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體滑坡什麼地質災害
1. 常見地質災害有哪些
1、地裂縫:地表岩、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產生開裂,並在地專面形成一定長度和屬寬度的裂縫的一種地質現象,當這種現象發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地區時,便可成為一種地質災害。
2、地面沉降:在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影響下,由於地下鬆散地層固結壓縮,導致地殼表面標高降低的一種局部的下降運動(或工程地質現象)。
3、泥石流: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並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是一種災害性的地質現象。
4、岩土膨脹:由於其在土體中雜亂分布的裂隙及反復脹縮變形造成強度衰減的特性,所以常常給人類的工程建築帶來嚴重破壞,造成許多地質災害。
5、水土流失:易於發生水土流失的地質地貌條件和氣候條件是造成中國發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 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會造成哪些影響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發突然、來勢兇猛、迅速之特點。並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壞的雙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單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為廣泛和嚴重。
泥石流最常見的危害之一,是沖進鄉村、城鎮,摧毀房屋、工廠、企事業單位及其他場所設施。淹沒人畜、毀壞土地,甚至造成村毀人亡的災難。泥石流可直接埋沒車站,鐵路、公路,摧毀路基、橋涵等設施,致使交通中斷,還可引起正在運行的火車、汽車顛覆,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事故。
有時泥石流匯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變遷,間接毀壞公路、鐵路及其它構築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線,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另外,泥石流會沖毀水電站、引水渠道及過溝建築物,淤埋水電站尾水渠,並淤積水庫、磨蝕壩面,摧毀礦山及其設施,淤埋礦山坑道、傷害礦山人員、造成停工停產,甚至使礦山報廢。
山體滑坡不僅造成一定范圍內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還會對附近道路交通造成嚴重威脅。山體滑坡常常給工農業生產以及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有的甚至是毀滅性的災難。滑坡對鄉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毀農田、房舍、傷害人畜、毀壞森林、道路以及農業機械設施和水利水電設施等,有時甚至給鄉村造成毀滅性災害。
位於城鎮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傷亡人畜,毀壞田地,摧毀工廠、學校、機關單位等,並毀壞各種設施,造成停電、停水、停工,有時甚至毀滅整個城鎮。發生在工礦地區的滑坡,可摧毀礦山設施,傷亡職工,毀壞廠房,使礦山停工停產,常常造成重大損失。
3. 山區在多雨的季節容易發生的地質災害 1、是山體滑坡 2、是泥石流、崩塌和山體滑坡
2、是泥石流、崩塌和山體滑坡
4. 泥石流,山體滑坡和塌方均屬於地質災害,是對的嗎
是對的。
地質災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出性地質災害。
5. 什麼是山體滑坡
山體滑坡(landslides)是指山體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動靜壓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帶)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地向斜坡下方移動的作用和現象。俗稱「走上」、「垮山」、「地滑」、「土溜」等。 產生的原因:一、地理原因
地理條件主要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岩土類型。岩土體是產生滑坡的物質基礎。一般說,各類岩、土都有可能構成滑坡體,其中結構鬆散,抗剪強度和抗風化能力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質能發生變化的岩、土,如鬆散覆蓋層、黃土、紅粘土、頁岩、泥岩、煤系地層、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軟硬相間的岩層所構成的斜坡易發生滑坡。
(2)地質構造條件。組成斜坡的岩、土體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不連續狀態時,才有可能向下滑動的條件。同時、構造面又為降雨等水流進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種節理、裂隙、層面、斷層發育的斜坡、特別是當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傾角構造面及順坡緩傾的構造面發育時,最易發生滑坡。
(3)地形地貌條件。只有處於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備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發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庫)、海、溝的斜坡,前緣開闊的山坡、鐵路、公路和工程建築物的邊坡等都是易發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於10度,小於45度,下陡中緩上陡、上部成環狀的坡形是產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活動,在滑坡形成中起著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軟化岩、土,降低岩、土體的強度,產生動水壓力和孔隙水壓力,潛蝕岩、土,增大岩、土 容重,對透水岩層產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對滑面(帶)的軟化作用和降低強度的作用最突出。
二、內外應力原因和人為原因
就內外應力和人為作用的影響而言,在現今地殼運動的地區和人類工程活動的頻繁地區是滑坡多發區,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產生滑坡的基本條件發生變化,從而誘發滑坡。主要的誘發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沖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體對斜坡坡腳的不斷沖刷;不合理的人類工程活動,如開挖坡腳、坡體上部堆載、爆破、水庫蓄(泄)水、礦山開采等都可誘發滑坡,還有如海嘯、風暴潮、凍融等作用也可誘發滑坡。
6. 下圖是什麼地質災害 A 山洪爆發 B 山體滑坡 C 泥石流 D 地震
山體滑坡,看圖有石頭滾落而下,山洪泥石流因為有水不可能是這個樣子的。地震不可能只是一點。
7. 山體滑坡和山體坍塌有什麼不一樣的嗎
山體滑坡是指山體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動靜壓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帶)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地向斜坡下方移動的作用和現象。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見地質災害之一。
造成土壁塌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1.邊坡過陡,使土體穩定性不夠,而引起塌方現象。2.雨水、地下水滲入基坑,使土體泡軟,重量增大及抗剪能力降低,這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3.基坑上邊邊緣附近大量堆土或停放機具、材料,或由於動荷載的作用,使土體中的剪力超過土體的抗剪強度。
8. 如何防禦山體滑坡,塌方等地質災害
多雨季節,容易發生山體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那麼,災害來臨之前有什麼預內兆?群眾又該如何防容災避險呢?
崩塌、滑坡常常發生在地形較陡、岩土體松軟的地方.這些地方遇到暴雨、灌水、建房、開荒種地等情況,就容易發生崩塌、滑坡.
崩塌、滑坡發生前,通常會出現一些預兆,比如,周圍出現裂縫或裂縫增長、增寬,掉塊,發生小崩小塌,水質水量異常變化,發出怪聲、怪氣、怪味,樹木東倒西歪,動物異常表現等現象.
對於在山坡居住或活動的人,可以從以下方面來避免山體崩塌、滑坡災害.一是經常對周圍的情況進行檢查,比如看是否出現裂縫等預兆,裂縫有沒有變化等,發現預兆後立即向當地政府報告.二是出現了明顯的崩塌、滑坡預兆後,所有人員要趕緊向兩邊安全地帶撤離.三是掌握天氣變化情況,通常情況下,大雨暴雨當中和滯後的數天內容易發生山體崩塌、滑坡.
9. 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施工中有幾個階段
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施工中一般分為個階段:
1、施工組織設計;
2、人員、設備、材料准備;
3、施工階段:測量、清除、加固等;
4、竣工報告編寫;
5、驗收。
10. 山體滑坡屬於氣象災害嗎
引發泥石流與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的主要氣象因素是暴雨、長時間的連續降水