質災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概述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縣、鄉、村應當加
強地質災害的群測群防工作。在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期內,鄉鎮人民政府、基層群眾自治
組織應當加強地質災害險情的巡迴檢查,發現險情及時處理和報告。」《地質災害防治
條例》規定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制度,這也是當前農村地質災害減災防災體系的重要組
成部分。為了鞏固多年來開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取得的工作成果,
2013

1

28
日,
雲南省政府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的通知》
(雲政發〔
2013

20
號)

對進一步做好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
這是我們開展地質災
害群測群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

)
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的概念

地質災害群測群防是群眾性預測預防地質災害工作的統稱。地質災害群測群防是相
對於重點地質災害專門性防治而言的。
專門性防治是指由政府或企業專門投入經費
,
委託
專業部門、採用專業技術進行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是地質災害
易發區內廣大人民群眾和地質災害防治管理人員直接參與地質災害點的監測和預防,及
時捕捉地質災害前兆、災體變形、活動信息,迅速發現險情,及時預警自救,減少人員
傷亡和經濟損失的一種防災減災手段。

「群測群防」
的基本含義是開展群眾性的災害預
測和群眾性的災害防禦工作,主要是通過各種形式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做到
廣為人知,在此基礎上依靠當地人民政府組織群眾和群眾自發組織,開展廣泛的群眾性
防災抗災工作。實踐已證明,開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是減少人員傷亡的最有效
的方法之一。

(

)

群測群防的主要做法

汛期前根據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變化趨勢,確定地質災害監測點,落實監測點的防災
預案,發放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同時,縣、鄉、村層層簽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書,
從縣、鄉政府的管理責任人一直落實到村(組)和具體監測責任人,從而形成了一級抓
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管理格局。通過這種責任制形式,明確了隱患點的具體責任人和監
測人,保證各隱患點的變化特徵能及時被捕捉,有效地指導當地政府和受威脅群眾防災
避災工作。

(

)
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的建立完善情況

起源:
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八仙鎮,開創先河,群眾自發組織、落實監測人和責任
人、制定具體的預警方式。

雛形:
江西省
1998
年全省范圍開展宣傳和培訓。對已調查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
危險區插上小彩旗,以示警告。

推進:
1999
年開展縣(市)地質災害區劃調查以來,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探索推
進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與運行模式。

『肆』 我原居住村有三分之二屬地質災害高危地帶,法律在相鄰村建房如何規定的,在什麼法律書中能夠查到

回答如下:
一、《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對防治地質災害做出了具體的專規定。
二、屬如果你原居住村有三分之二的地方屬於地質災害高危地帶,當地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在鄰村重新選址進行搬遷,這在地方規劃中應明確。
三、具體你可以和當地人民政府或者規劃、建設、土地等相關部門了解。

『伍』 歙縣北岸鎮金竹村地質災害應急避險轉移安置演練方案

歙縣人民政府

(2013年5月10日)

一、演練目的:

通過地質災害應急避險轉移安置演練,培養群眾應對突發地質災害避險基本技能,熟悉避險轉移路徑和方法,增強群眾應對地質災害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確保轄區內地質災害點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演練內容

(1)警報

(2)緊急集合開展救援

(3)特殊情況處置

(4)轉移疏散

(5)安置保障

三、情況構想

近期,轄區內連降暴雨,各地質災害點處於高危警戒狀態。5月10日9:30,北岸鎮金竹嶺地質災害點監測員發出險情報告B區出現險情,並有危房倒塌,需要對危險范圍內群眾實行緊急避險轉移安置。

四、演練組織指揮機構及主要職責

指揮長:鎮長

主要職責:全面負責活動的組織指揮,部署和協調活動安排,明確所屬人員的責任分工。

副指揮長:張青峰

主要職責:協助指揮長做好轉移安置工作,協調各組成員現場調度及參謀建議工作。

記錄員:洪銀飛

主要職責:做好整個避險轉移安置及各指揮下達和現場情況記錄工作。

成員:洪敏、吳正忠、凌詠秋、方誌勇、江文龍

下設6個組

(1)監測預警組:江文龍為組長,5名組員,主要職責:負責地質災害監測、警報工作。

(2)安全保衛組:方誌勇為組長,公安部門5人。主要職責:轉移安置群眾安全保衛,轄區內穩定工作。

(3)救援組:洪敏為組長,應急分隊30人,主要職責:負責群眾動員轉移安置、搶險救災和巡邏警戒任務。

(4)醫療救護組:盛夏兵為組長,醫療衛生5人,主要職責:主要做好受傷人員的搶救治療工作,地質災害點的衛生防疫工作。

(5)安置保障組:吳正忠為組長,後勤5人,主要職責:做好轉移群眾的生活保障工作和核災、報災工作。

(6)宣傳工作組:凌詠秋為組長,宣傳2人,主要職責:做好受災點群眾正面宣傳和心理疏導工作,收集避險救災害過程中的好人好事及宣傳報道工作。

五、演練內容

全體集合整隊張青峰向鎮長報告:「鎮長同志,歙縣北岸鎮金竹村參加地質災害應急行動演練人員實到50人,准備完畢,是否開始請指示」。

鎮長:「按計劃進行」

張青峰:「是」

張青峰「演練正式開始,各組成員迅速到位」

(應急分隊到金竹村滑坡點位置,救護組、保障組到安置點,監測員到監測點,報警人員分兩組准備好報警器材)。

(一)演練第一個內容:報警

監測員向村委會主任報告。

監測員報告:主任,金竹嶺B區地質災害點發生地質松動,局部地方已滑坡,威脅現住10戶20人的安全,需要馬上疏散轉移,請指示。

村委會主任回答:立即發出災情警報,動員住戶迅速撤離,繼續加強監測,有新情況及時報告。

村委會主任向鎮長報告:金竹嶺B區地質災害點發生地質松動,局部地方已滑坡,威脅現住10戶20人的安全,需要馬上疏散轉移,請求支援。

鎮長回答:立即啟動應急避險轉移預案,並迅速組織自救轉移,支援力量隨後就到。村委會主任:「是」。

鎮長指示:立即啟動應急避險轉移預案,各組立即按計劃到達指定地點。

張青峰:「救援組立即緊急集合,救護組、保障組、治安組立即到達指定位置,村口位置拉起警戒線輸導群眾只出不進」

鎮長向王縣長報告:剛接到我鎮金竹村村主任報告,金竹嶺B區地質災害點發生地質松動,局部地方已滑坡,威脅現住10戶20人的安全,我鎮決定立即啟動應急避險轉移預案響應,妥否,請指示。

王縣長回答:立即啟動應急方案,迅速組織群眾轉移。

村主任通過高音喇叭通告:廣大村民請注意,金竹嶺地質災害點已出現重大險情,請災害點住戶人員不要驚慌,迅速有序地沿避險轉移路線轉移至村委會安置點。

2人1組分兩組鳴鑼報警。

(二)演練第二個內容:緊急集合開展救援

洪敏:「鎮長同志,民兵應急救援分隊實到3個班30人,集合完畢,請指示」

鎮長:「金竹B區出現險情,群眾需要轉移安置,請1班2班協助群眾做好轉移和搜救工作,3班待命」。

洪敏:「是」。

洪敏:「1班2班由班長負責,迅速到達B區按照預案「2人1戶」協助群眾做好轉移工作,並對B區范圍全面搜救,確保B區每1個人都要轉移下來」。

【應急分隊人員按兩條路線跑步離開。】

方誌勇:「鎮長同志,安全保衛組到達准備完畢,請指示」。

鎮長:「金竹 B 區出現險情,現正在組織群眾轉移,請你們做好安全保衛工作」。

方誌勇:「是」。

方誌勇:「人員分兩組、加強巡邏,做好群眾轉移輸導工作,確保人員安全轉移,現在出發」。

【安全保衛組分兩組離開】。

盛夏兵:「鎮長同志,醫療救護組按計劃集合準備完畢,請指示」。

鎮長:「請在安置點做好醫療救助准備工作」。

盛夏兵:「是」。

【帶領人員離開。】

(三)演練第三個內容:特殊情況處置

1班報告:「部長同志,B區發現一名人員受傷,需要擔架,請指示」。

洪敏:「保護好傷員,注意安全,等待醫療組到位,協助醫療組做好傷員轉移工作」。

洪敏:「鎮長同志,B區發現一名傷員,擔架協助」。

鎮長:「醫療組注意,B區發現一名傷員,需要醫療擔架1副,請派人協助處理」。

盛夏兵:「收到,我們立即出發」。

【醫療組帶擔架跑步離開。】

2班報告:「部長同志,A區一房屋倒塌,請救支援」

洪敏:「馬上設立警示牌,並立即進行搜救,一定要確保人員安全,增援分隊馬上就到」

洪敏:「鎮長同志,A區發出一房倒塌,需要支援,請指示」。

鎮長:「立即派3班增援,一定要仔細搜尋,查看裡面是否有人員,並設立警示標志」。

洪敏:「是」。

洪敏:「A區有一房屋倒塌,請立即增援,要仔細認真做好人員搜救工作,請清除路面障礙,確保道路安全暢通」。

【3班帶人跑步離開。】

(四)演練第四個內容:轉移疏散

應急分隊人員轉移人員按兩條線路,慢慢集中安置,小孩牽著、抱著,老人背著、扶著,傷員擔架抬著,送到安置區,安置保障組做好人員安置和登記工作。

1班報告:「部長同志,1班共轉移出10人,請指示」。

洪敏:「安置好群眾後再巡查一遍,查看是否有遺漏人員」。

2班報告:「部長同志,2班共轉移出9人,其中傷員1人,請指示」。

洪敏:「安置好群眾傷員後,再巡查一遍,查看是否有遺漏人員」。

3班報告:「部長同志,倒塌房屋內已搜索完畢,沒有人員在內」。

洪敏:「請做好B區巡邏警戒工作,防止其他群眾進入該區」。

洪敏:「鎮長同志,救援組已將B區群眾全部轉移,共轉移群眾19人,請核對查檢」。

鎮長:「王縣長同志,金竹村按預案將B區危險點群眾全部轉移,共19人,其中1人受傷,已得到醫治,其他群眾情緒穩定,生活保障沒有問題,請檢閱」。

(五)演練第五個內容:安置保障

床位全部鋪開,群眾方便麵、礦泉水得到保障,蚊香點燃,受傷人員得到醫療保障,老年人體格檢查,宣傳組進行心理疏導工作。

各級領導帶指揮部成員到村委會安置點親切看望並慰問群眾。

全體集合,張青峰講評:「今天應急演練按規定內容實施完畢,各分隊在演練過程中,精神狀態較好,處理應急事項不慌不亂比較妥當,人員分工明確,相互配合默切,但也存在不足之處,就是在轉移群眾過程中,不些同志只顧著自己跑,下次要記住一定要先確保群眾的安全,講評完畢」。

張青峰:「鎮長同志,北岸鎮金竹村地質災害應急避險轉移安置演練按規定實施完畢,請指示」。

鎮長:「王縣長同志,北岸鎮金竹村地質災害應急避險轉移安置演練按規定實施完畢,請你指示」。

大家以熱烈的掌聲請領導做指示。

演練到此結束,各分隊帶回。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陸』 農村建設發生地質災害是由哪個門

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近年來,泥石流、滑坡、地震等突發性地質災害也頻繁發生。讓人措手不及,給人類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威脅。 不過,所謂突發性,也是相對而言。事實上,這些災害,都或多或少、或顯或隱地有一些前兆顯示。如果能及時捕捉,就為我們防災、避災贏得了寶貴時間。 ——泥石流———泥石流來前,動物多異常 泥石流,是山區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於降水而形成的一種帶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條件的特殊洪流。 除了根據當地降雨情況來估測泥石流暴發的可能性外,我們還可通過一些特有現象來判斷泥石流的發生。 泥石流發生前兆,溝內有似火車轟鳴聲或悶雷式的聲音,主河流水上漲並夾有較多的柴草、樹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斷。動植物異常,如豬、狗、牛、羊、雞驚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亂竄,植物形態發生變化,樹林枯萎或歪斜等現象。 如發現上述的一些徵兆,尤其是發現山體出現裂縫,則可能存在發生崩塌、滑坡的隱患,長期降雨或暴雨則可能誘發泥石流。 向兩側逃跑遠離泥石流 採取正確的逃逸方法。泥石流不同於滑坡、山崩和地震,它是流動的,沖擊和搬運能力很大,所以,當處於泥石流區時,不能沿溝向下或向上跑,而應向兩側山坡上跑,離開溝道、河谷地帶,但注意不要在土質松軟、土體不穩定的斜坡停留,以免斜坡失穩下滑,應在基底穩固又較為平緩的地方。另外,不應上樹躲避,因泥石流不同於一般洪水,其流動中可沿途切除一切障礙,所以上樹逃生不可取。應避開河(溝)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強的掏刷能力及直進性,這些地方很危險。 ——滑坡———泉水復活多為前兆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岩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 滑坡前,滑坡前緣出現橫向及縱向裂縫,前緣土體出現隆起現象;滑體後緣裂縫急劇加寬加長,新裂縫不斷產生,滑坡體後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體出現松動和小型塌滑現象;滑帶岩土體因摩擦錯動出現聲響,並從裂縫中冒出氣或水;在滑坡前緣坡角處,有堵塞的泉水復活或泉水、井水突然乾涸;動物出現驚恐異常現象;滑坡體上的觀測點明顯位移;滑坡前緣出現鼓丘;房屋傾斜、開裂和出現醉漢林、馬刀樹等。 有備無患避災害 當地面變形速度加快、滑坡徵兆越來越明顯時,就應該及時躲避災害。 臨時避災不是災難臨頭才想起避災,而是要從發現災害徵兆之時起,就要有所准備,「有備」才能「無患」。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准備: 預先選定臨時避災場地:在滑坡隱患區附近事先選擇一處或幾處安全場地,作為避災的臨時用地。應選在滑坡兩側邊界之外,不宜選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地段。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避災場地距原居住地越近越好,地勢越開闊越好,交通和用電、用水越方便越好。 預先選定撤離路線、規定預警信號,同時還要規定信號管制辦法,以免誤發信號造成混亂。 預先做好必要的物資儲備。有條件時,應在避災場地預先搭建臨時住所,以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 經驗表明,滑坡災害大多發生在雨季,而夜晚發生滑坡損失更大。因此,雨季特別是雨季的夜晚最好不要在滑坡危險區逗留。 ——地震—— 三原則躲地震 唐山市地震、汶川地震留給的傷疤成為中國人永遠的痛。大震來臨時,家庭成員該如何避震,專家建議掌握三條原則: 原則一:因地制宜,正確抉擇。震時每個人所處的環境、狀況千差萬別,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些情況包括:是住平房還是住樓房地震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堅固,室內有沒有避震空間,你所處的位置離房門遠近,室外是否開闊、安全。 原則二:行動果斷、切忌猶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鈞一發之際,決不能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如住平房避震時,更要行動果斷,或就近躲避,或緊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則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錄》里曾記載:「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說,發生地震時,不要急著跑出室外,而應抓緊求生時間在室內找合適的避震場所,採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靜待地震過去,這樣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能會安然無恙。 ——火山爆發—— 爆發前有酸雨 火山爆發,威力巨大。火山在噴發之前常常活動增加,伴有隆隆聲和蒸氣與氣體的溢出,硫磺味從當地河流中就可聞到。刺激性的酸雨、很大的隆隆聲或從火山上冒出的縷縷蒸氣是警告的信號。駕車逃離時要記住,火山灰可使路面打滑。不要走峽谷路線,它可能會變成火山泥流經過的道路。 戴上頭盔正確逃生 對熔岩危害。在火山的各種危害中,熔岩流可能對生命的威脅最小,因為人們能跑出熔岩流的路線。 應對噴射物危害。如果從靠近火山噴發處逃離時,建築工人使用的那種堅硬的頭盔、摩托車手頭盔或騎馬者頭盔將給予你一定的保護。在更廣闊的區域,逃離也許沒有必要。 應對火山灰危害。戴上護目鏡、通氣管面罩或滑雪鏡能保護眼睛———但不是太陽鏡。用一塊濕布護住嘴和鼻子,或者如果可能,用工業防毒面具。到庇護所後,脫去衣服,徹底洗凈暴露在外的皮膚,用干凈水沖洗眼睛。 應對氣體球狀物危害。如果附近沒有堅實的地下建築物,唯一的存活機會可能就是跳入水中;屏住呼吸半分鍾左右,球狀物就會滾過去。 ——延伸閱讀——地震前兆順口溜三則 一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無雨水質渾,天旱井水冒。水位變化大,翻花冒氣泡。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二 騾馬牛羊不進圈,鴨不下水狗狂叫。老鼠搬家往外逃,鴿子驚飛不回巢。冰天雪地蛇出洞,魚兒驚惶水面跳。 三 臨震前,一瞬間,地聲隆隆地光閃。大震將至要果斷,迅速行動快避險。 ■相關鏈接 第一季度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176起 據國土資源部消息,第一季度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176起,造成7人死亡、1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291.83萬元,其中成功避讓地質災害9起,避免人員傷亡40人,避免直接經濟損失157.33萬元。預計4月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中南和西南局部山區。 與去年同期相比,發生數量、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減少了94.34%、78.79%和95.41%。 3月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122起,成功避讓地質災害3起,避免人員傷亡9人,避免直接經濟損失12.5萬元。 3月地質災害有三類特點:一是以自然因素引發為主,全國122起地質災害中,自然因素引發的有98起,占總數的80%%,主要為岩土體風化破碎失穩、降雨等;二是災害類型以滑坡、崩塌為主,災害等級以小型為主;三是中南局部地區為多發區,其中湖南、廣西、湖北局部地區最嚴重,主要引發因素為局部強降雨、岩土體風化和采礦,三省發生的災害數、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佔全國總數的49%、83%和63%。 國土資源部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按照以往規律,4月東南沿海開始進入汛期,誘發地質災害機會增多。西北高山地區由於冰雪融化,也將引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總體預測4月地質災害的頻次和危害程度較3月偏重,多數災害主要發生在中南和西南局部山區。

『柒』 修高速把廢土堆積到我村林地上,是否給賠償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修高速把廢土堆積到我村林地上是否給賠償?
我認為你修高速也好,不能把廢土堆到人家的林地上,
如果堆到林地上不拉走是要給人家賠錢的。

『捌』 請問農村地質災害政府是怎麼補助的

各地補助不一樣,要根據地質災害的損害層度,國家,地方財政狀況,居民收入消費狀況建議您到你當地的抗震救災辦或民政局去問個清楚。

『玖』 什麼是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是指由於自然地質作用或人為地質作用,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從而導致人類生命、物質財富造成損失的事件。例如,崩塌、滑坡、岩爆、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和塌陷、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濕陷、岩土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等。
地質災害廣泛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它給我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諸多的不便,同時,也給我們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因此,在認識了解地質災害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認識地質災害本身,還要了解掌握地質災害的成因、觀測、分類、預防,以及地質災害的救援知識,以便為我們科學的預防和救援打下堅實的基礎。
地質災害一般分為自然地質災害和人為地質災害兩大類。因為發生災害的地理環境不同,所以治理災害的方法和減災措施也有所差別。近年來為深入研究,又把地質災害分為山地地質災害、平原地質災害和城市地質災害等。
地質災害根據其主導動力成因具體分為內動力地質災害,包括地震、火山、構造沉降、構造地裂縫、岩爆等;外動力地質災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人為動力地質災害,包括水庫誘發地震、抽水塌陷、礦區采空塌陷等。實踐表明,單一成因的地質災害較少,復合型地質災害較多。
根據地質災害成災動態特徵可分為突發型地質災害——發生突然,過程短暫的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煤瓦斯突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緩發型地質災害(或累進型地質災害)——發生過程比較緩慢,具有累進性特徵的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鹽漬化、海水入侵等。
根據地質災害發生的自然地理位置可分為山地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地面沉降、土地鹽漬化等;濱海地質災害,主要包括海水入侵、海岸侵蝕等;海洋地質災害,主要包括海底滑坡等;城市地質災害,主要為地面沉降和塌陷以及地裂縫等。
根據與社會經濟關系可分為城市地質災害、礦區地質災害、農業地質災害、工程地質災害等。
地質災害的普查是在正確認識各種地質災害的基礎上,對一個特定區域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的全面排查,進而有效地進行預防和治理。它是地質災害預防的前提。
所謂地質災害防治是指對由於自然作用或人為因素誘發的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現象,通過有效的地質工程手段,改變這些地質災害產生的過程,以達到減輕或防止災害發生的目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方針,按照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的原則進行。
各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地質災害實行統一監督管理,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地質災害防治的重點區域:城市、農村和其他人口集中居住區,大中型工礦企業所在地,重點工程設施,主要河流,交通干線,重點經濟技術開發區,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等。
研究地質災害的最終目的是減少地質災害發生對人們造成的損失,然而有效地預防又離不開不間斷的、准確有效的觀測,所以觀測在地質災害防治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常用的方法有簡易監測法和精密觀測法。
簡易監測法有定期目視檢查和安裝簡易監測設施進行監測兩種。定期目視檢查要求監測責任人定期目視檢查或在暴雨天氣時目視檢查,監測地質災害有無異常變化,例如,建築物變形情況、地面裂縫的發生發展情況以及地下水異常變化等。
安裝簡易監測設施要求在監測地災點敏感變化部位(如滑坡前緣或後緣裂縫處)設立簡易固定標尺(如打入木樁或釘繩法、貼紙法)或用水泥砂漿貼片等觀測坡體滑移變化情況。
儀器精密監測主要分為水平與垂直位移監測(包括深部位移監測和孔隙水壓力、地應力監測等),主要針對需花費較大資金進行治理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此類監測工作一般應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和技術人員承擔。
分析地質災害的成因、給地質災害進行分類、地質災害的普查等都是在災害沒有發生前進行的一系列為減災減損採取的措施。但是當地質災害發生以後,我們不但要進行正確的治理,還必須有有效的營救機制。地質災害的營救要以科學發展觀理論為指導,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
我國地域遼闊,地理和地質條件都很復雜,地質災害種類多、分布廣、影響大,占各種自然災害的1/4。平均每年因地質災害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達75億~120億元,特別是一旦發生地震等重大災害,其損失就會更大。
地震是各種地質災害中破壞性最大的一種。我國地處歐亞地震帶與環太平洋地震帶之間,是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接觸及俯沖帶,構造活動劇烈,地震頻繁。從20世紀初到1988年,我國發生6級以上的地震655次,其中8級以上的9次。20世紀以來,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1272次,死亡人數超過百萬,其中,我國地震佔10%,死亡人數佔一半以上。1976年唐山地震,建築物幾乎全被破壞,人員傷亡多達40萬。
崩塌、滑坡、泥石流也是破壞性很大的地質災害,在我國山區、高原廣泛出現,西北、西南地區更多。僅四川,近10年來就達數萬次,死亡2500多人,經濟損失達20多億元。
地面沉降和塌陷,是沿海和東部地區出現較多的地質災害。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和大城市,影響嚴重,不可低估。上海、天津地面沉降最大累計達2米多,對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威脅。
我國地質災害發展趨勢:次數增多,損失日益加重,面積越來越大。造成地質災害的原因很多,其中,人為的因素相當重要。據分析,全國50%以上的地質災害的發生與人類活動有關。由於人類不按客觀規律進行經濟、軍事、生產活動,嚴重破壞地質環境,加劇了災害的發生。缺乏科學規劃、對自然資源掠奪性開發、亂挖濫采、亂棄廢渣、過量抽取地下水等,都會引發地質災害。在缺乏科學論證和科學決策的情況下興修水庫,鋪設鐵路,修建公路或其他大型工程,不僅影響工程質量,而且會誘發地質災害。事實告訴我們:一旦人類活動破壞了環境,要想重新建立起來需要付出更昂貴的代價,甚至比當初想在經濟活動中獲得的價值還要多得多,如寶成鐵路建成後,每年要支出大量經費維修路基,僅1987年的投資費用,就相當於當年建路費用的50%。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