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工程
Ⅰ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資源學院的海洋科學專業就業前景好嗎學習吃力嗎
這個好像是新興專業,就業也還可以的。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相結合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是我國最早正式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大學。其前身是1952年由北大、清華、天大、唐山鐵道學院的地質系(科)合並組成的北京地質學院。「文革」期間遷往武漢,1978年經鄧小平同志批准在北京恢復辦學,198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改為現名,分北京、武漢兩個獨立辦學實體,分別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均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大學研究生院所在地。
中國地質大學名師薈萃,桃李芬芳,擁有一大批地學大師,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了大批道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優秀人才,成為我國培養地學人才的搖籃和進行地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國際地質學界知名學府。
海洋專業
主要課程:海洋科學導論、生物海洋學、海洋地質學、海洋調查與觀測技術等。
畢業生能力測試:從事海洋調查和海洋科學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業前景:主要從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資源開發及海洋工程方面的工作。
海洋管理
主要課程:海洋學、海洋觀測與調查、管理學原理、海洋管理導論、海洋法、海岸帶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監察管理、海洋環境保護等。
能力要求:具有良好海洋科學素養,系統掌握海洋管理、海洋法等理論知識,能從事海洋管理及相關教學和研究工作。
就業前景:主要到國家海洋局、各地方海洋局、高等學校、海軍及其相關單位、相關部門從事海洋管理、教學和科研工作。
軍事海洋學
主要課程:海洋學、海洋調查、物理海洋學、軍事海洋學、軍隊管理學、普通氣象學、地理信息系統、軍事指揮學等。
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科學素養和海洋科學技術理論知識,忠誠為部隊建設服務,能從事海洋戰場環境建設與研究,德、智、軍、體全面發展。
就業前景:主要到海軍及相關單位、高等學校、國家海洋局及其下屬各單位、各地方海洋局等從事相關工作。
Ⅱ 請問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武漢在海洋地質方向哪個更強一點謝謝
地質類就本科來而言還是武漢的強自一點 (當然不是偏袒本校) 兩個學校的教學數據在網上都是可以查得到的 雖然有些地方 地大北京的錄取分數高一些 但我個人認為是地理因素所致 關於海洋地質 我還沒有在地大武漢聽過這個專業 不過地大武漢資源學院有個海洋工程專業 不知道是不是你所說的專業
Ⅲ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海洋科學怎麼樣我被這個專業錄取了,希望學哥學姐們給點意見啊!
還不錯,我不是海科的,但我是資源學院的,海科也是資源的。
這個專業的內具體容發展方向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可以告訴你,資源的男生除了資源勘查工程(油氣方向)和礦產調查與開發兩個專業外,其他男生應該很有可能在51#宿舍(8人間)。
Ⅳ 我考上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海洋科學專業,哪位地大的學長能告訴我這專業怎麼樣,就業如何我有點茫
海洋科學,這個專業在資源學院里,本專業在地大歷史不是太悠久,但由於是地質類專版業,地大有權基礎在啊,現在學校學院都很重視海洋科學學科發展,引進了不少厲害人物。這個專業,說白了,還是搞地質的啊,一般在大三的時候才突出專業特色。海洋科學,說實話,前途無量。現在是上天容易,下地難,入海照樣也難。天天你看新聞在播航天取得了如何成就,載人航天啊,探月啊。但是聽說,在海洋,地下深鑽等方面取得多大成就了嗎?沒有啊。上天,入地,下海。這是人類想了幾千年並且必須要解決掉的難題。現在,航天走的最前。入地,下海,在科學理論基礎和技術上難題重重啊。在國際上就是這樣的,在中國更是這樣。現在隨著海洋利益的爭奪,海洋科學,必須加緊攻關。在中國比較厲害一點的海洋科考就是大洋一號了。不過說實話,也很差。關於就業,地大的地學類專業基本上都不用擔心的。地學類專業,基礎知識都一樣。只要是地學類的就業方向,都是你就業的方向。
Ⅳ 我本科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海洋油氣專業,碩士畢業於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工程學院能源管理專
海天考研
相信絕大多數本科畢業生都遇到過這個經典的問題。那就是畢業後是就業還是考研。當然每年的結果也都是兩種選擇的人都有,但是這里值得關注的是大家選擇考研或者選擇就業的原因大相徑庭。其中包括這幾種情況。
選擇考研者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
一是本專業本科學歷工作不好找,這種原因是比較常見的;二是隨波逐流,其他同學都在考,所以自己也跟著考;三是很早的時候腦海中就有了一個藍圖,讀本科,讀研究生,在自己喜愛的領域多學知識,多做研究;四是,不想過早走入社會,還想繼續留在人際關系相對簡單,環境較單純的校園。
選擇找工作者的主要原因:
一是現在大多數用人企業都在強調工作經驗,本科畢業就工作可以比讀研究生多積攢2—3年的工作經歷,導致確實社會上存在一些本科生比碩士生待遇高的現象;二是經濟難以支撐自己繼續讀研;三是本身自己不願再去繼續學習和研究。
其實以上種種原因在很多本科畢業生做出選擇時占很大比例的。其中有很多是不可取的。首先要弄清一點,碩士生的待遇比本科生待遇低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二是決定於個人的努力的。筆者是堅持考研論的,但考研更多的是應該被看作自己人生的升華。我們知道這樣一句諺語「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Idle young, needy old.)磨刀不誤砍柴工,趁年輕多給自己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同時又對自己前途大有裨益,何樂而不為。雖然每年千軍萬馬的考研大軍已成為一個中國社會的一種現象, 但同學們都應該認真的為自己打算一下,沒必要隨波逐流。如果單單為一份高收入的工作,考研未必是唯一的方法,現在就業也能做到。但筆者認為,讀完研究生能讓我們在更有機會得到好工作的同時,也提高了我們自身的品位。再有能力的人,都需要時機;但如果時機來了,卻沒有能力,也只能嘆一句遺憾;所以,趁時機未到,繼續努力!
考研是一名大學生大學生活中珍貴的一道風景!沒有經歷過考研的大學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不夠完整的,它使你擁有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
Ⅵ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區別
國地質大學(北京)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是建國初期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資源產業經濟為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等多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位列國家「雙一流」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2]、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學校是中國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的地質學院,在世界地球科學領域享有盛譽。
截至2018年1月,學校有17個教學單位,41個本科專業。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工程碩士領域,11個類型的專業學位授權點。在職教職工1400餘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俄羅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餘人。繼續教育和網路遠程教育在讀生60000餘人。校友中有37人成為兩院院士,200餘人成為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
(6)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工程擴展閱讀:
建校初期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適應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1952年,中央根據「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院校,整頓和加強綜合性大學」的方針,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清華大學地學系、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地質工程系和西南交通大學(原唐山鐵道學院)采礦系地質組以及西北大學地質系合並成立了中國地質大學前身——北京地質學院。
1952年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中國著名地質學家、地質部部長李四光在講話中說:「現在新中國辦起了驚天動地的事業,北京航空學院是驚天,北京地質學院是動地。你們就是動地的勇士……你們是新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我代表地質部向你們祝賀。」領導的寄託,前輩的期望,使同學們對地質事業更加熱愛。學校決定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
1957年5月17日,劉少奇同志在中南海接見了學院畢業生代表,進行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親切交談。他說:地質工作者是「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員」,要建設就要搞地質勘探,就要打「游擊」,你們是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偵察兵和先鋒隊。
1960年,學校被評為「北京市文教戰線紅旗學院」,並躋身國務院確立64所全國重點大學之列。
網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Ⅶ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科學怎麼樣啊
新來的學復妹:
1:專業的好壞我一直認制為還是看你的興趣.不過你們專業人不多,條件視乎還不錯。畢竟地球科學領域地大也算是領先的了。
2:學了你就知道了,而且專業與工作並不一定對頭的。
3:只要你肯努力,出國考研有的是機會,根據學校的傳統看,一般不會太難。
4:可以.
5:換系不難。在大一上學期,下學期都可以換系。而且每年都有很多人換的。就像我們班(地物的)今年又轉來3個人。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在地大挺熱的,還有一點,學校女生不多,不過大多集中在珠寶院的。
6:標准嗎,當然是成績不要太差了。不掛科的幾乎都有機會,哈哈。不用當心,轉系其實在地大很簡單的。只要你去申請,幾乎都行的。
最後提醒一下,別太著急了,來了就都知道了,還有什麼問題你也可以在問。雖然我不是學海洋的,但對海洋也有所了解,我們和海洋也有過「交流」,畢竟,時間真快,來地大已經一年了!!!
Ⅷ 關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北京的區別
武漢是中國地質大學的本部,教學設施更完備、師資更強。北京是分校,但有首都的地域優勢,一些專業取分並不低。
拓展資料:
1. 中國地質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簡稱地大,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體,應用科學、前沿科學,以及新興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列入「111計劃」和「卓越計劃」。是「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2. 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協議。
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腹地。作為是世界地球科學和資源環境領域重要的科研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中國地大在國際地質學界日益發揮著積極的影響,在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和滿足中國國民經濟建設對資源環境的需求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Ⅸ 中國地質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的工程管理研究生哪個相對好考一點啊
地質大學分武漢和北京,不知你想報哪一個?個人覺得可能海洋大學會好一點。
Ⅹ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科學、土地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學、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哪個好
就專業的情況來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學類專業是其優勢,地下水內科學與工程以前叫容水文地質,也是他家比較好的專業,你說的其他專業不敢評說,起碼不是他家的優勢學科。如果考慮就業問題的話,要結合你的家庭背景了,只要你家庭有很多政府資源,啥專業都可以如願就業,就可以選你喜歡的了。如果沒有多少政府資源,就你上面提到的專業來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直接就業可能性大,其它帶上管理字面的專業就業難,可以這么說吧,這些帶上管理字面的專業對應就業職業都是政府部門(國土資源部門、海洋部門)、事業單位、一些大型企業,沒有人脈難進的。如果你志向做學問,也喜歡地質類,可以上他家的地質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