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梨樹縣地質災害調查

梨樹縣地質災害調查

發布時間: 2021-02-15 20:16:47

① 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什麼條件可以申請低保

把困難情況說夠說透就行了。
推薦關於低保申請的答案
只要你自己認為生活困難的都可以申請低保。
能否批准低保是另外一回事。
官方認可你的困難,你將會獲得低保補助。
官方不認可你的困難,低保補助同你沒緣。
凡是中國公民,只要其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均有從當地人民政府獲得基本生活物質幫助的權利。直白的解釋則是:「低保」等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簡稱「城市低保」)加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簡稱「農村低保」)
低保是在城市已經建立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條保障線"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實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目前全國城鄉低保對象達7487.4萬人,其中城市低保2307.8萬人,月標准240元,同比增長7.1%,人均補助水平168元,同比增長15.9%;農村低保5179.6萬人,年標准1136元,同比增長8.8%,月人均補助水平62元,同比增長22%。
向低保審批部門遞交申請低保所需材料:
一、城市低保
1、申請人向戶口所在地村(居)委會提出書面申請,要說明以下事項:
①申請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員收入情況。
②已婚子女家庭收入情況。
③收入情況包括:申請人本人、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及已婚子女家庭收入的:工資、獎金、補貼;離退休費、社會養老金、下崗職工生活費、失業金;贍養費、撫(扶)養費收入;各種勞務收入;出租或者變賣家產收入;儲蓄存款;其它收入等。
④家庭財產情況。包括:房產(套數、建築面積)、車輛、注冊企業(含個體工商戶)、鋼琴、電腦、空調、冰箱、名貴寵物、其他高檔電器。另外註明:是否繳納住房公積金、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
2、申請人應提供的證件:本人身份證原件、復印件;本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員戶口簿原件、復印件;失業證原件、復印件;殘疾證原件、復印件;住院病歷首頁復印件。
3、申請人應提供的證明:本人及家庭成員(包括已婚子女家庭成員)的收入證明。有工作單位的人員,由所在單位出具收入證明;無工作單位的人員,由社區居委會調查了解後出具收入證明。
二、農村低保
按屬地管理原則,由申請人向戶口所在地村(居)委會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要詳細說明家庭收入情況,致貧原因。並提供身份證、戶口簿復印件,是殘疾人的提供殘疾證復印件,因病致貧人員提供近期住院病歷首頁復印件,申請人提供本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和已婚子女家庭成員收入證明等材料。

② 國土資源局對荒山地質災害有什麼補償

為了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為人民建設更美好安寧的家園,方便交通,充分發揮現代交通工具的便捷,用時間縮小邊遠地區的距離,實現城鄉一體化,希望廣大人民群眾支持配合,特製定本條例。
征地補償
1、徵收耕地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徵收基本農田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徵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徵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徵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其他稅費
1、耕地佔用稅,按每平方米2元計算。
2、商品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按每畝1萬元計算。
3、征地管理費,按征地總費用的3%計算。由國土資源部門嚴格按有關規定使用。
4、耕地佔補平衡造地費,平均每畝4000元,統籌調劑使用,省國土資源廳負責監督驗收。
征地工作程序
1、告知征地情況。在征地依法報批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准、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告知後,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
2、確認征地調查結果。國土資源部門會同交通、林業部門,對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各市動遷辦公室共同確認。
3、組織征地聽證。在征地依法報批前,國土資源部門應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准、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
4、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本方案制定的補償標准,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簽訂征地補償協議,並將協議作為征地報件必備件附征地卷一同上報。
5、公開征地批准事項。經依法批准徵收的土地,除涉及國家保密規定等特殊情況外,省國土資源廳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示征地批准事項。縣國土資源部門應按照《徵用土地公告辦法》規定,在被征地所在村、組公告征地批准事項。
6、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市、縣政府批准後應按法律規定的時限向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時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當地國土資源部門要協同農業、民政等有關部門對被征地集體組織內部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的分配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房屋地上物補償標准
1、房屋補償標准
樓房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
搗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
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
平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
2、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標准
倉房每平方米補償9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補償165元。
沼氣池每個補償4600元。
廁所每平方米補償190—300元。
豬雞舍每平方米補償150—26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補償165—280元。
菜窖每平方米補償180—330元。
磚石牆每延長米補償190元。
格柵每延長米補償450元。
大門樓每個補償2400元。
飲用水井每眼補償1000元。
農家排灌水井每眼補償15000元。
排灌大井每眼補償3萬元。
排水管每延長米補償80—150元。
電話移機補助費每戶200元。
有線電視遷移補助費每戶300元。
墳每座補償5000元。
3、異地安置補助費每戶2萬元。
徵佔林木補償標准
1、林木補償標准
⑴楊、柳、榆、槐樹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元;
4—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36000元;
14—20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0-80000元;
2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32000元。
⑵柞樹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18000—30000元;
21—50年平均每畝補償44000—600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24000元。
⑶紅松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20000—31000元;
21—40年平均每畝補償56000—62000元;
41—70年平均每畝補償168000元;
7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126000元。
⑷落葉松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500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180000—250000元;
21—50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0—1300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110000元。
2、村民房前屋後林木補償標准
一般林木
幼齡林平均每株補償35-65元;
中齡林平均每株補償220—300元;
成熟林平均每株補償350元。
3、森林植被恢復費
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苗圃地每畝120000元;
未成林每畝86600元;
防護林、特種用途林每畝63360元、國家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每畝76670元;
疏林地、灌木林地每畝50000元;
宜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每畝43340元。
4、林業設計費按林地、林木和森林植被恢復費總和的3%收取。

果樹補償標准
1、蘋果樹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150-220元;
初果期平均每株補償300-450元;
盛果期平均每株補償600-18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900元。
2、梨樹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45-120元;
初果期平均每株補償150-300元;
盛果期平均每株補償1900-22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1200元。
3、桃樹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45-90元;
初果期平均每株補償150-280元;
盛果期平均每株補償350-680元;
衰果期21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280元。
4、葡萄樹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30-55元;
初果期平均每株補償40-150元;
盛果期平均每株補償150-330元;
衰果期12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190元。
5、棗樹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30-80元;
初果期平均每株補償50-120元;
盛果期平均每株補償520-130元;
衰果期31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680元。
6杏樹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45-185元;
初果期平均每株補償200-310元;
盛果期平均每株補償500-1600元;
衰果期3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980元
7、板栗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45-95元;
初果期平均每株補償190-210元;
盛果期平均每株補償50-1600元;
衰果期3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860元。
8雜果樹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25-50元;
初果期平均每株補償80-130元;
盛果期平均每株補償130-28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140元。
電力設施動遷補償標准
1、低壓線路改移每公里補償30000元;線路加高木桿平均每根1000元,砼桿平均每根1500元。
2、高壓線路改移每公里補償47000元;線路加高砼單桿平均每根6000元,砼H桿平均每基8000元。
3、高壓線路加高:砼單桿平均每根5500元,砼H桿平均每基8000元,砼A桿平均每基10000元,鐵塔平均每基10萬元。
4、高壓線路加高:砼雙桿平均每基2萬元,鐵塔平均每基20萬元。
郵電通訊設施動遷補償標准
1、電話線路
木桿平均每根1000-2000元;
砼桿平均每根1500-3000元。
2、架空光纜
木桿平均每根500元;
砼桿平均每根1000元;
光纜每米50-150元。
3、地下電纜
電纜、光纜每米100-200元。

農田灌溉水利設施動遷補償標准
採取工程修復和補償相結合的原則,按成本價適當補償。
1、農村小型水庫
水庫水面每畝補償19000元;
水庫水面每畝補償16000元;
水庫荒灘每畝補償300元。
2、農田灌溉水利設施
小型閘門每個補償15000-20000元;
排灌乾渠堤壩每延長米補償80元。
廠礦企事業單位動遷補償標准
國有和集體所有制的廠礦企事業單位的動遷,考慮實際損失給予適當的補償。辦公用房參照民房動遷標准;廠房等生產設施按重置折舊計算,適當考慮停工搬遷損失費用。
施工運輸道路補償標准
凡工程施工指定的鄉村運輸道路,施工期間由施工單位負責維修養護,工程竣工後按補償標准由各市組織修復。鄉村道路視取料難易、路面寬度情況,每公里補償20-35萬元。
鄉村道路每公里補償9萬元。
鄉村道路每公里補償4萬元
鄉村道路和田間作業道補償標准
考慮農民群眾生產和生活需要,確需修建的鄉村道路連接線和田間作業道,按補償標准由各市組織實施。
村道路連接線每公里補償12萬元。
鄉村道路連接線、田間作業道每公里補償8萬元
征地及動遷不可預見費
按簽訂的征地和動遷補償投資協議中所核定總費用的5%計算。不可預見費由建設單位負責使用,主要用於因工程設計變更引發的擴大征地和地上附著物動遷的補償;
工程設計時沒有發現,征地動遷協議中沒有列入的不可預見的地下構造物動遷補償;因國家政策性調整及不可抗拒的地震災害等不可預見項目的補償。涉及征地的不可預見項目,由省交通廳和省國土資源廳共同核定。
各市動遷辦公室管理費
按省市簽訂的動遷補償投資協議中所核定的總費用的3%計提。
各市動遷辦公室為臨時性機構,主要負責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拆遷地上、地下附著物和地方協調工作。市動遷辦公室應嚴格按有關規定包干使用,不得超支。
高速公路佔地賠償——林地補償費計算方法
一苗圃地補償費計算方法
苗圃地補償費=該苗圃前三年年平均產值苗圃地面積補償倍數
註:補償系數=臨時佔地為每年2.5--5倍;永久佔用為10--25倍。
二國有其它林地補償費計算方法
其他林地補償費=所在鄉農田地前三年年平均產值林地面積林種補償系數
三集體其它林地永久佔地補償費計算方法
集體其他林地永久佔地補償費=所在鄉旱田地前三年年平均產值林地面積補償倍數
四集體其它林地臨時佔地補償費計算方法
集體其他林地臨時佔地補償費=所在鄉旱田地前三年年平均產值林地面積補償倍數(佔用期一年為1.5-3倍,
佔用期二年為5倍)
對拆遷特困戶和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的殘疾人的房屋,由拆遷人按以下規定給予照顧:
1、對拆遷持有有效《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的住戶,其拆遷貨幣補償款低於5.5萬元的,按5.5萬元給予貨幣補償。
2、對拆遷持有有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的住戶中的殘疾人,其持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標明殘疾標准
程度為一級、二級的聽力、語言、肢體殘疾的和標明視力、智力、精神殘疾的,在第一條的基礎上,再給予補助1萬元照顧。
對於特殊情況參照有關規定,依照現行當地物價市場,由省市主管部門舉行聽證會,與業主協商處理。
經濟建設是民生工程,要徵得人民理解與支持,掀起全民建設家園的氛圍,不得強制進行,若有對群眾有威脅,恐嚇甚者暴力行為,直接追究負責官員責任

③ 吉林四平梨樹縣政府副縣長都有誰

梨樹縣政府
代縣長郭志勇

工作分工:

主持縣政府全面工作。主管縣政府辦公室、縣財政局、縣監察局、縣審計局、縣編辦。
常務副縣長邱岩

工作分工:

負責縣政府常務工作。協助縣長分管政府辦、發改、公安、信訪、監察、工業、開發區、安全生產等方面工作。具體分管縣政府辦公室(縣法制辦公室、縣民族宗教局)、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科學技術局)、縣經濟局(縣中小企業管理局)、縣公安局、縣信訪局、縣監察局、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梨樹經濟開發區、郭家店工業集中區、霍家店經濟園區、縣統計局。聯系:縣人大、縣政協、縣政法委、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
副縣長宿剛

工作分工:

協助縣長分管住建、國土、人社、財政、編制、城市管理等方面工作。具體分管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人民防空辦公室)、縣國土資源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財政局、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縣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四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梨樹管理部、縣城鎮化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縣城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副縣長熊樹人

工作分工:

協助縣長分管社保、金融等方面工作。具體分管縣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縣人民銀行、銀監分局梨樹監管辦、中國農業銀行梨樹縣支行、四平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梨樹支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梨樹支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梨樹縣支行、縣郵政儲蓄銀行、縣源泰村鎮銀行、吉林銀行四平梨樹支行。

副縣長 劉中文

工作分工:

協助縣長分管農業、林業、水利、畜牧、農機、環保等方面工作。具體分管縣農業局、縣林業局、縣水利局、縣畜牧業管理局、縣糧食局、縣農業機械管理總站、縣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總站、縣環境保護局、縣調查局、縣氣象局、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四平中心支公司梨樹營銷服務部、中行安盟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梨樹支公司。聯系:縣總工會。

④ 據息中央暗查組要到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劉家館子鎮了請問電話號碼是多少

不要聽那些小道消息,黨中央國務院不會派出所謂的調查組去你說的鄉鎮。
有問題撥打當地縣政府公開電話12435,請在法定工作日撥打。

⑤ 梨樹縣小寬鎮長興七社滕俊發為什麼被人舉報

滕俊發是原七社隊長、現任村治保主任,貪污腐敗十五年。


1、我屯村民在1998年向大隊交納房基地款5421元,連收三年,在2001年,又朝農戶要半年的超占費應是2710元,各戶在1998—2001年間總計向大隊交宅基地超占費是18793元。當年這筆款沒有下賬,在2003年—2004年,生產隊的收據上是11707元,差7066元。

2、在2003年至2004年期間,以生產隊用錢為由,抬款十多萬元(月利息2分),這筆款其中包括抬王喜發3萬元錢等等,王喜發說沒抬,有錄音為證。

3、1998年至2004年期間,大隊收入宅基地款、集中地賣楊樹款等約44000元,反而抬這十多萬元的款項用在何處?

4、在2010年至2012年井隊在我村社員的耕地里放炮探測炮眼佔地補助款,百姓沒人得到。

5、我村屯西一趟防風林帶佔地面積約二千平方米左右。2002年修建糧庫時被佔用砍伐一空,這趟樹的錢款不知去向,賣百姓的樹、百姓的地,百姓不服。

6、在2009年由我七隊借給長興村3000元錢,票據沒有使用名號,在2012年由七社借給長興村一社和三社支付涵管錢計6210元,兩項總計9210元,這筆款項沒有蹤影。

7、在2007年,我社左龍買七社一趟楊樹,定價為2500元,左龍如數上交,可票據上寫1000元。

8、200年生產隊3000元買桿安電話,後期電話改造,電話桿子沒了,錢不知去向。

9、2012年村民宋福海用鏟車推雪修路,在生產隊的支出票據上是1800元,宋福海只得了300元。

10、在2003年吉林省下發允許林木流轉承包文件,當時面對我七社眾多防風林帶,小寬鎮政府公然違反2002年《吉林省集體土地林木流轉承包實施條例》第五章第28條、29條、32條,必須開村民大會商討方能實施林木承包或流轉之規定。

11、在2003年七社屯西有一片楊樹林地,作價8000元,當時七社甄玉要買,但賣給了村書記張雲寶,甄玉要買那得上漲價款。

12、在賣樹的當時,定價很高。在2013年6月村民上訪,在9月份鄉里給七社村民的防風林帶在原價位的基礎上都是降低了價款,全部賣給了外人,他們放樹種地、給我們帶來嚴重後果,無法計算出七社的損失,也無法計算眾多防風林賣多少錢。

13、在2014年4月份梨樹縣紀檢委調查組來到小寬鄉政府,但不知調查組收了多少好處,縣紀委主任吳中良極力袒護、包庇小寬鎮政府和原七社隊長滕俊發(現任長興村治保主任)。調查組不但不解決群眾訴求,縣紀委副主任許占東反而在現場大罵群眾(有當時對話的全部錄音),更是提出「當官的都是爹」的論調。

14、2012年6月5日七社隊長滕俊發私自將上級發放的用於農民抗旱的18馬力柴油機一台以1750元賣給長興一隊村民陳晶風(有視頻為證)、兩台大型直補車(約904型)滕俊發指使由蔣國才轉賣外地,情況屬實,給告狀的滕守林、甄友、王喜中10000元封口費,現有證明人。

15、我七隊林地伐完不但沒還七隊,還被信用社主任高英文賣給了村民王偉,後又轉賣給六隊村民田二,請各位領導給我七隊做主。

16、大隊書記張雲寶在我七社屯北、「北長壠」北頭私自毀林開荒,把一趟柳樹帶伐了種地約5畝,村民趙相山發現後向張雲寶要地被拒絕,現仍被張雲寶佔用。

17、西邊大黑橋糧庫院內一片林子讓人偷伐了(有照片為證),社員找鎮林業站站長黃傑一年多,黃傑並不在意,是否收了偷伐人的好處村民們不得而知。

18、以上所述情況屬實,請上級領導詳查,還我七社一個公道。

19、我屯北的主路是土路,周邊村屯都已修好了水泥路,而我們七社一到下雨天就變成了「水、泥、路」,路況奇差嚴重影響村民出行、孩子上學、春種秋收。請關注,還我公道。

後附舉報人員名單圖片:梨樹縣小寬鎮長興七社村民

⑥ 梨樹縣有幾個付縣長2015年

除縣長以外,共有9位副縣長,分別如下:

縣長陳志濤
工作分工: 主持縣政府全面工作。主管縣政府辦公室、縣財政局、縣監察局、縣審計局、縣編辦。

常務副縣長孫立陽 工作分工:
負責縣政府常務工作。協助縣長分管發改、工業、開發區、國土、安全生產、人社等方面工作。具體分管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經濟局、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梨樹經濟開發區、郭家店工業集中區、霍家店經濟園區、縣國土資源局、縣統計局、縣城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協助縣長兼管:縣編辦。聯系:縣人大、縣政協、縣總工會、縣工業經濟發展協會、縣安全生產協會。

副縣長王紅艷
工作分工: 協助縣長分管文教、衛生和計生等方面工作。具體分管縣教育局、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縣檔案局、吉視傳媒梨樹分公司。聯系:縣婦聯、縣文聯、縣新聞中心,縣老年體育協會。

副縣長王善斌
工作分工: 協助縣長分管住建、交通、環保等方面工作。具體分管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交通運輸局、縣環境保護局、縣市容環境管理局、四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梨樹管理部。協助縣長兼管:縣監察局。聯系:團縣委。

副縣長宿剛
工作分工: 協助縣長分管公安、司法、信訪等方面工作。具體分管縣公安局、縣司法局、縣信訪局、縣中小企業管理局、中油吉林四平銷售分公司梨樹經營處、縣鹽務管理局。聯系:縣政法委、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法學會。

副縣長王志軍
工作分工: 協助縣長分管農業、林業、水利、畜牧、農機等方面工作。具體分管縣農業局、縣林業局、縣水利局、縣畜牧業管理局、縣糧食局、縣農業機械管理總站、縣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總站、縣調查局、縣氣象局、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四平中心支公司梨樹營銷服務部、中行安盟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梨樹支公司。聯系:縣農村經濟發展協會、縣林業學會。

副縣長趙萬江
工作分工: 協助縣長分管財稅、保險等方面工作。具體分管縣供銷合作聯合社、縣物價局、縣國家稅務局、縣地方稅務局、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縣郵政局、縣煙草專賣局、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梨樹支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梨樹支公司、縣太平洋保險公司、縣平安保險公司。協助縣長兼管:縣財政局、縣審計局。聯系:縣會計學會、縣國際貿易促進會、縣經濟貿易促進會。

副縣長郭志強
工作分工: 協助縣長分管經濟合作、科技、民政等方面工作。具體分管縣經濟技術合作局(招商引資辦公室)、縣民政局、縣殘疾人聯合會、縣科學技術局、中國移動吉林公司梨樹分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梨樹分公司、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梨樹分公司。協助縣長兼管:縣政府辦公室。聯系:縣關工委、縣工商聯合會、縣科學技術協會、縣老年科技工作者協會。

副縣長王岩
工作分工: 協助縣長分管商務、廣電、市場監督、供電、農電等方面工作。具體分管縣商務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梨樹廣播電視台、四平市供電公司梨樹分公司、縣農電有限公司。聯系:縣人民武裝部、預備役坦克團。

副縣長熊樹人
工作分工: 協助縣長分管社保、金融等方面工作。具體分管縣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縣人民銀行、銀監分局梨樹監管辦、中國農業銀行梨樹縣支行、四平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梨樹支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梨樹支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梨樹縣支行、縣郵政儲蓄銀行、縣源泰村鎮銀行、吉林銀行四平梨樹支行。

⑦ 貴州省地質災害有哪些特點

貴州省地質地理條件特殊,地質環境脆弱,按照國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劃分,全省均為地質災害易發區,是全國地質災害的重災區之一,具有「全、重、多」的特點。根據貴州省已完成的74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全省有高易發區8個,面積3.8萬km2,中易發區16個,面積11.5萬km2,低易發區10千,面積2.3萬km2。目前己查明地質災害點8905處,其中,對人和財產構成威脅的隱患點6618處。據統計,2003~2007年,貴州全省共發生地質災害1933起,直接經濟損失約2.65億元。成功避讓了71起地質災害,避免3429人傷亡和8292萬元的經濟損失。
貴州省是一個地質災害嚴重多發的地區,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種類多:由於貴州省地處雲貴高原向廣西丘陵平原過渡的斜坡地帶,地質災害中常見的類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而貴州的地裂縫常常是崩、滑、塌在地表的一種反映。其中,對人民生命財產危害最嚴重的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貴州省地質災害以中小規模為主(佔90%以上),大型或巨型較少。但幾乎每年都有重大級以上的地質災害發生。一般情況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質災害規模較小,而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產生的規模則相對較大。1993年以來全省共發生重大級以上的地質災害58起,其中死亡30人以上或經濟損失l000萬元以上的特大級災害有18起,而且或多或少都有人為因素的影子。
(二)分布廣:在地域的分布上,貴州全省9個地(州、市)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質災害發生,但最頻發的主要集中在遵義、畢節、六盤水、黔西南和銅仁地區,其分布與地理地貌、地質構造、岩土結構、氣候等有著密切的關系。經統計分析,全省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5—9月,平均每月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40—60起,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35—90%,是地質災害高發期;其次是4月和10月,平均每月發生地質災害10起左右,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5—l0%左右,是地質災害中發期;1—3月、11—12月兩個時段,每月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1—3起,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0.5—1.0%,是地質災害低發期。
(三)易誘發:根據資料統計,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誘發因素有大氣降水自然因數和人類工程活動影響的作用。由於貴州境內多屬山地,受地形地貌的影響,降雨在區域和季節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除普降暴雨誘發群發性地質災害以外,因為局地暴雨而誘發的突發性地質災害也是貴州省的一大特徵。在工程施工建設中,由於防災意識不強,人們在工程建設中常不自覺地出現一些不合理的工程活動,例如不合理的規劃選址、不切實際的工程設計、不合理的切坡、采砂、採石、地下水開采等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現象也較為突出;隨著礦產資源開發強度的增加,采區內地表移動變形迅速發展;再加上陡坡墾植,植被破壞等原因,導致地質體失穩因素增加或加劇,地質災害隱患呈高速增長的趨勢。特別是貴州省煤炭等礦產資源豐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對資源開發力度高速增長,采空區導致的地面不均勻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日漸突出,甚至還進一步導致邊坡失穩,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產生。在各大礦區各種地質災害在迅速增長,無論在災害隱患點的數量、規模、危險性、危害性都在呈指數級增長的趨勢,受脅人口、受脅的工程設施和財產在不斷增多,危害很大。
(四)影響大:一是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據不完全統計,自1993年以來,貴州全省共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5012起,其中造成有人員傷亡的237起,造成1090人死亡,29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23.98億元。平均每年發生地質災害358起,造成人員傷亡的約17起,死亡80人左右,直接經濟損失接近2億元。二是破壞城鎮、礦山、企業。地質災害的頻繁發生,摧毀了大量城鄉建築設施、耕地、工廠和交通干線。如烏江源頭的大方縣城滑坡、中游地段的思南、石阡、沿河等縣城滑坡,印江縣城的岩口、杉樹完小滑坡,赤水大同滑坡等,滑坡體規模大,危害嚴重。三是破壞鐵路、公路、航道,威脅交通安全。如1996年6月1日,黃平縣重安江泥石流致死22人,失蹤13人,毀橋1座,經濟損失1000萬元;2003年5月11日1時55分,黔東南州三穗縣台烈鎮台烈村三穗至凱里高速公路平溪特大橋3號橋墩附近發生滑坡,造成35人死亡,1人受傷,16間工棚被毀,直接經濟損失大於1000萬元;2003年12月14日13時05分,黔西南州望謨縣在建的岜饒鄉鄉村公路在岜饒鄉頂棚村隴逛組梨樹坪路段發生山體滑坡,造成民工死亡10人,重傷7人,輕傷12人。四是破壞水利、水電工程。如1996年9月19日凌晨1時,印江縣岩口發生山體滑坡,方量260萬m3,造成3人死亡,2人失蹤,滑體阻斷印江河,形成堰塞湖,上游10餘公里的朗溪鎮l座小型電站、2個提水站、4個村1830戶居民房屋及3000畝良田被淹沒,直接經濟損失達1.5億元。五是影響資源開發,阻礙山區經濟發展。隨著經濟工程建設活動的加速發展,與工程建設活動有關而發生人員死亡的地質災害有加劇的趨勢。如2003年發生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災害死亡人數較2002年上升了4.7倍(2002年5起13人,2003年是8起62人)。2004年12月3日凌晨3時40分左右,貴州省納雍縣騌嶺鎮左家營村岩腳組N側400米處陡崖臨空面發生一起山體基岩崩塌事件,造成44人死亡,13人受傷的特大地質災害。造成騌嶺一帶煤礦停采達半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