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長江流域水利水電工程地質

長江流域水利水電工程地質

發布時間: 2021-02-15 19:28:08

1. 長江流域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有哪些(三峽除外)

樓上搞笑的吧,復小浪底在黃河制。長江上比較著名的還有葛洲壩。葛洲壩水利樞紐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長江三峽末端河段上,距上游的三峽水電站38公里。它是長江上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頭大流量、徑流式水電站。
另外中國在建已建十大水電站排名單站5萬kW以上的大中型水電站是中國水電的主力,經過五十餘年的開發建設,已建成230餘座,其中百萬kW級以上的水電站25座,五十萬kW級以上的40餘座.三峽(1820+420)溪洛渡(1260),白鶴灘(1200),烏東德(750)向家壩(600)龍灘(630)糥扎渡(585)錦屏二級(480)小灣(420)兩家人(400)拉西瓦(372)錦屏一級(360)

2. 長江流域內古代水利工程有哪些

邗溝——開挖於春秋時期的吳國,溝通長江與淮河水系。 靈渠——開挖於秦朝,版秦始皇伐南越時,由史祿權負責興修,溝通了湘水和灕水。這條運河連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灕江,使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間溝通,以後歷代又曾多次修繕利用。 京杭大運河——開挖於605年,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全長四五千里,以東都洛陽為中心,東北通到涿郡,東南到餘杭,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3.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與水利水電工程有什麼區別

水利水電工程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同隸屬於水利類的工科。

水利水電工程主要是學習版水權利水電工程建設所必需的數學、力學和建築結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學習工程設計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學研究方法,讓畢業生具有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主要培養從事水文及水資源評價、開發、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

籠統來說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多偏向於「水的監測」方面,而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多偏向於「工程」。如果以一個水利工程項目來做說明的話: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的同學主要為這個工程的水文信息(如多年洪水流量,最高洪水位,降雨量等)方面服務,提供和分析各方面的水文資料,以及以後水庫的監測。大多數工作都是這個工程的前期和工程修築完成之後的。而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同學要根據他們提供的各種水文信息來進行對此工程的設計和施工。

4. 閱讀圖長江流域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是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______,該工程的作用有______(舉一例)

(1)舉世聞名的A長江三峽位於我國地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的過渡處,水專流湍急,水能資屬源極為豐富.長江三峽水利樞紐是一個特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具有防洪、發電、航運、水產養殖、供水、灌溉和旅遊等綜合利用效益;
(2)洪澇災害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災害.從圖中信息分析其發生的人為原因是:長江流域的植被破壞嚴重,解決的措施有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合理放牧等;
(3)目前規劃上馬的南水北調工程,將把長江流域的水調入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東線方案是從長江下游揚州附近抽引長江水,沿著京杭大運河蘇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東西部穿過黃河,進入河北再抵達天津、北京.
故答案為:(1)長江三峽;防洪;(2)植被;植樹種草;(3)南水北調;京杭運河.

5. 長江有哪些水利工程

二灘水電站,三峽,葛洲壩,龔嘴水電站,丹江口水電站,金沙江水電基地
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和向家壩水電站,兩家人水電站,錦屏水電站等

6. 如何記長江流域圖、黃河流域圖、黃河水利工程圖和長江水利工程圖

你可以自西向東(自上游至下游)按省份記憶,水利工程貌似長江只考三峽和葛洲壩,黃河也只考龍羊峽、三門峽和小浪底。

7. 長江黃河水利工程和水利樞紐的地圖

「話說長江」有長江水利工程和水利樞紐的地圖
http://bbs.godeyes.cn/showtopic-272819.aspx
在網路地圖可要查到黃內河水利容工程和水利樞紐的地圖
http://www.powerfoo.com/old_news/newcenter/118221787556259782037977.html

8. 隨著全球變暖和長江流域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預測長江口將會發生怎樣變

隨著全球變暖和長江流域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有人擔心長江口可能出現海水倒灌的現象,擔心長江口海岸線退縮。但是從長江流域的氣候情況來看,出現這種現象的可能性不大

9. 長江流域都有什麼水利樞紐

著名大水電站。
雅礱江——二灘電站
雅礱江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南麓,向南流到攀枝花市附近注入金沙江,全長1500多千米,落差超過3800米。二灘電站位於雅礱江的下游、離河口33千米的地方,距攀枝花市46千米。二灘電站從1972年9月開始選點規劃,1983年提出可行性研究報告並通過國家有關專家的審查,1987年進行前期有關輔助工程和部分主體工程的施工,1991年9月14日電站主體工程正式開工,1998年8月第一台機組並網發電,全部工程將於2000年竣工,工期如此之短、效率如此之高,這在國內外還是比較少見的。
二灘電站規模巨大,電站內裝有6台55萬千瓦的水輪機組,裝機容量為330萬千瓦,發電量170億千瓦小時,全部竣工後裝機容量和發電量都將超過葛洲壩電站,成為僅次於三峽電站的我國第二大水電站。二灘電站的混凝土雙曲拱壩高240米,在亞洲還沒有出現比它更高的大壩,1998年5月1日二灘電站下閘蓄水,當年7月雅礱江出現流量為每秒9080立方米的洪水,8月10日又出現有水文記載的第二大洪鋒,其流量達到每秒10200立方米,大壩在兩次洪峰的沖擊下依舊安然無恙、平安無事。
大渡河——龔嘴電站
大渡河發源於青海省境內,在四川樂山注入岷江,是岷江的最大支流。大渡河全長只有1000多千米,落差卻在4000米以上,水能資源的蘊藏量達1700多萬千瓦,在長江各大支流中大渡河的落差和水能資源蘊藏量均居首位。大渡河上的水能資源開發也比較早,著名的龔嘴電站位於大渡河幹流之上,距大渡河入岷江的河口90千米左右,壩址控制流域7.6萬平方千米,總裝機容量為70萬千瓦,1966年3月正式開工,於1978年底建成,年發電量接近36億千瓦小時,是西南地區僅次於二灘電站的第二個火電站。
在龔嘴電站以下33千米的地方,是銅街子電站,該電站於1980年動工,裝機容量為60萬千瓦,年發電量在32億千瓦小時以上。
烏江——烏江渡電站
烏江發源於貴州省的西北部,長1000多千米,是長江上游南(右)岸最長的支流,從源頭到河口落差超過2000多米,其干支流蘊藏的水能資源超過1000萬千瓦,烏江流經地區地形復雜,加上支流眾多、降水豐富,烏江水能資源從50年代末就開始開發,經過幾十年的建設,修建了普定、東風、烏江渡以及貓跳河梯級電站等一系列水電工程設施,其中規模最大的是烏江渡水電站。
烏江渡水電站位於貴州省遵義縣烏江渡鎮上游3千米的地方,壩址處的河谷呈典型的V字形,電站壩高165米,長368米,1974年開始施工,1979年第一台機組投入運行,1983年全部建成,總裝機容量63萬千瓦,並留有40多萬千瓦的擴機餘地,該電站的修建,既有利於防洪,也有利於通航。
清江——隔河岩電站
清江發源於湖北省利川市,在宜昌附近注入長江,全長425千米,從河源到河口的總落差為1430米,隔河岩水電工程位於長陽縣城上游9千米處,這里兩岸山勢高出江面300多米,右岸為陡峭的懸岩,左岸居民將其稱之為「隔河岩」,隔河岩電站於1987年開始建設,1995年全部建成,大壩長653米,最大壩高151米,壩頂的地面高程為206米,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年發電量在30億千瓦小時以上。
隔河岩水電工程建成後發揮了巨大的防洪作用,據計算清江洪水入長江時,最大水量可占宜昌附近長江總流量的15%,清江流量每增加1000立方米,荊江河段的水位就會上漲8厘米~10厘米,1998年荊江河段水位居高不下,8月7日至8日沙市水位上漲到44.95米(超過45米就有可能啟動荊江分洪工程),隔河岩上游來水量達 5000立方米/秒,水位上漲到203米,超過警戒水位11.8米,為了不讓清江洪峰與長江幹流洪峰相遇,水庫將下泄水量控制在每秒1000立方米~2500立方米之間,有力地削減了荊江的洪峰流量,水庫瞬時水位雖說漲到了離壩頂只有2米左右的地方,但大壩卻安然無恙。除此之外,隔河岩和後來興建的高洲壩還改善了清江的通航條件,使清江的通航里程由原來的109千米延長到153千米,船舶的載重量由20噸增加到300噸。
漢江——丹江口電站
漢江長1577千米,是長江支流中的第一長河。漢江從源頭到河口的落差為1900多米,水能資源的蘊藏量在1000萬千瓦以上,其中可開發的超過600萬千瓦,而且集中分布在湖北丹江口及其以上的地區。丹江口水電站始建於1958年,1973年全部機組投入發電,隨後完成了初期工程,整個工程要等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施後才能完成。丹江口電站大壩高97米,總裝機容量90萬千瓦,年發電量為38億千瓦小時。
丹江水利樞紐工程除了發電之外,還具有防洪、灌溉、航運等方面的綜合效益,尤其是防洪減災方面更是功不可沒,漢江地區歷來是我國水患災害頻繁發生的地區之一,漢江多年平均流量雖說只有1640立方米/秒,不過洪汛季節水量卻很大,丹江水庫修建以來成功地攔截了漢江上游流量超過1萬立方米/秒的洪峰68次,累計防洪減災效益達222.5億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8月第六次洪峰直奔武漢的時候,丹江水庫的入庫洪峰流量最高達1.8萬立方米/秒,為了與長江洪峰錯開,水庫閘門緊閉96小時,有效地緩解了洪峰對武漢的壓力。
沅江——五強溪電站
沅江是長江中游洞庭湖水系中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其幹流長1000多千米,落差接近1500米,規劃幹流上可修建11座梯級電站,其中規模最大的是五強溪電站,五強溪電站上距湖南沅陵縣城73千米,下距常德市區130千米,大壩最高處達87.5米,壩頂最長處為724米,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年發電量在53億千瓦小時以上。該工程的興建使沅江下游堤垸的防洪標准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同時使下游枯水季節流量增加到390立方米/秒,共改善上、下游通航里程220千米。

長江幹流水電站
葛洲壩水電站
位於長江西陵峽出、南津關以下3km處的湖北宜昌市境內,是長江幹流上
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電工程,是三峽工程的反調節和航運梯級。
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00萬km2,為長江總流域面積的55.5%。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
14300m3/s,平均年徑流量 4510億m3。多年平均輸沙量5.3億t,平均含沙量12kg/m3,
90%的泥沙集中在汛期。
葛洲壩工程具有發電、改善航道等綜合效益。電站裝機容量271.5萬kW,單
獨運行時保證出力76.8萬kW,年發電量157億kW·h(三峽工程建成以後保證出力可提高到
158萬~194萬kW,年發電量可提高到161億kW·h)。電站以500kv和220kv輸電線路並入華中
電網,並通過500kV直流輸電線路向距離1000km的上海輸電120萬kW。
庫區回水110~180km,使川江航運條件得到改善。水庫總庫容15.8億m3,由於受航運
限制;近期無調洪削峰作用。三峽工程建成後,可對三峽工程因調洪下泄不均勻流量起反調
節作用,有反調節庫容8500萬m3。

三峽水電站又稱三峽工程、三峽大壩、三峽水庫,分布在中國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於三峽西陵峽內的秭歸縣三-{斗}-坪,並和其下游不遠的葛洲壩水電站形成梯級調度電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型的工程項目,而由它所引發的移民、環境等諸多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